地震中寺廟佛塔不倒之謎被破解,在民房建築上使用一樣可以防震
地震中寺廟佛塔不倒之謎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的「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中,我談了古代地震時詭異現象(見《清雍正年間大地震,一戶人家全部遇難,但姿勢如生,屍體僵而不腐》一文)。這篇來說說地震中佛塔不倒之謎。
這選題我多年以前曾在專欄中寫過,這裡擇其重點聊一下。
(地震民間成廢墟,佛塔不倒)
我在查閱地震資料時發現,地震發生時,旁邊民房都倒毀了,許多寺廟、佛塔都沒有被震倒,有的甚至無絲毫損毀。
最典型是1975年2月4日發生的遼寧海城大地震,震級高達7.3級,與邢台地震、唐山地震、松潘地震、四川汶川地震等,為共和國成立後的「十大災難性地震」之一。
(地震廢墟)
震後有關部門組織人員對這次地震中的古寺、古塔等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普查,驚訝地發現,主震區中的寺廟、佛塔竟然都保存了下來,而旁邊附的一般建築要麼倒塌,要麼受損嚴重。
如海城金塔,此塔位於海城市析木鎮西北2.5公里的羊角峪西山腰上,塔北原有塔寺,名為「金塔大禪寶林寺」,又稱金塔寺,始建於遼代,明代重修。此塔距震中只有十公里,原來又很殘破,卻未遭地震破壞。
(海城金塔)
海城銀塔,位於海城接文鎮,也是一座遼代佛塔,其地距震中更近,也只不過震落了剎桿。高強度震區中的千山祖越寺的兩座塔,也未遭破壞。
奇蹟在震區最高的遼陽白塔身上,也出現了。
此塔高達71米,是震區最高的古塔,為全國76 座古塔之一,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金代大定年間(1161-1189年),是金世宗完顏雍為其母貞懿皇后李氏所建的垂慶寺塔的俗稱,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但在地震中,白塔矗立不倒,也僅塔頂破壞較重,磚砌寶瓶震塌,還震落不少建築構件和其他實物。
(海城銀塔)
還有,東溝縣孤山鎮是個強震區中的異常點,鎮中心房屋破壞較重,而鎮北孤山腳下依山建造的天后宮、地藏寺、關帝廟等古建築和其他民房卻一律未遭破壞。
事後調查統計,在海城地震中,震中區沒有一處寺廟建築被震塌。
海城鎮位於極震區附近,烈度為Ⅷ度區中之Ⅸ度異常,一般建築破壞嚴重。有半數左右房倒屋塌,海城三學寺也只不過山門和配殿的山牆山尖,以及藏經樓二層山牆等倒塌了,而有四、五百年歷史的前後殿都基本無恙。海城鎮內建築面積99%以上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五七街一帶是破壞最重的地段之一,而鄰近五七街的關帝廟山門、前後殿等清代建築卻沒受破壞或受害甚輕。
(海城關帝廟)
同樣的神奇,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也發生了。
汶川地震中,大量的包括民房在內的普通建築被地震無情地摧毀,但一些佛塔和寺廟受災卻相對較輕,有的寺廟牆毀了,有的塔被震斜了,有的佛像被震歪了,但卻就是不倒。相信很多讀者都從事後媒體報道或網上圖片中看到過。
(汶川地震後,廟不倒,就是倒了,裡面的佛像也不倒)
這違反常理的現象頻頻出現,難道真是菩薩顯靈?
寺廟、佛塔地震不倒現象,一度被一些人當成靈異事件,被信男善女們廣泛傳說講,成了謎團。但科學最終揭開了「不倒之謎」,原來,是廟寺和佛塔的選址和建築有玄機,比一般建築更為科學、合理,具有極好的防震抗震性!
以佛塔為例。這些塔還有一個特點,如果是磚、石塔,一般都是實心結構。這些塔為什麼不易被震倒?中國著名建築歷史學家、文物考古學家曹汛,曾專門就海城地震區的寺塔,作過調查,撰有《海城地震區寺塔調查記》一文,揭開了佛塔的「不倒玄機」——
(青海玉樹地震中,禪古寺廟倒塔不倒
按照塔圍與塔高約略相等的說法,可用幾何方法推算出這種塔的細長比:八角的約為1:3,六角的約為1:3.4,比較粗,並且塔簷逐層有收分,因而重心位置相對較低,再加上又是實心的,斷平面又呈中心對稱,即各面的邊界條件一致,所以這種塔,抗震性能良好,不易倒塌。
中國的寺廟和佛塔多選在山上或山坡台地上,如海城金塔,便位於一個山崗上,下面是岩石地基。同樣,海城銀塔、千山祖越寺也在山上,也是岩石地基。而山坡台地的岩磐抗震性能好,不容易開裂,所以寺廟、佛塔不易倒。可見,寺、塔不倒並不是因為神靈保佑,而是選址的科學。
(始建於北魏的禪古寺山西萬固寺多寶佛塔,多次地震無恙)
當然,古代都講風水,這種選址風水裡面也有相對科學的成份。另外,寺廟都是廡殿、歇山和懸山結構,抗震性能也優於普通建築,在民房建築上使用一樣可以防震。皇家宮殿中多會使用與寺廟類似的建築手法,所以很少聽說皇家宮殿被震倒。
推薦閱讀:
※【聽禪】佛門禮儀:入寺廟須知(文明觀光旅遊)
※想要出家,還是想要離家出走?
※白居寺
※春節快到了,去寺廟的朋友們,佛前有十不求!
※北平的秋天在這裡|城外的五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