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尋訪抗戰故地

尋訪抗戰故地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1)北大營打響抗戰第一槍(2015年04月15日08版)(2)白山黑水永記抗聯戰士英名(2015年04月25日07版)(3)長城抗戰鑄就「大刀精神」(2015年05月23日08版)(4)盧溝橋:全面抗戰烽火由此點燃(2015年05月30日07版)(5)擊碎日軍速亡中國迷夢 (2015年06月06日07版)(6)平型關記載八路軍首次大捷(2015年06月13日07版)(7)廬山:吹響全民抗戰的號角(2015年06月23日08版)九一八國難降臨 全民族奮起抗爭北大營:打響抗戰第一槍(尋訪抗戰故地①)

本報記者 陸培法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5年04月15日 第08 版)開欄的話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即日起,本報在旅遊天地版推出《尋訪抗戰故地》專欄,刊發系列報道。報道將通過對抗戰的重大事件發生地、主要戰場、英雄人物戰鬥和犧牲地、紀念地以及抗日根據地的尋訪,回顧中華民族團結統一、全民抗戰、不屈不饒、共保和平的歷史故事,弘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和抗戰精神,描繪戰爭過後人們建設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的不懈奮鬥和嶄新風貌。祈願海內外讀者朋友關注這一欄目,提供報道線索,分享體驗感悟。

  ——編者

  

  1931年9月18日夜10時20分,是一個必須記住的時間:

  「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佔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門前的「殘歷碑」,以這樣高度濃縮的形式記錄著一段歷史。

  事變一周內,日軍便佔領了東北30多座城市。

  鐫刻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石雕枱曆上的這段文字,深深地刻在石頭中,也隱含著雕刻者把這段話刻進每個中國人內心的期待——時刻提醒國人「勿忘國恥」。

  一個細雨蒙蒙的日子,記者專程到九一八事變發生地瀋陽採訪。

  瀋陽「九君子」青史永留名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不久,得知「國聯(聯合國的前身)調查團」要來中國調查九一八事變和偽滿洲國真相的消息,以著名銀行家鞏天民為首的瀋陽9位愛國知識分子,便自發組成了「國聯外交愛國小組」。他們在日軍一邊實行白色恐怖、一邊銷贓滅跡的情況下,冒死行動起來準備向國際社會揭穿日本侵華罪行。

  要知道,獲取每一件罪證都是驚心動魄的。比如,日軍把持偽滿洲國財政的證據布告,貼在財政廳大門前,那裡時刻有日軍站崗。負責拍照此證的畢天民,偷偷爬到對面一家商號房頂,長時間等候陽光直射到布告才拍照成功。「愛國小組」秘密奮鬥了40多天,搜集到幾百份珍貴材料,最後經整編,形成了一份400多頁的英漢雙語彙編文件,包括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在東三省到處殺戮百姓、肆意侵犯中國主權及日軍一手炮製偽滿洲國等內容。他們準備將此文件交給調查團團長李頓。

  瀋陽「九君子」輾轉再三,終於將這份生死文件交給李頓,並秘密同他們面談。這份材料成為《國聯調查團報告書》對日軍侵華行為作出定性的重要依據。

  報告書一經國聯公佈於世,日本立即陷入國際輿論譴責的被動局面,不禁惱羞成怒,宣布退出國聯,並悍然縱兵入關。

  報告書雖沒能制止日本對中國的繼續侵略,卻對中國政府丟掉幻想、決心實行全國抗戰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一個十分顯著的地方,記者看到:一份名為「TRUTH」的系列檔案揭開神秘面紗。這份檔案就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瀋陽的鞏天民等9人冒死向國聯調查團遞交的日軍侵華罪證。

  去年9月16日,遼寧省檔案局(館)舉行捐贈儀式,鞏天民的後人把這份材料獻給國家。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將此作為鎮館之寶,列出了專門展區。中國抗戰勝利後,這份侵華罪證的原件80多年來一直被存放在聯合國日內瓦圖書館,直到鞏天民的後人將其找到並複製了這份檔案。

  復原北大營刻著血與淚

  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院落中,橫放著一個由鋼筋混凝土製成的石碑,碑身造型與炸彈尾翼非常相似,人們習慣稱它「炸彈碑」。無言的石碑靜靜地躺在那裡,它是日本侵略者殘暴與囂張的見證,也承載了中國人民的血淚與屈辱。這座「炸彈碑」很有故事,它最初的所在地附近,正是九一八事變中關東軍在柳條湖製造爆破的地點。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瀋陽人民將該碑推倒,此後40多年的時間裡,這座碑一直橫卧在鐵路旁的荒草中。1991年九一八事變60年之際,該碑由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收藏。

  大東區柳林街2-9號,位居鬧市,卻又遠離鬧市。老舊平房在其身後高樓映襯下,顯得有些落寞。

  儘管80多年前這裡是瀋陽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學童都耳熟能詳的北大營,但記者在這裡看到,這個曾拱衛瀋陽城的軍營,與往昔一樣的只有其延續下來的名稱,在斑駁的陽光中,陪伴它的是泥土小路和瘋長的雜草。

  參與北大營遺址公園考察的專家,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副會長、中共遼寧省委黨校教授王建學和遼寧社會科學院東北淪陷研究室主任張潔向記者透露,北大營抗戰廣場文化目前還是初步設想,今年要進入實施準備階段。抗戰廣場將依託北大營地區新近發現的100多年前的東北軍陸軍7旅620團的3座現有營房來建設。

  王建學表示,目前發現的這座百米長的營房內仍有十來戶居民居住,全部用磚都是青磚,這種磚是民國初期特有的;窗戶一個挨著一個,具有東北軍營的特點;鐵皮瓦屋頂至今仍保留著,實在太難得了,但其他兩座營房損毀嚴重。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3座百米長的東北軍北大營營房即將再現原貌。

  日軍炮擊北大營,第一發炮彈的落點,時隔80多年還能找到嗎?「日軍首發炮彈並沒有擊中北大營。」王建學說,但日軍佔領瀋陽後在炮擊北大營的第一個彈坑處修建了紀念塔,抗戰勝利後,塔被推倒,基座尚存。

  他說,現在已經有證據表明,九一八之夜,最早被駐紮在北大營的東北軍打死的侵華日軍是日本關東軍步兵伍長新國六三。被東北軍打死的還有一個叫增子正男的士兵,此外有23名侵華日軍被打傷。這也再次證明,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並不是沒放一槍一炮就把瀋陽城拱手相讓。一些底層官兵冒著「抗命殺無赦」的危險,打響了抗日第一槍。「北大營的重要性源於它是九一八事變中打響抗戰第一槍的發生地。」

  對於九一八之痛,王建學曾向英國記者、西班牙記者有過如下揭露:

  「九一八這天是中華民族的國難日,因為從這天開始日本佔領了東三省,接著又全面侵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遭受這樣的浩劫」。王建學用一組數字說明國人為何義憤填膺。「3500萬人死傷,1億人流離失所,以一家6口人算,以當時人口計算,中國幾乎每個家庭都有遭受迫害的人;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以及殘酷的殖民統治、奴化教育。」

  在王建學看來,北大營遺址保護迫在眉睫。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薛來義等專家對北大營遺址進行考證後,形成了有關建議並轉交給省文化廳。日前,省文化廳下發文件,要求對北大營保護採取「修舊如舊」方式,編製有關修繕方案;建議首先將北大營列為瀋陽市不可移動文物,在條件成熟時成為博物館,與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形成呼應。

  王建學介紹,北大營抗戰廣場一個引人注目之處是將建立主題群雕,有可能是由魯迅美術學院的專家設計。

  國難日之痛國人永不忘

  更為令人注目的是,在今年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趙國紅說,九一八事變承載著深刻內涵,是國難的象徵、國恥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抗戰開始的象徵。1932年,陳覺在《九一八國難痛史》中,第一次將9月18日稱為「國難日」。為此,趙國紅代表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將9月18日確定為我國的「國恥警示日」,從國家層面對九一八的警示內涵予以深刻闡述,然後進一步推動9月18日變成世界人民的「二戰警示日」。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社會科學輯刊》雜誌總編輯高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由其作為首席專家投標的《「九一八」國難文學文獻集成與研究》已經入選2014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王建學教授還建議:將九一八事變檔案史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記憶名錄。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周年。瀋陽作為一個具有豐富抗戰資源的城市,應該打造好這張城市文化名片,建立一個抗戰勝利廣場,讓世界了解瀋陽,記住瀋陽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作出的貢獻。」王建學表示。

  瀋陽建抗戰勝利廣場,應該與瀋陽有關的抗戰事迹用雕塑展示出來。王建學介紹,瀋陽有太多獨有的抗戰文化資源:瀋陽是九一八事變發生地,還有皇姑屯事件發生地、柳條湖爆炸點、北大營遺址、瀋陽審判日本戰犯特別軍事法庭舊址、盟軍戰俘營舊址紀念館等,這些都構成了瀋陽抗戰文化的重要元素。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勾起國人多少沉重的過往;每年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門前撞鐘鳴警時,許多老人都會含著眼淚回憶舊時當亡國奴的恥辱歷史和抗日情懷。

大石湖密營有遺物 西征紀念碑在訴說白山黑水永記抗聯戰士英名(尋訪抗戰故地②)

本報記者 陸培法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5年04月25日 第07 版)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但在白山黑水間,卻有一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隊伍與日本侵略者死磕,它的名字叫「東北抗日聯軍」。

  從1934年至1939年的6年里,由楊靖宇將軍領導的抗聯一軍一師,在遼東地區讓小鬼子聞風喪膽,他們抗日的英名永載史冊。

  4月中旬,在東北冰凍猶存的深山老林深處,記者開始尋訪這些英雄們當年留下的足跡。

  密營游擊遺址前的追思

  大石湖、老邊溝風景區,距離本溪滿族自治縣縣城65公里。這裡山川秀美,林木茂密,是有名的旅遊勝地。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風景區中部的若干處抗聯遺址。景區正在對遺迹進行修繕,並在巨石上刻下抗聯戰鬥記事和人物雕像。

  1937年12月,楊靖宇將軍率領抗聯一軍一師在大石湖、老邊溝打了兩場載入史冊的勝仗,共殲敵100多人。復建抗聯遺址時,當地老鄉在大石棚下挖出一些碗片和兩塊鏵鐵,均為抗聯將士當年在密營地用過的物品。

  如今,當地在抗聯將士戰鬥過的地方打造了一些半圓雕、浮雕、字刻等,以再現大石湖的抗日烽火,形成莊嚴肅穆的空間氛圍。「回眸抗戰時空,看風雲滾滾;再現驅倭場面,聽雷雨蕭蕭」,其目的是為了弘揚抗聯精神、激發愛國熱情。

  本溪市黨史研究人員李兵認為,依託深山中的密營打擊日偽軍,是抗聯戰士對游擊戰術的運用。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館長張鵬一介紹說,1935年秋,在楊靖宇、韓震的領導下,桓仁縣老禿頂子山中大大小小的兵工廠、被服廠、醫院、倉庫等密營設施,陸續在深山幽谷中建立起來。有的密營裡面還糊了棚,門前修了操場。在老禿頂子附近的草帽頂、黑瞎子望、碗鋪等地,還建了許多小型密營。到1937年,老禿頂子山周圍已建10多處密營,可容千人居住。此外,一師還在本溪縣老禿頂子附近的小冰溝、楊木頂子、洋湖溝、大網購、鹼廠、南營房等地,利用山洞、地窨子、窩棚等,建起了臨時醫院。

  山坡上抗聯遺迹的紅色標誌很清晰。我們在一處密營駐足很久:當年這裡肯定不會是風景區,雖然樹木可能比現在更茂密。抗聯戰士面臨的不但是荒寂的山溝,還有野獸、毒蛇,更難的是沒糧吃、沒衣穿,必須時刻提防敵人的偷襲。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唱著革命歌曲,四處出擊打鬼子。

  抗聯戰士住的條件極其惡劣,最難過的是冬季,大雪覆蓋住原始深林,氣溫降至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為了有棲身之地、又不易被敵人發現,抗聯戰士們建起了一種叫「地窨子」的房子。「地窨子」用原木壘成,一半地上,一半地下。為了取暖,地窨子中有火爐和土炕。為了防止火爐中冒出的煙被敵人發現,地下煙道要修出幾里遠達人際罕至的地方。

  我們不禁感慨,這種艱苦生活完全超出現代人的想像,可抗聯戰士硬是堅持下來,苦中求樂,堅持打鬼子,這就是抗聯精神。

  西征會議遺址的風采

  從數公里外就看見筆架山腰那個背倚綠樹的紀念碑直指長空,徒步登臨,青灰色牌坊沉穩厚重。牌坊上刻著:第一次西征會議遺址。「1936年春,楊靖宇將軍揮師南下,4月30日在梨樹甸子痛殲漢奸邵部;5月中旬率軍直部隊來到湯溝,視察和尚帽子根據地。抗聯將士於露天溫泉洗滌征塵,楊靖宇主持軍事會議,傳達中央紅軍北上抗日、進軍察、綏消息,布置第一師西征,與關內打通聯繫。6月,軍政治部主任宋鐵岩、一師參謀長李敏煥等率部西進……」

  細細認讀青石上這些凝聚著民族血氣的文字,彷彿曾在湯河岸邊的歷史事件從時間深處浮現在山下流淌而過的河水記憶中。

  1936年6月,楊靖宇就是在這裡與抗聯一軍政治部主任宋鐵岩等師以上幹部召開第一次西征會議。若干年後,當地鄉民出於對楊靖宇的敬仰,將他主持會議時曾坐過的石頭稱為「靖宇石」。

  「楊靖宇就是從現在的湯溝南麓和尚帽子密營腹地鋪石河開始西征的。」張鵬一說。當地很多鄉民都能講上一段關於楊靖宇的抗戰故事,他們以楊靖宇為驕傲。

  記者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本溪縣草河掌鎮湯溝「東北人民革命軍一軍第一次西征會議遺址」。蔥蘢草木掩蓋不了70年前的壯志豪情,聳立的紀念碑訴說那段國難家仇。

  為紀念抗聯西征的英雄壯舉,本溪縣於1985年修建,抗聯一軍一師第一次西征會議紀念碑,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紀念碑北倚綠樹掩映的筆架山、南傍清澈見底的湯河,由大小不等、形狀各異、風格迥異的主碑、副碑、標誌碑等組成碑群,氣勢宏偉,布局壯觀,靜謐莊嚴。主碑矗立在距河岸平面約20米高的筆架山腰一塊人工開鑿的兩重平台上,周圍建有花崗岩琢成的石柱,用鐵鎖和鋼管連接形成護欄。主碑碑座分為兩重,主碑全高8米。碑身正面鐫刻著「第一次西征會議遺址」,背面刻有「青史永存」4個大字。

  距主碑後約5米處,是依山而建的一座《西征勝利歌》副碑,上面鐫刻著抗聯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作詞、一軍秘書處長韓仁和譜曲的《西征勝利歌》。「紅旗招展,槍刀閃爍,我軍向西征。大軍浩蕩,人人英勇,日匪心膽驚」。讀著這些熱血沸騰的詞句,讓人激動不已。

  拜謁抗聯史實陳列館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坐落在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湯河東畔,位於本溪水洞、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鐵剎山風景區、五女山風景區黃金旅遊熱線上,依山傍水、地勢開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該館2007年5月建成開館,佔地6.9公頃,現已徵集照片、史料、實物1000餘件。

  該館是目前全國抗聯史實陳列專題中規模最大、史料最全的陳列館,也是遼寧省範圍內第一個東北抗日聯軍題材的紀念館。

  陳列布展以「林海雪原,抗聯英雄」為主題,以東北抗聯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戰役為線索,通過大量的史料、照片、圖表、文物、實物以及抗聯浮雕、場景復原、聲光電展示手段等形式,全面、真實地反映東北抗日聯軍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歷史,生動再現東北抗聯抗擊日寇的英雄壯舉,熱情謳歌了抗聯將士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寧死不屈、百折不撓的民族氣節。

  記者在該館了解到,東北抗聯一共建有11個軍,雖然人數只有3萬多人,但到東北光復和抗戰勝利後,犧牲的軍級將領竟有38位、師級將領111位,實為世界軍史所罕見,足見抗聯鬥爭之艱苦、之慘烈、之悲壯。

  糧食供給更是難以保證,抗聯戰士們經常餓著肚子與敵人打仗。鬼子為了困死抗聯,強制推行「並屯」政策,村外圍築起土牆、拉上鐵絲網,不許老百姓與抗聯接觸,違者以「反滿抗日罪」逮捕殺頭。抗聯戰士為了得到糧食,經常冒險下山與老百姓取得聯繫,但由於敵人盤查得緊,大多很難成功。沒有糧食時抗聯戰士只能以野菜、蘑菇甚至草根、樹皮充饑。而且他們不能生火煮飯,擔心被發現。

  東北抗聯堅持了14年的艱苦鬥爭,牽制了數十萬日偽軍,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4年後,是進入蘇聯境內的東北抗聯戰士引領蘇聯紅軍解放了東北。喜峰口戰役痛殲日寇 《大刀進行曲》由此誕生長城抗戰鑄就「大刀精神」(尋訪抗戰故地③)

本報記者 趙珊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5年05月23日 第08 版)

  在血與淚寫成的抗日歷史中,1933年的長城抗戰給人們留下了無法抹去的記憶。其中,國民革命軍第29軍更是在喜峰口揮舞著大刀創造了抗日的奇蹟。由此產生的《大刀進行曲》在神州大地吹響了抗日的號角。勇士們舉起大刀砍向鬼子們的形象已固化為人們心目中抗日英雄象徵,大刀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無畏拼搏的精神象徵。

  82年後,記者登上喜峰口長城,踏尋戰爭遺迹,看著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那戰火硝煙的場面彷彿出現在眼前,不禁令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長城上大刀砍日寇

  萬里長城,自古以來就見證了中華民族抗擊外侮的光輝歷史。喜峰口長城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和唐山市遷西縣的交界處,由長城北段、長城南段和關門組成,總長約2000米,共有敵樓10座、「關門遺址」1處和「瓮城遺址」1處。

  喜峰口是明長城的重要關隘,雄踞在灤河河谷,左右高山對拱,地勢十分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這裡曾發生過曹操出塞征烏桓,明王朝與韃靼、瓦剌的征戰,戚繼光長城受降等重大事件。如果喜峰口的大門被打開,敵軍便可長驅直入,直下唐山、遵化、薊縣,威逼平津。

  如今,站在喜峰口長城的斷壁殘垣之上,灤河水淹沒了當年戰爭的大部分痕迹,只有些許彈孔依稀存留,向人們講述著那段蕩氣迴腸的歷史。

  在遷西縣喜峰口長城抗戰紀念館,其創辦人張國華在一個個實物和一塊塊展板前向記者詳細地介紹那段難忘歷史。1933年3月,日本侵略軍進逼長城,平津危急。中國軍隊再次把古老的長城作為一道禦敵的天然屏障。宋哲元、張自忠、趙登禹等愛國將領率國民革命軍第29軍在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和抗日民眾的支援下,與日本侵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據承德市黨史辦研究室副調研員張麗華介紹,喜峰口戰役中日軍以飛機、大炮、坦克等先進武器為主,29軍的武器則相當簡陋,主要為大刀和步槍。為了更有效地打擊敵人,29軍決定揚長避短,利用夜戰、近戰、奔襲戰的優勢,繞攻敵人。3月9日晚,29軍109旅旅長、喜峰口前線總指揮趙登禹,挑選500名大刀隊員,分左右兩路出發,夜襲敵營。兩支部隊像兩把利箭刺向喜峰口日軍的背後。夜裡2時,兩支部隊先後到達目的地。500名大刀隊員像猛虎一樣撲進敵營,500多名敵人在29軍的刀口上做了無頭之鬼。在回撤的路上,又將沿途狼洞子、黑山嘴兒和南、北杖子等處宿營的敵人,用大刀砍殺殆盡。

  為了重創敵人,3月11日夜,29軍又組織了對敵第二次夜襲。這次共出動了4個團的兵力,砍死砍傷敵人3000多名,燒毀敵人軍車200餘輛,取得了重大勝利。喜峰口長城抗戰共斃敵5000餘人,給日寇沉重的打擊,取得了「九一八」事件後中國軍隊抗日的首次勝利。29軍成為聞名中外的「抗日英雄部隊」。連當年的日本《朝日新聞》也哀嘆:「明治大帝造兵以來之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外!遭受了60年來未有之侮辱。」

  《大刀進行曲》吹響號角

  中國軍隊在喜峰口重創日軍的消息使全國人心為之一振。捷報傳開,舉國振奮。報紙上登出這樣的詩歌:「大刀大刀,雪舞風飄。殺敵頭顱,壯我英豪!」當時年僅23歲的麥新,作為一個戰地記者,親眼目睹了戰士的英勇,《大刀進行曲》就在這種氛圍中醞釀。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第29軍組織了150人的敢死隊,「每人大刀一把,手槍一支沖入敵陣」。29軍大刀隊的威名又一次遠揚天下。麥新連夜譜出了這首激昂的《大刀進行曲》,以歌頌當時在長城附近刀殺日軍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大刀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這首威武雄壯的《大刀進行曲》由此誕生,唱徹華夏。它不但伴隨了抗日戰爭,也奠定了抗日歌曲特有的凝聚著苦難與力量的風格,無論是《黃河大合唱》還是《義勇軍進行曲》,都與《大刀進行曲》有幾分神似。

  《大刀進行曲》呼號、怒吼般的音調噴涌而出,就像抗日的號令,形成了抗日戰爭開始時最典型的時代音調。從大刀隊的英勇殺敵,到後來的《大刀進行曲》的誕生和傳唱,喜峰口的大刀之役已經從具體的歷史事件,轉化為抗日戰爭的象徵之一。

  《大刀進行曲》一誕生,就受到全國億萬人民的熱烈歡迎,上海的學生唱著這首歌走向街頭募捐,要為前方的將士趕製大刀。全國抗戰爆發後,喜峰口內的共產黨人王平陸和他的戰友們,又揮舞起29軍將士用過的大刀,直指喜峰口日偽據點所轄的清河沿關卡,拉開了冀東抗日大暴動的序幕。

  旅遊中重溫崢嶸歲月

  如今,喜峰口這片曾浴血廝殺的土地已變得滿目蒼翠。長城一帶山清水秀,愛國主義的紅色之旅和生態休閑的綠色之旅蓬勃發展,每年吸引著不少遊客。喜峰口長城所在的寬城、遷西兩縣都在積極依託旅遊的形式,讓更多的人重溫那段崢嶸歲月。

  位於寬城滿族自治縣桲欏台鎮新甸子村的喜峰口長城抗戰遺址,於2006年被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3月,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第二批百家名錄。目前,寬城把紅色旅遊與蟠龍湖生態旅遊、鄉村旅遊相結合,大力發展農家院、漁業體驗等旅遊項目,讓農民參與旅遊餐飲、住宿等經營服務,延長了紅色旅遊產業鏈,增加農民收入,寬城縣委宣傳部負責人劉金劼介紹說,選址在新甸子村的喜峰口抗戰紀念館目前正在建設中,預計2015年11月底完成全部主體工程。

  遷西縣的喜峰口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華向記者介紹說:「上世紀80年代,我遇到29軍抗日將士的後人,特意來喜峰口長城祭奠。在那荒山野嶺中,找不到一個像樣的祭奠場所。為英雄立碑、為英雄建館。後人需要一個緬懷英烈、重塑靈魂的精神聖地。」

  2005年,張國華興建了以「銘記歷史、強我中華」為主題的紅色旅遊景區——喜峰雄關大刀園。張國華近10年間共收集長城抗戰實物和文獻資料3000多件,先後投資建成了喜峰口長城抗戰紀念碑、大刀魂主題雕塑、銅牆鐵壁紀念雕塑、長城血戰浮雕、大刀禮讚雕塑、抗日戰爭死難者紀念牆等景點。張國華又開發了抗戰旅遊紀念品,推出了印有29軍軍長宋哲元手書「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茶杯、紀念章,抗戰燒酒等系列產品,還原了109旅大食堂,推出以體驗抗戰生活為主題的特色套餐。

  在大刀園,記者不僅感受到了一種奮起抗爭的民族精神,更感受到了一顆為了責任與使命而怦然跳動的心。

石獅子彈痕斑斑 宛平城記憶永存盧溝橋:全面抗戰烽火由此點燃(尋訪抗戰故地④)

本報記者 趙 珊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5年05月30日 第07 版)

  追憶抗戰的硝煙戰火,我們腦海中立刻浮現出盧溝橋。1937年7月7日,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爆發,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前夕,我走上盧溝橋,望柱上日軍的彈痕斑斑可見,石獅子彷彿在訴說著那段難忘的歷史……

  盧溝橋上不屈的石獅

  盧溝橋坐落在北京西南,是一座古老的橋、一座藝術的橋,更是一座英雄的橋。

  很多人熟知盧溝橋的歷史是從1937年七七事變開始的。其實,盧溝橋是一座距今近千年的古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建成於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橋長266.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有橋墩10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

  我站在引橋向前望去,盧溝橋橋身顯得寬闊大氣,橋面凹凸不平的印跡又平添了歷史滄桑感。尤其一個個精美的石獅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堪稱盧溝橋建築上的點睛之作。橋兩側石雕護欄各有140條望柱,柱頭上均雕有石獅,據記載原有627個,現存501個。這些獅子經歷了金、元、明、清、民國和新中國幾個時期的修補,融會了各個時期的藝術特徵,成為一座石刻藝術博物館。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稱讚盧溝橋「河上有一美麗的石橋,各處橋樑之美鮮有極之者……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橋」。

  如此古老且精美的盧溝橋從金章宗年間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由於它重要的地理位置,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早在戰國時代,盧溝河渡口一帶已是燕薊的交通要道。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之後,這座浮橋更成了南方各省進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門戶。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承受著最沉重的歷史傷痛。望柱上、橋面上日軍當時留下的彈痕清晰可見。看到這些,我耳畔彷彿聽到了槍炮聲和廝殺聲。

  史料上記載著:日軍佔領東北後,將魔爪伸向華北,陰謀策動「華北自治」。從1936年5月起,日本陸續增兵華北,不斷製造事端,頻繁進行軍事演習,華北局勢日益嚴峻。七七事變爆發前夕,北平的北、東、南三面已經被日軍控制,盧溝橋成為北平對外的唯一通道。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這顯然是蓄謀已久的挑釁行為,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隨即,日軍首先向中國軍隊開火,槍炮射向盧溝橋。中國守軍立即開槍還擊。但由於眾寡懸殊,守橋部隊傷亡較大,只得暫時退守盧溝橋旁邊的宛平城。

  宛平城的頑強抵抗

  我從盧溝橋的東橋頭向東走百餘步,便來到了宛平城。城牆上的累累彈痕刺痛著每位參觀者的神經。

  我圍著城牆慢慢地走著,撫摸著斑駁的磚石,腦海中繼續回顧著歷史:盧溝橋事變爆發了!日軍用大炮和機槍向宛平城轟擊,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中國第29軍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線官兵:「確保盧溝橋和宛平城」、「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後退。」守衛盧溝橋和宛平城的第219團第3營在團長吉星文和營長金振中的指揮下奮起抗戰。雙方展開了激戰,日本侵略軍遭受了重大傷亡。

  盧溝橋事變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事變後第二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就通電全國,呼籲:「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並且提出了「不讓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的響亮口號。蔣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擴大」和「不求戰,必抗戰」的方針。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熊熊烈火由此燃燒起來。

  宛平城和盧溝橋目前同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每天迎接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宛平城在建築布局上頗有特點,是我國華北地區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兩開門衛城。明朝為防禦李自成進京,命御馬監太監武俊於公元1638年主持修建,稱為「拱極城」。宛平城的形制結構初建時與普通縣城不同,全城只有東西兩門,城牆厚實、堅固,有利於防衛京師。1928年,宛平縣衙遷入城內,改為「宛平城」,相繼興建酒肆、茶樓、驛站和祭祀廟宇,打破了單純的軍營格局。

  宛平城不大,東西長640米,南北寬320米。我從毗鄰盧溝橋的西城門進入古城,一條寬敞筆直城內街直通向東城門。新中國成立後,宛平城歷經多次修葺,先後復建了宛平縣衙、盧溝驛、戲樓、興隆寺及拱極營等建築景觀,已形成了一條古色古香的明清文化步行街,成為老北京民俗文化展示平台。如今,為了迎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宛平城又一次在進行大規模的整修。

  「一橋一城一館一園」

  參觀抗戰遺迹遺址,意在重溫歷史、牢記歷史。紅色旅遊是最生動最直觀的紀念抗戰的方式。以盧溝橋和宛平城為核心,該區域內又建成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共同構成了一片大規模的抗戰地,並已成為北京最著名的紅色旅遊目的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宛平城內北側,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紀念館正前方是開闊的抗戰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象徵中華民族覺醒的「盧溝醒獅」,廣場中軸線兩側各分布著7塊草坪,寓意七七事變爆發地和中華民族的14年抗日戰爭。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館外牆與鑲嵌著獨立自由勳章圖案的鍛銅大門,使紀念館尤顯肅穆、莊嚴。

  館內以七七事變為主題的半景畫以巨幅油畫與實物和模型相結合,通過計算機控制的聲、光、電技術,使油畫立即變得烏雲翻滾,濃煙飄動,戰火紛飛,有如身臨當年的盧溝橋事變戰場。除了基本陳列外,紀念館從建館以來,還先後推出了《日本侵華罪證展》、《日軍731細菌部隊罪行展》、《台灣同胞抗日鬥爭圖片展》、《中國戰區中美蘇空軍聯合抗日史實展》等80多個專題展覽。迄今為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先後接待國內外觀眾2050餘萬人次。

  我從宛平城東城門走出南行百餘米,來到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它於2000年8月16日正式對社會開放,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碑、雕塑群區、中心廣場、石鼓園、綠林、宛平城牆等主要景區組成,是一個集歷史、文化、藝術和革命傳統教育於一體的觀光勝地。群雕以《國歌》為主線,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過程,分「日寇侵凌」、「奮起救亡」、「抗日烽火」、「正義必勝」4個部分,表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置身於雕塑園中,舉目眺望,紀念碑巍然高聳,雕塑群凝重悲壯,宛平城牆歲月滄桑,萬千感受油然而生。

  盧溝橋紅色之旅遊覽至此,我似乎才真正讀懂了「重溫歷史、牢記過去、珍愛和平」的含義。

淞滬抗戰擊碎日軍速亡中國迷夢(尋訪抗戰故地⑤)

本報記者 尹曉宇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5年06月06日 第07 版)

  1937年10月,昔日繁華的上海成了一個巨大的停屍房。

  對平靜的渴望,兩個月前已經被八字橋的一場衝突打破。7月,上海市民還照例地生活、娛樂,到了8月,他們卻必須重新安排生活,閘北和虹口的逃難者紛紛湧入租界,黃浦江的每一座橋上都出現了交通擁堵。

  一寸山河一寸血

  如果不是有人告訴我站立的地方就是八字橋,我便錯過了這個「八一三」淞滬會戰中第一聲槍響的地方了。

  如今的八字橋雖然有水系通過,但南北方向走過去,跟公路沒什麼兩樣,沒有起伏,平坦得甚至連台階也沒有,只有在一側的橋頭標識著「八字橋」三個紅色的大字。這裡,曾經作為虹口通往閘北的主要幹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8月13日上午,日軍從虹口用大炮向我軍發起進攻,一批批陸戰隊從天通庵、橫浜橋跨越淞滬鐵路衝到寶山路口,並強行穿過八字橋開槍開炮,肆無忌憚地殺害中國民眾,「八一三」事變自此而始。

  大戰之前,中日已經持續在上海增兵。到8月上旬,日軍已經集結了8000人的部隊,另有32艘艦船抵達上海。中國則集結了第87師、88師這兩支最好的軍隊,他們的將領都曾接受過德國軍事顧問馮·法肯豪森的嚴格訓練。

  作出開闢上海戰場的決定並不輕鬆,這個有著「東方巴黎」之稱的城市位於太平洋和長江的交界處,是天然的良港和貿易中心,而國民政府所在地南京,距離上海也僅300多公里,一旦上海失手,南京便唇亡齒寒。

  8月13日,蔣介石命令他的軍隊保衛上海,將日寇趕到海上,阻斷海岸線,抵禦登陸。8月14日,中國空軍首次作戰,轟炸停靠在黃浦江上的日軍巡洋艦「出雲」號。這些,打破了人們對回歸平靜的幻想。

  日軍上海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喜歡重點突破,多日觀察後,他決定將戰場的重心轉移到羅店。羅店是寶山縣的一個大鎮,商業發達,交通便利。松井石根認為,控制了羅店就掌握了淞滬戰役的主動權。羅店之戰歷經13輪攻守,雙方死傷兩萬多人,被稱為「血肉磨坊」。

  而另一場堪稱絞肉機的寶山之戰也異常激烈,日軍動用了30餘艘軍艦、十幾架飛機、二十多輛裝甲車向寶山城發起一次又一次的猛攻。6天6夜後,日軍仍未攻入城內,隨後,日軍又使用了大量硫磺彈和燃燒彈將寶山城夷為平地,在城牆坍塌、日軍湧入的情況下,姚子青帶領剩下來的十幾個戰士與日軍展開巷戰,除了9連戰士魏建臣派出傳令倖免,堅守寶山的第98師583團三營營長姚子青和其他近600名戰士全部戰死。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業務部主任王一峰告訴記者,淞滬紀念館所在的臨江公園便是寶山老縣城遺址,當年作戰時候的老城牆還在,姚子青和他的戰友就犧牲在這片土地上。在公園裡,記者看到一塊巨石上寫著:姚子青營抗日犧牲處。

  「八百壯士」戰四行

  國民政府知道,上海很可能守不住。但對國內外而言,將戰爭引向上海是個重要的決定。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並叫囂三個月必亡中國,華北地域開闊,從南到北的作戰路線對日軍極其有利。德國軍事顧問團建議蔣介石將日本由南到北的進攻路線引向從東到西。蔣介石選擇了上海還有他另外的算盤——迫使世界關注此事。他曾在日記里寫道:使各國怒敵,作經濟制裁……並促使英、美允俄參戰。

  國聯並不買賬,除了言辭上表示支持並未提供任何具體的幫助,屈指可數的成果裡面當屬中蘇結成同盟,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並在1938年獲得了蘇聯提供的300架軍用飛機以及2.5億美元左右的彈藥和其他援助。

  戰火從8月燒到了10月,自從戰鬥打響以來,上海的軍事設施和租界以外地區一直處在密集的空中轟炸之下。一位參加過淞滬會戰的老兵回憶,由於投彈供應不上,低空掃射的時候日軍會先投一輪石頭,看到人出來後才用機槍掃射。

  10月初,一些區域已經出現了激烈的肉搏,由於日軍的三八大蓋比中國軍隊的漢陽造射程遠,飛機、坦克火力強,機械化作戰中,日軍佔據優勢,但獨怕肉搏,不少中國軍人是練過武術的。

  戰鬥到了最後的時刻。10月26日,上海的戰略要地大面積失守,蔣介石知道,上海要丟了。他有一個更現實的目標,與其犧牲最好的部隊,不如將其撤出,通過開展消耗、拖垮敵人,從而打破敵人速戰速決的計劃。在中國軍隊全線西撤的時候,上級命令第88師524團守衛四行倉庫,牽制敵人,為大軍西撤爭取時間。

  四行倉庫本是中國鹽業銀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和大陸銀行在上海的堆棧,現在卻成了一個「孤島」,東面是公共租界,南面是蘇州河,河的南岸也是公共租界。524團團長謝晉元率領該團一營堅守四行倉庫,共有3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1個迫擊炮連,共420人,對外號稱八百壯士。

  「人在陣地在。」參加過這場戰鬥的周福其記得謝晉元的這個命令。為了抵抗日軍每天三次,每次9架飛機的狂轟濫炸,他四天四夜沒合過眼,第二天日軍動用了裝甲車和機槍完全切斷了與後方的聯繫,糧食運不進來,戰士們只能挨餓,三天顆粒未盡。此時,租界的市民紛紛伸出援手,將罐頭、麵包等送到倉庫,堆起來有一米多高。

  當時每天從早到晚,數以萬計的各界群眾,不顧北岸日軍的流彈四射,紛紛聚集在蘇州河南岸,每當壯士們擊斃一名日軍,無不拍手稱快,揮動著帽子、手巾向他們歡呼致意。周圍的群眾還把日軍集結地點、行動情況用黑板寫字報告給「八百壯士」。

  經過連續4天的浴血奮戰,將士們已疲憊之極,但士氣仍然十分高昂。謝晉元之子謝繼民告訴記者,父親還賦詩一首鼓舞士氣:勇敢殺敵八百兵,抗敵豪情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倭奴氣不平。

  10月31日,謝晉元接到上級命令立即從四行倉庫撤軍,退入租界,正當他們準備從滬西方向歸隊繼續同日軍作戰之際,租界迫於日軍的壓力收繳了他們的武器,並將他們送到了膠州公園內,「八百壯士」便在孤軍營里羈押4年之久,謝晉元1941年4月24日在這裡遇刺身亡。

  「戰地之花」分外香

  正面交鋒之外,中國共產黨還組織群眾開展了一系列的後援行動。「八一三」事變後,八路軍駐滬辦事處成立,並建立了自己的難民救助體系。

  難民所辦起了成人班、婦女班、兒童班,宣傳抗戰道理,教授抗戰歌曲和黨的理論。組織難民進行生產自救,比如織麻袋、糊紙盒、搓草繩等。此外,還在難民中發展青壯年參加新四軍,並利用勞動機會讓難民到外面向更多的人宣傳抗戰道理。

  在中日交戰正酣時,著名女社會活動家、曾是黃埔一期女兵的胡蘭畦受著名愛國人士何香凝之託,計劃召集一批年輕的愛國青年女工到「八一三」抗戰前線去鼓舞士氣,宣傳抗日。由於女工參加熱情很高,胡蘭畦原定只選10人,卻足有百餘人報名。17歲的張定堡如願入選,然而父母反對,母親還把她鎖在家裡。趁母親出門之機,張定堡偷偷爬窗逃出。

  當年10月,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正式成立,胡蘭畦任團長,成員包括9名女工和夜校女教師秦秋谷,她們中最小的16歲,最大的也才24歲,平均年齡不足19歲。服務團發動群眾組成擔架隊、運輸隊,上前線救傷兵、運彈藥。隊員們還常常幫一些士兵寫家書,幫助老姓在前沿陣地搶割水稻。曾跟隨冼星海在上海業餘歌唱團學習的秦秋谷和姐妹們組織起民間合唱隊,教老百姓唱抗日歌曲,宣傳抗戰理念,並在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起到了紐帶的作用。這支隊伍存在了3年,成了支前團體中存在最久的一個。隊員們輾轉上海、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各個戰場,行程2萬多里,為傷兵醫院服務,開展文藝演出宣傳抗日,被譽為「戰地之花」。

  11月中旬,上海徹底淪陷,人們開始了向西的逃亡,鐵路被占,陸路、水陸遭到日軍無休止的轟炸,運河上,到處是炸沉了的船隻,岸邊、河裡滿是死屍。戰爭早已超出上海的地域,江蘇、浙江無法倖免,12月2日,日軍佔領江陰城和江陰要塞炮台,淞滬會戰至此結束。

  這一仗,打了3個月,中國沒有亡。70餘萬的中國軍隊與近30萬的日軍展開血拚,粉碎了日本三月亡我中國的計劃,將日軍對華作戰從南北線牽制到東西線,為長期抗戰贏得了時間。

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增強國人抗戰必勝的信念平型關記載八路軍首次大捷(尋訪抗戰故地(6))

本報記者 柴逸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5年06月13日 第07 版)

  在抗戰初期,發生在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關大捷具有重要意義。它的勝利打破了日本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振奮了全國人心,增強了全國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念。

  時隔78年,記者回到當年硝煙瀰漫的戰場,在黃土碎石、一草一木中找尋歷史的記憶。

  喬溝,一覽無餘伏擊之地

  山西靈丘,據北京不到300公里,位於太行山腳下,緊挨著河北淶源。而平型關就在靈丘縣,距離縣城大約65公里。作為內長城的一個關口,如今它也是靈丘縣和繁峙縣的分界線。

  「雖然雁門關和平型關都是內長城的重要關口,但日軍事前知道雁門關有重兵把守,而平型關兵力空虛。」談起日軍為何有如此精準的判斷,平型關大捷紀念館的講解員將重點放在了日軍將領板垣征四郎身上。早在1937年之前,他就借著到五台山拜佛的名義走陸路進入山西,考察沿途的地形地貌,為日後侵略作了準備。

  靈丘失守!平型關告急!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的要求下,八路軍一一五師抵達晉東北,在平型關附近阻擊日軍。

  喬溝,是一條長約4公里的山溝。它一頭連著平型關,一頭通往靈丘縣城。雖然只是土路,但當地人說這裡在上世紀90年代還承擔著運輸職能。但現在因為有了新的公路,這裡便日漸荒廢,長滿了楊樹和松柏,配上清脆的鳥鳴聲,反而顯得清靜。

  從溝底的路上望向兩側,儘管沒有崇山峻岭,也沒有懸崖峭壁,但這沿路二三十米高的山坡卻也著實能藏得住人,讓身在谷底的我實在不易察覺上邊的情形。

  而當記者爬上山坡時,景象則大不相同。谷底的情形可以一覽無餘,正適合八路軍查明敵情;而並不太高的山坡也適合戰士們瞄準射擊甚至近身肉搏,讓日軍無處逃竄。

  「山坡不高也不陡,為什麼日軍不能爬上來反擊呢?」面對記者的提問,靈丘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新聞中心主任王鵬神秘一笑,隨後道出了答案。

  原來,戰鬥發生的前夕,天剛下過雨。八路軍正是冒雨來到這裡進行埋伏。但由於八路軍戰士穿的是草鞋,因而能在泥濘的山坡、道路上自由活動。而日軍的皮鞋則讓他們行動變得笨拙,在戰鬥中一直處於被動狀態。何況這還是一支輜重部隊。

  9月25日,正是在這裡,八路軍在發現日軍大車隊進入溝道深處及射程之內後,開始了猛烈射擊。之前已有些驕縱的日軍措手不及,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四處躲藏。

  捷報,具有重要政治意義

  「殲滅日軍1000餘人,擊毀日軍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日軍步槍1000餘支、九二式步兵炮1門、炮彈2000餘發、機槍20餘挺……」紀念館內的牆上,一段文字這樣描述著平型關大捷的戰果。玻璃櫥窗內,擺放著的步槍、機槍、炮彈、望遠鏡、日式軍刀也默默訴說著八路軍的壯舉。

  「對於9月份作戰還穿著單衣的戰士來說,這次戰鬥繳獲的軍大衣能夠滿足人手一件,成為戰士們最開心的事情之一。」順著講解員的手勢,記者所看到的一張歷史照片里,朱德、任弼時、林彪、聶榮臻等八路軍將領正穿著從日軍手上奪來的大衣參加會議。

  「其實,平型關大捷在當時不僅有軍事意義,也有很大的政治意義。」講解員解釋說,因為此前的正面戰場一直是中國軍隊節節敗退,也讓大家對抗日的最終勝利難以有堅定的信心。

  而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出師抗日的第一個大勝仗,也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主動尋殲敵人的第一個大勝利。全國各族人民、各界人士、各黨派和各抗日部隊因此受到極大鼓舞,看到了中國抗戰的前途和希望。

  國共雙方的重要人士紛紛發去賀電,向八路軍一一五師取得平型關大捷表示祝賀。這些賀電賀信在紀念館的牆上展示。而民間人士也不斷開展慶祝活動,比如有民眾在家門口掛上「抗戰到底」的字元,有一位上海市民的兩個女兒更是將自己攢的400元錢買了兩架望遠鏡贈予八路軍。

  但這次戰鬥並非沒有傷亡。尤其是在驛馬嶺阻擊日軍增援部隊的一一五師獨立團付出了較大犧牲。講解員告訴記者,比起被包圍的輜重部隊,增援部隊屬於戰鬥部隊,實力更強,因而獨立團作戰的困難更多,教導員張文松、2連1排「麻排長」及全排絕大部分戰士都倒在了戰場上。不過,戰士們的血沒有白流。獨立團在驛馬嶺殲敵300餘人,阻止了日軍增援,也保障了喬溝伏擊戰的勝利,實現了平型關大捷。

  旅遊,三色開發協同推進

  從喬溝開車向幾公里外行駛,不久便能看到「平型關大捷紀念館」的大字。紀念館入口處的廣場開闊氣派,正中央為10座銅像,雕刻著平型關大捷參戰的主要將領:林彪、聶榮臻、徐海東……

  銅像後面則是數百級的台階,拾級而上便來到紀念館主館。2007年,場館擴建後達800多平方米。除了圖片和文字內容,紀念館還有聲、光、電設備及實景模擬,讓遊客更能身臨其境地體會當時的戰鬥情況。

  在半景畫館,記者看到了由油畫、地麵塑形、投影燈組成的平型關大捷實景模擬現場。日軍如何進犯、我軍如何埋伏、敵機如何盤旋,這些都進行了動態展示。而下雨的場景、炮彈手榴彈投擲的場景、火光衝天的場景,也在光和聲的交織作用下顯得十分逼真。

  事實上,紀念館的展覽只是整個平型關景區中已開發的一部分。如何用好紅色資源,發展綜合配套的旅遊已成為平型關大捷紀念館關注的重點話題。

  「下一步,我們要打造平型關軍事文化園,目前規劃面積為79.8平方公里。」談到未來,紀念館副館長呂民忠告訴記者,以後的平型關紅色主題游會更加綜合,結合周圍自然和人文特點發展文化體驗區、歷史印象區、軍事教育區、山野運動區、創意休閑區等等。

  「比如我們將在喬溝復原戰地風貌,按當年的形勢設置雕像群。而遊客也可以坐車在溝里經過,這樣能更好地感受當年戰鬥場面。另外,我們的賓館開發也將結合本地特色,在半山腰把酒店建設成戰地掩體狀。附近的小寨村也會按原先根據地的面貌作修復。」

  而在王鵬看來,靈丘的旅遊資源可以用「三色」(紅色、綠色、古色)來概括,比如紅色旅遊的平型關大捷遺址、白求恩特種外科醫院舊址,綠色的甸子梁空中大草原、唐河峽谷,古色的趙武靈王墓、覺山寺等等。

  「這些資源都可以配套開發,協同推進,讓遊客來靈丘有更多可看可玩的地方。」

朱毛不出洋 紅軍不收編廬山:吹響全民抗戰的號角(尋訪抗戰故地⑦)

本報記者 田曉明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5年06月23日 第08 版)

  「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1937年7月7日,在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第二次赴廬山談判途中,盧溝橋事變爆發。翌日,延安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呼籲:「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建築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中國共產黨就鮮明主張抗日。這其間,中共的政策經歷了從反蔣抗日、逼蔣抗日到聯蔣抗日不同階段的轉變。

  西安事變後,從1937年2月至9月,周恩來作為中共中央的首席代表,與國民黨蔣介石、顧祝同等先後在西安、杭州、廬山和南京舉行了5次談判,其中最關鍵的是兩次廬山談判。因此,1937年的廬山風雲與中國全面抗戰局面的形成密不可分。

  國共在廬山談什麼

  2015年杜鵑花盛開時節,記者來到廬山牯嶺,尋訪國共談判的蹤跡。

  從蓮花峰到牯嶺道邊的小天池景區里,聳立著「廬山抗戰紀念碑」。

  穿過雲錦杜鵑、柳杉、松柏組成的寧靜肅穆的林牆,我們站在望江亭上,眼前豁然開朗,左看牯嶺,右眺長江。與記者一起尋訪的廬山外宣辦副主任符超指著山下說:1937年,周恩來兩次都是從這好漢坡上廬山的。兩次談判,蔣介石出爾反爾,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想要共產黨「投誠」,接受國民黨「收編」。

  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石仲泉寫到,1937年6月4日,周恩來帶著根據此前杭州和談意見而起草的《關於禦侮救亡、復興中國的民族統一綱領》上廬山,與蔣介石進行第一次廬山談判。在會談中,一方面,蔣同意紅軍改編後可達4.5萬人,分批釋放獄中的中共黨員,這些表示較前有所進步。另一方面,蔣介石又給和談設下新的障礙:一是避而不談《民族統一綱領》,提出另外成立國民革命同盟會;二是推翻了在杭州答應紅軍可在3個師以上設總司令部的承諾,提出請毛澤東、朱德出洋考察的意見。這都表明,蔣介石仍然要在組織上將共產黨融化在國民黨內,收編紅軍,由他直接控制。因此,第一次廬山談判暫時中斷。

  中共的退讓與堅持

  美廬、教堂、長沖河……我們在別墅區中穿行,廬山這座民國政府曾經的「夏都」,仍依稀可見抗戰的痕迹,在美廬那個狹小的防空洞里,隱約還能聞到硝煙的味道。

  拐進中五路336號,符超說:這裡就是著名的仙岩飯店。1937年夏天,蔣介石邀請社會賢達人士參與「廬山談話會」的代表在此下榻。

  為參加第二次廬山談判,周恩來偕博古、林伯渠一行於7月13日抵達廬山。此時,蔣介石正在舉行談話會,聽取各界人士對國是意見,但共產黨沒在邀請之列。因此,周恩來等人不得公開露面,談判只能秘密進行。

  為爭取談判取得進展,7月14日,中共中央主動發電報,向南京政府表示:「願在蔣指揮下努力抗戰,紅軍主力準備隨時出動抗日。」

  當蔣介石帶著邵力子、張沖與周恩來等會談時,周恩來提議將《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作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並儘快發動全國抗戰。但蔣介石態度依然十分傲慢,一是他借故修改《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周恩來選集》中寫道:「他(蔣介石)要動手改兩句,那時候我們還客氣,同意他修改兩點。但修改了他也不發表,總想把共產黨合法這一點抹殺掉。」二是對紅軍改編後的指揮權和人事權更是抓住不放,要求紅軍改編後各師直屬行營,政治機關只管聯絡,無權指揮;3個師的參謀長由南京派遣,以周恩來為政治主任,毛澤東為副主任。

  毛澤東、張聞天為團結抗日的大局,還是決定做出讓步。他們給周恩來發報提出:「為大局計,可承認平時指揮人事等制度,請要求設正副主任,朱正彭副。但戰時不能不設指揮部,以資統率。」可蔣介石還不為中共一再退讓所動,仍堅持紅軍改編後不設統一的軍事指揮機關。周恩來當即嚴正表示:「蔣對紅軍改編後指揮與安排的意見,我黨決不能接受。」

  7月20日,張聞天、毛澤東再次致電周恩來轉林伯渠:「日軍進攻之形勢已成,抗戰有實現之可能。我們決定採取蔣不讓步不再與談之方針。請你們回來面商之。」周恩來一行,隨即採取強硬態度離開廬山。

  中共強硬態度的基本對策是:在紅軍改編的軍事指揮問題上決不讓步,如蔣堅持不設紅軍3個師的統一指揮部,中共就立即自行改編,人選問題上不準國民黨插入一個人。據《周恩來年譜》記載:周當時提出的談判方針是可以服從三民主義,但放棄共產主義信仰絕無談判餘地;承認國民黨在全國的領導,但取消共產黨絕不可能;紅軍改編後共產黨可為秘密組織,但拒絕國民黨組織發展。

  沿著牯嶺高低起伏、曲曲折折的山道,我們來到橄欖路11號的廬山檔案館,這裡保存了鮮活的文件和史料。結合在廬山圖書館查閱大量的報刊資料,發現:兩次廬山談判雖然曾一度陷入僵局、沒有取得確定成果,但國共兩黨表明了團結抗日、共赴國難的決心,明確了合作的基礎及條件;廬山和談不僅使反目成仇、互相廝殺了10年的國共兩黨重新走向合作,而且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形成。

  全中國同胞團結起來

  在廬山牯嶺東谷長沖河畔,有3棟聯立的中式宮殿式兩層建築,建築正門高懸的匾額上「廬山抗戰」4個金色大字格外醒目。這就是廬山抗戰博物館。博物館館長肖遠揚介紹:「廬山抗戰博物館的前身是廬山民國圖書館,它於1934年8月動工,1935年7月竣工。」「它的選址由蔣介石親定,是當時廬山的三大建築之一,也是廬山東谷第一座由中國人設計並建造的大型建築。1996年,它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江入海方無限,廬山撐天始有峰。在那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這座建築曾萬眾矚目。

  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這裡發表了「廬山談話」——「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2009年,廬山管理局投入2000萬元,對廬山民國圖書館進行維修改造,並更名為廬山抗戰博物館。2014年9月,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國務院公布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廬山抗戰博物館名列其中。

  「在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共同呼籲下,蔣介石在此宣布對日抗戰、發表抗戰宣言。」廬山抗戰博物館工作人員謝萍麗說。

  經過激烈交鋒,加之時局的影響和社會各界的努力,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在廬山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並在國內各大報紙上刊登。9月23日,蔣介石在廬山公開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同意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任命朱德、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同意將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國民黨發表中共宣言和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標誌著國共兩黨的磨合成功,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國共兩黨兩軍力量的聯合,進一步促進了全國上下的團結,全國同胞都投入到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洪流中。」黨史專家余伯流說,「兩次廬山談判,對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形成具有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共產黨在廬山談判中,既顧全大局又堅持原則,牢牢掌握武裝的主動權,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翻開廬山抗戰博物館裡的留言冊,一行行或老練或稚嫩的字跡動人心魄,讓人深思。

  「勿忘國恥,銘記歷史!」5月9日,落款「羅濤」。

  「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我們不能忘卻那些犧牲的先烈;讓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祖國萬歲!」5月15日,落款「愛你的人民」。

  隨著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到來,廬山抗戰博物館於3月15日起,免費對遊客開放,讓越來越多的遊客到這裡參觀、思索。

  館長肖遠揚說:「今年4月,博物館接待遊客達9萬餘人,是去年同期的十幾倍。」


推薦閱讀:

善待抗戰老兵是對歷史的尊重
中國抗戰閱兵受邀國添新成員:他到底敢來么?
中國14年抗戰擊斃日軍40萬 戰果僅為美軍1/3(13)
漁民打魚撈上最早丹書鐵券,333個金字免死9次,抗戰再沉水底
《飛哥戰隊》為什麼說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抗戰神劇?

TAG:抗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