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經絡養生的寶典

《黃帝內經》基本精神及主要內容包括:整體觀念、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預防養生和運氣學說等等。

據史書記載,中國最早有關經絡學說的記載是出現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而真正為世人所重視併流傳至今的則是兩千五百年前的《黃帝內經》中的經絡學說。在《黃帝內經》這部曠世的醫學著作中,「經絡」這個概念貫穿全書,書中有《經脈》《經別》大《經筋別論》等有關經絡的專篇,《黃帝內經》成為經絡學說的聖典。 《黃帝內經》記載,經絡包括經脈和絡脈兩部分,其中縱行的幹線稱為經脈,由經脈分出網路全身各個部位的分支稱為絡脈人體有十二條主幹線,以及任督二脈,還有無數條絡脈。經和絡縱橫交錯,在人體內共同構成一個環流網狀系統不,遍佈於全身的各個部位。它不僅分布於體表,而且進入體內,與臟腑相連,並且循環往複,周而復始,運行不息,擔負著運送全身氣血、溝通人體內外上下的功能。 《黃帝內經》的藏象理論將人體的內臟器官總括為六臟六腑,臟為陰,腑為陽,分別配置一條經絡,即十二正經,它們組合成人體賽事的陰陽經合系統。十二正經的循環,起始於環繞肺的肺經,順序經由各臟腑經絡,最後到環繞肝臟的肝經又再度回到肺經,形成循環全身之流程。六臟含心、肝、脾、肺、腎以及心包;六腑含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其中「三焦」不是獨立的臟器主體,而是按臟腑部位和功能分為三個部位:心、肺為上焦;脾、胃為中焦;肝、腎、大腸、小腸、膀胱為下焦。而傳統的五臟六臟,源自中國先秦至漢代時佔主導地位的「天六地五」學說。當時人被認為是天地陰陽相合的產物,人的五臟應地之五行、六腑應天之六氣。所以,儘管之後五臟中增加了心包一臟變為六臟,仍一直沿用「五臟六腑」的說法。 《黃帝內經》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皆絡脈也」,並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靈樞·經脈篇》)的特點,由此可見,經絡理論對指導中醫各科實踐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些纖纖穴位及正確的疏通刺激方法,就能將健康把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不明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這句話不僅是學醫者的至理名言,也是珍愛生命眾人的養生真理。 懂得養生的古人把經絡看成生命的半邊天。熟識經絡來調氣養生,使宗氣振奮,營衛暢通,元氣充沛,就能夠神氣十足地健康生活,且能抗衰老、防疾病、延年益壽。經絡養生既可心增強自身功能,又是適應自然的捷徑。因此,現代也有學者將經絡稱作「人體的醫魂」。
推薦閱讀:

一次對《易經》與《黃帝內經》精髓
黃帝內經--靈樞(1)
《黃帝內經》精讀:2018年戊戌五運六氣總綱流水筆記
黃帝內經 第卅一講 《素問.骨空論》
一本你能讀懂的好玩的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TAG:養生 | 黃帝 | 經絡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