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32)第29節 北京政府時期a
一、北京政府時期全國設置概述 民國元年(1912年)2月14日,袁世凱當上中華民國大總統後,在北京建立由北洋軍閥組成的中央政府。之後,北京政府先後為皖、奉、直系軍閥控制,全國各地為大小軍閥所盤踞,帝國主義侵華勢力到處肆意橫行,政局混亂,政治黑暗。直到17年6月3日,奉系軍閥政府垮台,北洋政府才結束了在全國的統治。 民國新創,廢府、州、廳、道類省級以下的各級行政區劃,實行省管縣的體制。但因省管縣數較多,難以有效地行使職權,因此,對行政區劃的設置和管理體制的議案較多,最有代表性的要數改省為州議案。 該議案以州管縣,計劃分全國為83個州。按照此議案,安徽省分為舒(治懷寧,今安慶市區)、徐(治鳳陽,今鳳陽縣城府城鎮)、宣(治蕪湖,今為市區)3個州。因遭到朝野的反對,袁世凱飭令法制局草擬道制案,仍保留省級,改州為道,道為二級區劃。 據民國3年1月3日《申報》第126期載,安徽省設皖江道(舒州)、淮泗道(徐州)、蕪湖道(宣州)3個道。5月23日,3個道尹正式派出,但在3年6月2日公布的《各省所屬道區域表》及10月9日修正,安徽省實設安慶道(原為清的安廬滁和道)、蕪湖道(原為清的徽寧池太廣道)、淮泗道(原為清的鳳潁六泗道)3個道。民國初年,在全國共設92個道。至9年,已增至96個道。 這種道制在全國很不統一。有的省區沒有廢除清代的道,有的省區根據臨時約法規定不設道,有的省區興廢無常。各省區的道數差異懸殊,如甘肅、新疆省多至設7個道,後將阿山道併入新疆省,該省已是8個道;最少的黑龍江、安徽等省只設3個道,而熱河、察哈爾、綏遠和川邊特別行政區則只設1個道。各道所轄縣數也不等,最多的如山西的冀寧道和陝西的關中道轄43個縣,而黑龍江的黑河道則僅轄3個縣。但道在北京政府時期作為法定的二級地方行政區劃必須認定。 北京政府將省會所在地的首道和繁要道定為一類,邊要地區的道列為二類,轄縣眾且財賦多的繁缺列為三類,把邊區的邊缺列為四類,把衝要和商埠的要缺列為五類,把縣少財寡的道定為六類;將一二類道定為一等,三四類道定為二等,五六類道定為三等。按此分類,民國4年(1915年),全國計有一等道38個,二等道39個,三等道16個,計93個道。道的行政長官初名觀察使,3年改稱道尹。道級區劃至民國13年6月4日由內務部明令撤銷,7月1日實行。但在全國範圍全部撤銷則在17年前後才結束,安徽省撤道則遲於17年8月。 道之上的區劃仍延清季為省,但對京城及少數民族聚居區加設特別行政區,也是一級地方行政區劃。 民國初年,全國設23個省,京兆、蒙古、西藏、青海、阿爾泰5個地方,除台灣省仍為日本侵佔外,仍有清季的22個省及後改設的京兆、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西康)、東省6個特別行政區,以及青海、外蒙古、西藏3個地方,計有一級區劃32個。還有寧夏、阿爾泰地方,初期也類似一級區劃。省的行政長官自辛亥革命後改稱都督。民國2年1月8日,改稱民政長。3年5月23日,改稱巡按使。5年7月6日,改稱省長。 三級地方行政區劃的設置在北京政府期間變化大,廢府、州、廳級設置在全國也不統一。大體上,在民初先是廢府存附郭縣,繼之改州、廳為縣。三級區劃以縣為主,但民國間的縣數增加很快。主要原因,一是廢州、廳、土司直接設縣,二是建縣條件不夠成熟或廢除土司尚未建縣的地區設設治局,相當於縣的籌備處。在蒙古地區的縣級單位為旗、佐,在西藏地區則為宗、溪。據統計,民國3年,全國有1740個縣,209個旗,計1949個三級區劃。9年,有1885個縣,223個旗、設治局,計2108個三級區劃。縣的長官為知事。 民國時期,由於三級政區驟增造成重名現象嚴重。如永寧縣先後在山西、江西、廣西、貴州、河南、四川6個省出現。類似這樣的重名現象,民國初年全國計有92個重名縣。為此,內務部決定,根據歷史因素、地理環境、區域範圍、涉外影響等因素,對全國重名的縣進行重新命名,並於3年1月以《內務部改定各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公布實行。根據24年8月北單民社出版的《省縣地名三匯》統計,先後更改了119個縣名。這是民國期間對行政區劃改革中所作的貢獻。
自建國大綱規定實行省、縣管理體制後,民國2年1月8日,北京政府劃一現行各級行政官廳組織令公布後,全國各地廢除府、州、廳,改為省、道、縣三級管理體制。對蒙古和西藏地方等地區基本上仍延清制,實行稍作改革的派遣和自治雙軌制。即對蒙古的漠南地區採取盟旗制,漠北地區仍為部旗制,對西藏地區由唐古忒和喇嘛官充任,仍保留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司。
北京政府時期的地方行政管理體制如下:
二、安徽境內的具體設置
武昌起義勝利後,安徽革命黨人勢力大振。宣統三年(1911年)11月4日,光復壽州。11月8日,推安徽巡撫朱家寶為都督,宣告安徽獨立。11月9日,廬州、蕪湖光復。13日,大通光復。17日,潁州光復。25日,徽州光復,安徽全境脫離清廷,成為中華民國建國初的一個省。歸北京政府後,自民國2年(1913年)8月討袁軍失敗後,安徽長期為皖系軍閥倪嗣沖等大小軍閥盤踞。
安徽省入民國後仍延清制,定安慶為省會,但因軍閥混戰及北伐軍興,戰事不已,以軍董政,不少地方軍政大員常駐軍事重鎮蚌埠,使蚌埠數度成為安徽省的臨時省會。
民國元年1月,安徽省廢府存縣,廢除清的潁州、鳳陽、廬州、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8個府,保留原有的附郭縣。4月,改州為縣,廢除清的泗州、六安、滁州、和州、廣德5個直隸州和亳、宿、壽、無為4個府屬州,直接改為泗、六安、滁、和、廣德、亳、宿、壽、無為9個縣。同時,清末後境內所設皖南、皖北2個道也在鼎新之初廢除,使安徽省直管60個縣。3年初,安徽省重建安慶、蕪湖、淮泗3個道。5月23日,正式派遣道尹。6月2日,北京政府正式公布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體制,直到17年8月才廢除道的建制。
北京政府期間,安徽的縣級區劃變化大。除上述的9個州改縣外,安徽還改了2個縣名。還有5個與外省重名的縣雖然保留了,但外省的重名卻改了名。安徽的改名縣是:改建德縣為秋浦縣,保留了浙江的建德縣;改建平縣為郎溪縣,保留熱河的建平縣。保留了安徽縣名的是:太平縣,改浙江的為溫嶺縣,改四川的為萬源縣,改江蘇的為揚中縣,改山西的為汾城縣;鳳台縣,改山西的為晉城縣;懷遠縣,改廣西的為三江縣,改陝西的為橫江縣;定遠縣,改四川的為武勝縣,雲南的為牟定縣,陝西的為鎮巴縣;涇縣,改甘肅的為涇川縣。
今安徽境內的蕭、碭山縣是建國後從江蘇省劃入,其餘仍延清舊。以今地論北京政府時期的疆域,縣級區劃變更的有:20世紀30年代,劃入湖北的英山,劃入江西的婺源;建國後,劃入江蘇的盱眙以及在泗縣南部新設的泗洪縣,共涉及62個縣,4個道,2個省。縣分為甲、乙、丙、丁、戊五等。法定管理體製為省、道、縣三級。現自北向南分述如下:
江蘇省,省會駐江寧(今南京市),領金陵、滬海、蘇常、淮揚、徐海5個道,60個縣,在今安徽境內設碭山、蕭縣,涉及徐海道。
〔徐海道〕
駐銅山縣(今徐州市),轄12個縣,在今安徽境內設2個縣。
蕭縣:舊縣舊城(今縣城龍城鎮)。
碭山縣:舊縣舊城(今縣城城關鎮)。
安徽省:省會駐安慶(今為市),領60個縣,分屬淮泗、安慶、蕪湖3個道,在今安徽境內設57個縣。
〔淮泗道〕
道尹駐鳳陽(今為縣城府城鎮),領清季的鳳潁六泗道中的鳳陽、潁州府和直隸泗州,以及安廬滁和道的滁州直隸州所屬州、縣。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府留附郭縣;4月,改州為縣,與原縣直屬省管轄,並廢除清末的皖北道。本道廢鳳陽、潁州2個府,改州為縣計有滁、泗、亳、宿、壽5個縣。3年初設,5月23日派遣道尹。6月2日,淮泗道正式公布。10月,將原屬六安州的英山、霍山縣劃入安慶道,將原屬安廬滁和道的滁州及屬縣全椒、來安縣劃入本道,計轄21個縣,為二等道。
推薦閱讀:
※北京,沒想到你是這種春天!
※北京出台證件辦理便民新規 APP可辦出入境證件|出入境證件|證件|身份證
※香山的楓葉什麼時候紅?
※北京香山紅葉幾月紅?
※去北京去哪看櫻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