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題破山寺後禪院》賞析

題破山寺後禪院百科名片

書法題寫《題破山寺後禪院》《題破山寺後禪院》是唐朝詩人常建的一首題壁詩。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詩中抒寫清晨游寺後禪院的觀感,筆調古樸,描寫省凈,興象深微,意境渾融,藝術上相當完整,是盛唐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目錄一、詩歌原文二、詩歌注釋譯文三、作者簡介四、詩歌簡析五、詩歌鑒賞1、鑒賞一2、鑒賞二六、寫作背景七 破山寺簡介八、常建其詩九、常建詩選江上琴興宿王昌齡隱居昭君墓塞下曲之一:十、歐陽修的評價十一、演化成語十二、題目意思十三、練習題破山寺後禪院 詩的三、四句的特點編輯本段一、詩歌原文《題破山寺後禪院》選自《全唐詩》。詩人:常建(708年-765年),唐朝詩人。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破山寺,現在江蘇常熟虞山北。最新人教版初中課本(蘇教版 誦讀與欣賞)(滬教版 唐詩精華下 第十三課)(人教版課外古詩詞背誦):題破山寺後禪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符合古詩給人的意境(7張)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qìng)音。——選自《全唐詩》編輯本段二、詩歌注釋譯文1、[曲]:彎折。2、[初日]:早上的太陽。3、[禪房]:僧人的房舍。4、[萬籟]:各種聲音。籟,凡是能發出音響的孔都叫「籟」,此指自然界的一切聲音。5、[磬]:(qìng )古代用玉或金屬製成的曲尺形的打擊樂器。6、[人心]:指人的塵世之心。7、[空]:使……空明。8、[清晨]:早晨。9、[但余]:「惟聞」、只留下。10、[曲]:一作「竹」11、[俱]:都。12、[但]:只。13、[幽]:幽靜。14、[悅]:使……高興 15、【竹徑】:一作「曲徑」16.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與陸遊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異曲同工之妙。1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這兩句話形容後禪院環境幽靜,山光使野鳥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凈盡。人心,指人的塵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18.鐘磬:寺院里誦經,齋供時打擊鐘磬作為信號.譯文:早晨,當我漫步到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叢林。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地方,僧侶們唱經禮佛的地方掩映在花草樹林中山光的明凈使鳥兒歡悅,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凈盡。萬物靜寂,只有鐘磬的聲音在空中回蕩。編輯本段三、作者簡介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型大小不詳,有說是邢台人或說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大曆中,曾任盱眙尉。唐代詩人。生卒年、字型大小不詳。《唐才子傳》說為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2006年有古碑證籍常建的祖籍為邢台人)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天寶中年為盱眙尉。後隱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淪失意,耿介自守,交遊無顯貴。與王昌齡有文字相酬。其詩意境清迥,語言洗鍊自然,藝術上有獨特造詣。現存詩57首,題材較窄,絕大部分是描寫田園風光、山林逸趣的。名作如《題破山寺後禪院》、《吊王將軍墓》,尤其前一首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一聯,廣為古今傳誦。他還有一些優秀的邊塞詩。今存《常建詩集》三卷和《常建集》兩卷。他的詩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風格接近王、孟一派。他善於運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這類詩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懷。其實他對現實並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責,這在占相當比重的邊塞詩中尤為明顯。有《常建集》。詩以寫山水田園為主,選語精妙,境界超遠。常建其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淪於一尉,士論悲之。詩一卷。編輯本段四、詩歌簡析這首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作者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詩人在清晨登破山,入興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樹林。佛家稱僧徒聚集的處所為「叢林」,所以「高林」兼有稱頌禪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顯露著禮讚佛宇之情。然後,詩人穿過寺中竹叢小路,走到幽深的後院,發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後院花叢樹林深處。這樣幽靜美妙的環境,使詩人驚嘆,陶醉,忘情地欣賞起來。他舉目望見寺後的青山煥發著日照的光彩,看見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歡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塵世雜念頓時滌除。佛門即空門。佛家說,出家人禪定之後,「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維摩經·方便品》),精神上極為純凈怡悅。此刻此景此情,詩人彷彿領悟到了空門禪悅的奧妙,擺脫塵世一切煩惱,象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其他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鐘磬之音,這悠揚而宏亮的佛音引導人們進入純凈怡悅的境界。顯然,詩人欣賞這禪院幽美絕世的居處,領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寄託自己遁世無悶的情懷。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但筆調有似古體,語言樸素,格律變通。它首聯用流水對,而次聯不對仗,是出於構思造意的需要。這首詩從唐代起就備受讚賞,主要由於它構思造意的優美,很有興味。詩以題詠禪院而抒發隱逸情趣,從晨游山寺起而以讚美超脫作結,樸實地寫景抒情,而意在言外。這種委婉含蓄的構思,恰如唐代殷璠評常建詩歌藝術特點所說:「建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所以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河嶽英靈集》)精闢地指出常建詩的特點在於構思巧妙,善於引導讀者在平易中入其勝境,然後體會詩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詞藻驚人。因此,詩中佳句,往往好象突然出現在讀者面前,令人驚嘆。而其佳句,也如詩的構思一樣,工於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歐陽修十分喜愛「竹徑」兩句,說「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後來他在青州一處山齋宿息,親身體驗到「竹徑」兩句所寫的意境情趣,更想寫出那樣的詩句,卻仍然「莫獲一言」(見《題青州山齋》)。歐陽修的體會,生動說明了「竹徑」兩句的好處,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臨其境,而在於能夠喚起身經其境者的親切回味,故云難在造意。同樣,被殷璠譽為「警策」的「山光」兩句,不僅造語警拔,寓意更為深長,旨在發人深思。正由於詩人著力於構思和造意,因此造語不求形似,而多含比興,重在達意,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盛唐山水詩大多歌詠隱逸情趣,都有一種優閑適意的情調,但各有獨特風格和成就。常建這首詩是在優遊中寫會悟,具有盛唐山水詩的共通情調,但風格閑雅清警,藝術上與王維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類同,確屬獨具一格。破山在今江蘇常熟,寺指興福寺,是南齊時郴州刺史倪德光施捨宅園改建的,到唐代已屬古寺。詩中抒寫清晨游寺後禪院的觀感,筆調古樸,描寫省凈,興象深微,意境渾融,藝術上相當完整,是盛唐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編輯本段五、詩歌鑒賞1、鑒賞一《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題壁詩。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詠寺詩為數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構思獨具特色 ,它緊緊圍繞破山寺後禪房來寫,描繪出了這特定境界中所獨有的靜趣。首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落筆勾勒出清晨時分後禪房四周的環境。早晨,初升的紅日將金色的陽光灑向寺院,灑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變得更加絢麗明亮,高聳入空的山林也變得更加翠綠蔥蘢,令人心曠神怡。這裡,一個"入"字,寫出了古寺美景之幽遠,一個"照"字又將旭日東升時的勃勃生機給刻寫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詩人欣喜昂揚的情緒。首聯是寫後禪院的遠景,為下文的近景刻畫打下了基礎。頷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點出題中"後禪院"三字,描寫出通向後禪院曲幽深的小路和後禪院景色的幽靜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叢中,香氣馥郁,宋歐陽修曾感慨地稱讚道:"我常喜誦常建詩云:『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故仿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 ,乃知造意者唯難工也。"這一聯的美,不僅體現在寫景的準確傳神上,而且表現在其思想內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凈,無欲無求,苦修苦行,而後禪院卻花木繁茂,清香撲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現僧侶們內心對美的熱烈嚮往和執著追求。「曲徑通幽」之美學在中國古典園林上有廣泛運用。頸聯和尾聯在意念上緊承頷聯,頷聯寫詩人的發現之美,追尋之樂,這兩聯則通過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情有態的景物描寫來渲染佛門禪理滌盪人心、怡神悅志的作用,在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又把讀者帶進幽美絕世的佛門世界。詩人舉目四望,只見艷陽高照,天地生輝,翠竹幽林沐浴在陽光燦爛之中熠熠生輝,眩人眼目;活潑小鳥歡飛在茂林修竹之間自由自在,惹人羨慕。禪房前面 是一池清澈見底的水潭,藍天白雲、茂林修竹倒映其間,給人以潔凈空明、心曠神怡之感。「空人心」應對上句「悅鳥性」,點示如此空靈純潔的世界的確可以滌除塵念,凈化心靈;「悅鳥性」又暗示人只有象鳥一樣,遠離凡塵,回歸自然,崇佛信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遙適世。頷聯寫山光物態,寫小鳥歡飛,寫潭影空明,無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禪味佛理感化人心,凈化靈魂的奇妙作用。尾聯兩句以聲襯靜,營造一個萬籟俱寂的境界。鐘磬之音,遠遠超出了「晨鐘暮鼓」的報時功能,而被賦予一些寓意深微的象徵意義,這是來自佛門聖地的世外之音,這是引領人們進入純凈怡悅世界的奇妙佛音,這是回蕩在人們心靈深處的天籟之音,悠揚而宏亮,深邃而超脫。顯然,詩人欣賞這禪院與世隔絕的居處,領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寄託了自己遁世無門的情懷,禮讚了佛門超拔脫俗的神秘境界。2、鑒賞二清晨,太陽出來了,在高大樹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著彎彎小路,來到禪房,更是覺得幽靜。悠長的鐘磬聲,在萬籟俱寂之中帶來深遠的禪意,使人的心靈愈加沉靜。晨游山寺,看到幽靜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煥發、鳥兒歡唱,裊裊的鐘磬聲時隱時現。如此清幽的環境使詩人頓去雜念,心中豁然開朗。全詩雖詠禪房寺院,實抒寄情山水及隱逸之情。語言古樸,意象深微;構思工於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進入勝境。首聯起居平平「清晨入古寺」簡直如同平白說話,毫無詩意。但卻簡單地交待了時間地點。緩之又緩,平之又平,不是孤峰突起,也不是一瀉千里,彷彿輕鬆愉悅地步入山陰道上。繼而「初日照高林」亦是不加粉飾的句子,卻在眼前鋪開了幅「山林晨景圖」。樹密,但不是密不透風;林高,但不是高不可及。密密匝匝的樹林伴著初升的旭日,「初日」亮而微紅,紅又間黃,從樹縫、樹頭間漏下道道光柱,裊娜著林間微微的霧氣,氤氳著別樣的輕柔。「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此言一出足令人瞠目結舌、嘖嘖稱讚。步出高林是一叢翠竹,翠桿碧葉下是仄仄的小徑,竹影微搖,小徑隱現,前路深幽,不可輕現。隱隱有一角挑檐露在花木深處,幽僻之所,非高僧不可得也!花木、禪房、曲徑、竹林彷彿已融為一體,渾然天成。既點題,又顯意,無怪乎令人嘆賞至今。頸聯兩句對仗工整,比興巧妙。一個「悅」字,高雅了「鳥性」,寫活了「山光」。鳥竟猶人,可識、可賞、可悅這山光。一個「空」字,沉寂了「潭影」,澹定了「人心」。潭影幽暗而似空無一物,人心無所求無所欲,空空中而異常的滿足。尾聯巧妙的把全詩化為一曲淡雅的樂章。起先有絲弦竹肉,金革匏陶,到此一節,萬籟俱寂,只在那鐘磬上一擊,餘音裊裊,不絕如縷。如縷的金玉聲縈繞在禪院上空,與那日光相融,與那紫煙相繚,彷彿梵音入耳,滌盪盡胸間塵垢,悠遠悠長,回味無窮。編輯本段六、寫作背景由於詩人的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遊覽名山古剎,尋幽探勝。竹徑通幽,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澄波,不僅使鳥兒歡悅,而且令人雜念頓消。中間四句不僅寫出環境的極靜極美,而且體現出詩人內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編輯本段七 破山寺簡介常熟興福寺,又名大慈寺、破山寺,位於江蘇蘇州常熟市虞山北麓,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破山在今江蘇常熟,寺指興福寺,是南齊時郴州刺史倪德光施捨宅園改建的,到唐代已屬古寺。詩中抒寫清晨游寺後禪院的觀感,筆調古樸,描寫省凈,興象深微,意境渾融,藝術上相當完整,是盛唐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這首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詩人在清晨登破山,入興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樹林。佛家稱僧徒聚集的處所為「叢林」,所以「高林」兼有稱頌禪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顯露著禮讚佛宇之情。然後,詩人穿過寺中竹叢小路,走到幽深的後院,發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後院花叢樹林深處。這樣幽靜美妙的環境,使詩人驚嘆,陶醉,忘情地欣賞起來。他舉目望見寺後的青山煥發著日照的光彩,看見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歡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塵世雜念頓時滌除。佛門即空門。佛家說,出家人禪定之後,「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維摩經·方便品》),精神上極為純凈怡悅。此刻此景此情,詩人彷彿領悟到了空門禪悅的奧妙,擺脫塵世一切煩惱,象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其他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鐘磬之音,這悠揚而宏亮的佛音引導人們進入純凈怡悅的境界。顯然,詩人欣賞這禪院幽美絕世的居處,領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寄託自己遁世無門的情懷。編輯本段八、常建其詩盛唐詩派中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之稱。他的詩現存57首,數量雖不多,《四庫全書總目》稱常建「卓然與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河嶽英靈集》中常建序稱「建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所以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於如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又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此例十數句,並可稱警策。」盛唐山水詩大多歌詠隱逸情趣,都有一悠閑適意的情調,但各有獨特風格和成就,常建最著名的 《題破山寺後禪院》是在優遊中寫會悟,但風格閑雅清警,藝術上和王維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類同,確屬獨具一格。現江蘇常熟虞山破山寺已成蓍名景點,全賴常建此詩以傳。編輯本段九、常建詩選江上琴興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黃金。此詩語言情致幽靜,引人遠思,反映了作者的隱逸生活。宿王昌齡隱居清溪深不測(極),隱處唯孤雲。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茅亭宿花影,葯院滋苔紋。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此詩在盛唐時已傳為山水詩名篇,清朝受到「神韻派」推崇。昭君墓漢宮豈不死,異域傷獨沒。萬里馱黃金,蛾眉為枯骨。回車夜出塞,立馬皆不發。共恨丹青人,墳上哭明月。此詩見《河嶽英靈集》,也被墓志銘例舉,有名於當時。塞下曲之一:玉帛朝回望帝鄉, 烏孫歸去不稱王。天涯靜處無征戰, 兵氣銷為日月光。此詩獨闢蹊徑,得出了不同尋常的異響。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嘆時運,而是立足於民族和睦的高度、謳歌了化干戈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題。編輯本段十、歐陽修的評價宋代歐陽修十分喜愛「曲徑」兩句,說「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後來他在青州一處山齋宿息,親身體驗到「曲徑」兩句所寫的意境情趣,更想寫出那樣的詩句,卻仍然「莫獲一言」。編輯本段十一、演化成語萬籟俱寂; 籟:孔穴中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音;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音。寂: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寂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俱:都;全。曲徑通幽;曲:彎曲;徑:小路;幽:指深遠僻靜之處。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編輯本段十二、題目意思「古寺、禪房、空人心、鐘磬音」都與禪教文化有關,因此稱這首詩是說佛詩恐怕並不會過分。「古寺」一般都建在深山,而在「清晨」由於香客未盛、佛法未行,故這佛寺是特別清靜的。因此,可以說該詩意境的「幽靜澄明」確實營造得很成功。那麼,詩人為什麼要營造這麼一種意境呢?因為這幽靜境地是在古寺,古寺又是僧人吃齋念佛、參禪悟道的場所,也即僧人們需要清幽寧靜的環境來靜本性、悟佛理。因此,與其說是詩人寫出了詩人眼中所見、耳中所聞的清幽境地,還不如說是僧人們選擇了能使人六根清凈的最佳佛場來靜心養禪。當然,筆者還認為本詩實質就是參禪悟道「過程」的再現,以及對參透佛法「境界」的描錄。請看,高僧在掩映在花木叢中幽靜的禪房裡經常坐禪冥思,在某一天的某一時刻忽然靈光一現,平日百思不得其解的深奧禪理就一下子明白過來了,它有如醍醐灌頂,又猶如「初日照高林」(一縷幾縷陽光從高深茂密的樹林縫隙中透漏下來),是有形之「光」。又,坐在幽靜的禪房裡也可以理解為在閉目冥想,摒除雜念,使人的心地格外地澄澈明凈不染塵埃;也因為格外「空人心」,致使僧人心志專一,似乎「萬籟此都寂」,只留下佛法清音從「西方」(即心靈深處)傳來,是有聲之「音」。故這「光」是佛之聖光,「音」也是佛界仙音。還有,「花木深」、「山光悅鳥性」等描繪了春景,使讀者溫暖愜意。往深里想,這如春溫暖,又豈不是高僧們參得佛理之喜悅的感覺呢?或者說,一兩個禪機佛理如一兩縷春日初陽的溫暖,而晴空萬里的春陽溫暖則象徵著無邊的佛法。因此,禪心即事理,佛法廣無邊。而「曲徑通幽」也向世人闡明了悟出道理的道路曲折、困難重重。總之,以佛意品悟《題破山寺後禪院》一詩,也覺得有些趣味;真的,讓人感覺該詩實在是「參禪機、悟佛法兩相皆宜」。編輯本段十三、練習1、清晨入古寺, 。2、 常建( - ), 代 。3、本詩作者還寫過《 》、《 》 等。4、解釋1、[曲徑]:曲: 曲徑:2、[初日]:3、[禪房]:4、[萬籟]: 籟,5、[磬]:( )6、[人心]:7、[空]:8、[清晨]:9、[但余]:10、[曲]:11、[俱]:12、[但]:13、[幽]:14、[悅]:15、[竹徑]:16、[鐘磬]:編輯本段題破山寺後禪院 詩的三、四句的特點雙關手法一層意思表達了佛門清靜,佛法高遠二層意思影射佛門弟子早課完後,精神層次產生臆想,領悟到房中術的境界
推薦閱讀:

謝稚柳山水畫賞析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全詩賞析
張九齡《望月懷遠》賞析——中國文學網
擬詠懷(其十八)?庾信賞析翻譯鑒賞
蔡牧堂之子---太子太傅蔡元定之墓風水賞析

TAG: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