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古今誤案評析

《中醫古今誤案評析----感 冒》

收藏分享2011/7/23 14:47|發布者: david92003|查看數: 1003|評論數: 1

摘要: 感冒多因感受六淫病毒之邪而發生,其主要癥狀有惡寒發熱、鼻塞流涕、頭痛身痛、脈浮等,因外邪從表或口鼻而入,邪在肌表或肺衛,正氣抗邪於外,故中醫稱為外感表證、太陽病經證和溫邪犯肺等。若感受具有傳染性的疫毒 ...

感冒多因感受六淫病毒之邪而發生,其主要癥狀有惡寒發熱、鼻塞流涕、頭痛身痛、脈浮等,因外邪從表或口鼻而入,邪在肌表或肺衛,正氣抗邪於外,故中醫稱為外感表證、太陽病經證和溫邪犯肺等。若感受具有傳染性的疫毒之邪,稱為流行性感冒。感冒的病狀可同樣存在於多種疾病之中,一般感染性、傳染性疾病的初期可見到感冒的癥狀,常被誤診為感冒。 誤案評析 1.內傷發熱誤辨為外感發熱案 【案例】男,45歲,本人懂醫,正月間長途跋涉而神疲發熱,身痛而頭不痛,自以為外感,用九味羌活湯3貼,汗出熱不退,又服柴胡湯5~6貼,熱愈甚,欲飲大承氣湯。予診其脈,右三部浮洪略弦而無力,左三部略小而亦浮軟不足,診為內傷,以補中益氣湯加附子O.9克,作大劑予之,二服脈略平和,再二服,脈證俱減半,去附再二服,熱退氣和而愈,自食20餘貼,強健復之而安。(《醫學正傳》)【評析】外感與內傷均可見到發熱。一般來說,外感發熱是新病,正氣不虛故脈呈有力;而內傷發熱是久病,正氣已虛,脈顯不足。本病例說明辨外感、內傷,脈象顯得十分重要。若將內傷發熱誤用發汗解表,徒損正氣,必然引發諸多變證。外感風寒高熱誤辨為溫病案。 2、外感風寒高熱誤為溫病案 【案例】男,3個月,因發熱4天,咳嗽氣促,抽風兩次,查體溫39.4℃,白細胞12.9×lO。/L,葉l性68%,淋巴32%,胸透示右肺上下均見片狀陰影,肺紋理模糊。診斷:腺病毒肺炎。住院治療,先用抗生素,並服大劑量麻杏石甘湯,復以銀翹散加味,寒涼徹熱,癥狀未見改善。蒲老會診:當時高熱40℃,仍無汗,面色青黃,咳而喘滿,膈動足涼,口周圍色青唇淡,脈浮滑,指紋青,直透氣關以上,舌質淡,苔灰白,胸腹滿。此屬感受風寒,始宜辛溫疏解,反用辛涼苦寒,以致表郁邪陷,肺衛不宣。 治以調和營衛,透邪出表,苦溫合辛溫法,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加味。 桂枝1.5克,白芍1.8克,炙甘草1.5克,生薑2片,大棗2枚,厚朴1.8克,杏仁10粒,僵蠶3克,前胡1.5克。1劑。 葯後有微汗出,體溫漸退,精神好轉,喉間有水雞聲,腹仍滿,舌淡苔穢白。營衛雖和,但肺氣仍閉,濕痰阻滯,宜溫宣降逆化痰為治,用射干麻黃湯加減。1劑後,體溫降至36.4℃,精神好轉。再用厚朴半夏甘草人蔘湯加味和二陳湯加白前、蘇子、枇杷葉、生薑各2劑,恢復正常,病癒出院。(《蒲輔周醫案》) 【評析】該病例因體溫較高且化驗血象白細胞總數偏高而被診為溫熱性疾病,誤用辛涼、苦寒之劑,結果導致病情加重。如果醫者辨證仔細,不難從無汗,面色青黃,咳而喘滿,膈動足涼,口周圍色青唇淡,脈浮滑,指紋青,直透氣關以上,舌質淡,苔灰白等臨床表現和體征中辨清病邪性質,進而減少誤治的發生。 3.傷寒發熱誤辨為里熱案 【案例】楊某,男,31歲。1923年3月初診。已病20日。始因微感風寒,身熱頭痛,連進某醫方葯10餘劑,每劑皆以苦寒涼下並重加犀角、羚羊角、黃連等,愈進愈劇,猶不自反,殆至危在旦夕。始延余診視。斯時病者目赤,唇腫而焦,赤足露身,煩躁不眠,神昏譫語,身熱似火,渴喜滾燙水飲,小便短赤,大便已數日不解,食物不進,脈浮虛欲散,此乃傷寒誤治之變證。緣由誤服苦寒涼下太過,已將真陽逼越於外而成陰極似陽之證,外雖見一派熱象,是為假熱,而內則寒冷已極,是為真寒。如確系陽證,內熱熏蒸,應見大渴飲冷,豈有尚喜滾飲乎?況脈來虛浮欲散,是為元陽有將脫之兆。苦寒涼下,不可再服,惟有大劑回陽收納,或可挽回生機。病象如此,甚為危篤。急擬白通湯加上肉桂1劑治之。附片60克,乾薑36克,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人),蔥白4莖。擬方以後,病家雲是晚因無人主持,未敢煎服。次晨,又急來延診,余仍執前方不變,並告以先用上肉桂泡水試服,若能耐受,則照方煎服,舍此別無良法。病家乃以上肉桂水與服之。服後旋即嘔吐涎痰碗許,人事稍清,自雲內心爽快,遂進上方。服1劑後,病情較減,即出現惡寒肢冷之象。午後再診,身熱約退一二,已不作煩躁譫語之狀,且得熟寐片刻,乃以四逆湯加上肉桂主之。 藥用:附片1。0克,乾薑36克,甘草12克,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人)。 服上方後,身熱退去四五。脈稍有神,小便赤而長,略進稀粥。再劑則熱退七八,大便始通,色黑而硬,惟咳嗽痰多,痰中兼帶有血。病家另延數醫診視,皆雲熱證,出方總不離苦寒涼下之法。由於前醫所誤之鑒,又未敢輕試。後因病人吃梨一個,當晚忽發狂打人。身熱大作,有如前狀。又急邀余診治,始言吃梨之事。余視之,舌白而滑,仍喜滾飲,此陽神尚虛,陰寒未凈,急欲扶陽猶不及,反予滋陰清涼之水果,又增里寒,病遞加重。即告以禁服生酸水果冷物及清涼苦寒之葯為幸,余仍主以大劑回陽祛寒之劑治之。照第二方加倍分量,並加茯苓30克、半夏16克、北細辛4克,早晚各服1劑,共連服6劑。三日後再診,身熱已不作,咳痰漸息,食慾增加,小便淡黃而長,大便轉黃而溏。又照前方去半夏、細辛,加砂仁、白朮、黃芪,每日1劑,連進10餘劑,諸病俱愈。後體健勝於前。(《吳佩衡醫案》) 【評析】此案為傷寒誤服苦寒涼下太過,逼真陽外越之陰極似陽證。外感風寒,身熱頭痛,法當辛溫發表,然前醫不究病原,誤以身熱為里熱,苦寒涼下太過,逼真陽外越而成「陰盛格陽」之證,實為真寒假熱。其身熱似火,唇腫而焦,赤足露身,煩躁不眠,神昏譫語為真陽外越之象;然渴喜滾燙水飲,脈虛浮欲散,為陰寒中盛之徵,是本病辨證之關鍵。若不加細辨,誤為一派熱象迷惑而妄下苦寒,必危殆莫救。凡病有真熱證與真寒證之分,又有真熱假寒與真寒假熱證之別。然真者易識,而假者難辨。《內經》云:「治病必求於本。」即見病當須辨明陰陽之意也。醫者在臨床上一定要仔細認真,不能忽略任何細微的臨床表現及體征,否則就可能失之毫釐,謬之千里。 4.外感濕熱單用清里熱法致誤案 【案例】女,60歲,發熱不休,面紅目赤,進以芩梔等,熱仍不解,再以生地、石斛等大劑寒涼,其熱更甚,徹夜不寐,汗出氣喘,症已危險。邀師診之,熱而不煩,渴而不飲,舌苔白膩而潤,脈來模糊濕滯不利,濕熱證也。 進以:茅術6克,乾薑3克,赤苓30克,薏苡仁30克,黃柏5克,豬苓9克,桂枝3克,車前6克,滑石15克。日晡時飲進1大碗,至天明熱退身安,即能安卧。(《醫林誤案》) 【評析】在本病例的辨證治療中,不僅要注意主要臨床表現,同時也要注意次要的臨床徵象,雖然都是熱證,但患者熱勢纏綿,熱而不煩,渴而不飲,苔白而膩,當屬濕熱證,治宜清熱化濕;而里熱證則以心煩口燥渴、舌苔乾燥為主要見症。兩者辨別不清,容易發生誤治。 5.體虛外感誤用發汗解表案 【案例】男,48歲,外感1個月.反覆不愈,刻下全身酸楚,時流濁涕,咳嗽,痰多色白,食不知味,大便乾結,胸透及外周血象均正常,舌質淡紅,苔白,脈浮細而滑,證系風寒襲肺,痰濁中阻,方用止嗽散加味。服5劑,咳嗽略平,余恙不減,且見神疲乏力,形寒肢冷,短氣懶言,時時自汗,舌苔如前,脈轉浮而無力,複審其證,表邪未解,衛外不固,氣虛之象已昭然若揭,故改從益氣解表、理氣化痰為治,方以玉屏風散合二陳湯加味圖之。5劑後表證已除,自汗也減,但神疲納呆依然,已屬中焦虧虛,痰濁未凈之象,治宜益氣和中,健脾化痰,香砂六君子湯出入,6劑後諸恙消失,再予6劑鞏固療效,防止複發。(《醫林誤案》)【評析】大凡體虛、營血不足之人感受外邪,治當先顧陽氣或先養營血。古書《傷寒論》早有「尺中遲者,不可發汗」等禁令。徐小甫治小兒外感也有「宜以維護正氣,顧及陽氣為第一要旨」的經驗。對於本例患者外感1個月,反覆不愈,結合舌脈,應當辨為體虛外感,用藥則不應一味辛散,治當益氣解表,氣旺也易驅邪外出。 6.體虛感冒過汗案 【案例】徐某,女,32歲,已婚,工人。1980年3月12日10時初診。患者2天前曾因早孕而行人工流產術,迄至昨日上午,惡露已逐趨乾淨,惟頭身仍時有微汗,午後則因關門閉窗擦汗換衣而感寒,入夜即覺惡寒怕冷,微發熱而無汗,頭痛肢楚,關節酸脹,鼻塞不通,時流清涕,欲嚏不能。曾先後自服速效感冒膠囊、板藍根干糖漿、銀花解毒片等乏效,3月12日晨諸症加重,特由愛人陪來就診。刻下見症仍如上述,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緊,重按似無力,證系外感風寒表實證,慮其為剛做人工流產之體,不敢貿然處方,然因病家一再要求予中藥施治,故遵「有故無殞」之旨,處以小劑量麻黃湯加味。 處方:炙麻黃3克,川桂枝6克,光杏仁、秋桔梗、春柴胡、紫蘇葉、粉干葛、炙甘草各9克。1劑,水煎取汁,每煎再作2次分服,並囑不論何次葯後,只要得以微汗,即停服所余煎汁。 當日14時二診:自訴首煎藥後即微微汗出而不暢,自覺身雖微輕而仍不快,所以未隔4小時即頓服二煎,意欲一汗為快,然葯後即覺頭身汗出愈來愈多,口乾心悸,陰道也有小量出血,遂延余前往急診。刻下,面色蒼白,神萎體倦,渾身汗出,口乾唇燥,少苔,脈細數,即予2毫升獨參注射液2支靜脈推注,移時諸症趨緩.再處以生脈散合玉屏風散化裁。 處方:北沙參、麥門冬、五味子、荊芥炭、生白朮各12克,生黃芪、粉干葛各15克,青防風4克。4劑,每日2劑,水煎取汁,一日4次分服,並囑避風寒,忌香燥及肥甘厚味,若有情況,即送醫院住院治療。 3月14日三診:諸症悉除,苔薄,脈沉細而微數,再處以八珍湯10劑調理之,葯後即逐漸復原。(《中醫失誤百例分析》) 【評析】本案首診症見惡寒,微發熱而無汗,頭身酸楚,鼻塞不通,時流清涕,酷似麻黃湯證,然從其舌質淡、脈重按似無力等表現,並結合兩日前曾行人工流產之病史來看,實為陰陽氣血俱虛之體兼感風寒之證。本當投以扶正祛邪並施之劑,但卻以「有故無殞」之經旨為遁詞,不顧「亡血家忌汗」之訓誡,妄投僅配用一味葛根以生津顧陰的輕量麻黃湯,峻汗之劑而試之,險釀惡果,實犯《醫學心悟·醫中百誤歌》所告誡的「葯輕試,攻病不知固元氣,病若祛時元氣傷,似此何勞君算計」之誤。可見,虛人外感,不可驟用重劑祛邪。 7.風寒夾濕誤辨為濕溫案 【案例】孫某之孫,男,16歲。因高熱5日不退而邀余往診。據云初病起於風寒,因誤作濕溫而服三仁湯加石膏1劑,以致病勢轉增。診視患者,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痛,四肢酸楚,神志迷濛,肢冷,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緊。此屬傷寒失汗,誤用滲利清里,導邪入於少陰而太陽之邪未罷之候。當即投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1劑,從溫助少陰之里而祛太陽未罷之寒。 處方:麻黃6克,附片(開水先煎透)30克,細辛6克,甘草3克,生薑2片,大棗2個。 二診:上方服後,夜間煩熱加劇,繼則得汗而熱退,頭身疼痛亦覺減輕,惟肢冷脈弱,大便微溏,此為太陽表寒已解,少陰里寒未罷,陽氣未復,兼有水濕之故,以真武湯繼治: 附片(開水先煎透)30克,茯苓18克,白朮9克,杭芍9克,生薑3片。 三診:上方服1劑後各症均減,手溫思食,二便正常,仍覺精神倦怠,此陽氣漸復,故守上方以乾薑9克易生薑,以助其回陽溫里之力,連服2劑。 四診:各症均解,脈和神復,以補中益氣湯調理善後。生黃芪15克,潞党參12克,白朮9克,當歸9克,炙柴胡3克,陳皮3克,炙升麻3克,炙甘草3克,生薑3片,大棗2個。 (《李繼昌醫案》) 【評析】患者外感風寒兼濕,法當發汗解表,佐以化濕。前醫不辨表裡,誤作濕溫,錯以滲利清里,陽氣受傷,導致邪人少陰,而表證未罷。李氏初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以救藥誤,恰到好處。故葯後邪從汗解,熱退症減。然外邪雖解,而陽氣未復,又兼水濕,易方真武,溫陽利水,此隨機應變也,終以補中益氣調理而愈。 8、營衛不和誤辨為氣虛感冒案 【案例】男,成人,漁民。該患者素來身體健壯,某年夏季的某一天,剛吃完午飯,身上汗出未乾就下水中捕魚。回家時,汗出很多。自此以後無論冬夏,不分晝夜地經常自汗出。曾經多方診治,辨證為衛陽不固而用玉屏風散加龍骨、牡蠣、麻黃根等止汗藥物,後來也用了桂枝湯加黃芪,都是服藥時見效,不久又複發。某醫院懷疑是肺結核病,但經X線透視心肺均正常,由此拖延了1年多,患者體質愈來愈差,已不能參加勞動,皮膚因被汗水浸漬而呈灰白色,出汗時甚至可以看到張開的汗孔。汗出雖多,但口不渴,尿量少。出汗多半在中午、下午,上午和晚上較少,清晨可汗出略止片刻。脈浮弱,重按無力。本證為正當汗出之時,腠理疏鬆,驟然入水,水濕乘虛入侵於營衛之間,使衛氣開合功能失常所致。病起雖已1年多,但臟腑並未損傷,脈象仍浮緩,應微發汗以調和營衛。 處方: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3克,大棗7枚,生薑9克。 清晨睡醒時服藥後,囑片刻再吃熱粥1碗,以助藥力,靜卧數小時,避風。第3天複診,服藥後全身溫暖,四肢舒暢,汗已止。仍照原方加黃芪15克,服法如前,但不啜粥,連進2劑,竟獲全功。其後體漸健壯,7年未複發。 (福建中醫藥,1964,(5):35) 【評析】患者症見經常自汗出,脈浮弱無力,似衛氣虛證。然詢其病因乃汗出未乾就下水捕魚,腠理疏鬆,驟然入水,水濕乘虛入侵於營衛之間,使衛氣開合功能失常所致,實為表虛傷風、營衛不和之證。雖病程已長,然脈象仍浮緩,臟腑未受損,治療仍宜微發汗以調和營衛,予桂枝湯而大效。
本文內容由 杏林簫客 提供

推薦閱讀:

 中醫:非科學的典範
2016年11月8日早讀
中醫教你如何準確鑒別自己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
老中醫:猛推10種補腎秘方,誰能想到第一竟是它!
缺乏西藥的年代帕金森病如何治?--中醫治療實例(一)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