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教學視頻 練太極拳時內在的三種感覺

太極拳是傳統武術中的內家拳,修理太極拳重視內外雙修,我們今天感悟一下練太極拳時的內在三種感覺,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柔和緩慢,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規律,隨著太極拳教學視頻練習一下吧!

  習練太極拳時內在的三種感覺

  太極拳的本質是武術,但是太極拳的運動特點及規律,體現了太極拳的藝術欣賞價值。

  第一,行拳走架的時的動觸感

  太極拳雖然寓內在的修鍊為行拳走架,但是,由於動中寓靜的關係,只要做到心平氣和,則雖動猶靜,練著練著,身體的相關部位就會出現相應的動觸感,比如熱、麻、脹、冷、動、酸、跳、等佛家坐禪所說的「八觸」。如果內氣充足,則雙足,兩腎,十指尖都是暖融融的,冬天在室外練拳,甚至不用戴手套。

  第二,靜中寓動的整體感

  由於太極拳講究開合相寓、內外相合,所以,行拳走架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形成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整體感,這種整體感是自己與天地融為一體的特殊感覺,彷彿自己的心意一動,則內氣與外氣融合在一起,從而催發形體產生起承轉合的變化,這種變化,招招相連、式式相接、內外一如,意氣不二;這種變化,和宇宙的運動相契合,和大自然的變化共起舞。

  太極拳是一項整體運動,習練太極拳要求用意念引導肢體運動,達到節節貫穿。

  第三,起始、運行、終止、變換過程中的氣感

  行拳走架時,心中的一靜一動,所孕育的起始、運行、終止、變換,會自然而然地節節貫穿,舒緩而動,悠而盪之,手背及小臂的毛孔蠕動可知,人體與空氣的摩擦隱約可覺。此時,悠悠蕩漾的內氣通過勁源或勻布周身,或與外氣融合;兩膊相系時若氣絲相連,上下相隨時如有氣團移動,如是,動作雖緩放鬆,則內里的力量無堅不摧。

  進入這種狀態,其內在的身心愉難以言表,置身其境,方知神意氣所催發的形體動作是如此的美麗和高貴,內氣的充盈是如此的豐富和舒適。行功走架中的內在感覺,遠遠不止這些。有些狀似石火電流轉瞬即逝,有些雖搜遍人間的所有辭彙而難於言表。

  太極拳內在練習要求

  一、練拳似在氣中游

  練太極拳好比是在空氣中游泳一樣。太極拳是意氣運動、肢體運動、外形運動、拳術運動,其實是內部心神意氣運動的結果。當練到內氣流動與肢體外動相一致時,這才叫內外合一,就會感覺到四肢百骸蕩然無存,不知我之為身,身之為我,惟有意氣在流動。

  太極拳內練一口氣,在練習中,要求氣運周身,增強身體呼吸功能,使呼吸變得深長、細勻。

  意開氣亦開,意合氣亦合,意轉氣亦轉,意升氣亦升,意降氣亦降,意動全身內氣都在動,這才叫周身一家,就會感覺到「虛而靈、靈而通、通而變、變而化、化而虛空、空而飄緲」之內景,飄緲欲仙,似脫胎換骨一樣,手虛、腳虛、身虛、心虛、意虛、神虛,處處虛靈。

  此時內氣與空氣融合為一體,如同在空氣中游泳一般,進退沉浮,左右盤旋,忽上忽下,一片神行。修鍊至此感覺,是最佳狀態,是高級運動的享受。

  二、練拳似修心養性

  練功練拳是修心養性、靜養身心的全過程。求無極、養內氣、練樁功、調陰陽、通經絡、運開合、吐故納新、丹田用功,這些都是與修心養性分不開的。

  人有三寶精、氣、神,又有七情和六欲。三寶無損身健康,三寶有損則生病,耗盡即死。人在幼年,不受七情六慾之憂,可以保持人身先天之三寶。到成年後,眼、耳、口、鼻、舌、心、意等七竅的活動逐漸增多,太過了則精、氣、神三寶逐漸有所損傷,導致陰陽之氣不平衡,陽衰陰盛,身體漸衰,抵抗力減弱。若受到六邪外感與七情內傷,就會生病。六邪外感首先是風,一風可生百病,由皮膚毛孔侵入肺,再傳至其它各經臟腑。

  受風后極易感受其它五種邪氣,亦可同樣傳至其他各部位,產生病症。內傷之七情都是由氣引起的,一氣能生百病,氣不順則血凝,氣血不通暢,滯於何臟,何臟即生病。

  所以要外避風寒內避氣,修心養性保三寶,即以修心養性之法來靜養三寶、煉化三寶。修心養性,全憑心意用功,鎖心猿,拴意馬,四門緊閉(指眼、耳、口、鼻),靜心修鍊。意者心也,心者神也,神者性也,四者為一體也。

  心神意性貫身中,使精不離位,氣不離體,神不離身,養精養氣養神,此為靜養三寶。眼為見性,耳為聽性,心為勇性,三性合一為靈性,靜養靈根氣化神,養靈養性見天真,使神向下走,精向上行,練精化氣,練氣化神,此為煉化三寶。

  氣血全身通暢,三寶復虧不願,既可祛病養生,又能延年益壽,打拳自有威力。同時,修心養性的思想和方法要貫串到人的整個生活中去,十年修鍊,十年養氣。


推薦閱讀:

基本功:最全面的肩部教學教材視頻
紫微七殺星精義闡述教學
動靜合一:閱讀教學文本解讀的求真之旅
八段錦動作分解教學
《字理識字教學10例》配圖

TAG:視頻 | 太極拳 | 感覺 | 教學 | 太極 | 內在 | 教學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