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最佳劇本提名《被解放的姜戈》

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最佳劇本提名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出演大反派 黑奴解放+西部牛仔  【故事】1859年,黑奴姜戈被賣,與妻子天涯兩分。販運路上,牙醫舒爾茨用美元和槍為他贖了自由身。這位紳士實為賞金獵人(早期美國法庭判決執行難,犯人常隱於大野再也不見,法庭於是懸重金,追殺到罪犯者得)。舒爾茨從此把姜戈帶在身邊,亦師亦友,用槍解決問題,用子彈討生活,用血腥的暴力,把親人從惡魔手裡搶回來。  如果說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江湖和武俠,那麼老美的江湖和武俠就是西部、牛仔。《史記·遊俠傳》中定義「俠」:「言必行,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千里誦義者也。」古今中外,精神世界大抵相通。  2012年末上映的新片《被解放的姜戈》是西部片,但它有一個很奇妙的組合:西部+黑奴;一套漂亮的故事外衣:奴隸的覺醒和反抗。在西片史上,石破天驚地出現了黑人牛仔的形象。  主人公黑奴姜戈前後反差很大。初期在被販運路上,他衣不遮體,腳戴重鐐,眼中有憤怒但更多是恐懼無望;中期,他在精神導師舒爾茨的調教下,成長為南國第一快槍手,精神世界也日漸強大,自由、平等、公平的信念紮根靈魂;後場,舒爾茨被害,他勇敢智慧地手刃仇人,救出苦海中的妻子,雙雙自由身打馬回家鄉。從敢怒不敢反,到初嘗自由的不適、欣喜,到用槍贏回自尊的冷酷強大,姜戈的成長張力十足。  但如果就此覺得此片是「黑奴籲天錄」的進階,那就錯了——因為它的導演是「好萊塢無恥混蛋」昆汀·塔倫蒂諾,用「黑奴」、「平等」等這樣大詞兒去註解,會讓他發笑。這位以黑色幽默著稱的怪才不走尋常路,在他手中,即使光明正確,也要用黑而冷、怪而惡的方式表達出來,並且依然好看。野蠻而凌厲的鏡頭,拆解又拼合的架構,再兌上無數惡搞的怪味料,昆汀愛的是江湖,是成人童話,是故事反構的趣味,與其說這是黑奴片,不如說是一個「黑俠客」的成長史。  這部昆汀式西片和中國武俠有很好的通感。舒爾茨出場一幕,頗具金庸筆下莫大先生「青燈夜雨,江湖老琴」的清冷味:一駕吱扭作響的馬車,棚上晃悠著一顆森森白牙,電光火石間,醫生出槍快如閃電,溫酒殺人,旋即氣沉丹田。武俠迷能在這裡找到許多外冷內熱,清逸出塵的英雄投影。姜戈則像個美國「阿飛」,出身卑賤卻孔武有力,對「功夫」有天生感悟力,對惡人的反抗知而後覺,覺而後爆發。  相比以前的「怪片」,這部影片是昆汀最正經的作品,但仍少不了昆式拼盤。比如惡搞:蒙面3K黨夜襲師徒倆,正捏把汗時,黨徒媳婦給所有面罩上挖的洞不合適!要麼看不見,要麼喘不上氣,惡人窘態,各種笑料。比如暴力:早期子彈不知道口徑多少,一槍子兒就是傳說中的「飆血」——500ml番茄汁都不夠。在白雪如藍的落基山脈,綠楊蔭濃的水艷南方,無數「番茄血」爆漿,暴力誇張到「無痛感」,甚至有喜感的程度。凄厲?震撼?暗爽?苦澀?可樂?加起來是昆式怪誕。  再熱血澎湃的故事,在昆汀手裡都有幾分冷,因為他不像別的導演那樣靠投入來控制電影,他是靠旁觀和疏離完成所有的操控。看電影的人也被置入一種半投入狀態,剛要憤怒時,被一個惡搞飛彈出去,在舞蹈般的虛實中起落。可以說,人投入的是故事而非感受,享受的是當下每秒而非升華的結案陳詞。也由此,昆汀的每部作品都有種玩世不恭,正義的結果里有過程的無厘頭,血腥的暴力摻著漫畫式的戲謔。  帥哥轉型的小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作為昆汀的粉絲,毅然投身最惡霸的奴隸主角色,嘬著腮幫說一口土掉渣的南方口音,用心精緻。但遺憾的是,奧斯卡最佳男配的提名仍然不是他,是導師舒爾茨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瓦爾茨。昆汀怎麼看這件事?他大概會用惡搞開解小李說:油條彈指老,回鍋要趁早……
推薦閱讀:

年度奧斯卡觀看指南!
第90屆奧斯卡觀察 | 向黑人低頭 為少數歌唱
圖輯:第85屆奧斯卡典禮
經典回顧:《她在黑夜中( Le notti di Cabiria)》

TAG:奧斯卡 | 劇本 | 最佳影片 | 解放 | 被解放的姜戈 | 奧斯卡最佳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