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老中醫針刺治療支氣管哮喘經驗舉隅

當代名老中醫針刺治療支氣管哮喘經驗舉隅

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屬中醫「哮病」範疇。

建國以來,一大批名老針灸醫家為針灸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名老中醫的學術傳承是培養新一代名中醫的重要途徑。總結名老中醫的經驗不僅能豐富中醫學的理論體系,還能為中醫藥學術進步產生推動作用。

為總結當代名老中醫針刺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證治思想,我們在參考《針灸學報》1986年第1期發表的《中國當代針灸名家》名單基礎上,選取1949年以來在針灸理論及臨床方面有較大貢獻的名老中醫,通過研讀其論著、醫案,總結針刺治療支氣管哮喘的重要經驗。

l.楊永璇治療哮喘經驗

楊永璇(1901~1981年),祖籍江蘇。1952年後參加國家中醫工作,曾歷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醫院、曙光醫院針灸科主任,上海中醫學院針灸教研組副主任、針灸系副主任,上海市針灸研究所副所長。

1.1證治思想:楊永璇認為,哮喘多年頻作,久病則虛,病在肺脾腎。肺虛則邪易感而氣易壅,脾虛則濕易滯而痰易生,腎虛則氣不納而病久延。辨證有陰虛陽虛之分,又有痰從火化,飲隨寒凝之別。臨床治療上,強調療效的關鍵是培本固元,增強體質。如虛寒證,用艾柱直接灸大椎、喘息、肺俞、膏肓等穴,以助陽化陰。同時強調要長期治療,調理鞏固。

1.2取穴及操作經驗:楊永璇認為,在急性發作期,以祛痰降氣為要,取豐隆可立竿見影;取太淵、天突,能緩解喘息癥狀。正虛者,急以納氣歸腎,配用太溪。此處介紹驗方兩則:一則:取天突、上巨虛,均用徐疾瀉法,不留針,靈墟小艾柱直接灸3~20壯;一則:取肺俞、關元,小艾柱直接灸3壯,膻中、尺澤針刺,用徐疾瀉法,均能顯效。

2.陸瘦燕治療哮喘經驗

陸瘦燕(1909~1969年),祖籍江蘇。從1958年起,歷任上海中醫學院針灸教研組主任、針灸系主任、龍華醫院針灸科主任及上海市針灸研究所所長。

2.1證治思想:陸瘦燕認為,哮喘的表證,有痰聲,因此治表證,多數著重於化痰。化痰對於哮喘實證,的確可以救一時之急。但治本之法,當從心、肺、脾、腎等方面論治,並認為針灸療法和內科用藥的意義完全一致。哮喘發作時,每天或間日針刺天突、中府、肺俞,療效比艾灸好。哮喘未發作時,艾灸的效果較優,故一般以艾灸療法防治哮喘。

2.2取穴及操作經驗:主穴:大椎、肺俞、膏肓、氣戶、中府、天突、足三里。配穴:膻中、風門、大杼、身柱。操作:針刺虛補實瀉,辨證運用。艾灸上部腧穴後,再灸足三里。艾灸上述11個腧穴時,每次輪流使用,每次不得使用超過半數以上腧穴。

3.邵經明治療哮喘經驗

邵經明(1911~2012年),祖籍河南。1958年調入河南中醫學院工作。歷任針灸教研室主任,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經驗帶徒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3.1證治思想:邵經明認為,哮喘病初多屬於肺實,病久可致肺脾腎俱虛,治療上創三主穴。緩解期需堅持治療以扶正固本,預防複發。邵氏認為,如治療得當,不少人可不再發作。凡針灸治療得到根治者,一般為青壯年和兒童。老年患者雖有根治者,但比青少年要少得多。因此,凡患哮喘,以早治療為宜。對緩解期的患者,主張於夏秋季節針灸防治哮喘。並提出針灸防治哮喘遠期療效方案,即1年觀察療效,2年鞏固療效,3年以後總結療效。在這3年之中,每年夏秋季節,要求患者治療2~4個療程。通過3年觀察,經冬而哮喘不犯,或遇感冒哮喘不發者,方獲得長期效果。

3.2取穴及操作經驗:邵經明採用針灸治療哮喘,主穴:肺俞、大椎、風門。邵氏通過正交試驗,觀察患者的肺功能、甲皺微循環、血液流變學、免疫功能等,進一步加深了對三穴平喘效應、哮喘病機及針灸作用機理的認識。對三主穴(肺俞、大椎、風門)二水平(深、淺)正交試驗,證明三穴平喘作用以肺俞(刺入五分)為佳。試驗證明,無論發作期,還是緩解期,針灸都能直接改善肺功能,起到平喘、預防複發作用。如慢性持續期患者,久病氣短難續,動則喘甚者,為腎虛失納所致,取三主穴,同時配腎俞、關元、太溪。

4.邱茂良治療哮喘經驗

邱茂良(1913~2002年),祖籍浙江。歷任南京中醫學院教授、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主任醫師,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等。

4.1證治思想:邱茂良認為,哮喘一般有虛實兩端,臨床虛實夾雜多見。實證有寒飲伏肺證和痰熱壅肺證兩大類;虛證多見脾肺氣虛證、肺腎陰虛證和心腎陽虛證。針灸治療哮喘的的法則有五點:第一,急性發作宜解痙定喘;第二,有表證當表裡同治;第三,因於寒者,宜溫肺化痰;第四,上實下虛者,宜宣上納下;第五,緩解期宜調補脾腎,是治本之道。

4.2取穴及操作經驗:邱茂良認為,寒飲伏肺證應疏風散寒,化痰平喘,穴用:風門、肺俞、天突、膻中、尺澤、太淵;痰熱壅肺證應清肺化痰,降氣平喘,穴用:肺俞、尺澤、列缺、天突、膻中、豐隆;脾肺氣虛證應健脾益肺,化痰平喘,穴用:肺俞、脾俞、膻中、氣海、足三里:肺腎陰虛證應滋陰養肺,補腎納氣,穴用:肺俞、腎俞、太淵、氣海、關元、太溪、三陰交;心腎陽虛證擬溫腎納氣,強心固脫,穴用:肺俞、心俞、腎俞、氣海、關元、內關。

5.鄭魁山治療哮喘經驗

鄭魁山(1918~2010年),祖籍河北。甘肅中醫學院教授、甘肅省首屆名中醫、全國首批名老中醫藥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號稱「西北針王」、「中國針灸當代針法研究之父」。

5.1證治思想:鄭魁山認為,臨床的哮喘病例,多因肺腎氣虛,失於降納,風邪犯肺,引動伏飲,痰氣交阻,氣道閉塞,正虛邪實所致。並有虛、實、寒、熱之分。

5.2用穴及操作經驗:實喘者,針大椎、定喘、肺俞、合谷、豐隆、天突,用瀉法,以清肺定喘。熱喘者,針大椎、定喘、肺俞、合谷、豐隆、天突,用瀉法;少商、尺澤放血,以瀉熱祛痰。虛喘者,針用百勞、大椎、陶道、肺俞、膏肓、膻中、中脘,用補法或加灸,以溫中化痰。寒喘者,針百勞、大椎、風門、身柱、陶道、肺俞、膏肓、膻中、中脘,用溫和灸法,以祛寒散風,理氣定喘。

6.田從豁治療哮喘經驗

田從豁(1930~),祖籍河北。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曾任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國際針灸培訓中心副主任。「冬病夏治消喘」治療哮喘的研究獲部級成果獎。

6.1證治思想:田從豁重視理、法、方、穴、術的綜合運用,採用針葯並用的方法治療疾病,主要從肺脾腎三臟論治哮喘。「從肺論治」貫穿治療始終,初期尤為重要。治療時,首選肺俞,以降肺金之逆,開表寒之閉。寒證用肺經郄穴孔最及絡於任脈的列缺;熱證多瀉肺經滎穴魚際及合水穴尺澤;虛證則多補本經原穴太淵及中府穴。在重視治肺的同時,還注重調暢脾胃氣機,寓以「培土生金」之義,選取脾胃經的原穴或背俞穴及健脾益胃的藥物。腎氣充足,攝納功能正常,才能使肺宣降正常。且脾之運化水濕的功能,還需腎陽的溫煦,對於久咳、久喘難愈之證,田從豁在益肺健脾的同時,加以「溫腎」,使陷入僵局的病情得到轉機。此外,田從豁認為督脈統領一身之陽,若督脈的氣血調暢,則有助於陽氣的運行。

6.2取穴及操作經驗:田從豁治療咳喘的常用穴位有大椎、夾脊、百會、肺俞、定喘、孔最、足三里、三陰交、脾俞、中脘、肓俞、腎俞。針刺時根據不同的體位,選取7~8個穴,均兼顧到肺、脾、腎三臟。治療本病一定兼顧祛脾腎之寒濕,降胃氣之上逆,故臨證多選取足三里、三陰交、脾俞、中脘等以培土生金;肓俞、腎俞溫下焦寒水,恢復氣化功能。在針刺大椎穴以通督時,常採用3~7寸芒針,沿督脈向下針刺或沿督脈旁開0.5寸向下針刺,將針身全部刺入,以通督助陽。

7.石學敏治療哮喘經驗

石學敏(1938~),祖籍天津。現任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天津針灸學會會長、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天津市授銜針灸學專家。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7.1證治思想:石學敏認為,臨床所見哮喘多因風寒、鬱熱、痰濕壅阻肺氣,肺失肅降,逆而作喘,且與肺、脾、腎三臟有關。如哮喘久不得愈,肺腎皆虛,攝納失司。反覆發作者,在發作期多為邪氣偏盛,氣鬱血滯,本虛標實之證。

7.2取穴及操作經驗:選穴:①風門、肺俞、膈俞;②華佗夾脊穴(第2、3、5、7對)。操作:風門、肺俞、膈俞刺絡放血。華佗夾脊穴直刺1~1.5寸,令針感向前胸或上、下方向放射,施捻轉補法1~3 min。風門、肺俞、膈俞每次選穴1~2對,用三棱針點刺3~5針,深達皮下,然後拔罐,出血量3~5ml為度。

8.討論

通過對上述名老中醫經驗的分析可以發現,他們對本病的認識、取穴、操作及療程均有較深入的認識。

8.1對支氣管哮喘病機的認識:支氣管哮喘屬於中醫「哮病」範疇。元代朱丹溪即提出了「哮喘」病名,並闡明病機專主於痰,提出了「未發以扶正氣為主,既發以攻邪氣為急」的治療原則。目前普遍認為,本病是由於宿痰伏肺,遇誘因引觸,以致痰阻氣道,肺失肅降,氣道攣急所致發作性的痰鳴氣喘疾患。上述七位名老中醫一致認為本病的發生髮展與肺脾腎有密切聯繫。不僅因為肺道攣急,呼吸受阻,更有腎虛不能納氣,氣逆於上;脾虛生痰,痰阻氣道。治療上,均一致認為急性期以祛痰降氣定喘為首要,慢性持續期以益肺健脾補腎為目的。在治療手段上,大多數醫家認為急性期用針,慢性持續期或臨床緩解期用灸。

8.2針刺取穴經驗分析:上述名老中醫一致將支氣管哮喘分為急性發作期和慢性持續期論治。在取穴方面,急性期取穴相對較少,以達到穴專效宏,如膀胱經的風門、肺俞,手太陰肺經的魚際、太淵、孔最、中府,任脈的天突等。慢性持續期選穴較多,如取膀胱經的肺俞、脾俞、腎俞,以補益正氣;取手太陰肺經的魚際、列缺、尺澤,以肅肺平喘;取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曲池,以清熱化痰等。風門、肺俞穴出現的頻次最高,與「膀胱經為一身之藩籬」,「其氣積於胸中者上取之」,「經之所過,治之所及」等中醫理論是完全吻合的。邵經明和田從豁教授一致指出「大椎」穴的重要性,因此穴能激發督脈陽氣,振奮一身之陽。此外,楊永璇介紹的經驗方尤具特色,將大腸經下合穴上巨虛治療哮喘,表明「通腑降逆」有利於「肅肺平喘」。同時提示「肺與大腸相表裡」是指導針刺治療哮喘的重要理論,值得研究。

8.3關於療程設定:總的來講,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療程宜長。如邵經明指出「針灸防治哮喘遠期療效方案,即1年觀察療效,2年鞏固療效,3年以後總結療效」。在這3年之中,每年夏秋季節,要求患者治療2~4個療程。通過3年觀察,經冬而哮喘不犯,或遇感冒哮喘不發者,方獲得長期效果。此外,陸瘦燕還指出哮喘未發作時,艾灸的效果較優,已發作則用針。

綜上所述,名老中醫運用針刺療法治療支氣管哮喘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他們對本病的病因病機認識較為一致,在治療上針刺取穴各有所側重,但均重視調治肺脾腎三臟。由於本病反覆發作,遷延難愈,加之當前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哮喘發病率逐年上升,因此深入挖掘名老中醫治療本病的經驗,從而提高臨床療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


推薦閱讀:

哮喘患者能活多久?五年、十年、五十年?
哮喘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核桃這麼吃可以治療哮喘
刮痧法治療哮喘
過敏性哮喘為什麼在陰天的時候癥狀會加重一些呢?

TAG:經驗 | 中醫 | 治療 | 哮喘 | 支氣管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