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高課標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教師用書 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

單元說明

  這個單元學習欣賞小說。

  從內容上來說,本單元所選的三篇小說,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多個層面。既有展示中國古代大家族生活的《林黛玉進賈府》,也有表現現代中國婦女命運的《祝福》;還有塑造現代西方硬漢形象的《老人與海》。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人類社會生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給人以人生的啟示與精神的陶冶。

  從表現手法上來說,這三篇小說也各有特點。《林黛玉進賈府》和《祝福》以現實主義的細膩筆法,真實而客觀地展現了當時的社會環境與人物風貌。作為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精彩篇章,《林黛玉進賈府》是全書的序幕之一,它通過一個從未到過賈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見所聞,對這個封建大家族進行了介紹,環境描寫細緻真實,人物語言、動作描寫形象生動;而《祝福》則從一個啟蒙知識分子「我」的視角,以倒敘的手法,追述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婦女祥林嫂悲劇的一生,情節曲折完整,人物相貌、語言描寫生動傳神。《老人與海》重在闡發對人生的思考,無論故事還是人物形象都充滿象徵意味,在藝術上更多地運用了現代派的表現手法。像桑地亞哥,表面上看只是一個運氣不佳的漁夫,但在作品的象徵層面則是一個永不言敗的硬漢子,是人類戰勝自我、永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的象徵。

  學習這個單元,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抓住人物形象來理解小說的內涵和藝術特色。人物是小說的主要構成要素之一,小說的主題和作者的創作意圖都要通過人物形象來表現,即使是現代派小說,也離不開人物的心理和命運的刻畫。因此,欣賞小說要注意把握人物形象。本單元的四篇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很成功,如林黛玉、王熙鳳、賈寶玉、祥林嫂、桑地亞哥等,無不栩栩如生,各具典型意義。學習時要注意從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方面入手,進行細緻的剖析,把握這些人物的性格和命運,感受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技藝。

  二、注意品味語言。小說從本質上來說是語言的藝術,無論塑造人物還是交代環境都離不開語言。學習時要抓住這一要素,注意品味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像王熙鳳的語言,就非常符合她的身份和性格。而小說的敘述語言則帶有作家本人的語言風格,如海明威小說的簡潔明快、意豐語簡等,就顯示了他獨特的創作個性。

  三、尊重個人的獨特感受。文學作品是以具體的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和人類的內心世界的,天然具有多義性和模糊性,而且越是偉大的小說,越是具有無比的豐富性,後世讀者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對它進行闡釋。而由於個人生活環境、人生經歷、性格傾向的不同,對作品的理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閱讀小說的過程就是一個再認識、再創造的過程。因此,教學時要尊重學生個人的理解,從他們各自的感受出發來引導他們逐漸領會小說的豐富性與深刻性,學會鑒賞文學作品。

1林黛玉進賈府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全書共120回,後40迴文字一般認為是高鶚所補。本文節選自第三回。

  《紅樓夢》的前五回屬於全書的序幕,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為下文情節的展開作了必要的交代。本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一個從未進過賈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對賈府的環境和主要人物進行了細緻的描繪。

  隨著林黛玉踏入賈府,人們首先感受到的是賈府這個簪纓世家的氣派:寧、榮兩府是奉皇帝之命「敕造」的,「榮禧堂」的匾額是皇帝御筆所賜,室內陳設的「待漏隨朝墨龍大畫」顯示著對君王的忠誠與尊敬,來往的賓客也都是「座上珠璣昭日月」的豪門貴族,表明賈家的尊貴地位。就連僕婦們的吃穿用度、交接禮節,也不是尋常人家可比。這是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環境,也正是在這樣的典型環境里,他們形成了各自的性格。

  除了環境描寫,這一節最主要的作用是介紹了幾個主要人物。這一節中人物的出場,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林黛玉美貌多情,體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小心謹慎。自從母親(賈敏)去世以後,林黛玉在家「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兄弟姊妹扶持」,於是投奔外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過去就「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吃穿用度,不同凡響。現在置身其中,「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比如邢夫人留她吃晚飯,她婉言謝絕道:「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這既表明了對邢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顧全大局禮節,說明她待人接物處處留心。再如在王夫人房中,她不接受王夫人讓她東坐,因料定那是賈政之位,是絕不應該坐的,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在賈母房中吃飯時,為座位事黛玉更是推讓了一番,直到賈母做了解釋,她才肯入座。林黛玉時時處處持這種謹慎態度,是她將要寄人籬下的思想反映。這是課文所反映的黛玉性格中的重要一面。至於課文中關於黛玉的外貌、神態、風韻的描寫,則反映了她美貌多情、體弱多病的特點。

  王熙鳳是一個精明能幹、慣於玩弄權術的人。她為人刁鑽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於對上善於阿諛奉承,因此博得賈母的歡心,從而獨攬了賈府大權,成為賈府的實際掌權者。課文從四個方面展示了王熙鳳的性格特徵:出場,肖像,會見黛玉,回王夫人。

  作者寫王熙鳳出場是《紅樓夢》中極其精彩的一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然後才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後房門進來」。難怪林黛玉「納罕」,覺得與那些個個「斂聲屏氣,恭肅嚴整」的人們相比,這張張狂狂的來者,實在是「放誕無禮」。賈母說「他是我們這裡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作為賈府里的「老祖宗」能夠用這樣戲謔的語言與之談笑的人不多,這除了說明王熙鳳的性格潑辣以外,更說明她是深得賈母寵愛的特殊人物。

  接下來,作品具體細膩地刻畫了王熙鳳的外貌,並且通過外貌的描寫,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精神世界。肖像描寫包含服飾和容貌兩個內容。在服飾方面,選取頭飾、裙飾和服裝三個要點,極力鋪陳王熙鳳集珍珠寶玉於一身的華貴之氣;在容貌方面,則著重寫她那一雙「三角眼」,兩彎「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啟先笑的「丹唇」,表現她美麗的外表後邊隱藏著的精明和狡黠。

  林黛玉進賈府王熙鳳的內心世界,在她會見黛玉時的舉止言談中表現得很充分。她見黛玉先是恭維──因為她知道黛玉是賈母最疼愛的外孫女,所以不惜恭維到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繼而拭淚──因為提到黛玉的母親,她想到賈母定會為女兒去世而悲傷,所以便搶先「用帕拭淚」;最後轉悲為喜──因為她見賈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這個情感的轉變。王熙鳳在《紅樓夢》中初次露面,作者就這樣入木三分地描繪了她察言觀色、機變逢迎的本領,揭示了她在賈府中得寵的原因。

  課文寫王熙鳳回王夫人雖然是幾筆帶過,但它卻進一步說明王熙鳳的善於機變逢迎。

  賈寶玉是封建貴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對封建束縛、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視世俗、卓然獨立的種種表現,反映了他對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課文對賈寶玉的描寫,有三個重點:出場前的側面勾勒,出場後的肖像描寫,《西江月》兩首詞的總結。

  在寶玉出場以前,作品首先通過側面描寫介紹了一般人對寶玉的看法和他在賈府中的地位。賈府內外有許多人都對寶玉持貶斥的態度:王夫人說他是個「孽根禍胎」「混世魔王」,「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黛玉也曾聽母親說過,她這個「銜玉而誕」的表哥「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這些貶斥說明賈寶玉的所作所為是與封建的正統觀念相抵觸的,是與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地主階級的一個「叛逆者」。但由於他「自幼」受「老太太疼愛」,他在賈府便居於「無人敢管」的特殊地位了。

  然而,賈寶玉出場後的肖像描寫,卻與別人的議論形成反差。在黛玉看來,寶玉是一個眉清目秀、英俊多情、任性率真的年輕公子,根本看不出有什麼憊懶與懵懂,而且感到非常眼熟,產生了親切感。

  後人的兩首《西江月》似貶實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觀念批判賈寶玉,而實際上卻是賈寶玉叛逆性格的真實寫照。他不願受封建傳統的束縛,厭棄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因此,被人們看做是「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他要求獨立不羈、個性解放,因此被人們看做是「行為偏僻性乖張」;他不順從封建統治者對他的要求,不安於他們所規定的本分,因此被人們看做是「富貴不知樂業」「於國於家無望」的「不肖」之人。其實這正是作者用正文反作的方法,對賈寶玉的讚頌。

  二、問題探究

  1.賈府的人個個「斂聲屏氣」,為什麼獨有王熙鳳「放誕無禮」?

  這是作者透過林黛玉的眼光、感受,給王熙鳳的一個總的評價。她的第一次出場可謂與眾不同,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穿戴則是珠光寶氣,絢爛華艷,說起話來更是八面玲瓏,乖巧機變。她的「放誕無禮」是由她在賈府中的地位決定的。她是賈家大太太邢夫人的兒媳,又是二太太王夫人的內侄女,在這個大家族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作為賈府的管事少奶奶,她獨掌這個封建世家內務的大權,決定著眾多人物的命運。更重要的,她以自己的機智詼諧、口齒伶俐、善於逢迎,贏得了在大家族中處於最高地位的老祖宗賈母的信任和歡心,因此可以大權獨攬,地位穩固。而她自己的性格又是潑辣能幹,精明過人,所以得以在這個肅穆森嚴的大家族中縱橫捭闔,為所欲為。

  2.在世人的眼裡,賈寶玉是個怎樣的人物?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他?

  在這回的出場中,作者首先借王夫人之口,對他的性格特點做了一番渲染,稱他是「孽根禍胎」,家裡的「混世魔王」,叮嚀林黛玉不要理他,而黛玉也聽母親說過這位表哥「頑劣異常」。而兩首《西江月》更以批判的眼光對寶玉進行了貶斥。這些描寫,實際上在明確地告訴讀者,作者要塑造的是一位不同於其他貴胄公子的封建叛逆者的形象,是一位與當時的正統世界格格不入的人物。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寶玉的叛逆性格只能以「似傻如狂」「行為乖張」的形式表現出來,然而在這樣一個人物身上,卻包含著對封建道德規範的蔑視,對仕途經濟的人生道路和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的反抗,寄寓了作者對未來世界的理想。

  3.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紅樓夢》的語言是漢語運用到爐火純青程度的典範。它以北方口語為基礎,融會了古典書面語言的精粹,又經過作家的高度提煉加工,形成了生動形象、準確精練、流暢自然、富有生活氣息與感染力的文學語言。其敘述語言是接近口語的通俗淺顯的北方官話,用詞準確生動,新鮮傳神,如林黛玉初進賈府被賈母一把摟在懷裡,眾人無不掩面而泣的情形,非常富有感染力,令人讀來感同身受。而《紅樓夢》中的人物語言更是達到了個性化的高度,每個人物的語言都能準確顯示出各自的身份和地位,形神兼備,表現出人物的個性特徵,歷來為人所稱道。如本文中王熙鳳的放誕機變、八面玲瓏,林黛玉的小心謹慎,賈寶玉的任性率真等,無不得到具體體現。

  關於練習

  一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麼?透過林黛玉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出賈府是個怎樣的大家庭?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參考答案: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林黛玉來到賈府,與眾人見面。透過她的眼睛,我們看到,賈府是一個社會地位和氣派非比尋常的豪門旺族,是皇帝信任和賞識的簪纓世家,禮節繁複,等級森嚴,僕從如雲,吃穿用度豪奢。通過這些描寫,小說交代了作品人物所生活的典型環境。

  二同為小說的主要人物,王熙鳳和賈寶玉的出場有什麼不同?作者介紹這兩個人物各用了什麼藝術表現手法?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了解小說藝術表現手法的高明與豐富。

  參考答案:

  王熙鳳和賈寶玉是賈府的中心人物,也是小說中最重要的兩個人物,他們的出場卻有很大不同。王熙鳳出場,「不見其人,先聞其聲」,同時運用對比手法,通過林黛玉的感受,突出了王熙鳳的與眾不同。又通過服飾、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細緻入微地刻畫這一人物的精明能幹和善於逢迎。而對賈寶玉,則更多的採用了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先通過眾人之口,從反面入手,突出了這一人物的頑劣異常,不合常規,致使黛玉心生「蠢物」印象。及至見到真人,卻是一位清秀俊朗的年輕公子,欲揚先抑,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通過他的對話與「發狂摔玉」的行為,突出了這一人物的真性情與在賈府中特殊的地位。

  三品味下列人物的語言,分析他們的不同身份和性格。

  王熙鳳:

  1.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

  2.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3.這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預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來。

  賈寶玉:

  1.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2.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3.什麼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

  林黛玉:

  1.只剛念了《四書》。

  2.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賞析人物語言,進而分析人物性格。

  參考答案:

  王熙鳳:

  1.王熙鳳說話張揚,虛情假意,難怪林黛玉納罕,覺得此人「放誕無禮」。然而這「放誕無禮」正說明王熙鳳在賈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是《紅樓夢》寫人物出場極其精彩的一筆。

  2.王熙鳳逢場作戲,做表面文章,明為稱讚林黛玉,暗裡投合賈母的心意。這是極富個性化的語言。

  3.王熙鳳接過王夫人的話,表白自己能幹,辦事周到,也反映出她的機變。

  賈寶玉:

  1.信口開河,痴狂之至。賈寶玉與林黛玉一見如故,有一種心靈感應。賈寶玉的語言正是這種感情契合的內心反映。然而在世俗的眼光中,這些話卻成了瘋言瘋語。其實,瘋傻痴狂的外殼,重情不重禮的內核,正是賈寶玉語言的特徵。

  2.蔑視權威,大膽挑戰封建正統教育。

  3.因為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和賈母的嬌寵,因此養成任性率真的性格,說話行事無所顧忌,隨心所欲,與林黛玉的處處小心謹慎形成鮮明的對照。也表現出他不相信宿命的反叛精神。

  林黛玉:

  1.林黛玉規規矩矩,照實回答外祖母,顯得有教養。

  2.這裡用降調,改口回答寶玉,可見林黛玉進賈府「步步留心,處處在意」的謹慎態度,這是她欲寄人籬下的心態反映。因為前邊聽賈母說姊妹們「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明顯地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她連忙改口。

  四參考下面的資料,以「話說賈寶玉」為題,談談你對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有條件的話,最好讀一讀《紅樓夢》全書。

  「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之者,獨寶玉而已。」(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一部《石頭記》──後來叫做《紅樓夢》,本來就是以寶玉一生的遭逢經歷為主體的書,雪芹十年辛苦,百種艱難,費盡精神心血、筆墨才情,所為何事?只為寫出寶玉其人而已。……照一般情形講,作家既然竭盡心思去描寫刻畫他的主人公,那一定是把最美好的詞語來讚美頌揚他。……可是,曹雪芹卻一反常例。他專門以貶筆寫寶玉,他對寶玉很多不敬之詞,一部書中幾乎儘是說寶玉的壞話。」(周汝昌《紅樓小講》)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擴大閱讀視野,培養獨立思考和品評作品的能力。

  參考答案:略。

  教學建議

  一、為使學生理解本文的內容和這一節在全書中的作用,可簡要介紹一下《紅樓夢》的主要內容、主要人物關係、賈府各院落的位置。

  二、教學時可抓住小說對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寫手法,把分析人物性格與特點作為教學的重點,體會《紅樓夢》在藝術上的偉大成就。

  三、《紅樓夢》的語言是母語運用的最佳典範,無論是敘述語言還是人物語言,都運用得十分純熟,因此,學習本文,要注意揣摩語言,體會小說語言運用的高妙與精彩。

  四、越是偉大的小說,內涵越是豐富與深邃,對其中人物的評價越易見仁見智。尤其對於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這樣一些性格複雜、立體化的人物,人們的看法也越易多種多樣。教學時要注意尊重學生個人的理解,引導他們更加全面與深刻地把握人物的性格與精神特徵,理解小說的深刻內涵與精神價值。

  有關資料

  一、與課文有關的內容

  《林黛玉進賈府》節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是全書序幕的一個組成部分。《紅樓夢》的序幕由前五回構成,分別從不同角度,為全書情節的展開作了必要的交代。它們之間既有聯繫,又各有側重。因此,為了學習《林黛玉進賈府》,有必要了解一下前五回的內容。

  第一回是開篇。先用「女媧補天」「木石前盟」兩個神話故事作楔子,為塑造賈寶玉的性格和描寫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故事,染上一層浪漫主義色彩。在「女媧補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寫了一塊「無材補天,幻形入世」的頑石,這便是隨賈寶玉一起降生、又為賈寶玉隨身佩戴的「通靈寶玉」。它對賈寶玉的叛逆性格有隱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無「補天」之才,是個不符合封建社會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與封建主義相對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從天而降的頑石一樣的「頑劣」性,難以為世俗所改變。「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這塊「無材補天」的頑石與絳珠仙草的關係,說明這頑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變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絳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歲月,後來遂脫去草木之態,幻化人形,修成女體。在這頑石下世之時,她為酬報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這絳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為有這段姻緣,在林黛玉初見寶玉時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裡見過一般」的感覺;賈寶玉也覺得「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至於「還淚」之說,正與節選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相照應。

  第二回是交代賈府人物。通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簡要地介紹了賈府中的人物關係,為讀者閱讀方便,開列了一個簡明「人物關係表」:

  (註:畫線人物,冷子興演說時已不在世;括弧內的人物,是上一個人物的配偶。)

  第三回是介紹小說的典型環境──通過林黛玉的耳聞目睹對賈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寫。林黛玉進賈府的行蹤是這一回中介紹賈府人物、描寫賈府環境的線索。

  第四回是展現小說更廣闊的社會背景。通過《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介紹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關係,把賈府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之中來描寫,使之更具有典型意義。同時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帶出寶釵進賈府的情節。

  第五回是全書的總綱。通過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利用畫冊、判詞及歌曲的形式,隱喻含蓄地將《紅樓夢》眾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發展和結局交代出來。《紅樓夢》只流傳下80回,遺失了結尾,因此,對於《紅樓夢》中人物的命運的了解,基本上是依據這些隱喻揣摩出來的。

  二、談談《紅樓夢》第三回的人物出場描寫(李希凡)

  從《紅樓夢》龐大而複雜的藝術結構來看,它的前五回都可以稱之為「楔子」,因為它們在小說情節發展中,各自擔負著不同的任務。按照曹雪芹原作手抄本(甲戌本)第三回的回目應是「金陵城起複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程高本改成「托內兄如海薦西賓,接外孫賈母惜孤女」)。從這回目上也可以看出,這一回的情節是提供兩條線索:一條向社會政治生活方面擴展開去,介紹賈府的顯赫社會地位,即通過表現四大家族的賈、王二府并力把賈雨村起複為金陵知府,以維護他們在當地的統治和權益,揭露他們為非作歹的罪惡;一條是向賈府家庭生活深入,介紹這「風流富貴之家」的禮教習俗,揭示封建貴族的膏粱錦繡種種,為主人公們提供具體的生活環境,並藉助於小說主人公林黛玉的眼睛,描繪了榮國府幾個主要人物的出場。前者是虛寫,一帶而過,為第四回的具體展開埋下伏筆;後者則是實寫。儘管這一回登場的人物很多,除男主人公賈寶玉以外,榮國府的女眷夫人小姐──邢夫人、王夫人、李紈、賈氏三春全部露面了,但是,作為人物出場的精彩描寫,作者在這一回目中,仍然只按次序重點突出了榮國府的三個主要人物:

  第一個是「詩禮簪纓之族」的寶塔尖兒,榮國府太夫人賈母。

  第二個是「機關算盡太聰明」的榮府管家王熙鳳。

  第三個是小說男主人公榮府繼承人賈寶玉。

  這三個人的出場描寫,在作者的精心處理下,顯示了絕不相同的藝術特色。

  這一回的開頭是寫由於林黛玉幼年喪母,孤苦無依,奉父命來投奔外祖母家,對於外祖母家的情況,在母親生前已有所聞。加之她又細心敏感,一到賈府,就「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因此,在賈府眾人前來迎接遠客之機,便通過林黛玉的眼睛,寫出了眾人的出場。她首先看到的是,圍繞著她外祖母的氣派和禮儀。《紅樓夢》無論是作為反映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或寶黛愛情的悲劇,都離不開榮寧二府這個生活舞台。而作為一個龐大複雜的貴族宗法之家,榮國府這個「老祖宗」──太夫人賈母,是祖輩碩果僅存的寶塔尖兒。從日常生活來看,晨昏定省、打牌看戲、觀花賞月、大筵小宴,有哪一個熱鬧場面,離得開這位老祖宗呢?榮寧二府上下男女幾百口,有兒子、侄子、媳婦、孫子、孫女、重孫媳婦一大群,還有數不清的男女奴僕,一呼百應,環繞在她周圍。她雖不是賈府家政、財政大權的掌握者,但卻是這一貴族之家的無上威權的偶像。正是適應著賈母在榮府的地位,作者並無過分渲染,只是通過林黛玉的「感覺」,寫了圍繞她周圍的「斂聲屏氣,恭肅嚴整」的氛圍,而且僅僅吃飯的一個場面,就概括地描寫了她平素享受著怎樣的供奉:

  王夫人遂攜黛玉穿過一個東西穿堂,便是賈母的後院了。於是,進入後房門,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見王夫人來了,方安設桌椅。賈珠之妻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賈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們不在這裡吃飯。你是客,原應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賈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個告了座方上來。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邊丫鬟執著拂塵、漱盂、巾帕。李、鳳二人立於案旁布讓。外間伺候之媳婦丫鬟雖多,卻連一聲咳嗽不聞。寂然飯畢……

  這氣勢,這氛圍,這禮儀,無一不在表現這個膏粱錦繡之家的繁文縟節,又無一不在渲染這位「老太君」無上威嚴的地位,為此後圍繞著她在小說情節發展中的奢侈榮華的享受,做了一次很好地鋪墊。

  當然,從這一回情節發展需要來講,這樣寫賈母,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描寫榮國府的另外兩個「主兒」──王熙鳳和賈寶玉,因為這兩個「主兒」都是她膝下承歡的寵孫。不過,賈母的這個出場描寫,從藝術上講,主要還是適應於情節發展的需要,並未突出地表現性格。而把人物出場的藝術處理,當做刻畫性格的藝術手段,王熙鳳的出場要算一個卓越的例證。對於她,作者採用的方法是,一開始就把光束集中在性格刻畫上,而且是一下子就全面地展示了她多面的性格特性:「一語未了,……王夫人一笑,點頭不語。」

  這個出場之所以寫得好,首先就在於作者精心的藝術安排。如上所說,王熙鳳在賈府以至小說情節中既然如此重要,又要在一個場面上集中揭示她多面的性格鋒芒,就不能把她的出場安置在賈母接見黛玉的場面上,因為那樣不僅會由於賈母和黛玉骨肉相見的悲痛,騰不出場面來展開對她的刻畫,也不能單獨介紹她,而且不能通過黛玉的眼睛點示出她在賈府中的特殊地位,當然也更難於充分描繪她的個性特徵在出場行動上的表現。因此,作者把她的出場,安排在黛玉已和賈府諸女眷都見過面、都在場的情境里,黛玉對於賈府的家規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時讓她出場,就有了她單獨活動的廣闊天地。而這個眾人都在的場面,也便於多面地表現她的性格,使讀者看見她活躍在場面上不以為怪。

  「未寫其形,先使聞聲」,她一出場,立刻就引起了林黛玉的特殊感覺:「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林黛玉在前面所看到的,是賈母這位「老祖宗」在這大家族中的威嚴,所有後輩,包括邢、王二夫人,在「老祖宗」面前,也只能恭恭敬敬、垂手侍立,何況今天還有遠客到此,這大家禮儀是失不得的。而這「來者」,在這樣的場面里,居然敢如此放肆,並且這「來者」一到,這位「老祖宗」就有了笑容,還開起玩笑來,可見其平日更無拘無束了。

  有了這第一次出場的描寫,以後再在日常生活中寫王熙鳳在賈母面前的所謂承歡應候,隨便說笑,隨意阿諛,就使讀者覺得很自然了。同時,也正是通過她這种放誕無禮的出場,才能表現出她深得這位賈府老祖宗的寵愛,正是這種寵愛給了她特殊的地位。正像「甲戌本」脂批所說:「第一筆,阿鳳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後文焉得不活跳紙上。」

  緊接著是具體地展開了對她的出場行動的描寫。可以說,由於曹雪芹精湛的藝術表現能力,王熙鳳的每一個行動,幾乎都顯示了她性格的一個側面。看到林黛玉的容貌,立刻就聯繫到「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短短几句話,表面上是稱讚了林黛玉的風姿,實際上卻是在阿諛賈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親的孫女兒,真是面面俱到,圓滑之至!提到黛玉母親的去世,立刻假哭起來,但一聽到賈母的責備,瞬即又轉悲為喜,赤裸裸地表現了她的善於逢迎和做作。拉著黛玉問長問短,又詢問下人對黛玉的安置情況,一方面是為了通過待客熱情的表白,來炫耀她在賈府中的地位和儀威;一方面又是為了在賈母面前表現她對黛玉的關切。答覆王夫人給黛玉選料子裁衣服的話是為了顯示她的精明能幹,早有準備,實際上也是在表現她的隨機應變。如脂批所說:「余知此緞阿鳳並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語機變欺人處耳。」

  王熙鳳聲勢非凡的出場,雖然是通過林黛玉的眼睛反映出來的,卻是何等深刻地、全面地展現了她的性格特徵,使她的出場描寫,成了她整個性格的縮影。

  如果說王熙鳳的出場描寫的特點是立即進入性格刻畫,沒有任何鋪墊,而賈寶玉的出場,作者在渲染氛圍、布置局勢上,卻是下了相當的功夫。早在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就重點介紹了這位生得「更奇」的公子:

  一落胎胞,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就取名叫作寶玉。……那年周歲時,政老爺便要試他將來的志向,便將那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與他抓取。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政老爺便大怒了,說:「將來酒色之徒耳!」因此便不大喜悅。獨那史老太君還是命根一樣。說來又奇,如今長了七八歲,雖然淘氣異常,但其聰明乖覺處,百個不及他一個。說起孩子話來也奇怪,他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

  在這第三回賈寶玉出場前,作者又通過王夫人對黛玉的囑咐,做了一番渲染,稱他做「孽根禍胎」,說他是家裡的「混世魔王」,不要黛玉親近他,理睬他。此所謂:「不寫黛玉眼中之寶玉,卻先寫黛玉心中早有一寶玉矣!」這一切給林黛玉造成了「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的印象。在這裡作者採用的是欲揚先抑的手法,包括批寶玉「極確」的那兩首《西江月》:「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都是表面的貶,實質卻在褒。這一切都應當從正面理解賈寶玉的叛逆性格。當寶玉正式出場,林黛玉「吃一大驚」,原來這卻是一位「外貌最是極好」的年輕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而且黛玉眼中的這個寶玉,又是她心中早有的另外一個寶玉──使她「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裡見過一般」。這奇異的互相廝認,雖然也有意地渲染著那三生石畔還淚宿債的神秘色彩,以掩護它的叛逆性的思想內容,但這種布局和氛圍的渲染,卻密切地聯繫著小說中心情節的發展線索。儘管它也在某些側面上展示了賈寶玉的某些性格特點,而它顯然又完全不同於王熙鳳出場的全面展開性格的寫法,它的重點是在為寶黛愛情創造一個純真優美的藝術境界。

  總之,從《紅樓夢》第三回賈母、王熙鳳、賈寶玉這三個人物出場的藝術處理,我們可以看出,在曹雪芹的筆下,他們都是在作者的創作構思中經過一番匠心經營的,或交融著突出性格,或關聯著情節發展,以各自不同的姿態,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發揮了它們應有的作用。

  三、傳神文筆足千秋──析《林黛玉進賈府》(胡梅君)

  《紅樓夢》中的人物,總計四百有餘,是一切說部中鮮有的。對主要人物的刻畫,各具情態,各有性格,無不栩栩如生。《林黛玉進賈府》一節中,賈府主要人物就出現了十餘人之多,而曹雪芹的變化多端的手法,或虛、或實,或正、或側,或以環境襯托暗示,或以衣飾精雕細刻,或用比較的方法,或借人物自身的活動,或取個性化的語言來實現人物性格特徵。在人物描寫、性格塑造方面,真可謂三寸柔毫,鬼斧神工!

  王熙鳳是賈府之中殺伐決斷,威重令行的鐵腕人物。曹雪芹在王熙鳳的塑造上,是不遺餘力的,僅在這第一次的出場中,王熙鳳就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夫人、小姐、丫鬟、僕婦俱都屏聲斂息的時候,當賈府中最高權威者──賈母正和遠來的黛玉敘談的時候,王熙鳳就放誕無禮地揚聲說笑而來。人未到,聲先聞,只這一筆,就透露出王熙鳳在賈府中的特殊地位:王熙鳳是賈母膝前戲綵娛親的「老萊子」,只有王熙鳳的詼諧,能給老祖宗解頤。賈母也最需要這個孫子媳婦的湊趣,所以,王熙鳳才這樣無所顧忌地登上舞台。

  雪芹又不吝筆墨地描摹了貴族少婦王熙鳳的衣飾、容貌、體態、神情:頭上珠光璀璨,身上彩綉輝煌,吊眼揚眉,苗條風騷,春風滿面,笑裡藏刀。雪芹又借賈母的笑謔透露了熙鳳的為人:潑辣刁狠。這還不夠,又借人物的語言、動作,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內在,不是給讀者以抽象的意念,而是把活生生的王熙鳳置於讀者之前,使讀者從鮮明的意象中,對人物做出判斷。

  且看王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那讚美黛玉的話語,句句為賈母而發;抽帕拭淚,轉悲為喜,處處為賈母而做。熙鳳之權謀機變,見風使舵,聲形現於紙上,令人可嘆可畏。接著是對黛玉的一串問話,又一連的囑咐,繼而又是分派僕婦打掃房屋,一邊分派,又一邊親手給黛玉捧茶捧果,又同時回答王夫人的問話……雪芹筆下的王熙鳳真是光華四射,八面玲瓏。這位榮國府中庶務大權獨攬者的機敏與才幹,就在這裡已露出了崢嶸頭角。安富尊榮的賈母,是賈府中輩分最高,年齡最長的權威,是賈府中的塔尖,王熙鳳深知:要在這個大家庭中「揮霍指示,任其所為」,就必須首先佔領這個塔尖。因此,熙鳳才以全副精神,討好賈母。王熙鳳又是王夫人的內侄女,鳳姐之得寵於賈母,正是王夫人深為希冀的;鳳姐辦事的圓熟幹練,也正是王夫人極為得意的。王熙鳳上有賈母的寵愛,內有王夫人的翼庇,居孀而恬淡的李紈和未出閣的迎春姐妹,又豈能與熙鳳媲美,因此,王熙鳳在賈府中才得以如此活躍出群,旁若無人。

  雪芹寫賈寶玉的出場又和熙鳳全然不同:寓褒於貶,欲揚故抑。先借王夫人的傷心語評價寶玉:「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致使黛玉心中疑惑:「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甚至以「蠢物」目之。及至相見,卻是「看其外貌最是極好」的年輕公子。然而,生他養他的母親,卻說他是「孽根禍胎」「混世魔王」,這正是雪芹運用了最能表現人物性格的手法,並非只為追求文筆的跌宕。

  對於賈寶玉這個內在充滿了矛盾,又和外在「正統」世界格格不入的人物,在世俗眼中,必然呈屈光不正的顯像。即使在父母的眼中,由於衛道者與叛逆者的矛盾,其道德觀、是非觀,決不能一致。

  「摔玉」構成這一回中的高潮,「摔玉」是寶玉性格鮮明的突出表現。摔玉的緣由是因黛玉的「與眾各別」的美所引起,在寶玉看來,神仙也似的黛玉應該有「通靈寶玉」,竟然沒有!於是寶玉頓時痴病發作,把自己與生俱來的「寶玉」狠命摔去。摔玉寫出黛玉的美,寫出寶玉的「痴」。這第一次的摔玉又引出了後文多少次的因玉而起的種種波瀾。「玉」是天命的象徵,寶玉的摔玉正表現出他對天命的反抗,對世俗的鄙棄,對禮教的蔑視,還有什麼比這一行動更能說明寶玉之叛逆性格呢?

  至於林黛玉給讀者的印象,除了在她進賈府的活動中表現出的才高思深、眼明心細、嫻於辭令外,又從眾人的眼裡介紹了黛玉: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怯弱。至於寶玉所見的黛玉比熙鳳所見更精細,由表及裡,由概寫到特寫,而且突出點明了黛玉的「眉尖若蹙」,四個字預伏下黛玉的結局:長愁何能卻病?怯弱安得永年!

  四、濃妝淡抹各相宜──王熙鳳、林黛玉肖像描寫比較談(張超)

  肖像描寫是文學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也是「小說中最困難的一部分」(馬卡連柯語)。《紅樓夢》中的肖像描寫極富特色,繪形傳神,富有創新意義。中學課本所選《林黛玉進賈府》一回,是眾多主要人物亮相登場的重頭戲。作者調動多種手段,進行大量異彩紛呈的肖像描寫,或工筆細描,或虛筆寫意,濃妝淡抹,各具佳妙,給文學畫廊增添了光彩奪目的「群芳譜」。

  王熙鳳出場時的肖像描寫,可謂工筆,作者濃墨重彩,為大管家璉二奶奶畫「行樂圖」:

  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後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綉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色宮絛,雙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這是透過黛玉之目,讓王熙鳳第一次與讀者照面。對其服飾、姿容進行了靜態寫生式描繪,從頭到腳,精細入微,直至「最後的鈕扣」(易卜生語)。傳統上,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肖像描寫,是以「白描」擅長,不事渲染雕琢,用筆簡練傳神,是有別於西方文學的一大傳統藝術特色。譬如《詩經》中對美女的描寫「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三言兩語;《聊齋》中對美女的描寫,甚至簡練得只須一字──美。《紅樓夢》繼承這一傳統,但又不囿於這一傳統,更多的是創新。對王熙鳳這等窮形盡相至謹至細的肖像描寫,此之前實為罕見,無怪乎脂硯齋也慨嘆道:「試問諸公,從來小說中可有寫形追象至此者?」可以說,這是曹雪芹的創舉,是對中國文學表現手法的豐富和發展。何其芳說:「《紅樓夢》與其他古典小說不同,具有一種近於油畫的色彩。」魯迅也說:「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被打破了。」我想這「打破」之中,也該含有對王熙鳳肖像描寫的讚歎吧!

  此處作者不惜重墨,淋漓盡致地鋪陳王熙鳳的裝束衣飾,決非泛筆閑文,而是寓意頗深。作者寫賈氏姊妹,只簡筆勾勒,而林黛玉這樣的主角,卻用了「虛筆」(當然,黛玉之虛筆與次要人物減筆,手法用意皆不同)。按說,像黛玉這樣的萃曹公畢生心血凝鑄而成的主角,本應不惜筆墨詳寫精繪,可果真那樣,不僅與寫鳳姐的肖像(包括後文的寶玉)之手法雷同單調,也不會起到理想效果。寫黛玉這樣「與眾各別」的人物,須有與眾不同的手法。作者抓住其最生動典型的氣韻神情:「罥煙眉」,清、淡、秀;「含情目」,性靈之光;「愁、嬌、淚」,暗示其悲劇命運,並寄寓深切的同情,使人頓生愛憐。全書都很少寫其服飾,對黛玉的肖像是「虛多實少,絕去形摹」,此處更是「穿戴竟無一字提及」,這是為什麼呢?想黛玉身為大家閨秀,又是出門在外,去「鐘鳴鼎食」「與別家不同」的賈府,以她自尊的性格,行動言語尚恐被人恥笑了去,其衣著肯定也不凡。但真要像寫王熙鳳那樣,重彩詳繪其服飾,勢必喧賓奪主,減少人物寄人籬下的辛酸感,削弱其凄涼的悲劇色彩。因此,寫黛玉衣飾不僅是次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當然,人們可以根據作者對其形象的塑造,想像著給黛玉著裝,那須也是類似「翠竹臨風的瀟湘館」的環境之於林黛玉,應是淡而不俗,清麗高雅,合其「瀟湘妃子」自然洒脫的「風流態度」,而決非王熙鳳式的珠光寶氣。再者,作者用虛筆寫意展示黛玉的肖像,還為突出其才情女子超塵拔俗的空靈感:那種脈脈之情裊娜之態,那種欲說還休的柔媚,「嬌羞默默同誰訴」的眉目,那聰明靈慧的談吐,都從這獨具匠心的肖像描寫中顯示出來。黛玉是集中國三千年文化於一身的理想化身,她的美不僅在外貌,更在精神氣質──書卷氣、靈秀氣、孤傲氣。她有的是才,而絕少世俗的所謂「德」;她是一位「才女」,而非「淑女」。顯其神而略其形,正是為免落俗臼,使這一形象更加美好理想,更浪漫富有魅力。誰說「意態由來畫不成」呢?在曹氏筆下,林黛玉的形象不是呼之欲出嗎?另外,如此筆法寫黛玉不僅是表現人物獨具特色的美,也是情理的需要。因為此處的黛玉是寶玉眼中的黛玉,作為錦衣玉食的貴家公子,且「最喜在內幃廝混」,見慣了膩紅肥綠,華衣艷飾,兼其與生俱來的「怪癖」,他怎會去留意黛玉的穿戴而不被其「與眾各別」的「形容」所吸引呢?在寶玉眼裡,她那「弱柳扶風」的身姿就顯得脫俗飄逸,「風露清愁」的眉目就顯得崇高深刻,通身的「靈淑之氣」能使他的靈魂清爽、凈化,難怪他要發出「女兒是水做成的骨肉」之類的奇論。此處的肖像描寫,在表現黛玉性格的同時,不忘展示寶玉的性情。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發現,在《林黛玉進賈府》一回中,黛玉的肖像實際上是分三次描寫來完成的:一次通過眾人之目,客觀地介紹黛玉的不俗氣質和病弱身體;二次借熙鳳之目,用對賈母的奉承心理去發現、感受黛玉的自然美;而第三次是通過與黛玉「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寶玉之目,方是最全面真切深刻的感受。還是脂硯齋見得透闢:「不寫衣裙裝飾,正是寶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見。黛玉之舉止容貌,亦是寶玉眼中看,心中評。若不是寶玉,斷不能知黛玉終是何等品貌。」脂硯齋不愧是曹雪芹的知音。

  相反,作者獨讓王熙鳳濃妝艷飾,遍體錦繡,用當時關於美女的標準來衡量,此等筆墨明有微旨,與其說是褒讚,勿寧說是貶低。清代言婦女美,在嬌羞媚態,服飾「不貴精而貴潔,不貴麗而貴雅,不貴與家相稱,而貴與貌相宜」(李漁語)。著極奢極麗之服,滿頭翡翠,環鬢金珠,過事修飾,過事刻畫,是俗氣,不是美麗。老舍先生說得好,「真正美麗的人,是絕不多施脂粉,不亂穿衣服的」。王熙鳳把自己「包裝」得如此妖艷凌人,氣勢如火如荼,不正是表明了她生性奢侈,對榮華富貴無饜的追求嗎?如此等精心設計的「與眾姑娘不同」的裝束,出見初來乍到的林黛玉,又何嘗不是為了在黛玉面前表現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在賈府中顯赫的地位,露骨地炫耀自己擁有華貴的服飾呢?應該說她的目的還是基本上達到了,就連並非少見多怪的侯門金貴黛玉,都對其衣飾驚詫不已,可見其輝煌華艷的程度,熱烈的「色調」折射出鳳姐志得意滿的心態,又和處於鼎盛時期的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氣氛相協調。真是「物帶世情」。不過,王熙鳳的文化修養太低了,雖然聰明能幹,但她太缺乏文化情調的熏陶,不諳高雅為何物,她除了衣食享受和權力之爭外,並無多少精神生活可言,其風度氣質,與出身書香、受過教育特別是經古典文學陶冶的林黛玉的詩人氣質,大相徑庭,因此,她的炫耀也是低品位的,顯得俗不可耐。可見穿戴服飾與人格、志趣、情操、修養是密切相關的。曹雪芹深知這一點,他如此描寫王熙鳳的肖像,正是欲藉此揭示這一反派角色風騷庸俗的性格和空虛貪婪的靈魂。

  作者還一再著力描寫王熙鳳的眉形目態,此回借黛玉所見,告訴讀者,王熙鳳有「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在後文王熙鳳素服賺尤二姐入大觀園時,又一次寫到她的眉眼:「眉彎柳葉,高吊兩梢,目橫丹鳳,神凝三角。」兩次描寫,同中見異。第二次不僅寫其形,更寫其神。丹鳳眼、柳葉眉,原是很美的,而曹雪芹卻偏偏把美麗的丹鳳眼配以三角,讓秀氣的柳葉眉高吊兩梢,這就不盡美了。即便仍可算得上漂亮,但已決非溫柔敦厚之形象。我們翻開麻衣相法,便會發現,「三角眼」「吊梢眉」乃為狡黠、狠毒、性巧、通變、邪淫之相。曹雪芹不一定真迷信相法,但他把王熙鳳眉目寫成這般形狀,似乎在依循這種普遍流行的唯心主義哲學,藉以揭示王熙鳳這「胭脂虎」的性格為人:美艷的外表下包藏著一顆醜惡的靈魂,奸詐、冷酷、陰毒。「心較比干多一竅」的林黛玉,初與王熙鳳相見,就一眼看穿了這一點。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此二人的肖像,皆非由作者代為旁述,都是透過他人之目(寶玉或黛玉),由一個特定的視角完成的。這樣用他人的感受寫人的外貌,不僅富有感情色彩,而且有利於雙方性格的表現──觀察者和被觀察者,筆墨經濟,一舉兩得。寫二人肖像,異中見同,手法巧妙。

  果戈里說:「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肖像描寫之所以顯得「重要」和「困難」,是因為它必須巧妙地傳達人物的性格內涵,不是為外形而刻畫外形,須是為性格而刻畫外形。沒有個性特色的公式化、概念化的肖像,是不能起「鑰匙」作用的。曹雪芹正是依據這一原則,揮動巨如大椽、細似金針的妙筆,寫熙鳳側重於「與眾姑娘不同」的「打扮」;繪黛玉著眼於「與眾各別」的「形容」。一實一虛,或濃或淡,巧施丹青,因人敷墨,描繪出個性鮮明的肖像。王朝聞先生說:「曹雪芹是借肖像描寫這一藝術手段,服從於情節的發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畫。」可謂語切肯綮。

  《紅樓夢》博大精深,其藝術匠心,管窺蠡測不足道萬一。由此二人的肖像描寫之一斑,可窺見天才藝術家曹雪芹丹青妙手的高明。

  (選自《名作欣賞》1996年第3期)

2祝福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祝福》寫於1924年2月7日,最初發表在1924年3月15日《東方雜誌》第21卷第6號,後收入作者的第二個小說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懷著深厚的人道主義同情,從處於中國社會最底層的勞苦群眾的基本生存權利出發,通過他們在封建傳統思想與傳統道德摧殘下痛苦的人生命運,深刻揭露中國封建社會的吃人本質,是《吶喊》《彷徨》的主要內容。這篇以婦女命運為題材的《祝福》,就鮮明地體現了魯迅小說的這一追求。

  圍繞著魯四老爺家的幾次祝福,小說塑造了祥林嫂這樣一位普通勞動婦女的形象。與中國廣大農村婦女一樣,她對生活的要求並不高,僅僅滿足於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就是這樣可憐的要求,也被封建的思想文化與冷漠的社會所拒絕。小說通過一系列的情節展示了她不幸的命運。小她十歲的丈夫死了,她為了逃避被賣的命運逃到魯鎮,在鄉紳魯四老爺家做工,工作繁重,工錢不多,然而她反而很「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然而,厄運並沒有放過她,婆婆還是打聽到了她的地址,派人把她從魯鎮搶回家,轉賣到山裡。對此,她進行了激烈的反抗,「一路上只是嚎,罵」,「兩個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勁的擒住她還拜不成天地」,然後她又「一頭撞在香案角上,頭上碰了一個大窟窿,鮮血直流」,最後還是被強迫成婚。幸而婚後的生活還算幸福,她生了個兒子,「上頭又沒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氣,會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她真是交了好運了」。然而好景不長,第二個丈夫不久得傷寒死去,只有兒子是她的希望。封建思想的「三綱五常」的規矩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然而不幸的是,唯一的兒子又被狼吃掉,大伯收屋,生活無著的祥林嫂只能第二次來到魯鎮,繼續在魯四老爺家幫傭。但是,由於改嫁,她在眾人的眼裡已經成為不潔之人,不僅在魯四老爺眼裡「敗壞風俗」,而且在魯鎮普通民眾中處處受歧視。祥林嫂背負著沉重的精神壓力,恐懼無比。捐了贖罪的門檻之後,才發現這根本不能洗脫自己的「罪惡」,她的精神終於徹底崩潰。最終被魯四老爺辭退,乞討為生,最後在人們年終的祝福聲中凄慘地死去。

  小說通過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把批判的鋒芒直指造成其悲劇的社會環境和封建倫理道德。

  在祥林嫂不幸的人生中,她周圍的人是如何表現的呢?

  1.祥林嫂再嫁

  婆婆為了小兒子的婚事,心安理得地把祥林嫂賣掉。

  祥林嫂被婆家綁架捆走,四叔四嬸首先想到的是給自己家惹了麻煩。

  小叔子為了自己的婚事,和別的男人一起強按著嫂子的頭拜堂。

  魯四老爺主張:這種人雖可憐,但是敗壞風俗,祭祀不能讓她沾手,否則,不乾不淨,祖宗是不吃的。

  2.兒子被狼吃了

  魯鎮的男人毫無同情心,聽了這悲慘的事,「沒趣的走了開去」。

  女人們倒是「陪出許多眼淚來」,同情心也算有些,「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這是什麼樣的心理呢?分明是拿祥林嫂的傷心事當她們無聊生活中的調劑罷了。當阿毛的故事不再新鮮時,她們就「煩厭得頭痛」了。

  3.祥林嫂頭上的疤

  阿毛的故事鎮里人味同嚼蠟了,從柳媽處又傳出新的故事來。於是魯鎮的人們「發生了新趣味」,像阿Q頭上的疤一樣,祥林嫂頭上的「疤」又成了他們生活的調劑。祥林嫂訴說阿毛的故事時,還希冀著魯鎮人的善良,現在她已經徹底絕望了,「所以總是瞪著眼睛,不說一句話,後來連頭也不回了」。

  4.祥林嫂的死

  魯四老爺的詛罵:「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對死人也不寬容。

  家裡的短工很「淡然」:「窮死」的,有什麼好驚奇的。

  「我」開始有些「驚惶」,「隨著就覺得要來的事,已經過去」,「心地已經漸漸輕鬆」。

  「活得有趣的」眾人,「恐怕要怪訝她何以還要存在,現在總算被無常打掃得乾乾淨淨了」,大家歡歡喜喜地過年。

  可以說,封建的政權、族權、夫權、神權四大繩索編織成嚴密的網,將祥林嫂捆綁在其中,直至她窒息而死。婆婆的轉賣,大伯的收屋,使祥林嫂的生活一步步走向深淵。而以魯四老爺為代表的封建統治者,則從精神上摧毀了祥林嫂存在的價值。小說只給魯四老爺這一人物設置了六句話,共57個字,但這幾句話都字字如鉛丸,沉而重,冷而硬。作為「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他是一個封建思想的堅決捍衛者。他思想僵化,反對變革,反對一切社會變革。他向「我」大罵康有為,康有為主張變法,但是他維護帝制。而當時已經是共和時代了,可見魯四老爺還停留在什麼時代。開始他對祥林嫂,只是「討厭她是一個寡婦」,感到不吉利罷了,還能容忍。後來祥林嫂再嫁回來,女人再嫁,這在封建理學的倫理觀念中,是女人最大的罪惡,魯四老爺是不能容忍的,害怕玷污了祖先。正因為他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讓她生存的信心徹底毀滅了。即使祥林嫂被掃地出門,窮困而死,他也要罵一聲「謬種」。

  另一方面,作者譴責的筆也指向了祥林嫂周圍一大群不覺悟的有名無名的群眾:短工的麻木、魯鎮群眾的奚落、柳媽迷信的精神威脅……他們與祥林嫂同屬受壓迫剝削的勞動者,然而偏偏信奉「三綱五常」,並用統治階級的觀念審視、責備、折磨祥林嫂,使她處於孤立無援的地步。對她的悲慘遭遇,他們最初還能「陪出許多眼淚來」,然而,不久他們就厭倦了,她的悲哀成了渣滓和笑料。文中的柳媽是個「善女人」,「吃素,不殺生」,與人為善。但是她對待祥林嫂,卻沒有像對待其他生命那樣具有同情心。她對祥林嫂的再嫁不以為然,認為祥林嫂「索性撞一個死,就好了」,否則,像她這樣再嫁過的人,到了陰間地獄,會因為有過兩個男人而被閻羅大王鋸成兩半。對祥林嫂最後的精神崩潰給了毀滅性的一擊。這說明,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封建思想道德是以多種形式存在於民眾頭腦之中的,迷信的鬼神觀念也演變成了封建禮教的工具。

  作品的深刻之處還在於,祥林嫂的悲劇還有她自身的原因;她滿足於做穩了奴隸的地位,她的出逃、抗婚等反叛行為的背後卻是「從一而終」的封建道德,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封建道德。因為,對於被封建思想禁錮的婦女來說,再婚是最恥辱的事情。她的捐門檻是出自封建夫權下的精神恐怖,一句話,她始終以封建禮教的是非為是非。正是這種「從一而終」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無情地絞殺了祥林嫂的精神和肉體。

  二、問題探究

  1.小說中的「我」是個怎樣的人?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我」是一個對魯四老爺充滿憎恨,對魯鎮保守、冷漠的社會氣氛感到憤懣的啟蒙主義知識分子,雖然無力拯救祥林嫂,但卻是小說中唯一深刻同情祥林嫂悲劇命運的人。相對於漠然的短工、麻木迷信的柳媽和鑒賞祥林嫂痛苦的民眾,「我」依然不失為一個有正義感、有覺悟的新黨。「我」的忽說有鬼神忽說沒有,都是建立在對祥林嫂是否有害的擔心上。另一方面,小說寫出了「我」對祥林嫂雖然深切同情,但卻無力挽救的困境,深刻地表現了在封建思想、封建倫理道德禁錮著整個社會思想的情況下,少數覺醒的知識分子那種欲救拔而不能的無可奈何的複雜心情。

  「我」是小說的視角,祥林嫂的故事就是通過我的觀察和敘述才得以展現的。「我」也是祥林嫂故事的唯一的批判者,正是從「我」的視角出發,祥林嫂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底層婦女的命運悲劇才得以被關注和審視。

  2.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從犯罪學的意義上來說,大家都不是兇手;然而,從精神實質上來說,又都是兇手。許壽裳說《祝福》的主題:「不慘在狼吃阿毛,而慘在禮教吃祥林嫂。」在封建道德觀念和封建禮教的驅使下,占統治地位的魯四老爺等人,自然極力維護封建的思想統治,就是普通民眾,在兩千年封建統治的禁錮下,精神上也受到極大的毒害,往往成為冷漠、殘忍的看客和無意識的兇手。可以說,祥林嫂身邊的每個人,幾乎都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到迫害與虐殺祥林嫂的行動中來。魯迅曾將他們命名為「無主名無意識的殺人團」。他們的「殺人」多是以語言、表情來完成的:

  「是的,你是單知道雪天野獸在深山裡沒有食吃,才會到村裡來的。」他們立即打斷她的話,走開去了。

  ……後來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氣,只要有孩子在跟前,便似笑非笑的先問她,道:

  「祥林嫂,你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不是也就有這麼大了么?」

  當然,這種封建的思想觀念和封建禮教也為祥林嫂奉為圭臬,因此,她才會對再嫁以死抗爭,並且內心一直有極強的罪惡感,才會去捐門檻贖罪。可以說,封建禮教和愚昧、冷酷、自私的社會環境、社會氛圍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根本原因。

  關於練習

  一有人說,祥林嫂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有人說,祥林嫂是被魯四老爺之類極端冷酷的人「殺」死的;也有人說是柳媽的一席話葬送了祥林嫂。分班或分組討論: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把握小說的主題,深入思考小說的思想內涵,發表個性化見解。

  參考答案:

  參見「問題探究」2。

  二聯繫課文內容,分析以下句段。

  1.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聲的說:「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

  (四叔為什麼罵祥林嫂是「謬種」?)

  2.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要聽她這一段悲慘的故事。直到她說到嗚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

  (「特意」「滿足」表現了這些老女人怎樣的心理?)

  3.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經大家咀嚼賞鑒了許多天,早已成為渣滓,只值得煩厭和唾棄……

  (說「大家咀嚼賞鑒」祥林嫂的悲哀,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祥林嫂,你實在不合算。」柳媽詭秘的說。「再一強,或者索性撞一個死,就好了。現在呢,你和你的第二個男人過活不到兩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將來到陰司去,那兩個死鬼的男人還要爭,你給了誰好呢?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來,分給他們。我想,這真是……。」

  (柳媽是善女人,不殺生,可是為什麼認為祥林嫂應該「撞一個死」?)

  5.「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擺。」四嬸慌忙的說。

  她訕訕的縮了手,又去取燭台。

  「祥林嫂,你放著罷!我來拿。」四嬸又慌忙的說。

  她轉了幾個圓圈,終於沒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開。

  「你放著罷,祥林嫂!」四嬸慌忙大聲說。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縮手,臉色同時變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燭台,只是失神的站著。

  (四嬸前後兩次不讓祥林嫂動祭具,祥林嫂兩次反應大不相同,為什麼?比較一下,「祥林嫂,你放著罷!」和「你放著罷,祥林嫂!」在表達上有什麼不同?)

  6.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能不能改成「她一手提著一個內中放了一個空的破碗的竹籃,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下端開了裂的竹竿:她分明純乎是一個乞丐了」?為什麼?)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分析小說的精彩語句,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魯四老爺是封建思想的堅決捍衛者,他反對社會的一切變革和破壞他所信奉的統治秩序的行為。女人再嫁,這在封建理學的倫理觀念中,是女人最大的罪惡,魯四老爺是不能容忍的。這樣「罪惡深重」的女人「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死去,不是更顯得與這個社會作對嗎?所以他要憤憤然地罵祥林嫂「謬種」。

  2.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使國民在精神上受到極大的壓抑和毒害,造成民眾的愚昧、冷漠。這些老女人「特意」尋來,聽祥林嫂悲慘的故事,並不是真心地同情她,而是作為無聊生活的一種調劑。「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獵奇之後得到一種「滿足」,以他人的痛苦,填補了自己空虛的生活。

  3.說「大家咀嚼賞鑒」祥林嫂的悲哀,表現了作者對民眾冷漠麻木的心靈的批判和激憤之情。

  4.柳媽也是當時普通民眾的一個代表,她們把佛家的陰間地獄觀念與封建的倫理道德結合起來,形成一套「陰間報應」思想,相信閻王會把再婚過的祥林嫂鋸成兩半。這是封建的思想觀念的另一種存在形式,說明當時社會封建禮教的天羅地網是多麼嚴密,使可憐的祥林嫂無處遁形,並最終從精神上摧毀了她。

  5.(1)祥林嫂第一次感到「疑惑」,她並不明白自己的「罪過」;而第二次她已經捐了「門檻」,認為自己已經「贖罪」了,可以被「寬恕」了。可是四嬸的斷喝讓她明白自己永遠不能被這個冷漠的社會「接受」。她的精神崩潰了。(2)「祥林嫂,你放著罷!」「你放著罷,祥林嫂!」兩句話的語氣是很不一樣的,後者命令的意味更強烈,態度也更嚴厲。

  6.不能改。因為文中的「空的」和「下端開了裂」分別是前面句子的修飾語,把它們單獨放在後面,是為了強調和突出,改了就沒有這種效果了。「已經」二字表明祥林嫂做乞丐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是此時此地的事,因此也不能省略。

  三小說中三次寫到祥林嫂的外貌。這三次肖像描寫可以說代表了她人生的三個階段。試找出來,仔細品味,談談它們各表現了祥林嫂怎樣的生存狀態,其中的變化又說明了什麼。

  設題意圖:分析小說的肖像描寫,體會精彩的白描手法和它們的潛在含義。

  參考答案:

  祥林嫂的三幅畫像可以說分別代表了她三種不同的人生狀態。第一幅是一個以精神力量抗拒著人生災難的、對生活充滿著希望的青年婦女形象。她的生活是困苦的,「臉色青黃」,但精力是充沛的,兩頰是紅的,她的穿著反映了她旺盛的生命力量,也反映了她內心世界的明凈。第二幅畫像是一個精神受到挫傷、意志的支柱在生活的重壓下已經動搖但仍在勉力維持著的習慣打扮。臉色和眼光表明她已經失去充盈的精神力量。第三幅畫像則是一個精神完全枯竭的婦女形象,不僅物質上一無所有,而且精神上毫無寄託,是一個從肉體到精神都垮掉了婦女形象。

  四電影《祝福》有這樣一個情節:祥林嫂捐了門檻,仍然被禁止參與祭祀活動,於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廟怒砍門檻。你覺得增添這個情節妥當嗎?寫一篇短文,說說你的看法。

  設題意圖:換一個角度,引導學生思考祥林嫂的性格和命運。

  參考答案:略。

  教學建議

  一、魯迅以文學為啟蒙的工具,其作品一直貫穿著「改造國民性」的主題。學習他的小說,要注意引導學生聯繫時代背景,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也不妨聯繫以前所學的魯迅其他作品,加深對魯迅思想與藝術表現手法的認識。

  二、學習這篇小說,要注意理清小說的情節線索,從祥林嫂的悲劇命運出發,深入思考造成她悲劇的社會原因。可以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祥林嫂周圍的人們為什麼對她如此冷漠、殘酷?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和國民心態?

  三、建議用討論的方式完成練習,讓學生各抒己見。

  有關資料

  一、關於祥林嫂的死(唐榮昆)

  我認為,祥林嫂的死,是《祝福》情節發展的主線,可以說,《祝福》的整個情節內容,都是圍繞著一個「死」字開展的。這樣,也正好體現了魯迅所指出的,短篇小說藝術表現的特點:「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

  小說的主人公祥林嫂,很大程度上就是被鬼神宗教觀念,這種為封建統治的合理性辯護的,極端野蠻、荒誕的意識形態殘害致死的。

  可見,小說開頭的關於「祝福」氣氛的描寫,就為祥林嫂的死,提供了一個最恰切的環境。

  接著介紹了人物所賴以生活的這個家庭。其主人魯四老爺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廳堂的布置,几案的擺設,處處顯示出令人窒息的死氣。要知道,中國的宋明理學對於處在封建等級制最底層的勞動婦女來說,是最殘暴最苛虐的一種思想體系。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之類,稍有觸犯,則賜死、沉塘。各地誌書、家譜的記載,以及《烈女傳》《儒林外史》等書中關於烈女、節婦的血淚故事,至今使人不寒而慄。

  祥林嫂不幸生活在這樣禁錮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觀念和習俗如此濃重、強烈,真如泰山壓頂的環境里,還有什麼生路可言呢?她的死,是必然的了。

  果然,在追敘人物一生幾次重大的波折之前,作者便讓我們預先知道:祥林嫂已經死了。而且,在臨死之前,她腦子裡產生了對於鬼神觀念的「疑惑」──「這裡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

  這「疑惑」非同一般,不可等閑視之。千百年來,由於長期封建制的野蠻統治,造成了中國勞苦百姓的麻木、愚昧;他們,尤其是其中的婦女,有誰懷疑過人類社會之上,冥冥中還有一個鬼神世界主宰著?而這樣的一位祥林嫂,竟對它表示「疑惑」了,這是破天荒的事。要知道,對鬼神的「疑惑」,就是對封建統治意識的「疑惑」,也就是對中國勞動婦女傳統命運的「疑惑」;這一驚人的意念,從一個備受禁錮、束縛的弱女子的頭腦中產生,真是談何容易啊!任何人讀到這裡,都會從心裡提出一個問號:祥林嫂心中的「疑惑」是怎樣產生的?

  作者這樣鮮明、醒目地通過人物之口指出這一「疑惑」,事實上是在這裡設置了一個懸念;這一懸念是貫串至終篇的。可以說,自此以下的全部描寫,都是為了解答這一懸念,充實這一懸念。同樣地,作者也是為自己提出了一個難題:怎樣用具體描寫,來證實祥林嫂心中這一「疑惑」的出現,是合理、自然而又真實、可信的。這一懸念和難題解決好了,作品就獲得了成功。

  要看到,祥林嫂是以她的整個生命,也就是以她的死來換得這一可貴的「疑惑」的。

  以往的分析評論大都認為,將祥林嫂迫害致死的是封建宗法制的「四條繩索」──政權、族權、神權和夫權。錢穀融先生在《祥林嫂是怎麼死的?》(載《華東師大學報》1981年第4期增刊)一文中認為:祥林嫂「主要就是被程朱理學所崇奉的舊禮教迫害死的」。這樣,就將《祝福》的「思想鋒芒」闡述得更鮮明、更準確、更符合作品的實際和作者的原意了。

  我認為,在錢先生精當分析的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看到:作者在描寫祥林嫂被舊禮教迫害致死的過程中,同時也寫到了「死」的另一面,那就是她的活力。小說讓我們清楚地看到:祥林嫂有強烈的活的願望,而且希望儘可能地活得體面些。她有頑強的生命力,她是最能活下去,也是最應該活下去的人。就是這樣具有旺盛生命力,這樣耐活的人,終於被迫害死了;封建禮教的罪惡,真是令人髮指。作者充分寫出祥林嫂的活力,正是為了拿來襯托她的死的冤屈和悲哀。

  在封建禮教的統治下,婦女根本沒有獨立的人格,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婦女對任何事情,任何處境,只有服從認命,不能有自己的選擇;所謂「婦者,服也」。此外,還有「節烈」觀念,這世上最「昏迷的強暴」來束縛摧殘婦女。

  作為貧苦的勞動婦女的祥林嫂,她當然不可能認識整個封建禮教的野蠻和不合理;但是,她在承認和遵從一切婦道條律的前提下,卻為自己能比較安穩地活下去──「做穩了奴隸」,做了盡其所能的最大的努力。

  正如前面所述,落後、愚昧的中國勞苦百姓,對於為封建統治辯護的鬼神宗教迷信,歷來是無疑義地信奉的。而宗教迷信的要義,說穿了無非就是胡亂編派給你什麼前世的罪孽,憑空應許給你來世的幸福,目的是要你做一個現世的馴羊,一任他們剪毛剝皮,至死而無怨。祥林嫂當然不可能抗拒、背叛這「從來如此」、世代相傳的鬼神迷信觀念。──她的「疑惑」是臨死之前才產生的。然而,對於現世的悲苦的命運,她並不是一味馴順地接受,相反地,是一再掙扎、苦鬥過的。

  統觀祥林嫂的一生,她善良、本分,又能吃苦、耐勞,是個「拚命硬幹的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她又能思考,有決斷,而且勇於行動。──丈夫死後,隻身從婆家逃出來,在魯四老爺家當傭人,為的是做一個不依賴他人的、自立、自守的「未亡人」。對於野蠻的暴力綁架,她做了「出格」的反抗;說明她不是逆來順受,任人隨意擺布的。與山裡農民賀老六結合之後,一度生活過得還安穩,人也胖了,「交了好運了」;可見她又不是那樣頑固、執拗地死守「節烈」,而是思想圓通,能面對現實的聰明人。聽信了柳媽的勸說,她立即採取行動,──到神廟裡去捐門檻,為的是變被動為主動;她不甘心被人輕賤蔑視,被認為是「不乾不淨」,她要做一個跟旁人一樣的正常的人。

  及至一切掙扎、苦熬都無濟於事,最後還是被宣判為有罪。從魯四老爺家被趕出來之後,祥林嫂陷入了徹底的困境,顯然是無法再活下去了。這時,她體力雖已不支,但腦子還是能思考的。面對死亡,面對死後酷刑的恐懼,她回首一生悲苦的經歷,終於不能接受這「有罪」的宣判了。她想到,鬼神不是以公正、慈悲為懷的嗎?為什麼對自己是那樣的不公,那樣的殘忍無情呢?她從自己切身的痛苦經歷中,引申出對鬼神世界的「疑惑」了。

  祥林嫂見到「我」時這樣說道:「這正好。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我正要問你一件事──」從這說話的語氣來看,問題不是偶然提出,在她,是慎重思慮多時的了。再從她對提問對象的選擇來看,祥林嫂確是一個有見識、愛思考的人,並不是一般懦怯昏庸的弱女子。

  這裡,無妨拿她與《故鄉》中的閏土作一比較:少年時代那樣天真、活潑、機靈的閏土,幾十年生活的困苦壓得他像一個「木偶人」;與兒時的好友,讀書「出門」的知識分子「我」見面時,只會嘆息生活「非常難」。由於他相信鬼神,相信命運,視一切不平,一切苦難為命中注定;所以「老爺」二字,很自然地從他口中吐出,不帶一點兒怨憤和不平。對於現世生活的質疑問難,更是談不上的了。而祥林嫂呢,由於所受的打擊、迫害,尤其是在精神上的,遠遠甚過閏土,加之她對一生所遇的種種不幸,歷來是採取主動掙扎苦鬥的手段;而且她又是那樣愛思考的人。於是,臨死之前,那種世道不公,神鬼不靈的怨憤之想,就很自然地在心中升起。

  可以看出,作者筆下的祥林嫂,是相當理想化的人物。在苦難深重的中國勞動婦女群中,是很難找到像祥林嫂這樣的婦女的。她身上具有那麼多「有價值」的東西,不只是勤勞、質樸。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這理想化並沒有失去真實性。要知道,祥林嫂這樣的人物不可能出現在以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和罪惡為主要任務的《吶喊》集中,而只能出現在《彷徨》中。因為創作《彷徨》之時,魯迅已側重考慮到如何探路前進的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祥林嫂就以她的不尋常的死,以及死前對舊世界統治的「疑惑」,去警醒和教示一切活著的人,沿著這一「疑惑」繼續「求索」下去。

  祥林嫂到底是怎樣死去的呢?

  關於這,歷來的評論者大都認為沒有必要細加考究,因此不作明確的判斷。電影《祝福》的處理是:祥林嫂最後是由於凍餓,倒斃在風雪交加的野地里。後來有個別論著也襲用了這一判斷(如《中國現代文學史教程》上318頁,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認為祥林嫂最後是「慘死在祝福時的雪地里」。其實,這在魯迅原作中,是找不到什麼根據的。

  我認為,祥林嫂是自殺而死的。在別無生路可走的情況下,最後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才符合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而事實上,人物的自殺,也是作者在小說中作了多方的暗示,「將意思傳給別人」了的。

  試想一想,當祥林嫂被魯家趕出來之後,已是體衰力竭,人們將她視為不潔的異物,任誰都不會同情關心她的了;她所面臨的唯一結局就是死亡。與其慢慢地挨著,凍死餓死,倒不如儘快地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自殺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祥林嫂就有這勇氣。究其一生,她雖是受盡迫害,受盡摧殘的婦女,但也時時顯示了她的不斷掙扎的主動性。這一生中最後一次的抉擇──如何結束自己的生命?在祥林嫂來說,也是採取了主動的手段的。我認為,只有認識到、理解到這一點,我們心目中的人物性格才是完整的、統一的、一以貫之的,也才是符合作者的原意的。

  再從小說的具體描寫來看,祥林嫂一出現,便那樣鄭重其事地向「我」詢問人死後的情狀。必然地,她早已埋下了死的念頭了。

  且看魯四老爺對她的死竟如此惱怒:「且走而且高聲的說:『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如果是一般的凍餓而死,他的反應不會那麼強烈:「偏偏要在」──可見是死者主動選擇的行為。

  再從「我」在祥林嫂死的前後一系列心理反應來看:回答了她關於靈魂有無的問話之後,馬上便「心裡很覺得不安逸」,想到「我的答話怕於她有些危險」,倘若「因此發生了別的事,則我的答話委實該負若干的責任」。而且,「我」「彷彿懷著什麼不祥的豫感」,「這不安愈加強烈了」。

  當魯家短工告訴「我」,祥林嫂「死了」時,「我」的反應也是強烈的:「『死了?』我心裡突然緊縮,幾乎跳起來,臉上大約也變了色。」而且特別追根究底的要問個明白:「怎麼死的?」短工的回答卻是「怎樣死的?──還不是窮死的?」由於這是凶死,在年關祝福時,短工忌諱說出真相,所以只好這樣籠統地回答。中間的破折號是停頓之意,說明短工有所猶豫和躊躇。短工顯然沒有按「我」所要求的回答。但「我」知道祥林嫂準是自殺而死,於是內心「驚惶」了一陣,「還似乎有些負疚」。

  作者接連用好幾段文字反覆敘寫「我」心中的不安、「預感」和「負疚」的心情,其目的是在強調突出祥林嫂的不尋常的死。

  還應該看到,作者用了相當多的筆墨,著力描寫的,由於祥林嫂的慘死,在「我」心中引起的系列反應,是寄託了他對軟弱動搖的知識分子的勸喻的。

  很有意思,作者筆下的「我」是一個知識分子新派人物。他能看清社會的黑暗,心中有所不平,對封建守舊派(自己的「四叔」)產生強烈的憎惡和反感。──從「話不投機」到「決計要走」。

  遇到祥林嫂那樣嚴肅認真地向「我」提問,使「我」措手不及,敷衍了事的回答之後,心裡立刻產生了一連串的不安;但隨後又想「我」明明說過「說不清」,已經推翻了答話的全局,即使發生了什麼事,於「我」也毫無關係了。「『說不清』是一句極有用的話。」給人「解決疑問」,「用這『說不清』來作結束,便事事逍遙自在了。」──多麼圓滑乖巧的一種應世手段啊!

  待知道祥林嫂的慘死,起初「我」「還似乎有些負疚」,接下去,就不這樣了。「我靜聽著窗外似乎瑟瑟作響的雪花聲,一面想,反而漸漸的舒暢起來。」一走了事,何必自尋煩惱。城裡的「清燉魚翅」「價廉物美」,對「我」有更大的吸引力。「我」就是以吃點兒喝點兒的行動來求得內心暫時的「平衡」。嗚呼!「人和人的感情」,竟是那樣的「不相通」。

  小說結尾一段,再次借寫祝福的氣氛,寫景中的幻覺:

  ……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聖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這裡包含了對封建禮教吃人罪惡的憤懣之情,但更主要的是通過這自嘲的獨白,表現了對社會的黑暗和醜惡無可奈何,聽之任之的頹唐心情。說到底,「我」是在社會鬥爭面前抱著玩世不恭的逃遁態度的,一個苟活的知識分子。

  顯然,作者對這一人物是有所譴責和批判的。因為,五四至第一次大革命時期,魯迅對中國革命的希望,更多的還是寄托在知識分子身上。在1925年3月寫的《通訊》一文中,他曾說過:「現在」「也只好從知識階級一面先行設法,民眾俟將來再談」。(《華蓋集》)

  《祝福》寫祥林嫂的死,一方面固然揭露控訴了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殘酷迫害,另一方面也是通過這一紐結,將不同身份,不同思想狀況的兩個人物串在一起,發生碰撞,引起對比。讓讀者看到,一個是地位卑微,身上有許多封建意識束縛的勞動婦女,在她那低賤、狹小的天地里,卻向來是那樣的勇於行動,勤于思考,臨死之前,終能悟出一個對鬼神觀念的「疑惑」來。另一個是「出門人,見識得多」的知識分子,他有清醒的頭腦,有一定的是非愛憎之心。也許是由於經歷過多挫折,磨損了他的銳氣吧,而今變得圓滑世故,遇到現實問題繞著走,更不愛深思探究,袖手旁觀而心安理得了。

  我認為,作者這樣寫「我」,其用意是在勸喻中國知識分子「都擺脫冷氣」,不要「自暴自棄」,積極投入到改革社會的「韌」的戰鬥中去,「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而且要更多地、更深切地了解勞苦大眾的苦難,看到他們身上的可貴品質。

  繼《祝福》之後半個月,魯迅寫了《在酒樓上》;這篇小說著重刻畫了一個青年時代懷抱「改革中國」的壯志,中年成了苟且敷衍、得過且過的、軟弱退縮的知識分子呂緯甫。我想,作者筆下這一人物的出現,也可以反證《祝福》中的「我」是寄託了魯迅對知識分子的批評、勸喻的意圖的。

  (選自《名作欣賞》1986年第4期)

  二、祥林嫂的悲劇性到底何在?(沈振煜)

  作為革命民主主義的啟蒙思想家和偉大的反封建戰士,魯迅始終以極大的熱情關注著中國農民的命運。在短篇小說《祝福》中,他又挑開了很少為世人所知曉的生活一角──農村婦女創傷累累而又麻木愚鈍的心靈世界,向讀者提供了祥林嫂這個深受封建主義壓迫與殘害的悲劇典型。可是,究竟怎樣認識祥林嫂的悲劇?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祥林嫂是一個善良、樸實的貧苦農村婦女,她平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用自己誠實、勤懇的勞動,換取一種最起碼的「人」的生活。然而,誠如魯迅在雜文《燈下漫筆》中指出的那樣,中國人民在歷史上從來只有兩種命運:一是「想做奴隸而不得」,二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祥林嫂的一生,便始終在這兩者之間浮沉。祥林嫂本是衛家山一家以打柴為生的農戶的兒媳,當比她小十歲的丈夫死去後,為了逃避婆家的轉賣,她逃到魯鎮,做了魯四老爺家的女工。她食物不論,幹活不停,「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在她,似乎是「暫時做穩了奴隸」。但「好」景不常。不久,她就被跟蹤而來的婆家人搶走,捆綁著塞進花轎,以八十千大錢的價格賣給深山裡的農民賀老六做老婆。綁架式的買賣婚姻,以暴力強逼再嫁的遭遇,再次表明了祥林嫂的奴隸地位。幸而新丈夫「有的是力氣,會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她就又感到滿足了。旁人也認為她「交了好運了」。可這種「滿足」和「好運」,其本身就帶有悲劇的性質。因為她所感到滿足的,並非是不受壓迫的「人」的地位,而是「安分耐勞」的奴隸式生活。但即便是這種奴隸式的生活也不得長久。第二個丈夫不久死於貧病,兒子阿毛又被狼活活地吃掉了,族中的大伯收去了房屋。祥林嫂走投無路,只好再次到魯家幫工。她雖然蒙受了如此巨大的不幸,封建宗法勢力卻不能諒宥她的再醮兼再寡。最後竟將她當牛做馬的資格也剝奪了,使她落到了「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更加可悲的境地。可見,這種自覺的奴隸性格,正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內在原因。

  祥林嫂的悲劇,還表現在她不僅受到封建主義政治上、經濟上的壓迫,更遭致封建禮教與神權迷信的殘酷精神虐殺。封建禮教要求婦女「從一而終」,但封建族權又允許出賣守寡的媳婦。祥林嫂要遵奉禮教守寡,可宗法勢力又強迫她再嫁,她無論如何行事都是錯的。由此可見封建禮教的極端虛偽。小說中的魯四老爺──一位「講理學的老監生」,便儼然是封建禮教的化身。祥林嫂第一次到魯家幫工,魯四老爺就皺起了眉頭,分明「討厭她是個寡婦」。祥林嫂被婆家搶走,魯四老爺只說了句:「可惡!然而……」傭人被綁架,他不免感到有損自己的尊嚴和役使的利益,但一想到祥林嫂的婆家有權處置守寡的媳婦,他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他的一言一行,完全是從維護封建禮教出發的。因此,當第二次失去丈夫、死了孩子的祥林嫂再來幫工時,魯四老爺便視之為「敗壞風俗」的「謬種」,吩咐祭祀、祝福之類的事情決不許祥林嫂沾手。祥林嫂周圍的世界,也被封建倫理道德所支配。「鎮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調和先前很不同;也還和她講話,但笑容卻冷冷的了。」祥林嫂全不理會這些事,她心中懷著一位仁慈母親的巨大悲哀,只是直著眼睛,和大家講述兒子阿毛被狼吃掉的慘事。開始,鎮上的人們頗有些同情,但不久,「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們,眼裡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迹」。祥林嫂哪裡知道,在那個冷漠的世界裡,她的悲哀「經大家咀嚼賞鑒了許多天,早已成為渣滓」。正當她被心靈的創痛苦苦地折磨時,迷信的柳媽又對她講述陰間的懲罰,這更使她感到極大的恐怖。為了「贖罪」,祥林嫂不惜將積年的工錢到土地廟去捐了一條門檻,自以為能夠恢復「人」的地位。不料,在冬至祭祖時,她又一次遭到主人的斷喝:「你放著罷,祥林嫂!」這一打擊使她的精神趨於崩潰。從此,她的記憶與體力大不如前,終被魯家趕走,淪為街頭的乞丐。到了這等地步,鬼魂和地獄的夢魘仍然咬噬著她的心。她不僅生前哀苦無告,還須懷著更大的恐懼走向死亡。從肉體到精神都被封建禮教與神權迷信摧殘虐殺,正是祥林嫂悲劇的根本所在。

  祥林嫂的悲劇還在於,她一生順從封建禮教,到頭來卻被封建禮教活活吞噬;她受盡封建禮教與迷信的迫害,卻又被摧殘麻木得自覺和不自覺地去維護封建禮教與迷信。比如,她反抗再嫁,固然表明不願被婆家當做牲口一樣地出賣,要維護自己作為「人」的起碼的尊嚴,但支配她採取「出格」的反抗的內在原因,還是那種「從一而終」的封建觀念。祥林嫂花了極大的代價去捐門檻,也表明她信服了神權迷信,要以門檻作為替身,「給千人踏,萬人跨」,好贖了自己一世的「罪名」,免得死後到陰間再受酷刑。封建勢力的高壓與愚弄,就是這樣殘害、扭曲了祥林嫂的靈魂。通過這一完整的悲劇性格,《祝福》異常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禮教道德極端虛偽、殘酷的本質,向整個封建宗法制度提出了強烈的控訴。

  (選自《中國現代文學采英》,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老人與海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海明威是20世紀上半期美國著名作家和記者,也是當時「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繼承了馬克·吐溫的現實主義傳統,一方面又在創作思想和創作方法上進行了革新,形成了獨特的風格。195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是他後期的代表作,集中體現了他的創作特色。當年他獲得普利策獎,兩年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老人與海》的情節並不複雜。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連續84天沒捕著一條魚。後來,他獨自一人出門遠航,在海上經過三天兩夜的搏鬥,終於捕到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然而,在歸航途中,一條條鯊魚陸續圍了上來,儘管老人奮力拚搏,但還是沒能抵擋住兇猛鯊魚的進攻,等他回到海岸時,大馬林魚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課文節選的是老人與鯊魚搏鬥的情景,是小說臨近結尾的部分,也是小說情節的高潮,約佔全書的六分之一。從書中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老人與鯊魚的搏鬥共分五個回合。用魚叉殺死一條灰鯖鯊,魚叉被帶走,大馬林魚被吃掉40磅;用刀子殺死兩條星鯊,大馬林魚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殺死一條犁頭鯊,刀子折斷;用短棍擊退兩條星鯊,大馬林魚半個身子都被咬爛了;用短棍劈打成群結隊的鯊魚,短棍丟掉又用舵把,大馬林魚再也沒什麼可吃的了,只剩下殘骸……五個回合的搏鬥結果卻是一無所有,「他知道他終於給打敗了,而且一點補救的辦法也沒有」。

  這是一場人與自然搏鬥的驚心動魄的悲劇。老人每取得一點勝利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後遭到無可挽救的失敗。但是,從另外一種意義上來說,他又是一個勝利者。因為,他不屈服於命運,無論在怎麼艱苦卓絕的環境里,他都憑著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了奮勇的抗爭。大馬林魚雖然沒有保住,但他卻捍衛了「人的靈魂的尊嚴」,顯示了「一個人的能耐可以到達什麼程度」,是一個勝利的失敗者,一個失敗的英雄。這樣一個「硬漢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說人物。在20世紀30年代以後發表的一些短篇小說里,海明威描寫了一些拳擊師、鬥牛士、獵人等形象,在這些下層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種百折不撓、堅強不屈、敢於面對暴力和死亡的「硬漢子」性格,《老人與海》中桑地亞哥的形象就是這種性格的發展與升華。小說中的大海和鯊魚象徵著與人作對的社會與自然力量,而老人在與之進行的殊死搏鬥中,表現了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不失人的尊嚴,雖敗猶榮,精神上並沒有被打敗。可以說,這樣一個形象,完美地體現了作者所說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的思想。

  海明威的作品,得力於他多年新聞記者的功底,形成了一種簡明、清新、乾淨的散文文體,人稱「電報式風格」。在本文中,這種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結構上的單純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節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單一而鮮明。本文中直接出場的人物只有老漁夫桑地亞哥一個,情節也主要是圍繞大馬林魚的捕獲以及因此而引來的與鯊魚之間的搏鬥,可謂單純而集中。海明威曾經對《老人與海》的原稿進行了兩百多次的校閱,正如他自己所說,「《老人與海》本來可以寫成一千多頁那麼長,小說里有村莊中的每個人物,以及他們怎麼謀生,怎樣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一切過程……」然而他砍伐了所有的冗言贅語,刪去了所有別人寫過的東西,刪去了解釋、討論,甚至議論的部分,剪去了一切花花綠綠的比喻,清除了毫無生氣的文章俗套,使小說單純而集中。

  老人與海2.避免使用過多的描寫手法,避免過多地使用形容詞,特別是華麗的辭藻,盡量採用直截了當的敘述和生動鮮明的對話,因此,句子簡短,語彙準確生動。在塑造桑地亞哥這一形象時,他的筆力主要集中在真實而生動地再現老人與鯊魚搏鬥的場景上。鯊魚的來勢兇猛,老人的沉著迎戰,機敏矯捷,都寫得生動逼真。如寫鯊魚出現的情形:「當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後又散開的時候,它就從下面水深的地方竄上來。它游得那麼快,什麼也不放在眼裡,一衝出藍色的水面就浮現在太陽光下。」這段描寫沒有一個比喻句和形容詞,但鯊魚的兇猛、快捷,形勢的緊迫卻立刻展示在讀者面前,清新洗鍊的敘述文字和反覆錘鍊的日常用語,使人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文中對大海的描寫粗獷簡潔,猶如一幅水墨山水畫,讀來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

  3.鮮明生動的動作描寫和簡潔的對話。海明威善於從感覺、視覺、觸覺著手去刻畫形象,將作者、形象與讀者的距離縮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總是把它們凝結在簡單、迅速的動作中,蘊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簡潔的對話中,由讀者自己去體會。如寫老人與鯊魚搏鬥的場面:「老頭兒用魚叉攮到鯊魚頭上的時候,他聽得出那條大魚身上皮開肉綻的聲音。」這種描寫本來都是老人的所見所聞,但讀者讀來便會過電一般油然而生出同樣的感覺,同驚懼,同緊張,同喜悅。海明威「打定主意放手讓讀者去如實地吸取印象」,而「不擠到對象與讀者之間去礙事」,他要讓對象與讀者直接溝通,這也是這篇小說的場景描寫如此震撼人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4.著力追求一種含蓄、凝練的意境。海明威曾經以冰山來比喻創作,說創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應該隱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隱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鮮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闊大,他還藉助於象徵的手法,使作品蘊涵深意。

  二、問題探究

  1.老人為什麼說「可是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這句話是桑地亞哥的內心獨白,也是小說的核心精神,它生動地揭示了桑地亞哥的內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觀與價值觀的反映。這句話意味著,人生的使命是奮鬥,是與命運做不懈的抗爭。人生下來雖然面臨種種自然與社會的挑戰,也許這些挑戰強大到足以把人的肉體消滅,但一個人只要保持旺盛的鬥志和在任何艱難險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遠是勝利者。小說中的老漁夫桑地亞哥雖然最終沒能保住大馬林魚,但在與鯊魚搏鬥的過程中,他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不失人的尊嚴,是精神上的勝利者。

  2.文中的獨白有什麼特點?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本文除了有關老漁夫桑地亞哥與鯊魚搏鬥場面的描寫,還有大量人物的內心獨白,它們忠實地記錄了桑地亞哥的內心活動,寫出他在海上漂泊的這幾天的心態,通過自由聯想的方式,真實地再現了老人的思想與感受。這些內心獨白不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內心的自豪感、堅毅以及尋求援助的孤獨感,而且閃爍著深邃豐富的哲理光彩,豐富了小說的思想,構成小說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說中的硬漢子多是「啞巴公牛」,言語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漁夫桑地亞哥卻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具有堅強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動的人,因此成為海明威小說中刻畫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關於練習

  一桑地亞哥是位怎樣的老人?在你看來,他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人生的成敗到底應該如何衡量?同學們之間討論一下。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把握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

  參考答案:

  桑地亞哥是海明威筆下「硬漢子」的典型代表。他孤身一人出海捕魚,但運氣不佳,連續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但他從不懈氣,而是繼續出海遠行,經過三天兩夜的奮鬥,終於捕獲一條大馬林魚。但在歸航途中,大馬林魚卻被鯊魚吃掉了。在世俗的眼光看來,他也許是一個失敗者,但在海明威筆下,他卻是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英雄,是一個無論在怎麼艱苦卓絕的環境里,都憑著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奮勇抗爭的勇士,是一個捍衛了「人的靈魂的尊嚴」的人。這個問題還可以擴大一點看,人生的道路是艱難的、充滿坎坷的,不要向困難和厄運屈服,需要的是勇敢、頑強戰鬥的精神。小說熱情歌頌了人性中最寶貴的英雄主義精神,這也是老人身上所蘊涵的能夠打動不同時代不同種族人們心靈的地方。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允許有不同看法。

  二海明威的小說往往採用直截了當的敘述和生動鮮明的對話,句子洗鍊,形成獨特的風格。試以下面兩段為例,細細體會他的語言特點(自己可以再找一些)。

  1.鯊魚的出現不是偶然的。當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後又散開的時候,它就從下面水深的地方躥上來。它游得那麼快,什麼也不放在眼裡,一衝出藍色的水面就浮現在太陽光下。

  2.兩條鯊魚一道兒來到跟前,他看見離得最近的一條張開大嘴插進死魚的銀白色的肚皮時,他把短棍高高地舉起,使勁捶下,朝鯊魚的寬大的頭頂狠狠地劈去。短棍落下的當兒,他覺得好像碰到了一塊堅韌的橡皮,同時他也感覺到打在鐵硬的骨頭上。鯊魚從死魚身上滑下去的時候,他又朝它的鼻尖上狠狠地揍了一棍。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揣摩精彩語句,體會海明威小說的語言特點。

  參考答案:

  1.這段描寫沒有一個比喻句和形容詞,但鯊魚來勢兇猛快捷,形勢的緊迫卻立刻展示在讀者面前,清新洗鍊的敘述文字和反覆錘鍊的日常用語,使人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它鮮明地體現了海明威的文字特點,如避免使用過多的描寫手法和形容詞,沒有華麗的辭藻,句子簡短,語彙準確生動等。

  2.這裡所寫的是老人與鯊魚搏鬥的情景,多用動詞,鮮明生動。它將形象與讀者的距離縮短到最低限度,這些描寫本來都是老人的所見所聞,但讀者讀來會不由自主地生出同樣的感覺,同驚懼,同緊張,同喜悅。這種感情作者並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們凝結在簡單、迅速的動作中,蘊涵在自然的行文中,由讀者自己去體會,顯示了海明威高超的語言表現力。

  三本文除了對事件的敘述,還有大量的人物內心獨白。找出來,分析一下,看看它們對表現人物性格和揭示小說主題起什麼作用。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了解內心獨白的意義,加深對人物性格和思想的認識。

  參考答案:

  參見「問題探究」。

  教學建議

  一、學生對海明威可能比較陌生,教學時要儘可能多參考一些資料,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搜集,以期能對他的作品和風格有個大致的了解。

  二、本文雖是節選,但篇幅依然很長,可引導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抓住主要梗概,如桑地亞哥與鯊魚搏鬥的五個回合,把握小說的主要內容,進而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心獨白進行細讀,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點。

  三、本文充滿哲理和象徵意味,學生生活閱歷比較簡單,理解起來可能比較困難。可以結合文中人物的經歷和語言進行分析和揣摩,聯繫生活中的例子來理解和把握。

  有關資料

  一、生平與創作

  厄納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國當代文學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出生於芝加哥郊區的一個醫生家庭。父親嗜好漁獵和各種運動,母親喜歡音樂和繪畫。海明威的性格、愛好深受父母的影響。1917年中學畢業時,正值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因眼睛有病而未能入伍,進堪薩斯市《星報》擔任見習記者。報社要求「用短句」「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寫報道,這為他日後文體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次年,海明威懷著年輕人的正義感和好奇心投筆從戎,隨著紅十字會的車隊開赴義大利抗奧前線,由此揭開了他傳奇式一生的序幕。在戰場上他勇敢無畏,多處負傷,為此得到義大利政府的表彰。戰爭結束後,他帶著渾身傷痕和一顆迷惘的心回到祖國,重操舊業,並開始寫作。兩年後,他以記者身份旅駐巴黎,結識了僑居法國的美國名作家斯泰因、龐德和菲茲傑拉德等,在創作上頗得他們的提攜。1926年,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的問世,使海明威成了歐美文壇上的新秀。這部作品表現了第一次大戰後西方青年一代迷惘、頹唐的精神狀態。殘酷的戰爭摧毀了他們的人生理想,於是他們沉醉在放蕩不羈的生活中,消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女作家斯泰因讀了此書後,稱海明威為「迷惘的一代」。從此,他便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29年,海明威發表的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舊譯《戰地春夢》),使他躍入名作家之列,這是一部具有強烈反戰思想的作品。它通過一個美國青年亨利與英籍護士凱瑟琳的愛情悲劇,表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欺騙性和殘酷性,從客觀上揭露了帝國主義戰爭是摧毀青年一代的社會根源。亨利是又一個「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作品描寫了他志願參戰──厭戰──反戰的思想變化過程,真實感人,但又流露出人類無法逃避這場災難的悲觀情緒。作品中電文式的對話,情景交融的環境氣氛渲染,已顯露出海明威風格的特色。此後,海明威又寫了一系列短篇小說,其中以《弗朗西斯·麥康勃短促的快樂生活》和《乞力馬扎羅的雪》為最佳。前者以文筆的洗鍊、結構的緊湊而著稱;後者是一篇典範的意識流小說,通過作家哈里清醒時和昏迷中兩股意識的交叉流動,表現了他臨終前對自己一生的反思。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明威改變了他對生活的「迷惘」狀態,始終活躍在反法西斯鬥爭的戰場上,既是一名有正義感的記者,又是一個自覺的反法西斯戰士。在西班牙人民反對佛朗哥法西斯的鬥爭年代裡,他數次赴西班牙,熱情支持他們的鬥爭。1941年春,他曾來我國訪問,寫了6篇有關我國抗日戰爭的報道。1944年他在歐洲採訪時,違反戰地記者不得參與戰鬥的規定,親自投入了解放巴黎的戰鬥。在此期間他還發表了一部歌頌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的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舊譯《戰地鐘聲》,1940)。作品的主人公羅伯特·喬丹是一個美國青年教師,他志願到西班牙參加反佛朗哥的鬥爭。作品通過他潛入敵後協助游擊隊炸毀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橋樑的戰鬥活動,表現了他視死如歸的反法西斯鬥爭精神。在生命垂危之際他還認為:「這個世界是個美好的地方,是值得為之戰鬥的。」喬丹是海明威筆下「硬漢子」形象畫廊中思想境界最崇高的一個。作品雖然只講述了喬丹三天內的活動,但它運用意識流手法,通過主人公的大段內心獨白,把現實與往事交織在一起,回顧了他的主要經歷,表現了他對當前鬥爭的看法和態度,使得敘事高度集中和緊湊。

  1945年海明威回國後,長期隱居在古巴哈瓦那郊區。他又恢復了30年代的冒險生活,經常到深海去捕大魚,到非洲去獵猛獸。在旅遊時,接連兩次飛機失事,他雖死裡逃生,但身上又增加了許多傷痕。他在創作上曾一度出現衰竭現象,但195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挽回了他的聲譽,並獲195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晚年,海明威身患多種疾病,兼之舊傷複發,健康狀況日益惡化,嚴重影響了他的寫作。從此,他精神抑鬱,痛苦不堪,終於於1961年7月2日,在美國愛荷達州的別墅里自殺身亡。

  海明威是個正直嚴肅的作家,但他的創作思想比較複雜。一方面,他「始終是現實生活的一個健全的觀察家和理解者」,是個熱愛生活、積極干預生活的入世者;另一方面,又是一個消極悲觀的宿命論者。因而在他的作品中,在塑造了一系列永不服輸的「硬漢子」形象的同時,又常常把描寫「死亡」作為自己作品的主要內容。

  在40多年的創作實踐中,海明威探索了一條自己的創作道路。在短篇小說《死在午後》中,他用「冰山」作比喻,闡述自己的創作主張:「冰山在海里移動之所以顯得莊嚴宏偉,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的部分露出水面。」他的文體風格以簡約含蓄著稱,「他以樸素的辭彙,簡約的語句和生動的日常用語純潔了美國語言,並使之充滿生氣與活力」。在散文文體上開了一代新風,「引起了一場文學革命」。

  (選自陳應祥主編《外國文學》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二、關於《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在海明威的創作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作者創作思想和藝術探索的總結性作品。

  這篇作品敘述了一個古巴老漁夫桑地亞哥的一次不平凡的捕魚經歷。作品通過他同大自然的頑強拼搏及其失敗的遭遇,象徵性地表達了在生活中人應當勇敢地面對失敗的主題,同時,又流露出人在鬥爭中必然失敗的悲觀主義思想。

  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硬漢子」的典型──桑地亞哥的形象。他是個飽經風霜的老漁夫,在生活中雖屢遭厄運,卻從不服輸,在精神上始終是個強者。桑地亞哥的一生極為不幸,在加勒比海上打了一輩子漁,只落得孤獨而貧苦的晚景:老伴早已去世,膝下無兒無女;過冬沒有禦寒衣,連頓黃米飯拌魚這種漁家的家常飯也吃不上。但他是個樂天派。作品寫道,在他那衰老的身體上,只有那雙眼睛「跟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畫龍點睛地突出了他主要的性格特徵。後來,他連續84天在海上打漁一無所獲,連他的小徒弟曼諾林也因他「背運」而被家長強迫離開了他的船。然而,老人既不唉聲嘆氣,也不怨天尤人,在第85天的黎明,又滿懷信心地獨自出海了。這回他好不容易捕到了一條比他的小船還大的馬林魚,但在返航途中又被鯊魚啃了個精光,只剩下一個魚頭和一付龐大的骨頭架子。老人回到家裡,疲乏得沉睡不醒。但他剛一醒來,立即又跟小徒弟計划出海捕魚之事了。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老人永不氣餒的精神。

  作品主要通過追捕馬林魚和搏擊鯊魚這兩件事,集中表現了老人的「硬漢子」性格。在深海上,上了鉤的大魚把小船拖得離海岸越來越遠,太陽落了星星出,星星落了太陽升,一直拖了兩天兩夜。這是一場雙方毅力和耐力的競賽。在追捕過程中,老人精疲力竭,頭昏眼花,右手受了傷,左手直抽筋,又缺乏食品。為了保持體力,他不得不用難以下咽的生魚肉充饑。本來,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要割斷釣絲,放棄捕獲物,便可擺脫困境。但他卻從未閃現過退卻的念頭,而是以無比頑強的意志,忍受了飢餓、疲勞和傷痛的考驗。在他看來,「痛苦在男子漢不算一回事」。他充滿自豪感地說:「我也要讓它知道什麼是一個人能夠辦得到的,什麼是一個人忍受得住的。」他冒著小船被顛覆的危險,始終對它窮追不捨;即使它跑到天涯海角,也準備奉陪到底。結果,大魚沒把他拖垮,他卻把大魚拖垮了;經過一番激烈的搏鬥,終於制服了這條大魚。但這僅僅是對桑地亞哥的第一場考驗。他在返航途中同鯊魚的搏鬥,比追捕馬林魚更驚險。當兇狠貪婪的鯊魚接二連三地襲來,甚至成群結隊地來吃大魚時,極度疲乏的老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勞動成果,重新振作精神,奮不顧身地迎戰它們。他先用魚叉對付;魚叉被受傷的鯊魚帶走後,就用船槳打;船槳折斷,再用棍子打……打得又准又狠,鯊魚不是死亡,便是負傷逃竄。雖然最後他還是失敗了,但仍不愧是個英雄。「可是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桑地亞哥的這段自白,是對「硬漢子」精神的高度概括。這種「硬漢子」性格,貫穿於他的一生之中,體現在他的一切方面。平時看報,他最關心的是壘球賽的消息,最佩服那個壘球名將;回憶往事時,他常常想起年輕時跟黑人大力士進行扳手賽的場面;即使是做夢,也常常夢見海灘上的獅子。

  老人在與厄運搏鬥的過程中,也時時流露出一種強烈的孤獨感。在那遠離人煙的深海上,老人非常想念那個小徒弟,一再自言自語:要是孩子在這兒多好啊!在他艱難的鬥爭中,他太需要一個得力的助手了。不過,桑地亞哥還是幸運的,他得到了孩子的同情和照顧。曼諾林從五歲起就跟老人出海,不僅從他那兒學會了打漁的本領,而且也學到了師傅的「硬漢子」性格。作品結尾時,孩子不顧家長的反對,決心跟老人一起出海。老人與孩子這種真摯動人的情誼,給老人孤苦無依的生活帶來了溫暖,也給作品增添了令人快意的亮色。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著名的「硬漢子」形象,他們大都是鬥牛士、拳擊家、戰士、漁夫和獵人。這些人在面臨困難和絕境時,都表現得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不拼搏到底決不罷休。他們這樣做的動機,固然是為了生存,但更主要的是為了維護人格與尊嚴,有的還為了正義的事業。桑地亞哥是作者對他筆下的「硬漢子」形象所作的一個哲理性的總結,提到了人類的永恆的本質特性的高度。同時,這些形象也是作者本人的寫照。有的評論家稱海明威是一頭「老獅子」,這正是「硬漢子」的美稱。

  海明威在桑地亞哥身上體現了人的自尊自強的巨大精神力量,這與他早期作品中「迷惘的一代」的形象是大相徑庭的,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然而《老人與海》整部作品的調子比較低沉。桑地亞哥儘管是個強者,由於他進行的是一場力量懸殊的孤獨的鬥爭,失敗是必然的。作品的悲觀主義情調與作者的宿命論思想是分不開的。海明威說:「作品是一場悲劇這個事實並不使我感到不快,因為我相信生活就是一場悲劇,而且知道它只能有一個結果。」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在給海明威的頒獎詞中指出:「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在這部小說中,海明威獨特的敘事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作品的成功得力於他那高度簡練的敘事技巧和那簡約、含蓄的語言風格。他憧憬如何以最簡單的詞句來表達最複雜的意思,盡量使語言樸素無華。作品起首就用一個並列複句交代了老人的職業、年齡及眼下的困境:「這是一個自己駕駛著小艇在墨西哥灣流里打漁的老人,他現在已經出海84天而沒有捕到一條魚了。」接著,緊扣題目,集中描寫老人在海上的一次捕魚經歷,對主人公的歷史以及他的生活的環境,寥寥幾筆就交代過去了,對其他有關人物也只勾勒出一個大概輪廓。這樣,就把文字壓縮到最大限度。作者在敘事狀物時沒有矯飾,很少用比喻,只是純客觀地敘述,大筆的勾勒。貝茨指出:「海明威所孜孜以求的,是眼睛和對象之間、對象和讀者之間直接相通,產生光鮮如畫的感受。」試看作品中的一幅畫面:

  陸地上面的雲彩現在像是巍峨的山巒似的升到上空去,海岸只剩下長長的一條綠色的線,背後是一叢淡青色的小山。現在是深藍色的了,深得幾乎變成了紫色。他低下頭朝水裡望去時,看見深藍色的水裡紛紛篩出的紅色的遊走的小動物,和太陽幻成的奇異的光輝。……

  作者僅用幾筆粗粗的線條便勾勒出了空、陸、海三界的變幻著的畫面,層次清晰,色彩明麗,像一幅印象派的風景畫。作品中那段著名的刻畫老人肖像的文字,簡直是一幅肖像畫,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海明威的文筆流暢,卻又含蓄,因而作品的意蘊豐厚。作者擅長使用象徵暗示的手法,以增強文字表達的內容的深度。讀者能夠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和理解力,透過那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即作者已寫出來的部分,去探測那隱藏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即作者省略的部分。表面上看,作品採用的是寫實手法,寫的是一個古巴老漁夫及其在海上的冒險經歷;實際上,作品中的形象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寓意性。馬林魚、鯊魚和獅子都是自然界中強者的化身,大海則是厄運的象徵,桑地亞哥則是人類中的「硬漢子」代表,他那捕魚的不幸遭遇就是人類總是失敗的一幅縮影。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品採用了反襯法和內心獨白等藝術手段,使桑地亞哥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現在讀者面前,並震動讀者的心弦。反襯法藉助於對立面之強來烘托主體性格之強。黑格爾說過:「人格的偉大和剛強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對立的偉大和剛強的程度才能衡量出來。」桑地亞哥的剛毅頑強,是藉助於馬林魚之頑強、鯊魚之兇狠來烘托的。作品用了不少篇幅著力渲染鯊魚之兇猛和殘暴:那鯖鯊有著「又粗大又尖長的藍色的頭,兩隻大眼和那咬得格崩崩的、伸得長長的、吞噬一切的兩頰」;那貪婪的星鯊,在飢餓時會去咬槳或者船舵,咬水裡游泳的人,趁海龜睡覺時把它的腿和前肢咬掉。這個年邁體衰的老人,正是在同這些自然界的強暴者的搏鬥中才發出奪目光彩的。

  桑地亞哥是孤身一人在海上捕魚的,作者主要通過內心獨白這一藝術手法來揭示人物的心靈世界。作品描寫的內心獨白分無聲的和有聲的兩種。如在同馬林魚決戰的時刻,桑地亞哥在心裡命令自己的各部分器官要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拽吧,手啊,我想。站穩啦,腿。替我撐下去,頭啊。替我撐下去。決不要昏過去。這一次我會把它拽過來的。」這段無聲的內心獨白,表現了老人堅韌不拔、鬥爭到底的非凡決心。老漁夫還常常喜歡自言自語,時而對魚說話,時而對鳥說話,實在沒有說話對象時,就自己對自己大聲嚷嚷。這種有聲的內心獨白,更體現了老人的孤獨。

  (選自陳應祥主編《外國文學》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三、《老人與海》賞析(楊仁敬)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授予海明威諾貝爾文學獎時稱讚他「精通現代敘事藝術」。《老人與海》就是一個光輝的範例。它體現了海明威獨特的藝術風格。

  《老人與海》的故事很簡單,人物只有老人桑地亞哥和小孩曼諾林兩人,情節也不算複雜。從表面看老人雖然失敗了,但在精神上他並不屈服,誠如他所說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編者註:本文所用譯本與課文不同。)這部膾炙人口的中篇小說是一曲打不敗的失敗者的讚歌。

  作者採用白描手法,按照故事的發展來敘述老人桑地亞哥在海上的遭遇。小說開門見山地破題,一開始就用寥寥幾筆把整個故事點了出來:「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至今已去了84天,一條魚也沒逮住。」接著就介紹了老人的外貌和家境以及他和曼諾林的情誼,然後把故事逐步鋪開。

  故事的敘述是多角度的。在直敘中有插敘,在插敘中交織著老人對往事的回憶和對眼前事物的感慨。老人出海不久便夢見孩提時見過的非洲海灘、海峽和大山;第二天又想起曾與一個碼頭上大力士比手勁的勝利情景;後來在同鯊魚搏鬥時記起壘球名將老狄馬吉奧勇戰對手的一幕,這些都增添了他必勝的信心。他常夢見獅子,思念曼諾林,在茫茫大海上自言自語,這也給他帶來了力量和勇氣。他有時也議論「殺魚是不是罪過」,對受傷的左右手感慨一番。這些心理刻畫和細節描寫往往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起。敘述者的人稱不斷改變──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交替使用,使單調的捕魚過程顯得多姿多彩,引人入勝。

  作者把桑地亞哥的行動寫得絲絲入扣,分外逼真。如出海前他與曼諾林如何做好準備,出海後怎樣觀察海面下餌,魚上鉤後如何捕捉以及最後怎樣竭盡全力跟鯊魚搏鬥,都作了十分精確細緻的描寫。作者善於捕捉敘述對象的動作,動中寫人,用白描的手法加以勾畫,將老人的具體行動如放魚餌、殺魚吃和抓海豚等寫得層次分明、栩栩如生。作者有時平視取景,展現了水天一色、風平浪靜的廣闊畫面;有時側視取景,把鏡頭集中在小船的一側,攝取老人與馬林魚或鯊魚拼搏的特寫場面;有時則仰視取景,從大魚受傷騰空而起到掉落水面不動,使畫面具有立體感。這些多角度的描寫給故事的敘述增添了光彩,把作者豐富的捕魚知識和經驗跟高超的藝術技巧熔於一爐。

  作者在描寫人物時特別注意傳神,以簡潔的字眼畫龍點睛地勾勒出人物的性格特徵。比如寫桑地亞哥老人,「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像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肯認輸的」。儘管皺紋、疙瘩和傷疤象徵著生活對老人的摧殘,但老人的眼睛卻反映了他的樂觀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性格。

  在樸素的敘述中常常襯托著五光十色的景物描寫。老人在海上三天三夜,風雲變幻莫測,小船由近而遠。「海岸只剩下一長條綠色的線,背後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深藍色,深得簡直發紫了。」用顏色的變化來顯示海水的深淺,告訴讀者老人與小船離港灣越來越遠了。海上的日出,在水中映出斑斕的異彩,雲塊的聚散預示氣候的變幻和鯊魚的逼近。這些優美的抒情筆調使小說的敘述大為增色。此外,生動的比喻和精彩的對話也交相輝映,呈現出作者樸實無華、簡潔明快的語言風格。

  《老人與海》寫的是一個老人,卻展現了一個世界。小說內容十分豐富,涵義深刻,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傑作,讀後回味無窮。

  (選自《外國文學名著賞析詞典》,浙江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四、海明威的文體風格(赫·歐·貝茨趙少偉譯)

  海明威的第一個短篇《在密執安》是1921年在巴黎寫的;就我所知,沒有什麼記錄說明它當時引起過轟動。它和另外15個短篇一起收入題為《在我們的時代里》的集子;我也不知道有什麼記錄說明它引起了一場文學革命。不過確實有過一場文學革命。這些短篇雖然不如《沒有女人的男人》一集收的短篇那麼好,那麼出名,從中卻可以看到海明威的寫法已經處於有意識的、高級的形成階段。

  這是個什麼樣的寫法?它何以引起了一場文學革命?首先,海明威是個拿著一把板斧的人。

  海明威所孜孜以求的,是眼睛和對象之間、對象和讀者之間直接相通,產生光鮮如畫的感受。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斬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贅詞,他還原了基本枝幹的清爽面目。他刪去了解釋、探討、甚至於議論;砍掉了一切花花綠綠的比喻;清除了古老神聖、毫無生氣的文章俗套;直到最後,通過疏疏落落、經受了錘鍊的文字,眼前才豁然開朗,能有所見。

  但是海明威這樣凈化文風,還不限於寫景的範圍。在他以前的一個世紀,長篇小說的對話向來都給一大套精雕細鏤的老規矩壓得東搖西擺,邁不開步。長篇不知想了什麼辦法,居然活了下來;短篇卻一直岌岌可危。按照這套老規矩,角色說的話要具備作家所強調的抑揚頓挫、風味、情緒、含意。於是:「他帶著明顯表示的憤怒又重複了一遍」;「她鼓起勇氣,用憂鬱的音調說」;「他猶豫不決地宣稱」;「他聲音驚恐、結結巴巴地講」;「他夾進來說」;「他低聲笑著插了句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些文字填料一塊塊塞滿了上起狄更斯、下至四辨士平裝本的每部長篇小說中的人物交談。

  海明威把這套老規矩一掃而光。代替它的,只是他自己靠選詞適當來促人聯想的本領,以及文字的先後順序──不管角色心裡所感覺的,談話中所吐露的是憤怒、遺憾、絕望還是柔情,說得是快還是慢,是意在嘲弄還是表示痛恨。一切語調和情緒都隱含在似乎偶然間倉促作出的字句安排中(「我覺得挺好,」她說。「我沒有什麼不舒服。覺得挺好。」);海明威對讀者唯一的請求,就是同他合作,把握住這些語調和情緒。

  也許沒有一個新教徒能冒充理解天主教徒的心靈;也許正是由於天主教的緣故,海明威始終專註於死亡的主題。他的短篇看起來好像寫了各色各樣的主題:拳擊、鬥牛、違法手術、打獵、戰爭、捕魚;所有這些都是涉及體力的主題。而其實海明威只有一個主題──死。它潛伏在絕大多數他的短篇小說背後;它是《午後之死》的整個問題所在;它是《永別了,武器》堅持不移地向之步步逼近的高潮。就海明威而言,肉體的活躍和肉體的絕滅這一對孿生觀念是吸引極強、永不消減的磁性所具有的兩股力量。正像他在《午後之死》中說的:「一切故事,講到相當長度,都是以死結束的;誰要不讓你聽到那裡,他就算不上一個真正講故事的人。」所以死亡是反覆出現的主題;對於死的憂懼使海明威老想畏避,正如想到自己愛動感情使他老想畏避一樣,直到最後他不得不寫這個主題:《殺人者》中暴徒們要行兇把人弄死,《乞力馬扎羅的雪》中那個漢子由於壞疽而漸漸死去,《白象似的岡巒》中寫人畏死,《打不敗的人》中寫鬥牛士怎樣看待死,《世界之都》中寫西班牙男孩怎樣看待死。有一個時期,在一些短短的速寫里,他避開了它,但是肉體生而復滅這個永恆矛盾的磁力遲早又把他拉了回來。儘管由於誤會,他的散文作品招來了鐵石心腸、無可救藥的惡名,而在這層散文的硬甲下,卻以旋律的逐漸低沉透露了死的哀愁:

  兩個男僕抬起了帆布床,繞著那些綠色的帳篷兜了一圈,然後沿著岩石往下走到那片平地上,走過那兩股濃煙──現在正亮晃晃地燃燒著,風吹旺著火,野草都燒光了──來到那架小飛機前。

  在這樣一段文字的後面或者說下面,有一種出於個性、別人永遠無從效法的節奏,有一種本人獨具的節奏、個人內心的悲鬱、對於死的深沉憂懼。這一點正是大西洋兩岸上千個海明威的模仿者再學也學不到家的:因為這些小海明威們被他那平易粗放、街頭硬漢般的文風所吸引,如雨後春筍,到處破土而出──這些只識皮毛的臨摹快手為數上千,卻誰也不懂得,像契訶夫曾經指出的,一個人寫得越冷靜越不露聲色,作品產生的感情可能越深刻越動人。其實海明威很容易受到情緒的感染,因此他總是努力把他自己,把他的思想和感受從作品表層上鏟掉。由於這個緣故他遭到奧爾德斯·赫胥黎先生奧·赫胥黎(1894—1963),英國小說家、隨筆家。達爾文的戰友、《天演論》作者托馬斯·赫胥黎之孫。的譴責。這位先生寫下海明威一心要脫離正規這句話的時候,自己簡直就是乾枯理智的化身;赫胥黎指責海明威屬於那一類「知書達理的人,他們千方百計假裝愚蠢,掩蓋自己受過教育的事實」。

  海明威對此作了答覆,而且答覆得好:

  作家寫小說應當塑造活的人物;人物,不是角色。……如果作家想寫的那個人物談論舊時代的大師,談論音樂,談論現代繪畫,談論文學或者科學,那麼他們就應當在小說里談論這些問題。如果人物沒有談論這些問題,而作家叫他們談論,那麼這個作家就是一個偽造者;如果作家自己出來談論這些問題,藉以表現他知道的東西多,那麼他是在炫耀。不管他有多好的一個詞兒,或者多好的一個比喻,要是用在不是絕對必需、除它無可替代的地方,那麼他就因為突出自己而毀壞了他的作品。

  這段話實際上既是猛然一擊,反駁了赫胥黎和那些受到了過多教育、覺得現實生活處處都俗不可耐的才智超群之士,又是一篇自白,為海明威本人和他的寫作主張作了辯護。海明威本來可以補充一句:別說寫個活人,就連除了充當分析家手術台上的生物解剖標本而外,還有點感情血肉的一個角色,赫胥黎也沒有寫出來過。他本來還可以說,他自己雖然主要寫的是不久要死的一些人,而赫胥黎筆下的角色,還沒等赫胥黎來寫,就已經死了。事實上他補充的,是下面的話:

  小說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編造出來的角色,他們必須出自作者自己經過消化了的經驗,出自他的知識,出自他的頭腦,出自他的內心,出自一切他身上的東西。

  作家的目標和意圖不能比這說得更清楚了;而且在我看來,如果需要證明的話,這裡已經決然無疑地證明了,所謂海明威鐵石心腸(就是說,沒有感情、啞巴、麻木等等)的傳說從來沒有任何事實根據。海明威明白,也極有必要使所有短篇小說家都明白,要在紙上表達很多很多東西而又一字不寫這些東西,是可以做到的。倘能預先不必像收支對照表那樣在一張白紙上分欄寫滿描寫辭彙,而能傳達情緒和氣氛,掌握暗示的藝術,用一句話說明兩件或者兩件以上不同事情的藝術,那就把短篇小說家要乾的活完成了多一半。因為海明威憑著一種簡潔利落的新風格掌握了這門活計,廢除了一大堆向來被認為決不可少的文學道具,所以他曾經是而且至今還是一位極其重要的作家。

  (選自《外國文學研究資料叢刊·海明威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推薦閱讀:

父與子的作文應該怎麼寫?
八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默寫題及答案
九年級語文上《唐雎不辱使命》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民間語文第147期:地產降價政府著急是誰犯的錯?
誰有作文《令我感動的一件事》的範本?

TAG:實驗 | 教師 | 語文 | 教科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