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成語溯源

  摘 要:成語是極為精鍊,極富表現力的一類辭彙,多源自神話寓言、歷史故事、詩文語句或口頭俗語,還有一些是來源於佛教。有的佛教成語帶著深深的宗教烙印,而有的佛教成語卻是完全按照漢語語法構成的,又經過了語義的發展變化,在漢語辭彙體系中已很難看出它最初的來源。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5/view-3311666.htm  關鍵詞:成語;佛教;來源  中圖分類號:H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6-0000-01    東漢佛教傳入中國,對中國的社會文化、宗教信仰、藝術創作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佛經的翻譯,語言的接觸都在漢語辭彙中留下了印記,不少成語最初源自佛教,其中部分成語在後來的傳播過程從外來語進入漢語的一般辭彙,意義得到了延伸、使用範圍得到了擴展,甚至改變了感情色彩。  一、 概括教義  將佛教的宇宙觀、哲學觀、人生觀用精簡濃縮的哲理性話語進行概括,從而得到的一些佛教成語。  1、一塵不染  「塵」:因素,喻指物慾;「染」:沾染。佛家以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是眼、耳、口、鼻、舌、身、意所能感知的六種事物。「一塵不染」原指佛教徒不被六塵之中的任何一種所沾染,即排除物慾,不受塵俗干擾,保持內心的潔凈。後用來形容環境或物品非常潔凈,也可以用於比喻人品高潔。語義由抽象的哲學概念演變為具體的生活含義,是一個具體化的過程。  語出唐?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薩在乾土山中經行,土不著足,隨嵐風來,吹破土山,令散為塵,乃至一塵不著佛身。」意思是:就像菩薩經過乾土山,腳不沾土,山中嵐風吹向土山時,土揚為塵,但周身卻不沾一絲塵埃。  2、不即不離  「即」:接近,靠近;「離」:分開,疏遠。「不即不離」原指的是眾生和佛之間的關係,既不能太接近,也不會太疏遠,佛與眾生既不是等同的,但也不是兩個個體。後多形容與人或事物的關係和對人或事物的態度,既不親近,也不疏遠。  語出唐《圓覺經》:「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是佛。」意思是:不接近也不分開,沒有拘束也沒有超離,才知道眾生本有的心性與佛是相通的。 3、不可思議  「思」:用心思忖;「議」:用言語表達。佛教用語「解脫」指的是脫離了煩惱業報的束縛,自由自在,毫無掛礙。「解脫」的境界又被稱為「不可思議」,即是思維和言語都不能及的境界。佛理神秘奧妙,不可以用心思忖,也無法用言語表達,只能在直觀中參悟。後來形容不可想像或難於理解,出乎常情。  語出東晉?慧遠《維摩詰所說經義記?卷一》:「不思據心,不議據口,解脫真德,妙出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意思是:不依據心的思索,也不能依靠口的言傳,解脫的真意,奧妙深玄,超出一切情理虛妄,思維和言語都不能達到,因此稱之為不可思議。 --!>  二、凝練故事  宗教的傳播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以情動人,因此佛經中有許多故事,通過形象性和藝術性的描述,解說佛教的教義,從這些故事中凝練出了一些成語。  1、天花亂墜  語出南朝《梁高僧傳》:梁武帝時,雲光法師講經,梁武帝從早到晚認真聽講,絲毫沒有倦意。雲光法師說得繪聲繪色,感動了上天,香花紛紛從天上掉下來。  「天花」:天上的花;「亂」:沒有秩序;「墜」:從高處落下、掉下。「天花亂墜」字面義就是形容美妙的花朵紛紛從天墜落。本義是用來形容口才好,說得動聽。後多比喻過分誇大、不切實際的言語。語義的感情色彩由褒義變為了貶義,這個轉變也與佛教有關。宋代?道原《景德傳燈錄》中講到對佛意要真正領會,做到返璞歸真,反對講得天花亂墜。  2、頑石點頭  語出晉《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群石皆點頭。」 東晉高僧道生認為「眾生皆有佛性」,一日他在虎丘山上講說《涅槃經》,不禁對著石頭髮問:「我的闡釋是不是符合佛經的原義呢?」山上的石頭竟然感動得紛紛點頭。  「頑石點頭」原指只要佛法講得精深,頑石也會感動而點頭,萬物皆有佛性。後來形容道理講得透徹,使人心悅誠服。  三、運用比喻  運用比喻能讓枯燥玄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更易於理解和傳播。  1、醍醐灌頂  「醍醐」:原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純酥油,佛教中用來比喻最高的佛法。「灌頂」:古印度,國王登基或冊立太子時,由主持者向國王或太子的頭頂上澆灑四大海之水,表示富有四海,稱之為「灌頂」。佛教儀式中師父向弟子頭頂上洒水,以示潔凈。「醍醐灌頂」的本義是向人灌輸智慧和最高佛法,使人徹底醒悟。後比喻聽到了高明的見解,受到很大的啟發,或形容清涼舒適的感覺。  語出《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話》:「相公聞之,猶如甘露入心,夫人聞之,也似醍醐灌頂。」 意思是:相公和夫人聽到(他)講的法,頓時體悟了佛法真諦。  2、打成一片  原指將千差萬別的事物視為平等的,沒有差別的。後用來形容感情融洽,關係密切。  語出宋《碧岩錄》:「長短好惡,打成一片,一一拈來,更無異見。」意思是:將長與短,好與惡視為等同的,它們之間並沒有任何的差異。《五燈會元?益州青城香林院澄遠禪師》:「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意思是:他修行四十年,才達到「打成一片的」的境界。  四、佛教用語  佛教除了教義、故事外,還有許多理論體系和儀式,這些佛教用語也會以成語的形式進入漢語辭彙系統。  1、大千世界  「世界」:佛教名詞,既包括了時間,也包括了空間。唐?般剌密諦《楞嚴經》:「世為遷流,界為方位。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  「大千世界」指的是釋迦摩尼所教化的範圍。佛教規定: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廓,被同一日月所照,構成了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因為「大千世界」包含了「小千」、「中千」、「大千」三個「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簡稱為「大千世界」。  後泛指包羅萬象、廣闊無邊的現實世界。  2、現身說法  「現」:顯露。「身」:佛的化身。佛有法身、報身和化身。法身就像真理一樣,是不可見的。報身有三十二法相,為佛在極樂凈土之身,諸佛菩薩和得道之士可見的。化身是佛為了開化世人,為眾生講說佛法而顯現出的各種身形,可以是人、天、禽、鳥,花、樹等,為世間一切人畜所能見。  「現身說法」本義是佛、菩薩為講說佛法或度化世人而主動顯現它的化身。語出唐?般剌密諦《楞嚴經?卷六》:「皆現其身,而為說法。」  後用來表示人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行為去勸說別人。 3、心心相印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契合,符合。「心心相印」原指佛教禪宗的修行方式——以心傳心。師徒間不立文字,不依經卷,不通過言語的傳達,而依靠師徒之間的心意契合就能相互理解、印證佛法。後來比喻彼此心意互通,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多用於男女之間。  語出唐《黃檗傳心法要》:「自如來付法迦葉以來,心心相印,心心不異。」意思是:自從釋迦摩尼傳授佛法給迦葉到現在,師徒之間心與心相互契合,佛法真意並未改變。 --!>  參考文獻:  [1] 朱瑞玟.佛教成語[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6.  [2] 梁曉紅.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辭彙的發展[M].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  [3] 梁曉紅.簡論佛教對漢語的影響[J].漢語學習,1992(6):13-15.  [4] 孫艷.佛教翻譯與漢語四字格的發展[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5(1):121-126.
推薦閱讀:

一鳴驚人,誤傷了多少人
漢娃說成語:《殺豬教子》
引導學生通過探究生成語文能力
和帝王有關的成語
成語中的一字之差

TAG:佛教 | 成語 | 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