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傳承有序 之 紅山文化文明巔峰

紅山文化距今4500年——6500年左右,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發現於內蒙古赤峰市境內,五十年代以赤峰市紅山區紅山後紅山文化時期遺址而命名,以此之後將同等時期、同等文化類型的遺址均定性為紅山文化時期遺址。

根據考古發現紅山文化是以西遼河流域中的西拉木倫河、老哈河、大凌河流域為中心向周邊擴散,目前發現的紅山文化時期遺址已經覆蓋到東北亞地區。紅山文化時期社會生產力以農耕為主兼以家畜飼養和少量的漁獵、採集,石器作為當時生產、生活的主要工具來源,在製作工藝上擁有著很大的進步與發展,從而不難看出農耕生產的進步與發展!

小河西文化時期石器

興隆窪文化時期石器

趙寶溝文化時期石器

紅山文化時期石器

紅山文化早期沿襲了趙寶溝文化時期的陶器製作工藝,發展至中晚期在陶器的製作上具有了飛躍式的進步,彩陶在這一區域開始廣泛使用,而彩陶上的裝飾紋飾以及表現手法高度相似,造型把握精準,力學原理與美學的完美結合使之每一件器物造型十分優美,同時更為後期的小河沿文化時期彩陶的製作奠定了殷實的基礎。

紅山文化時期彩陶

紅山文化時期先民居住方式沿襲了半地穴式居住方式,居住地多為依山傍水如在平原地區沂水而居,社會等級制度以及分工明確,與此同時先民的社會生產力以及精神、物質生活水平都繼承了趙寶溝文化時期的特性又具有突破性的進步與發展。趙寶溝文化時期處於文明的大爆發階段,當時先民的精神信仰可謂是天馬行空、百家爭鳴,由此衍生出了一批精美而又造型各異的崇奉神器。當時代的腳步進入了紅山文化時期隨之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又因經過幾千年的沉澱,從而在這個區域內考古發掘出現的玉雕龍、勾雲型玉佩、馬蹄桶型玉器以及鴞、蠶等一批選料精良造型一致的器物充分反映出了生活在東北亞這一區域內的紅山文化時期先民精神信仰的高度統一,把史前神玉時代推到了一個無法超越的巔峰,從而充分證明了「國」這一概念的形成,「古國」也由此開始出現,從而也為中華文明「崇龍尚玉」的文明進程奠定了殷實的基礎,更是形成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

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曾經提出過:「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紅山文化時期玉雕龍

紅山文化時期勾雲型玉佩

紅山文化時期馬蹄桶型玉器

紅山文化時期鴞型玉器

茶話篇:在眾多紅山文化愛好者的心中只知道紅山文化這一概念,但殊不知紅山文化文明的高度發達也是經過小河西文化——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幾個史前文化時期數千年的演變和積累才發展到了我們所看到紅山文化時期高度發達、輝煌的文明!編寫系列史前文化知識普及性的文章志在盡筆者所能傳承紅山文化,更為微薄之力拋磚引玉誠望廣大同好各盡起言營造一片紅山文化的純凈天空!

推薦閱讀:

會供功德、儀軌、傳承及注意事項(後附:丹真絨布上師開示的會供儀軌念誦次第、供品擺放參考)
傳承優秀傳統道德理念就是踐行核心價值觀
明清三部少林拳經以及玄機和尚後續傳承的具體說明---清風俠
傳承優秀傳統家庭文化
《金剛經》的歷史傳承

TAG:文化 | 文化傳承 | 傳承 | 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