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看世界萬事萬物竟然這麼簡單?

學易經智慧,解人生百惑!每天五分鐘,輕鬆學易經!

由著名易學明師徐丙昕主講!易經指導生活,共建和諧社會!

第十一、十二、十三講合集 易經的三個原則

主講、文/徐丙昕

《易經》的哲學內涵,主要體現在「三易」上。《乾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簡易也,變易也,不易也。」被後人通稱它為「易學三原則」。《易經》哲學內涵中的「三易」的關係,可以具體理解為:由其生之原而論,是簡易,也就是萬物皆由太極陰陽而生;由其生生不已而論,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停地生髮演化以至無窮,是變易;由其生之有秩序而論,也就是不管如何變化,總是有其內在統一不變的規律與原則,從這個規律原則來看是不易。簡易者其德,不易者其體,變易者其用。

先說一說簡易。

《易經》的簡易也是最高的原則,宇宙間無論如何奧妙的事物,當我們的智慧夠了,了解它以後,就變得非常簡單。這就是把複雜的道理,變得簡單化,所以叫做簡易。

簡易的哲學內涵有兩個層面:一是天地自然的法則,本來就是簡樸而平易的,正如《繫辭》所講:「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就是說乾坤之道就是「易簡」;也就是不管天地如何之大,也不管宇宙現象是多麼複雜多變,不過是陰陽二象而已。二是簡的根源就是誠心正意。所以,簡易就是效法天道,保持人性的純正。

《易經》首先告訴我們宇宙間的事物隨時都在變,儘管變的法則很複雜,宇宙萬事萬物再錯綜複雜的現象,在我們懂了原理、原則以後,也就非常簡單了。這叫「大道至簡,善易者不佔」。這一點,從《易經》易數上看得更清楚,《易經》中只講一位數「—」,其餘的數都是來自於「—」的遞增。計算的方法也更簡單,即加法和減法,萬物的變化正是如此,非加即減。八卦和六十四卦僅僅就是用了兩個最簡單的符號:「——」和「— —」,由陰陽而成乾坤,乾坤生六子為八卦,由八卦重之而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卦而備眾象,一爻而明眾事,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就演繹出了宇宙、社會和人的無窮變化。《易經》散之三百八十四爻,聚之六十四卦,約之僅八卦,再簡之僅乾坤兩卦,再簡之僅兩爻,故《繫辭》云:「一陰一陽之謂道」,道者簡易也。

我們來看我們使用的計算機複雜吧,現在到了人工智慧很高級的階段,人機圍棋大戰的結果,更讓人驚呼,可是不管計算機多麼複雜,而其最基礎的運算原理就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即陰為「0」,陽為「1」,演變出了無窮的信息數據,進而奠定了計算機運作的原理。

我們的大千世界同樣也是如此,「雖萬象之紛紜,須一理而貫容。太過損之則成,不及者益之則利。」中孚卦《彖》云:「中孚以利貞,乃應平天也。」講的就是,誠信能保持人性的純真,是合乎天之簡樸而平易大道的。因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紛繁複雜的問題時用最簡單的辦法去處理,面對簡單的問題時則要把問題想得複雜一些,處理起來就會不會出錯是。這就叫「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複雜點」。

《易經》告訴我們,世界、乃至宇宙萬物,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譬如我們坐在這裡,第一秒種坐下來的時候,已經在變了,立即第二秒鐘的情況又不同了。時間不同,環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中,非變不可,沒有不變的事物。

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包含著陰陽兩個既矛盾又統一的方面,陰陽二性不停地切摩,陰極則生陽,陽極則生陰,這種消長盈虛的相互轉化之機使天地間萬事萬物隨時隨刻都處在變化之中,而且這種變化是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以至無窮。這就是宇宙萬象之本、萬化之根源。

《易經》這一原則告訴我們,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變是一種常態,時空在變,萬物在變,只有變才會有無限的發展的可能,而不會變,不懂變,最後都是死路一條。《繫辭》中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的發展。說明在面臨不能發展的局面時,必須改變現狀,進行變革和革命。《繫辭》中還說:「《易》之為書也,不可遠,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事物有變有不變,有不變就有變,易就是在這種「變動不居」中顯示了恆常通久的不變法則,又在這種恆常通久中表現了「唯變所適」的可變規律,這種規律也是所謂的「天行」,即天道的運行規律。

中國的老百姓總是能最切要的把握這種規律,也表達了更為實用主義的意思。那便是「變」和「通」二字,合起來,即為「變通」。變通一詞,目前仍然極具通用性。人們遇事不必死鑽牛角,而應該懂得通融、屈伸。這也是我們對變易這一原則最高明的運用。

自然萬物的千變萬化是遵循一定規則的,如每卦有六爻,體現著事物的六個發展階段:初爻是事物的初始變化階段,二爻是事物的變化初顯成效階段,三爻是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四爻是事物進入變革階段,五爻發展到興盛階段,上爻是變化發展到終極,開始走向衰微,進入下一個循環。《易經》正是通過六十四卦的結構及其卦爻辭,來幫助人們知曉宇宙在變、世界在變、萬事萬物都在變的自然之趨勢和其中的變道,從而蓄積能變之力量,修養主變之德行,做一個「與時偕行」者,變其所當變,變則必求其通,在變通中提升。

《易經》三原則的最後說的是不易,變化的宇宙自然的萬象,而不變的便是這萬象紛紜的所遵循的大規律,大法則。

不易的哲學內涵有三層意思:一是《易經》所闡釋的哲理,是宇宙、天地、人生、事物的真理,它是永恆不變的。因為宇宙生化,雖然錯綜複雜、瞬息萬變,但在變易之中,也含藏不變之理,如日升月落,晝夜相替,日月往來,寒暑相推,社會發展,人倫道德這樣的萬古之常道是「不易」的。正如董仲舒所說:「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二是自然萬物的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道本自然。以天地自然現象來講,如白晝與黑夜、陰晴與圓缺、春華秋實、滄海桑田等的變化都是本乎自然,人只能效法和適應這種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地改變自然。三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發展變化的這一永恆法則是永遠不變的。

古人認為世間萬物都在變,唯有天道規律是不變的,這種天道規律永恆不變的最高表現就是天上地下,陽尊陰卑。所以,事物變化必須遵循天道運行規律,體現尊卑長幼的秩序,這種變化規律也是成卦的根本原則。所以,我們學習《易經》則是學習其中的大道規律,以便指導我們的人生,指導我們的學習與生活。整個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不斷地認識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人類不斷發現宇宙自然規律,並運用這些規律來適應和改變自然,豐富人類的科學知識,提高人們的技能水平,從而使我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得到逐步提高。如果人類因為短視行為,而不顧大自然本身的規律,那麼,大自然回饋給我們的也將是災難。

變易是現象,不易是法則。研究《易經》的目的就是要認知變易的現象,探求不易的法則,以確定人合理存在的方針和指導應變的方法。不管它是什麼名稱,反正有這樣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不變的。這就是宇宙、自然和大道的規律。不易還有一層意思是,易經既然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不下苦工夫去學習鑽研和領悟,那是不易學會和掌握運用的。

變易是現象,不易是法則。學習《易經》中的大道規律,指導我們的人生、學習與生活。

聲明:

1、《丙昕說易經》系列視頻,由北京昕盛明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製作。本系列視頻僅為學術交流所用,轉載請註明出處,嚴禁用於商業用途。

2、以上文字部分根據徐丙昕先生講座整理,版權歸北京昕盛明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所有。


推薦閱讀:

《周易》這玩意兒其實挺有趣兒(一)
易經解析何為四象文化
易經應用智慧領導者的條件與修養
《易經新論》連載(23):八宮第四宮兌宮詳解
讀點《易經》(26)~鑰匙何在?

TAG:世界 | 易經 | 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