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博客】馬來西亞皇家空軍為何淘汰米格-29N
RMAF的米格-2N
最近有媒體報道馬來西亞皇家空軍(RMAF)準備淘汰現役的米格-29N戰鬥機(新聞報道中的米格-29H應該是俄語的「H」,對應英語應該是「N」),這批戰機將被出售給外國,並其留下的空缺將新的戰鬥機替代。
RMAF現有18架米格-29戰鬥機,其中16架單座米格-29N,2架雙座的米格-29NUB,1994年馬來西亞和俄羅斯簽署價值5.6億美元的合同,採購了這些戰機,1995年交付,1997年又以接近3500萬美元的價格對這些戰鬥機進行了升級,RMAF的米格-29N戰鬥機屬於米格-29SD型,配備在第17、19戰鬥機中隊。其中有2架分別在1998和2004年墜毀,因此RMAF現在只有16架米格-2N,這樣算來這些戰鬥機只使用了不到15年,公開的消息指其飛行小時接近2000小時,機體已經老化,需要淘太,但米格-29的機體壽命可以達到2500小時,經過延壽升級後可以再使用1000小時。因此似乎米格-29N經過升級後還可以再使用一段時間,比RMAF更早使用的米格-29的印度空軍就在對其上世紀80年代接收到的米格-29進行升級,以期延長其服役期限。這樣看來機體壽命到限並不是RMAF淘汰米格-2N的真正原因。
我們知道,米格-29SD由米格-29SE發展而來,後者是又是米格-29S的出口型,而米格-29S主要在原型機增大的機背油箱,增加了大約150公斤的燃料,其內油航程增加到1500公里,發動機推力採用RD-33 SER 2,推力為83千牛,米格-29SE是其的出口型,主要採用了ОEPrNK-29E攻擊/導航系統,包括NO19E機載火控雷達,其對戰鬥機大小的目標可以提供70公里的搜索距離,但只能對一個目標進行攻擊的能力,系統其他設備還包括OEPS-29E光電火控系統和Shchel-3UM-1頭盔瞄準具和ILS-31平顯和SEI-31下視顯示器組成,系統採用了俄羅斯標準的F OC TI 8 9 7 7匯流排,相當於美國的ARINC-429匯流排,這是一種單向、低速的數據匯流排,容納終端數量少、數據傳輸速率低,西方國家三代戰鬥機基本上沒有採用這個匯流排,由於米格-29SE無人問津,所以米高揚設計局又在其的基礎上發展了米格-29SD,RMAF的米格-29N就屬於這個標準,其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1553B數據匯流排,這是西方第三代戰機的標準數據匯流排,俄羅斯在上世紀90年代也選擇了這個標準,編號為G o S r I 2 6 7 6 5,其可以全向傳輸,系統最多可以容納31個終端,傳輸速率為1M,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換裝了NO1ME火控雷達,與NO19E相比,其採用TS101計算機替代了後者的TS100,運算速度由17萬次/秒提高到40萬次/秒,探測距離提高到80公里,最重要的是其可以同時導引2枚R-77E空空導彈同時攻擊兩個目標,這個也是吸引RMAF採購米格-29N的最主要的因素,其座艙也進行了升級,換裝了配備有PUS-29戰術輸入控制面板的MFD-54多功能顯示器。其他改進還包括符合北約標準的敵我識別器、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戰術空中導航系統及空中加油系統,比較特別的是米格-29N的空中加油探頭是附加機身表面上,而不象蘇-30那樣收縮到機體內,雖然增大了飛行阻力,但結構較為簡單。
米格-29的NO19雷達
令人感興趣的是RMAF當年在採購米格-29N的同時還採購了8架美國的F/A-18D型點戰鬥機,讓馬來西亞成為少數同時擁有東西方戰鬥機的國家,對於RMAF同時擁有兩種東西方不同體制的戰鬥機從效費比來說並不合算,因為不同的戰鬥機需要不同的後勤支持、訓練操作體系,比如米格-29N的使用的武器F/A-18D就不能使用,反之一樣,這樣就需要儲備兩種不同的武器系統,另外飛行員也不容易在兩種戰鬥機間進行轉換,從而加重的經費預算的負擔,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是米格-29N的航程不足,對地攻擊能力也不足,難以實現更遠距離上的作戰,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RMAF要求的能夠在深入南海上空作戰,而F/A-18D在這方面相對就強的多,因此RMAF稱F/A-18D是多用途戰鬥機,而米格-29N是防空戰鬥機,但米格-29N當時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能夠使用R-77E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這確立了RMAF對於周邊國家的優勢,也就是前面所說的這是RMAF採購米格-2N的最主要的原因-相比較而言,美國本世紀才答應向RMAF出口AIM-120空空導彈,數量只有24枚,到2007年才運交RMAF,在RAMF與RAAF(皇家澳大利亞空軍)的F/A-18戰鬥機進行對抗空戰時,由於後者配備的AIM-7M麻雀空空導彈,米格-29N表現較大的優勢,這也促使RAAF採購AIM-120空空導彈,不過從更高程次來說武器來源的多元化有助於擺脫對於單一國家的依賴,有助於國家政策的自主和獨立。也就是即使國家與某一方關係遇到問題,也可以依靠另外的來源來維持作戰機隊的作戰能力。
RMAF的F/A-18D
不過RMAF對於米格-29N和F/A-18D都不滿意,其希望擁有最大的戰機,以實現所謂的攻勢防禦,在本世紀初曾打算進口F/A-18F型戰鬥機,2002年美國國防部曾宣布將向RMAF出售18架F/A-18F,價值15億美元,這批戰機屬於BLOCK-1批次,配備的是AN/APG-73機械掃描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波音公司也給予非常優惠的條件;就是可以採用以舊換新的形式,將舊的F/A-18D交返波音公司,作為新型戰機的價格補償,但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後,馬來西亞強烈反對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當時的小布希政府大為惱火,中止了這個計劃,並且也中止了對F/A-18D的升級服務,所以到2007年米格-29N仍舊是RMAF僅有的能夠發射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的戰機,這也顯示了RMAF維持兩種體制不同戰機機隊的重要性,因此RMAF在2003年再次轉向俄羅斯,向其採購了蘇-30MKM戰鬥機,蘇-30MKM改進至IAPO為印度生產的蘇-30MKI,機載設備基本相同,雷達為NIIP的BARS無源相控陣雷達,對空中目標的最大搜索距離可以達到300公里,在TWS模式下具備多目標攻擊能力,光電系統為OLS-30,搜索距離比OEPS-2提高近一倍,印度提供了CAC任務計算機-MC(該MC來源於印度和英國聯合研製的OSAMC-開放式任務計算機系統),其玻璃化座艙包括廣角寬視平顯、座艙多功能顯示器則來源於法國泰利斯公司,其還提供了蘇-30MKM的達摩克利斯光電瞄準吊艙,其電子戰系統採用南非提供的MAW-300導彈逼近告警系統。與RMAF以前的戰機相比,蘇-30MKM具備航程遠、載彈量大、作戰能力強等優點。特別是其具備戰場警戒控制/引導能力,可以幾架飛機組成一個空戰網路,讓一架飛機做為迷你空中預警機使用,這對於目前缺少預警機的RMAF來說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特別是在遠離本土的南海上空作戰的時候。此外RMAF也未放棄對F/A-18F的採購,根據有關資料RMAF最終希望能有6個戰鬥機中隊,分別由蘇-30MKM和F/A-18F戰鬥機組成,並將採購空中預警機,形成新一代的空中作戰體系。
這實際上就透露了RMAF淘汰米格-29N的真正原因,其需要的航程更遠、火力更強的重型戰鬥機,在空中預警機的協助下擴大作戰半徑,加強對南海、馬六甲海峽等戰略要地的控制(還有一個原因應該是抗平衡新加坡的F-15SG戰鬥機),這時候米格-29N的作戰半徑小、火力弱的缺點就暴露無遺,儘管俄羅斯曾經向RMAF提出將米格-29N以米格-29SMT的標準進行升級,包括採用更新的航空電子系統、機背保形油箱、ZHUK-ME多模PD火控雷達,具備更強的對地/海精確制導武器投放能力,但其根本缺點並沒有得到彌補,儘管憑藉保形油箱,擴大的航程和作戰半徑,但亦付出機動性能大幅下降的代價,並且其也不能掛載蘇-30MKM能夠掛載某些重型武器如PJ-10超音速反艦導彈。加上RMAF曾經透露米格-29N由於發動機維修間隔短、機件壽命有限,因此維持保養費用高昂,是F/A-18D的數倍。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特別是未來RMAF需要大量採購新型戰機和預警機的情況下,再繼續向米格-29N投資顯然不符合RMAF未來的發展戰略,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將其淘汰並不是件令人奇怪的事情。
因此米格-29的退役對於RMAF來說並不僅僅意味著減少一種作戰飛機,更代表著其已經集中全力進行新一代遠程作戰能力的建設,這應該非常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的。
更多精彩,請關注網易軍事頻道
RMAF的蘇-30MKM
未來F/A-18F將與蘇-30MKM組成RMAF新一代遠程作戰體系
參考資料;米高揚官方主頁
本文所有配圖來源於網上,權利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傷痕 【原創】 - 245357050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可能的終結之作,依然是有生之年
※團隊管理基礎:3個要點讓團隊平衡發展
※《醉花陰》賞析 - ali8840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引用】揉手指的保健功效 - 相公的日誌 - 網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