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海拾貝:甲狀腺疾病如何選擇核醫學檢查
06-15
甲狀腺是人體一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位於頸部氣管前方正中間,分為左、右兩葉,形狀如同一個張開翅膀的蝴蝶。它通過攝取碘、合成和釋放甲狀腺激素而主管人體的生長與代謝。甲狀腺激素又以兩種形式存在: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狀腺素(T4),它們在血中保持適宜而恆定的濃度並受到神經、內分泌因素的調節。甲狀腺一旦出現疾病可大致分為機能性、器質性(佔位性)和炎症性三大類。1.機能性疾病:甲狀腺的機能性疾病是指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和甲狀腺機能減退症(甲減)。甲亢時,甲狀腺合成的激素增加,引起人體代謝過強的一系列癥狀,如心慌、多食易飢並伴有明顯消瘦、怕熱多汗、一日內大便數次、乏力、手足發抖嚴重時不能握筆握筷、眼睛發脹、眼球突出、脾氣急躁,部分伴有低血鉀者還可出現周期性麻痹、下肢癱瘓,男性病人可出現陽痿,女性則多有月經異常。甲減癥狀正好相反,甲狀腺激素水平不足致人體代謝過低,出現浮腫、怕冷、嗜睡、不想吃飯、便秘等。兒童期甲減還可引起生長發育遲緩和智力發展障礙。檢查這一類疾病主要是通過查血中甲狀腺激素(T3、T4)濃度和腦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SH)濃度;吸131碘率可作為輔助診斷和鑒別診斷依據。若血中T3、T4濃度高於正常範圍、吸131碘率高即可診斷為甲亢,反之血中T3、T4濃度低可診斷為甲減。影像學檢查(甲狀腺γ顯像和掃描)對甲亢的診斷意義不大。有時,醫生可能沒有掌握好適應症,給懷疑為甲亢的病人開掃描檢查,病人拿到掃描結果因不知體內激素水平還是無法確診是否有甲亢。放射性核素131碘治療只適用於功能亢進患者。它通過射線的輻射生物效應對部分甲狀腺細胞產生破壞與損傷,從而使功能下降以至恢復正常。當然,甲亢還可採取其他治療方法。甲減的治療主要是通過補充外源性的甲狀腺激素,即醫學上所稱的替代療法。2.器質性疾病:屬於這類疾病的有甲狀腺瘤、甲狀腺囊腫和甲狀腺癌等。它們主要引起甲狀腺形態改變和結構的破壞,表現出的癥狀多為頸部摸到可以隨吞咽上下移動的腫塊,腫塊軟硬度因病變種類不同而不同,基本無壓痛感,腫塊較大時影響吞咽和呼吸。檢查主要是做甲狀腺顯像或掃描。靜脈注射或口服顯像劑後被甲狀腺攝取,通過體外探測與成像即可得到甲狀腺的圖像,然後對其形態、大小、位置、放射性分布作出分析,用於診斷甲狀腺病變。對於有腫塊的甲狀腺顯像或掃描圖,通常是將腫塊處的放射性與鄰近部位正常甲狀腺的放射性進行比較,強度一致的稱為「溫結節」,腫塊區放射性強度高的稱為「熱結節」,放射性減低則稱為「涼結節」或「冷結節」(減低程度不同)。這種以「溫度」和「結節」相結合的診斷方式是核醫學所特有的,但這種診斷不是病理診斷,不能直接確診為某一種病,只能根據結節性質間接判斷。一般而言甲狀腺瘤和囊腫多為溫結節或涼結節;功能自主性甲狀腺瘤(又稱為毒性甲狀腺瘤)為熱結節;甲狀腺癌則往往表現為冷結節。治療方面除甲狀腺癌可以用131碘進行放射治療外,腺瘤與囊腫都只能手術治療。3.炎症性疾病:隨著檢測技術的提高和發展,越來越多的甲狀腺炎症患者得到正確而及時的診斷。甲狀腺炎有亞急性甲狀腺炎及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病),這種炎症與普通細菌性炎症不同,它屬於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人體內有抗甲狀腺自身組織的抗體存在。這些抗體對甲狀腺產生激發或破壞作用,導致甲狀腺功能出現相應變化,有時還出現炎性腫塊而且伴有腫塊區明顯疼痛。診斷上容易與前兩類疾病混淆。因此除前述T3、T4檢測、吸131碘率、顯像檢查以外,特彆強調要作抗甲狀腺自身抗體的測定,抗體呈陽性,結合病史與其他檢查即可確診。甲狀腺炎的治療需用激素來抑制免疫過程再輔以一般的消炎藥;對於炎症性腫塊,切忌手術治療,否則將引起甲減。此外,還有一種單純性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多正常,在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和缺碘地區的人群中尤為多見。這是由於從食物、飲水中提供的碘量不足,而人體的生長發育與代謝又需要大量的碘所引起的。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治療,應該及時而科學地補碘。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查出甲狀腺結節,這些東西不能吃!
※甲狀腺疾病|
※我的兩次甲狀腺切除手術經歷(甲癌患者)
※引起橋本的第三個因素——腸道通透性增加(下)
※甲狀腺疾病之甲亢的病理表現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