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針灸學考試重點

2012-06-03 1241人 16頁  5.0分  1.《針經》是指《靈樞》  2.王惟一的著作是《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3.最早的經絡學專著《足臂十一炙經》《陰陽十一脈炙經》  4.三大總結:《靈樞》又稱為<針經>,魏晉.皇莆謐<針灸甲乙經>是倖存最早針灸學專著,揚繼洲.  5.王唯一編<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6.明代是針灸學最昌盛的時期。  7.李學川<針灸逢源>列出361個穴位。  8.奇經八脈:指別道奇行的經脈包括任、督、沖、帶、陰、陽維、陰、陽蹺脈共8條。  9.六合:十二經別按陰陽表裡關係匯合成六組故有六合之稱  10.五腧穴:十二經脈分布在肘想、膝關節以下的五個特定腧穴即 井滎輸經合  11.經絡: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包括經脈和絡脈。經脈一上下縱行為主。系經絡的主體部分;絡脈是從經脈中分出側行,系經絡的細小部分。是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運行氣血,協調陰陽;調節人體各部的通路。  12.十二經別:十二正經離、入 出 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  13.疾徐補瀉:進針時徐徐刺入,少捻轉,疾速出針者為補法。進針時疾速刺入,多捻轉,徐徐出針者為瀉法。  14.中風:是以突然暈倒、不省人事,班口角 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經昏仆以口喎、半身不遂為主要臨床主症的疾病。  15.刺手:針刺操作時,醫者持針的手。 一般是右手作用掌握針具,施行手法操作。押手:針刺操作時,醫者用來按壓輔助進針的手。左手爪切按壓所刺部位或輔助針身故稱左手為押手,作用:a固定腧穴的位置,b夾持針身,協助刺手進針使針身有所依附,保持針身垂直力達針尖以利於進針,c減少刺痛和協助調節、d控制針感。  16.十四經:因任、督兩脈不僅有各自的專穴(其他六奇經的穴位都依附於十二經中),而且與十二經關係密切,故常相提並論,合稱十四經。為經絡系統的主要部分  17.特定穴:十四經穴中有一部分腧穴除具有經穴的共同主治特點外,還有特殊的性能和治療作用並有特定稱號的腧穴。  18.下合穴:六腑之氣下合與下肢足三陽經的腧穴。又稱六腑下合穴  19.原絡配穴:原穴與絡穴相配伍使用的配穴方法。  20.經外奇穴:是在十四經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稱、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  ~ 1 / 16 ~  21.奇穴:是指具有一定的名稱,又有固定的位置但未歸入十四經脈系統的腧穴。  22.阿是穴:是指既無固定名稱也沒固定位置而是壓痛點或病變局部或其他反應點等作為針灸施術部位的一類腧穴。  23.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同時也是疾病的反應點和臨床治療的刺激點。腧,本寫作「輸」,或從簡作「俞」,有傳輸,輸注的含義,言經氣傳輸之意;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經氣所居之處。  24.募穴:臟腑之氣匯聚於胸腹部的腧穴,稱為「募穴」,又稱「腹募穴」。「  25.一夫法:令患者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以中指中節橫紋為標準,其四肢的寬度作為3寸。四指併攏名曰「一夫」,用橫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26.得氣:古稱「氣至」,今又稱「針感」,是指毫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提插或捻轉等行針手法,使針刺部位獲得酸麻脹痛等經氣感應。  27.行針:又叫運針,毫針刺入穴位後為了使患者產生針刺感應或進一步調整針感的強弱以及使針感向某一方向擴散、傳導而採取的操作方法。  28.燒山火:將針刺入腧穴應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再將針刺入中1/3(人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然後將針刺入下1/3(地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即慢慢地將針提到上1/3,如此反覆操作3次,即將針緊按至地部留針。在操作過程中,或配合呼吸補瀉法中的補法,即為燒山火法,多用於治療冷痹頑麻,虛寒性疾病等。  29.透天涼:將預定針刺深度分為淺(天部)、中(人部)、深(地部)三層,操作時,由深至淺,每層緊提慢按六次,如此反覆幾遍(稱幾度),至病人自覺某一局部或全身有涼感時出針,不揉閉針孔,有瀉陽退熱的作用。適用於肝陽上亢及溫瘧、骨蒸癆熱等症。  30.滯針:在行針時或留針後醫者感覺針下澀滯、捻轉、提插、出針均感困難,而病人則痛劇的狀態。  31.拔罐法:古稱角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於腧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使局部皮膚充血、淤血,已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 2 / 16 ~  32.走罐法:亦稱推罐法,即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塗一層凡士林等潤滑劑,再將罐拔住。然後醫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動,至所拔部位紅潤、充血,甚或淤血時,將罐起下。  33.刺法:古稱「砭刺」,是由砭石刺病發展而來,後來又稱「針法」。指使用不用的針具或非針具,通過一定手法或方式刺激機體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操作方法。  34.十二經脈的氣血循環流注順序: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續。  35.奇經八脈的功能:①任脈:「陰脈之海」總任六陰經,調節全身陰經經氣;②督脈:「陽脈之海」總督六陽經,調節全身陽經經氣③帶脈:約束縱行軀幹的諸條經脈;④沖脈:「十二經脈之海」或「血海」涵蓄十二經氣血;⑤陰維脈:調節六陰經經氣;⑥陽維脈:調節六陽經經氣;⑦陰蹺脈、陽蹺脈:調節肢體運動司眼瞼開合。  36.十二經脈的絡穴:肺絡列缺偏大腸,胃絡豐隆脾公孫,心絡通里小支正,膀胱飛揚腎大鐘,心包內關焦外關,肝絡蠡溝膽光明,脾之大絡是大包,任絡鳩尾督長強。  37.十五絡脈的作用:加強了十二經中表裡兩經的聯繫,溝通了表裡兩經的經氣,補充了十二經脈循行的不足。軀幹部的任脈別絡、督脈別絡和脾之大絡,分別溝通了腹、背和全身經氣。  38.十二經別多從四肢肘膝關節附近的正經別出(離),經過軀幹深入體腔與相關的臟腑聯繫(入),再淺出於體表上行頭項部(出),頭項部,陽經經別合與本經的經脈,陰經經別合與其相表裡的陽經經脈(合)  39.四海即:髓海:腦(百會、風府);血海:沖脈(大杼、上下巨虛);氣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氣沖、足三里)  40.五輸穴: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瀉。  41.十二經原穴:手太陰肺經:太淵;手陽明大腸經:合谷;足陽明胃經:沖陽;足太陰脾經:太白;手少陰心經:神門;手太陽小腸經:腕骨;足太陽膀胱經:京骨;足少陰腎經:太溪;手厥陰心包經:大陵;手少陽三焦經:陽池;足少陽膽經:丘墟;足厥陰肝經:太沖。  ~ 3 / 16 ~  28.燒山火:將針刺入腧穴應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再將針刺入中1/3(人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然後將針刺入下1/3(地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即慢慢地將針提到上1/3,如此反覆操作3次,即將針緊按至地部留針。在操作過程中,或配合呼吸補瀉法中的補法,即為燒山火法,多用於治療冷痹頑麻,虛寒性疾病等。  29.透天涼:將預定針刺深度分為淺(天部)、中(人部)、深(地部)三層,操作時,由深至淺,每層緊提慢按六次,如此反覆幾遍(稱幾度),至病人自覺某一局部或全身有涼感時出針,不揉閉針孔,有瀉陽退熱的作用。適用於肝陽上亢及溫瘧、骨蒸癆熱等症。  30.滯針:在行針時或留針後醫者感覺針下澀滯、捻轉、提插、出針均感困難,而病人則痛劇的狀態。  31.拔罐法:古稱角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於腧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使局部皮膚充血、淤血,已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 2 / 16 ~  32.走罐法:亦稱推罐法,即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塗一層凡士林等潤滑劑,再將罐拔住。然後醫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動,至所拔部位紅潤、充血,甚或淤血時,將罐起下。  33.刺法:古稱「砭刺」,是由砭石刺病發展而來,後來又稱「針法」。指使用不用的針具或非針具,通過一定手法或方式刺激機體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操作方法。  34.十二經脈的氣血循環流注順序: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續。  35.奇經八脈的功能:①任脈:「陰脈之海」總任六陰經,調節全身陰經經氣;②督脈:「陽脈之海」總督六陽經,調節全身陽經經氣③帶脈:約束縱行軀幹的諸條經脈;④沖脈:「十二經脈之海」或「血海」涵蓄十二經氣血;⑤陰維脈:調節六陰經經氣;⑥陽維脈:調節六陽經經氣;⑦陰蹺脈、陽蹺脈:調節肢體運動司眼瞼開合。  36.十二經脈的絡穴:肺絡列缺偏大腸,胃絡豐隆脾公孫,心絡通里小支正,膀胱飛揚腎大鐘,心包內關焦外關,肝絡蠡溝膽光明,脾之大絡是大包,任絡鳩尾督長強。  37.十五絡脈的作用:加強了十二經中表裡兩經的聯繫,溝通了表裡兩經的經氣,補充了十二經脈循行的不足。軀幹部的任脈別絡、督脈別絡和脾之大絡,分別溝通了腹、背和全身經氣。  38.十二經別多從四肢肘膝關節附近的正經別出(離),經過軀幹深入體腔與相關的臟腑聯繫(入),再淺出於體表上行頭項部(出),頭項部,陽經經別合與本經的經脈,陰經經別合與其相表裡的陽經經脈(合)  39.四海即:髓海:腦(百會、風府);血海:沖脈(大杼、上下巨虛);氣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氣沖、足三里)  40.五輸穴: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瀉。  41.十二經原穴:手太陰肺經:太淵;手陽明大腸經:合谷;足陽明胃經:沖陽;足太陰脾經:太白;手少陰心經:神門;手太陽小腸經:腕骨;足太陽膀胱經:京骨;足少陰腎經:太溪;手厥陰心包經:大陵;手少陽三焦經:陽池;足少陽膽經:丘墟;足厥陰肝經:太沖。  ~ 3 / 16 ~  42.郄穴治療急症和久病  43.下合穴:胃大腸小腸膽膀胱三焦對足三里上下巨墟陽陵泉委中委陽。  44.臟會:章門;腑會:中脘;氣會:膻中,血會:膈俞;筋會:陽陵泉;脈會:太淵;骨會:大杼;髓會:懸鐘;  45.①通於任脈:列缺②通於沖脈:公孫③通於督脈:後溪④通於陽蹺脈:申脈⑤通於陰維脈:內關⑥通於陽維脈:外關⑦通於帶脈:足臨泣⑧通於陰蹺脈:照海  46.骨度分寸:上肢:腋前、後紋至肘橫紋9寸;肘橫紋至腕掌(背)側橫紋12寸。下肢:恥骨聯合上緣至股骨內上髁外緣18寸;脛骨內側可下方至內踝尖13寸;股骨大轉子至腘橫紋19寸;腘橫紋至外踝尖16寸  47.平神闕的穴位有哪些:肓俞、天樞、大橫、帶脈  48.平命門的穴位有哪些:腎俞、志室  49.尺澤:急性吐瀉、中暑、小兒驚風等急症。魚際 :小兒疳積。合谷:發熱惡寒等外感病症,熱病無汗或多汗;經閉滯產;凡太陽病,皆可用合谷。豐隆:人身祛痰第一要穴,三陰交:婦科病症;生殖系統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壓;陰虛諸證  50.孕婦禁針穴位:合谷、缺盆、三陰交、崑崙、肩井、至陰(慎用:會陰、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少澤)  51.陰維為病苦心痛,陽維為病苦寒熱  52.手太陰肺經經(共11穴)手陽明大腸經經(共20穴) 足陽明胃經(45穴)足太陰脾經(21)手少陰心經(9穴)手太陽小腸經(19穴)足太陽膀胱經(67穴)足少陰腎經(27穴)手厥陰心包經(9穴)手少陽三焦經(23穴)足少陽膽經(44穴)足厥陰肝經(14穴)  53.刺法的量學要素包括:刺激的強度,刺激的時間。  54.頭針:⑴額中線:從神庭向前引一條1寸的線。主治:癲癇、精神失常、鼻病等。⑵額旁1線:從膀胱鏡眉沖引出。主治:冠心病、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失眠。⑶額旁2線:從膽經頭臨泣引出。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肝膽疾病等。⑷額旁3線:從胃經頭維穴引出。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陽痿、遺精、子宮脫垂、尿頻等。⑸枕下旁線:玉枕穴向下引一條長2寸的線。主治:小腦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礙、後頭痛等。  ~ 4 / 16 ~  55.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十二經脈左右對稱的分布在頭面、軀幹和四肢,縱貫全身。陰經屬臟,分布於四肢內側和胸腹上下肢內側為手足三陰經,陽經屬腑,分布於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幹,上肢外側為手三陽經,下肢外側為足三陽經,手足三陽經在四肢排列順序為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後其中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上8寸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至內踝上8寸以上則太陰交出於厥陰之前。  56.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總的規律: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胸腹。交接規律:①相表裡的陰經與陽經在手足末端交接;②同名的陰經與陽經在頭面部交接;③相互銜接的陰經與陰經在胸中交接。  57.十二經起止穴:手太陰肺經:起於中府,止於少商;手陽明大腸經:起於商陽,止於迎香;足陽明胃經:起於承泣,止於厲兌;足太陰脾經:起於隱白,止於大包;手少陰心經:起於極泉,止於少沖;手太陽小腸經:起於少澤,止於聽宮;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睛明,止於至陰;足少陰腎經:起於湧泉,止於俞府;手厥陰心包經:起於天池,止於中沖;手少陽三焦經:起於關沖,止於絲竹空;足少陽膽經:起於瞳子髎,止於足竅陰;足厥陰肝經:起於大敦,止於期門。  58.腧穴的主治特點:①近治作用:如睛明、承泣、攢竹、瞳子髎等經穴均能治療眼疾;②遠治作用:如合谷能治療本經所過處的頸部和頭面部病症;③特殊作用:如內關可治心動過速,又可治療心動過緩。  59.簡述經絡的作用及其臨床意義?  60.經脈作用:1聯繫臟腑,溝通內外。2運行氣血、營養全身。3抗禦病邪、保衛機體4傳導感應、調整虛實臨床引用:1診斷方面:可以根據疾病所出現的癥狀;結合經脈循行的部位及所聯繫的臟腑,作為辯證歸經的依據2治療方面:針灸治病選穴,一般在明確辯證的基礎上,除選用局部腧穴外,通常以循經取穴為主,即某一經絡或臟腑有病,便選用該經便選用該經或該臟腑的所屬經絡或相應經脈的遠部腧穴來治療。  61.耳穴的分布規律:與頭面相應的穴位在耳垂,與上肢相應的穴位居耳舟,與軀幹和下肢相應的穴位在對耳輪體部和對耳輪上、下腳,與內臟相應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 5 / 16 ~  上一頁  62.針灸治療原則:⑴補虛瀉實(1、虛則補之,陷下則灸之;2、實則瀉之,菀陳則除之;3、不盛不虛以經取之)⑵清熱溫寒;熱則疾之,寒則留之。⑶治病求本: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同治。⑷三因制宜:因時地人。  63.針灸的治療作用: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  64.舉例說明針灸的取穴原則  1)近部選穴 顛頂痛取百會 胃痛取中脘 面癱局部去頰車 地倉 顴髎,近部選風池  2)遠部選穴 胃痛選足陽明胃經的足三里 上牙痛選足陽明胃經的內庭 下牙痛選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  3)辯證對症選穴 腎陰不足導致的虛熱選腎俞 太溪;肝陽化風導致的抽風選太沖 行間等;牙痛由病因病機可分風火牙痛 風池 外關,胃火牙痛內庭 二間,腎虛牙痛 太溪 行間。根據特殊癥狀取穴如哮喘選定喘穴 蟲證選百蟲窩,腰痛選腰痛點,落枕選外勞宮。崩漏選斷紅穴  65.八脈交會穴歌: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縫。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蹺照海隔喉嚨。  66.列缺 歸經:手太陰肺經 定位: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主治:a.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肺系疾病;b.頭痛、齒痛、項強、口眼歪斜等頭項部疾患。功效:祛風散邪,通條任脈  67.內關 歸經:手少陰心經 定位: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主治:a.心痛、胸悶,心動過速或過緩等心疾;b.胃痛、嘔吐、呃逆等胃腑病證;c.中風;d.失眠、郁證、癲狂癇等神志病證;e.眩暈症,如暈車、暈船、耳源性眩暈;f.肘臂攣痛。功效:寬胸理氣,寧心安神,降逆和胃,化痰  68.外關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 定位: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正中間。主治:a.熱病;b.頭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頭面五官病;c.瘰癧;d.脅肋痛;e.上肢痿痹不遂。功效:清熱解表,活絡聰耳  69.三陰交 歸經:足太陰脾經 定位 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主治 腸鳴、腹脹、腹瀉等脾胃虛弱諸證;月經不調、痛經、帶下、難產、陰挺、不孕等婦產科病證;遺精、陽痿、遺尿、水腫等生殖泌尿系統疾患;失眠、多夢、高血壓、中風;下肢痿痹;陰虛諸證。  ~ 6 / 16 ~  70.足三里 歸經:足陽明胃經 定位 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主治 胃痛、嘔吐、噎膈、腹脹、泄瀉、便秘、痢疾等胃腸病證;下肢痿痹證;癲狂等心神病;乳癰、腸癰等外科疾患;虛勞諸證,為強壯保健要穴。  71.合谷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簡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主治 頭痛、目赤腫痛、牙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聾等頭面五官諸疾;發熱惡寒等外感病證,熱病無汗或多汗;經閉、滯產等婦產科病證。  72.曲池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主治 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證;熱病;高血壓;癲狂;腹痛、吐瀉等胃腸病證;咽喉腫痛、齒痛、目赤腫痛等五官熱性病證;癮疹、濕疹、瘰癧等皮外科疾患。  73.陰陵泉 歸經:足太陰脾經 定位 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處。主治 腹脹、腹瀉、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等脾不運化水濕病證;膝痛。  74.陽陵泉 歸經:足少陽膽經。定位 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主治 黃疸、脅痛、口苦、嘔吐、吞酸等肝膽犯胃病證;膝腫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關節疾患;小兒驚風。  75.曲澤 歸經:手厥陰心包經。定位 肘微屈,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主治:心悸、善驚等心繫病證;胃痛、嘔血、嘔吐等熱性胃病;暑熱病;肘臂攣痛  76.次髎 歸經 足太陽膀胱經 定位 第2骶後孔中,約當髂後上棘下與後正中線之間。主治 月經不調、帶下、痛經等婦科病證;小便不利;遺精、陽痿、疝氣;腰骶痛、下肢痿痹。  77.天樞 足陽明胃經穴。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大腸的募穴。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痹、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78.百會 督脈穴。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頭痛,眩暈,休克,高血壓,脫肛等  79.大椎 督脈穴。在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椎棘下凹陷中。大椎,背部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外感病症,骨蒸潮熱,癲狂癇等神志病,項強,脊痛,風疹,痤瘡  ~ 7 / 16 ~  80.水溝 督脈穴。在面部,當人中溝的上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處 昏迷暈厥中風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危急重症 癔症癲狂急慢驚風等神志病症 閉塞鼻扭面腫口歪吃痛牙關緊閉等鼻口部 閃挫腰痛  81.腎俞 足太陽膀胱 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腎炎,腎絞痛,遺尿,尿路感染,陽痿,早泄,遺精,精液缺乏; 外科系統疾病:腎下垂,膀胱肌麻痹及痙攣,胃出血,腸出血,痔瘡,肝腫大; 其它:月經不調,腰痛,哮喘,耳聾,貧血,肋間神經痛,腦血管病後遺症等。  82.豐隆 足陽明胃經穴。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氣逆,喉痹卒暗,狂癲,足不收,脛枯,胸腹痛,嘔吐,便秘,腳氣,厥頭痛,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身重,經久閉,忽大崩,婦人心痛,諸痰為病,頭風喘嗽,大小便澀難。  83.風池 足少陽膽經穴。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衄,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  84.人中 位於上唇中線的垂直溝,督脈穴位之一。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暈眼昏 人中位於人體鼻唇溝的中點,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位於上嘴唇溝的上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二交界處,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癲狂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面腫,腰背強痛等症。昏迷,暈厥,暑病,癲狂,癇證,急慢驚風,鼻塞,鼻出血,風水面腫,牙痛,牙關緊閉,黃疸,消渴,霍亂,溫疫,脊膂強痛,挫閃腰疼  85.後溪 手太陽小腸經穴。小指本節(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八脈交會穴,通於督脈。主治頭痛項強,落枕,目赤腫痛,耳聾,耳鳴,鼻衄,癲癇,瘧疾,黃疸,盜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攣急 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五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86.關元 任脈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小腸的募穴。主治中風脫症,腎虛氣喘,遺精,陽痿,疝氣,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泄瀉,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神經衰弱,暈厥,休克等。並有強壯作用仰卧位。  ~ 8 / 16 ~  87.膻中 任脈穴。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心包募穴,八會穴之氣會  咳嗽,氣喘,咯唾膿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煩,產婦少乳,噎嗝,膨脹。胸部 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難、咳嗽、過胖、過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喘咳病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  1.中風:眩暈: 面癱:胃痛  1.外感頭痛:祛風通絡,止痛。督、足少陽、手太陰  主穴:列缺、太陽、百會、風池  配穴:陽明頭痛配印堂、攢竹、合谷、內庭,少陽頭痛配率谷、外關足臨泣,太陽頭痛配天柱、後溪、申脈,厥陰頭痛配四神聰、太沖、內關;風熱配曲池、大椎點刺出血,風寒配風門拔罐或艾灸,風濕配陰陵泉  余穴瀉法  方義:百會、太陽疏導頭部經氣,風池祛風活血,通絡止痛,列缺宣肺解表,祛風通絡  內傷頭痛  實證:疏通經絡,清利頭竅。督、足陽明、足少陽  主穴:百會、風池、頭維  配穴:肝陽上亢加太沖、太溪、俠溪,痰濁頭痛加太陽、豐隆、陰陵泉,瘀血頭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內關  瀉法  方義:百會、頭維收通頭部經絡氣血,風池活血通經,清利頭目,調和氣血  虛證:疏通經絡,滋養腦髓。督、足陽明、足少陽  主穴:百會、風池、足三里  配穴:血虛加三陰交、肝俞、脾俞,腎虛加腎俞、太溪、懸鐘  風池平補平瀉,余穴補法  方義:百會疏調氣血以養腦髓,風池活血通經,調和氣血,足三里補益氣血,滋養腦髓  皮膚針叩刺太陽、印堂及頭痛處,出血少量——外感頭痛  2.落枕  治法:舒筋通絡,活血止痛。阿是穴、手太陽、足少陽  主穴:外勞宮、肩井、後溪、懸鐘、阿是穴  配穴:風寒襲絡加風池、合谷,氣血瘀滯加內關、阿是穴,肩痛加肩髃、外關,背痛加天宗  瀉法  方義:外勞宮是經驗穴,後溪、懸鐘、阿是穴疏通頸部經絡氣血,舒筋通絡止痛  3.漏肩風  治法:通經活血,祛風止痛。阿是穴、手三陽經  主穴:肩髃、肩髎、肩貞、肩井、阿是穴  配穴:手太陽經證加後溪,手陽明經證加合谷,手少陽經證加外關,外邪內侵加合谷、風池,氣滯血瘀加內關、膈俞,氣血虛弱加足三里、氣海(補法)  ~ 9 / 16 ~  余穴瀉法  方義:肩髃、肩髎、肩貞、阿是穴、肩前可疏通肩部經絡氣血,活血祛風止痛  3.腰痛  治法:活血通經。阿是穴、足太陽經  主穴:阿是穴、大腸俞、委中  配穴:寒濕配腰陽關,瘀血者配膈俞,腎虛者配腎俞、命門、志室  主穴瀉法,寒濕灸法,瘀血刺絡拔罐,腎虛補法,腎陽虛加灸法  方義:阿是穴、大腸俞疏通氣血,通經止痛,委中疏調背部膀胱經之氣血  梅花針叩刺出血,加拔火罐寒濕和瘀血  4.痹證  治法:通痹止痛。阿是穴、循經及辯證選穴  主穴:阿是穴、局部經穴  配穴: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腎俞、關元,著痹加陰陵泉、足三里,熱痹加大椎、曲池  瀉法或平補平瀉。寒痹、濕痹灸法,大椎、曲池點刺出血,局部穴位可拔罐法  5.中風  中經絡:醒腦開竅,滋補肝腎,疏通經絡。手厥陰、督脈、足太陰  主穴:內關、水溝、三陰交、極泉、尺澤、委中  配穴:肝陽暴亢加太沖、太溪,風痰阻絡加豐隆、合谷,痰熱腑實加曲池、豐隆、內庭,氣虛血瘀加足三里、氣海,陰虛風動加太溪、風池,口角 斜加頰車、地倉,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環跳、陽陵泉、陰陵泉、風市,頭暈加風池、完骨、天柱,足內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歸來、豐隆、支溝,復視加風池、天柱、晴明、球後,尿失禁,尿瀦留加中極、曲骨、關元  操作:內關瀉法,水溝雀啄法,三陰交沿脛骨內側緣與皮膚成45°角,提插補法,極泉在原穴位置上下2寸取穴,直刺進針,提插瀉法,尺澤、委中直刺提插瀉法,余穴按虛補實瀉操作  方義:內關調理心神,疏通氣血,水溝醒腦開竅、調神導氣,三陰交滋補肝腎,極泉、尺澤、委中疏通肢體經絡  中臟腑:醒腦開竅,啟閉固脫。手厥陰、督脈  主穴:內關、水溝  配穴:閉證加十二井穴、太沖、合谷,脫證加關元、氣海、神闕  操作:內關、水溝同前,十二井穴三棱針點刺出血,太沖、合谷瀉,強刺激,關元、氣海艾灸,神闕隔鹽灸  方義:內關調心神,水溝醒腦開竅,十二井調和陰陽,加太沖、合谷平肝熄風,關元灸之可輔助元陽,神闕、氣海益氣固本,回陽固脫  ~ 10 / 16 ~  6.眩暈  實證:平肝化痰,定眩。督、足少陽經、手足厥陰  主穴:*風池、百會、內關、太沖  配穴:肝陽上亢加行間、太溪、俠溪,痰濕中阻加中脘、頭維、豐隆、陰陵泉  操作:瀉法  方義:風池、太沖清瀉肝膽,平抑肝陽,內關寬胸理氣,和中化痰止嘔,百會清利腦竅定眩  虛證:益氣養血,定眩。督、足少陽經、相應背俞穴  主穴:*風池、百會、肝俞、腎俞、足三里  配穴:氣血兩虛加氣海、脾俞、胃俞,腎精虧虛加懸鐘、太溪、三陰交  操作:風池平補平瀉,肝、腎俞、足三里等補法  方義:肝腎俞滋補肝腎,養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補益氣血,風池疏調頭部氣血,百會升提氣血,二穴配合充養腦髓,緩急治標  7.面癱  治法:祛風通絡,疏調經筋。手足陽明、手足太陽  主穴:攢竹、魚腰、陽白、四白、顴髎、頰車、地倉、合谷、崑崙  配穴:風寒加風池,風熱加曲池,恢復期加足三里,人中溝歪斜加水溝,鼻唇溝淺加迎香  操作:面部腧穴平補平瀉,恢復期灸法,肢體遠端腧穴行瀉法,手法宜重,恢復期肢體遠端足三里補法,合谷、崑崙平補平瀉,余穴瀉法  方義:面部腧穴疏調局部經絡氣血,活血通絡,合谷、崑崙循經遠端選穴,急性期用瀉法可祛除陽明、太陽筋絡之邪氣,祛風通絡,恢復期,足三里補法可補益氣血,濡養經筋  8.不寐  治法:調理蹻脈,安神利眠。相應八脈交會穴、手少陰、督  主穴:照海、申脈、四神聰、神門、印堂、安眠  配穴:肝火擾心加行間、俠溪,痰熱內擾加豐隆、內庭、曲池,心脾兩虛配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腎不交配心俞、脾俞、太溪、水泉,心膽氣虛配心俞、丘墟、內關,脾胃不和配足三里、太白、公孫、內關  操作:神門、印堂、四神聰平補平瀉,對重者,四神聰留針過夜,照海補,申脈瀉,配穴虛補實瀉  方義:心藏神,神門為心經原穴,印堂調理腦神,二穴相配安神利眠,四神聰、安眠鎮靜安神,照海、申脈蹻脈,主睡眠  9.哮喘:實:祛邪肅肺,化痰平喘。手太陰、相應背俞  主穴:列缺、肺俞、膻中、尺澤、定喘  配穴:風寒者配風門,風熱者配大椎、曲池,痰熱者配豐隆,喘甚者配天突  ~ 11 / 16 ~  瀉法,風寒可灸,定喘刺絡拔罐  方義:列缺宣通肺氣,祛邪外出,尺澤肅肺化痰,降逆平喘,膻中寬胸理氣,舒展氣機,肺俞宣肺祛痰,定喘平喘  虛:補益肺腎,止哮平喘。相應背俞、手太陰、足少陰  主穴:肺俞、腎俞、膏肓、太淵、定喘、太溪、足三里  配穴:肺氣虛配氣海,腎氣虛配陰谷、關元  定喘刺絡拔罐,余穴補  方義:肺俞、膏肓針灸並用,補肺氣,腎俞補納腎氣,太淵、太溪補肺腎之氣,足三里調和胃氣,定喘平喘之效穴  10.月經不調:(1)經早:清熱調經。任、足太陰  主穴:關元、三陰交、血海  配穴:實熱配太沖或行間,虛熱配太溪,氣虛配足三里、脾俞,月經過多配隱白,腰骶疼痛加腎俞、次髎  操作:關元、三陰交平補平瀉,血海瀉,配穴虛補實瀉,氣虛加灸或溫針灸  方義:本方主功是清熱和血,調理沖任,關元調沖任之要穴,血海清瀉血分之熱,三陰交調理肝脾腎,調經之要穴  (2)經遲:溫經散寒,和血調經。任、足太陰、足陽明  主穴:氣海三陰交、歸來  配穴:寒實加子宮,虛實加命門、腰陽關  操作:氣海、三陰交毫針補法,灸,歸來瀉,配穴虛補實瀉,灸或溫針灸  方義:氣海益氣溫陽,溫灸更可溫經散寒,三陰交調補三陰而和血調經,歸來足陽明經,調理氣血而調經  (3)經亂:疏肝益腎,調理沖任。任、足太陰  主穴:關元、三陰交、肝俞  配穴:胸脅脹痛配膻中、內關,肝鬱配期門、太沖,腎虛加腎俞、太溪  操作:肝俞瀉,余主穴補,配穴虛補實瀉  方義:關元補腎培元,通調沖任,三陰交補脾胃,益肝腎,調氣血,肝俞疏肝理氣  11.痛經  實證:行氣散寒,通經止痛。足太陰、任  主穴:三陰交、中極、次髎  配穴:寒凝配歸來、地機,氣滯配太沖,腹脹配天樞、氣穴,脅痛加陽陵泉、光明,胸悶加內關  瀉法,寒甚灸  方義:三陰交通經止痛,中極調沖任之氣,散寒,次髎治痛經經驗穴  虛:調補氣血,溫養沖任。足太陰、足陽明  主穴:氣海、足三里、三陰交  配穴:氣血虧虛加脾俞、胃俞,肝腎不足加太溪、肝俞、腎俞,頭暈耳鳴加懸鐘  補法加灸法  方義:三陰交健脾益氣,調補肝腎,足三里補益氣血,氣海溫暖下焦,溫養沖任  ~ 12 / 16 ~  12.崩漏:實證:通調沖任,祛邪固經。任脈、足太陰  主穴:關元、隱白、三陰交、公孫  *隱白為足太陰脾經井穴,是治療崩漏的經驗穴  13.蛇串瘡:瀉火解毒,清熱利濕。局部阿是穴及相應夾脊穴  主穴:阿是穴、夾脊穴 *以治療肝、膽、脾三經為主  配穴:肝經鬱火加行間、大敦、陽陵泉,脾經濕熱加血海、隱白、內庭  操作:瀉,皰疹局部阿是穴用*圍針法,中央沿皮平刺,拔火罐,大敦、隱白三棱針點刺  方義:阿是穴*圍針刺或點刺拔罐,引火毒外出,夾脊穴瀉火解毒,通絡止痛  14.乳癰:疏肝和胃,清熱散結。*足陽明、足厥陰  主穴:足三里、梁丘、期門、內關、肩井  配穴:肝鬱加太沖,胃熱配內庭,火毒加厲兌、大敦  操作:瀉,期門、肩井不得針刺過深  方義:乳癰為病,多胃熱、肝鬱,足三里、梁丘清瀉陽明胃熱,期門疏通厥陰肝鬱,內關寬胸理氣,加期門疏泄厥陰壅滯,肩井乳癰經驗穴  15.扭傷:祛瘀消腫,舒筋通絡。受傷部局部腧穴  主穴:腰部:阿是穴、腎俞、腰痛穴、委中,踝部:阿是穴、申脈、解溪、丘墟,膝部:阿是穴、膝陽關、梁丘、膝眼,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醪、肩貞,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阿是穴、陽池、陽溪、陽谷,髖部:阿是穴、環跳、秩邊、承扶  配穴:循經遠取:腰部正中加人中、後溪,腰椎一側或兩側加手三里或三間  上下循經近取:膝內側上取血海、下取陰陵泉  手足同名經取穴:踝腕對應,踝外崑崙、申脈處扭傷,手養老、陽谷  踝關節內上側扭傷,病在足太陰經,可在肘手太陰尺澤穴找到壓可用點  16.耳鳴耳聾:實:清肝瀉火,疏通耳竅。手足少陽  主穴:翳風、聽會、俠溪、中渚  配穴:肝膽火盛配太沖、丘墟,外感風邪加外關、合谷  瀉  方義:主穴疏通少陽經絡,清肝瀉火  虛:益腎養竅。足少陰、手太陽  主穴:太溪、照海、聽宮  配穴:腎氣不足加腎俞、氣海,肝腎虧虛加肝俞、腎俞  補,腎氣虛小艾柱灸患處  方義:太溪、照海補益腎精腎氣,聽宮疏通耳部經絡氣血  17.鼻淵:清熱宣肺,通利鼻竅。手太陽、陽明  主穴:列缺、合谷、迎香、印堂、風池  ~ 13 / 16 ~  配穴:肺經風熱配少商,濕熱配曲池、陰陵泉  瀉,少商點刺出血  方義:合谷、迎香調手陽明經氣,清瀉肺熱,印堂散局部預熱,列缺宣肺氣,祛風邪,風池疏風利竅  18.咽喉腫痛:實熱:清熱利咽,消腫止痛。手太陰、手足陽明  主穴:少商、合谷、尺澤、內庭、關沖  配穴:外感風熱配風池、外關,肺胃實熱加厲兌、魚際  瀉  方義:少商點刺,清瀉肺熱(主穴),尺澤瀉肺經實熱,「實則瀉子」,合谷、內庭瀉陽明鬱熱,加關沖加強瀉肺胃之熱  陰虛:滋陰降火,養陰清熱。足少陰  主穴:太溪、照海、魚際  配穴:入夜發熱配三陰交、復溜  魚際瀉,余穴補  方義:太溪、照海調經,魚際利咽,清肺熱  19.遺尿 健脾益氣,溫腎固攝  穴取中極、關元、膀胱俞、三陰交。  方義:中極乃膀胱之募穴,配背俞穴膀胱俞為俞募相配,能振奮膀胱氣化之功能;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可通調肝、脾、腎三經之經氣而止遺尿。  配穴選穴:腎氣不足加腎俞、太溪;脾肺氣虛加氣海、足三里、太淵;肝經濕熱加行間、曲泉、陰陵泉;尿頻加百會。  1.手太陰肺經(11穴)  a)肺手太陰之脈,起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 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b)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2.手陽明大腸經(共20穴)  a)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間,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b)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3.足陽明胃經(45穴)  a)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b)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c)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d)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  ~ 14 / 16 ~  e)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  f)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4.足太陰脾經(21穴)  a)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b)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5.手少陰心經(9穴)  a)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  b)其支者,從心繫上挾咽,系目系,  c)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6.手太陽小腸經(19穴)  a)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b)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c)其支者,別頰上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7.足太陽膀胱經(67穴)  a)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頰,交巔;  b)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c)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d)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腘中;  e)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踹內,循外踝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8.足少陰腎經(27穴)  a)腎足少陰之脈,起於足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腘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b)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c)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9.手厥陰心包經(9穴)  a)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  b)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c)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10.手少陽三焦經(23穴)  a)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  ~ 15 / 16 ~  b)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出頁);  c)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12.足少陽膽經(44穴)  a)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b)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後;  c)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於(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d)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  e)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13.足厥陰肝經(14穴)  a)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腘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b)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  c)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14.督脈  a)督脈者,起於下極之輸,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  15.任脈  a)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肉菜製作2012-5-10  ~ 16 / 16 ~  分類:
推薦閱讀:

普濟方卷四百十五 針灸門 腧穴 背腧部
針灸資料集錦
中醫中藥針灸耳針療法有效治療老慢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哮喘
自學按摩針灸博客
針灸歸總——更上

TAG:考試 | 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