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針刀治療肩胛提肌損傷
液針刀治療肩胛提肌損傷
肩胛提肌損傷是一種常見病,大多數被誤診斷為頸部損傷或背痛、肩胛痛、頸椎病或肩周炎。大多數是由突然的動作造成損傷。上肢突然過度後伸,使肩胛骨上提和向內上方旋轉,肩胛提肌突然強烈收縮,由於肩胛骨周圍軟組織的影響,使肩胛骨與肩胛提肌不能同步運動,從而造成肩胛骨脊柱緣的內上角肩胛提肌附著處的損傷。大多發生在上4個頸椎橫突處(肩胛提肌的起點處),且損傷處瘢痕變性較明顯,一般治療方法效果不佳,多功能液針刀在肩胛提肌起止點松解注葯,同時注入醫用臭氧,大部分患者經1次治療即可治癒。
一、局部解剖
肩胛提肌位於項部兩側,上部位於胸鎖乳突肌深層,下部位於斜方肌的深側,為一對帶狀長肌,起自上位四個頸椎橫突後結節,肌纖維斜向後下外方,止於肩胛骨的內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緣的上部。此肌肉收縮時,上提肩胛骨,同時使肩胛骨下角旋向內側,肩胛骨固定時,使頸向同側屈曲及後仰。肩胛提肌受肩胛神經(C2~C5)支配。頸椎病時,肩胛骨內上角之該肌附著處常有明顯壓痛。
二、病因病理
在特殊情況,為了使肩胛骨迅速上提和向內上旋轉,肩胛提肌突然收縮,而參與肩胛骨運動的相關肌肉不能協調收縮或舒張,從而導致肩胛提肌的損傷。該肌的損傷常在肌腱部,即是在該肌的起止點處,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和休息。
急性期在肩胛骨內側緣上部出現疼痛,亦可在頸部上段疼痛,經休息和自我制動後緩解。以後逐漸轉化為慢性癥狀。肩胛提肌止點即肩胛骨內上角處,為拉應力集中點,由經常低頭工作,使肌纖維長期受牽拉而形成慢性勞損,由於勞損經常滲出而發生粘連。
三、臨床表現
該病常單側發病,雙側同時發病者較少。急性期患者常感肩胛骨內上角疼痛,或在頸椎上段出現疼痛,疼痛區域明顯在肩胛提肌的起止點及肌肉的中間部分。常反覆發作,特別長期低頭和伏案工作後,即癥狀加重。嚴重者患者上肢後伸受限。
四、診斷要點
1.多有突發性損傷史。
2.在肩胛骨脊柱緣內上角有1~2個明顯壓痛點。
3.在患側頸椎上段,即頸椎1~4橫突後結節處有壓痛。
4.上肢後伸,並將肩胛骨上提或內旋,可引起疼痛加劇,或不能完成此動作。
圖9-15 肩胛提肌示意圖
五、治療
1.體位 患者坐俯位,或者俯卧伸頸前屈位。
2.治療點 A、肩胛骨內上角壓痛點。 B、頸1~4橫突的壓痛點(圖9-15)。
3、葯及器械選擇 抽取「3號通復松液」約10m1,一般選擇2號平刃液針刀。
4、治療過程
肩胛骨內上角壓痛點:液針刀刀口線和肩胛提肌縱軸平行,傾斜針刀450角,在肩胛骨內上角疼點自下而上,先觸及內上角骨面,然後回抽無回血,注入醫用臭氧5~10ml,濃度為30mg/l,再注入「3號通復松液」,然後繼續向上進針刀,刺入肌腹內,最後行液針刀半環形松解剝離,松解完畢可留針刀30分鐘左右,效果明顯提高。
頸椎橫突的壓痛點:刀口線和頸椎縱軸平行,垂直進針,達骨面,待患者出現酸脹時,回抽無回血,每點注入醫用臭氧5ml,濃度為30mg/l,再注入「3號通復松液」1~2ml,形縱橫搖擺疏通剝離松解,出針刀。
不要自私,轉發朋友圈,朋友愛死您
推薦閱讀:
※了解乳腺癌與治療引起的絕經
※牛皮癬偏方治療之大蒜
※治療咽喉炎的偏方
※體驗外星醫生治療(二十六)*黎國雄*
※尋常疣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