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赴宴是門技術活

多讀古書可以發現,古人聚餐宴客,講究的是雅、趣、樂,很有文化品位和技術含量。

古時赴宴,入門技術當然是「酒量大」。「竹林七賢」中的劉伶、山濤以能飲著稱,據說山濤一天能喝相當於現在30斤的酒。唐朝的焦遂、李白等人也是一時「宴霸」。杜甫形容李白「斗酒詩百篇」雖有些誇張,但詩仙一次飲酒10斤應該不在話下。古時赴宴若遇上這些主兒,沒有10斤以上酒量,恐怕立馬就要「現場直播」,倒地昏迷不醒。

宴會若只比拼酒量,那也太沒意思了,古時赴宴須練就必殺技——「腦子靈」。中華五千年,向來是「無酒不成宴、無詩不成歡」,宴上詩酒不分家。如果酒足飯飽之餘,吟不出像樣的詩詞對聯,會被譏為「酒囊飯袋」,那就糗大了。

王羲之攜四十一友在蘭溪邊「曲水流觴」,溪流里的杯子在誰面前停下,誰就得即興賦詩,否則罰酒。正是在這種歡愉和諧又不失緊張的氛圍下,書聖寫下了光耀千古的《蘭亭序》。

「曲水流觴」到陸地上變成了「擊鼓傳花」,《紅樓夢》中賈府就玩過這遊戲。丫鬟們故意讓擊鼓的盲女停鼓,使「花落鳳姐」。幸好機智的鳳辣子說出笑話逗樂大家,否則就得被罰酒了。

李白讓貴妃磨墨、力士脫靴,仗著酒氣揮就《清平調詞三首》;奇才王勃赴滕王閣宴,一篇《滕王閣序》震古爍今……古可見,若腦子不靈光,沒有文學博士的水平,即使酒量再大,也會被罰得不省人事。

還有一門高級技術——「品位雅」。《周禮》記載:「以樂侑食,膳夫受祭,品嘗食,王乃食,率食,以樂徹於造。」古人的宴會不僅考究菜肴質量,還喜歡奏樂品樂,以助酒興。三國周瑜曾留下「曲有誤、周郎顧」的典故,在半醉半醒之間還能品出宮商之音的優劣,那才叫春風大雅。這門技術博大精深,非一般文人墨客所能掌握。

古時赴宴,有時還得練就「眼神好」的技術。因為酒席上流行「投壺」遊戲,賓主雙方輪流把無羽箭投入壺中,多中者獲勝,不是體育尖子恐怕也難當勝者。有時,還得練就「武藝高」的技術。比如秦趙澠池會、鴻門宴,藺相如、樊噲、項莊這些人可都是動刀動槍的,沒有武藝傍身還赴什麼宴啊? (摘自《人民文摘》)

推薦閱讀:

調情是個技術活
接吻也是技術活,得好好學      錢江晚報
職場是個技術活,不是歡樂頌,人善被人欺,心三不,說得好!
取名是個技術活
離婚是件技術活不靠情商靠智商

TAG:技術 | 古代 | 技術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