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養生觀 六、飲茶與佛教養生

返回目錄

佛教養生觀 六、飲茶與佛教養生

  佛教禁止飲酒,對酒的危害有過許多描述,還常常把酒肉放在一起加以杜絕。關於佛教對酒的態度,在本書的第二章曾經有過交代,這裡就不再贅述。在禁酒的同時,佛教卻對另一種飲料情有獨鍾,這種飲料,就是茶。

  中國盛產茶葉,中國佛教與茶更是有著不解之緣。無論是修習禪定,還是修習止觀,都需要修行者付出相當的努力,假如沒有持之以恆的決心,是難以修成正果的。佛教的修行,對於修行者而言,在心力上有很高的要求,在體力上也有不小的消耗。以禪修為例,重視坐禪修行。坐禪講究專註一境,靜坐思維,而且必須保持跏趺而坐,不能卧床睡眠。即使心志再堅定、意志再強大,長時間的坐禪,難免會使人產生疲倦和睡眠的慾望。如何解決修行中解除疲勞的問題呢?酒固然能使人短暫的興奮,但終究是亂性之物,為佛家所禁止。於是佛教徒將目光轉向茶。飲茶不違反戒律,又可以消除修行產生的疲勞提神醒腦,使人神清氣爽,思維清晰,且具有生津止渴、消除疲勞的保健功效,於是乎,茶逐漸成為佛教徒最鍾情的飲料。

  1、茶對佛教徒的保健作用

  茶葉能幫助佛教徒集中精神修鍊。《神農本草經》說:「茶葉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卧,輕身,明目。 」《神農食經》說:「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華佗《食論》說:「苦茶久食,益意思。」可見我國傳統醫學很早就注意到茶葉提神益思的功效了。佛教提倡僧人在打坐的間隙飲茶,以休息和提神。比如唐代百丈禪師創《百丈清規》,就規定參禪一炷香後,僧人可以飲茶,稍事休息,稱為「打茶」。唐開元年間,泰山靈岩寺晚間參禪,過午不食,飲茶充饑,以助禪道。佛教徒認為,茶具有「三德」:坐禪時,通夜不眠,茶可以提神;吃飽腹脹時,茶能幫助消化,去除油膩;當****躁動時候,茶為「不發之葯」,具有抑制慾望的作用。唐代詩僧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又有「三飲得道」的說法:「一飲滌昏昧,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都是說茶具有幫助修行者集中精神的作用。這也已被現代科學所證明。英國著名的茶葉研究專家菲爾·埃文斯博士指出,醫學研究表明,喝茶能使人記憶力變得更加集中和專註。因為茶葉中同時含有咖啡因和茶氨酸兩種元素,作為茶葉中獨有的成分,茶氨酸可以幫助飲茶者提神,而最近研究證明,茶氨酸同時還具有舒緩神經的作用,它和咖啡因協同作用時,能夠讓大腦保持清醒,可讓飲茶者保持專註和集中精力。還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動物實驗。用小白鼠分別喂飼生理鹽水、綠茶浸出液和咖啡鹼水溶液,然後放在迴轉器上測定其運動能量。結果表明喂飼茶葉浸出液後 60分鐘即可明顯促進其運動量,與生理鹽水組有明顯差異,咖啡鹼紛增強運動量的作用最為顯著。現代社會中出售的「避倦丸」,每粒含咖啡鹼 100~300毫克,相當於 10克茶葉中的咖啡鹼含量。茶葉提神的作用主要是茶葉中的咖啡減和黃烷醇類化合物的作用,而且這種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而降低效應。其機理據認為是促進腎上腺體垂體的活動,阻止血液中兒茶酚的降解,此外還有誘導兒茶酚胺的生物合成功效。而兒茶酚胺具有促進興奮的功能,對心血管系統有強大作用。與此相聯繫的是茶還具有益思的效應。有人用迷宮實驗證明,用茶葉喂飼小白鼠後,具有使白鼠增強記憶力的效果。因

   此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往往在感到疲乏時喝上一杯茶,刺激機能衰退的大腦中樞神經,使之由遲緩轉為興奮,集中思考力,以達到興奮集思之功效。所以,佛教徒在修行時,假如精神渙散,心念無法集中,尤其是修習四禪八定時,對於心念的收攝有極高的要求,做不到時,不妨飲茶,以茶來幫助自己集中精神。

  茶能幫助佛教徒驅除疾病。唐代陸羽的《茶經》說:「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茶經》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關於茶的經典,在此它將茶提升到與醍醐、甘露相同的位置,證明茶對於頭疼眼乾,周身不適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在《茶經》的另一篇章中,陸羽又指出茶具有利尿、解毒療瘡、治小兒驚厥等藥效。明代錢椿年的《茶譜》這樣總結茶的保健去病功效說:「人飲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正因為飲茶能使人少生疾病,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乾脆稱茶為「萬病之葯」。出家人常年喝茶,就能延年益壽。《茶經》引用《續名僧傳》記載,南朝劉宋時期的和尚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常年喝茶,活到 79歲。《舊唐書·宣宗紀》記載,大中三年(849),洛陽有個一僧人,活了 130歲,宣宗問他,是吃了什麼葯而致長壽的?僧人回答說:「我小時候很貧賤,不知什麼葯,只是從小本性就喜歡喝茶。」可見喝茶能祛病強身,使人長壽,佛教徒飲茶長壽的例子也不少見。近年來的一些研究從科學的角度,闡釋了茶的祛病機理。如澳大利亞科廷大學與中國合作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喝綠茶的男人與不喝綠茶的男人相比,前者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是後者的三分之一,如果喝茶的時間已有多年的話,那麼將會大大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婦女經常喝茶能降低子宮癌發病的危險。而美國喬治亞州醫科大學口腔生物學家斯蒂芬·許博士,經過研究也發現,綠茶具有預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常喝綠茶應該對Ⅰ型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狼瘡和乾燥綜合征等免疫系統疾病的防治有效果。其原因在於,綠茶中含有一種被稱為 EGCG的多酚類物質,能夠抑制人體的自身免疫反應,是對人體防病治病最有效的物質。上述各種茶效基本上是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為什麼有益人體健康,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人體有一種「氧自由基」存在,過量的「氧自由基」誘發了各種致病因子,而茶多酚卻能清除過量的「氧自由基」。因為茶多酚屬於黃烷醇化合物的複合體,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因此,茶多酚能抑制脂質的過氧化,起到了對人體抗衰老效果。所以日常飲茶遠勝過服維生素 E。

  茶葉的抗癌作用,也和茶多酚有關。人們在日常飲食中,往往吃進致癌物質亞硝酸鹽,這種成份在人體內會合成亞硝胺,促使細胞癌變,而茶多酚的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卻能阻斷亞硝胺在體內合成,因此減少癌變的發生。所以科學家研究證實綠茶中的茶多酚可以防癌。茶多酚還能防治高血壓和心臟病。它能為人清除「氧自由基」,有效地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過氧化,保護了內皮細胞,防止了平滑肌斑塊狀增生和動脈粥樣硬化,避免了心肌梗塞或腦梗塞,防止了人體心血管的脂質代謝紊亂。因此,多飲茶有益於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茶還能用來治療痢疾,腸胃病或傷風感冒,這也跟茶多酚有關,因為茶多酚能對人體腸道內存在的多種細菌加以鑒別,長期存在無害機體的細菌不加殺傷,而偶然入侵者給予消滅,特別對中毒性細菌有強烈的殺滅功能,所以飲茶對人體消化系統有保護作用,甚至是口腔的清潔劑,可以防止齲齒。至於茶多酚的抗輻射特長主要由於它能降低了「氧自由基」代謝產物的含量,避免了人體中毒的緣故。

  茶有如此重要的養生保健作用,無怪乎古往今來,高僧大德們大多重視茶、喜歡茶,乃至於嗜好飲茶。由此,茶與中國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

  2、茶與中國佛教的不解之緣

  印度佛教中雖然也有零星的關於飲茶的記錄,但那大多是將茶葉作為葯來使用,真正與茶結下不解之緣的,還是中國佛教。須知,許多品種的茶葉,其原產地就是中國。千百年來,人們飲茶成習,茶文化已經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正因為中國佛教徒較早就認識到茶的保健、抗病、提神作用,故而提倡僧人飲茶,茶便與佛教珠聯璧合,融入佛教的發展和佛教徒的日常生活之中。《百丈清規》多處提到「茶」,如「茶鼓」(擊此鼓召集大眾飲茶說法)、「奠茶」(供養佛菩薩)、「普茶」(請全寺僧眾飲茶)等等。據唐代筆記《封氏聞見記》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禪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可見由於禪宗的大力提倡,不僅寺院僧人飲茶成風,而且促進了北方民間飲茶習慣的進一步普及。道原《景德傳燈錄》中說及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次之多。其中有:「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飯後三碗茶」的記載。溫州瑞鹿寺的本先禪師,「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禮拜,歸下去打睡了,起來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上堂吃飯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此時,飲茶成為禪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寺院專設「茶頭」掌握燒水煮茶,獻茶待客;並在寺門前派「施茶僧」數名,施惠茶水。佛教寺院中的茶葉,稱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種用途:供佛、待客、自奉。《蠻甌志》記載,覺林院的僧人「待客以驚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帶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蓋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想不到如此眾多的宗教活動竟然都與茶相關。因為僧人不能飲酒,所以皇帝就經常賜予高僧或名寺以茶葉,表示對出家人的尊敬。史書上多有唐代皇室賞賜佛門茶葉的紀錄,如唐德宗曾賞賜奉詔譯經的印度高僧智慧大師「茶三十串」,日本名僧圓仁到五台山,朝廷曾賜茶一千斤,可見茶是佛教叢林儀軌中重要的供養品。

  也正由於中國佛教重視和提倡飲茶,茶葉總不能一直依賴朝廷恩賜,寺院必須自己更生,自己種植。本來,這也符合於禪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祖訓的。茶葉中很多名品都是由寺廟培植的,即使有些並非原產於寺院,但先前默默無聞,要跟寺廟、佛教、僧人相結合之後,才能名重天下。名茶創始於寺廟的,如碧螺春,原名「水月茶」,又稱小青茶,由江蘇洞庭山水月院僧人首先製作而得名,俗稱「嚇煞人香」,清香醇甜原產在縹緲峰西北深幽之地的小青山塢,山下有一古剎名「水月寺」,始建於梁大同四年(538),隋代大業六年廢,唐光化年間山僧志勤化緣重建,天佑四年蘇州刺史曹圭曾命名為明月禪院,北宋年間,真宗皇帝趙恆重新賜名為「水月禪寺」,寺中歷代貢茶,故亦稱為「水月貢茶院」。古寺中原有不少名人碑刻,最引人注目的是蘇舜欽的《水月茶》詩一首刻於碑中,詩云:「萬枝松覆青山塢,千樹梨開白雲園。無礙泉香誇極品,小青茶熟占魁元。 」由此足見早在唐、宋時水月寺小青茶早就受到文人雅士、達官貴人的青睞。古時寺院有山地百畝,栽有茶樹、梨樹及其他果樹。小青茶被列為貢品後,每年,山僧早春焙制的新茶,均有蘇州府台派員用快馬送往京都,深受帝王和百官的讚賞。後來清代康熙皇帝品嘗此茶後,得知是洞庭山碧螺峰所產,改定名為「碧螺春」。清乾隆年間王應奎《柳南續筆》中記有此事:「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產野茶數株,每歲土人持竹筐采歸,以供日用,曆數十年如是,未見其異也,康熙某年,按候以采而其葉較多,筐不勝貯,因置懷間,茶得熱氣異香忽發,採茶者呼嚇煞人香。嚇煞人者,吳中方言也,遂以名是茶雲。自是以後,每值採茶,土人男女長幼,務必沐浴更衣,盡室而往,貯不用筐,悉置懷間,而土人朱元正獨精製法,出自其家,尤稱妙品,每斤價值三兩。己卯歲(1699),車駕幸太湖,宋公購此茶以進,上以其名不雅,題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大吏,歲必採辦。」顧渚山貢茶紫筍,最早產自吉祥寺,君山銀針產自君山白鶴寺,龍井產於杭州龍井寺,黃山毛峰產自雲谷寺,大紅袍出自武夷天山觀;另外還有四川蒙山智炬寺的蒙頂雲霧、徽州松蘿庵的松蘿茶等。僧人提倡種茶的也不少。佛教寺院提倡飲茶,同時主張親自從事耕作的農禪思想,因而許多名山大川中的寺院都種植茶樹,採制茶葉。如唐代湖州(今浙江吳興)的山桑、佛師二寺,鳳亭山的飛雲、曲水兩寺;常州(今常州)圈嶺善權寺;錢塘(今杭州)天竺、靈隱兩寺都出產茶葉。五代十國時,揚州禪智寺,寺枕山崗,建有茶園。宋代以後,南方凡是有條件種植茶樹的地方,寺院僧人都開闢為茶園。由於佛教寺院大都建在群山環抱的山腰峽谷之中,自然條件宜於茶樹生長。所以,現今我國眾多的名茶中,有相當一部分名茶最初是由寺院種植的。如四川蒙山出產的蒙山茶,相傳是漢代甘露普慧禪師親手所植,稱作「仙茶」。福建武夷山出產的「武夷岩茶」是烏龍茶的始祖。宋元以後「武夷寺僧多晉江人,以茶坪為生,每寺訂泉州人為茶師,清明之後穀雨前,江右採茶者萬餘人。」武夷岩茶以寺院所制最為得法,僧徒們按照不同時節採回的茶葉,分別製成「壽星眉」、「蓮子心」和「鳳尾龍鬚」三種名茶。明隆慶年間,僧徒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揚海內,人稱「大方茶」,是現在皖南茶區所產「屯綠茶」的前身。浙江雲和縣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澤綠潤,久飲香氣不絕的特點,它曾以特優的質量在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一等金質獎章和獎狀。此外,產於普陀山的「佛茶」、黃山的「雲霧茶」、雲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萬年寺的「羅漢供茶」、杭州法鏡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產於寺院中的名茶。北宋張商英的《護法論》記載:「斷際禪師,每集大眾栽松钁茶。」類似的記載還有很多。僧人們由愛茶進一步發展為愛茶具,相傳,紫砂陶壺是明代宜興金沙寺中一位不知名的老僧創製的。他選用精細的紫砂細泥,捏成樹癭形坯胎,採用特殊的燒制方法製成。燒出的紫砂壺不僅造型簡練大方,色調淳樸古雅,而且有很好的保味功能,泡出的茶湯醇郁芳馨,深受人們的喜愛。

  3、「茶禪一味」

  說到茶與佛教的關係,有個說法是絕對繞不過去的,那就是「茶禪一味」。照字面看,它是說茶與禪具有相同之處,茶道中蘊含禪意。那麼,這個著名的說法是誰最先提出來的呢?它的深層含義又是什麼呢?它與佛教養生又有著怎樣一種關係呢?要解答這些問題,還得從「茶禪一味」的緣起說開去。

  按照通常的說法,茶禪一味,源於夾山。夾山位於湖南常德市夾山縣城東南,因「兩山對峙,一道中通」而得名。晚唐咸通年間,朝廷派高僧善會來此開山建寺,其後唐懿宗、宋神宋、元世祖三個皇帝先後下旨修葺,故有「三朝御修夾山寺」之盛名。夾山寺的茶禪一味,始於善會,成於圓悟克勤。善會和尚是廣東人,在咸通十一(870)年,受朝廷之派,定居夾山,聚僧二百餘人。後人稱之為「夾山和尚」。有人來向他問法:「太陽在什麼地方?」他回答:「太陽在夾山的山頂上。」那人又問:「如何是夾山境地?」他回答說:「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岩泉。」語中呈現出一派清凈自在之相。到了宋徽宋政和年間,圓悟克勤受灃洲刺史之約,入住夾山,他潛心研修禪與茶之關係,親自揮筆寫下了「茶禪一味 」四字。後來,門人將其言行記錄匯成《碧岩錄》十卷,書名即出自善會的那兩句偈句。之後克勤遷居金陵(今南京)、鎮江等地,傳法不輟。使得茶禪一味的思想也廣為流布。那麼,克勤又怎麼會寫下此四字的呢?這裡還有一段佳話。眾所周知,唐宋時期,中國與日本僧人交流頻繁,在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日本僧人榮西禪師先在明州(今浙江寧波)天童寺和天台萬年寺等寺院參拜,後又於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拜天台萬年寺虛庵為師,榮西於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回國,在從中國帶回禪宗的同時,還帶去了茶種和飲茶方法,竭力在僧人與民間宣揚吃茶的好處,並著《吃茶養生記》,視茶為「上天的恩施」、「聖葯之本源」。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日本僧人南浦昭明禪師來浙江餘杭徑山寺求學取經,拜虛堂禪師為師,回國時將徑山茶宴儀式一併帶走。再以後,又有日僧珠光訪華,就學於克勤禪師。珠光學成回國時,克勤禪師根據佛理與茶理相通之義,書寫「茶禪一味」四字相贈,這四字至今仍藏於日本奈良大德寺中。由此可見,茶禪一味的思想其實是經過幾個朝代禪師的提煉,又承載了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追溯「茶禪一味」的來源,的確讓人領悟,這四字是禪道與茶道關係的最佳也是最簡練的概括。

  那麼,茶與禪究竟是不是一味的呢?其實在圓悟克勤之前,早就有人藉茶道來表現禪理了。當然,這裡所說的「茶道」,是指喝茶中蘊含的道理,和今天那種帶有表演性質的茶藝展示不同。《五燈會元》卷四記趙州從諗禪師的故事:「師問新到:『曾到此間么?』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 』」這個故事看似荒唐,其實有極其豐富的意蘊需要我們去挖掘。首先,無論別人問答什麼,情況如何,趙州和尚一律請他去吃茶,這就是禪宗將的「無分別心」,根植於一種眾生平等的信念。其次,院主在聽了新到的和尚的不同回答後,疑竇頓生,不能明了趙州禪師為何不加區別地讓他們去吃茶?於是由此念頭引發,問了趙州禪師一個問題。但在趙州從諗看來,這個問題屬於無益的妄見,屬於過度的思慮,而這正是修禪的大障礙。於是,就關照這位院主,老老實實去吃茶,不要胡思亂想。第三,面對不同的問題,禪師的回答只有三個字「吃茶去」。其中意義何在,究竟有何指向,就要靠聽著觀者自己的聰明智慧去領悟了。這「吃茶去」三字,其實正相當於禪宗的「棒喝」,可以使人猛然開悟,拋卻一切分別心,消除一切妄念,一心修禪。這不是禪宗教導信徒的終極目標嗎?從這個意義上說,這著名的「趙州茶」喝出的絕不僅僅是一番茶味,而是實實在在的禪意呵!藉助茶來說禪理的公案還有不少。《五燈會元》卷九記有人問吉州資福如寶禪師:「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飯後三碗茶。」《五燈會元》卷四記益州大隨法真禪師回答別人提出的「生死到時如何 」這一大問題時,居然輕輕巧巧地說:「遇茶吃茶,遇飯吃飯。」這又是將喝茶看作是平凡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而禪理也正是蘊含在這樣的生活中的,多思無益。

  在從茶的那一面來看。它作為一種飲品,和別物不同,其味至清至純,與禪家清凈之心的十分契合。陸羽《茶經》中關於茶的烹制講究「精」、「儉」二法,「精」指的是烹茶時水質、茶葉、火候、茶具等都有極為精到的要求;「儉」即在外不奢華,茶具要樸實,在內則要減思慮,省心計,專心致志於茶烹制、飲用的細節過程之上;碾茶要輕拉慢推,煮茶要三沸而定,點茶要提壺三注,飲茶要觀色品味。這樣茶道即是禪道,烹茶、飲茶便是在修心養性而參悟禪道乃至保任天機,禪茶一味,洵非虛語。所以飲茶便成為禪宗悟道之機和養生之術。

   假如說,中國的「茶禪一味」更側重於內在的體悟與思想的交融,那麼日本的茶禪一味就可說是變成為一種風俗性或制度性的存在了。將圓悟克勤「茶禪一味」四字帶回日本的僧人是珠光禪師,他是大德寺一休宗純的弟子,他經過努力,融合中國禪茶一味與日本本土文化,形成以「和敬清寂」為特徵的日本茶道。傳說當年珠光曾入室請教「禪宗大意」,一休請他喝茶,珠光捧茶欲飲,一休一聲斷喝,舉鐵如意將茶碗擊得粉碎,珠光錯愕之際有悟,一休再問禪意如何,珠光答「柳綠花紅」,一休一笑認可。後珠光專以「茶道」保任所悟,並開示雲,「茶道的根本在於清心,這也是禪道的中心。 」「人入茶室,外卻人我之相,內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間,謹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心國太平。」這便是日本茶道的理論基礎,這樣,汲水拾薪、燒水烹茶、供佛施人、啜飲默坐、插花焚香皆是習禪修行矣,「道在平常日用中」,「運水及搬柴,神通及妙用」,禪茶一味,才是茶道的精髓之所在。

  當代的日木茶道專家裡千家十五世家兀千宗室對茶道的定義是:「茶道是以茶和飲茶為契機,匯總了日本的宗教、藝術、道德、哲學、修身、社交等所有文化的總和體。所以它是一生的修習之道。 」(引自廖育群《〈吃茶養生記〉——一個宗教醫學典型案例的解析》)由此,我們也可以說,著名的日本茶道是由茶禪一味思想衍生出來的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

返回目錄


推薦閱讀:

8月7日養生堂 楊文英講糖尿病之糖耐量低減(2)
健康養生,瑜伽3部曲(附圖)
老人養生:日常健康飲食安排須知
吃紅薯的好處 細數7大養生功效
[轉載]看古人養生,句句是真經?!!!

TAG:教養 | 養生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