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慈高皇后
兒子朱棣
個人概況 |
|
---|
目錄 | 1簡介 2生平 3典範 4微諫 | 5教育子女 6關心百姓疾苦 7處理人際關係 8美人地理 | 9評價 10?影視形象 |
---|
摺疊 編輯本段 簡介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1332-1382年),安徽宿州人,父馬公,母鄭媼,皆早卒。馬公素與紅巾軍首領善,遂以女托郭子興,後以此女嫁朱元璋。史載,馬氏仁慈、聰明、有見識,朱元璋稱帝前後,從帝給以很多幫助。生子5人:長子懿文、太子朱標、秦王樉、晉王棡、成祖棣(但在《明朝那些事兒》此書中否定成祖棣為其所生)、周王橚。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卒,年51歲。太祖甚悲慟,遂不復立後。是年九月葬孝陵,謚曰孝慈皇后。永樂元年(1403年)六月上尊謚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嘉靖十七年(1538年)加上尊謚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聖至德高皇后。
摺疊 編輯本段 生平
馬皇后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據說有一對大腳。農村的姑娘,大腳便於幹活,時逢元末孝慈高皇后
亂世,大腳又便於逃亂。
她早年喪母,被郭子興夫婦收養為義女。後來,朱元璋投奔郭子興的帳下,造反鬧革命。明史上說朱元璋長得「姿貌雄傑,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長得如何奇特,我們不得而知,反正是嚇了郭子興一跳,但一想這樣的人物在戰場上能「長自家威風,滅敵人志氣」,遂收為親兵。後來,因朱元璋作戰勇敢,屢戰屢勝,郭子興認為其是個人才,便將閨女嫁給了他。朱元璋與馬氏成親後,兩人的關係一直很好,郭子興為人心胸狹窄,愛聽信讒言,曾多次囚禁或是排擠朱元璋,而每次都是馬氏從中撼旋,使得朱元璋能脫離困境。朱元璋南下之時,馬氏曾負責往來的文書,並做得井井有條,同時他還能勸朱元璋不要擾民,更不要濫殺,深得朱元璋的讚賞。
朱元璋稱帝後,立馬氏為皇后,馬氏勤於內治,史書記載宋朝的皇后大都比較賢良,馬氏就將宋代的家法彙編成冊,讓后妃們朝夕攻讀。正是由於馬皇后的這一措施,使得明朝的皇后賢惠的佔了大多數,也很少出現外戚專權的局面,可以說馬氏為明政權的穩定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朱元璋稱帝後曾大肆殺戮功臣,馬氏則多次勸阻,並解救了多名大臣。明初的大學者宋濂就是一個例子。宋濂的孫子宋慎因罪被捕下獄,株連九族,曾作為皇太子師傅的宋濂也未能倖免,被判斬刑,馬氏親自為宋濂求情,但朱元璋並未應允,當天晚飯的時候,馬氏特意吩咐廚房不要進葷菜,朱元璋問原因,馬氏回答他正在祭奠太子的老師宋濂,朱元璋深受感動,於是下旨赦免了宋濂。太祖時期向這樣的例子還非常多,充分反映了馬皇后的仁慈與賢德。
摺疊 編輯本段 典範
馬皇后做了第一夫人後,特別勤於內治。她積極發揮女知識分子的特點,在內宮的治理工作上「講求古訓」,並注意借鑒前朝的經驗。她覺得宋朝有許多賢惠的皇后,便命女史摘錄她們的家法,經常翻閱查看。有人說,宋朝的皇后太過仁厚了吧?馬皇后反問道:「過於仁厚有何不好?總要比刻薄好吧?」又有一天,她問女史道:「漢朝的竇太后為什麼那麼喜歡黃老之學呢?」女史說:「清凈無為為本。若絕仁棄義,民復教慈,是其教矣。」馬皇后據此嘆道:「孝、慈即仁義也,詎有絕仁義而為孝慈者哉?」其實馬皇后大談仁義之道,是別有用心的。
因為她深知她丈夫稟性嚴峻,剛愎自用,當了皇帝以後一直疑神疑鬼,對大臣總是刻薄寡恩,完全不把人命當一回事,所以她期望以這樣的方式提醒丈夫要寬待臣民。當然,馬皇后也深知行動是最好的榜樣。她把仁厚道德總結成一個字,那就是愛。為了讓丈夫明白什麼叫愛,她做了許多細緻有效的感化工作。她愛自己的老公。她深知要溫暖一個男人的心,首先應溫暖他的胃。
因此關於領袖的飲食問題,她一直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每次都要親自去御膳房「躬自省視」。她也愛別人的孩子。馬皇后克服了女人的嫉妒心,對於妃嬪宮人,如有因被皇帝寵愛而生下孩子的,她都非常厚待,並「命婦入朝,待之如家人禮之」。
她還愛天下的百姓。這方面,馬皇后主要是在勤儉持家方面狠下工夫、大做文章。她 以身作則,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舊不堪,也不願換新的。後來聽了元世祖的察必皇后煮弓弦織帛衣的故事,大受啟發,又撿起年輕時的手藝,命人在後宮架起織布機,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面什麼的,然後以皇家獻愛心的名義賜給那些年紀大的孤寡老人。而剩餘的布料,馬皇后則裁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讓她們知道「天桑艱難」,老百姓不容易。這樣的好皇后,自然得到大家的愛戴。便是如朱元璋這樣本性酷烈的人,對於馬皇后也是一往情深,在她死後痛哭不已,並不再立皇后。後宮的宮女們更是念她的好,曾作歌以示紀念,歌曰:「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於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摺疊 編輯本段 微諫朱元璋曾這樣誇獎馬皇后:「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這話一點不假。馬皇后的偉大之處,便是不怕朱元璋的壞脾氣,並敢理直氣壯地吹耳邊風。眾所周知,朱元璋不喜歡女人干政,他認為「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使干政事」,因為「寵之太過,則驕恣犯分,上下失序」,因此還特地命人纂述《女誡》,以示警誡。但馬皇后是個例外。
有一次,馬皇后問朱元璋道:「如今天下老百姓安居樂業了嗎?」朱元璋不高興地回答:「這不是你應該問的。」馬皇后振振有詞地回敬道:「陛下是天下之父,妾辱為天下之母,那麼子民們的安康,為何不能問?」也許正是馬皇后文化水平高,說得又在理,所以朱元璋對她的話大多聽從。朱元璋脾氣很壞,在殿前開國務辦公會議,動不動就會暴跳如雷,大發脾氣。而發起脾氣來,別人常要掉腦袋。他太過剛愎自用,許多事情不調查,也不研究,盛怒之下就會大開殺戒。馬皇后雖然做了不少教化工作,可就是感化不了他。他是皇帝,可以為所欲為,從不改變他的思考方法和處事原則。對此,馬皇后只能盡最大努力,想著辦法勸他。好在馬皇后的話他還能聽入耳,因此也救了不少性命。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創建帝業的歲月里,馬皇后和他患難與共。因此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對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對她的建議也往往能認真聽取和採納。朱元璋幾次要尋訪她的親族封官加賞,都被馬皇后勸止。朱元璋性情暴烈殘忍,為了保住朱家子孫日後的統治地位,不斷尋找借口屠戮功臣宿將。對此,馬皇后總是婉言規勸,使朱元璋多少有所節制。馬皇后一直保持過去的儉樸作風,平日穿洗過的舊衣服,破了也不忍丟棄。並教導妃嬪不忘蠶桑的艱難。遇到荒年災月,她帶領官人吃粗劣的菜飯,以此來體察民間疾苦。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一歲的馬皇后病逝。臨終囑咐朱元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並願「子孫皆賢,臣民得所」。朱元璋常 將馬皇后的賢德與長孫皇后相提並論,她們的確可以先後媲美。
摺疊 編輯本段 教育子女馬皇后對子女仁愛,勉勵他們學習,要求他們生活簡樸,有比穿衣、用物的,加以教誨,又把宮中利用舊料織成的被褥送給他們,並解釋說:你們生長在富貴家庭,不知紡織的難處,要愛惜財物。她對待養子如同親生的,而且始終如一。和朱元璋血緣最近的親戚是侄兒朱文正,文正在對陳友諒戰爭中立功,因叔父未及時賞賜而不滿,元璋因此殺了文正身邊的親信,還要治他的罪。馬後也把文正當兒子看,這時勸元璋:這孩子立了好多戰功,守南昌尤其不易,況且只是性急要強,並不是反叛,不要追究了,元璋這才將文正免官了事。這一事例說明馬後保護了親屬正當權益。
馬後對娘家人極為懷念,每當說到父母早逝就痛哭流涕,朱元璋也因關心她而及於外家,要為馬後訪察親屬,以便封賞。馬後認為封外戚容易亂政,不是好事,不讓訪找。事實上馬後是孤兒,娘家已沒有人了。元璋只好追封馬公為徐王,鄭媼為王夫人,在宿州為他們設立祠祭署,以鄰居王姓主持奉祀的事。馬後與身邊的妃子和宮人也是和睦相處,是比較慈惠的。妃嬪中有人生兒子,一定厚待他們母子。
馬後以皇后的身份,還要管丈夫的飲食,宮女認為她不必這樣做,她說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盡做妻子的責任,再一是怕皇帝飲食有不中意處,怪罪下來,宮人擔當不起,她好承受著。她也設法保護宮女,有一次元璋盛怒要立即懲罰一個宮中下人,馬後也假作發怒,命把那人捆綁起來,交給宮正司議罪。元璋不滿地責問她:這是你皇后處理的事情,為什麼要交給宮正司?馬後回答:賞罰公平才可以服人,治理天下的君主,哪能親自處理每一個人,有犯法的應當交給有關部門去辦。元璋又問,那你為什麼也發火?她回答說,當皇上憤怒時,我故意也發怒,把這事推出去,消釋你的煩惱,也為有司能持平執法。這一事表明她對丈夫、宮女雙方都是關懷的。
清上官周《明太祖功臣圖》中宋濂畫像命婦入宮朝見,馬後以家人禮來接待,給人以溫暖,對朝臣的家庭也給以關心。有人告發和州知州郭景祥的兒子要殺乃父,朱元璋欲以不孝罪處郭子死刑,馬後知道了,說這是傳聞之詞,不一定真實,何況郭景祥就這麼一個兒子,處決了他就絕後了。朱元璋一調查,果然是傳聞不實,不是馬後的勸說,郭家就家破人亡了。
洪武十三年(1380),知制誥宋濂因長孫宋慎陷入胡惟庸黨而獲罪,元璋要處他極刑。宋濂是明朝開國「文學之首臣」(朱元璋《高皇帝御制文集·贈翰林承旨宋濂祖父誥》),又是太子的師傅,這時他已告老還鄉,與胡黨毫無牽涉。元璋搞胡黨擴大化,宋濂眼看要遭殃,馬後及時出面救 援,她說:老百姓請一位先生,還知道終生不忘尊師的禮節;再說他致仕回籍,京中的事必定不知道,可別冤枉了他。但是元璋一心懲辦胡黨,不聽馬後的勸告。一次馬後陪丈夫吃飯,她不喝酒,也不吃肉,元璋問為什麼不吃不飲,她說:聽說宋先生獲咎,我不近葷酒,為他祈福,希望他免禍。聽了這番話,元璋動了惻隱之心,飯也不吃了,第二天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摺疊 編輯本段 關心百姓疾苦馬後對士庶的生活也有所關心。明朝太學建成,朱元璋臨幸回宮,馬後問有多少學生,回答有幾千名。當時有些太學生攜帶眷屬在京,他們沒有薪俸,無法養家, 馬後建議按月發給口糧,元璋接受了,專門設立「紅板倉」,存儲糧食,發給太學生。此後,「月糧」成為明代學校的一項制度。明初有個商人沈萬三,是「貲鉅萬萬,田產遍吳下」的江南第一大財主(董谷《碧里文存》),據說朱元璋建設南京城,洪武門至水西門一段城牆由他出資修築。又據說沈萬三 要求出錢犒賞軍隊,元璋問他,我有百萬軍士,你能普遍犒勞嗎?他不知收斂,滿有把握地說可以每人發給一兩銀子。這樣的人,富可敵國,敢同天子抗衡,激惱了君主,要以亂民的罪名殺掉他。對此,馬皇后勸解道:沈萬三富是富得出奇,但他沒有犯法,也沒有謀圖造反,殺他沒有道理,也不符合法令,還是不殺的好。元璋 聽了她的話,免沈萬三一死,把他流放到雲南。
對於太醫院的醫生,馬後也照顧他們的利益。馬後最後一場病是嚴重的,元璋命太醫診治,但 馬後不服藥,元璋強要她吃藥,她說:如果我吃藥無效,你就會殺死那些醫師,那不等於我害了他們嗎!我太不忍心了。元璋希望她醫好,就說不要緊,你吃藥,就是治不好,我因為你,也不會懲治醫生。但是馬後還是不用藥,以致死亡。馬後替醫生著想竟至不顧自身的治療。她死於洪武十五年(1382),享年51歲。
摺疊 編輯本段 處理人際關係
馬皇后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很得體。當朱元璋在甥館時,與義父母及其家人;獨立成家後,與義子,與丈夫的子女;做皇后以後,與妃嬪,與宮人,與命婦,與朝臣,與娘家,種種關係,料理得妥切,與人關係融洽。她能做到這種程度,重要的在於她按「待人以寬,責己以嚴」的原則去辦事,與他人的矛盾就易於化解。馬皇后的所作所為,贏得了丈夫的尊敬與愛護。
她生前,朱元璋褒獎她,比諸歷史上的賢后唐太宗長孫皇后,為她父親起墳立廟;她死後,朱元璋不再冊立皇后, 表示對她的敬重和懷念。這一對同甘苦共患難的夫婦,互相眷戀,互相體貼,從這個意義上說,儘管丈夫多妻妾,她的生活還是完滿的。史書上還說,馬皇后出殯那天,南京百姓幾乎傾城而出,自發為她送葬。時值盛夏,史載那天忽然電閃雷鳴,下了一場瓢潑大雨,那扶老攜幼的萬千百姓在大雨中慟哭,竟然沒有一個回家躲雨的。
然而,自從馬皇后死了以後,朱元璋愈加孤獨,脾氣也越來越暴躁,打大臣的屁股更頻繁了,大臣們的腦袋也更容易掉了。那些倒霉的大臣宮女妃嬪,恐怕比朱元璋更加想念馬皇后。馬氏作為一個平凡女子,生在亂世,有膽有識,在艱難逆境中幫助朱元璋成就大業;在大富大貴時,不奢不驕,始終不忘民間疾苦,不改勤儉本色,並用自己的言 行來規勸、影響皇帝朱元璋,做出極不平凡的業績。馬皇后對後世影響極大,明、清諸後乃至命婦民婦皆以其為楷模,爭相仿效。
摺疊 編輯本段 美人地理明孝陵坐落在江蘇省南京市鐘山南麓玩珠峰下。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於此。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主持陵墓的營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為「孝陵」。洪武十六年(1383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與 馬皇后合葬於此陵。明孝陵的附屬工程一直延續到永樂三年(1405年)。明孝陵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摺疊 編輯本段 評價馬皇后從一個普通農家女子一躍而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從始至終都保持著樸素的生活作風,她衣不著彩,食不奢靡,還經常賑濟災民,救助孤寡,馬皇后無愧於一代國母的稱號。
推薦閱讀:
※一生只守候一個男人的悲情皇后
※國學資訊 - 孟憲實:長孫皇后為何死後讓鐵骨錚錚的唐太宗痛哭? -
※10版熒屏皇后PK誰最具母儀天下
※12星座女誰是被包養皇后:雙魚座 天蠍座 摩羯座
※歷經四個朝代,輔佐兩代幼主的皇后到底是誰?
TAG: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