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新娘拍完婚紗照猝死:那些拿命換錢的年輕人
分享一個聽來的段子:還記得畢業進入社會時,老闆拍著我的肩膀說:「小夥子好好乾啊,這樣會讓你飛快成長的。」老闆果然沒騙我,才工作一年,我看起來就好像40歲大叔……
焦慮、睏乏、不安、中危、拚命、用力,是無數當代人的狀態。
浙江一家網路科技公司28歲的女員工猝死在家中。
女孩出身農村,對外漢語專業,長得好看又能力出眾,是全家人的驕傲。
她曾不止一次向父母表達過承擔家庭負擔的意願:「我一年工資有20多萬了,你們以後不用幹活了,我會負責的。」
可辛苦、疲勞、壓力過大,沒有規律的生活,團隊領導的責任,讓她的身體漸漸支撐不住。
5月14日晚上,她發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我燒糊塗了。然後陷入失聯,直到第二天下午房東破門而入,才發現悲劇已經發生。
這不是第一個因勞累倒下的年輕人。
搜索「工作」「猝死」會發現,悲劇的主角大多恰恰是以為自己身強體壯,年輕就要好好拼的青年人:
這些各行各業的年輕人,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但當來自工作、社會和家庭的壓力越發實際,夢想就不再是動力,反而變得虛無縹緲。
就像很多人常說的那句話:我不敢倒下,因為身後空無一人。
△
焦慮感是年輕奮鬥者共同的符號。
在朋友圈裡叫囂著逃離北上廣,實際上大部分人正在逃離回不去的家鄉。
城市數據團曾發布過一份報告,通過人口普查數據和遷徙數據表明了一個觀點:看似人口龐大的中國其實面臨青壯年人口危機,以勞動力比作城市血液的話,省會和大都市正在吸干周邊地區的血以維持繁榮。
北上廣向周邊城市勞動力抽血圖|城市數據團
在這些勞動力飽和甚至過剩的大城市,每一個外來奮鬥者的身上都分攤著壓力:在這裡,機會很多,但競爭者更多。
不少年輕人,擠過高考獨木橋,四年後跌跌撞撞進入社會,卻發現年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年,閃光文憑或許能贏得一份工作,職場上每進一步還是各憑本事。
據麥可思發布的《2017年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平均月薪僅為3988元人民幣,就業率已經出現兩年連續下滑。
2014-2016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麥可思《2017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在整個找工作難、創業更難的環境下,失業對於一個貧寒家庭奮鬥上來的年輕人而言,是無法承受之重。
寫這篇文章時,朋友圈被李文星的新聞刷屏。李文星是東北大學畢業生,因為找工作心急,誤入招聘騙局被卷進傳銷組織,最終屍體在水坑裡被發現。
很多人質疑李文星985大學畢業,竟然沒有能力鑒別傳銷組織,我卻對他找不到工作的壓力和焦慮感同身受。
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背負全家人的希望高考拿到630分,考上了985大學,選擇了一個不那麼熱門的專業,勤勤懇懇讀了四年,畢業後求職。
一邊四處碰壁,一邊又要承受來自父母妹妹殷切又帶一點兒質疑的眼光:
「你讀書這麼好,也找不到工作嗎?」
家庭和社會的雙面夾擊下,李文星的不安、焦慮、自我懷疑,通通可以理解。
發現李文星屍體的水坑
其實在職場討生活的大多數人,都在被焦慮感裹挾著擠壓向前。
儘管這份焦慮感會外化成一些光鮮的東西,如過年回家時長輩熱情的詢問,平日朋友圈裡不經意的炫耀,同學聚會上舊友艷羨的目光。
△
天下年輕人一樣苦:窮困和孤獨是常態。
之前看到一個講年輕人的段子:快三十的人了,仍然像20出頭的小夥子一樣半夜打遊戲,約會穿T恤,偶爾小火煮鍋泡麵陶冶情操。人家問保持年輕的秘訣是什麼,我總是笑而不語:快三十了,賺得跟二十歲的時候一樣多,能不年輕么。
在全球化這個大趨勢的推波助瀾下,一系列債務、失業、房價飆升以及人口結構變化成為發達世界年輕人在這個相對和平的年代裡所面臨的危機。
綜合起來,這些因素嚴重影響到了年輕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雖然從數字上看,他們賺得比爹媽年輕的時候要多,實際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一組年輕人與中老年人精神面貌對比
我們曾寫過一篇文章《應景反思: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窮》:
1991年,英國25歲至34歲青年人有65%擁有自己的房子;到2012年,這個數字下降到了43%。「代溝」這個詞所指的不僅是文化上的差異,還標明了代與代之間經濟差異的鴻溝。
三十年前的年輕人,平均工資基本高於國民平均水平,現在在很多國家已經沒有這麼好的事了。
英國衛報的統計顯示,從1970年到2010年,25到29歲年輕人的可支配收入增長與國民平均收入增長相比,在美國下降了9%,德國下降了5%,在義大利則下降了19%,只有澳大利亞增長了27%。
可以說,除了澳洲,其它地方的年輕人都越來越窮。
25-29歲年輕人收入變化(製圖Guardian)
越來越窮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生育率下降,因為窮人找對象實在太難了。
在這個年輕單身狗越來越窮的世界裡,約會的時間和經濟成本讓他們不堪重負:
美國、英國和中國的年輕人每周的平均工作時間都超過40小時,大部分人達到47小時,除此之外還有十幾小時與工作相關的社交和回郵件時間,哪還有時間全身心去戀愛?
人人在社交平台上狂歡,卻還是孤獨的像條狗。
△
在整齊劃一的焦慮感驅使下,很多人的生活走向了這樣一種模式:以前拿命掙錢,後來用錢換命。
亦舒借她筆下的女主角喜寶之口,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我需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那麼就很多很多的錢。」
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如果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看過《喜寶》的人,可能會對商界精英勖存姿印象深刻。勖存姿冷靜、精明、無畏,他年輕時也是一個強壯俊美的男人,但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卻對「老」這個概念近乎執念地忌諱,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深深的自卑。
我覺得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
醫藥公眾平台丁香醫生推送過一篇文章《我們和遭遇癌症的年輕人聊了聊:恐懼、死亡、愛和被愛》。
文中那些得癌症的年輕人,在經歷變故之後,他們有的更加想賺錢治病,有的更加想享受安寧時光,但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對生命的優先順序有了不同的理解。
他們「既認同死亡,又頑強抵抗」。
其中一名34歲患乳腺癌的女孩說:「有人說生命不在於長度,在於寬度,但是站在我這個階段,我絕對不會說不在乎生命的長度,我情願生命的寬度沒有那麼寬。」
我曾因一些現在看來無關緊要的心事,有過一次通宵的體驗:
三點鐘,微微有點頭暈,感覺挺精神;
四點鐘,喝了一杯咖啡,心跳變得非常清晰和急促;
五點鐘,覺得自己必須要去睡又徹底睡不著,耳朵有微微的鳴響,感到頭髮正從頭皮上脫落;
六點鐘,全身不舒服又說不上來到底哪裡不舒服;
七點鐘,天亮了。
工作後,這樣的感覺周而復始:每天都說一定要早睡早起,但每次還是深夜不睡。發現自己皮膚越來越糟糕,身體一天比一天差。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死於心臟性猝死的人數接近55萬;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因為各種原因猝死。加班、熬夜,從疲勞到癌症只需4步:輕度疲勞,深度疲勞,臟器變異,誘發癌變。
長時間作息紊亂,致使身體功能異常是癌症的最大誘因。
健康像空氣,存在的時候感覺不到,失去的時候才發現不可或缺。
不要等摔傷了才知道好好走路,不要等生病了才知道健康可貴。
△
知乎問題「長大後,你悟出過哪些不一樣的道理」下,用戶「張斯托洛夫斯基」有個特別的回答:
其實「性格好」「講道理」往往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的人才有資格表現的品質。
和人一起爬山,有人兩步就嚷嚷累,不一定是他毫不在意出遊的氣氛,可能是他身體弱容易覺得累。這時有人接過他的包抗在自己肩上,固然是這人慷慨相助,但也是他體力充沛,以至於不覺得幫人拿個包有什麼了不起的。
我以前覺得只要努力,就可以意識集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溫柔地對待任何自己想要溫柔對待的人。但在身體狀況不好的時候我發現,控制情緒的難易程度和身體狀況是息息相關的,意志力能解決的問題比我想像中的少得多。身心健康,身在心前。正在經受身體痛苦的人,很難保持內心不扭曲。
身體不好,情緒糟糕,工作也容易出麻煩。這像是無限循環的噩夢醒不過來。
拚命的本錢朽了,通往前程的腳步自然慢了下來。
很多勵志文章里說,熱愛工作的人也熱愛生活,精緻的人會把完美帶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但我見到最普遍的狀態卻並非如此,若非有強大的意志力,一個被工作填滿的人生活往往要麼大道至簡,要麼一團亂麻。
因為保持完美的工作狀態,已耗盡了他所有力氣。
△
最無奈的部分是,很多工作只看結果不問過程。
見過凌晨四點的北京,老闆可能只覺得你效率低。
《穿普拉達的惡魔》中,安迪沒把工作做好,被女魔頭訓哭後跑到同事那裡訴苦,卻反被教訓了一頓:
「如果覺得累,辭職好了。我可以在五分鐘內找到一個很想要這份工作的女孩頂替你。你根本沒有努力!你在抱怨!你希望我對你說什麼?要我說『真可憐,馬林達又欺負你了,真可憐,可憐的安迪』?她只是在做她的工作,而你還抱怨她為什麼不親吻你的額頭,每天都給你的作業批個金色五角星。醒醒吧,親愛的!」
電影《穿Prada的惡魔》劇照
在生活的暴擊面前,除了絞盡腦汁動用自己有限的智力,除了用力工作,似乎沒有更多好辦法。
開頭提到的那位拍完婚紗照猝死的女孩,身後就背負著沉重的家庭壓力。
她的父母都是農民,家中還有一個剛考上三本的弟弟。從小受到的教育讓她表達了反哺家庭的意願。
「她把自己當女強人,對她爸媽說,我一年工資有20多萬了,你們以後不用幹活了,我會負責的,家人也把弟弟的壓力加到她身上……父母也說哪怕你出嫁了,以後也要幫弟弟的。」
「她自我要求也很高,這段時間又想買房子,又想結婚,把自己累垮了……這麼優秀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
生活不是《歡樂頌》,但現實版樊勝美的故事不止一個。
背負著家庭厚望與個人理想一起前行的年輕人,太多太多。
去年9月,26歲北漂演員徐婷離世引發了巨大爭議。
大家惋惜年輕生命患癌離世的同時也在討論,是什麼樣的生活重壓,能讓一名正當年華的少女將癌症視為「輕鬆」和「解脫」:
五年來拼了命地拍戲給弟弟交學費、交房租、替父母還債、買房…無數次熬夜拍戲、累得腰間盤突出仍然大冬天泡在冰水裡拍戲、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五年拍了幾十部戲的錢全給家裡了,自己從來捨不得花…在我得知得了癌症後居然有一絲的輕鬆…我感覺我要解脫了…」
生病後,徐婷曾在微博曬出自己照片
大部分人沒有雄厚的本金和四通八達的人脈,沒有開闊的眼界和靈活的頭腦,在資金、教育、知識、能力、人脈、機會上都有欠缺,只能靠賣自己的時間、體力去賺錢。
不知道哪一天會倒下,但不敢不前行。
貧窮和困頓像一個閉環,鎖住了他們的人生。
有一次看後台留言,有個粉絲說,他才25歲,卻已經覺得自己老了。
大學畢業,剛決定去沿海闖蕩一番時,母親病了,被確診癌症晚期。
他在單親家庭長大,知道消息感覺天都是灰的,只要再等兩年,再等兩年他就可以讓母親過上好日子了。
而那時剛剛工作的他根本無法支付母親的醫療費。
走投無路的他只能通過朋友借高利貸,然後沒日沒夜工作還債。
母親去年走了,他延續了母親兩年的生命覺得很高興。現在的他孑然一身,還是每天沒日沒夜工作。債倒是還完了,只是習慣了,覺得錢才能給他安全感。
小時候窮字簡單,語文老師教qi ong,二聲;長大後這個字卻是要上下拆開:拼儘力氣才能換得一個安居之所。
△
張愛玲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有些責任,未到中年就已經到來了。
某次聚會,聽到一段對話:
「為什麼學生時代不好好學習的人,工作之後那麼拚命?」
「大概是因為長大了,懂事了,明白只能靠自己了吧。」
每個人都不容易,我明白年輕的你所有的焦慮和無奈,也理解你為什麼拿命換錢,所以不勸你不奮鬥。
但我希望你不要像《倖存者回憶錄》里寫的那樣:
「做孩子的時候感到無聊,盼望著長大。長大後又嚮往返回童年。我們浪費自己的健康去贏得個人的財富,然後又浪費自己的財富去重建自身的健康,我們焦慮地憧憬未來,忘記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為了現在也不是為了將來。我們活得似乎永遠不會死,我們死的時候也好像從來沒活過。」
願你只吃該吃的苦,每一份付出都有最大的回報。
願你來人間一趟,可以看看太陽。願你以後每一個夢,不會一場空。
- END -
網易新聞沸點工作室《槽值》欄目招聘線上作者和正職編輯,在公眾號後台回復「招聘」即可查看。
推薦閱讀:
※年輕人脫髮是怎麼回事
※日內瓦鐘錶展閉幕 年輕人第一塊頂級腕錶準備好了嗎
※不常回家看看的你,錯過了什麼?
※看其字 識其人 年輕人生存秘術
※全面解讀年輕人為何脫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