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陀洹/須陀洹果——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須陀洹/須陀洹果——佛教術語佛學辭典簡釋?
須陀洹
一、佛學辭典釋義總結
【須陀洹】:梵語srota-a^panna,巴利語sota^panna。全稱須陀般那。又作須氀(lǘ)多阿半那、窣(sū)路陀阿缽囊、窣路多阿半那。舊譯作入流、至流、逆流,溝港等。新譯作預流。「入流」,意指初入聖者之流;「逆流」,指違逆生死之流,謂斷盡三界之「見惑」。
1)「須陀洹」,當名正翻「修無漏」。「須」名無漏;「陀洹」即修習,以修無漏故,名須陀洹。
2)「須陀洹」,全稱「須陀般那」。「須陀」名「流」,是八聖道分;「般那」名「入」,「須陀般那」入八聖道分,流入涅槃也。隨義傍翻,名為逆流,逆生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
3)「須陀洹」,又作「窣路陀阿缽囊」。「窣路陀」者,「入」也。「阿缽囊」者,「流」也。謂適斷見惑,舍異生性,初獲聖性,入聖行流,故名入流。舊安洹字,莫知其所以也。」。
4)「須陀洹」,隨義傍翻,亦名「觸債」。將拒三途因而不受果,故曰「觸債」。
初證「須陀洹」聖果者,預入聖道之法流,故又稱「預流」。
須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見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間,為趣向須陀洹果之因位,稱「須陀洹向」;「見道」之終,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對於前之向位則稱「須陀洹果」,為聲聞乘「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四聖位中之正果初位。又稱初果,即斷盡「見惑」之聖者所得之果位。
又,依《五教章通路記》卷五十,將預流果之人分為三類,即:
(1)現般預流,乃三界「修惑」皆斷盡,得「無學果」證般涅槃者。此屬利根之機。
(2)現進預流,由進修而斷欲界「修惑」之前六品乃至九品,證「一來果」,並證「不還果」者。屬中根之機。
(3)受生預流,指於一、二生或七返人天往來受生者。屬於根器較鈍者。
二、佛學辭典釋義?FROM:《佛學大詞典》
【須陀洹】:梵語srota-a^panna,巴利語sota^panna。為聲聞乘四果中最初之聖果。又稱初果。即斷盡「見惑」之聖者所得之果位。全稱須陀般那。又作須氀(lǘ)多阿半那、窣(sū)路陀阿缽囊、窣路多阿半那。舊譯作入流、至流、逆流。新譯作預流。「入流」,意指初入聖者之流;「逆流」,謂斷三界之見惑已,方違逆生死之流。
又,初證聖果者,預入聖道之法流,故稱「預流」。須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見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間,為趣向須陀洹果之因位,稱「須陀洹向」;「見道」之終,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對於前之向位則稱「須陀洹果」,為聲聞乘四聖位中之正果初位。
又,依《五教章通路記》卷五十,將預流果之人分為三類,即:
(1)現般預流,乃三界「修惑」皆斷盡,得「無學果」證般涅槃者。此屬利根之機。
(2)現進預流,由進修而斷欲界"修惑』之前六品乃至九品,證"一來果』,並證"不還果』者。屬中根之機。
(3)受生預流,指於一、二生或七返人天往來受生者。屬於根器較鈍者。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六、《俱舍論》卷二十三、《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華嚴五教章》卷三](參閱「四向四果」1683、「預流果」5701)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須陀洹】:(術語)Srota-&amacron;pauna,具稱須陀般那,窣(sū)路多阿半那,窣路陀阿缽囊。舊譯入流,至流,逆流,溝港等。新譯預流。聲聞四果中初果之名也。入流者,初入聖道之義,逆流者,違背於生死之流也。斷三界之見惑,即得此果。
《大乘義章》十七本曰:「須陀洹者是外國語。義釋有三:一當名正翻。名修無漏。如涅槃說。須名無漏。陀洹修習。以修無漏故,名須陀洹。二隨義傍翻。名為逆流。逆生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三隨義傍翻。亦名觸債。將拒三途因而不受果,故曰觸債。」
《智度論》三十二曰:「須陀名流,即是八聖道分。般那名入,入是八聖道分,流入涅槃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窣路多阿半那,此雲預流。一切聖道說名流,能相續流向涅槃故。初證聖果,創參勝列,故名預流,預及也。參預也。須陀洹者訛也。或雲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慧苑音義》上曰:「須陀洹,正雲窣路陀阿缽囊。言窣路陀者,此雲入也。阿缽囊者,此雲流也。謂適斷見惑,舍異生性,初獲聖性,入聖行流,故名入流。舊安洹字,莫知其所以也。」《大明度經》二曰:「溝港。」《同行瑫音義》曰:「梵雲鬚陀洹,此雲入流。謂已入聖流。今雲溝港,乃取入流之義也。」玄應音義五曰:「今言溝港者,取其流入處也。」
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
【須陀洹】:舊譯為入流,新譯為預流,是聲聞乘四果中的初果名。入流是初入聖人之流的意思,預流是預入聖者之流的意思。
FROM:《翻譯名義集》(南宋·法雲 著)
【須陀洹】:《金剛疏》云:此翻入流,又曰逆流。斷三法者,約逆而言,即四流中逆見流也。得果證者,約入流而說,即入八聖道之流也。今經雲名為入流,又雲不入色聲香等,不亦二義乎?四教義翻修習無漏。刊正釋云:初見真理故。
須陀洹向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須陀洹向】:(術語)須陀洹分因果之二位。自見道初心至第十五心間向須陀洹果之因位,稱為須陀洹向。
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
【須陀洹向】:四向之一。見四向條。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須陀洹向】: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謂此人將入須陀洹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初果也。
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 著)
【須陀洹向】:指入見道時,初見四聖諦之理,得無漏清凈法眼之階位。又因其直至預流果,不墮於三惡趣,故又稱無退墮法。但因此位之聖者尚未證入其果位,故不稱果,而稱為向,蓋取其趣向於初果之義。
須陀洹果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須陀洹果】:(術語)見道之終,即第十六心之位,對於前之向位而稱為須陀洹果。聲聞乘四聖位中正果初位之位也。
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
【須陀洹果】:聲聞乘四果中的初果名。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須陀洹果】: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又名預流,即初果也。謂此人斷三界見惑盡,預入聖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FROM:《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 著)
【須陀洹果】:預流果,又稱初果,指斷盡三界之見惑,預入聖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無漏聖道之階位。預流果聖者之輪迴生死,最長僅於人界與天界中各往返七度;此即言十四生間必證得阿羅漢果,絕無第八度再受生者,故稱極七返有、極七返生。
須陀洹塔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須陀洹塔】:梵語須陀洹,華言預流。謂斷三界見惑已盡,預入聖道法流,故名預流。以其應受人天供養,為世福田。是故滅後,應當起塔供養。(見惑者,謂意根對法塵而起分別也。)
焰慧地寄須陀洹乘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焰慧地寄須陀洹乘】:梵語須陀洹,華言預流。謂四地菩薩初斷俱生身見,觀於道品,同於初果須陀洹,故云焰慧地寄須陀洹乘。(俱生身見者,謂見惑與形俱生,即初托胎之時也。道品即三十七道品也。)
初地生如來家,是須陀洹果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初地生如來家,是須陀洹果】: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又雲預流。為菩薩入初干慧地時,斷惑證理,即是證佛所證,故云生如來家。因借聲聞初果以區別之,故云是須陀洹果。?
推薦閱讀:
※【海平修行】勿造口業(1)
※如果事與願違,請相信老天一定另有安排!
※佛學十三奇(版別:2014-08-25)
※佛學佳句:學佛的智慧
※四臂觀音修法(更新) | 實修引導 | 國際佛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