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清初四僧?弘仁作品全集欣賞
弘仁(1610-1664)本姓江,名韜,字六奇,安徽歙縣人。明末清初的著名畫僧。出家後,法名弘仁,字無智,號漸江。他兼工詩書,愛寫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於時,屬「黃山派」,又是「新安畫派」的領袖。弘仁的個人思想與政局變遷關係密切,因而在詩畫中常有流露。出家為僧後,雲遊四方,十餘年中足跡遍大江南北。其藝術的可貴處在於:既尊傳統,又主創新,所謂師法自然,獨闢蹊徑,是他藝術思想的核心。曾有詩云:「敢言天地是吾師,萬壑千崖獨杖藜;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說明他不甘囿於先入藩籬,勇於常變。此種藝術境界,除石濤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故後世有獨創性的藝術家對都倍為尊重。
峭壁竹梅 立軸 水墨紙本
款識:漸江學人。印鑒:弘仁、漸江僧
題跋:弘仁字漸江,休寧人。本姓江,名韜,字六奇。前明諸生,甲申後為僧,嘗居齊雲,工詩文,山水,師倪雲林。新安畫家多宗清閟法者,蓋漸師道先路也。沒後,友人於其葊種梅數百本,因稱為梅花古衲。余每愛其手跡,層崖陡壑、偉峻沉厚,非若世之疏竹枯株者比也。笠檐書。印鑒:汪、野。
峭壁凌清溪,高寒自終古。梅竹有貞性,咫尺精靈聚。同心托嵁巗,根株互相撫。所以君子交,不與塵凡伍。中江袁啟旭。鈐印:袁啟旭印、士旦
《峭壁竹梅》構圖簡致,古風流韻,禪宗奧旨,意境高遠。全幅左大半留白、右側畫峭壁,中僅以一枝老乾連接,經營布局極見功力。其代表性的藝術元素如峭壁、梅花、鉤竹等具全,充分展現了這位畫僧的藝術面貌。
山嵐松風 水墨紙本 峭壁孤松 立軸 設色紙本 1651年作
黃海松石圖 紙本淡設色1660年作
弘仁雖繼承宋元,但又有鮮明的自家面貌。可謂取宋人精謹而去其刻劃繁縟,融元人筆墨而強其結構風骨,形成了自己剛正、平實、清醇、蘊藉的藝術風格。此圖取黃山一景,突出山之陡峭,但構圖重心偏向左面,右面以兩峰頭與之呼應,石之凹凸處略施淡墨烘染,以加強其厚重感。虯松橫出石隙,突出山之險峻。畫家以渴筆焦墨勾皴層岩,以濃潤的細筆寫樹,風格冷峻勁峭。自識「黃海松石。為文翁先生寫,弘仁」。左下署「庚子」年款。按庚子為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作者時年五十一歲。
江邊獨棹 立軸 水墨紙本 1637年作 款識:1.淡山如客樹如禪,意到無聲各杳然。落筆不知誰是畫,和身都入水精天,丁丑六月於水香庵,漸江。印鑒:弘仁之印 明末清初,在安徽徽州地區,形成了一個有鮮明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山水畫流派—新安派,畫家多為明末遺民,主要繼承元代倪瓚畫風,弘仁即為此派領袖,他與同郡的查士標、汪之瑞、孫逸合稱「海陽四家」,與石濤、朱耷、石溪並稱「清初四僧」。 弘仁,擅長山水,初從宋人入手,後學元四家,尤受倪瓚影響,以瘦勁簡淡的筆墨,表現幽僻蕭疏的景緻,傳達冷逸秀峻的格調。同時他亦十分重視師法造化,經常遊歷黃山、雁盪、白岳等名山,作品多以黃山白岳為勝,尤以黃山著稱。此幅山水是弘仁學倪瓚的山水畫,從中既可看出弘仁對倪瓚的醉心,亦透露出獨特的追求,畫面與景色基本遵循倪瓚畫的程序,近景坡岸古樹,中景一片空白,是為水的世界,後為遠山。豁出寥廓天宇,境界荒涼空寂。所不同者,倪瓚畫中多不見人,而此中江上有一小舟,舟上尚有高士獨坐。誠如作者自題,人和自然完全交融成一體了。瘦硬的筆法,簡淡的墨色似倪瓚,然筆墨已顯剛健,頓挫轉折也較多,勾勒中並有皴擦,樹石勾皴多有渲染,這些都是弘仁的個人風貌。
岡陵圖卷 紙本墨筆 1639年作 弘仁、李永昌、汪度、劉上延、孫逸 上海博物館藏
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己卯)3月,新安人李白四十壽辰,弘仁與李永昌、孫逸、汪度、劉上延五人聯畫《岡陵圖》卷為之祝壽。其《岡陵松屋》,自題「己卯春日為生白社兄壽,江韜」,鈐印「六奇」。從諸跋知此圖作於己卯年3月,作者皆新安人,故知此時已從杭郡遷回新安,而此前曾為杭郡諸生。
雁盪看山圖 手卷 水墨紙本 1640年作
秋亭觀瀑 立軸 水墨絹本 1644年作 (616萬元,2007年8月中貿聖佳) 款識:△甲申年暮春江韜寫。△壬辰嘉平月余與程守兄相唔於湖系,感慨萬千,遂題早年舊作贈予為念。漸江弘仁。鈐印:六奇(朱文)、漸江僧(白文)
題跋:漸江和尚初名韜,江其姓,字六奇,生明清之間,明亡披緇為僧。此圖猶在俗也,計年只三十五歲,以實筆勾皴,而有虛勁虛實相生,別有意趣,難矣。二零零二年一月觀於京華客次,東海徐邦達時年九十一歲識。鈐印:蠖叟(朱文)、李庵(朱文)、徐邦達印(白文)
在清初四畫僧和新安四大家中,漸江(弘仁)皆居其首。弘仁本姓江,名韜,字六奇,後改名舫,字歐盟,削髮為僧後,法號弘仁,又稱漸江僧。與其它三大畫僧相比,弘仁的思想歷程更為獨特也更為純粹。他早年的思想屬於傳統儒家範疇,讀五經,習舉子業,幼嘗應制,又以巨孝發生,是標準的臣忠子孝的路數。明朝覆滅,清軍入關的歷史巨變,使他心寒意冷,萬念俱灰,於是,道家的出世心思開始萌露,其有詩曰:瓦缶雷鳴可唱酬,不如歸去任扁舟。又曰:忽念名山神欲往,孤舟系向子陵灘。儘管如此,內心仍然十分矛盾:此翁不戀浮名久,日坐茅亭看遠山。可見,他對故國之情並未了斷。據於儒,又依於老,甚至作好了隱居的打算,但終究逃於禪,做了和尚。忠君報國,入仕濟世的思想被挫敗了,弘仁依舊抱志守節。四僧中,真正稱得起禪家的,惟他一人。不婚不仕,寡慾清心,掛瓢曳杖,芒鞋羈旅,或長日靜坐空潭,或月下披雲孤嘯,如此「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的境界,遠遠超拔了八大山人苦心經營道院和石濤自稱臣僧,三呼萬歲的形禪實俗之為,石溪雖然沒有卑瑣之事,但性格過於激烈,動輒爆發而難安於靜,不像弘仁,忠義埋入心底,從未遇風即動。畫如其人。弘仁的性格使他的繪畫純凈、高潔、疏曠、清雅、峻逸、寧靜、堅穩、深邃、幽僻,給人的突出感受,一是冷,二是靜。他喜畫梅,偶作人物,但主要是山水畫。他的畫存世不少,其構圖多是奇縱穩定,空曠幽深,幾乎所有的山石都是用大大小小近乎方形的幾何體組成,往往在兩三塊簡潔抽象的空白大石之間,夾雜若干碎石小樹,形成疏密有致,繁簡相宜的視覺郊果。有時于山崖側畔倒懸一二老松,飛瀑旁邊伸出一些虯枝,顯示了一種古絕之美。弘仁對傳統的尊崇相當虔誠,他從宋畫入手,上追晉唐,爾後致力於元四家,其中對倪、黃尤為注重,最終專意於倪雲林。「老乾有秋,平崗不斷,誦讀之餘,我思倪瓚。」這是他的心聲,也是他的踐行。故宮博物院收藏弘仁的《墨筆山水》諸圖,皆為枯澀淡墨之筆勾寫,偶以濃實筆觸強化卻又隨意散漫的畫風,頗似雲林,然而,其虛淡疏鬆的韻致和剛勁結實的感覺,又非倪所有。
此幅《秋亭觀瀑》是弘仁35歲在俗時的作品,以冷靜鑄其魂魄,堅硬強其骨腱的風格,正是弘仁的典型面貌。那奇正雄強,瘦峭峻拔的點劃中,似乎可以感受到搏動的情緒、壓抑的力量,其格調有別於宋元諸家,亦不同於當時的畫家。弘仁之所以被公論為不易習仿,不單由於冷峭靜寂得超乎常態,還在於畫家本人的性格難以相合。以石濤比之,僅就藝術功底論,石畫也不及弘畫深厚精微,石濤常常恃才信筆,橫掃一氣,弘仁則一筆不苟,不急不躁。中國傳統繪畫以雍穆寬宏、外柔內剛的靜美為高深,動美則被視為淺躁,而石溪、八大、石濤多屬動美,惟弘仁獨臻靜境,此中高下,庶幾可知。
格庵山水合錦卷手卷水墨紙本1651年作
1651年清順治八年(辛卯),弘仁42歲,已在歙縣。與人合作的《格庵山水合錦圖》卷上題:「漸江學人為玉如先生。辛卯。」玉如即方式玉,字玉如,歙縣岩鎮人,能詩善畫。
枯槎短荻圖
此圖所繪為弘仁的詩友香士的書齋。簡陋的茅舍與陣設襯托出主人品格的高潔與孤傲,虛堂靜敞,門外二樹枯槎直指蒼穹,一灣清淺的溪流江集成潭,環繞在高低錯落的岩石間,水波不興,猶如主人不逐名利的平淡心境。石邊,水際短荻叢生,清潤可愛,為這幽寂的貧士生活增添了幾許生趣。前景池環石抱,池邊岩石用稜角分明的直線、橫線空勾,幾無皴染,池水用大片的留白來表達,不擦一筆,塘側,幾叢蘆花迎風而立,筆致柔婉。不遠處野屋一椽,亦用直線勾劃,線條規整、細勁,屋內空寂無人,兩株古槎高聳屋前,枝疏葉落,給人以純凈,空漠之感。遠處大片空白,不著一筆,似天、似水或水天一色,顯得空明、悠遠。整幅畫墨色枯淡,用筆簡疏,無大塊點染,無躍動的筆觸,一股潔凈、冷寂、清逸之氣從紙上溢出。
空山林靜圖 1656年作 幽壑鳴泉圖 立軸紙本
雨余柳色圖紙本墨筆1656年作 縱84.4厘米橫45.3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化高遠為平遠、深遠。江渚遙岑,水波不興,山體堅凝,村舍掩映。山石結構嚴謹而用筆松靈,墨色滋潤,呈現出一派春柳又綠江南岸的清新氣息。自識「雨余復雨鵑聲急,能不於斯感暮春。花事既零吟莫倦,松風還可慰宵晨。為閑止社兄寫意於豐溪書舍,丙申三月漸江仁」。鈐「弘仁」朱文圓印。另鈐「潤州戴植字培之鑒藏書畫章」朱文印。丙申為順治十三年,公元一六五六年,作者時年四十七歲。
桃源尋縱 立軸 紙本 1657年作
陶庵圖 水墨紙本 此圖是漸江為汪堯德作,以描寫隱者的居室表現他的情趣,羅逸的題詩揭示了畫的命意。畫中以敞軒為中心,背倚層巒,前臨小溪,板橋流水,高柳五株,一片離塵清幽之景。羅逸詩「柳僅五株非著意」,點出畫中五柳暗將陶庵居士比作自號五柳居士的陶淵明,此圖意在讚頌陶庵居士高隱之心。
山居圖 設色紙本
松溪石壁圖 1656年作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弘仁明亡後出家為僧,以畫黃山著稱,為新安畫派奠基人。作品筆墨蒼勁整潔,設色淡雅,多干筆焦墨,營造出清寂冷逸的山川畫面,寓偉峻沉重於清淡簡遠之中,意趣高潔。畫面右上作者自題「浙江學人寄伯行居士「。整體畫面,格調高古清雅,有宋元之遺風濃重的殘留在畫面當中.加之漸江本身自有的人文修養及情懷.似整副山水有了非凡的境界,意境幽遠.布局穩中求勝,險象環生,意味深長.的確是畫論中所謂的:一副好畫不光有筆墨.重要的是觀畫者能體會到:"可觀,可游,可居."
斷崖流水圖 立軸 水墨紙本 1656年作 湖山平遠圖 立軸 水墨紙本 1659年作
豐溪秋色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此幅山水筆墨取法於倪、黃之間,而自具面目。山石尚簡,用乾筆淡墨勾勒,線條爽利,轉折處或圓轉露稜角,少皴擦而有山石方硬的形體,局精密,結構嚴謹,而無板滯之感,得風神懶散、氣韻荒寒奇致。
林樾尋梅圖 設色紙本 1658年作
題識:惠應寺林樾荒古,游屐罕通。元美居士淵穆愛靜,停裝偃息其中,許子逢堯與俱焉。良友異鄉昕夕相對,信足樂也。學人探梅南郊,移筇過訪集言兩日,頗洽清歡。隔畦普照,海化火逢老導。余至前又出近所作梅花詩歌詠其下,意興酣適。俄而,夕陽在山,天風拂拂竹影琳宮盪為金碧。生平游事於此軼暢。別歸塗此用贈元翁以志一時良遘。戊戌二月初旬,漸江學人弘仁。鈐印:弘仁、漸江僧 此圖寫南京聚寶門(今中華門)外梅崗的惠應寺景色,款署「戊戌二月初旬」,戊戌為順治十五年(1658),漸江年四十九歲。據《弘仁年表》記錄,這一年春天,弘仁在南京宿惠應寺。畫面構圖巧妙,山水環抱,大出古人畦徑。用筆簡約,林木蕭疏,屋宇清樾,人物傳神,為漸江中晚年的佳作。與此類似的作品如:五十一歲時畫的《黃山天都峰圖》及《黃海松石圖》、《陶庵圖》等可以看出,這時他的藝術風格已十分成熟,筆墨簡潔、清剛、純凈,主要用線條空勾,以大小几何體造形,極少皴擦,因而冰冷寧靜的氣氛特強。在藝術上已達到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高峰。 漸江的畫代表了真正的山林之士和遺民畫的最高水平,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幾乎沒有第二人能和他並比。周亮工《讀畫錄》:「收藏家以無漸江畫為「恨事」,江南人家則以有無漸江畫定雅俗」。漸江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清逸剛淳。「閑靜簡遠」、「胸無纖塵」是古代畫家最嚮往的境界,也是古人認為最美最高的風格。弘仁畫最足當之。
竹石幽居圖 紙本水墨 1659年作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竹石幽居圖》畫斷崖腳下,孤室築於巨石之上,疏竹依傍,泉溪迴繞,青松與枯木皆挺拔而立,意境簡淡清逸,遠離塵埃。漸江山石畫法出自「折帶皴」但用筆更加靈活多變,略有生活氣息,表現出自家的風格。
溪山寂靜 水墨紙軸 1659年作
山水 鏡心 水墨紙本
南華高致圖 立軸
林泉圖 紙本設色1659年作 縱89.4厘米橫41.8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弘仁的藝術造詣固然與他師法古人和得心造化分不開,但他能獨得倪瓚和黃山骨質,導「黃山畫派」之先河,標新幟於藝苑,究其因,是其思想品格和人生操守的寫照。《林泉圖》意境十分清幽,恍如世外桃園。江中巨礁上虯枝恣肆飄逸,迎風微盪;佔據畫面中心的是以簡筆勾畫的山石,同樣用筆寥寥而意蘊躍然,是具有典型弘仁風格的山水佳作。
松壑清泉圖 紙本墨筆 廣東省博物館藏
款識:漸江學人弘仁為惟敏先生寫。鈐印:弘仁(朱) 漸江僧(白) 弘仁是「新安畫派」的奠基人。他和查士標、孫逸、汪立瑞等四人被稱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稱「海陽四大家」。弘仁出身貧寒人家,性格孤僻,他是明末秀才,明亡後,他希望能抵抗清朝,於是離開安徽歙縣,去了福建,後來在武夷山出家為僧。
弘仁很推崇元朝畫家倪瓚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也相當簡潔,筆墨蒼勁整潔,善用折帶皴和干筆渴墨。但相比倪瓚,他的畫沒有那麼荒涼,多一些清新的感覺。這幅《松壑清泉圖》用干筆淡墨勾勒,線條簡練,轉折處有稜角,岩石中的松樹疏朗清麗,大山斜立,山轉水流,畫面相當生動,富有自然意趣。
松石居圖 水墨紙本 1658年作 深山幽居圖 立軸
天都峰圖紙本設色1660年作 縱307.5厘米橫99.6厘米南京博物館藏
有人曾稱:「石濤得黃山之靈,梅清得黃山之影,漸江得黃山之質。」得黃山之質,也就是得黃山之骨,而這質骨,也正是漸江和尚不肯隨世俯仰,視腴媚如仇,惜名節於慎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稟賦剛正,志操清亮這一人品的寫照和表徵。千古文章根肺腑,畫道亦然。此畫近景二古松虯曲扭結,中景陡峭直插雲天,筆法松秀,山石稜角方硬,行筆極清勁,筆筆清晰可見。山迎陽一面濃墨勾皴,不加罩染,稍後染以淡墨,托出了主峰的體積感。
幽澗疏林圖 立軸 1663年作 枯木竹石圖 立軸
枯木竹石圖軸 紙本水墨 1660年作 浙江省博物館藏
渴筆淡墨寫寒柯片石,幾叢小竹點綴其間,格調冷峭秀逸。題款耐人尋味,「古木鳴寒鳥,深山聞夜猿,唐句也」。這是作者借詩抒懷,以畫寄情,追求一種空遠寥廓的岑寂意境。自署「庚子臘月燈下重題于澄觀軒中,弘仁」。澄觀軒在安徽歙縣五明寺內。庚子為清順治十七年。
蓮花峰圖 水墨紙本 題識:余登蓮華絕頂,延矚移時,見東南雲□,俄頃油油焉。排空西向,勢若謝玄戰淝水,銳氣驍騰,有不能已者,乃急下及降白雲梯,回望群峰,皆瀰漫無狀矣。於是縱步獅子林,得草瓢而息,戶外狂霜肆一龕,歷歷如坐天風海濤中,不復知在千岩萬壑間也。維時群奇俱秘,寢食無端,探囊中得周生居士委卷,泚墨驅毫,片晷而竟,汪子叔向適以詩成,爰屬書之,藉是以概予兩人游中,一段佳事也。浙江學人弘仁識。鈐印:弘仁
隔江山色 手卷 水墨紙本 1661年作 題識:辛丑十一月度臘豐溪之仁義禪院,落落寡營,頗自□適,日曳杖橋頭,看對岸山色,意有所會,歸院研冰,始融率爾塗此,殊覺撩草。漸江弘仁。鈐印:弘仁、漸江僧
絕澗寒窠圖 紙本設色縱116.6厘米橫51.2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在四僧畫家中,弘仁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清逸剛淳。觀弘仁的《絕澗寒窠圖》,會有「千鈞屈腕力,百尺鼓龍鬚」的氣魄和功力。但畫面中的千鈞之力又不是一泄無餘,而是徐徐使出,如盤弩曲鐵,控制得恰到好處,行於當行,止於當止,並做到不可增一,不可減一。山石樹木的行貌、體量和神髓就是靠這精鋼一般的線條結構出來的,顯得簡勁俊秀。
秋崖長松圖 立軸 水墨紙本 (224萬元,2010年5月中國嘉德) 題識:苟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聲。為弘度尊宿擬秋崖句。漸江學人仁。 鈐印:弘仁、漸江僧
明清之際,文人畫家多崇尚倪雲林,然每每為其造境,及筆墨所囿,唯僧漸江在得其清逸之外,復以削利勁健之筆,險峻雄奇之境別開生面而成一代大家。此圖為汪洪度而作,畫山野一角,而松高石偉,坡陀幽深,雜以茂竹瘦梅,在偉岸奇削之中,有一種清剛之氣躍出畫面,山石略染淡墨,滋潤通透而不失渾厚,雖瘦損卻不失為佳作。受畫人「弘度」,即晚明安徽歙縣汪泓,字弘度,以字行。
策杖圖 水墨紙本 1660年作 仿倪山水圖紙本墨筆1658年
仿倪山水圖紙本墨筆1661年 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辛丑九月,雄右屬為且先居士。弘仁。鈐印:漸江(白)
題跋:楓香吹遍荻花天,何事明湖不著船。欲拋漁竿乘月去,笛聲吹徹萬山煙。廣乘樵。
疏柯坡石圖 立軸 水墨紙本 1661年作
款識:辛丑蒲月,寫於西溪蕭寺,漸江學人。鈐印:漸江,漸江僧
題跋:靜士淵妙,孤奇朗拔。食謝腥膻,衣只袍葛。采雲體輕,涉險神豁。自挈畫囊,輕齎茶缽。當其意至,解衣皴抹。半石疏柯,著手都活。俯視宋英,兼師元達。俗客賄求,有蹙其頞。時以惠貧,天漿醒渴。作頌書顛,用防豪奪。辛丑,訪漸師於五明寺,出此志別,贊以記之。湯燕生。 漸江的山水畫作品,師法於倪瓚的畫風,以折帶皴為主。他的山水畫筆墨精謹,格局簡約,畫面透氣明快,顯示了他對自然的高度認識和高度的概括,是高於生活的典型範本。其墨氣雖然單純,而不空虛,以線造景,這種格調體現了文人畫「性本愛丘山」的精神所在。瘦削處見腴潤,極細弱處見蒼勁,雖淡無淡,而饒有餘韻。他認為凡畫山水,「簡淡極難事,簡非不用筆,淡非不用墨,寫意境幽深,氣象萬千的胸中丘壑,最主要得山水性情」。漸江對於元四家的畫家力學苦練,尤其出於倪雲林的技法,逸筆淡淡,深厚而有氣韻,筆墨精練,一丘一壑確有千岩萬壑之感。從他的作品中可以體會到他對人生的感悟,脫離繁雜與超凡的境界是中國古代文人思想品格的表現。作品靜謐於寓深秀,繪人以品味無窮的審美感受。
「開門見山」,畫卷構圖奇嶇穩定,山石取勢峻峭方硬,林木造型盤弩猶勁,構畫面應用中國畫的「三遠」畫理,視覺效果具有強烈的藝術張力,用墨清而不浮,淡而不虛;秀逸,崎嶇,幽淡,安閑之氣溢於畫面,出一派純凈,幽曠而又雋永的意境。
幽亭秀木圖 設色絹軸 1661年作山水 立軸 設色紙本 1652年作
幽亭秀木圖 紙本水墨 1661年作 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辛丑結夏澄觀軒為作幽亭秀木圖,奉岳生大居士教。漸江學人弘仁。鈐印:弘仁、漸江。
「辛丑」為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受贈者名羅袞期,字岳生,安徽歙縣呈坎人,是一位信奉佛教的儒生。圖上有羅袞期小跋:「啟悟師久慕漸江筆意,屬予代索,遂以寄予者轉贈之。」又有弘仁侄江注題詩「吾師漫寫倪迂意,古木孤亭水石幽。優缽曇花題品在,禪門珍秘抗王侯。為啟公題家師筆」。
作為明遺民畫家,弘仁他眷懷故國,作詩曰:「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樓台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余殘瀋寫鐘山。」鐘山是明太祖先元璋的陵墓所在地,此詩悲涼沉鬱,感懷至深,表達了弘仁不忘故國的堅貞氣節,正是這種情懷,使他的繪畫傾向於倪瓚的風格,倪畫中荒寒蕭瑟的意境引起了他心靈的共鳴。此圖是弘仁晚年居住在歙縣五明寺時所作。畫風為倪瓚的變格,作平遠布局,近處坡岸茅亭,亭前後有松杉雜木高聳,略去淺水遙岑,使前景成為獨立的主體,加強了山石結構的表現,產生較為平和的親切感。畫上坡石用筆為倪瓚獨特的折帶皴,若淡若疏,骨力內蘊。樹木的勾勒點染也出之以簡疏的筆法,中鋒下筆,復筆皴擦,看似簡淡,實含腴潤。正如楊翰《歸石軒畫談》評述的「於極瘦削處見腴潤,極細弱處見蒼勁,雖淡無可淡,而饒有餘韻。」弘仁仿倪,絕不是以追求倪瓚的畫法為目的,他廣泛吸收前人的成果,取其意,而不在筆墨跡象間,師法倪瓚、黃公望,同時以自然為師,抒己胸臆,從而形成了其山水畫的基本面貌。
清幽圖 手卷 水墨紙本 1661年作 (805萬元,2011年7月南京經典) 款識:辛丑八月漸江弘仁。為岳生居士作,漸江學人弘仁寫。鈐印 弘仁(朱) 漸江(朱白相間)何處有我(白) 引首:清幽圖。光緒十八年正月郎園葉德輝題。 鈐印 葉德輝(朱) 奐彬(朱) 拖尾:弘仁此山水卷筆法枯瘦簡潔,意境極為清幽,山石皴擦並用,剛柔相濟,奇峭之筆顯現其間,畫中景緻高低暈澹自然和諧,樹葉勾點橫斜曲直,序列謹嚴,頗具倪瓚筆法,其結構繁密,氣勢雄偉,又出於倪法之外。光緒六年仲秋師鄦江標敬識。鈐印:江標之印(白) 道人與滄州杳,放棹清溪水自流,我亦收編歸虛隱,碧山煙月五湖秋。觀弘仁《溪山清幽圖卷》,壬辰正月郎園葉德輝題。鈐印:葉德輝(朱白相間) 零落苕花春雨多,舊溪何處問漚波。披圖不畫懷賢意,誰為青山葺薜蘿。嵒空谷回野雲深,路繞溪橋岸遠林。何處幽人專一壑,數間茅屋對山陰。辛丑七月既望蔥石劉世珩。鈐印:劉世珩(白)鎦五(白)蔥石(朱)
羅袞期,字岳生,安徽歙縣呈坎人,是一位信奉佛教的儒生。本幅為弘仁贈送羅氏之物。畫風為倪瓚的變格,作平遠布局,近處坡岸茅亭,亭前後有松杉雜木高聳,略去淺水遙岑,使前景成為獨立的主體,加強了山石結構的表現,產生較為平和的親切感。畫上坡石用筆為倪瓚獨特的折帶皴,若淡若疏,骨力內蘊。樹木的勾勒點染也出之以簡疏的筆法,中鋒下筆,復筆皴擦,看似簡淡,實含腴潤。
故宮博物院藏有《幽亭秀木圖》畫軸,圖中弘仁題:「辛丑結夏澄觀軒為作幽亭秀木圖,奉岳生大居士教。漸江學人弘仁。」為同時期畫作,時弘仁仍居於歙縣五明寺,故宮所藏畫作為「辛丑結夏」所作,「結夏」為佛教用語,即佛教僧尼自農曆四月十五日起靜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門行動,謂之「結夏」,又稱「結制」。而本幅《溪山清幽圖》卷,案題識為「辛丑八月」所作,兩作相差時間不過數月,從畫面筆墨風格及落款方式上看均無較大差異。
曉江風便圖 卷 紙本設色 1661年作 縱28.5、橫43厘米安徽省博物館藏 此圖描繪新安至揚州水路沿途的冬日風光。前段寫練江沿岸霞山、將軍諸山曠遠荒寒的景象,後段寫新安江對岸曉霧迷濛,江舟乘風飛馳,點出[曉江風便]題意。結構簡練,墨色明潔,筆法堅凝無燥氣,營造出寂靜的氣氛。自識[辛丑十一月,伯炎居士將俶廣陵之裝,學人寫曉江風便圖因送,揆有數月之間,蹊桃初綻,瞻望旋旌。弘仁。鈐[弘仁]朱文、[漸江]白文印。另有吳不炎、程守、許楚、石濤跋各一紙。按辛丑為順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作者時年五十二歲。
山水 設色紙本 寒林圖 立軸
西岩松雪圖 紙本設色1661年作縱192.2厘米橫104.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從表面看,四位畫僧中,弘仁要算是一個出家後與塵世脫離得最徹底的,他涵養深厚,出家後,每日掛瓢拽杖,芒鞋羈旅,或長日靜坐空潭,或月夜孤嘯危岫,儼然一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西岩松雪圖》畫大山兀立,山石如刀削般險峻而清朗,岩石上的偃松則冷竣靜寂,整幅作品,布局精密,結構嚴謹,而無板滯之感,得風神懶散、氣韻荒寒的奇致。山石尚簡,用干筆淡墨勾勒,線條爽利,轉折處或圓轉或露稜角,少皴擦而有山石方硬的形體。弘仁的山水畫最初學習宋人,後來師法倪瓚和董其昌,在這件作品中看到倪、董二家風格蹤跡的同時,更多的是看到作者的自家面貌。圖上題款為:「西岩松雪,辛丑春為象也居土圖,弘仁」。可見作品創作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是他藝術上的成熟時期。
山水冊紙本墨筆1662年作 廣東省博物館藏
始信峰圖 紙本設色1663年作縱124厘米橫84厘米廣州美術館藏 是圖作於漸江逝世前一年(1663年),描寫黃山始信峰景色,與《黃海松石圖》、《西岩松雪圖》、《蓮花峰圖》一樣,同為漸江晚年的代表作。右下部以簡潔的線條,勾出大片空白,略作皴點,作坡石狀,顯得純凈空靈,起到了奠定基礎的重要作用。接著,一塊巨岩從右下角直插畫面中部;岩下一溪,岩上一徑;溪徑旁數株古松,點綴其間。畫的左部,坡石之上,乃一片石林,參差嵯峨,如鑿如削;岩石縫中,奇松或點或片,隱現其中。右部巨岩之上為一平坡,坡上叢樹茅廬,廬內空無一人。茅廬之上,直插雲霄者,即為始信峰。峰上曲徑盤繞,峰下千仞壁立。左上部有漸江自書款,右部有王艮題識。 該畫結構錯綜複雜,有別於漸江一般作品,與倪雲林的「散淡蕭疏」更有天壤之別。由於疏密有致、氣韻生動,故而並不迫塞,反使人感到絲絲入扣,引人入勝;恬淡靜穆,厚重而不失空靈。線條細潤圓勁,寓方於圓,轉折處蓄勢待發;濃淡乾濕,徐疾暢澀,隨形而異,隨意而施;真可謂「行於當行而不可不行,止於當止而不可不止」。奇松姿態清蒼,虯枝疏針;俯仰側偃,如飛如行。山道迂迴隱顯,小溪清澈有聲。設色淡雅,若有若無之間而清韻自在。整幅作品氣象冷峻,傲骨錚錚。
松壑溪泉圖 立軸 水墨綾本
深山讀書圖 立軸紙本 石樑仙居圖 水墨紙本
溪山讀書圖 立軸紙本
溪山春霽 立軸 設色紙本 (672萬元,2007年11月中國嘉德) 題識:溪山春霽。為治先居士寫於豐干書舍。漸江。鈐印:漸江
邊跋:漸師畫筆實黃多於倪。觀此《溪山春霽》,竟全師一峰道人《富春大嶺》也。今人但刻意以雲林求之,劍去遠矣。承顯道兄雅好明季諸逸民書畫,尤崇漸師,請歸供養,為題數語,即求印正。丙戌(1946年)夏日,大千弟張爰,沱水村居。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題籤:漸江上人溪山春霽圖真跡。邦達署。鈐印:邦達審定
明清易代之時,為反清復明,漸江曾輾轉於福建群山之間,是個剛硬的漢子。終因復國無望投身空門,成了眾人仰慕的高僧。禮佛之外又潛心於畫,倔強的個性與黃山逋削的山骨相映發,淘洗出峭拔冷峻的筆墨。但岑寂之中,每每露出祥和淹潤的氣息,隱約可見他對世態人情的關注。《溪山春霽》寫的正是高寒過後,暖風乍起,山靈復甦的景象,簡約粹厲而和氣熏人。對江南景物的讚歎之中,溢出了他入世的菩薩心腸。就象畫中的一泓春水,悄無聲息地洗滌著一代代讀畫人的身心。畫上漸江說的「豐干」,指的是歙縣豐溪之濱,漸師晚年經常逗留的地方,那裡有很多敬仰關心著他的朋友,故他有詩說道:「幾年未遂山居策,瓶笠還如水上萍。獨是豐溪可瞻戀,呵冰貌影墨零星。」「治先」應是他豐溪朋友中的一個,他另有一幅《群木一峰圖》墨畫贈這位居士,原為李初黎所藏,今不知所至,和大千舊藏的這幅都是真跡,且風格亦近,亦倪(雲林)亦黃(大痴),非倪非黃,全是他自家本色,應為同一時期作品。
秋居圖 立軸 設色紙本
夏山清寂圖 立軸
長松羽士圖 紙本墨筆 貴州省博物館藏 《清釋弘仁長松羽士圖軸》是一件流傳至今不可多見的弘仁人物畫。因圖畫上方清初畫家查士標所題跋語中有「此圖作長松羽士」之句,故取畫名曰《長松羽士圖》。
畫中一道士模樣的人物端坐於坡石上,面容清瘦,美髯飄然,似閉目養神,身後一株鱗干參天的古松,虯枝低昂,其旁伴生梅樹,挺拔向上,青竹數竿,亭亭而立。人物腳下的坡石,少皴而多擦染。作者在畫中,對於石塊的處理,頗似所見到的最具其典型面貌的山水畫中的山石,由大大小小的方形幾何體組成。作者往往於兩塊簡單抽象的空白大石(幾何體)當中畫一些碎石與小草。在筆墨的處理上,石塊用線空勾,沒有大片的墨,沒有粗倔躍動的線條,除了坡腳及夾石外,幾乎沒有繁複的皴筆和過多的點染。主要是用折帶皴及干筆渴墨,如此為之,畫面給人的感受,洗鍊而簡逸,而筆墨則讓人感覺蒼勁整潔。在弘仁的山水畫中,松樹是他比較喜歡錶現的題材,而這幅人物圖中松樹的表現手法,與他的山水畫,如《黃山天都峰》、《黃山松石》中的松樹畫法是一致的,無異是將他的山水畫中的這個組成分子,直接地移到人物畫里來。更進一步地說,這幅《長松羽士圖》,除了道士模樣的人物這一被描繪的主體外,其它陪襯之物,均是從弘仁那種典型風格的山水畫中移進來的。
畫中人物採取白描法,線條用鐵線描。畫人物對於作為山水畫家的弘仁來說,畢竟是偶爾為之,終非「強項」,在這幅畫中,或許是因為對人物造型不夠嫻熟,行筆時似乎有些拘謹,沒有那麼揮寫自如是自然而然的事,衣紋皺摺的用筆小心遲滯,使線條顯得「弱」而單調,比起作者所畫的松石,自然就沒有那麼得心應手,運筆自如。作者在畫中以松、竹、梅,這歲寒三友作為人物的陪襯,使畫中人更顯得肅穆,高潔,超凡脫俗,再點綴靈芝這樣的仙藥靈草,那畫中的人物就讓觀賞者產生了道法至深,似人亦仙的感覺,意境偉峻秀逸。如此地構思和創作這張畫,特別是畫中以梅作陪襯,比較符合弘仁的志趣。弘仁一生喜愛梅花,他在臨終前一段時間裡已回歸故里,居西郊披雲峰下的五明寺,後卒於此處,因生前愛梅,死後友人在其墓地植梅數百株,稱他為「梅花老衲」。他也善畫梅花,得梅花的疏枝淡蕊,冷艷幽香之致。
此圖無款,僅見畫幅右側有白文方印「漸江僧」,畫上方詩堂查士標的跋語云:「漸江上人畫名重一時,於丘壑竹樹無不盡善,獨人物不多見,此圖作長松羽士,神韻悠閑,筆致皎潔,深得李伯時遺意,往曾為余作《系舟圖》,一人危坐蓬底,意度瀟洒,正與此同。余野人也,固宜贈以野人面目。□□先生深於道者,乃無意而得此蓬瀛之客,豈天之所以贈金門曼倩,柱下老聃乎!辛未夏日查士標題。」跋前用朱文印「後乙卯人」,後鈐白文「士標私印」,朱文「查二瞻」。查士標生於一六一五年,卒於一六九八年,「辛未年」即一六九一年,時年七十七歲,此跋應題於這一年,距弘仁卒年,已有二十八年了。
山水冊 紙本水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山水冊 紙本水墨天津市博物館藏
臨水雙松圖 紙本設色 縱25.2厘米橫25.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弘仁山水畫筆墨精謹,格局簡約,雖師法倪瓚,但又能「於極瘦削處見腴潤,極細處見蒼勁,雖淡無可淡,而饒有餘韻」。此幅《臨水雙松圖》中,弘仁極少用粗筆濃墨,也少點染皴擦,不讓作品中出現絲毫的粗獷霸悍,張揚外露的習氣,全以精細的松靈之筆徐徐寫出,於空靈中顯充實,靜謐於寓深秀,結構出一派純凈、幽曠而又俊逸的意境,給人以品位無窮的審美感受。
溪山深逸 手卷 水墨紙本 (560萬元,2010年11月中國嘉德)題識:漸江。鈐印:弘仁、一片冰心
後紙:漸江上人畫為吾鄉四家之一,而論者頗多微詞。然其畫法實出於文征仲細秀一宗。衡山暮年得追蹤松雪,氣韻靈和;上人則獨坐空山,仍其故步,然亦何憾於壽承、伯仁輩耶?質諸齡孫,當不謂吾為鄉人左袒也。乙卯(1939年)春初,通陳人徐衡書。鈐印:徐氏聖秋、徐衡
漸師於明為名諸生,以孝聞,與江天一氏同族。申酉後走閩海,謀光復不成,遁跡緇流。平生操行卓然不朽,就其畫論,深得唐宋之縝密而出以元人荒率,僅以停雲擬之,余猶嫌其未至。第真本世殊罕遇,所見皆其徒於師出世後仿作,以供世求者也。余夙有題師《曉江風便圖》,詩曰:劫後功名付畫禪,倪黃法乳一鐙傳。世人慾學皆凡骨,絕後空前五百年。錄質齡兄並語聖老,或疑余左袒鄉人,視渠更甚耶?舊遊。鈐印:舊遊、自成一家、藝乃父徐衡書
引首:溪山深逸。北徐衡為齡孫題漸江上人畫卷。 鈐印:徐衡、聖秋
漸江和尚畫筆師法雲林,又得徽州山水特別是黃山松壑雲泉的蒙養,加之性格剛硬,所以其畫並不為雲林所囿。磊磊落落,逋峭冷雋,筆底山川,或幽深邃密,或峻拔嵯峨,氣象高華而趣味淡宕,人品畫品皆為時稱道,是新安派中首屈一指的領軍人物。此卷從起首到峭壁孤松為漸江親筆,平淡悠遠岩壑奇秀,用筆瘦硬,皴染枯淡而墨韻清潤。松崗左方的沿江景物,疑為後人所補,用筆稍禿,結構較松,趣味略異。然漸師畫傳世不多,長卷尤少之又少,又經王南屏等名家收藏,更稱難得。
松梅圖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仿倪雲林山水 手卷 紙本水墨 款識:七月十日寫圖並為長歌贈古民先生、瓚。印鑒:弘、仁 弘仁從宋代繪畫中得到重視觀察自然,重視法度規矩的傳統;同時吸取元人重視神韻逸趣的精神,使其用筆用墨清淡虛靈,蘊藉而富於變化,從而形成自己清勁、簡瘦、純凈、高潔、空曠的藝術風格。清人楊翰在《歸石軒談畫》中評弘仁的畫說:於極瘦削處見腴潤,極細弱處見蒼勁,雖淡無可淡,而饒有餘韻。可謂知言!這件手卷就是弘仁典型風格的體現,卷首有陳鴻壽題端「溪山淡宕」,畫面近景為幾樹枯槎立於水濱,中景為幾間村舍橫斜錯落,小橋流水,一座茅亭,遠景為一帶丘山綿亘開去,境界開闊,就像一支冷逸淡雅的田園詩。表現手段得倪雲林的簡淡,疏放秀逸,但是比倪畫更簡括生秀,用筆也更見剛直。小楷長款亦端嚴瘦硬,意在歐陽率更與柳誠懇之間,與畫面頗為協調。
山水 四條屏 水墨綾本
柯亭清江 鏡片 水墨紙本
秋山圖 立軸 絹本 1658年作
秋江幽居 設色紙本
丹林窠石圖 立軸紙本
柳岸春居圖紙本設色縱16.8厘米橫51厘米南京博物館藏
作為新安畫派的開路人,其畫山水,層崖陡壑,偉俊沉厚,皴法喜用折帶皴,轉折方硬,筆路清晰,干淡筆折帶皴,畫面簡凈峻峭。《柳岸春居圖》是弘仁的一幅扇面畫。畫面尺幅雖小,但極盡丘壑之深遠。扇面的右邊高崗上悠然矗立一亭子,邊上一叢清竹飄逸而俊雅。隨著山勢的逐漸降低,豁然於觀者眼前的是一曲鐵盤弩的虯松,其隨意清雅的風姿是畫中的點睛之筆。畫面右側則用淡泊之筆勾勒出一片山石,更突出了畫面的深遠和寬廣。
芝易東湖圖卷 紙本 29.7×419.1厘米 波士頓美術館藏
江山無盡圖捲紙本水墨 淡設色1661年作 縱28.5厘米橫292.8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館藏
疏泉洗研圖捲紙本設色1663年作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結構嚴密,筆法老練嫻熟,畫面清逸怡靜。以山居屋宇二幢為中心,樹木參差,修竹叢生,疏柳一株,迎風搖曳。圍牆內的正屋,是幽靜簡樸的書齋。圍牆外小屋內一垂須老人,倚窗眺望。屋宇周圍丘壑綿密,山頂松樹挺拔,茅亭半現,泉水自東向西湍流,潺潺有聲。屋外一冠書生,移步于山澗流泉,一童子捧硯緊隨,生動地表現了疏泉洗硯之情景,極富生活氣息。
山水圖捲紙本設色遼寧博物館藏
梅花圖 立軸 紙本 1657年作 (649.6萬元,2010年12月北京匡時) 款識:吹燈轉覺紙窗明,一樹空濛夜雪晴。嘗擬拋書閑半月,不妨閉戶坐三更。冬春之際復何事,耕鑿以先無此情。幸未成蹊生處遠,板橋凍滑礙人行。丁酉春,坐桃源草堂戲為修己居士寫意,並書徐巢友梅詩。漸江學人弘仁。鈐印:漸江。
此幅墨梅圖雖簡率,但見功力,有代表性。為清順治十四年(丁酉),即1657年春做,時年48歲。此畫給人以清新的感受。弘仁最愛畫松樹、梅花。他曾自號「梅花古衲」,並遺命友人於其墓側多種梅。弘仁一生鍾情松梅。其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畫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松與梅沖寒傲雪,高標獨立的精神正是弘仁人格的自我寫照。同時弘仁性格沉靜堅忍,當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明亡後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有許多題畫唱和詩坦露他這方面的思想。
梅花圖 墨筆紙本
弘仁(1610—1663),俗姓江,名韜,字六奇,後改名舫,字鷗盟。新安(今安徽歙縣)人,明末諸生。明亡後清兵進逼徽州時,曾參加反清復明鬥爭,後於武夷山落髮為僧,法名弘仁,字無智,號漸江,又號梅花古衲。數年後重返故里,一心研習畫學。此畫僅繪梅花一枝,梅花幾朵,老枝虯曲,卻絲毫不影響其表現力。
高桐幽筱圖 紙本墨筆 安徽省博物館藏 此畫以文石、翠竹、秋桐為題,畫面樸素、簡潔,用筆持重穩定,充分體現了弘仁擅用側鋒、枯筆的特點。寥寥數筆,略略點染,便將山石之堅硬冷峭,翠竹之疏密清韻以及秋桐的清幽之態,表現得淋漓盡致,格調超凡脫俗。
推薦閱讀:
※影響吳門畫派深遠,不容忽視的一代國畫大師
※國畫基礎教程:工筆菊花畫法與線描畫譜
※羅國海:清靜世界,朴真之情!
※空納萬境 —— 論中國畫「空靈妙境」
※薛大庸手繪國畫系列山水畫欣賞 錦繡山河別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