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遼寧省 市縣歷史沿革

瀋陽市

遼寧省省會所在地舊名承德縣、奉天市

此地早在上古三代屬青州地;商屬息慎氏地;周秦時期,屬肅慎氏地;漢晉唐初歸屬挹婁地;唐代進入渤海後,睿宗時(710-713年)渤海大氏設置瀋州(瀋州之名由此始);遼歸東京道所轄;金初為東京路;元為瀋陽路(即瀋州改為瀋陽路);明太祖時廢瀋陽路,於此地設置瀋陽中衛,歸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清天命七年(1622年)於遼陽建東京,天命十年(1625年)遷置瀋陽。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此地奠都,稱之為盛京(一說於天聰五年(1631年)為盛京),後都城遷移北京,此地仍被稱為留部或陪都;順治十四年(1627年)設置奉天府,康熙四年(1665年)設承德縣,乾隆初年設盛京將軍。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裁將軍。改行省制,盛京改為奉天。宣統三年(1911年)廢承德縣名,併入奉天府。民國二年(1913年)改奉天府為奉天縣,同年四月行政公署以縣與省同名,又復承德縣原名,後又因縣名與直隸承德縣同名,又改稱瀋陽縣。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東北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體制,瀋陽縣隸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並改奉天省為遼寧省,瀋陽縣隸屬干遼寧省,為一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同時又改遼寧省為奉天省,瀋陽縣隸屬於奉天省,為甲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將東北劃為十四省,並設置奉天市,同時保留瀋陽縣制,市縣均隸屬於奉天省。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劃東北為九省,將偽滿的兩省共為一省。奉天與錦州兩省合併為遼寧省,改奉天市為瀋陽市,並為遼寧省省會所在地,與同時並存的瀋陽縣均隸屬於遼寧省。後瀋陽縣撤銷。瀋陽之名始於元朝,以此地居於瀋河的陽面故名。

新民縣

縣人民政府駐新民鎮土名新民屯

新民縣位於遼河東西兩岸。早在唐虞時代,為冀、青、幽、營等州的屬地;春秋戰國時期,分屬於燕、秦,為遼東西郡;前漢為幽州遼東東郡之襄平、無慮等縣的屬地;魏晉時期歸遼東國,名平州、望平、襄平等縣地;隋為營州遼西郡;唐入渤海國,屬營州;遼金為遼州所轄;元屬遼陽路地;明為遼陽中衛地,後入福余衛及廣寧左屯衛;清初屬廣寧、承德二縣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設巨流河巡檢,乾隆初年,巡檢移駐新民屯,是為新民屯設治之始。嘉慶十三年(1808年)析承德(瀋陽)、廣寧(北鎮)兩縣轄地置新民廳,設撫民同知,隸屬奉天府。光緒二十八年(19O2年)新民廳升置府,新設的鎮安(黑山)、彭武兩縣,歸屬盛京省。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改為新民縣,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劃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改奉天為遼寧省,新民縣隸屬遼寧省,為一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新民縣隸屬於奉天省為乙類縣.在此後的歷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此縣均隸屬於奉天省.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東北劃為九省,當時的偽奉天與錦州兩省合併為遼寧省,新民縣為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新民地名的由來,據《滿洲地名考》記載,此地原居民很少,清乾隆初年招來了許多新的移民於此地進行開墾,遂成村落,俗稱新民屯,建置縣治時便以新民命名。

遼中縣

縣人民政府駐遼中鎮 土名阿什牛錄

此地遼以前的歷史沿革不詳。遼為東京府地;金為彰義縣西南地及遼濱縣之極南地;元為廣寧路地;明為遼都指揮使司轄地;清中葉為遼陽、新民、海城、承德(瀋陽)四縣轄地。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設縣。名為遼中縣。屬盛京奉天府。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東北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制,遼中縣劃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此縣隸屬遼寧省為三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同時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遼中縣隸屬奉天省,為丙類縣。在此以後的歷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此縣仍隸屬奉天省,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9年)東北光復後。廢除偽省制,干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劃東北為九省,將奉天與綿州兩省合併為遼寧省。遼中縣隸屬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遼中縣地名是光緒三十二年(1906)設縣時,以遼郡以西、遼水以東,宛在中央之意而命名。或說縣治舊稱阿什牛錄鎮,此鎮居於全遼中心之地,故名為遼中。

大連市

大連市原名旅大市土稱青泥窪

此地位於遼東半島南端。過去這裡是一個不被人所知的地方,是由東西青泥窪及黑嘴子、三塞村組成。清咸豐九年(1859年)英法聯合艇隊進攻大沽治之際,曾佔領此地,臨時將這裡做為根據地。此後曾經在介紹維多利亞灣(即沙河口)名稱由來中介紹過這個地方。光緒十四年(1888年)俄國人對此地又進行了調查,這才開始引起少數人的注意。《滿洲帝國地名辭典》記載:當時的東青泥窪是現在的大連市的東南部,東公園附近的楊柳樹及常盤公園的松樹林仍殘留其名。西青泥窪僅十七戶,與東清泥窪相鄰,恰為西公園一帶。而黑嘴子是相當時沿碼頭居駐的十餘戶漁家所在地,又有小漁村之稱。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清政府割遼東半島結日本。由於三國於涉日本還給中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此地被沙俄強行租借。以旅順為軍港,以大連為自由貿易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戰爭後。又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並於此地設置了「關東州廳」,成為遼東半島的行政中心。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七日設立了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同年九月實行關東都督府官制。直至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大連又重新的回到祖國的懷抱。一九四七年四月三日成立關東公署,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關東公署改稱旅大行政公署,一九五○年旅大行政公署改稱旅大市,一九八一年二月九日將旅大市更名為大連市。 大連地名是「達里因」的音轉。「達里因」系俄語,是「遠處」之意。「達里因」的由來是在大連淪為俄國租借地以後,根據沙皇尼古拉之令將此地命名為達里因,同時作為自由貿易港開放。後音轉為大連。

金縣

縣人民政府駐金州鎮 原名金州

此地漢為沓氏縣地;晉以後入高句麗;唐滅高麗後,在此設置南蘇州;遼改蘇外;金廢蘇州,設置化成具,金貞祐三年(1216年)改為金州。金州地名由此開始出現;元代置萬戶府,屬遼陽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歸屬遼東,五年又改置金州。並設置金州衛,歸屬山東省遼東司所轄;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寧海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熊岳城副都統遷移此地,並設置十二旗,即滿州八旗,漢軍三旗,蒙古一旗。同年又改為金州廳,設海防同知民政官,管理旗人和民人。控制遼東半島等重鎮。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此地被沙俄強行租借,光緒三十一年(19OS年)日俄戰爭後,又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此地當時歸屬「關東州廳」的金州民政署所轄。民國二年(1913年)公布全國行政建制區劃中,將金州改為金縣,屬奉天省東邊道。但是由於日本侵佔,未能行使行政權力。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金縣重新回到了國祖的懷抱。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劃東北為九省,金縣隸屬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金州地名的由來,一說源於明洪武年間修築的金州衛城。實際上最早出現金州地名是在金貞祐三年。二說以地瀕金州灣而得名。

庄河縣

縣人民政府駐庄河鎮舊名紅崖子

此地早在漢晉歸屬於平安、武次二縣地;後魏齊為高句麗的屬地;隋唐屬安東府轄境;遼為穆州地;金為婆速路地;元屬遼陽路;明歸金州衛、鳳凰城、岫岩城所轄;清初屬蓋平縣,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置峋若通判,將本境葉和尚河以西併入岫岩。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本境自岫岩析出,置庄河廳,設在河廳撫民同知;民國二年(1913年)改廳為縣,民國三年六月東北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制,本縣劃歸奉天省東邊道所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並改奉天為遼寧,本縣直隸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又改遼寧省為奉天省,庄河縣劃歸奉天省所轄,為丙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將東北劃為十四省,庄河縣劃歸安東省所轄。在此之後的歷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此縣均隸屬干安東省。東北光復後,廢除偽省制。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東北劃為九省,庄河縣劃歸遼寧省所轄。 庄河縣舊名紅崖子,此名來自於城北五里許天釋山南邊一帶的土崗。此崗呈赤色,旭日東升之時,遠遠望去宛若籠罩在一片丹霞之中,故稱此崗為紅崖子。庄河地名以在河水流於此地而命名。

復縣

縣人民政府駐瓦房店鎮原名復州

此地遠在漢代歸屬玄菟郡;魏劃屬平州;晉至隋時期為高句麗的屬地;遼初為遷民縣,遼興宗時置復州懷德軍,復州之名始於此,治永寧,兼領德勝縣,隸屬東京道;金為復州懷德軍,領永康、化成二縣;元屬蓋州,後隸遼陽路;《復縣誌略》記載:明洪武十年(1377年)設復州衛(《奉天通志》記載:明洪武九年(1376年)置復州衛,《遼寧地方志考》記載: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復州衛),隸屬遼東都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裁衛併入蓋平縣,雍正五年(1727年)設復州通判,同十二年(1734年)隸屬奉天府;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復縣。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劃屬奉天省東邊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將縣公署遷至瓦房店,改屬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此縣隸屬遼寧省為一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劃復縣為奉天省所轄,為乙類縣。在此之後的歷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復縣均隸屬於奉天省。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劃東北為九省,當時的偽奉天與錦州兩省合併為遼寧省,夏縣隸屬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長海縣

縣人民政府駐大長山島四塊石鎮舊名長山縣

長海縣位於遼寧省遼東半島東側的黃海北部海城。據《長海縣誌》記載:長山列島早在唐堯時代為青州之域;虞舜時代為營州之域;夏商二朝均屬青州(今山東省東北部和遼寧省東部);西周至戰國時代屬幽州(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疆域;戰國燕至漢末此地先後屬遼東郡(治所襄平,今遼陽)、遼東郡沓氏縣(今金縣),漢末新置北豐縣,其城址在今新金縣貔子窩南,近海處,此地為遼東郡北豐縣轄地;魏晉時期屬平州遼東郡樂就縣或力城縣;東晉十六國時,即東晉元興三年(404年)至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長山列島曾為高句麗所據;唐總章元年(668年)至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屬安東部護府(治所今朝鮮平壤,後移治遼寧、河北北部等地區)和建安州都督府(今蓋縣)。唐代中葉,藩鎮割據,東北地區「渤海」和契丹族相繼興起。唐上元二年(761年)廢安東部護府,白此至遼天贊三年(924年)長山列島為淄青平盧節度(治所在今山東益都縣,後移治山東東平縣)轄境;遼時此地先後為東京道(今遼陽)辰州建安縣(治所在今蓋縣)、寧州(今金縣)、蘇州(今金縣)轄境;金收國二年(1116年)至明昌四年(1193年)屬上京路(今黑龍江省一帶)曷蘇館(洽所今蓋縣,後移港金縣),明昌四年(1193年)至貞祐七四年(1216年)分屬於東京路(今遼陽)復州(今復縣)化成縣(今金縣〕;貞祐四年(1216年)至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屬復周懷化縣(今金縣以東,疑是新金縣一帶入此後至明洪武四年(1371年)此地民遼陽行省遼陽路蓋州(今蓋縣);洪武四年(1371年)至天啟元年(1621年)先後屬定遼都衛(治所今遼陽)、金州工(治所今金縣);清代自天聰七年(1633年)至光緒二十年(1894年)此地先後為城縣、蓋平縣、奉天府復州金州巡檢、寧海縣、金州廳轄地。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長山列島為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期間,一度又隸(清)金州廳(1896—1887年)。光緒二十四(1898年)至光緒三十年(1904年),沙俄租借旅大,此地隸屬沙俄臨時關東州廳(今旅順);康德元年(1934年)後,則隸屬關東州廳窩民政署(今皮口)。一九四五年十一月長山列島解放,十二月首次建立了長山區的人民政權組織,隸屬新金縣。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日,設置縣治,始稱長山縣,隸屬旅大行政公署。一九五三年長山縣改稱長海縣,隸屬遼寧省旅大市(1950年旅大行政公署稱旅大市)。一九八一年二月九日旅大市改稱大連市,長海縣隸屬遼寧省大連市。 長山之名是以此地位於長山列島而得名。後因長山縣與山東省長山縣重名,故於一九五三年一月三十一日改名長海縣。

新金縣

縣人民政府駐普蘭店

此地位於大連市北部,東臨黃海,西濱普蘭店灣。解放後沒治,名為新金縣,縣治所最初駐皮子窩鎮,歸遼陽專區所屬。一九五八年劃歸族大市所轄。一九五九年新全縣駐地由皮子窩遷至普蘭店鎮。一九六五年又劃歸遼南青區所轄。一九七五年復歸旅大市,後旅大市改大連市,新金縣歸大連市管轄。新全縣原駐地皮子窩(一作貔子窩,又稱皮口),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曾經是黃海沿岸的一個重要的貿易市場。後由於南滿鐵道的開通及大連的發達等原因,使此貿易市場逐漸蕭條。自民國十六年(1927年)二月金福鐵道開通後,此地為金福鐵道的重要一站,同時亦恢復了市場的繁榮景象。滿時期為關東州的轄地。一九四九年解放後,此地曾經為新金縣治所所在地。

新金縣今駐地普蘭店,偽滿時期也歸關東州管轄,是南滿鐵道的一個重要驛站。過去稱此地為張家爐,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小村落。後逐漸發展起來,形成一個新市街。一九五九年成為新金縣的駐地。

 

鞍山市

鞍山市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基地。早在兩漢時期在今鞍山一帶就有土法冶鐵。遼代設置鐵榷,專門從事采冶業。元代設置遼陽金銀鐵冶提舉司,後歸中政院掌管。到了清代因遼東是清帝的陪都,清王朝恐「泄地氣,走風水」而禁止開礦,清中期以後馳禁,民間采冶業又重新興起。清朝末期,這裡為帝國主義列強所侵佔,一八九八年帝俄在東北修建中東鐵路時,將此地劃為附屬地。一九O五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取代了俄國在東北的權益。在日本帝國主義勢力入侵的同時,對鞍山鐵礦資源進行非法勘探,加之民國四年(1915年)袁世凱與日本帝國主義鑒訂賣國的二十一條,日本帝國主義進一步霸佔了鞍山地區附近的礦產資源,並於民國六年(1917年)建立了鞍山制鐵所。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鋼廠進一步擴建,並放大同二年(1933年)改成「昭和制鐵所」,將「鞍山制鐵所」與之合併。解放後,鞍山鋼鐵地回到祖國的懷抱。 鞍山市設置較晚,一直為遼陽縣屬地,直至一九三七年才在遼陽縣南境置鞍山市。此地早在戰國(燕)至兩漢三國歸屬遼東郡,郡治襄平(今遼陽市);西晉時期屬遼東國,國治襄平,東晉十六國的前燕、前奏、後燕時期均屬遼東郡;北燕之後,經南北朝至隋,這一帶為高句麗所割據;唐代屬安東都護府、遼城州都督府,局屬渤海國;遼代屬東京道遼陽府管轄;金代屬東京路遼陽府;元代屬遼陽行省遼陽路;明代屬遼東都指揮使司定遼中中衛。洪武年間置鞍山驛堡。清代屬奉天府遼陽州遼陽縣。民國時期屬奉天省遼陽縣。偽滿康德四年(1937年)改行市制,實行第二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成立了鞍山市,隸屬於奉天省,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於同年九月初,我山東縱隊與冀熱遼第十六軍分區的同志在鞍山會會,接收鞍山。十月,成立了鞍山市人民政府,十二月遼寧一地委在鞍山成立,管轄遼陽、鞍山二市。一九四六年四月國民黨重新佔領鞍山。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九日鞍山解放。一九四九年五月鞍山劃為中央直轄市,受東北人民政府領導,一九五二年由東北行政委員會領導。一九五四年六月十九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決定鞍山市改為遼寧省直轄市。

海城縣

縣人民政府駐海城鎮

漢時屬玄菟郡地,後改屬樂浪;魏屬牟州;晉以後經南北朝至隋為高句麗所據;唐滅高句麗後,為蓋州的屬境,後入渤海,為南海府;遼代設置海州南海軍,兼置臨溪縣為州治;金改澄州;元屬遼陽路;明洪武九年(1376年)以舊海測臨溟縣設置海洲衛,隸屬於遼東都指揮使司;清順治元年(1644年)裁諸衛,順治十年(1653年)設置海城縣,屬遼陽府管轄,順治十四年(1657年)改屬奉天府。民國初年東北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制,分東北為三省十道,本縣劃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海城縣直隸遼寧省為一等縣。偽滿康德四年(1937年)撤銷營口縣,遼河以東歸海城縣,遼河以西劃歸盤山縣。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改東北為九省,海城縣仍為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海城名稱的由來,據《滿洲地名考》沒有關資料記載,相傳此地很早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後因地質結構變遷,地殼上升,漸成陸地,設治之時,取名為海城。

台安縣

縣人民政府駐台安鎮 原名八角台

漢晉時屬無慮、險瀆二縣地;後魏齊至隋屬遼東郡地;唐代歷史沿革不詳;遼時屬遼陽府地;金時屬遼陽、廣寧府二地;元時屬廣寧府路;明屬廣寧衛地,隸屬於遼東都指揮司統轄;清康熙年間先屬廣寧府,後歸錦州府管轄。嘉慶年間歸屬新民廳,光緒年間屬鎮安、遼中二縣地。民國二年(1913年)由遼中、鎮安二縣橋置台安縣,縣治設在八角台,隸屬於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改奉天為遼寧,台安縣直隸於遼寧省,為三等縣。偽滿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一日改行帝制後,劃東北為十四省,將台安縣由奉天省劃歸新設的錦州省。東北光復後,廢除偽省制,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台安縣劃屬遼寧省管轄。 台安之名是統治階級以吉祥祈福而命名的。當時於八角台地方設治,為祈願八角台永世安寧,故名台安。

撫順市(縣)

撫順縣人民政府駐撫順市 撫順歷史悠久,自秦、漢以來,此地就已成為比較繁榮的聚落。戰國時期,這裡為燕國的遼東郡襄平縣地,秦置不變。漢初屬遼東部候成縣的轄境,東漢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候成縣菟郡。東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起,公孫氏父子割據遼東,此地屬公孫氏地方割據政權——平州玄菟郡。魏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滅公孫氏政權後,此地改屬魏東夷校尉玄菟郡,廢候城縣。東晉元帝太興二年(公元319年),我國高句麗政權內犯遼東,佔據玄菟之地,此後經南北朝至隋、唐初均為高句麗新城地。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唐滅高句麗後,設置新城州,其州治設在貴端城(即新城)。遼代在此設置貴德、奉德兩縣,均為貴德州管轄。金代廢奉德縣,此地為貴德州貴德縣地。元初屬東京總管統轄,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屬遼陽等處行中書省(簡稱遼陽行省)。元成祖元真二年(1296年)此地為遼陽行省瀋陽路之轄境。明洪武初年屬遼東都指揮使司瀋陽衛。洪武十七年(1384年),修建撫順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於撫順城設置撫順千戶所,隸屬瀋陽中衛,歸遼東都司統轄。天命三年(1618年),清太祖努爾哈赤親率八旗中的六旗與明軍四十七萬人在薩爾滸進行激戰,明軍大敗,清軍收攬了撫西等城堡。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設置承德縣(今瀋陽),此地為其所轄。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設章京駐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於明代撫順城南一里左右處,重新建築撫順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承德縣析置興仁縣,縣治所在今瀋陽。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縣治移駐撫順城,遂更名為撫順縣,宣統元年(1909年)決定縣治所移置千金寨。民國初年國民政府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制,分東北為三省十道,本縣劃屬奉天省東邊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本縣直隸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洲國成立後,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本縣仍歸其所轄。康德四年(1937年)析撫順縣部分地區,設置撫順市,歸奉天省管轄。東北光復後,建立共產黨領導下的市、縣政府。一九四六國民黨佔據撫順地區,建立國民黨地方政權,一九四八年撫順地區重新解放,分建撫順市、撫順縣政府,撫順市為直轄市,與撫順縣均屬遼東省管轄。一九五二年撤銷撫順縣,併入撫順市,一九五四年,撫順為遼寧省管轄。一九六一年恢復設置撫順縣。 [撫順煤礦]撫順市素有「煤都」之稱,撫順煤礦早在七百多年前(即宋代),就已有人在此進行煤炭開發,以其為燃料用於陶器製造業。自蒙古崛起後,煤炭採掘業走向衰微,到了明代未年連年戰亂,此地成為明清更替時期的角逐戰場。當時僅有極少數的當地人在此採掘。清乾隆年間,因煤礦一帶距清太祖的墳瑩東陵較近,有傷風水,故下令嚴禁開採,此後二百年間均無人進行公開採掘,直至光緒末年解除禁令,並由承堯、翁壽二人分別經營此礦,以楊柏堡為界,分為東局、西局,並於東西二局分別設置了撫順煤礦公司和華興利公司。後來由於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入,蠶食我國領土,具有豐富地下資源的撫順,為俄國侵略者佔領。日俄戰爭以後,日本取代俄國在撫順的一切特權,強佔撫順礦山,設立撫順采炭所。一九0七年四月,日本創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遂將此礦歸其經營。腐敗的清政府屈服於日本帝國主義淫威之下,於一九0九年九月締結所謂的「中日善鄰條約」,以納稅為條件,承認日方的採掘權。這樣,撫順寶貴的煤炭資源淪為日本侵略者之手。直至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撫順煤礦才回到人民手中。 撫順之名,源於明代的撫順城,含有「鎮撫」、「安順」之意,是統治階級以撫綏、順導人民,永保此地平靜而命名的。

新賓縣

縣人民政府駐新賓鎮原名興京縣 此地漢初屬遼東都候成縣地,西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移治於此,此地遂為玄菟郡高麗縣地(治所在今新賓縣永陵公社二道河子附近〕。西晉屬平州玄菟郡。南北朝聖隋為高句麗所據。唐高宗總章年間屬木底州(州治所在今新賓縣上夾河公社境內),唐渤海時期此地處渤海西陲,屬渤海長嶺府管轄。自遼太宗天顯三年(公元928年)至金光為瀋州之轄地。元初屬東京總管府,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為遼陽行省瀋州的轄境,無真二年(129a年)屬遼陽行省瀋陽路貴德州巡檢司管轄。明洪武年間屬遼東都司鐵嶺衛,正統三年(1438年)屬建州衛,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曾於赫圖阿拉(即今新賓縣永陵公社老城)建立後金政權,天聰八年(1634佐)尊其為興京,康熙二十六年(1681年)設城守衛,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設置興京理事通判。光緒元年(1875年)置興京副部統衙門,管理八旗軍事。光緒三年(1877年)崇實奏請開邊設治,改通判為撫民同知,光緒四年(1879年)撫民同知從赫圖阿拉移駐新賓堡。宣統元年(1909年)改興京撫民同知為興京府,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改為興京縣,隸屬奉天省東邊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興京縣更名為新賓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新賓縣直隸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洲國成立之初,改屬吉林省管轄,大同二年(1933年)實行縣治改組,恢復原石興京,隸屬奉天省管轄。一九四五年東北光復後,建立共產黨領導下的縣人民政府,一九四六年被國民黨佔據,復改興京縣為新賓縣,劃屬安東省管轄。一九四八年此地重新解放,新賓縣劃歸遼東省所轄,一九五四年又改屬於遼寧省。 新賓一名的由來,據《新兵堡九聖神詞碑》記載:「蓋我皇大啟鴻圖,詒謀燕冀路徑如茲,得新兵一旅,衝鋒對壘......而有力此堡」,故稱之為新兵堡。後來,此地「人事日繁,商輳有四方來賓之象」,遂改名為新賓堡。更改縣名時,便以「新賓」而命名。 原名興京取「發祥」之意。因清太祖曾創業於赫圖阿拉(即新賓老城),故含有龍興京城之意,所以尊赫圖阿拉為「天眷興京」。

清原縣

縣人民政府駐清原鎮 此地在西漢昭帝始元年間屬玄菟郡高顯縣地,後屬平州玄菟郡,南北朝至隋為高句麗所據,唐初屬新城地,唐渤海時期為渤海扶余府的轄境,遼初屬優州,會同二年(938年)始為東京道咸州東境地。金初此地屬東京咸平縣。天德二年(1150年)起屬咸平路成平縣。元初此地為開元跌汗元府轄地,至元二十四任(1287年)屬遼陽行省開元府,元真二年(1296年)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洪武年間為遼東都司開元三萬衛所轄.正統三年(1438年)清河以南屬建州衛地,其餘所屬不變,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後金政權建立後,此地為明、後金割據區。清代為開原、興京兩縣相間之地。民國初年底開原縣境,後因此地位於柳河、興京、海龍三縣交界處,距縣城較遠,難以控制,便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析開原、海龍、柳河、興京以及鐵嶺五縣各一部分,置設治局,同年八月升為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七月正式定名為清原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樂北政務委員會成立,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清原縣直隸遼寧省為三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三月公布省公署官制,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本縣仍隸奉天省為丙類縣。東北光復後,建立了共產黨領導下的縣人民政府.一九四六年國民黨佔領此地,本縣為安東省所轄,一九四八年清原縣重新解放,劃屆遼東省管轄,一九五四年清原縣又劃歸遼寧省所轄。 清原縣遠在清代曾為各縣邊境之地,匪賊常出沒於此,所以當時的統治者,在建縣設治時,為正其本,清其源,故命名為清源,後因與山西省的清源縣重名,便於一九二八年改「源」為「原」。命名清原,含有「大地清平」之意。

本溪市(縣)

縣人民政府駐小市鎮原名本溪湖市

此地早在漢、晉時代屬遼東郡地,後魏齊為高句麗所據,隋代歷史沿革不詳,唐初屬白岩地,後為渤海江城州的轄地。遼代屬遼陽府境,後屬岩州地。金代分屬於遼陽,石城兩縣.元為瀋陽路的轄境。明初設置草河干戶所,洪武十九年(1386年)七月改置東寧衛。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由遼陽州、興京廳、鳳凰廳,橋置本溪縣,隸屬盛京省奉天府。民國初年國民政府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制,將東北劃分為三省十道,本溪縣劃屬奉天省東邊道所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本溪縣直屬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洲國成立之初,實行縣治改組,成立偽本溪縣公署。康德六年(1939年)由本溪縣析置本溪湖市,與本溪縣同歸奉天省所轄,後撤銷本溪湖市。東北光復後,恢復設市,名為本溪市。一九五二年撤銷本溪縣,併入本溪市,一九五六年復設本溪縣,隸屬遼寧省管轄。 本溪之名以境內的本溪湖故名。

桓仁縣

縣人民政府駐桓仁鎮原名懷仁縣

此地遠在漢代屬玄菟郡地,後為高句麗所並,晉、後魏、齊時期均為高句麗所據、唐迄遼屬渤海桓州地。金屬婆速路轄境,元代為婆速府境,後屬瀋陽路,明代為建州衛地。清初屬興京廳的轄地,光緒二年(1876年)盛京將軍崇實奏請墾荒,次年於六道河設置懷仁縣,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山西省懷仁縣重名,故改稱桓仁縣,隸屬奉天省東邊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桓仁縣直隸遼寧省為三等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滿洲國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成立安東省公署,桓仁縣由奉天省劃歸安東省管轄,在此之後的歷次地方行政機構變革中,桓仁縣均為安東省所轄。全國解放後,恢復東三省,桓仁縣又劃歸遼寧省管轄。 桓仁之名,是以歷史上古國的州府之稱而命名。唐朝渤海時代的桓州以及高句麗時代的桓都,均為今名桓仁之淵源。

丹東市(東溝縣)

東溝縣人民政府駐大東鎮 丹東市原名安東市 東溝縣原名安東縣

此地上古時為青州領域;周朝時為中朝的邊境地;漢晉屬西安平縣;後魏齊為高句麗所據;唐為安東府地;江為來遠城地;金為婆速府路;元廢婆速府設巡檢司;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設置宣城衛,萬曆年間設置鎮江堡,歸屬遼東都指揮使司統轄;清初此地為邊外巡防地,隸屬岫岩城守官管轄。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隸屬於岫岩城理事通判。道光七年(1827年)改為岫岩鳳凰城海防通判管轄.同治年間山東發生饑荒,許多山東難民移居於此進行開墾種植,逐步形成了村落。當時地名稱沙河子或沙河鎮。光緒二年(1876年)析大東溝以至叆河地設置安東縣以後,使此地逐漸興盛起來。光緒二十年(1894年)爆發了日清戰爭,日本人佔領了此地,並在此設置了民政廳,後撤銷。光緒三十年(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日本將此地作為軍事重地,並頒布軍政,鋪設了輕便鐵道。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廢黜日本軍政。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安東縣劃屬奉天省東邊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改奉天為遼寧,安樂直屬遼寧省為一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安東隸屬奉天省為甲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安東劃屬安東省,並為省公署所在地。康德四年(1934年)七月一日實行第二次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六省,同年十二月,治外法權撤銷,實行市制,增設了安東市,與同時並存的安東縣均隸屬安東省,省公署近駐安東市;在此之後的歷次行政機構改革中市、縣均屬安東省。東北光復後廢偽省制,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並為九省,當時的偽安東與通化兩省合併為安東省,安東市、縣仍屬安東省所轄,省會遷至通化市。解放後恢復東三省,市、縣劃歸遼寧省所轄,一九六五年二月改安東市為丹東市,改安東縣為東溝縣。 安東地名的由來,一說是沿用了唐代安東都護府的舊稱;二說是因此地與朝鮮隔江相望,設治時,統治者寄希望於東方平安,政命名為安東。

鳳城縣

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 原名鳳凰縣

此地漢代屬玄菟郡的轄地;晉代屬平州地;隋為高麗慶州地;唐歸屬安東部護府,後為渤海大氏據之,此地改屬東京龍原府;遼代置設開州鎮國軍。金代為石城縣地;元屬東寧路(一說屬遼陽路);明為東寧衛的鳳凰城堡地,歸屬遼東都指揮使司統轄;清順治元年(1644年)設置鳳凰城守官。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劃歸岫岩理事通判管轄;道光七年(1827年)改為岫岩鳳凰城海防通判;光緒二年(1876年)放置鳳凰直隸廳;民國二年(1913年)鳳凰直隸廳改為鳳凰縣,民國三年(1914年)一月更名為鳳城縣,同年六月劃屬奉天省東邊道所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改奉天為遼寧,此縣直屬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本縣隸屬奉天省為乙類具;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本縣劃屬安東省所轄。在此後歷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本縣均隸屬於安東省所轄,解放後恢復東三省,鳳城縣又創屬遼寧省管轄。 原名鳳凰縣,取於距城東南數余里處的鳳凰山。鳳凰山名的由來,據有關資料記載,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此山峰巒起伏,山的兩處高峰恰似翱翔的鳳凰,故稱此山為鳳凰山;另一種說法,相傳鳳凰曾經在此山作過巢,因而得名鳳凰山。設治時,便以此做為地名,後因與湖南省鳳凰縣同名。改為鳳城縣。

岫岩縣

縣人民政府駐岫岩鎮 原名秀岩縣

此地漢時歸屬玄菟郡地;晉時歸屬平州地;隋為高句麗的領地;唐歸安東部護府管轄;遼歸東京道所轄;金設署秀岩縣,隸蓋州;元仍屬蓋州地;明屬蓋州衛;清天聰七年(1633年)三月濟爾哈郎貝勒奉命築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沒岫岩城守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增設通判,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以岫岩通判兼轄鳳凰城,光緒二年(1876年)改通判為知州,民國二年(1913年)改縣,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劃屬奉天省東邊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此縣劃屬遼寧省為三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置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此縣劃歸奉天省所轄,為丙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岫岩劃屬安東省所轄。在此後歷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此縣均隸屬安東省。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有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此縣劃屬遼寧省所轄。 岫岩地名的由來,據《滿洲地名考》記載:唐代以前為白岩縣,唐時稱岩州,金時叫秀岩縣,元明時仍沿用此名,直至清朝開始使用岫岩二字。「岫」則是「秀」的同音。而秀岩名稱的由來,則因本縣青山秀麗,山巒縱橫,故名秀岩。

寬甸縣

縣人民政府駐寬甸鎮 舊稱寬甸堡

漢晉時期為西安平縣的轄地;後魏齊為高句而所據;唐屬泊溝坡;金元為婆速路地;明代設置六甸,寬甸是其中的一甸.稱寬甸堡,以此來防禦女真騷擾。六甸均為東寧衛所轄。當時在寬甸堡附近都被設為封禁區,至使此地成為荒蕪地帶。到了清朝初期此地為岫岩州東邊地。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政府才允許遊民開墾,居民隨之逐漸增多。光緒三年(1877年)開始設縣,取原寬甸堡舊名,隸屬於鳳凰廳。民國二年(1913年)仍為寬甸縣,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劃屬奉天省東過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此縣隸屬於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本縣劃屬奉天省為丙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本縣劃歸安東省所轄。在此之後的歷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均屬安東省。解放後劃東北為三省。此縣又劃歸遼寧省管轄,沿續至今。

錦州市(錦縣)

錦縣人民政府駐大凌河鎮

漢屬遼西郡徒河縣地;晉屬昌黎郡地;隋屬遼西郡地。唐置汝羅守捉城;到了遼代開始設置錦州,兼在永樂縣設州治;金同之;元廢且併入州,隸屬大寧路;明為廣寧中、左二屯衛,隸屬江東部指揮使司;清康熙三年(1662年)設置錦縣,隸屬奉天府,同年改隸廣寧府。康熙四年(1663年)設錦川府,以錦縣為附郭縣;宣統年間裁縣,縣地直接劃自錦州府;民國二年(1923年)廢府又改為錦縣,民國三年六月劃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省為遼寧省,錦縣歸屬遼寧省為一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宮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遼寧省為奉天省,錦縣隸屬奉天省為甲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錦縣隸屬錦州省,省公署駐於此地。康德四年(1937年)七月一日實行第二次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六省,同年十二月治外法權撤消,實行市制,增設了錦州市,與錦縣同時隸屬錦州省,省公署移駐錦州市。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當時的偽奉天與錦州兩省合併為遼寧省,錦州市、錦縣同時劃歸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錦西縣

縣人民政府駐錦西鎮 舊稱連山

漢為狐蘇地;晉為龍城縣地;隋為遼西都地;唐屬營州地;遼金屬安昌縣境;元為錦州紅羅山地,隸屬大寧路;明代本境東北部屬廣寧中屯衛,西南部屬寧遠衛,並設置塔山中左千戶所,轄連山驛;清初屬錦州府錦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在錦縣西境設江家屯撫民通判,九月改置錦西撫民廳,隸屬盛京省錦州府;民國二年(1913年)改錦西廳為錦西縣,民國三年六月劃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並改奉天為遼寧,錦西隸屬遼寧省為三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錦西縣隸屬奉天省為丙類具。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錦縣劃屬錦州省;東北光復後廢除偽省制,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並為九省,偽奉天與錦州兩省合併為遼寧省,錦西又劃歸遼寧省管轄。沿續至今。

錦西地名的由來,是因縣址位干錦州之西,故名。

 

義縣

縣人民政府駐義州鎮 舊名義州

唐屬冀州;虞展幽州;商屬營州;周屬幽州;秦漢屬遼東郡;三國(魏)屬幽州;晉至隋此地為高句麗所據;唐屬營州;遼為宜州崇義軍,歸屬中京道;金改宜州為義州崇義軍,歸屬北京路;元屬大寧路。明改置義州衛,隸屬遼東都司管轄。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設義州巡檢司,隸屬廣寧府管轄。雍正二年(1724年)移歸錦州府通判分轄,雍正十年(1732年)設管過同知,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為州,隸屬錦州府;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改縣。民國三年六月劃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義縣直隸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義縣隸屬奉天省為乙類具。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東北劃分為十四省,義縣劃屬新設的錦州省所轄。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偽奉天與錦州兩省合併為遼寧省,義縣又劃歸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興城縣

縣人民政府駐興城鎮 舊稱寧遠縣

漢為徒河縣地;隋為柳城縣地;唐為營州及瑞州轄地。 遼聖宗時開始設置興城,隸屬錦州來州歸德軍;金屬興中府; 元屬大寧路;明初置廣寧前屯、中屯二衛,後分二衛地置寧遠衛肩遼東都司管轄;清康熙二年(1663年)置寧遠州,隸屬奉天府,康熙三年(1664年)隸屬廣寧府,康熙四年(1665年)屬錦州府;光緒二十八(1902年)改寧遠州為興城縣,民國二年(1913年)又改為寧遠縣,後因與四川的寧遠府以及山西、甘肅、湖南、新疆各省的縣名重複,於民國三年(1914 年)又啟用了舊稱,改為興城縣,隸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 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此縣劃屬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興城縣隸屬奉天省為乙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興城縣劃屬錦州省所轄。東北光復後廢除偽省制,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共為九省,偽奉天與錦州兩省合併為遼寧省,興城縣又劃歸遼寧省。沿續至今。

黑山縣

縣人民政府駐黑山鎮 原名鎮安縣 土名小黑山

唐為冀州地;虞為營州地;夏、商沿用唐舊製為冀州地; 周為幽州地;春秋時為燕國領地;秦為遼西郡;漢為遼東郡無慮縣地;三國魏為平州地;晉為玄菟郡地;南北朝、北魏為營州地,後入高句麗;隋為江西郡地;唐屬望平縣鎮安軍後為渤海國地;遼分屬於顯州山東縣地和安定縣地;金為廣寧府望平縣地;元屬望平縣轄地;明為大寧衛及廣寧衛地; 清為廣寧縣及新民縣地。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在廣寧以東、新民以西設置鎮安縣。民國元年(1912年)改鎮安 縣為黑山縣。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劃屬奉天省遼瀋道。 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改奉天為遼寧,本縣屬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 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本縣隸屬奉天省為丙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 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東北劃為十四省,本縣又由奉天省劃屬錦州省所轄。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偽奉天與錦州兩省合併為 遼寧省,本縣又劃歸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原名鎮安,是當時的統治者以「鎮壓」、「安撫」之意 而命名。後因與陝西省鎮安縣重名,遂更名為黑山縣。黑山之名系由縣治土名小黑山(又名小河山)而得名。 縣人民政府駐黑山鎮原名鎮安縣土石小黑山唐為冀州地;虞為營州地;夏、南沿用唐舊製為冀州地;周為幽州地;春秋時為燕國領地;素為江西郡;僅為遼東郡無慮縣地;三國魏為平州地;晉為玄雖郡地;南北鑰、北魏為營州地,後入高句麗;防為遼西郡地;唐屬望平縣鎮安軍 後為渤海國地;遼分屬於顯州山東縣地和安定縣地;金為廣寧府望平縣地;元屬望平縣轄地;明為大寧衛及廣寧衛地; 清為廣寧縣及新民縣地。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在廣寧以東、新民以西設置鎮安縣。民國元年(1912年)改鎮安 縣為黑山縣。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劃屬奉天省遼瀋道。 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改奉天為遼寧,本縣屬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 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本縣隸屬奉天省為丙類具,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東北劃為十四省,本縣又由奉天省劃 屬錦州省所轄。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 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偽奉天與錦州兩省合併為 遼寧省,本縣又劃歸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原名鎮安,是當時的統治者以「鎮壓」、「安撫」之意而命名。後因與陝西省鎮安縣重名,遂更名為黑山縣。黑山之名系由縣治土名小黑山(又名小河山)而得名。

綏中縣

縣人民政府駐綏中鎮 舊稱中後所

唐屬冀州;虞舜屬幽州;夏並幽州入冀州;商仍為幽州州屬孤竹國;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以遼河為區域分遼東、遼西二郡,此地屬遼西郡徒河縣境內;漢晉同之;南北朝為營 州地廣寧縣;隋為遼西郡之東境柳城縣地;唐代屬營州西北界,太宗貞觀十年(636年)於柳城西南一百三十里烏突汗達罕部落置威州後改瑞州,又置來遠縣為州治;遼屬來州地; 金天德三年(1152年)改來州為宗州,明昌六年(1195年)改州治為縣治,名宗安,泰和六年( 1206年)以避諱,又恢復唐瑞州之名,改宗安縣為瑞安縣,為瑞州所轄;元仍為瑞州,後將瑞安縣併入州,屬大寧路,至正十五年(1955年)放此地設置於戶所;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年)設廣寧前屯衛,屬遼東都, 指揮使司統轄,宣德三年(1428年)設中後千戶所和中前千戶一 所,均歸廣寧前屯衛管轄;清康熙二年(1663年)歸寧遠州,屬奉天府管轄,康熙三年( 1664年)歸屬廣寧府,康熙四年(1665年)改屬錦州府。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寧遠州為興城縣,。 並於中後所地(即寧遠州六股河以西地)設置綏中縣,歸盛京省錦州府管轄。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劃屬奉天省遼瀋 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 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綏中縣隸屬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綏中縣劃歸奉天省所轄,為乙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綏中縣劃屬錦州省。東北光復後廢除偽省制,並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 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偽奉天與錦州合併為遼寧省,綏中縣隨之劃屬遼寧省管轄。綏中地名是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設置時命名的。 縣設置於中後所,為使此地永久平安、綏靖,故取綏中為地名。「綏」即為「安好、安撫」之意,「中」取「中後所」 的「中」字。

北鎮縣

縣人民政府駐廣寧鎮 舊稱廣寧

漢為無慮縣境;晉為營州的東境地;後魏齊時期屬遼東郡地;隋代屬遼西郡懷遠縣境;唐代屬懷遠鎮,並設置巫閭守捉城;遼世宗時為奉先縣,屬顯州;金天輔七年 (1123年)升為廣寧府;元稱廣寧府路;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年)改廣寧衛,隸屬遼東都司統轄。清康熙三年(1664年)設廣寧府,兼置廣寧縣,後廢府,康熙四年 (1665年)廣寧縣改屬錦州府;民國三年(1914年)一月因縣名與廣東省廣寧縣同名,改稱北鎮縣,隸屬奉天省遼瀋道管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此縣隸屬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此縣劃屬奉天省為丙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北鎮縣又由奉天省劃屬錦州省所轄。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 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偽奉天與錦州兩省合併為遼寧省;北鎮隨之歸屬遼寧省。北鎮地名以山得名。在縣城西部有醫巫閭山,亦稱北鎮山。

營口市(縣)

營口縣人民政府駐大石橋鎮 舊稱牛庄 土名沒溝營

此地漢代為房縣境地;晉代為安市縣西南地(漢代設置了安市、平郭兩縣);後魏齊為高句麗的屬地;唐為安市州地;遼為辰州地;金屬蓋州地;元屬遼陽路;明代為海州衛、蓋州衛地,歸屬遼東部司管轄;到了清朝,因此地居於渤海的北部,所以從南方和外來的船舶都於牛庄城和蓋平的西河口停泊,進行貿易交往。當時遼海的貿易中心在牛庄城。 後因遼河水的泥沙逐漸沉積淹沒了港口,使其逐漸成為蘆葦叢生之地。道光初年由於渤海灣上的漁民往來,他們將此地作為停歇,暫居之地,蓋起了一些窩棚稱之為「營子」。咸豐八年(1858年)中英條約允許在牛庄開商埠。十年(1860 年)設置鎮海營,故又有東西營子之稱。又因此地為遼河出海口,又名「營子口」,後簡稱「營口」,便為「營口」名稱的由來。自此以後,此地逐漸的發展起來,並於同治五年(1866年) 設置了營口海防廳,宣統元年(1909)年分海城、蓋平兩縣地,設置營口直隸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廳為縣,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劃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 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營口隸屬遼寧省為一等縣。康德四年(1937年)七月一日 實行第二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同年十二月治外法權撤銷, 實行市制,增設了營口市,隸屬於奉天省所轄,同時取消了 營口縣。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 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當時的偽奉夭與錦州兩省合併為遼寧省,營口市隸於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蓋 縣

縣人民政府駐蓋州鎮城 舊名蓋平

此地早在唐堯時代為青州地(當時分天下為九州);虞屬營州地(當時分天下為十二州);夏仍隸屬於青州;商仍隸屬於營州地;周秦為遼東郡;漢初沿續秦制,後歸屬玄菟 郡,並於本境南北置平郭、安市兩縣;魏晉時為平州地;南北朝時為高句麗的屬地,當時改平郭縣為建安城;隋代設置蓋牟城,仍歸屬高句麗;唐代李世績征高句麗,破蓋牟城,並改設蓋州,歸屬安東都護府管轄。唐渤海時期仍為蓋州,後改為辰州。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契丹陷入平營二州,從此本境歸屬於遼,改為東京道管轄;金歸屬蓋州地;元改為蓋州路,屬遼陽府管轄,後改為東京支郡。延祜五年(1318年)設蓋州千戶所;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蓋州千戶所為蓋州衛,歸遼東部司統轄;清康熙三年(1664年) 改蓋平縣,隸屬於奉天府所轄;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劃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 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蓋平隸屬於 遼寧省為一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蓋平仍隸屬於奉天省為乙類具。在此以後的歷次行政機構改革中,此縣均隸屬奉天省管轄。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奉天與錦州兩省合併為遼寧省,蓋平隸屬於遼寧省。一九六五年二月改蓋平縣為蓋縣。

盤山縣

縣人民政府駐盤山鎮 土名雙檯子

此地很早以前是一個介於營口與錦州之間的小村落,當時這裡人煙稀少,極為荒蕪。早在漢晉時期為險瀆縣的轄地;唐代屬江西郡地;遼代為顯州地;金代屬廣寧府管轄;元代屬遼陽行省廣寧府路;明為廣寧衛,歸遼東部司管轄;清同治二 年(1863年)開始放荒,並於盤山驛(一作盤蛇驛)設收租衙門。 後來由於此地年年發生水災,住民紛紛遷移,故取消了衙門。 後幾經招民開墾才使此地有所發展,並放光緒三十二年( 1906 年,在盤蛇驛設盤山廳,管轄錦縣極東、廣寧東南、新民西南 等地,隸屬錦州府;民國二年(Nu年)改盤山廳為盤山縣,民 國三年六月劃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 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 盤山縣屬遼寧省所轄,為三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 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 盤山縣屬奉天省,為丙類縣。康德元年( 1934年)十二月實 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盤山縣劃屆錦州省」 所轄。在此之後的歷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此縣均隸屬於 錦州省。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 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偽奉天與錦州兩省一 合併為遼寧省,盤山縣又劃屬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盤山名稱最早始於盤山驛(又稱盤蛇驛)。據《滿洲地 名考》記載,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在盤蛇驛設廳時,因 『蛇」字不雅觀,故改稱為盤山。後沿用為地名。

大窪縣

縣人民政府駐大窪鎮

此縣於一九七五年由盤山縣析置。其歷史沿革可參見盤山縣條目。

 

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縣人民政府阜新鎮

此地在元代屬贛州路地,其南境為廣寧格的轄地。明代屬營州左屯衛境,後撤銷營州左屯衛,併入廣寧衛,明末為土默特左翼旗游牧之地。清初屬塔子溝廳的東境。乾隆三十九年( 1774年)橋塔子溝廳的東境設置三座塔廳(今朝陽縣),此地歸三座塔廳所轄,後隸屬朝陽府。以後,這裡為東吐默持、察哈爾喀爾喀以及唐古特喀爾喀三旗的游牧之地。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旗地開放,把民開墾,光緒二十九年( 1903年)干鄂爾吐板,設置縣法,後因此地是比較偏僻的荒丘地帶,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加之政治上的種種原因,於宣統三年(1911年)移縣治干水泉兒(又稱新秋),隸屬朝陽府。民國初年,國民政府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制, 本縣劃屬熱河省熱河道所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阜新縣直隸熱河省。 偽滿康德元年( 1934年)十二月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成立錦州省公署,阜新縣由熱河省劃歸錦州省管轄。康德七年(194O年)一月由阜新縣析置阜新市,與此同時改阜新縣為吐默特左旗。東北光復後,撤銷吐默特左旗。一九五八年四月七日於阜新市郊建立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為遼寧省所轄。

彰武縣

縣人民政府駐彭武鎮

此地在漢代屬烏桓地;晉為沙城地;唐代分屬師州、崇州、楊師鎮等地。遼代設懿州,其州治所在寧昌,隸屬上京道。金代朝州治所移駐順安,為咸平路地,後屬北京路,領順安,靈山兩縣。元初為懿州路境,直隸遼陽行中書省,後降屬東京路所轄。明初屬福余、廣寧後屯二衛地,永樂八年。(1441年)廢懿州之名後,這裡便成為邊外之地,此後為蒙古科爾沁左翼前旗賓圖郡王的領地。清順治四年( 1647年) 稱此地為京魯荒,康熙三十一年( 1692年)蒙古賓圖和東吐默特兩郡王,將此地作為牧地獻於清廷,成為清三陵收養之地,放牧牛羊,以供祭品,以後又改名為養息枚。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又稱境西北為新來魯。嘉慶十八年(1813 年)試墾,光緒二十三年( 1897年)續墾,光緒二十八年( 1902年)秦清設立縣治,光緒二十九年( 1903年)經批險手橫道子地方設治,以地在彰武台門外,取名彰武縣。隸屬新民府。民國二年( 1913年)二月地方官制改革後,本縣劃歸奉天西路觀察使管轄。民國三年(1914年)東北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制,將東北分置為三省十道,彰武縣為奉天省遼瀋道所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與此同時改奉天省為遼寧省,彭武縣直隸遼寧省為三等縣。偽滿洲國成立後,復改奉天省, 彭武隸屬奉天省為丙類縣,康德元年( 1934年)十二月偽滿。 洲國實行管制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彰武縣由奉大省劃歸,; 新設的錦州省所轄。東北光復後,員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改東北為九省,彭武縣劃屬遼北省所轄。全國解放後,恢復東北三省,彭武縣復歸遼寧省所轄.

遼陽市(遼陽縣 燈塔縣)

遼陽人民縣政府駐首山鎮面 燈塔縣人民政府駐燈塔鎮

此地早在上古三代屬青州的北域;戰國時期歸屬燕國;秦時在遼河東地設遼東郡,此地為遼東郡所轄;西漢時設遼陽縣,仍隸屬干遼東郡;東漢時改屬玄寬郡;三國魏晉時屬江東郡;南北朝時為高句麗所據;唐代歸安東都護府管轄,後屬渤海國;遼代設置東京遼陽府;金改置東京遼陽路;遼金兩代此地為王城;到了元代為遼陽路轄境;明代歸遼東部司管轄;清太祖天命七年(1622年)曾將此地作為都城,天命十年( 1625年)移至盛京(今瀋陽);清順治十年( 1653年)設遼陽府,領轄遼陽、海城二縣地,同十四年(1657年)廢府,康熙四年(1665年)改置遼陽州,隸屬干奉天府;民國三年( 1914年)改為遼陽縣,縣治設在太子河之南,歸奉天省江杭道所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此縣劃歸遼寧省為一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此縣隸屬奉天省為甲類縣。 康德四年(1937年)七月一日實行第二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 同年十二月治外法權撤消,實行市制,於遼陽縣城區增設了遼陽市,同時並存的遼陽縣均隸屬於奉天省,在此之後,遼陽市、縣出現了幾次合併分治,最後分治干1980年,以市內首山部分行政區域復設遼陽縣,縣政府駐首山鎮。同年以市燈塔地區的行政區域設置燈塔縣,取原地區名為縣名。遼陽地名最早出現於漢代,「遼」即指遼河,「陽」為 縣址位於遼河之北,故名遼陽。

鐵嶺市(縣)

鐵嶺地區行政公署駐鐵嶺市

此地周秦時為肅慎氏地;漢晉時屬挹婁地;隋時為越喜國的屬地;唐渤海時期改越喜地為富州,歸屬懷遠府;遼代改為銀州;金代改稱新興縣,隸屬咸平府;元為咸平府管 轄;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設置鐵嶺衛,歸屬於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清康熙三年( 1664年)六月設置鐵嶺縣,隸屬於奉天府;光緒二十四年( 1898年)俄國開始著手敷設南滿 鐵路。沙俄曾經企圖在當時的西門外建設一個大都市,但日俄戰爭時,日本佔領了此地,頒布了軍政。光緒三十二年 ( 1906年)廢軍政,由奉天領事館管轄,同年九月根據光緒三十一年(19O5年)的日清條約此地作為通商市場開放。民國二 年( 1913年)仍為鐵嶺縣,民國三年( 1914年)六月劃屬奉天省 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 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鐵嶺縣直隸遼寧省,為一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奉天省。鐵嶺縣隸屬奉天省,為甲類縣;康德四年(1937年)七月一日實行第二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同年十二月治外法權撤銷,增設了鐵嶺市。當時市、縣並存,均隸 、屬於奉天省。在此以後的幾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市、縣仍為奉天省所轄。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 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東北劃為九省,當時的偽奉天與錦州兩省合併為遼寧省,同時鐵嶺市取消,鐵嶺縣歸屬遼寧省管轄,沿續至今。一九七九年又重新設置鐵嶺市。

鐵嶺地名的由來,據《滿州地名考》記載:傳說原此地北門內有一條舊路,其形似嶺,路地堅硬,相傳大車經過不成深撤,加之附近盛產鐵,故而命名為鐵嶺。明代置衛時就取為地名,沿用至今。

鐵法市

此市於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一日,經國務院批准,以鐵 嶺縣,法庫縣的各一部分行政區域設市。地名以鐵嶺、法庫。 兩縣頭一個字命名。

本市的歷史沿革可參見鐵嶺縣、法庫縣條目。

康平縣

縣人民政府駐康平鎮 土名康家屯

此地遼以前歷史沿革不詳。遼金時為咸平府慶雲縣的屬地;元代為懿州地;明代初期為遼海衛地,後為福余衛轄地;清代初期為科爾沁達爾罕賓圖三王旗地。到了嘉慶七年( 1802年)實行對開墾的移民進行獎勵的政策。隨著獎勵政策的實施,使此地逐漸地發達起來。光緒六年(1880年)分昌圖府地設置康家屯,光緒七年(1881年)改設康平縣,隸屬於昌圖府;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劃屬奉夭省洮昌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 轄,改奉天為遼寧,康平縣直隸於遼寧省為三等縣.偽滿大 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 改遼寧省為奉天省,康平縣隸屬於奉天省為丙類縣.在此之 後的歷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康平縣均隸屬於奉天省。東 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 194 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 區方案,將偽省並為九省,當時的偽四平與興安南省合併為 遼北省,康平縣隸屬於遼北省,解放後恢復東北三省,此縣 又劃屬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開原縣

縣人民政府駐開原鎮

此地早在舜時屬營州地;商周時屬肅慎氏地;秦時屬遼 東郡;漢晉時為扶餘國的屬地;後魏齊歸屬高句麗;隋為黑 水靺鞨;唐初為燕州,尋置黑水府,後為渤海扶余府地;遼 屬黃龍府,隸屬未京;金屬咸平府;元代初期設置南京二萬 戶府,至元四年(1267年)改遼東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 (1286年)設開元路。至正二年(1342年)開元路徙治咸平 (今開原東北老城鎮),當時咸平府降為縣,並改稱開 元,直隸於開元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為了避帝諱 (朱元璋之「元」字)改開元為開原,開原名稱由此而來, 同時並於此地設置三萬衛。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又徙遼 海衛,到了永樂七年(1409年)兼置安樂州,並歸屬遼東都 指揮使司管轄;清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設開原縣,隸屬奉 天府;民國二年(1913年)仍為開原縣,民國三年(I914年) 六月劃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 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開 原縣直隸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 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開原 縣隸屬於奉天省,為乙類縣;在此之後的歷次地方行政機 構改革中,開原縣均隸屬於奉天省所轄。至康德八年(1938 年)七月在東北劃為十八省的基礎上,又增設四平省,開原縣 又劃歸四平省所轄。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 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共為九省,當時的偽 四平與興安南省共為遼北省,開原縣劃屬遼北省所轄。解放 後恢復東三省,開原又別屬遼寧省,沿續至今。

法庫縣

縣人民政府駐法庫鎮 土名法庫門

舊稱三台於 此地遠古時代的沿革不詳。後魏齊時為扶餘國的屬地; 隋為黑水地;唐為藍州地;明屬三萬衛(即今開原);清初 因喀喇沁部人開墾法庫山,所以於康熙元年(1662年)在此 設置法庫門,亦作發庫。康熙三年(1664年)開原縣設置後隸 屬於開原縣;光緒給三十二年(1908年)依據中日協約此地開 作商埠,並劃開原、鐵嶺、康平、新民各縣附近地方共屬. 設撫民同知,置法庫廳,治三檯子,隸屬於盛東省奉天府管 轄。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法庫縣,民國三年(1914年) 六月劃屬奉天省洮昌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 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 法庫縣隸屬於遼寧省為二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 布了公置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法庫 縣隸屬於奉天省為丙類縣;在此之後的歷次地方行政機構改 革中,法庫縣均隸屬於奉天省。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 (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共為九省, 當時的偽四平與興安南省合併為遼北省,法庫縣劃屬遼北省 所轄。解放後劃東北為三省,此縣劃歸遼寧省所轄。 法庫地名的由來,其說不一,其名稱有:法庫門(亦稱 發庫門)、三檯子、八戶門(一作巴虎門)。 三檯子是此地的舊稱,因設治干三檯子故有三檯子之稱 八戶門(巴虎門)是當時的土稱、因康熙元年(1662年) 設置過門後,康熙三年(1664年)鑲白旗的八姓(即:佟、 張、聶、徐、劉、丁、翟、李)守衛邊門,聚族而居,故稱 此地為八戶門,俗稱巴虎門。有資料記載今法庫是八戶門 之音轉。 另一種說法;法庫是由法庫山得名。 此外,發庫門之說,據《滿州地名考》《遼寧地方考 錄》記載:「《輿地叢抄》作發庫門;又載瀑布曰發庫,平 地曰甸子」,由此看來,法庫又以瀑布得名.

昌圖縣

縣人民政府駐昌圖鎮 土名(l)榆城子、(2)古輸城子、(3)榆樹城子

此地漢以前沿革不詳。漢至隋代是扶餘國的屬地;唐代 屬渤海扶余府;遼為肅州清安縣地;金代屬咸平府地;元代 屬開元路的北境;明代為遼海衛地;清初為科爾沁左翼前旗 地。嘉慶以來此地一直荒蕪。至嘉慶七年(1802年)開始招移 民墾荒,並對墾荒的移民進行獎勵,使此地逐漸地發展起來. 嘉慶十一年(1806年)設理事通判, 取額爾克譯音之義,定 名為昌圖廳。同治三年(1864年)改為撫民同知,光緒二年 (1876年)以此地移民繁盛,設昌圖府,統轄遼源州、懷德 縣、奉化縣(今梨樹縣)、康平縣及八面城照磨,隸屬於盛 京省管轄;民國二年(1913年)改昌圖縣,民國三年(1914 年)六月劃屬奉天省洮昌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 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 昌圖縣隸屬遼寧省為一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 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昌 圖縣隸屬於奉天省為甲類縣;在此之後的歷次地方行政機構 改革中,此縣均隸屬於奉天省,直至康德八年(1941年)七 月,在原偽省的基礎上增設了四平省後,昌圖劃屆四平省所 轄。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 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共為九省,當時的偽四平與興安南 省合併為遼北省,昌圖又劃屬江北省。解放後東北劃分為 三省,昌圖縣又劃屬遼寧省所轄。 昌圖地名的由來,據《滿州地名考》記載:由於昌圖當 時所轄的區域頗為廣大,故稱為昌圖。

西豐縣

縣人民政府駐西豐鎮 舊名掏鹿

此地漢以前沿革不詳。漢屬玄菟郡地;晉代為高句麗地;唐代為渤海長嶺府地;遼代為遼陽府的轄地;金為咸平 府地;元初為咸平府東北境,後屬開元路地;明為葉赫部西 境;清初此地曾為封禁圍場西流水的一部分。隸屬永吉州。康 熙以來此地一直荒蕪,直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開始放荒,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招民開墾,並實行對墾荒的移民進行 獎勵的政策,自此人口逐漸增多、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 設置總管衙門,統轄旗民,建設市街,使之逐步繁榮起來。至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設置西豐縣,縣治所干掏鹿,隸屬 于海龍府管轄,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劃屬奉天省遼瀋道。 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龐道制,縣歸 省直接管轄,改奉天為遼寧,西豐隸屬於遼寧省為二等縣。 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 省,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西豐縣隸屬於奉天省為乙類縣。在 此以後的幾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西豐縣均隸屬奉天省,直 至康德八年(1941年)七月,在原十八省的基礎上增設了四平 省,西豐縣劃屬四平省所轄。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 (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東北劃為九省, 當時的偽四平與興安南省合併為遼北省,西豐縣又劃屬遼北 省所轄。解放後東北劃為三省,西豐縣劃歸遼寧省所轄,沿續至今。

西豐縣舊名淘鹿的由來,據《滿洲地名考》記載:清代這裡曾是圍場,距當時縣城東南約五里之處有一狩獵場,豬人常聚集於此,山下有鹿的洞穴,人們經常能在洞內掏到小鹿,故稱此地為掏鹿。光緒二十八年(1909年)置縣時稱之為西豐縣。

朝陽市(縣)

朝陽地區行政公署、朝陽縣人民政府均駐朝陽市 土名三座塔

此地在漢代為古匈奴地;漢武帝時為邊塞之地,後入烏桓;後漢、三國時期為鮮卑地;晉時屬鮮卑宇文氏地,後為同族的慕容氏所據,並將此地作為國都;北魏時期此地分屬於營州昌黎郡的龍城縣、廣興縣、定荒縣;隋初屬營州建德郡,後廢州改置總管府,此地又歸屬遼西郡龍山縣;唐代為營州柳城縣地,後與契丹雜居;遼代此地由中京路興中府興中縣、建州永霸縣、安德州安德縣、川州成東縣、武安州武安。縣、成州同昌縣等管轄;金代分屬興中縣、永霸縣、武平縣等地;元代為大寧格的興中州、建州、川州等地;明代屬營州衛地,後撤銷營州衛,併入泰寧衛;清初此地為土默特左翼旗游牧之地,乾隆三年(1738年)設置塔子溝廳,此地為塔子溝廳的東境,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析塔子溝廳的東境設置三座塔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設朝陽縣,隸屬承德府,光緒三十年(1904年)朝陽縣升置朝陽府;民國二年(1913年)二月廢府置縣,仍為朝陽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熱河省劃歸東北政務委員會管轄,朝陽縣直隸熱河省為一等縣。偽滿大同二年(1933年)實行縣治改組,稱朝陽縣公署,隸屬熱河省為二等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後,實行管制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朝陽、阜新兩縣由熱河省劃歸新設置的錦州省管轄,康德七年(1904年)一月朝陽縣改稱上默特右旗,仍為錦州省所轄。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恢復原名朝陽縣。一九五八年以朝陽縣城關地區設朝陽市,一九六四年撤銷,一九七九年又恢復設置朝陽市,隸屬遼寧省管轄。

朝陽縣土名三座塔,以縣境內的三座古塔故名。朝陽之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縣城東南有一座鳳凰山,相傳在五百多年前,這裡是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地方,曾有鳳凰降落於此山,《詩經》中有「鳳凰鳴矣於彼朝陽」的詩句,建置縣治時取朝陽為縣名。第二種說法,因縣城位干鳳凰山的南端,故而得名朝陽。

凌源縣

縣人民政府駐凌源鎮 土名塔子溝

此地遠在秦時屬遼西郡地;漢代為白狼縣地,後漢入烏桓地;三國時期屬鮮卑地;北魏分屬營州建德郡的石城、廣都、冀陽,柳城等縣地,其北境為契丹領地;隋代為遼西都的轄地;唐屬營州柳城都柳城縣地,後與契丹雜居,其西部入奚地。遼代分屬中京道利州阜俗縣、澤州龍山縣以及榆州和眾、永和兩縣;金為北京路利州的阜俗、龍山縣、大定府、和眾縣等地;元代分屬大寧路的和眾、龍山兩縣;明初為營州衛的轄地,後併入秦寧衛;清初,為喀喇沁大器中旗旗地。乾隆三年(1738年)設置塔子溝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置建昌縣,隸承府德,光緒年間改隸朝陽府。民國二年(1913年)一月曾一度改為塔溝縣,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改為凌源縣,隸屬熱河省熱河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凌源縣直隸熱河省為二等縣。民國二十年(1931年〕將本縣分置為凌源、凌南兩縣,偽滿康德四年(1937年)七月又合併為凌源縣(又稱建昌),康德七年(194O年)一月凌源縣改稱喀喇沁左旗.仍為熱河省所轄。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又恢復原名凌源縣。

凌源之名,因此地位干大凌河發源之地,故名凌源。

建昌縣

縣人民政府駐建昌鎮 原名凌南縣

民國二十年(1931年)由凌源、朝陽兩縣沂置凌南縣,偽滿康德四年(1937年)撤銷,併入凌源縣。解放後復設建昌縣。本縣歷史沿革詳見凌源縣。

建平縣

縣人民政府駐葉柏壽鎮

此地方為鮮卑之地;隋代屬契丹地;唐代為營州都督府轄境,後入干奚地;遼金時代為興中府的北境;元為遼王分封地;明代為蒙古喀爾喀部所據,歸屬大寧衛;清初,為敖漢旗地,屬塔子溝廳所轄,道光、十八年(1838年)設集立鎮,為建昌、平泉二縣所轄,光緒三十年(19O4年)割建昌(今凌源縣)東南地域和平泉東北地域,設署建平縣,縣治設於新邱地方,隸屬朝陽府。民國三年(1914年)國民政府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制,建平縣劃屬熱河省熱河道管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建平縣直隸熱河省為三等縣。偽滿大同二年(1933年)縣治改組後,此縣仍隸屬熱河省為乙類公。康德七年(1940年)一月建平縣改稱喀喇沁右旗。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又恢復原縣名建平。

建平之名取建昌、平泉兩縣的頭一字故名。

北票縣

縣人民政府駐北票鎮 原名北四票

本縣建置干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位於遼寧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鄰接吉林省,錦承鐵路橫貫於此。

此地曾為備家炭坑,後稱北票煤礦。早在清代有杜姓在岳家溝東南的小禮蘭營子、興隆溝、木多土鄂賴和大梁崗子四處發現炭層,於是由副部統旗下,領取龍票(又稱田票, 是清朝政府對有軍功和其他功績的人頒發的一種可以世襲采 掘的特許證)四張。由於小禮蘭營子、興隆溝、水多土鄂賴和大梁岡子四處,均在朝陽縣之北,故有北四票之稱,後簡稱為北票。民國十年(1921年)設立北票煤礦公司進行煤炭開採,民國三十五年( 1946年)建置縣治時,取名北票縣。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縣人民政府駐大城子鎮

此地在遼金元時代為利州屬境;明初撤銷利州;設置大寧都指揮使司,永樂年間大寧都指揮司移駐保定,此地為喀 喇沁部所據。清天聰三年(1629年)喀喇沁部的酋長蘇布地率其弟歸順了清朝政府,天聰九年(1635年)將該部分為左翼、中翼、右翼三旗,左翼在熱河省凌源縣(今遼寧省凌源縣)南為札薩克多羅郡王駐所,其土名為巴顏珠爾克。順治五年(1648年)被封冊為鎮國公。民國時期屬凌源縣境。 今大城鎮街仍存有遼代利州的舊城遺迹。一九五八年四月一日正式建置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為遼寧省所轄.

 


推薦閱讀:

文安歷史上最有名的太監:王承恩
歷史沒有假如:假如慈禧嫁給努爾哈赤
歷史上堪稱「人精」的官二代_東湖少主【原創中心】
世界史隨筆 第三章 波斯帝國的沉浮

TAG:歷史 | 遼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