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之形成
中華民族之形成
中華民族形成的前奏
漢族的主源:
中國古代的部族可分為華夏集團、東夷集團、苗蠻集團、百越集團、戎、狄集團。到春秋時期基本同化。
華夏集團是漢族的一個主源。以炎帝族和黃帝族為主體。兩族最初居住在陝西,後來黃帝族順北洛水南下,又東渡黃河,沿中條山、太行山向東北發展,形成晉南的黃河一帶許多姬姓國,如虞、楊、韓、魏等。炎帝族也有一部分順渭水東下,沿黃河南岸向東發展,形成姜姓國家,如申、呂、齊、許等。
東夷集團是漢族的另一個主源。東夷集團主要分為蚩尤、帝俊、徐夷、萊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們的地理分布情況是:蚩尤部居今山東西南一帶,帝俊部居今山東和河南交界的地區,萊夷居今山東東部地區,徐夷居今蘇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帶,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蘇南、皖南地區。其間還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從這個分布中可以看出東夷集團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
漢族的支源:
苗蠻集團是漢族的第一個支源。苗蠻是遠古時代中國南方諸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泛稱。苗蠻集團的一部分成為後來的苗、瑤、畲等民族的祖先。另一方面,苗蠻集團的某些氏族、部落,後來發展形成為楚民族。
百越集團是漢族的第二個支源。其中一部分逐步形成為中國南方壯侗語族中的壯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另一部分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融合於華夏民族,或同化於漢族。
戎、狄集團是漢族的第三個支源。當時,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為三大集團,即狁、鬼方、羌方。
阪泉之戰
黃帝與炎帝之間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進行的戰爭,炎帝族戰敗,併入黃帝族,華夏逐漸形成。
涿鹿之戰
約46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黃帝勝。
註:
1.黃帝有熊氏(前271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陝西渭水流域),因改姓姬,居軒(xuān)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他播百穀草木,發展農業,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令倉頡造字。夫人嫘祖。
傳說:發明車,故而名軒轅,救過熊,因而被稱為有熊氏。生長在黃河,叫皇帝。
2. 炎帝神農氏,人身牛首,約四千多年前生於姜水(今陝西寶雞一帶),因而姓姜。
漢族形成應該經歷以下下幾個階段:
一、華夏族,以炎黃二帝兩族為主的族民。因為居夏水而得名「夏族」,又曾以華山為中心而得名「華族」。後來黃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又發生了劇烈的衝突戰爭,終於融合為「華夏民族」。
二、經過夏、商、周(包括春秋戰國)的戰亂和遷徙,是民族得到較大範圍的融合,華夏族的範圍進一步加大。
三、到漢朝開始,才有了「漢人」的稱呼。偶爾也稱作「漢族」,但是絕非今日之「漢族」。主要地區包括中原地區和長江流域。這時南粵(兩廣、福建、海南)地區都還只是「南夷」,還沒有稱作「漢人」。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民族大融合進入一個鼎盛時期。北方的鮮卑、拓拔、羯、氐、羌族等都已經和中原地區的民族充分融合。加上兩宋、夏、金、遼的大融合,漢族的原型基本成立。但在這些時期,都沒有「漢族」的稱謂,大家都是什麼朝代就稱為「大×臣民」。漢朝滅亡以後,很多人出於對強盛「大漢」的懷念,也經常自稱為「漢人」。
五、真正的「漢族」是從元朝開始。在元朝直接管轄地區內,蒙古族人口因占極少數,蒙古貴族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削弱漢族以及其它各民族人民的反抗意識,把全國各族人民分別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等級。——「蒙古人」,指原居住於大漠南北的蒙古各部落,包括兀魯、忙兀、克烈、札剌亦兒、塔塔兒、斡亦剌等部;「色目人」主要指回回、畏兀兒、康里、阿速、禿八、唐兀、哈刺魯、吐蕃等各族;「漢人」,是指原在金朝統治下的漢、契丹、女真、渤海、高麗及較早被征服的四川、雲南兩省人;「南人」,指原居住於南宋境內的各民族人民;「南人」為最下等,因為這些地區最後被統一。後來為了與蒙古族對稱,一般稱「漢人」為「漢族」,元朝廷也習慣於此稱呼,開始在一些正式的文件中用到「漢族」。「漢族」的稱呼開始廣為流傳,並為大家所接受。
六、到明朝,取消了「南人」的等級和相應稱謂,與「漢人」通稱為「漢族」,形成了今天的「漢族」主體。「南人」絕大部分都是漢族。
「漢族」名稱的由來
漢族的先民,經歷夏商周三代長期發展,至春秋戰國,形成了以「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體,以與周邊各族相區別。戰國七雄兼并,共稱「諸夏」。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完成了統一諸夏的事業,又出現了「秦人」的族稱。
劉邦建立漢王朝,「漢」遂從一個局部的地區名變成了國名。當時外族人便稱中國人為漢人。
隨著漢王朝的瓦解,作為國家、人民、語言名稱的「漢」每每被新的朝代名取代。以語言而論,晉人稱「晉言」,隋人稱「隋言」,唐人稱「唐言」,不再用「漢言」這一稱呼。但是唐代人有時候卻不用「唐」而仍用「漢」來自稱。
金朝首先把「漢」作為正式的族名,冠於漢族。因為金是另一個民族的政權,為了明確區分兩個民族,他們把宋政權統治下的人民稱為「漢人」。
元朝繼承了這種稱呼。但是元代「漢人」這一概念與今天「漢人」的概念內涵不同,元代分人為四等:一、蒙古人;二、色目人;三、漢人;四、南人。當時「漢人」既包括漢族人,也包括契丹、女真、高麗等族人。「南人」則指南宋遺民,實質上也是漢族人。但是「漢人」的主體是漢族人,這一概念逐漸鞏固下來了。
清朝建國後,又面臨金朝、元朝的問題,既不能把漢人稱為「明人」,於是就仍稱為「漢人」。
民國時申明,漢、滿、蒙、回、藏是民國的五大民族,以他們為代表的「五族共和」表示了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也就是在「五族共和」之說倡導以後,「漢人」才正式改稱「漢族」,成為永久性的族稱。
趙無眠 細說南北
炎帝這一系統發明了農耕、醫藥、商貿和音樂。黃帝系統發明了房屋、蠶桑、舟車、文字、音律、算數、弓箭及井田制。比較兩個系統的發明,只有音樂一項相近。
現代考古發現,長江流域的稻作文化,迄今約有九千年歷史,遙遙領先於黃河流域至少上千年。這足以證明神農氏只能是南方人,如果真是他發明了農耕、嘗遍了百草的話。
從非洲來的原始人,經東南亞一帶進入中華大地,由南向北擴散開來,經過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以長江流域為主體的江南文明,和以黃河流域為主體的中原文明。長江流域因地理、氣候較優,文明的步伐曾長期大幅超前於黃河流域,但黃河流域吸收了江南文明的農耕技術並使之制度化,終於後來居上。炎黃之戰是南人與北人的第一次較量,也是中華大地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戰爭。這場戰爭,黃帝領導的北人贏得了勝利,同時也使得中原文化從此在這片土地上占居正統、主導的地位。
春秋時,南方的吳、越、楚三國相繼壯大。尤其楚國,率先自立為王,與北方的周王室分庭抗禮,還吞併數不清的大小國家,版圖急劇擴張。到戰國時,楚國的領土北逾河南中部及淮北,東至山東半島,西抵陝西,西南曾略巴、黔中,征服滇池四百里地,面積可比甚至一度超過北方六雄之總和,實際上形成"南北朝"的局面。"南朝"為楚國,"北朝"為齊、秦、魏、趙、韓、燕諸國。楚國的強大還不僅是國土遼闊,經濟、科技也是最發達的,遠非北方可比。當時最有實力橫掃六合統一中原的國家,是楚國而非北方任何一國。
然而恰恰是秦國而非楚國橫掃六合。秦國地處偏狹,戰國初年其面積排在楚、 越、趙、齊之後位居第五(燕、魏、韓其後)。商鞅變法,從政治體制上下功夫,終於取代楚國成為七雄之首。秦國強大後,第一個重點打擊的對象便是南方的楚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起而推翻秦朝暴政的,果然多是楚人:陳勝、吳廣建國號曰"張楚",項梁、項羽是楚將項燕的後代,劉邦出身楚國故地,反秦大軍名義上的最高統帥是楚懷王。秦末戰爭,實際上就是楚秦所代表的南北雙方的再次決戰。
楚人佔據中原,漸漸忘了自己的南方出身,稱"北方胡,南方越",自己是"漢"。當然,"漢人"這一稱呼要到後朝才得以使用,漢時的漢人仍叫秦人(Chin)。
漢人成蠻子,胡人變漢人
衣冠南渡以後,百分之八十的北人移居南方,剩下百分之二十的北人與大批湧入的胡人雜居。經過這番民族大遷徙,南北人的結構發生很大變化。大致是:南人為漢人,包括原來的南人與北人;北人為胡人,摻雜少數殘留的原北方漢人。原先的北人到了南方,自以為帶來了先進的文明(要不怎麼叫"衣冠南渡"!),一派正宗嫡傳的嘴臉,到後來才漸漸融入南方,成為真正的南人。而殘留北方與胡人雜居的少數北人,即要保留漢人的文化傳統,還要去漢化輪番入侵、人數眾多的胡人。
到了南北朝,南人稱北人為"索虜",北人則稱南人為"島夷"。索虜者,頭上結辮子的化外之奴也。島夷者,澤國水鄉的烏合之眾也。北方的索虜們經過仔細一番漢化,終於脫胎換骨成為漢人,征服了南方的島夷,建立統一的隋唐王朝。
安史之亂及黃巢之亂,又有大批北人逃亡南方。北方再次由外來民族建立多個王朝,"五代"中有三個為沙陀人的朝代。南方則佔去"十國"中除北漢外的九國。最後仍由北人逐次征服南方諸國,建立宋朝。宋代也是大量北人移居南方,至北宋滅亡之際,這一民族遷徙達到高潮,從而使南人北人的比例達成了大幅逆轉。漢時北人比南人為8:2,南宋時則反過來為2:8弱。若考慮到北方歷朝都有大批胡人內遷和入侵,如漢時的匈奴,兩晉南北朝時的羌、氐、鮮卑,唐時的突厥、沙陀,宋時的契丹、女真,可以認為,傳統中國的北方已經完成民族大換血。由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以來活躍在中原歷史舞台的"中國人",基本上換成了 一批一批來自更北方的"外族人"。
這一大換血,至南宋初已歷時至少八百多年,還將延續二百餘年至元末。加入中國的外來民族是分期分批來的。他們原來的民族,幾乎都已消失或正在消失(除了留在關外的女真人)。換血是漢人從血緣上逐次被稀釋,最後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計。而此時的南人,也不會都是純粹的漢人。因為分期分批,所以換掉的只是血緣,民族文化卻被傳承下來。先被漢化的胡人,又擔起漢化下一撥胡人的任務。當然,漢化從來都不是單向的,胡人文化也極大地影響了漢人文化。
元朝時,蒙古人從法律上確定了南人北人的分別和等級。北人是漢人,列為第三等;南人是南人,列為第四等,都排在蒙古人、色目人之後。不過要說明一點,當時的人稱"北人",是指更北方來的征服者蒙古人,而非本文討論的北人(漢人)。
這時來中國的西方人著作中,我們看到北方被統稱為"契丹",南方被統稱為 "蠻子"(Manji)。在他們眼裡看來,中國由兩種人組成,一是北方的契丹,一是南方的蠻子。這種叫法,持續到清初還被沿用。
為什麼重黃輕炎?
黃帝和炎帝 同為「華夏始祖」。然而,炎黃子孫對黃帝的尊崇明顯超過了對炎帝的尊崇,譬如《史記》從黃帝開篇卻不為炎帝作傳;《辭海》稱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炎帝只是「傳說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領」;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或稱「黃帝子孫」,卻鮮有自稱「炎帝子孫」者;炎帝陵始建於北宋,比始建於西漢的黃帝陵晚了1000多年等等。這種「重黃輕炎」的現象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特殊產物,其中蘊含著的「勝者為尊」、「崇尚一統」、「崇土尚黃」等價值取向。
顧頡剛認為炎黃是「層累地造史」的產物,並非信史,遂使疑古風盛行。近年來學術界主張「超越疑古」,結合文獻、實物、民俗三重證據研究遠古歷史。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距今5000年左右時,中國存在著眾多部族,炎帝部族和黃帝部族是其中實力強大的兩個。
阪泉之戰黃勝炎敗的結果,蘊含著「勝者為尊」的價值取向。
炎帝戰敗後歸順黃帝,與之結盟,在涿鹿擊敗蚩尤;三是到了周代,姬黃與姜炎聯姻,構成了華夏族團。
大一統觀念萌芽於炎黃時代,初步形成於周代,最終確立於秦漢時期。儘管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分裂局面,然而統一卻是常態與趨勢,崇尚一統是根本的價值取向,黃帝是大一統的重要象徵。
最能說明「重黃輕炎」現象及大一統取向的是司馬遷的《史記》。班固曾批評司馬遷「是非頗謬於聖人,論大道先黃老而後六經」(《漢書·司馬遷傳》)。其實班固只識其表,不明就裡,倒不如晚他1700多年的曾國藩看得透徹。在曾氏眼裡,「自秦焚書以後,漢之儒者,惟子長(司馬遷)與董仲舒見得大意」(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錄·孟子荀卿列傳》)。經董仲舒整合發展後的大一統觀被司馬遷運用和詮釋,形成了大一統的民族觀和歷史觀。
司馬遷整合眾說紛紜的五帝世系,毅然將黃帝列於《史記》之首,把各部族都納入到以黃帝為始祖的華夏統緒中去,不僅「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號」(《史記·五帝本紀》),而且秦、晉、楚、越等諸侯也是黃帝子孫,甚至連匈奴、閩越等亦為黃帝苗裔,各族同源,天下一家。至此,「重黃輕炎」現象正式形成。
中國人大部分屬於蒙古人種,即黃種人,黃土高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國人對黃土、黃河有著難以割捨的深厚感情。
黃色被中國人視為尊貴、吉祥之色,在古代象徵著皇權。早在先秦秦漢時期,黃色就與帝王結下了不解之緣。楊堅建立隋朝後,「上始服黃,百僚畢賀」(《隋書·高祖紀》)。唐高祖武德初,詔禁庶民服用黃色。自此直到清末,黃色一直是皇帝常服的專用色,「黃袍加身」竟然成了登基稱帝、君臨天下的代名詞。中國第一面國旗是清朝的「黃龍旗」。
「炎帝」稱謂顯然與火有關。《淮南子·天文訓》云:「南方火也,其帝炎帝」。中國人在崇土尚黃的同時,也有崇火尚紅的傳統,但隨著火的神秘性的減弱,崇火心理漸趨淡化,遠不如「黃土情結」持久濃厚。尚紅的習慣倒是經久不衰,成為喜慶、熱烈的標誌,並同黃色一起構成了中國的兩大主色。紅色主要在民間受寵,黃色更受官方青睞。
推薦閱讀:
※第一節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二十四節氣形成年代考
※黨的歷史是形成和完善群眾路線的歷史
※子宮肌瘤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形成「互聯網觀念」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