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生物醫學領域30項重大研究成果(下)

2014年里,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發生了哪些變化?同時科學家們又取得了哪些有意義有價值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呢?下面由生物谷小編為您盤點2014年里轉化醫學領域的三十項重大研究進展,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些重大的有意義的研究突破。

15、PLoSMed:愛長痣?當心乳腺癌來襲

根據發表在本周PLOSMedicine雜誌上的新研究證實:皮膚色素痣,俗稱痣,可能是乳腺癌一種新的預測因子,研究人員JialiHan和印第安那大學、哈佛大學以及法國INSERM同事報告說,擁有更多數量痣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

研究人員使用來自兩個大型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的數據,得出上述結論,這兩項大型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分別為美國的Nurses"HealthStudy,其中包括74,523名女護士,追訪研究了24年,以及法國的E3NTeachers"StudyCohort,其中包括89,902名婦女,追訪研究了18年。

16、PNAS:缺乏睡眠的後果

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一項研究表明,缺乏睡眠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這項研究對於在合適的時間去檢查疾病比如癌症,心臟病還有對藥物的有效管理是非常有用的。

研究者調查在睡眠缺乏,生物鐘紊亂,新陳代謝與發現一天時間中一個清晰的代謝變化之間有一定的關係。

健康的成年男性志願者被放置到一個環境中,在這個環境中,光線、睡眠、飲食和姿勢都被有效控制。研究者每兩小時收集一次血樣為了觀察一天之中代謝標記物如何改變。在開始的24小時當中,參與者經歷了正常的睡眠與蘇醒的循環。緊隨24小時不休息的狀態之後調查睡眠缺乏對代謝節律的影響。結果顯示由於睡眠缺乏使得代謝過程顯著增加。27種代謝物包括5-羥色胺,相比較於睡眠期,它在睡眠不足期會更高水平的出現。

17、CellReports:食物也能調節生物鐘?

食物不僅滋養身體,而且影響機體內部的生物鐘。近日,研究人員在CellReports雜誌上的一項報告為如何通過飲食控制來調節生物鐘,幫助患者的各種疾病提供了新的見解,研究表明胰島素也可能參與了生物鐘的「重新設定」。

內部生物鐘或「晝夜節律」調控身體眾多生物學過程,生物鐘使能基因在一天中合適的時間最大化表達,從而允許生物體適應地球的自轉。

生理和環境之間的節奏慢性不同步,不僅降低生理性能,而且還給不同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礙和癌症帶來顯著高風險。

18、Maturitas:鍛煉是最好的良藥

女性如果將堅持運動比作良藥的話就會從中受益,根據昆士蘭科技大學一項研究顯示,中度到高強度的活動對於老年婦女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運動能夠降低死亡的風險。

昆士蘭科技大學健康和生物醫學創新研究所教授黛布拉·安德森認為衛生專業人員除了對老年婦女身心健康常規治療之外,也應為她們量身定製鍛煉計劃。

安德森教授和夏洛特賽博士合著的一篇發表在國際期刊有關中年健康的Maturitas雜誌上的論文通過五年的研究調查得出結論:運動可以促進50歲以上的婦女身心健康的發展。「研究明確顯示中度到高強度的運動對身心健康均有好處,特別是可以改善身體狀況,促進身體健康。」安德森教授說。

19、Evolution:禁食療法弊端再添新證據

縱觀歷史,人們一直在尋找長生不老之法,不管是從飲食還是服用維生素藥片上,人們嘗試了很多種方法;如今,來自英國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示,抗老化療法比如服用抗氧化劑或限制飲食等僅對抗衰老具有短暫的效應,而且其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Evolution上。

近年來,一種名為間歇性禁食(IntermittentFasting)或者5:2飲食的一種策略廣為流行,名人和媒體都認為這種飲食方式可以降低血壓、增加機體壽命以及保護機體抵禦各種疾病,比如痴呆症等。

然而本文中,研究者認為這樣的飲食方式或許會長期影響機體的免疫系統,使得人們對感染更加敏感;研究者在果蠅機體中研究了4種壓力和免疫相關的基因,這幾個基因被認為與長壽相關,並且可以幫助理解預期壽命和抵禦感染能力之間的關係,相似的基因也會被抗老化療法(比如絕食療法或服用抗氧化劑)激活。

20、里程碑研究:特魯瓦達可有效預防HIV的感染

用於預防個體患高風險AIDS病毒感染的HIV治療藥片特魯瓦達頻頻傳來好消息,本周二,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國際艾滋病大會上研究者們就討論了HIV治療藥片特魯瓦達的功效,研究人員表示,一系列的跟蹤研究調查表明,HIV治療藥片的確具有明顯的功效,但研究者並不鼓勵進行風險性的性行為,如果風險個體偶爾錯過服藥的話該藥物也可以維持有效的機制。

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Lancet InfectiousDiseases上;該項研究中涉及1600名同性戀男性個體及變性婦女,其均參與了最初的研究,結果顯示,每天服用藥物特魯瓦達可以明顯降低其感染HIV的風險。

在隨後17個月的研究中藥物特魯瓦達對這些參與者免費服用,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個體堅持服藥。一周中至少4天服藥的個體幾乎不會被HIV感染,而一周2天或者3天服藥的個體相比服藥時間更短的個體來講感染風險較低;研究人員會根據患者血液樣本的檢測結果來告知患者是否需要服藥。

21、AmJClinNutr:飯菜飄香真的會讓我們食慾大增嗎?

我們嘗到的美味是由我們的第五感所感知,也就是味覺,我們嘗到的其他味道還有甜、咸、酸、苦。谷氨酸鹽(它釋放類似熏肉的味道)是發現在肉中的一種蛋白質。谷氨酸鹽在一些開胃菜中也存在,例如馬麥醬,帕瑪森芝士和干香菇中。Sussex大學UnaMasic博士說:「過去的研究表明,相對於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高蛋白含量的食物能夠滿足我們的飲食需求。所以,如果食物中蛋白質味道鮮美且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那麼在這項研究中我們不禁要問,食物本身的「美味」是否會影響人們隨後的進餐量?」

近期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正在研究兩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對人們進食的影響。眾所周知,味精和肌酐酸是產生「美味」的來源,在本研究試驗中,這兩種添加劑被放入到低能量的五香蘿蔔湯和高能量的五香蘿蔔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混合物)里,Masic博士測試了26個健康志願者的飢餓程度,以及他們在後一頓飲食中會吃多少。

22、CellReports:與幹細胞-衰老-癌症三者相關的基因

一個生物體的健康得益於一個良好的維護系統。器官的正常運作和環境暴露所造成的組織損害,都需要不斷進行修復和維護。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器官中的幹細胞在此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當修復失敗時,機體生物年齡(衰老)會加速,對於這個過程目前還沒有很好的理解。近日,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研究人員發現了組織維護機制中的關鍵基因之一。

這項研究發表在Cell Reports雜誌上。儘管衰老、幹細胞和癌症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但其中的關聯機制還沒有被明確了解,新研究為解答上述謎題或許帶來了新的答案。本研究的重點是基因Sox4,Sox4在胚胎髮育過程中表達,它有利於例如胰腺,骨和心臟,以及淋巴細胞的分化。也以一個非常有限的方式在成人有機體中活躍表達,且主要局限於一些幹細胞中。

23、II型糖尿病患者或比非糖尿病患者壽命更長

來自卡迪夫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接受藥物治療的II型糖尿病患者或許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壽命更長,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上。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18萬人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研究,結果發現藥物二甲雙胍可以用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機體血糖水平,二甲雙胍是人們熟知的一種具有抗癌特性的藥物,其可以給非糖尿病患者帶來健康的預防作用。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分析研究了服用磺脲(一種治療糖尿病的口服藥)和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情況,結果發現,相比非糖尿病患者來講,服用藥物二甲雙胍的個體生存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而服用磺脲的個體的生存質量卻發生了明顯的降低。研究者表示,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便宜廣譜的糖尿病藥物不僅會給糖尿病患者帶來好處,而且也會給非糖尿病的患者帶來有益影響,二甲雙胍可以幫助抵禦癌症以及抵禦心腦血管疾病,其可以降低三分之一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發展為糖尿病。

24、CellRep:揭開癌細胞逃逸存活的又一大謎題

近日,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等處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開了癌症研究領域的一個謎題,即當染色體老化時促使得惡性細胞繞過細胞正常死亡過程的機制,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CellReports上。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熟知當細胞不斷地重複分裂時往往會引發染色體的缺陷,而染色體缺陷則和癌症發病直接相關,如今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細胞需要一種特殊的基因來在眾多缺陷環境中得以存活。研究者Hendrickson教授表示,我們鑒別出了一種新型基因,其可以調節細胞使其癌變或者正常生存。

隨著細胞分裂過程中端粒的分離,染色體就會對彼此的吸附作用變得更加敏感;在正常細胞中,染色體的粘性是一種死亡信號,該信號可以幫助清除機體中不健全的細胞,然而惡性發育的細胞有時候就會躲避過此信號的作用。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可以使得衰老細胞躲避死亡的必要組分,利用複雜的基因靶向技術,研究人員就可以將人類細胞中的特殊基因失活,並且研究其對端粒融合的影響,研究者們發現,當基因Ligase3處於活化狀態時衰老細胞就可以躲過死亡一劫。

25、FASEBJ:1型和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的殊途同歸

近日,曼徹斯特和奧克蘭大學科學家發現,糖尿病的兩個主要形式(1型和2型糖尿病)是由相同機制導致的。

研究結果發表在FASEB Journal雜誌上,新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是由胰島澱粉樣多肽毒性團塊的形成所引起的。

研究結果是在紐西蘭科學家20年的研究工作基礎上獲得的,早期研究認為停止胰淀素(胰島澱粉樣多肽)形成這些有毒團塊的藥物不僅能減緩1型和2型糖尿病進展,而且有可能逆轉糖尿病。

26、SciRep:癌細胞的剋星—狼瘡抗體

近日,來自耶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狼瘡抗體或許會摧毀癌細胞,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

文章中研究人員JamesE.Hansen表示,缺失DNA修復機制的癌細胞往往會對狼瘡抗體的攻擊更為敏感;狼瘡患者會產生許多自身抗體來攻擊患者自身的細胞,從而產生狼瘡的典型癥狀;實際上這些抗體中的一部分往往會滲入到細胞核中損傷DNA,研究人員假設,或許可以利用這種狼瘡患者產生的抗體來作為新型的抗癌療法。

決定一個細胞發育的遺傳代碼往往被寫入到了DNA中,而遺傳代碼的損傷往往會引發細胞功能失調或者轉變成為癌細胞,正常的細胞需要進行不斷地自我修復及遺傳代碼的保存,但是許多癌細胞則存在缺損的DNA修復機器,並且會不斷積累遺傳突變。

27、JACC:梨型身材更健康的科學依據

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the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科學家通過研究表示,相比體質指數相似但脂肪分布在全身的個體來講,脂肪聚集在腹部的個體或許患高血壓的風險較高。

眾所周知,肥胖是引發高血壓的一個風險因子,有研究表明,脂肪在個體機體中的聚集會增加個體的其它健康風險,比如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然而高血壓和特殊部位脂肪的積累引起的肥胖之間的關係卻尚不清楚。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對903名病人是否患高血壓進行了平均長達7年的跟蹤調查研究,高血壓主要表現為收縮壓大於等於140,舒張壓大於等於90。研究者AslanT.Turer說道,總的來講,內臟脂肪積累引起的蘋果型身材和梨型身材完全相對,因此當人們照鏡子時發現脂肪都集中於機體中部,那麼其就往往與腹部脂肪水平過高相關。

28、StemCells:科學家首次將人類皮膚細胞成功轉化為白細胞

近日,發表在國際雜誌Stem Cell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索爾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將人類的皮膚細胞成功轉化為機體可移植的白細胞,眾所周知白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的「戰士」,其可以保護機體抵禦感染和外來入侵者。

研究者Juan Carlos IzpisuaBelmont表示,這項研究或為開發新型療法為機體引入新型白細胞來治療癌症等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目前研究者們在小鼠機體中研究發現轉化成為白細胞的過程非常迅速且安全,該方法繞過了長期存在的研究障礙,為開發人類細胞的重組再生療法提供了新的線索。

由誘導多能幹細胞產生的血細胞往往不能夠移植入器官或骨髓中,而且其也有可能引發腫瘤產生;而本文研究中研究者開發的這種名為間接譜系轉化的新技術耗時僅需兩周,並不會產生額外的腫瘤組織;研究者表示,我們會令皮膚細胞「忘掉」其自有的屬性,然後讓其轉化為我們所需要的細胞類型,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就讓其成功轉化成了白細胞。

29、PNAS:指甲被剪後為什麼還會生長?

人類機體中有很多組織部位失去後並不會再生長回來,然而指甲確是個例外,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就解釋了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和機制。

文章中,研究人員鑒別出了一種新型的指甲幹細胞,其會進行自我更新或經歷特殊的分化路徑形成多種組織。為了尋找這些隱蔽的幹細胞,研究人員利用一種複雜的系統將熒光蛋白及其它可見的「標籤」吸附致小鼠的指甲細胞上,這些細胞可以不斷重複地分裂,隨著其不斷分裂細胞上的熒光蛋白及標記就會越來越淡;然而一些位於軟組織中的細胞依然可以維持較強的熒光和標記,因為其並不會分裂或者分裂很慢,這就是許多幹細胞被人們熟知的特性。

隨後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分裂非常緩慢的幹細胞可以非常靈活地扮演雙重角色,在正常情況下,幹細胞會促進指甲和附近皮膚的生長;然而如果指甲損傷或者缺失的話,一種名為成骨蛋白(BMP)的蛋白質就會向幹細胞發送信號來促使其功能發生轉移,用來修復指甲。

30、NEJM:免疫系統如何識別癌症

近日,一項發表於國際雜誌New England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癌細胞表面鑒別出了一種新型分子,其可以使得機體免疫系統對癌細胞進行識別並且破壞,該研究或為開發新一代有效的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患者提供一定的思路。

研究者Sergio Quezada博士表示,我們對當前免疫療法有反應的癌細胞進行了研究,在癌細胞表面尋找特殊的癌症標記,最終我們發現了一種分子序列,其或許可以幫助我們開發新一代治療癌症的療法。文章中研究者對64位利用易普利姆瑪(Ipilimumab)進行治療的黑色素瘤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患者機體的癌症DNA信息,這些患者中有一半都對藥物易普利姆瑪有反應,易普利姆瑪可以通過開啟機體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進而發揮作用,但是僅能很少一部分病人能夠有效治療。

在分析了患者癌細胞的DNA後,研究人員利用一種複雜的軟體找到了癌細胞中的基因突變,其或可幫助預測患者是否對藥物產生反應,隨後研究者在部分病人機體中發現了一系列遺傳突變,這些病人可以促使癌細胞產生名為抗原肽的較短的蛋白分子序列,抗原肽可使癌細胞對免疫反應可見。

-----------------分割線-----------------

i投

推薦閱讀:

(古韻手工)初秋戀蔥——秋香綠絲光棉蔥裙(2014
2014男女桃花4月預先報
個性簽名大全[2014最新版]
20140913萬家燈火:馬金濤講前列腺炎的癥狀

TAG:醫學 | 生物 | 領域 | 2014年 | 生物醫學 | 研究 |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