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收藏簿208----七夕乞巧
七夕,又稱乞巧節、女兒節、少女節、七娘會、雙七節、香橋會、巧節會、魁星節、神仙節、雙星節以及耕牛生日等名稱。別稱「星期」源於王勃《七夕賦》:佇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後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唐五代時,北方民間多以七月六日為夕,宋太宗詔令恢復古制,但仍有在七月六日過節的。膠東招遠、萊州、長島等部分地區,多以七月六日為七夕,民諺:招遠人,性子急,拿著初六當初七。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星宿的崇拜。《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岐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睕彼牽牛,不以報箱。北斗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魁星主掌考運,「大魁天下士」、「一舉奪魁」都是因此而來。讀書人把七月初七叫「魁星節」。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人們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同時「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
「七」又與「吉」諧音,「七七」有雙吉之意。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南北朝時《荊楚歲時記》記載了一段神話傳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風俗通》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有的地方甚至出現這樣的習俗:七月七日白天殺公雞,以免打鳴驚醒正在相會的牛郎織女。
七夕正式定為國家節日是在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朝廷宣布在全國實行夏曆,並將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並明確: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重陽及春秋社日、冬祭臘日等為節日,形成定製。因漢武帝的生日是乙酉年(公元前156年)七月七日誕生於漪蘭殿。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國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
「乞巧」是乞求自己能擁有一雙巧手,分為卜巧和鬥巧。夕晚上手拿絲線,對著月光或香頭的微光穿針,誰先穿過就是「得巧」。針有雙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分。丟針驗巧是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為明清兩代盛行。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陽下曝晒,過了一段時間後,空間中的塵土就會在水面上結成一層薄膜。這時把針丟在水裡,有了薄膜的支撐,針會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所呈現的針影,如果成為雲彩、花朵、鳥獸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現細如線、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喜蛛應巧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一種小蜘蛛)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唐朝宮女把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開來看。如果網結得少就是巧乞得少。另有聽聲卜巧之說。據說必須要是個童女,在夜闌人靜之時,悄悄的走近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靜聽,隱隱之中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對談或是哭泣的聲音,此女必能得巧。
照瓣卜巧,即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圖案問自己的巧拙、禍福,俗稱「照花瓣」諸城、滕州、鄒城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
跳麻姐姐帶有古老神秘的巫蠱色彩。麻姐姐作為溝通神靈的媒介,一種是由當地經驗豐富的婦女認定,一種是為了消除厄運毛遂自薦
祈神迎水,迎水時要剪頭髮,送給喜鵲搭橋,讓織女和牛郎相會
姑娘們解下端午節時系在手腕腳腕的五綵線,結成一條長繩,橫放於小河上,意為給巧娘娘搭橋種生求子也是七夕舊俗。七夕前幾天,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杯、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上,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七月初一天門開,我請巧娘娘下凡來。巧娘娘香葉的,我把巧娘娘請下凡。一炷香,兩炷香,我把巧娘娘接進庄。巧娘娘香葉的,我把巧娘娘請下凡。一對鴨子一對鵝,我把巧娘娘接過河。巧娘娘香葉的,我把巧娘娘請下凡。一根繩,兩根繩,我把巧娘娘接進門。巧娘娘香葉的,我把巧娘娘請下凡。一對蠟,兩隊蠟,我把巧娘娘接進家。巧娘娘香葉的,我把巧娘娘請下凡。去年去了今年來,頭頂香盤接你來,巧娘娘香葉的,我把巧娘娘請下凡。女拜織女男拜魁星。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運,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讀書人都鄭重的祭拜。據說,魁星爺生前長相奇醜,臉上長滿斑點,又是個跛腳。有人便寫了一首打油詩來取笑他:不揚何用飾鉛華,縱使鉛華也莫遮。娶得麻姑成兩美,比來蜂室果無差。鬚眉以下鴻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貪午睡,風吹額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離奇,一步高來一步低。款款行時身欲舞,飄飄度處乎如口。只緣世路皆傾險,累得芳蹤盡側奇。莫笑腰枝常半折,臨時搖曳亦多姿。另外牧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台灣七夕要拜七娘媽,另備小碗油飯到房中拜小孩的「床母」。江蘇七夕有香橋會。湖南、浙江七夕婦女要洗髮、接露水。有些地區用指甲草染指甲。更多的是根據當地物產或習慣,用雕塑、剪刻、織綉、編扎等多種形式製作出各種小製作來展示自己精巧的手藝。如扎巧燈,用草扎的巧姑,做巧菜,種巧花等等。有些婦女,採集各種鮮花,放在盛有水的銅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來搽面,據說可使皮膚嬌嫩白凈。有些婦女搗鳳仙花,取汁,染無名指和小指甲的指,稱「紅指甲」。有些婦女還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姐妹千萬年。」
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巧悖悖、巧花等,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會被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
七夕同時也是適宜配藥的日子。據說一種以松柏為藥材的秘方,這種神奇的藥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調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長十年的壽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還有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等,均號稱為長生不老的仙藥。比較實用的藥方有曬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試過的人才知道了。
山東曹縣、平原等地吃巧飯乞巧: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山東臨沂習慣用儲蓄的露水做麵條,堂邑縣把七夕做的麵條叫雲面,意為巧雲,昌邑用七種野菜包包子。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