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視線 | 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幾個核心問題

文/黃瑾(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系)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科學領域包括「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兩部分,並明確指出:幼兒思維發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了追求知識的掌握而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

這段話告訴我們,幼兒園的「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應該怎麼做,以及科學領域基本的學習原則。

從《指南》文本中,可以提煉出以下四個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核心問題。

1關注幼兒園數學的多元、滲透和互補數學不是一個孤立的學習領域,數學無處不在。

《指南》將「數學認知」概括為三條核心目標,第一條目標就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從這個目標出發,教師首先需要建立一個基本認識——幼兒園數學教育不是孤立的學習領域,應該貫穿於兒童一日生活的全部,如運動、建構活動、語言活動等。

要真正讓兒童在數學領域中獲得發展,就不能局限於集體教學活動,教師還要在日常活動中觀察兒童的數學學習行為,分析和理解兒童的需求,為兒童提供恰當的支持。因此,教師要以更開放的心態理解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材料和環境。

以積木建構為例,它和幼兒園數學教育有著緊密的聯繫。Charlotte Winsor是美國研究兒童早期建構遊戲的學者,他把學齡前兒童的積木建構分為六個階段(或六種水平)。從這六個階段中我們可以看出,積木建構和數學緊密相關。

◆階段1:探索。兩歲以內的嬰幼兒經常把積木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或者無規則地把積木壘高及堆積在一起。這種看似無規則、無意識的挪動,實際是在感知空間位置。

◆階段2:重複。兩歲左右的幼兒會把積木橫向壘高或縱向平鋪,都屬於重複動作。從數學角度看,重複水平的積木建構反映了量的延續或累積。

◆階段3:搭橋。一般屬於小班水平,如果小班幼兒還不會搭橋,那他的認知可能是遲緩的。這一階段,幼兒會在兩塊木板上架起一個平面然後往上搭,而不是直接壘高。搭橋水平從數學角度來說反映的是新的空間組合關係。

◆階段4:圍合。到了小班後期或中班,幼兒會在積木建構中表現出圍合的行為,而同樣數量的積木又有不同的圍合方式,這就牽涉到數學中相同數量的不同組合。

◆階段5:模式與對稱。它是兒童幾何空間認知的重要元素,即兒童幾何空間認知中有沒有模式感和對稱感。

◆階段6:裝扮(表徵)。藉助頭腦空間的想像和感知,幼兒能通過空間表徵反映事物的形象,體現的是兒童空間感知和空間表徵能力。

在積木建構中,會涉及到數量、單位、空間方位等很多數學概念,而不僅限於幾何空間的認知。

總之,教師要把幼兒園數學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建立一日生活整合式的概念,而不是獨立地、關起門來上一節課。22.關注兒童數學學習的「過程性能力」數學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兒童學會10以內的運算、認識幾個圖形,而是為了發展兒童的數學思維,培養兒童的數學能力。

談及「過程性能力」,可以用一張圖來說明。下圖是全美數學教師協會於2002年頒布的面向早期兒童的數學學習標準,外圍的五塊內容與我們目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內容區別不大,其中代數思維主要涉及幾何、模式、分類,資料分析主要涉及簡單的統計。

最關鍵的是中間部分,我們要理解數學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兒童學會10以內的運算、認識幾個圖形,而是為了發展兒童的數學思維,培養兒童的數學能力。這種能力就是「過程性能力」,即交流的能力、推理和驗證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表徵的能力、聯繫的能力。這些能力應該成為數學教育中要聚焦的核心內容,反映的是數學領域的核心能力。

事實上,《指南》已經反映了這種導向,並且開始聚焦這些能力。比如,《指南》關於「數學認知」的第二條目標「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係」中,對5~6歲幼兒的要求是「能用簡單的記錄表、統計圖等表示簡單的數量關係」,指向的就是表徵能力,是建立在圖形、圖表上的表徵。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能力,指兒童能用多種形式表達數學問題或思維的能力,如畫畫、實物材料、手指、符號標記或語言等。

又如,《指南》關於「數學認知」的第三條目標「感知形狀與空間關係」中,針對3~4歲幼兒的要求是「能注意物體較明顯的形狀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反映了五大能力中「交流」的能力。在數學領域中,「交流」的能力主要指「能與同伴、教師和其他人進行清楚的數學方面的交流,能分析和評價別人的數學思考,能用數學語言精確地表達數的概念」。

即便在小班,教師也要有這樣的意識——數學不僅是「做」出來的,還是「說」出來的。我們一直講「語言是思維的外化」,當兒童能用清晰的語言來表現其數學思維時,他的數學思維水平也就上了一個台階。3關注幼兒數學學習的發展軌跡、困難與個體差異在兒童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一直強調要按照最近發展區設計學習路徑,而這一定基於對兒童發展軌跡的了解。

教師要基於兒童發展的線索,關注兒童在數學學習和發展中的軌跡、困難與個體差異。比如在《指南》關於「數學認知」的「感知形狀與空間的關係」目標中,可以看到兒童發展的軌跡。

其背後的依據是學前兒童幾何圖形認知發展的軌跡,即先「對圖形進行基本的辨識」,然後在辨識的基礎上「把握圖形的變換與再現」,最後是「滲透圖形組合關係的拼搭建構」。

再以《指南》中關於「數學認知」的第一條目標為例,目標描述為「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其中對6歲幼兒的要求是「能發現事物簡單的排列規律,並嘗試創造新的排列規律」,它指向一個關鍵能力——模式排序。

這是因為3~6歲兒童模式能力的發展有著一定的軌跡,即「模式的識別—模式的複製—模式的擴展與填充—模式的創造—模式的比較與轉換」。大班幼兒的模式能力基本上達到了最後兩個水平,《指南》就是根據這一大致範圍設定的目標要求。因此,只有了解了兒童的發展軌跡,才能更好地理解、落實《指南》。4關注數學活動實施中的遊戲特質數學不是教學的「專屬品」,遊戲體驗中的數學滲透更符合學前數學的屬性。

學前數學和基礎教育階段的數學差別就在於「學前數學是滲透了遊戲屬性的數學」,這是學前數學應有的一個特性。這種遊戲特性在集體教學、個別化學習、日常生活當中都應該得到很好的體現。

如果從遊戲性在數學教育中的反映來說,大概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教學遊戲化,一種是教學遊戲。雖然僅一字之差,但是體現出來的形式差異很大。

教學遊戲化是按照教學活動的軌跡設計的,有明確的目標、步步遞進的環節,還有遊戲化的情景、氛圍和體驗。而教學遊戲是教師藉助遊戲的載體,把數學集體教學的目標融入其中,讓幼兒在反覆玩遊戲的過程中習得數學經驗。

關注遊戲性在數學教育中的體現,是教師在設計集體教學活動時需牢牢把握的。若按照結構化的角度設計數學活動,最容易產生「學科化」傾向,因為數學本身的結構性非常明確。

此外,在兒童數學領域的發展中,個別化學習活動的作用絕不亞於集體教學活動,尤其對於年齡小的幼兒來說,教師要在個別化學習中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材料和環境。教師在提供區角環境和材料時,也一定不要忘記分析材料的可玩性和空間的開放性,要關注其遊戲性,否則數學區角材料就會變成一種「變相的作業」。

要把握好《指南》精神觀照下的這幾個問題,關鍵是要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對應數學教育的四個問題,教師要提升這幾方面的能力——

1.在一日生活和各類活動中發現數學的能力;

2.了解幼兒數學學習與發展的軌跡,並適時介入和評價幼兒的能力;

3.創設符合幼兒發展需要的數學學習環境的能力,這既包括集體活動,也包括個別化學習活動;

4.為數學教學設計遊戲的能力。

——本文選自《上海托幼》2016年第5期,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下期預告:
推薦閱讀:

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我們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TAG:教育 | 數學 | 幼兒園 | 幼兒 | 數學教育 | 學者 | 幼兒園數學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