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匯總

  第一單元 方程

  1、表示相等關係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是等式的性質。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也是等式的性質。

  5、求方程中未知數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時常用的關係式: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注意:解完方程,要養成檢驗的好習慣。

  6、五個連續的自然數(或連續的奇數,連續的偶數)的和,等於中間的一個數的5倍。奇數個連續的自然數(或連續的奇數,連續的偶數)的和÷個數=中間數

  7、4個連續的自然數(或連續的奇數,連續的偶數)的和,等於中間兩個數或首尾兩個數的和×個數÷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思路:A、審題並弄懂題目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B、理清題目的等量關係。C、設未知數,一般是把所求的數用X表示。D、根據等量關係列出方程E、解方程F、檢驗G、作答。

  第二單元 確定位置

  1、確定位置時,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後數。

  2、數對(x,y)第1個數表示第幾列(x),第2個數表示第幾行(y),寫數對時,是先寫列數,再寫行數。

  3、從地球儀上看,連接北極和南極兩點的是經線,垂直於經線的線圈是緯線,經線和緯線、分別按一定的順序編排表示「經度」和「緯度」,「經度」和「緯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將某個點向左右平移幾格,只是列(x)上的數字發生加減變化,向左減,向右加,行(y)上的數字不變。舉例:將點(6,3)的位置向右平移2個單位後的位置是(8,3),列6+2=8;將點(6,3)的位置向左平移2個單位後的位置是(4,3),列6-2=4。

  5、將某個點向上下平移幾格,只是行(y)上的數字發生加減變化,向上減,向下加,列(x)上的數字不變。舉例:將點(6,3)的位置向上平移2個單位後的位置是(6,5),行3+2=5;將點(6,3)的位置向下平移2個單位後的位置是(6,1),列3-2=1。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1、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一個數最大的因數等於這個數最小的倍數。

  2、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用符號[ ,]表示。幾個數的公倍數也是無限的。

  3、兩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這兩個數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用符號( , )。兩個數的公因數也是有限的。

  4、兩個素數的積一定是合數。舉例:3×5=15,15是合數。

  5、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一定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的倍數。舉例:[6,8]=24,(6,8)=2,24是2的倍數。

  6、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倍數關係的兩個數,最大公因數是較小的數,最小公倍數是較大的數。舉例:15和5,[15,5]=15,(15,5)=5

  素數關係的兩個數,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舉例:[3,7]=21,(3,7)=1

  一個素數和一個合數,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5,8]=40,(5,8)=1

  相鄰關係的兩個數,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9,8]=72,(9,8)=1

  特殊關係的數(兩個都是合數,一個是奇數,一個是偶數,但他們之間只有一個公因數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

  一般關係的兩個數,求最大公因數用列舉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用大數翻倍法或短除法。(詳見課本31頁內容)

  數字與信息

  1、我國目前採用的郵政編碼為「四級六碼」制。第一、二位代表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三位代表郵區,第四位代表縣(市)郵電局,最後兩位是投遞局(區)的編號。

  2、身份證編碼規則:1-6位數字為行政區劃代碼,其中1、2位數為各省級政府的代碼,3、4位數為地、市級政府的代碼,5、6位數為縣、區級政府代碼。 7-14位為您的出生日期,其中7-10位為出生年份(4位),11-12位為出生月份,13-14位為出生日期,15-17位為順序碼,是縣、區級政府所轄派出所的分配碼,其中單數為男性分配碼,雙數為女性分配碼。18位為校驗碼,是由號碼編製單位按照統一的公式計算得出來的,其取值範圍是0至10,當值等於10時,用羅馬數字元χ表示。


推薦閱讀:

二年級數學乘除法應用題
調和級數發散的多種證法
從調和級數到 Riemann Zeta 函數
素數的倒數和是發散的(三)
素數的倒數和是發散的(一)

TAG:數學 | 知識 | 級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