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得利古城及文化價值

遼代稱烏惹又稱烏若、烏舍、吾者、斡者、斡拙、嗢熱;金、元兩代又稱烏底改、兀的改、兀的哥;或稱野居女直、兀者野人(一作吾者野人)的烏惹,系廣佈於松花江下游直到黑龍江下游以及精奇里江南北、烏蘇里江東西從事漁獵和採集的許多不同族屬的部落,為黑龍江流域文明作出了貢獻。

研究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就不能不研究歷史上的城市。勤得利古城是烏惹族人的首府烏惹城,系張泰湘一家之言,史家多有爭論。勤得利古城建於何時,何人所建,至今是東北亞考古一大疑案。

勤得利古城是松花江下游、黑龍江中游一帶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古城,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

2009年深秋,按照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總體要求和省文化廳、佳木斯文管站、同江市文管所的具體部署,完成了對勤得利農場文物普查後,立即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勤得利古城,以省政府名義鐫刻成的石碑立在勤得利古城旁,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標識,警示人們對古城的保護。

建三江分局和勤得利農場高度重視。分局文化局局長金曉春得知情況後,專程陪同江吳愛軍所長趕到勤得利農場協調立碑事宜。勤得利農場對同江市文管所立碑事宜,表示要人給人,要車給車,立碑工作在封凍前得以完工。自此勤得利古城冠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予以保護。

縱觀黑龍江省境內的古城遺址,寧安東京城古代渤海國國都城址,石碑的碑文是「上京龍泉府」,阿城的金國國都城址,石碑的碑文是「金上京會寧府」。這是大的國家級的,略小的省級的諸如依蘭縣的古城叫五國頭城,綏濱縣的古城叫奧里米古城,另外如明代在撫遠建的海西東水陸城站第十城叫「莽吉塔」古城。既然是古城,應沿用古時的稱謂。為什麼位於勤得利的古城址沒有冠以歷史時期的名字,而用當代農場的名字。其中這是否與古城有沒被破譯的歷史之謎有關呢。

勤得利古城是個沒有歷史名字的古城。半世紀之前,勤得利農場建場之初,人們便發現了這座古城。據建場時期的老人回憶,當年就在勤得利西山的山林叢中發現了建築在山樑上的城牆,城牆比現在高,1982 年合江考古隊在城裡搞了調查,拾到了些宋代的古幣、陶片,認為遼金時期的。至於古城建於什麼年代、什麼人所建,叫什麼名字沒定論。老百姓就叫它「城子」。

勤得利古城叫兀惹城是黑龍江省考古研究所專家張泰湘所考證。張泰湘對古城進行了兩次實地踏查,經他考證這座兀惹城,是活躍在遼金時代政治舞台上的著名少數民族兀惹族的首府。張泰湘還撰寫傳世專著《兀惹城考》、《兀惹叢考》。

《遼史》卷八《景宗上》載「保寧七年秋七月,遼黃龍府衛將殺都監張琚已叛 ,遣敞史耶律曷里必討之。」九月,「燕頗走保兀惹城」

這是有關兀惹的最早的記載。

《遼史》卷十三《聖宗四》載,「兀惹烏昭度,渤海燕頗等侵鐵驪遣奚王和奴奚等討之」這是20年後的事情。

關於兀惹的記載,遼史僅寥寥數語。

考證勤得利古城,黃龍府衛將燕頗是關鍵人物。

為了追尋引出兀惹城的黃龍府衛將燕頗其人,進一步考證、兀惹城和兀惹族的歷史背景,根據 遼史的記載和張泰湘《兀惹城考》、《兀惹叢考》考證的專著,我實地踏查了黃龍府等有關地區,請教了相關專家,進一步地涉獵了燕頗身後的黃龍府以及遼滅渤海和渤海貴族反遼等的歷史事件。大體情況如下。

追尋黃龍府衛將燕頗,必然要提及渤海國。燕頗是渤海國人。

渤海國(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國唐朝時期以粟末靺鞨族為主體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權。首都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東京城)

698年,粟末首領大祚榮建立靺鞨國,自號震國王。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統轄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粟末靺鞨政權以渤海為號,成為唐朝版圖內的一個享有自治權的羈縻州。

渤海國的建立,對於東北地區的開發以及東北各民族的融合,都有推動作用。

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渤海政權迅速完成了封建化的進程。各項制度仿效唐朝,社會經濟有了顯著的發展和進步,促進了東北邊陲的進一步開發。渤海國全盛時期的疆域,以吉林為中心,其疆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東岸,韃靼海峽沿岸與庫頁島相望,東至日本海,西到吉林與內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鮮之咸興附近。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餘縣。後期人口逐漸增至三百萬左右。是當時東北地區幅員遼闊的封建強國,從而獲得了「海東盛國」的稱譽。

盛極必衰是歷史規律,朝代更迭是歷史前進的動力。一個新的王朝總是在前一個舊的王朝滅亡中誕生,渤海國也不例外。渤海國內部的階級矛盾和爭權鬥爭越演越烈,貴族、官僚的日益腐化和驕奢淫逸,使統治階級和廣大農民、手工業者、部曲和奴隸的階級矛盾激化、尖銳。公元926年初春,新興的契丹國(後改為遼)攻破渤海國都城忽汗城,渤海國末代王大湮撰,「素服稿索牽羊,率僚屬300餘人出降。」

遼為了絕渤海之後患,進行了大規模的遺民。轉徙連同渤海之州縣隨之俱遷。這樣大規模徙舉,遼國是動用武力強行的。據史載契丹滅嘗海得其百有零三城,大都在南遷中遭到破壞,而王都忽汗城(今寧安,東京城)的廢毀最具代表性。契丹統治者為強遷其民不惜焚毀王都宮殿、宗廟,以絕渤海人對其文明故土的留戀。渤海國229年創造的文明與文化隨著南遷亡滅。據考古發現,多年來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的清理和發掘,宮殿、寺廟、官衙、宅邸以及其他建築遺址,許多被烈火燒焦的磚、瓦、泥土和石材,甚至一些磚瓦、泥土和石塊被烈火燒焦粘在一起;牆壁、路石、柱礎都被大火、燒烤而碎裂殘斷,由此可見當時火勢之猛烈,碰壞之慘重。

遼滅渤海後除將渤海族強宗大族遷往黃龍府及以南的遼陽和上京附近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渤海人留居故地。渤海扶余府,遼更名黃龍府,仍以渤海降人為將駐紮。渤海降人燕頗成為鎮守黃龍府的將軍。

黃龍府為遼軍事重鎮,遼廷在黃龍府設都部署司,軍事長官為兵馬都部署,領重兵,設寨堡,統治各族人民。後來對黃龍府實行雙重管理,即同時任命都監與守將共同防禦,並對地方加以控制監督,黃龍府 都監張踞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走上軍政舞台的。

燕頗的反遼起義也是有其歷史背景和深層次的原因的。這時安邊府的渤海遺民在烏玄明帶領下舉行起義,並建立了定安國;烏昭度(又名烏昭慶,渤海國貴姓後裔。先人於國亡後,避入兀惹地,逐漸獲得信賴,並招納渤海遺氏抗遼。)帶領烏惹城一帶的渤海遺民也舉行起義,建立了烏舍國。

關於兀惹烏玄明、烏昭度,大連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王善軍關於《遼代渤海世家大族考述》研究,渤海國的門閥觀念十分強烈,「右姓曰高、張、楊、竇、烏、李,不過數種」。這些「右姓」,都是長期仕宦而形成的高門大族。在渤海國統治期間,這些高門大族已取得了諸多特權,政治上世代仕宦,經濟上擁有眾多部曲、奴婢,家族地位得以長期維持。遼滅渤海以後,右姓們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反遼復國的願望和決心十分強烈

王鍾翰《中國民族史》考證渤海遺民以武裝割據建立的抗遼政權首推定安國傳。堅持鬥爭長達20餘年之久。其成員主要是在渤海亡國時屢起兵反遼的定理府和安邊府的居民。後期活動在今鴨綠江和松花江上游一帶。

在這種歷史背景的影響下,渤海族復興的民族運動推動下,黃龍府衛將燕頗終於在保寧七年(975 年)起義,開始了領導渤海族復國的行動。

據《續資治通鑒》宋.太祖之三十五 載: 遼王朝(首都上京——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黃龍府(吉林省農安縣)防守將領(衛將)燕頗殺死軍隊總監督官(都監)強瑚叛逃,皇帝耶律賢派遣北院大王、敞史耶律何魯不討伐。在治河(今地不詳)耶律何魯不擊敗叛將燕頗,耶律何魯不因懼憚燕頗,見其敗走,並沒追擊,然後派遣自己的弟弟耶律安摶繼續追擊。燕頗退往鴨綠江一帶(原渤海西京鴨淥府今吉林省臨江市一帶 )當時燕頗退走的方向也是應的那個方向。耶律安摶才回師,然後讓俘虜的燕頗黨羽一千多戶修築通州(北京市通州區)。關於燕頗退走的路線,查無史據。

在遼時伴隨著政治、經濟、交通的發展,黃龍府人口急劇增長。據史載,當時農安一帶,人煙稠密,村屯密布,城郭相望。黃龍府當時不僅住有契丹人、渤海人、漢人、女真人,並有鐵驪、兀惹(被遼強徙而來)、突厥、党項等族人。據《三朝北盟會編》所述,當時黃龍府「雜諸國風俗」,「凡聚會處,諸國人語言不能通曉,則為漢語以證方能辯之。」

燕頗退出黃龍府後,黃龍府廢。可見給遼廷造成極大損失。「遼廷震怒」 ,對遼廷軍事重要長官:北院大王、敞史耶律何魯不「杖之」。

20年後「兀惹烏昭度,渤海燕頗等侵鐵驪遣奚王和奴奚等討之」(鐵驪與兀惹相鄰,舊有宿怨遼開泰二年(1,912年)八月, 「鐵驪那沙等送兀惹百餘戶至賓州」《遼史?聖親紀六 )。

《遼史》卷八十五《奚和朔奴傳》有記載:「十三年秋,遷都部署伐兀惹,駐於鐵驪,秣馬數月,進至兀惹城。利其俘掠,請降不許,急令攻之。城中大亂,皆殊死戰。」其結果是「奚王和朔奴、東京留守蕭恆德等五人以討兀惹不克,削官。」這是《遼史》記載較多的一段。

根據張泰湘考證,奚王和朔由今天的內蒙赤峰出發,越農安,涉拉林,入松花江,曾在富錦一帶休整,然後由松花江入黑龍江抵兀惹城的。遼軍主帥和朔奴率軍伐兀。

兀惹城依山而築,十分堅固,兀惹人又兇悍頑強,和朔奴不但沒有征服兀惹,攻城不克,死傷無數,只得退兵。返回時因黑龍江水急浪大,逆水困難,只得順流而下,入流緩浪小的烏蘇里江,逆舟至興凱湖,越穆棱河谷,經綏芬河返京復命的。遼廷因其攻城不力,死傷慘重,而被「削官」。

統和十五年,遼聖宗繼續伐兀。兀惹與遼廷抗衡,終因勢單力孤而降遼,「兀惹長武周來降」無奈,兀惹與遼廷恢復了臣屬關係。統和十七年,遼廷將投降的一部分兀惹人遷到第二松花江之賓州,即現今的吉林省農安縣伊通河注入松花江口的紅石壘村古城。

我曾專訪伊通河注入松花江口的紅石壘村古城。歲月悠悠,物非人滅。當代的農民根本不知道他們居住的地方遼代還有什麼兀惹人,金代還有個嗢熱者 。不過浩如煙海的長春、農安、松源等地方史到有零星記載。洪皓在《》還描述過,到了金代,經遼代遷至紅石壘古城的嗢熱者的兀惹,早已融入女真人中。 洪皓與千戶李靖相知──靖之妹曰金哥,為金主之伯固碖側室──松原市還以此史料杜撰出一台大戲,獲國家大獎,這是後話。為了涉獵這段歷史,關於洪皓我專撰文章介紹。

遼伐兀惹,金也未等閑視之。那兀惹系未遷徙的舊部。

史載,金伐兀惹是發生在金太宗天會初年,那時,兀惹人已改稱烏的改人(亦稱兀的改)。這次領軍統帥完顏晏,

《金史?卷78?完顏晏傳》記載:「金太宗天會初年,烏的改叛。太宗幸北京,以晏有籌策,召問,稱旨,乃命督扈諸軍往討之。至混同江(指黑龍江、松花江合處以下),諭將士曰:『今叛眾依山谷,地勢險阻,林木深密,吾騎卒不得成列,未可以歲月破也』。乃具舟楫艤江,令諸軍據高山,連木為柵,多張旗幟,示以持久計,聲言俟大軍畢集而發。乃潛以舟師,浮江而下,直搗其營,遂大破之,據險之眾不戰而潰。」

「惠迪奏曰:『得其人不可用,有其地不可居,恐不足勞聖慮』。上曰:『朕固知之,所以毀其船筏正欲不使再窺邊境耳』。」

 金朝伐兀惹,為達到削弱兀惹人的力量,實行多次強遷,以期分而治之。

「燕頗走保兀惹城」,《遼史》寥寥數語沒有為後人留下兀惹城在什麼山,臨什麼水,其地域有什麼特徵,相鄰的是什麼「城」或什麼「府」,因此兀惹城不僅成了中國北方地域的歷史之謎,也是東北亞古代重大歷史疑案。

據我所知,對東北亞考古頗有建樹的張泰湘師是唯一的一位兩次實地考察勤得利古城研究員級的專家。他認定勤得利古城即兀惹城,主要依據史料和實地踏查而作出勤得利古城即兀惹城的結論的,其據主要有以下幾點:

兀惹的居住地

賈敬顏在《中國大百科全書》的詞條撰文云:「『兀者』又作吾者、斡者、斡拙。遼代稱烏惹、兀惹、烏若、烏舍、嗢熱;金、元兩代又稱烏底改、兀的改、兀的哥;或稱野居女直、兀者野人(一作吾者野人)。兀者或兀者野人是一種泛稱,它用以稱呼廣佈於松花江下游直到黑龍江下游以及精奇里江南北、烏蘇里江東西從事漁獵和採集的許多不同族屬的部落」。

兀惹源於黑水靺鞨,經考證「黑水靺鞨分布於松黑兩江匯合處以下的黑龍江兩岸和庫頁島一帶。黑龍江又名黑水,黑水靺鞨就因居於黑龍江流域而得名」而勤得利古城就坐落於這一地域。

越喜靺鞨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七十一載「謂黑水(部)為惡弱國土」。惡弱是兀惹的別譯。

《冊府元龜》卷九七五、九七二載「唐玄宗開元十九年──越喜么喝其部落烏舍利來賀正──」「長興元年──二月黑水兀兒遣使貢方物」唐代越喜靺鞨到遼代演化成五國部之一的越里吉部。據張泰湘考證越里吉古城為今富錦的大屯古城,而勤得利古城與大屯古城相距不遠

此外遼代的五國城均有遺址可考,縱覽自五國頭城(依蘭)的大江之上,那麼多的古城,在古兀惹境地,唯勤得利古城沒有「名分」因此我們也有理由考慮勤得利一帶。

但是考證兀惹城至關重要的 「硬體」之一是鐵驪。這鐵驪也是考證兀惹城在勤得利的硬傷。所謂硬傷鐵驪的位置。

王鍾翰大師關於鐵驪與五國部:鐵驪亦作鐵離、鐵甸。其先人為唐初黑水靺鞨鐵利部民,後歸服渤海,渤海國置鐵利府,926年元月遼攻取渤海王城,二月,即遣使向遼納貢。在契丹貴族將大批渤海人南遷時,其民有一部分被分散移居今遼寧省瀋陽市西南、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東的西拉木倫河旁和吉林省農安縣等地,大部分稍向西徒,分布在今黑龍江省鐵力縣一帶。遼代的鐵驪,主要是指西徙的部分(今黑龍江省鐵力縣一帶)。

當年遷都部署伐兀惹,在鐵驪厲兵秣馬數月,才開進至兀惹城的。那麼兀惹城應在今黑龍江省鐵力縣一帶,如果真如張泰湘 所考證的那樣,遷都部署伐兀惹的行軍路線是「鷹路」,鐵驪必在兀惹城的西南,大江之上(黑龍江)鐵驪必居其上,兀惹城必居其下。鐵驪必與兀惹城地理位置不符。

張博泉先生是畢生研究遼金的專家,一生著述甚多。他考證:鐵利部,渤海於其地置鐵利府,又稱德里府,遼時為五國節度使所在地。其部在今伯力附近。

伯力乃清帝國前期東北邊疆重鎮之一。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合處東岸。亦名勃利、剖阿里、頗里、婆離、博和哩、波力、伯利等。皆系女真語同一詞的不同漢語音譯,原意為「豌豆」(可愛的名字,可愛的女真人)。唐時為黑水都督府駐地,開元十年(西元772年)在此設置勃利州。遼代時為五國部之一的剖阿里所在地。金代為胡里改路(今依蘭)轄地。元代屬水達達路管轄。明代屬奴兒干都司管轄,在其附近的希禪屯置有喜申衛。清初,始由寧古塔昂邦章京(總管)管轄,後劃歸三姓副都統管轄。1858年(清咸豐八年),沙俄侵略軍侵佔伯力,建立軍事哨所,並以17世紀沙俄侵略黑龍江的頭目哈巴羅夫的名字命名「哈巴羅夫卡」。1860年(清咸豐十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伯力城及其烏蘇里江以東至海的廣大地區被沙俄割占。1893年改名為「哈巴羅夫斯克」。

如果鐵利在今伯力附近,那麼兀惹城自然在今伯力以下而不在勤得利。干志耿等《黑龍江民族史綱》對兀惹的地點也持此觀點。

《黑龍江省志?政權志》是記述黑龍江地區地方政權機關設置沿革、政治制度演變、施政活動及其對本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所產生的重要影響的一部權威專志。該志也有記載:黑水都督府,地處黑龍江中下游兩岸的黑水靺鞨。唐滅高麗後,其勢力一度發展到那河(今嫩江下游東流段及東流松花江)中上游地區。渤海政權建立之初,黑水靺鞨同它的關係頗為融洽。但到了大武藝繼襲渤海郡王以後,即把黑水作為其擴張北進的主要攻擊目標。為了減輕來自渤海的威脅,黑水便主動尋求唐朝的支持和保護。722 年(開元十年),黑水首領倪屬利稽親往中原朝唐,受到唐廷的禮遇,被唐玄宗任命為勃利州刺史治所位於今俄羅斯境內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一帶。

燕頗反遼,走保兀惹城和兀惹烏昭度,燕頗等侵鐵驪遣奚王和奴等討之等歷史事件,遼史可查,張泰湘先生在其勤得利古城就是兀惹城的論斷上,在《兀惹城考》、《兀惹叢考》中已有詳細的論證。勤得利古城 文字無記載,確定勤得利古城就是兀惹城的關鍵是燕頗帶兵退守路線和地點、奚王和奴等討烏昭度,燕頗等的路線和地點。其中至關重要的是鐵驪的位置。

綜上所述勤得利古城就是兀惹城的論斷是有待商榷。

關於兀惹族和兀惹城,一些專家另有論證。其中主要有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長朱國忱和著名史學家馮繼欽等,綜合他們的考證,對兀惹族和兀惹城的論證有以下觀點。

朱國忱先生, 《兀惹部、兀惹城研究》的觀點。

渤海滅亡後,其遺族屬部在故地建立割據方隅的小王國或政權,有人稱之"後渤海",它曾與遼廷對峙,後與北宋有過某種形式的交往而留下記錄。

朱國忱先生論證兀惹城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實體,與渤海有密切關係,研究渤海史和渤海遺族自然要聯繫到這個實體。它應是渤海滅亡後由渤海人(或有其屬部)為主建立的,割據方隅,曾與遼對峙,反映了渤海人復國願望和行動。而燕頗淡府等人物則是與之有密切關係的渤海遺族。《宋史》、《文獻通考》之"琰府"即《遼史》之燕頗,其定安國即《遼史》之兀惹部之兀惹城。  

馮繼欽曾著《遼代兀惹新探》《金代兀惹新探》《明代兀者新探》是研究兀惹的大家,他認為遼金兩代兀惹族原為黑水靺鞨 之一支,後加入渤海國。遼滅渤海後,繼續以兀惹族名義進行渤海復國活動,歷經七八十年,才被迫內附於遼,金征服兀惹族後,把它編入猛安謀克。金代,一部分兀惹人隨女真人南下來到中原,一部分兀惹人與女真人通婚,被女真人融合同化,有的在金廷官居要職,也有一部分兀惹人留居原住地,歷經元代,這就是明代建立兀者衛所的兀者族。

明中葉後, 兀者逐漸歸入扈倫四部, 進而形成滿族, 也可以說是滿族的成員之一。

兀惹族內附遼後, 即被集中遷往到黃龍府一帶。遼統和十七年(999年 ,「遷兀惹戶,置刺史於鴨子,混同二水之金太祖二年甲午(1114年)十一月,金將仆虺等攻賓州,拔之。兀惹雛鶻室來降」 (《金史? 太祖紀》) 。說明遼末金初兀惹族主要集居在賓州, 即今吉林省農安縣東百餘里的遜札堡(五家房子)對岸八里營子附近。由於遼代遷徙兀惹族至賓州

兀惹被迫集中到賓州地區前就與鐵驪相鄰,鐵驪住地在今湯旺河與呼蘭河東西,松花江南北岸區域。遼派和朔奴討兀惹人所在的兀惹城,一說在金上京龍泉府即今阿城市,一說在松花江岸今通河縣。雖然兀惹戰敗,但一部分人仍留居在這一帶。 總之,遼金時期除了兀惹族集中在賓州地區外,尚有一部分兀惹族居住在松花江岸、河縣與金上京那阿城以北地帶。

偌大的建三江就勤得利一處古城,彌足珍貴。只緣掩于山的林木之中,至今保存較好。我並非鍾情於古城,便傾向於張泰湘師的論斷。因為對缺少文字記載的邊疆少數民族的歷史,原本就是重重疑團,專家們常常是眾說紛紜,各持一詞 。關於兀惹城的定位,「五國城」就是一個坐標. 但是至今學者們「五國城」的位置也有不同的觀點。

《遼史?營衛志》五國部條下曰:「剖阿里國、盆奴里國(一作蒲奴里國)、奧里米國、越里篤國、越里吉國,聖宗時來附,命居本土,以鎮東北境,屬黃龍府都部署司。」

五國部,是契丹人對剖阿里、盆奴里、奧里米、越里篤、越里吉等五國(即五部)的統稱。來源於黑水靺鞨,屬遼代廣義的生女真。分布在約今黑龍江省依蘭縣附近的松花江下游至黑龍江下游南北兩岸地區。以狩獵。捕魚為業,亦飼養馬等家畜。遼聖宗時歸附契丹後,為遼鎮守東北境,兵事屬黃龍府都部署司領導。初由其首領任「五國酋帥」管理其民,1037年(遼重熙六年)因越里吉(一作越棘)部民向遼控告其酋帥渾敞貪污(一作坤長,一說因其不法),部民多流亡,改設契丹節度使1員領之。向遼納貢無定期,各部常獨自遣使朝貢於遼,貢物為貂皮、馬等。其地產名鷹海東青,是契丹貴族歲歲勒索之物。金景祖烏古廼時(1021—1074),已聽命於生女真完顏部,但由於對遼時叛時服,「阻絕鷹路」,生女真常入其界捕海東青向遼納貢,擾之,故常與完顏部發生戰爭。金初,被阿骨打統一,編人女真猛安謀克,成為金代女真的組成部分。

五國部無疑,但地理位置有異。

一般認為五國頭城為蒲奴里,曹廷傑《東三省輿地圖說》謂五國頭城在今黑龍江依蘭縣。但屠寄《黑龍江輿地圖說》則認為蒲奴里在固木訥城,即今黑龍江湯原縣大有屯古城。

張博泉師認為剖阿里城,在今俄羅斯境內黑龍江下游的阿紐依河口附近。五國部歸附遼朝後,遼廷於其地設置五國部節度使,是遼朝最東北的屬部。但張博泉師又認為越里吉城,在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伯力)。

剖阿里,當是兀惹之一部,據《遼史》卷八十五《奚和朔奴傳》記載,兀惹城在鐵驪(今伯力)東北,而剖阿里更應在兀惹城以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七十一,契丹「謂黑水(部)為惡弱國土」。惡弱是兀惹的別譯。明之哈幾分衛即元之吾者(兀惹)乞列迷萬戶府地,其附近有巴忽里(巴忽魯)衛。哈兒分據中外考證在阿紐依(敦敦)河口附近,則巴忽里應即清時的巴哈里噶珊。女真語譯音a常為ha,剖阿里即巴哈里,其地原屬兀惹境,所以《遼史》五國部名初為兀惹,後為剖阿里。

因篇幅所限,故不贅述,統而言之,兀惹在松花江下游、黑龍江中游流域一帶無疑,在遼代,五國部有名有城,唯勤得利古城無名分,能是千古之謎嗎?為此我多次請教於張泰湘師。泰湘師說歷史往往就是謎,何況千年的。或許泰湘師還有學問要作,要求再訪建三江。為此我請林佰和部長一同到哈爾濱泰湘師府上一敘。誰知泰湘師因病辭世而未成行。

勤得利人越來越認識到文化是旅遊業的精髓。任何一個地區的旅遊業要想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都必須深入發掘和利用當地的特色文化。勤得利古城就有其文化價值,無論勤得利古城它的真實歷史是什麼,古城立於西山就是文化資源。

勤得利古城文化內涵,文化為載體,展示勤得利悠久的歷史文化,千年歷史文脈,以及傳承下來的文明成果。弘揚人在歷代漁獵耕戰生活之中養成的豪放直爽的性格、勤勞古樸的民風、英勇不屈的精神。肯定 勤得利先民為創造北方民族燦爛文明,為鞏固祖國邊疆完整統一所做的貢獻,激勵勤得利人繼續為家鄉的繁榮興盛而努力奮鬥。」

勤得利古城文化外延,可涵蓋 勤得利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從五國部的生女真人的族源看,上溯直至肅慎、挹婁、勿吉、靺鞨族系的發展。其下延可從金代、元代和明代的女真族人,直至清代滿族的形成。因此,勤得利文化的外延,實際上是女真人的族源及女真人的後裔滿族、赫哲族等東北少數民族的發展進化的歷史文化。

勤得利文化的旅遊文化價值 從種意義上說,它是建三江旅遊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和靈魂,也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和生產力要素。勤得利古城文化有利於旅遊品牌的塑造。如山東打出「一山、一水、一聖人」(泰山、黃河、孔子 )我們何不打出「一城、一水、一古人」品牌,何況勤得利古城以碑為證: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聯姻佳木斯、依蘭、樺川、富錦、同江、伯力(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幾個城聯繫起來,共同發展今天的旅遊,建設一條適合人們旅遊需求的新的旅遊線路,進而開發出聯繫國內外的旅遊品牌。那樣就可以把勤得利的名字叫響叫大,叫響到國內外際市場上去。

挖掘豐富文化資源 勤得利古城就勤得利古城,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獻學家、文學家等,站在各自不同的專業角度,對其歷史文化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和觀點,甚至對一些問題有很大的爭議,這是必然的。不同的學術成果都具有一定的旅遊價值,都應該充分加以利用促進旅遊業的發展,這樣會多元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滿足旅遊者的需求。只要我們能夠掌握實事求是的原則,如在編撰導遊詞過程中,講清楚哪些是依據歷史文獻,哪些是依據考古發掘,哪些是依據文學創作,哪些是依據民間傳說的,使勤得利古城精彩起來。

此外為挖掘豐富文化資源,應建勤得利古城展廳,通過沙盤、圖片(根據史料繪製)等手段再現古城歷史。根據史料,形象思維,集思廣益,舉建三江文人之力創作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如此,既增加勤得利古城乃至建三江的文化底蘊,又擴大對勤得利古城乃至建三江的知名度。

勤得利古城的未解之謎未必遺憾,像游一座園林,一覽無餘反倒興趣 索然;同時也激發我們繼續揭開古城之謎的信心和熱情。

推薦閱讀:

「般若三經」的社會文化價值
重估明清工藝品的文化價值
太極拳有這麼多文化價值,還不快去拜師?

TAG:文化 | 價值 | 古城 | 文化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