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論道德經之「道德」

中國文化的一個核心特點就是先天後天文化認識和實踐。我個人認為,中國的道德倫理,從本質來說,從道德經來看,還是基於對天道、對宇宙本質、對先天後天的認識。

而某些流派和學派,空談道德,列出各種道德規範。自己的經典彷彿一本道德和行動操守指南。所以,老子略有微詞。時變勢則變,很多規則和道德守則也會隨時代變遷而變遷。關鍵的,不是這些具體的守則,而是根本的指導思想和認識。

我們認為,道德首先要從先天文化和後天文化來認識,尤其是結合了道德經的論述,原旨更加清晰明了,而不落入空泛。

因為從先天文化來認識宇宙,宇宙的本質就是太乙一氣,從中國的宇宙生成觀來看,就是五太的演化,以及太一生水的演化形式。從虛無一氣中來,落入太極,分兩儀,合沖和之氣,乃成三演萬物的模式。這就是基本的天道觀,這就是基本的宇宙認識。

我們說,人要返璞歸真,歸真歸的就是這五氣混元歸一的「一」這個真,從後天有形有質逆返回到先天世界,無形無質。因為有形有質,所以都不堅固。因為無形無質,所以含真化虛,可以萬千變化。

所以,道家道教首重「先天」,首重逆返先天世界,先天境界。這個原則定下來,那麼對後天形質定型的東西,就不再看重,也提倡不再迷惑。我們簡單說,就是對後天世界,對後天物慾,對後天有形有質的東西,看淡放開,不再執著迷戀,難以割捨。再簡單說,就是不貪戀,不多佔有,多利益別人,多付出,多捨棄—求上善至德,求上善若水的品格和行為方式。初步看,這就是道德經提倡的基本的「道德」---少佔有,多付出,多利益天地和別人,多捨棄,少迷戀。

對物質,對珍寶,對名譽的放淡: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

民心不亂。「

對貪生,對肉體迷戀的批判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對貪好,貪全,貪大,貪萬事如意,發達富貴迷戀的批評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對感官迷戀的批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對兵伐的批判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對所謂道義的批判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等等,大家可以自行研讀經典,必有所悟。這一切,都是對後天沉迷,對後天物質,對後天慾望無法割捨的批判,苦口婆心地勸大家,多利益,少佔有,少迷戀,少執著-------斷然不可迷戀後塵世界,迷戀形質堅固的後天物質世界的東西。

而提倡: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出,就是少佔有,少消耗,少霸佔,少貪婪,少貪生,多去利益別人,利益天地,利益萬神-----上善若水,利益萬物的品行!

後天的,有形質的,就是要消亡的。當人們都去追去這種有形質的,都在後天這追求,那追求,背離了道德經宗旨,違背了道德經的訓誡,空談修道,空談修丹,空談長生,無非是自己騙自己罷了。人們都去滿足於有形有質的善,人人都可以看到的善,也就不善了。所以要知道這些後天的和先天的是一一對應的,混沌相抱,所以,無形無質、無為之事和無言之教才是長久的,至善的,才可能是堅固的。迷戀這些後天的名和利,人就有貪慾和妄意,所以就要改變人的思想,不要太關注這些物慾,了解這些「難得之貨」和「賢」的本質並努力改變自己,修正自己,放淡了後天的執著和得失,乃至名利,才可以大治。

在這裡很清晰地看到老子在描述先天後天的追求,告誡我們不要太注重後天的感知,物慾和名利,要以後天合先天,後天逆轉先天,陰陽抱一。

這就是對道德的基本認識和理解,一種基於先天後天文化的道德認識。


推薦閱讀:

不信者亦可信之——摘自趙妙果老師講解道德經之學用者感悟
[連載]《道德經到底在說什麼》(三)一種完備的宇宙觀: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智慧與太極拳養生
《道德經》微學精講【1】 第64章——其安易持
道德經聖解(七十四)

TAG:道德 | 道德經 | 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