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02種姓論

眾生成佛之根本因是佛性與如來藏,而直接之因是種姓/種性(go- tra),因為種姓是動力性之親因,而佛性與如來藏,不論有為還是無為意 義上的,雖然皆是眾生髮起菩提道乃至最後成佛之根本所依,但在生起清 凈法/淸凈行之因的意義上仍屬於緣性質。由此可知,佛性、如來藏與種 姓雖然共同構成眾生能否成佛之前提,內在根據,或者說內在原因,但在 發起清凈法之作用方面還是有直接與間接之別。在此意義上可以說,一切 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與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二者在邏輯上含義並非等同。 因為成佛,意味必須具有能生起清凈行之因,而且此因必須是動力性的、 直接的。只有有變化、有勢力、能發生直接作用之有為性法,才能成為這 樣的原因。就佛性與如來藏而言,無為性之佛性與如來藏作為無為法,無 疑不能直接發生清凈行,即使是作為有為法之有為如來藏,由於其只是緣 起之根本因,而非親因,亦不能直接發起清凈行。這樣的動力性之直接原 因,唯是種姓。第一節早期大乘佛教之種姓說在印度佛教史上,最早明確闡發與抉擇種姓/種性義者是部派佛教。 在部派佛教之《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中,種姓義被界定為,「過殘伽沙 等諸佛及佛弟子皆從此生故,名種性」,或者說,「種性者,是能持義, 謂能住持聖教令久不滅故,名種性」。?此中種姓有二義,前者是指諸佛 以及佛弟子發起修行乃至成就之內在原因,後者指能住持佛教延續久住之 內在原因,二者含義實相通:後者可以看成是前者之邏輯推論,但要注 意,後者表達了種姓的不可摧折之堅固性。在《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 中還將種姓根據三乘即聲聞乘、獨覺乘與佛乘劃為三種,即聲聞種姓、獨 覺種姓、佛種姓,並給出了三者殊勝程度之區別,如云:問:世第一法亦如忍有三品耶?答:一相續中則無,多相續中則 有,謂佛種性是上品,獨覺種性是中品,聲聞種性是下品。(《阿毗 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五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四,大正藏 二十七冊,第二五頁中)從引文中可知佛種姓是上品、獨覺種姓是中品、聲聞種姓是下品。但 這種差別並非永遠固定的,而可以轉化。然而轉化是有方向的,較劣品可 以轉為較勝品,但較勝品不能轉為較劣品。這樣,下品可轉為中品、上 品,中品可轉為上品,而上品不能轉為中品、下品,中品不能轉為下 品。?種姓可以轉化,意味種姓不決定。上述種姓義是就解脫乘而言的。 如就菩提乘而言,種姓含義有所變化。在早期大乘/菩提乘佛教中,種姓概念就略有顯示。在早期之般若 經,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等中,反覆談大 乘行者要依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多,以無住、無所得之意趣,修廣 大菩薩行,包括聲聞法與獨覺法,但絕不能墮在聲聞乘與獨覺乘之境 界。這暗示,一切眾生皆有成佛之可能性,具有如來之種姓,而且,還 具有聲聞種姓與獨覺種姓。因此在修行中才要不斷警示其心,以不墮下 乘。在較後期的般若思想中,已經有明確的種姓思想。在《大般若波羅 蜜多經》中有云: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若 有情類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若有情類 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已 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百九十三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一,①參見《阿毗達磨大毗?沙論> 卷六、卷七,大正藏二十七冊;《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大正藏七冊,第一〇六六賈上至中)此中實際區分出聲聞、獨覺、如來種姓,以及不定種姓,而且似持種 姓決定說。但在龍樹中觀學派中,諸乘相應種姓的差別是針對發心的差別 而言的。如有情發聲聞乘心,即是聲聞種姓;如發獨覺乘心,即是獨覺種 姓;如發如來乘心,即是如來種姓;在未發時並非是無種姓,而應該看作 不定種姓。這樣的種姓差別不是決定性的,但亦強調了乘間之差別,告誡 大乘行者切不可於聲聞、獨覺乘作證而墮於此二乘。此與早期般若經之意 趣是一致的。主張法性勝義實有之一乘思想與佛性如來藏思想,強調一切眾生皆有 成佛之內在與現實可能性,這在種姓論之意義上可認為暗示了一切眾生皆 有如來種姓。《法華經》談三乘方便、--乘根本,主要意趣之一在於表明一切眾生 皆有成佛之可能。該經中有五百人離席不聽大乘教化被判為「罪根深重 及增上慢」,但這並非否定他們有回小向大的可能,因為經中對犯五逆罪 的提婆達多的授記成佛即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在《大般涅槃經》中所述 的罪大惡極之一類,所謂一闡提,是由罪障所覆而斷善根的,但佛陀指出 一闡提唯斷過去、現在善根,但不斷未來善根。換言之,當未來報盡而罪 障變輕時,由佛力之加持,一闡提善根還生,即可發心而進修佛道。?在 此意義上,從決定發心起行到最終成佛而言的內在動力性因素,也就是種 姓,應該是不決定的。這意味,在《大般涅槃經》這樣的佛性如來藏經 典中,承諾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同時要求種姓不能絕對化,可以轉化,即 一切眾生皆有成佛之內在與現實可能。承著《大般涅槃經》之思想進趨,其他佛性如來藏逐典亦同時承許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及一切眾生種姓差別非決定化/固定化之說,而且 此二說似乎在此類經典中構成了對應關係。在《大法鼓經》中,一切眾 生由於皆具平等如來藏,皆可成佛,本此意趣,三乘即被解釋為方便,而 一乘究竟。在《勝鬉經》中,同樣強調了一乘根本、三乘(或者四乘) 方便的思想,並且實際上提出了四種姓說,即在聲聞、獨覺、如來三種姓參見《妙法蓮華經> 卷一方便品第二、卷四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大IE藏九冊》參見《大般涅?經> 卷三十三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一,大正藏十二冊。外,還提到了「無種姓」,即人天乘種姓,如云: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求聲聞者授聲聞 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勝霣師子吼一乘大 方便方廣經》,大正藏十二冊,第二一八頁中)此中,不同善根以不同善法/不同乘去引導,暗含了種姓思想,但 《勝霣經》強調此四類善法依於大乘(實指一乘)安立,而一乘依於如來 藏安立,這又暗示種姓是不決定的,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總之,佛性如來藏經典談佛性、如來藏,成立一乘,而以三乘(或 四乘)為方便,同時表明眾生種姓不決定,意味在佛性如來藏經典中, 其意趣不是重差別,而是重無差別性,從而將H乘方便一乘根本之一乘說 與種姓不決定之說相對應起來,保持了在非動力性的方面(佛性、如來 藏)與動力性方面(種姓)對一切眾生成佛的可能性的共同支撐。在此 意義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與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是一致的。換言之,成佛 的非動力性原因與動力性原因在佛性如來藏經典中達成了一致。總結起來,在佛性如來藏經典中,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乘根本而三乘方便——種姓非決定 切眾生皆可成佛,構成相應。但是,必須注意,這種一致性並非是內在的,非動力性原因並不能決定動力性原因的性質, 因為此處之佛性是無為的,而種姓是有為的,無為不能在發生論意義上影 響有為。第二節瑜伽行派唯識學種姓說之建立早期大乘佛教之一乘思想與佛性如來藏思想主要是從成佛之內在可能 性方面探討佛因問題,而成佛之現實可能性方面僅有籠統之涉及,這顯然 不能揭示出佛因之完整意義。到瑜伽行派,佛因理論獲得了轉折性開展。 瑜伽行派之有為依唯識學強調成佛之現實可能性方面,在種子說基礎上建 立了種姓說,使佛因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一種姓作為種子之建立瑜伽行派之種姓概念源於界概念。《雜阿含經》言界有種種性,即界 有種種之差別,並據此對一切法予以分類,部派佛教繼承並發揮了這種界 思想。在部派佛教阿毗達磨論著中,由一界保持自類性而與其他界相區 分,闡明了界與本性(prakrti)的相應,同時,由界的自類相續,闡明了 界的自類相生之因義,亦即種子義。可以說,界作為本性,作為因,作為 種子,在部派佛教中已得到確立。瑜伽行派唯識學亦有相似的安立,但基於唯識意趣進行了更為細 致、深人的闡釋。在《解深密經》中有「由得界故,得界相故,得界 種種性故,得界非一性故」等語,說明界之非一性或者說種種性。?在 《瑜伽師地論》中界之種種性直接與種種因,亦即種種之種子,聯繫起來。如說:複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薄伽梵說有眼界、色界、眼識 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又如 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瑜伽師地論》卷五十 一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大正藏三十冊,第五八一頁 中)此中即以界為種子,以種種界為種種種子,而為阿賴耶識所攝。由 此,圍繞阿賴耶識,以界為因、為本性、為種子,所謂生起一切法之親 因,即動力性、直接性原因,或者說發生因,建立了一切法之根本所依與 種子體。在瑜伽行派中,種姓是保證趨向出世間不同性質的果位之因,換言 之,由不同性質的果位趨向,而立不同種姓。如趨向阿羅漢、獨覺、如來 果位立聲聞種姓、獨覺種姓、如來種姓,由不能趨向任何聖果立無種姓, 由聖果的趨向性不定立不定種姓。種姓作為產生聖道之直接因,是在發生因/親因上安立的。但根據瑜 伽行學,發生因/親因可以是種子,亦可以是現行,.因此,種姓作為潛隱 因,只能是種子。在此意義上,在瑜伽行學中,種姓/種性與種子、界、 本性等在用法上是相通的。如《瑜伽師地論》云:「問:此種姓名有何差 別?答:或名種子,或名為界,或名為性(prakrti,即本性),是名差①《解深密經》卷一勝義諦相品第二,大正藏十六冊,笫691頁下。別。」又云:「又此種姓,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阿賴耶識為一切法之根本所依,因此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本因,亦攝一 切法生起的直接因/發生因/親因,亦即種子,而為一切法之種子體。因 此,種姓作為種子,即為阿賴耶識所攝,隨阿賴耶識流轉而相似相續。 《瑜伽師地論》云:云何種姓?謂住種姓補特伽羅有種子法,由現有故,安住種姓補 特伽羅若遇勝緣,便有堪任,便有勢力,於其涅槃,能得能證。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一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種姓地第 一,大正藏三十一冊,第三九五頁下)又云:問:今此種姓以何為體?答: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 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於此立有差別之名,所謂種姓、種 子、界、性,是名種姓。(同上)即種姓作為種子,是阿賴耶識(「所依」)所攝,法爾本有,剎那生 滅,相似相續。作為能生起聖道之因的種姓,由於是無漏性質,必為阿賴 耶識之雜染勢力所遮蔽,但當因緣成熟,與眾緣和合,則顯現,即有聖道 之發生,乃至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概言之,種姓之相略有六義:一者發生相,謂種姓必須是能生起聖道法之有為性、直接性因,所謂 發生因,即親因種子。因此,傳統所謂的佛性、如來藏雖然具有因義,是 生起聖道之根本因,但非為發生因,也就不是種姓。二者清凈相,謂種姓是依於能生起聖道法而立的,因此,必為無漏 性,即是無漏/清凈種子。三者本有相,謂種姓作為種子,必須是本有性的,因為其本義是眾生 本具的能生起聖道之親因。這排除了新熏種子作為種姓之可能。因此,種①(瑜伽師地論> 卷二十一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處種姓地第一,第395頁下;卷 -:十五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種姓品第.,第478頁下;大正蒙三十冊。 姓必是本有無漏種子。四者差別相,謂種姓根據所趨聖果之不同,而有種種差別,如聲聞種 姓、獨覺種姓、如來種姓等等。此種種差別,亦反映了聖果勝劣之不同。五者攝類相,謂相對於不同聖果而立的不同種姓,應攝能生起相應聖 果法之一切本有無漏種子。比如,聲聞種姓應攝能生起聲聞聖法之一切本 有無漏種子,等等。六者相應相,謂不同聖果所攝無漏善法,必為其相應的種姓所生、所 攝。從大略看,種姓是依據能否趨向聖果以及所趨聖果之種類而建立的。 由趨向之不同,反映到因上,種姓相應即有種種差別。對此,瑜伽行派有 種種細緻的說明。該派所宗之《解深密經》在強調界有種種性之基礎上, 進一步強調眾生有種種性,如該經中佛陀云: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 獨覺乘種性有情,諸如來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說得無上 安隱涅槃。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凈道,皆同此一究竟 清凈,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非於一切有情界 中,無有種種有情種性,或鈍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別。 (《解深密經》卷二一切法相品第四,大正藏十六冊,第六九五頁上)此中意為,聲聞、獨覺、菩薩由於皆共一趣向「無上安隱涅架」之 解脫道,皆通過悟人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三性所攝諸法實 相,而說為一乘,但這並非表明沒有由根性不同體現的種姓之別。眾生有 種種界,說明眾生之善根類各別存在,即構成種姓之區別。而且該經接著 認為此三乘種姓及其差別是決定的,而且由有一分聲聞乘種姓行者最終能 回小向大,而趣向菩提之果,說明還有不定種姓之一類。《大乘莊嚴經論》更加細緻論述了種姓及其差別之存在,云:種性有體由四種差別:一由界差別,二由信差別,三由行差別, 四由果差別。(《大乘莊嚴經論》卷一種姓品第四,大正藏三十一冊,第五九四頁中)此中以四義說明了種姓差別的存在。「由界差別」,意為,眾生有種 種界,種姓相應即有種種不同,或者說善根即有種種不同;「由信差別」, 即認為由有三乘之信仰存在,表明有相應之種姓存在,並認為信仰之產生 在於內在種姓之支撐;「由行差別」,即認為眾生行之差別,實際是種姓 差別的反映;「由果差別」,即認為眾生能成就上、中、下三種菩提,說 明在因上應有三種之不同,亦即有三種不同種姓。《大乘莊嚴經論》還在 種姓之具體差別上,說明了不定種姓與無種姓的存在。在該論看來,不定 種姓即遇緣有退墮者。但這種退墮畢竟保留有進趨聖道之可能,因此屬不 定種姓。?而「無種姓」,即所謂的「無性」、「畢竟無般涅槃法者」。《大 乘莊嚴經論》云:釋曰:無般涅槃法者,是無性位。此略有二種:一者時邊般涅槃 法,二者畢竟無涅槃法。時邊般涅槃法者,有四種人:一者一向行惡 行,二者普斷諸善法,三者無解脫分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畢竟無 涅槃法者,無因故,彼無般涅槃性,此謂但求生死不樂涅槃人。 (《大乘莊嚴經論》卷一種性品第四,大正藏三十一冊,第五九五頁 上)此中之畢竟無般涅架法者,是決定的無種姓者,不能修成聲聞、緣 覺、如來三乘聖果,是窺基所說的在因與果兩方面皆不能成就聖果者。② 而「時邊般涅槃法」者,實際皆有聖種姓,但或者因為業障、惡行、善 根不具足等原因,過去、現在與相近之未來,不能發心起行,但最終可由 佛力加持而走上菩提之道;或者是因為悲心廣大發心恆行菩薩行,而不願 證人佛果,所謂「無解脫分善根」者。《顯揚聖教論》則以五種道理論證種姓及其差別的法爾存在與決定 性,云:①(大乘莊嚴經論> 卷一種性品第四,大正蒙三十一冊,第594頁下=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一,大正藏四十三冊,第611頁上。問:云何種姓差別五種道理?答:謂一切界差別可得故;無根有 情不應理故;同類譬喻不應理故;異類臀喻不應理故;唯現在世非般 涅槃法不應理故。(《顯揚聖教論》卷二十攝勝決擇品第十一之四, 大正藏三十一冊,第五八一頁上)此中五種道理之主要意趣是:一是強調種姓說源於佛之聖教量,所謂 「佛所說諸有情界,有種種非一有情界,有下劣勝妙有情界,有聲聞乘等 般涅槃種性有情界,有不般涅槃種性有情界」;二是強調無種姓即無般涅 槃法性者不可能轉為般涅槃法者,所謂「不應言於現在生雖非般捏槃法, 於餘生中復可轉為般浬槃法。何以故?無般涅槃種性法故」;三是強調三 乘種姓及其差別是決定的,即不可先有後無,亦不可相互間轉換。?此五 種道理論證了種姓及其差別是內在性而非外鑠的,是無始以來本具的。總之,種姓存在差別在唯識學經典中是共許的,但種姓差別數是逐步 顯現的。在瑜伽行派之早期著述中,如前所述,《解深密經》提及了聲 聞、獨覺、如來、不定四種姓,《大乘莊嚴經論》、《顯揚聖教論》提到了 包括無種姓在內的五種姓,即無種姓、聲聞種姓、獨覺種姓、如來種姓、 不定種姓。在早期經論中是《瑜伽師地論》對五種姓予以了最為充分的 說明。在該論卷三十七中明確說有四種姓者,所謂「一者住聲聞種姓, 於聲聞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二者住獨覺種姓,於獨覺乘應可成熟補特伽 羅;三者住佛種姓,於無上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四者住無種姓,於住善 趣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在卷五十二認為除有三乘種姓外,還有「無般涅 槃法種性」。?在卷八十中,如同《解深密經》,在聲聞中區分出迴向菩提 聲聞,如云:問:迴向菩提聲聞,從本已來當言聲聞種性?當言菩薩種性? 答:當言不定種性。替如安立有不定聚諸有情類於般涅榮法性聚中, 當知此是不定種性。(《瑜伽師地論》卷八十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九, 大正藏三十冊,第七四九頁中)《顯揚聖教論》卷二十攝勝決擇品第十一之四,大正*三十一冊,第581頁上。《瑜伽師地論> 卷三十七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成熟品第六,第496頁7; 卷五十二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二,第587頁中;大正蒙三十冊。此中認為,由聲聞而迴向菩提,說明其種姓之不定。《瑜伽師地論》在三乘種姓上加以無性種姓(「無種姓」)與不定種 姓,而形成的五種姓,成為瑜伽行派種姓差別的定論。五種姓在稍晚於早 期唯識階段傳出的《榜伽經》以及後來的《佛地經論》中有明確的一併闡述。?第三節五種姓說瑜伽行派之種姓論,主要內容有三:一者種姓建立在親因種子上;二 者種姓差別有五,即如來種姓、獨覺種姓、聲聞種姓、不定種姓、無性 (姓)種姓/無種姓·,三者種姓差別有決定非決定之說。根據第二點,瑜 伽行派之種姓說稱為五種姓說。根據第三點,五種姓說又分為五種姓決定 說與五種姓非決定說。一五種姓義(一)五種姓總義五種姓是聲聞、獨覺、如來、不定、無性/無種姓,其基本之義如下:一者,五種姓是相對於佛教修行之不同極果而言的。其中,聲聞 (阿羅漢)、獨覺、如來即是三乘之極果,「不定」指三乘極果不定, 「無」指無佛教聖果。二者,五種姓謂四類本有種子。其中,聲聞、獨覺、如來種姓是三類 無漏本有種子;不定種姓屬前三類本有無漏種子或三俱有,或二俱有;無 性種姓是在無無漏本有種子的情況下之雜染類本有種子。三者,五種姓勝劣有別。無性種姓代表世間道,而聲聞、獨覺、如 來、不定種姓代表出世道。兩道中前劣後勝,而且在後者中,聲聞、獨覺 種姓稱小乘種姓,如來種姓是大乘種姓,亦勝劣不同。不定種姓勝劣不 定,依賴於行者之發心。所以,五種姓從根本上決定了修行最終可能之成 就。四者,出世種姓為無漏善根之體。出世種姓(聲聞、獨覺、如來、①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一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一,大正*十六冊,第487頁上;又 見(佛地經論》卷二,大iE藏二十六冊,第298頁上。不定種姓)作為本有無漏種子,所生起者為各自相應之清凈法/清凈行, 因此,以出世種姓為親因之緣起,必定是在見道及修道、究竟道/無學道 才能發生。由此可知,在凡夫位最初發求道心,其種子非是無漏性,而是 隨順無漏善之本有有漏善種子。與此種子相應的是有漏善根,而與出世種 姓相應的是無漏善根。換言之,有漏善根以有漏本有種子為體,無漏善根 以無漏本有種子為體。由有漏與無漏善根為依,才先後有有漏與無漏菩薩 行之發起。五者,出世種姓作為無漏善根所攝之本有無漏種子,其必攝有漏善根 所攝之本有有漏善種子。事實上,由於出世種姓保證了成就聖果的內在與 現實之可能,就意味必須有有漏善根之存在,以能發生最初求道心。且由 於出世種姓在此二類種子中更為根本,而說其攝本有有漏善種子。但在無 種姓情況下,沒有本有無漏種子,也就沒有能發起初求道心之本有有漏善 種子。六者,出世種姓不僅旁攝有漏善根所攝之本有有漏善種子,亦可旁攝 能生起清凈法/清凈行/聖道法之新熏無漏種子,以及有漏善根所攝之新熏 有漏善種子,換言之,作為本有無漏種子之出世種姓,可攝一切能隨順生 起與直接生起清凈法之一切種子。在此意義上,可說解脫道與菩提道皆以 出世種姓為因生起。在唯識學之論典如《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等中,即在以 種姓攝本有與新熏種子之意義上,將種姓分為本有與習成兩類。如云:云何種姓?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本 性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 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姓。習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 名習所成種姓。(《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 持瑜伽處種姓品第一,大正藏三十冊,第四七八頁下)此中以如來種姓為例,說明了聖道種姓之兩類。以聖道無漏種子為 例。本有聖道種子是法爾存在的,為無始以來第八識所攝,而習所成聖道 種子則是由聖道現行於第八識熏生的。具體而言,本有種子是無始以來前 滅後生、相似相續的,習所成種子是在聖者位清凈現行於第八識上所熏生 之新熏種子。在凡夫位,聖道種子是本有的,而在聖者位,聖道種子可以是本有的,亦可是習所成的。七者,五種姓在性質上有決定與非決定之說,在意義上有了義與不了 義之說。其在學說上的這種區別,不僅反映出世間與出世間、解脫論與菩 提論內在意趣之不同,而且在佛教世間史上還顯現出宗派意識形態之分歧。(二)五種姓別義聲聞種姓。聲聞種姓謂第八識所攝聲聞解脫道本有無漏種子,並 旁攝發起最初求道心之本有有漏善種子3依此種姓,在聲聞乘之善緣和合 下,即有聲聞解脫道之發生,最終證四聖諦十二因緣,而成就阿羅漢果, 人無餘依浬槃,永遠解脫生死輪迴,出離三界而不再來。獨覺種姓。獨覺種姓謂第八識所攝獨覺解脫道本有無漏種子,並 旁攝發起最初求道心之本有有漏善種子。依此種姓,在因緣成熟時,即有 獨覺解脫道之發生,最終證十二因緣,而成就獨覺果,入無餘依涅槃,永 遠解脫生死輪迴,出離三界而不再來。如來種姓。如來種姓謂第八識所攝菩提道本有無漏種子,並旁攝 發起最初求道心之本有有漏善種子。依此種姓,在菩提道因緣成熟時,即 有菩提道之發生,最終圓滿證悟諸法實相,成就佛果,人無住涅槃,於生 死、涅槃皆不住,而任運度生,永不休息。不定種姓。不定種姓謂第八識所攝多聖道本有無漏種子,並旁攝 發起相應最初求道心之本有有漏善種子。依此種姓,可以成就聖道,但 果,或是阿羅漢、或是獨覺、或是佛,不定。可分為四種類型:第一,如 來、聲聞二性不定,即攝此二類本有無漏、有漏善種子;第二,如來、獨 覺二性不定,即攝此二類本有無漏、有漏善種子;第三,聲聞、獨覺二性 不定,即攝此二類本有無漏、有漏善種子;第四,聲聞、獨覺、如來三性 不定,即攝此三類本有無漏、有漏善種子。在此中,第一、第二、第四類 不定種姓,可稱菩提乘不定種姓,可以回小向大,即在佛陀之加持下,在 學位或者果位,舍聲聞乘或獨覺乘,而走上菩提之路。第三類不定種姓, 可稱解脫乘不定種姓,可以成就聲聞、獨覺果位,但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 覺。無性種姓。無性種姓謂在無本有無漏種子情況下,第八識所攝非 聖道即人天善道本有種子,或者說為人天乘本有種子。此種姓不能生起聖 道,不能成就聖果,但可以修人天善法而成就人天善果。前四種姓能導致聖果,故總稱「般涅槃法」,此種姓不能生起聖道,故稱為「無般涅架法」。簡言之,五種種姓是依五類善道本有種子安立的,而建立種姓之其他 依據,如五類補特伽羅等,多為方便說。區分此點,對如理抉擇種姓之決 定與非決定具有重要意義。二五種姓之決定與非決定?五種姓是否決定,在瑜伽行學典籍中有不同教示。《解深密經》、《瑜 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顯揚聖教論》、《佛地經論》、《成唯識 論》等許種姓差別為決定,但《榜伽經》等則許種姓差別為非決定,歸 其為方便說。(一)有為依唯識思想之種姓決定說種姓決定說的產生,是與強調法有自體性而各各區別之立場有關的。 因此,種姓決定說一般出現在主要強調法之差別性的有為依唯識學經典如 《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等中,而主要強調法之無差別性的無為依唯 識經典一般不許可此說。此中之例外是無為依唯識經典《大乘莊嚴經 論》。該論雖然被許為無為依唯識經典,但亦隨順有為依唯識意趣而強調 種子(界)之差別性。從佛教思想之展開過程看,有為依唯識學多有隨順部派佛教有部與經 部之處。有部與經部形成阿毗達磨傳統,注重法之差別性以及因方面,有 為依唯識學亦是如此。後者還在經部因思想之基礎上,進一步強調因之差 別性,建立強調「種種性」、「種種界」之種子說。在此意義上,強調種 姓之差別以及差別之決定性是相當自然的。在瑜伽行派之主要經典中,《解深密經》已經談到種姓決定說,如 雲「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而《瑜伽師地論》進一步由有無畢 竟障種子建立種姓決定說。?在《顯揚聖教論》中,談到種姓間是不能 轉化的,即有種姓不能轉為無種姓,無種姓亦不能轉為有種姓,有種姓種姓問埋在印度、中國佛教史上皆是-個充滿論爭的問翅。在中國,由於奘傳唯識所傳 承、弘揚的五種姓決定說與中國佛教傳統所主張的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之見不相協和,對種姓問題 的探討尤顯*要。《解深密經》卷二無自性相品第五,大正藏十六冊,第695頁上;《瑜伽師地論》卷五 -I-二攝決擇分中E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二,大正藏三十冊,第589頁上。間亦如此這直接表明了種姓之決定性。按照這些經典之意趣,五種姓相應於五種補特伽羅。五種姓決定,意 味著此五種補特伽羅由各自種姓,決定趨向各自對應之善道及其相應之 果。這樣,五種姓中,如來種姓決定趨向佛果,聲聞、獨覺種姓決定趨向 阿羅漢、獨覺果,無性種姓決定可趨人天善果,但決定不能趨向三乘聖 果,而不定種姓決定趨向聖果,雖然於三乘不定。但注意,其中,聲聞種 姓、獨覺種姓、無性種姓、解脫道不定種姓四者不能成就佛果,而成就佛 果之種姓為如來種姓與菩提道不定種姓。因此,五種姓決定說判定一分有 情決定不能成佛。如果將不能成就聖果者稱為一闡提,則瑜伽行派區分出三種一闡提: 一者斷善根一闡提,這在《大般涅槃經》、《榜伽經》等經中有述;二者 大悲一闡提,如《愣伽經》等經所說;二者無性一闡提,如《瑜伽師地 論》、《大乘莊嚴經論》等論所述。按照《瑜伽師地論》等論,前二並非 沒有本有聖道種子,唯第三無性沒有本有聖道種子。斷善根一闡提本具本 有聖道種子,然而因為煩惱障、業障等所障蔽,現在不能顯現,但未來在 佛力加持下,還是可以發起聖道之行,並最終成就聖果。大悲一闡提是大 悲菩薩,本有如來種子,由大悲誓願度盡餘一切眾生方成佛,因此雖是如 來種姓,但由於眾生界無盡,成佛遙不可期。無性一闡提唯有人天善法種 子,而無三聖道種子,故不能成就聖道。當然,一闡提更多是就不能成佛者而言的。窺基曾在種姓決定之前提 下,將五種姓與在不能成佛意義上之三種一闡提一併比較,從因果角度作 出了四個判斷:一因成果不成,謂大悲闡提;二果成因不成,謂有性斷善闡提; 三因果俱不成,謂無性闡提、二乘定性;四因果俱成,謂大智增上、 不斷善根而成佛者。(《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大正藏四十 三冊,第六一一頁上)此中將一切眾生從因果兩方面判為能成佛與不能成佛兩類,再細分為 四種:一者大悲一闡提,謂此一闡提在因上有如來本有種子,而有成佛之 可能,但在果上無成佛之可能,因其由大悲而誓不成佛;二者有性斷善一 闡提,謂此一闡提雖有如來本有種子,但在過去、現在及較近之未來由障 重故沒有成佛之可能,而在極遠之未來由消障故而有成佛之可能;三者無 種姓一闡提與聲聞、獨覺種姓,謂此三或者沒有一切聖道種子,或者唯有 聲聞、獨覺種子,而在因上與果上皆沒有成佛之可能;四者如來種姓,謂 有如來本有種子,又無重障且未立大悲不成佛願者,在因與果上皆有成佛 之可能。根據上述分析,可知五種姓決定說略有五義:—者,一切眾生之種姓共有五類,謂聲聞、獨覺、如來、不定與無性 種姓。二者,每一眾生只能有唯一類種姓,可分別稱為聲聞定性/姓者、獨 覺定性/姓者、如來定性/姓者、不定性/姓者與無性/姓者。當然,這並不 意味著一個眾生只有一類無漏種子,比如不定性者,可以有不同聖道類本 有無漏種子,由這些類本有無漏種子合稱不定種姓。三者,五種姓各有自己相應的能夠成就之善果。其中,聲聞、獨覺與 如來種姓最終只能分別成就阿羅漢、獨覺與如來果,而無性種姓只能成就 人天善果;但不定種姓所成聖果不定,隨其發心而果不同。四者,在將佛性、如來藏安立在法性真如或心性真如之意義上,可說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但並非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換言之,有成佛 之內在根據,並不等於有成佛之現實可能。因為無為性之佛性如來藏只是 眾生成佛之根本因,而非直接性之動力因。直接性之動力因,或者說發生 因/親因,是出世種姓。五者,三乘究竟、一乘方便。由於三聖道種姓及其差別之決定性,聖 道三乘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皆是定性,各自極果皆是終極性質,因此說 為究竟。一乘是在不定種姓上安立的,即不定種姓由發心不同,可趣聲 聞、獨覺與佛果,但聲聞、獨覺果可在佛力加持下回小向大,最終成就佛 果。簡言之,不定種姓最終皆可成佛。在此意義上,即於不定種姓安立一 乘。非聖道之人天乘安立在無性種姓上,是決定不能生起聖道的,只能階 段性地達到人天善果。因此,大乘經典中的一乘並非指一切乘/ 一切種姓 最終皆可趨向佛果,故為方便說。(二)早期佛性如來藏思想與瑜伽行派無為依唯識思想之種姓非決定說但在一些大乘經典主張種姓非決定說。《大般涅架經》指出,一闡提 只斷過去、現在善根,但不斷未來善根,即在未來,由佛力之加持,一闡 提還可產生成就佛果之善根,而有成佛之現實可能。①如按種姓或種子 看,一闡提亦有菩提種子,只是為種種障遮蔽而不易顯現而已。而所謂 「產生成就佛果之善根」,即是菩提種子開始顯現之非了義表達。《愣伽 經》亦有類似說明,如云:舍一切善根一闡提者,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所以者 何?謂如來不舍一切眾生故。(《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一切佛語 心品第一之一,大正藏十六冊,第四八七頁中至下)亦有瑜伽行派之論隨順這些經之說法,如《佛性論》云:「一切眾生 皆悉本有清凈佛性,若永不得般涅樂者,無有是處。"?總之,上述這些經論判定斷善根一闡提,或者說「永不得般涅槃者」, 即無種姓,為方便說。這意味聲聞種姓與獨覺種姓亦不能是決定的。這些強調種姓並非決定的大乘經典,有兩個共同特點:一者,皆是佛 性如來藏經典,《大般涅槃經》屬早期大乘佛性如來藏經,而《楞伽經》、 《佛性論》屬瑜伽行派之佛性如來藏/無為依唯識經典;二者,皆強調一切 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與一切眾生皆有成佛之可能的一致性,換言之,一 切眾生有成佛之內在根據,意味一切眾生有成佛之現實可能。這樣,種姓 差別只是方便說,最終皆能歸趨於佛道。在此意義上,說眾生有種姓差別, 與說有三乘差別一樣,僅是為了方便度化眾生而已,其根本意趣是眾生皆 有如來種姓,聖道究竟唯是一乘。由此可知,種姓非決定說略有五義:一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與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是一致的。 換言之,眾生成佛之內在根據與眾生成佛之現實可能一致。這意味,一切 眾生皆有本有如來種子,皆可成佛。二者,種姓依於最先顯現之有漏、無漏善本有種子類安立。具體而言, 眾生由於串習而成熟或聲聞善根,或獨覺善根,或如來善根,或世間善根, 即有相應道即聲聞道,獨覺道,如來道,與世間道之發起,而成就相應之 善果。此中,不同類善根攝相應本有種子,依於此不同本有種子,安立不 同種姓。但因不同種姓補特伽羅皆本具如來種子,在佛力加持下,可回小 (世間善果、聲聞果、獨覺果)向大(佛果),走上菩提道而最終成佛。三者,不同種姓補特伽羅皆有本有如來種子,故究竟而言,皆可稱為 可回小向大之不定種姓,或者如來種姓。因而,種姓差別非是決定、非為 了義,是方便說。四者,大乘般若類經提倡大乘行者為圓滿道種智,於下劣乘可修,但 不可作證,即不可墮人下劣乘,比如,於聲聞乘可修,但不可於其無餘依 涅架作證。這並非意味眾生墮於聲聞、獨覺乘而永不能回到大乘道,而是 瞥醒修行者不要被下劣陳所障礙,在最終趨向佛果之道路上走彎路。因為 墮於小乘將形成下劣障,而且罕有不對大乘誹謗者,這對最終歸向大乘道 將形成巨大障礙。五者,三乘方便、一乘究竟。種姓非決定,就意味安立在聲聞、獨 覺、如來種姓上的三乘之差異是可逾越的,聲聞、緣覺乘眾生最終可以回 小向大,與大乘眾生一樣趨向佛果;無性種姓所屬人天乘眾生最終可回小 向大,亦趨向佛果。諸乘眾生皆最終可趨向大菩提道,而說三乘(攝人 天乘)歸為一乘,即三乘方便,一乘究竟。值得注意的是,《大乘莊嚴經論》提出了一種佛性如來藏思想與種姓 決定思想相糅合之說。在《大乘莊嚴經論》中,強調種姓差別,區分出 決定與不決定兩類種姓。其中決定者,即是聲聞、緣覺、如來種姓、無種 姓,而不決定者,即是不定一類,即遇緣有退墮者。但這種退墮畢竟保留 有進趨聖道之可能,因此屬不定種姓。種姓差別的「決定」化對《大乘 莊嚴經論》這樣的無為依唯識學性質之心性如來藏經典而言是相當特殊 的。《大乘莊嚴經論》以無我之空性即心性真如(法性心、心真如)為佛 性、如來藏,強調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又認為種姓差別是決定的。顯 然,其佛性思想與種姓思想在旨趣上並非內在地和諧。以心性真如為佛性 意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種姓決定之說又意味並非一切眾生皆有成佛之 可能,結果,「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與「一切眾生皆有成佛之可能」二者 間在意義上之差異被凸顯了出來。第四節五俱種姓說在一些大乘經典中主張種姓決定,而在另一些中主張種姓非決定,似 乎相違。但是按照大乘意趣,一切言教皆是度化眾生之方便,因此這種相 違是表觀的。在大乘佛教最根本之般若經典中,強調大乘行者在廣修菩薩行時,不 能墮人二乘即聲聞與獨覺乘,這暗示眾生在具有如來種子/種姓的同時, 亦具有聲聞與獨覺種子/種姓。再加上眾生還有追求世間善道而成就世間 善果之可能,因此,可知每一眾生應同時具有四種善道本有種子/種姓, 即本有聲聞種子/種姓、本有獨覺種子/種姓、本有如來種子/種姓與本有 世間善種子/無性種姓。考慮到菩薩有其不共修行道位,亦應有自己類之 本有種子,因此,還應成立菩薩種子/種姓。這樣,每一眾生皆同時具有 五類本有善種子。此可稱為五俱種姓說。在大乘經典之種姓說中,由於菩薩種子/種姓必導致從菩薩成就佛果, 一般都將菩薩種姓攝人在如來種姓中,所以一般只提無性種姓、聲聞種 姓、獨覺種姓與如來種姓,而不提菩薩種姓。但如果根據本有無漏種子類 與五俱種姓所相應之道及其道果來看,括人本有菩薩種子/種姓不僅是合 適的,而且是必須的。具體而言,首先,本有無漏種子有菩薩所屬之一 類。其次,有不共之菩薩道,存在不共之菩薩智慧及其境界,其高於世 間、聲聞與獨覺之智慧及其境界,但低於如來之智慧及其境界。再其次, 存在菩薩極果,即十地菩薩。世間道以及聲聞、獨覺道之極果可在佛力加 持下回下向大,因此不是決定不移的,菩薩極果在成佛之願心導引下會進 一步勝進而成佛,但如果放棄成佛之願而以大悲度生,即成大悲一闡提。 所以有菩薩極果,而且菩薩極果與世間、聲聞、獨覺極果一樣,可以進趨 而成佛,亦可以在自願心下保持自果,直到因佛力加持或者自心轉變而趨 向佛果。由此將本有菩薩種子/種姓補人無性種姓、聲聞、獨覺與如來種 姓而成五種姓,勢所必然。五俱種姓說主張一切眾生皆有如來種姓,這在早期佛性如來藏思想與 無為依唯識思想中,意味一切眾生皆有成佛之現實可能,而與其主旨——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相一致。因此,五俱種姓之意趣在佛性如 來藏經典中得到支持是自然的。在前文已述,《大般涅槃經》、《愣伽經》 等早期、晚期佛性如來藏經典皆主張無性種姓是方便說,意指一切下乘種 姓(無性種姓、聲聞種姓、獨覺種姓)並非定性,雖然在下乘發心下會 趨向下乘果,但在佛力加持下會返趣菩提大道,而最終成就佛果。佛性如 來藏經典的這種意趣顯然意味一切眾生皆本有如來種姓,而且皆可同時具有下乘種姓,從而與五俱種姓說不相乖違。五俱種姓說之安立,意味五種姓決定說之非了義性、方便性,意味一 切眾生不再是不同種姓各別決定的,而是皆有如來種姓,即皆具有成佛之 現實可能。從有為依唯識思想看,五俱種姓說主張一切眾生皆有各種善道 本有種子,相當於主張一切眾生皆是不定種姓,而且是皆能回小向大之不 定種姓。可以這麼認為,傳統有為依唯識思想強調種姓是決定的,只是為了顯 示並強調眾生在善法趣求上之差別,從而彰顯大乘之殊勝性,並非是為了 表明種姓及其差別本身具有絕對性。簡言之,一切眾生皆是五俱種姓,即皆具本有世間善種子/無性種姓、 本有聲聞種子/種姓、本有獨覺種子/種姓、本有菩薩種子/種姓與本有如 來種子/種姓。五俱種姓說攝略起來,可有九義:—者,一切眾生皆是五俱種姓,即如來種姓,菩薩種姓,獨覺種姓, 聲聞種姓,無性種姓。二者,五俱種姓是依於第八識所攝之五類善道本有種子安立的。具體 而言,依於本有如來種子,本有菩薩種子,本有獨覺種子,本有聲聞種 子,本有世間善種子,次第安立如來種姓,菩薩種姓,獨覺種姓,聲聞種 姓,無性種姓。三者,一切眾生由於是五俱種姓,由發心之不同,可趨向不同善果。 發心分為三類,一是無性種姓所屬之世間發心,指向世間善果;二是聲聞 與獨覺種姓所屬之小乘/解脫道發心,指向小乘果即阿羅漢與獨覺果;三 是菩薩與如來種姓所屬之大乘/菩提道發心,此通過菩薩果位而指向佛果。 此中,菩薩與如來種姓雖然是不同之本有無漏種子,但二者在乘性/道性 上同一,菩薩果只是成佛之中介,換言之,菩薩行之趨向指向菩薩果,並 最終指向佛果。因而不同於聲聞之阿羅漢果與獨覺之獨覺果,後二者不僅 彼此間相互獨立,而且與佛果亦是相對獨立的。但趨於下乘(聲聞、獨 覺、世間道)之行者,即使已得下乘極果,亦可在佛力加持下,回下向 大,走上菩提之道,最終成佛。其中之無性種姓,會出現兩種情況,一者 是發起世間善道,而趨世間善果,二者是顯現為斷善根之業障,其相應之 補特伽羅常稱為斷善根一闡提。四者,五種姓及其所屬道乘性質不同。如來種姓,菩薩種姓,獨覺 種姓,聲聞種姓,無性種姓是依五類本有種子建立的,此五者之解脫論 意義決定相別,如來種姓為勝淸凈性/勝無漏性,菩薩種姓為中淸凈性/ 中無漏性,聲聞與獨覺種姓為劣淸凈性/劣無漏性,無性種姓為有漏善 性。而此五種姓之果雖然勝劣有別,但除佛果無轉變外,其餘四果世間 善果、聲聞果、獨覺果與菩薩果並非無轉變,其中菩薩果會由於菩提心 之自然引導,繼續趨向佛果,而餘三果亦會在佛力加持下,回下向大, 轉趨佛果。五者,任何補特伽羅由於是五俱種姓而決定具一切類善道種子,但其 表觀種姓傾向卻決定於與具體類善道種子相應之善根勢力。換言之,如來 種姓與菩薩種姓善根勢力強者,即方便稱住如來種姓補特伽羅;聲聞種姓 與獨覺種姓善根勢力強者,可方便稱住聲聞種姓與住獨覺種姓補特伽羅; 世間善根勢力強者或者障礙聖道之業障重者,方便稱住無性種姓補特伽 羅;而傾向性不強者,則方便稱住不定種姓補特伽羅。大乘經典中之 「五種姓說」應如是理解。六者,在種姓說中,由於菩薩道與如來佛果之內在關聯,菩薩種姓 —般歸攝人如來種姓,即二者合稱如來種姓,同時,菩薩果與佛果同歸 人大乘道果,而展現一個從菩薩初地,到菩薩十地,再到佛地之大乘果 系譜。七者,五俱種姓包括五類性質不同之本有種子,因此在第八識之三 分識中,會有不同的歸屬。其中,無性種姓歸攝人凡夫藏阿賴耶識,如 來種姓歸攝人如來藏阿摩羅識,而聲聞種姓、獨覺種姓與菩薩種姓歸攝 人菩薩藏非阿賴耶識,因為菩薩藏非阿賴耶識攝菩提道之一切劣清凈行 之種子,聲聞行與獨覺行作為廣大菩薩行之一部分,當然應攝人其中。八者,五俱種姓說主張一切眾生皆有本有如來種子與佛性如來藏思想 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形成內在一致。換言之,五俱種姓說保 證了成佛之內在根據與成佛之現實可能相一致。九者,三乘方便、一乘究竟。由於五俱種姓是可回下向大之不定種 姓,分別建立在本有如來種姓、本有獨覺種姓、本有聲聞種姓上之大乘、 獨覺乘、聲聞乘是方便說,建立在無性種姓上之人天乘亦是如此。由於一 切眾生最終皆能成就佛果,諸乘皆可歸為依於眾生本有如來種子安立之一 乘,即以一乘為究竟。
推薦閱讀:

【印度的種姓制度有多可怕】
再看印度種姓制度
一位低種姓總理的問鼎之路
印度教種姓制度:3000年的枷鎖與磐石

TAG:種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