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太極拳論)講座
轉貼
那麼這個朋捋擠按在我們太極拳裡面就稱為四正手,孫子兵法講「以正合以奇勝」,這是堂堂正正的手法。下面采列肘靠,對於這個采勁呢有這麼一個說法,好比你抱著一個罈子,很生氣了,要把這個壇上摜到地上,就這麼「叭」摔到地上,那個手上的那種感覺,是向下向後,采勁呢在技擊中很多時候都是一種「驚」對方的手段,一采一驚,拉空對方的重心,這是偏法,采列肘靠是我們用的奇兵,或者說叫著四隅手。這個是四正,這個是四隅。列勁呢也是這樣,只是它比采勁的幅度要大,而且它是向後向上的,這個也是隅手,如果對方的勁很大按我,從上面,我就讓過他的勁頭,還是攻擊他的側翼,總之根本的就是要「我順人背」。
肘勁呢就是用這個肘,肘的方法很多,這個肘太厲害了,打人的話太黑了,這都是近身的,肘的用法非常多,在套路裡面,比如這個往前,往後,這樣、這樣、這樣都可以。因為只要你這個活開了嘛,只要這個合適你都可以用。有一個非常根本的原則,就是太極拳的根本原則是:不是我現在想用肘打你,然後去怎麼樣用肘打,是他到了這個位置,他很背了,剛好合適我用肘打他,那我就用肘打他。對方喂到我口中來了,我用什麼方便就用什麼。是這樣一種狀態。不是說今天我就要用肘把你打倒,那是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太極拳是要客觀,要因敵變化,不能我自己猛衝猛打,管他的,我就照我的想法去打,那就是送到別人嘴裡去。靠呢是對方挨的身體很近了,已經要侵到我的中心來了,那麼我的這個肘的防線都突破了,靠呢有肩靠有胯靠,把對方收到身上來了。這個也要求肩、胯、腰啊要非常的活。朋捋擠按采列肘靠,實際上我們在推手中沒有把它截然的分離,要因敵變化嘛,在練習中有分開來練,但在具體的應用中它都是組合的,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是非此即彼的,怎麼合適怎麼用。四正手是前人總結的方法,並不是說我們要囿於這種方法,好象刻意去練朋、刻意去練肘什麼的,實際上要把自己調成太極的狀態,他來了我該怎麼就怎麼。進退顧盼定,就是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前進後退是步法,太極拳對步法的要求非常的高,我一開始都教了大家練貓行步的,腿上要有力量,走到後來大家還要慢慢的走快。步法活開以後,看起來就象風一樣,「行如風」嘛,速度很快。左顧右盼可以理解成眼法,比如他這邊攻過來,我讓開。如果我往右轉,眼睛要左顧,有人問打拳的時候眼睛看哪裡,實際上這個問題在推手中就很明白,你永遠看著你的敵人。當然你往左邊轉你眼睛就要看右邊。左顧右盼你可以理解成眼法,也可以是身法,就是左右的轉換。中定,這個才是最核心的東西,說到底,最後就要練「中定」。不管用什麼方法,在任何時候,最根本的就是要「守中」。所有的變化,不管他怎麼變,你只要守住自己的中。所以太極拳的十三勢,朋捋擠按采列肘靠八法,進退顧盼定五行,最後都是要落實到「守中」,不管是別人如何攻擊如何防守,你自己的這個堂堂之陣,自己的這個地盤你要守住。我站在這你推不動,這是一個很基礎的「守中」,對於內行來說,他要來攻佔你的地盤,這個不是單兵的交戰,太極的交戰好比是攻城一樣,這是我的地盤,那是你的地盤,我們要攻城奪池。從後面我們可以看到,太極拳基本上是要求你處守勢的,你來攻我在守,最後是我的地盤越做越大,我不是把你的地盤強攻下來,是很自然的我的地盤越做越大,所以這個「中定」是我們練「著」的根本,最後就要落實到你要守得住自己的根,你自己重心的平衡,你自己要能把握。比方說我現在的中定在這裡,我換一個領土,這個重心是隨時都在變的,我到哪兒我這個地盤都在,我只守住我的中。哪種情況是失中呢,就是你的重心掉了。如果你是主動的移動,這個不算失中,如果你是被動的出去那就叫失中,這種情況是很明顯的,根被打掉了,沒有守住自己的中。以上這個十三勢都屬於「著熟」的範疇。太極拳架中三十七個不同的動作都可以歸結到這十三勢的演變。
「著熟而漸悟懂勁」,這個就是由漸修到頓悟的過程。著熟的這個「著」,就是前人總結的練功方法。你要想像六祖慧能那樣一下子自己就懂了,想來也是不行的,可能需要大天才才行。要「懂勁」還是要通過「著熟」一步一步的去修鍊,然後才可能豁然貫通。這裡說到一個「勁」,太極裡邊不說「力」而說「勁」,我們一般把單純的肌肉收縮的力稱為「力」,比如說「扳手腕」,就是相關的這幾個肌群的收縮,這個叫「力」,或者說叫「拙力」。而這裡的「勁」是太極拳的一個專門的術語,它是你的身體通過這些「著法」的訓練後,通過打拳練功把身體都抖散了然後重新組合成一個整體,你能對你的身體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這樣自然產生的一種完整的「整勁」,或者說我們出的這個「勁」,是一種複合的力,最關鍵的一點是什麼呢?它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是根據你的變化在不斷的調節,這個才能稱之為「勁」。
太極拳里還有一個術語叫「聽勁」,這是我們平時用的最多的一個說法,我們常說「練聽勁」,說某人功夫差就是說他聽勁差,你聽勁好就是功夫比對方好。那這個「聽勁」是什麼呢?就是通過「著」的這些方法的訓練,你對這種「勁」的變化感覺非常的靈敏。如果對方是一個很單純的直力,那這種力非常好處理。內行的話他是在不斷的變化,在不斷的調整。兩個都是內行,都在調整,那就要看誰調的更細,看誰的意識走在前面,這就是一個「聽」的過程,都在不斷的調,也就是在「聽」對方,不是用耳朵而是通過全身的感應去感受對方的變化。
我的老師今年八十七了,他一樣的可以把我打出去,實際上他現在身體很瘦,真的沒有什麼力量了。但是他的感覺非常靈敏,他的意識始終走在前面的,我要變始終變不過他,他的變化總是侵住我的根,這樣我總是守不住自己的地盤。他要打我就很簡單,確實不需要太大的力量。這就是他的聽勁比我高,活做的精細,好比繡花,他是用很細的針在綉,而我是拿個很粗的針在縫,所以太極拳要練精細的東西。
如果我們一定要給「聽勁」下個定義的話,就是「微動即知為聽勁」。對方有一點點小的變化,我都很敏感,我都知道,而且全身都要觀照。所以說「著熟」也就是練「聽勁」的過程。
那「懂勁」是什麼呢?就是「未動能知」。這個境界可就太高了!你往這一站,我就了解了你全身的毛病,哪兒有問題。所謂「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其實不一定伸手,行家心裡就已經有數了。所以「未動能知為懂勁」。我們對懂勁提得非常高。李雅軒太老師曾說過,太極拳就只有懂不懂勁的問題,懂了可以變化無窮,不懂,你就是會一百個勁一千個勁也還是叫不懂。所以說懂勁是一個很高的境界,就相當於禪宗里講的「開悟」了。開悟了以後,你還要往前走,要「階及神明」,階及神明就不可說啦。「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這個「階及神明」我們這裡就不說。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這個「用力」就不是我們剛才說的用力,實際上是指用功的意思,就是說要經過長期的訓練,不斷的用功。你只有通過不斷的去修,去參,然後可能某一天想到「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據說楊澄甫祖師的弟子鄭曼青,他是文人習武,總是不知道怎麼放鬆,功夫呢就總是上不了層次,有一次他做夢,因為他天天都在想如何放鬆如何放鬆,所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他夢見自己的手被人砍斷了,砍斷了以後那種感覺,就是沒有啦,第二天去推手就大不一樣了,就頓悟了。從此一日千里,終成一代宗師。所以我們打拳推手時,手要沒有,有的人打拳,你能明顯的看到他手上的意非常重,他全身的意都用在這個手上。實際上你只要意注意哪兒,哪兒就要僵。所以手要丟開,要沒有手。鄭曼青老師夢見手沒有了,他推手的那種感覺一下子就出來了。如果別人進來了,你用手給他頂住,那麼你肩也僵了,肘也僵了,最後自己被打出去了。如果沒有了,空掉了,自然就化了。這個過程你還是得打破腦袋去想,去悟,你可能突然就有那種頓悟的感覺。我覺得太極拳的東西,道理都是明擺著的,心知容易,太極的理論大家都很容易理解,難的就是要身體做出來。「心知易而身知難」,所以還是要有一個「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這樣一個用功日久的過程。我們都是把這個作為一個終生的修鍊過程,不是說你突然就能夠達到什麼境界。而且這是沒有止境的,你說你聽勁很細,手很輕,一定還有比你更細更輕的。別人做的比你更精細,還有「微雕」!所以「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就是說無捷徑可走,你還是得老老實實的去練,然後才會有「頓悟」的那種喜悅。
下面這一段就完全是教你怎麼做了,你應該達到一種什麼樣的狀態。這一大段完全是在講我們應該怎麼做,把我們的身、心調整成一種什麼樣的狀態。他並沒有教你怎樣去進攻怎樣去防守,而是把你自己調成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我們練拳到底要練成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虛靈頂勁、氣沉丹田」這個是非常實在的,這個在我們平時練拳的時候都是反覆的強調的。頭不是由下往上去頂,而是好象頭頂上有個東西懸著,有根繩子在往上扯一樣的感覺,所以叫「虛靈」,又叫「頂頭懸」,你一頂頭懸,這個「神」就出來了。中間的這根線吊著,隨便身體怎麼變化,中間的這個「頂勁」都不能丟,你頭往哪邊偏,別人就可以往那個方向打你。這個是「虛靈頂勁」。
「氣沉丹田」,就是上要懸著,下面要沉著。《易經》里有個「謙卦」,從卦象上來看,如果我們形象的把這個卦象看成一個人體的話,那麼它的「九三爻」這個位置就是「丹田」,丹田這一塊要實,這個卦上面是地,下面是山,就是說你要有實實在在的「山」,但是你要把它藏到「地」下,「謙卦」就是謙虛的意思嘛,要虛心,要把心放下來,放在肚子里,丹田這一塊就很實,上面虛虛的頂著,下面實實的沉著。如果我再往下沉,那這個卦就變成「升卦」了,下面變成了「風」,是「活」的形象,實在而又有活力。再往下沉,就變成「泰卦」了,這麼我們練太極的一個目標,就是下面要實,上面要空,中間呢要靈活,就是「上虛下實中間靈」這樣一種狀態。「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不偏不倚」就是「八面支撐,八不倚靠」。我站在這裡,前後左右上下,各個方向都要是滿的,任何一個動作都要是很圓滿的,自己做到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穩穩噹噹站在這兒,八不倚靠,不倚靠別的來支撐,守住自己的中,跟人推手也是一樣,守住自己的中。「忽隱忽現」呢我們聯繫這個太極圖來看,它的陰陽總是在不斷的變化。它可以是純陽,比如發勁的時候,全身集入一點,這一點就是陽中之陽,純陽,也叫真陽。他進來了我空開,讓他落空,這時我變成了純陰,真陰。而中間這個過程是在陰和陽之間不斷的轉化。不是說是陰就是陰,是陽就是陽,這就叫「忽隱忽現」始終是在動態之中。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沓。仰之則彌高,俯之剛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這都是在說在別人進攻你的時候我們自己應該怎樣做。我感覺到我左邊重了,我左邊就要虛開,我感到右邊重,右邊就要虛開。他的勁用在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就不要,感覺到你的意用在我哪兒,我哪兒就不要。或者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哪兒重就哪兒沒有」,我感覺到哪兒有勁就沒有了,他要哪兒我就給他哪兒,就是有一樣東西不能給,那就是重心不給,也就是這個「中」是要守住的。這個原則、核心不能丟。然後呢其他地方隨便你要,我給他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要守住自己的「中」,那麼我這邊給了,我另一邊要反給過來,這樣正好就是陰陽平衡。注意這裡都沒有說你怎麼去攻擊對方,實際上你反過來,換位思考,一下子就明白了。我要進攻我就是要去攻擊他的重心,但是他也要變的,他也要左重左虛呀,在這個不斷的變動之中,那就是功夫的高低問題了。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也是我守著自己的堂堂之陣,他往上我比他更高,他往下我比他更下。所謂「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神龍見首不見尾。注意這都是我們理想的狀態。總之說穿了你要把你自己的身體練得比對方長,把自己的身體活開,筋骨關節拉開,也有一種說法呢就是你的「氣口」比對方長。比如他追我,我一直退,退到底,但是我還是能夠反過來,總之就比你長一點,實際上也不要長太多了,你就只比你面前站著的這個人,要攻佔你地盤的這個人長一點就夠了。
「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他來進攻我,我比他更長,他摸不到我的底。他退,那我要給他隨進去,跟上去,他退不贏,就是讓他感覺很「局促」的意思。這個時候實際上就是你的機會呀。我們的太老師李雅軒就說過,你不要一門心思去想著打別人,要別人送到你嘴裡,別人把肥肉喂到你嘴裡,你才輕輕鬆鬆的把他咬了吃了。當然這是很理想的狀態。以上都是教你把自己的身心調成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這個當然是很高的境界了。一根羽毛都不能加到你身上,就是說輕如鴻毛的勁都不能加到你身上,蠅蟲都在你身上落不穩,這麼小的力都要化掉。古人寫書他有一定的文學性,我曾看到一本武術的雜誌上一篇文章,說有個人回憶他師父生前的事,他看到他師父在坐著休息,一隻蒼蠅飛到臉上,他看到他師父臉上的皮肉動一動,那隻蒼蠅總是停不穩。這個你相信嗎?這是故意的去套這句話,就沒什麼意思了。這本來是形容身上的感覺非常的靈敏,就是說你把自己調成這種狀態以後,那麼小的力量加到你身上你都知道,那大力就更容易轉化了。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這個又是很高的了,《孫子兵法》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這裡講「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這個就更難了。
「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其實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王宗岳的這個《太極拳論》對我們練太極拳的人,要求太高啦!你用他這個理論上的高度去比一比自己,你都會覺得「我生也有涯」啊。這個沒辦法,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這個技擊術發展到清末民初的這個階段,可以說達到了一個頂峰,就是把我們傳統的思維方式應用到技擊當中。在民國的時候,國家很重視太極拳,把它作為一個「強國、強身、強種」的東西來推廣,那個時候是人才濟濟,確實是後來由於「文革」的破壞,造成了大面積的斷代。這個跟其它的傳統文化一樣的,都遭遇了斷代的影響。好在藕斷絲連,我們這些人呢只能是作一點算一點吧。我相信經過一些年的恢復,可能還是會產生一些很高的高手的。我們爭取能夠多做一點吧,這麼高的要求!太極拳是深以測淺的,別人聽勁比你高,他就是處處走在你前面,你就是處處被動。我們練什麼東西都是想追求一種身心的娛悅,那最大的娛悅來自於什麼呢,我想應該是一種「妙覺」。如果能在拳架的修鍊中,在雙人的對練中能做出來一些就很不錯了。實際上練太極心很累的,「心苦」!你說是練一般的拳吧,反正你能打人就行。你要是說你是練太極的吧,別人對你的要求就高,你不但要能做,還要做得很合理,這個就難了。我老師曾對我說:不要輕易對人說你是練太極的,否則難免被人瞧不起,外行吧會笑你怎麼年紀輕輕的就學什麼老頭老太打的拳;內行吧,他會用《太極拳論》來對比你的所作所為,自然會認為你練的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了。
推薦閱讀:
※楞嚴經講座 六十八集
※凱帝阿的手相講座連載(7)
※王洪年大師風生水起 縱論城巔 風水講座圓滿成功
※《永嘉禪初級班講座(下編 禪修要義)第五章》達照法師
※高級命理講座【第七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