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佳學院】夏玉之魂牙璋簡史
1、中國以及越南北部出土牙璋遺址分布圖。在中國史前玉器以及夏商玉器中,牙璋是一種關鍵而又神奇的物證。此物最早出現於龍山文化早期的山東半島東部地區,隨後又出現於陝北河套地區的神木石峁龍山時代晚期和夏代早期遺址,在河南偃師二里頭夏代中晚期遺址中,牙璋又成為一種典型的夏代玉器。奇怪的是,在保存最為完整的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共出土了各類玉器755件,而唯獨未出土牙璋。不僅如此,在安陽殷墟郭家莊商代晚期墓葬、安陽殷墟花園庄商代晚期墓葬和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晚期遺址中,均未發現有牙璋出土。然而在中國的大西南,屬於商代晚期和周代早期的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和成都金沙遺址又都發現了大量的牙璋。這就說明一個問題:最少在商代晚期,牙璋在商王朝的統治中心和一些同姓封國中已經廢棄不用了,但是在商的一些異姓封國,或者是從夏代未期轉而投向商的一些偏遠的方國中,牙璋仍然被廣泛地使用著,這包括遠離商王朝統治中心的古蜀國。除了最早出現在山東半島的龍山牙璋,在黃河流域,出土牙璋的夏、商和周代的遺址還有:陝北榆林神木石峁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山西侯馬盟誓坑、陝西扶風上康遺址、河南淅川下王崗遺址、河南許昌大路陳村遺址、陝西商州東龍山遺址、河南新鄭望京樓新村、河南南陽望城崗遺址、河南鄭州楊庄遺址、河南桐柏縣月河遺址等。在長江流域,出土牙璋的遺址有:湖北荊州汪家屋場石家河文化遺址、四川廣漢高駢遺址、四川廣漢中興鄉、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四川成都金沙遺址、湖北黃陂鍾分衛灣等。在珠江三角洲以及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出土牙璋的遺址有:廣東增城紅花林遺址、香港大嶼山東灣、香港南丫島大灣、廣東東莞村頭遺址、廣東揭陽、福建漳浦虎林山遺址等。而在貫穿中、越兩國的紅河流域,廣西那坡縣感馱岩遺址、越南任村遺址、越南馮原遺址等也都出現了牙璋的身影。
2、關於牙璋的起源與傳播,當然要從距今4500年前的山東說起,這一點,中國當代的一些最權威的考古學家早已得出結論。中國最古老的牙璋,有闌,卻是沒有扉牙的,到目前為止,山東地區還未見有帶扉牙的牙璋出土。山東最早的牙璋,出土於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遺址,或者說,出土於龍山文化的早期。圖中的前3件牙璋,是中國目前僅有的3件有出土記錄的,沒有殘損的山東龍山文化牙璋。從牙璋在山東的分布來看,它們均出現於山東省東部或者山東省東部的沿海,其中海陽司馬台出土的牙璋,距離海岸線僅有5公里。從龍山文化早期到夏代晚期,牙璋足足風行了一千餘年,但是早期的牙璋,在中國遭遇了極為悲慘的命運。在山東日照兩城鎮這個最著名的龍山文化遺址,包括牙璋在內的,幾乎全部的龍山玉器均被盜掘一空,它們中的大多數,出現在歐美各國的博物館。此事最大的「功勞」,當然是侵略者所為,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則要歸功於我們的同胞。圖①山東省海陽市司馬台遺址出土,墨綠玉,長27.5㎝,刃寬7.2㎝,厚0.5㎝。圖②山東省五蓮縣石場鄉上萬家溝村遺址出土,石灰岩質,長33.5㎝,寬4.5㎝,厚0.6㎝。圖③山東省臨沂市大范庄相公街道出土,長32.5㎝,寬7.6㎝。圖④美國哈佛大學藏品。圖⑤⑥⑦這三件,均為美國佛利爾美術館的藏品,尺寸不詳。
3、圖①~⑦全部為美國佛利爾美術館收藏的牙璋。具體尺寸不詳。美國佛利爾美術館所藏的牙璋,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品像完好。問題在於,這些寶貴的遺物早已失去了具體的出土地點。我們可以將它們與山東龍山文化牙璋以及在陝西神木石峁出土的牙璋進行對比,就可以發現這些牙璋全都是龍山文化時代至夏代早期的作品,並且絕大多都是用墨玉製成。到了夏商晚期雖然亦有其它色玉的牙璋出現,但仍以墨玉為主,那麼牙璋為什麼一定要用墨玉製作?這是一個相當值得研究的課題。
4、圖①和圖②,哈佛大學藏品。圖③大英博物館藏品。④中國廣東省博物館藏品,出土地點不明。⑤旅順博物館藏品,長31.2㎝, 寬9.2 ㎝,厚0.9㎝,出土地點不明。歐美各國以及日本所收藏的牙璋,可以說不計其數。在二、三十年前,當歐洲人興緻勃勃地介紹說這些東西均出土於中國,很多中國的收藏家還將信將疑,因為它們即使在中國本土,也是極其罕見之物,當外國人介紹到這些牙璋在中國的具體出土地點時,許多人甚至於對那些出土牙璋的遺址表示聞所未聞。然而這些卻是中國人夢寐以求的夏民族和夏王朝存在的重要物證,它們大多被侵略者搶奪或者被中國人中的敗類出賣了,這真是一個民族極大的悲哀。
5、圖①陝西省神木縣石峁遺址出土,長49㎝,寬7.8㎝,厚1㎝,墨玉。圖②陝西省神木縣石峁遺址出土,長48.3㎝,寬8.2㎝,墨玉。圖③陝西省神木縣石峁遺址出土,長30.6㎝,寬9.3㎝,厚0.4㎝,墨玉。圖④陝西省神木縣石峁遺址出土,長34.5㎝,寬7.8㎝,厚0.3㎝,墨玉。圖⑤陝西省神木縣石峁遺址出土,尺寸不詳。圖⑥陝西省商州市東龍山遺址出土。長27.8㎝,寬7㎝,厚0.5㎝。神木石峁遺址出土的牙璋,是夏代早期牙璋的代表作品。在石峁,真正通過考古出土的玉器只有6件,而這6件玉器均是在石峁古城牆上發現的。古代石峁人將一些玉器鑲嵌在城牆的石縫中,應有奠基之意,但是這6件玉器中卻並沒有出現牙璋。
6、圖上這些石峁牙璋,都是在石峁當地徵集的,在石峁集征的玉器約有一百三十餘件,數量算是比較大了,但是品像卻並不怎麼好。上世紀七十年代,據說當地的農副公司在收購這些玉器時,由於當時在神木石峁地區石棺墓葬中出土玉器的數量極為龐大,所以一些品像不好或者稍有一些殘損的玉器,均不在收購之列。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國外館藏的牙璋,其品像總是比國內的好。當年石峁玉器大井噴時的拒收,留下了後來這些可憐兮兮、殘缺不全的徵集品,幸得如此,否則珍貴的石峁玉器早已片甲不留。
7、石峁牙璋在中國民間收藏家中大約存有數百件,這遠遠大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所藏牙璋之數,也遠遠大於中國所有公立博物館所藏牙璋數量之總和。然而據統計,石峁玉器流出國外者,竟然達4000餘件之多,若非上述這些散落在中國民間的所謂「殘次品」,幾乎沒有人敢相信神木石峁玉器的存在。石峁的牙璋,證明了歐美館藏牙璋的來源,它們並非外國人臆造的中國玉器,而是地地道道的古代中國製造,或者說是中國夏代製造。石峁的牙璋,為我們留下了夏初玉器的原始面目,這些牙璋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與山東龍山文化牙璋的制式完全相同,而另外一部分,則已經開始了向二里頭夏代牙璋的演變。有了它們,我們才知道山東龍山文化時代的牙璋,是如何演變為河南偃師二里頭夏代中晚期牙璋的;有了它們,我們才知道了二里頭牙璋的源頭在哪裡;有了它們,我們才知道了神木石峁才是夏民族在統一中國之前的居住地;有了它們,我們才發現了夏民族在中國大地上遷徙的軌跡。
8、圖①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長48.5㎝,寬8㎝,厚0.6㎝。黛綠色,鑲綠松石。圖②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長55㎝,寬9.2㎝,厚0.6㎝。黛綠相間色,鑲綠松石。圖③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長54㎝,寬14.4㎝,厚0.8㎝,青灰色。圖④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長48.5㎝,寬8㎝,青黃色。圖⑤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長35.5㎝,寬6.47㎝,青白色。圖⑥河南南陽市宛城區潥河鄉望城崗出土,長37.8㎝,寬9.8㎝,厚0.6㎝。獨山玉,灰黑色。據說,在偃師二里頭出土的牙璋一共只有五件,而在其中的三件上都鑲嵌有綠松石。二里頭出土的牙璋,已達到夏代牙璋製作藝術的頂峰,這些牙璋飾有雙闌和極細的扉牙,它向我們透露了三星堆遺址出土牙璋的來歷。
9、圖①河南省許昌市大路陳村出土。圖②河南省新鄭市望京樓新村出土。長39.2㎝,寬10.2㎝,青玉。圖③河南省鄭州市南郊揚庄出土。長66㎝,寬13㎝,青玉質。圖④河南淅川下王崗出土,僅殘剩一柄。圖⑤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長32.2㎝,刃寬7.3㎝,厚0.7㎝。出土地點不明。圖⑥河南省桐柏縣月河遺址出土。除了在偃師,河南省還有多地出土牙璋。這些牙璋有的具有神木牙璋的特徵,有的是二里頭文化時期的牙璋,有的牙璋應是西周時期的作品。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既然牙璋在晚商已經不流行了,但是到了周初又開始風行。也許,這是周人以夏王朝的繼承者自居,搞的一次夏玉文化的復辟,殷商以東夷的身份推翻了夏王朝,但是夏文化卻在中國西部仍然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10、圖①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汪家屋場石家河文化遺址出土。長35.6㎝,寬8.2㎝,厚0.5㎝,深灰色。圖②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汪家屋場出土。長41㎝,寬9.2㎝,厚0.7㎝,淺褐色。圖③圖④四川廣漢中興鄉出土。汪家屋場出土的這兩件牙璋特別引人注目,因為這明顯是龍山晚間至夏代早期的兩件牙璋。石家河文化存在於龍山時期至夏代初期,這個年代幾乎於神木石峁遺址相吻合。問題在於,如果神木石峁是夏王國南下的出發點,那麼當時遠在陝北河套地區的夏人是如何跨越廣闊的空間與一個在長江中游地區的部落取得聯繫的?除非這一南一北的兩部落有著共同的祖先或者信仰。與此相呼應,在神木石遺址曾發現一件鷹首玉笄,而這件玉笄卻是石家河文化的典型作品。我們由此可以作出這樣的猜想:4000年前夏人在北方呼嘯而下入主中原,而地處湖北江漢平原的石家河人正是夏人的同盟,夏人遠交近攻,與石家河人南北夾擊,會師於晉南,然後共同進入中原腹地之河、洛。這兩件夏代的牙璋,正是石家河人與北方的夏人聯絡的信物。
11、圖①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出土。長23.2㎝,寬6.5㎝厚0.7㎝,白色。圖②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出土。長25.2㎝,寬7.2㎝,厚0.6㎝,黃褐色。圖③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出土。長38.2㎝,寬8.2㎝,厚0.8㎝,白色。圖④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出土。長302㎝,寬6.2㎝,厚0.6㎝,青白色。圖⑤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長66.4㎝,寬9.2㎝,厚0.7㎝,黑色。圖⑥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長30.5㎝,寬6.6㎝,厚0.7㎝,灰綠色。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牙璋,有相當一部分仍舊保留著二里頭夏代中晚期牙璋的造型,這說明夏王朝在中原地區失去統治地位之後,她的一些屬國仍舊長期保持著夏文化的傳統,並沒有隨著夏王朝的滅亡而一起走向崩潰。在發現三星堆之初,人們就對這裡仍保留著大量的夏代玉器而感到驚呀不已,然而三星堆古蜀國的晚期,卻已進入了商未和周初的紀年。
12、圖①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出土。通長54.5公分,遍體滿飾圖案,生動刻畫了古蜀國原始宗教祭祀場面。圖案上下兩幅對稱布局,內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頭戴平頂冠,戴鈴形耳飾,雙手在胸前做抱拳狀,腳穿翹頭鞭,兩腳外撇站成一字形。第二幅是兩座山,山頂內部有一圓圈(可能代表太陽),在圓的兩側分別刻有「雲氣紋」,兩山之間有一盤狀物,上有飄動的線條狀若火焰。圖②三星堆遺址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執璋跪坐人像(頭部殘損),通高4.7㎝。這個銅像證明了牙璋並不象人們最初所猜測的那樣,需要裝上一個木柄,而是直接握在手上的器物。
13、圖①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長28.2㎝,寬6.2㎝,厚0.7㎝,碧玉質。圖②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長46.3㎝,寬7.6㎝,厚0.75㎝,霧狀黑色與黃褐色相間。圖③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21.5㎝,寬3.9㎝,厚0.5㎝,灰白玉質。圖④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42.2㎝,寬9.1㎝,厚0.36㎝,墨玉質。圖⑤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67.8㎝,寬10.44㎝,厚0.71㎝,灰白色玉質。圖⑥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39.2㎝,寬7.3㎝,厚0.71㎝,灰白色玉質。圖⑦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30.8㎝,寬5.6㎝,厚0.3㎝,灰白色玉質。三星堆出土的牙璋,上承二里頭夏代中晚期的造型,下啟中國南部沿海出土之牙璋。前文已述,其實牙璋在商代晚期已不流行或者已不採用,但是為什麼在巴蜀地區仍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這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商滅夏在中原,但是夏的一些封國在夏亡之後仍然存在了很多年,這些封國可以稱之為「殘夏」。其二,古蜀國地處成都平原腹地,山川險固,易守難攻。商滅夏後在很長時間內無力南顧,最多只能派使節招撫南方諸族,而並不能對南方諸國進行實質上的統治。
14、圖①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28.1㎝,寬15.1㎝,灰色。圖②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5.3㎝,寬1.56㎝,厚0.22㎝,墨玉質。圖③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4.9㎝,寬1.22㎝,厚0.2㎝,灰黑色玉質。圖④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4.8㎝,寬1.24㎝,厚0.2㎝,灰青色玉質。圖⑤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42.2㎝,寬8.2㎝,厚0.75㎝,墨綠色玉質。金沙遺址是另一個位處成都平原的古蜀國遺址,其年代比三星堆略晚,相當於商未周初。在商代和周初,牙璋文化在巴蜀地區可謂一枝獨秀,我們似乎不能斷定夏文化在巴蜀地區一直傳承著,歷經商和西周,但是直到周初巴蜀地區仍可見到夏文化的遺留。在金沙時期,出現了很多尺寸極小的微型牙璋,有的牙璋高度已不足5㎝,這與夏代牙璋常常高達50㎝以上形成鮮明的對照。造成牙璋尺寸大幅縮水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此時的古蜀國國力已大不如從前。
15、圖①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6.7㎝,寬1.26㎝,厚0.33㎝,灰色。圖②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5.24㎝,寬1.35㎝,厚0.24㎝,灰黑色。圖③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30.6㎝,寬8.8㎝,厚0.8㎝,灰白色。圖④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25.4㎝,寬6.25㎝,厚0.4㎝,灰白色。圖⑤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出土。長15.9㎝,寬4.08㎝,厚0.4㎝,墨綠玉色。據殷墟甲骨文的記載,古蜀國在商時被稱為「終蜀」,亦即「崇蜀」,而成都在唐代時便曾稱作「崇州」,後又改稱「蜀州」。由此看來,蜀與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大禹的父親稱之為「崇伯」,所以古蜀國極有可能是夏代王室宗親的封國,而不是一般的異姓封國或者異族的封國。夏人的祖先是黃帝的兒子昌意(崇意),出生於若水(即四川雅龍江),夏族在江漢上游一直有著很強的實力,而他們中的一支曾北上渭水進入黃河流域,又從黃河中游地區向東進入山東半島。在商代,蜀國被商王朝招撫,成為商的藩屬,甲骨文中便有「令彼終蜀協王事」的記載,這表明商王朝為了拉攏蜀國,曾讓蜀王前去朝庭做官,但不知蜀王后來去了還是沒有去。甲骨文中還有商王朝曾向蜀國派出使節的記載,但派出使節之前,商王還要進行占卜,看看有沒有災禍之事,這就說明了商和蜀之間是互不信任的,他們之間的關係既微妙而又緊張。在商未,周人聯絡西方諸侯盟誓反商,蜀國響應,並曾派出大批的軍隊參與其中。傳說周人之所以能滅商,實得「巴蜀之師」相助。這些巴蜀之師,在與商朝的軍隊對陣時,身穿奇裝異服,載歌載舞,視死如歸。商人從未見過如此陣容,竟然嚇得丟盔棄甲,不戰而潰。古蜀國歷經夏商兩代和周初,當時既已有了青銅,也有了成熟的甲骨文,但是我們無論在三星堆遺址,還是在金沙遺址,均未發見可讀的文字,故而夏商時代的巴蜀文明,一時成為千古迷案。古蜀國雖然沒有找到文字,但是卻留下了中國古代十大神奇文字之一的「巴蜀圖語」,這些古老的圖符,經過這些年來有關專家的研究,它們與甲骨文以及古代彝族的拼音文字有關,這是一條重要的線索。通過這條線索,我們可以深入探討夏代文字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巴蜀圖語與夏商文字的關係,還有商代甲骨文產生和演進的過程。
16、圖①~③廣東潮州地區出土。圖④廣西那坡縣感馱岩遺址出土。長5.8㎝,刃寬1.4㎝,厚0.2㎝。圖⑤福建漳浦虎林山遺址13號墓出土。殘長51.4㎝,寬13.8㎝,厚1.5㎝。灰黑色。圖⑥福建漳浦虎林山遺址19號墓出土。殘長25.4㎝,寬6.4㎝,厚0.6㎝。黑色。圖⑦山西侯馬盟誓坑出土。古蜀文明沒有亡於夏和商,但卻在周初神密地消失了,傳說這是周人過河拆橋,當古蜀國以傾國之兵協助周人打敗了商王朝之後,周人竟然派兵抄了蜀的老家。於是蜀國之民,紛紛向南逃亡。從四川盆地到紅河的上游,蜀人一路來到雲南、廣西和越南的北部,這就是神奇的中國牙璋出現在越南的原因。位於廣漢三星堆的蜀國被摧毀之後,蜀人又在成都的金沙村重建家園,但不久又被摧毀。出現在廣西的微型牙璋,正好符合金沙牙璋的特徵。
17、圖①長21.8㎝,刃寬4.6㎝,厚0.7㎝。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出。圖②越南任村遺址出土。長47㎝。圖③越南任村遺址出土。圖④越南富壽省的馮原遺址出土,長24㎝。 圖⑤越南富壽省的馮原遺址出土,殘。除了沿著紅河,古蜀人還曾進入珠江的上游地區,並沿著珠江到達珠江三角洲的廣東東莞、香港,以及中國南部沿海地區,最遠到達福建漳浦。我們可以看到從香港出土的牙璋,還有從越南出土的牙璋,它們與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牙璋是完全相同的制式。在越南北部,除了牙璋,還曾出土過小型的玉璧和玉玦 ,所以牙璋,是中國古代玉器在整個東亞分布最為廣泛的遺物之一。而就禮器而言,牙璋是分布最廣,同時也是最具神奇魅力的,它是一把打開夏代文明寶庫的鑰匙。
推薦閱讀:
※美國電影學院百年百部勵志電影詳解
※來自:參謀指揮學院 > 漢語文學&寫作
※服裝打板教程32分享日本文化服裝學院立體裁剪教材分享(女裝上衣篇
※喇榮五明佛學院 念 誦 集
TAG: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