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修法是使自己生起菩提心的方便

一切修法是使自己生起菩提心的方便

(2013-03-12 20:53:28)

轉載

標籤: 生起菩提心 分類: 大德開示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積累資糧、凈除業障的一切修法,如觀修本尊、持誦咒語、講經說法、念阿彌陀佛等,統統是為了使自己生起菩提心的方便。

您知道嗎:一切修法是使自己生起菩提心的方便

這樣發菩提心,完全概括了佛陀八萬四千法門的精華,可以說是「有則皆足、無則皆缺」的教言,相當於百病一葯的萬應丹。《大寶積經》亦云:「菩提心最勝,如阿伽陀葯,能除一切病,與一切安樂。」

所以,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在家也好、出家也好,都要盡量生起菩提心。如果沒有菩提心,口頭上說得再好聽,實際上也沒有多大實質。

要知道,積累資糧、凈除業障的一切修法,如觀修本尊、持誦咒語、講經說法、念阿彌陀佛等,統統是為了使自己生起菩提心的方便。有了菩提心的話,什麼都好辦,如《大寶積經》云:「大心菩提心,諸心中最上,解脫一切縛,具足諸功德。」如果不依靠菩提心,就算憑藉各種千差萬別的途徑,也根本不能獲得圓滿佛果。

現在很多佛教徒都不懂這個道理,而我們有幸遇到大乘佛法,聽受了上師對菩提心的開示,確實不是一般的福報。我經常都這樣想:「如今21世紀的人類,內心非常複雜,生活也多樣化,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我們有緣遇上大乘佛教,並能了知它的精華教義,懂得取捨之理,實在太幸運了!」我就曾遇到過有些人,他們學了《入菩薩行論》以後,覺得人生有了新的方向,依靠寂天菩薩的智慧和加持,點亮了一盞解脫的明燈。

我們若能生起菩提心,那無論修持任何法,都會成為獲得圓滿佛果的因。即使沒有天天修法,而是在提水、炒菜、打字、挖土,若以菩提心攝持的話,這些也會成為解脫之因。所以,大家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要通過各種方便,想盡一切辦法生起這顆菩提心。

值得一提的是,本來,所有上師都跟佛陀沒什麼差別,但宣講菩提心竅訣的上師,使我們邁入大乘聖道,因此,與開示其他教言的上師相比,他們恩德更大更深,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無法用任何東西來回報,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心儘力地幫助眾生。

當年,阿底峽尊者提到其他上師的尊名時,雙手合掌在胸前。而當說起金洲上師時,就雙手合掌在頭頂,並且一邊流淚,一邊稱呼上師的尊名。

弟子們問尊者:「您在提到諸位上師時,有這樣的差別。到底是因為上師們功德大小有別,還是對您的恩德深淺有別呢?」

尊者回答:「我所有的上師,全部是大成就者,所以功德無有大小,但恩德卻有深淺之別。我相續中這少分菩提心,就是依靠金洲上師才獲得的,因此,他老人家對我恩德極大。」

阿底峽尊者依止的上師,法尊法師翻譯的傳記中說,一共有157位。尊者認為每位上師都跟佛陀無別,我們也要學習這種清凈心。不然,有些邪見重的人,對得過法的上師,覺得這個也是凡夫,那個也是凡夫,好像一個成就者都找不到,這就是自己沒有清凈心所致。

以前,阿底峽尊者初聽到金洲上師的名字,就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發願一定要去依止。後來,他帶了125位弟子前往金洲(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在海上航行了十三個月。途中,大自在天變成大摩羯陀魚百般阻撓,還有半個月中船一直不能行進等,遇到了很多很多違緣,最後才抵達那裡,依止金洲上師十二年,主要學習《集學論》、《現觀莊嚴論》、《入菩薩行論》,唯一修自他交換的菩提心。最後,他獲得了上師相續中的一切功德,又跟著贍部洲的商人返回了故鄉。阿底峽尊者來到藏地時,也經常讚歎金洲上師,說自己的這顆菩提心,完全來自於金洲上師。

大家在修發心時,光是口頭上說說「我要發菩提心」,這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一定要想方設法,真正生起利他的菩提心,即所謂的「發心不為主,生心乃為主」。這一點,每個人都有自知之明,可以好好觀察自己。如果有了菩提心,修任何法都很容易,幫助眾生也不會失敗。即使有一些失敗,因為沒有自私自利,也會比較隨緣,不會感到痛苦。因為,痛苦的來源就是自私自利。

前段時間,我看到個別道友度眾生時特別苦惱,就勸他們要隨緣,不要有自私自利。如果有了自私自利,中間會做很多壞事,自己真的非常慚愧;如果沒有的話,只要盡心儘力,應該都會善始善終。

華智仁波切說:「如果沒有生起菩提心,就算口頭上念數十萬遍發心偈,也沒有芝麻許的實義。」可見,不光是十萬遍,就算是「數十萬遍」,沒有菩提心攝持的話,也沒有一點一滴的利益。對此,法王如意寶等上師們在解釋時說:「這是低劣加否定的用法。意思是指,若沒有生起利益眾生的菩提心,即使天天念發心偈,功德也特別特別小。但也不是一點利益都沒有,相續中還是可以種下善根的。」

其實,假如你在佛菩薩面前立下菩提心的誓言,卻沒有實際去做,顯然欺騙了諸佛菩薩,沒有比這更嚴重的罪業了。所以,大家不管遇到什麼情況,菩提心都不能退。《大集經》也說:「十方世界惡眾生,執持刀杖逼我身,心終不動失菩提,憐愍一切眾生故。」縱然十方世界的惡劣眾生,手持種種武器,逼你捨棄菩提心,你也千萬不能動搖,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眾生非常可憐,你已在諸佛菩薩面前發了誓,要度化他們。若能擁有堅定的誓言,菩提心就不會退轉,自己的修行也會成功。

因此,我們務必要斷除欺誑眾生的行為,盡心儘力使自己生起菩提心。這是每個修行人的目標!

索達吉堪布開示

節選自《大圓滿前行廣釋》第100課「生起菩提心的殊勝功德


推薦閱讀:

最上方便法門 - 《僧伽吒》 (一)
菩薩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有哪些?
淨土法門,以彌勒淨士最為方便。
周叔迦居士:三種方便易行的修行方法
香港議員要求效仿國外設「禁止蒙面法」:方便警察更好的執法

TAG:自己 | 菩提心 | 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