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滙豐銀行當年是如何逐漸掌控中國金融的?

轉自 民銀旅行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香港已經成為西方國家對華貿易的中心,但金融匯兌仍需通過設在倫敦和印度孟買的幾家英國銀行和操控國際匯兌的大洋行來進行,這種現狀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壯大的工業資產階級所需。

英國工業資產階級的代表是這樣說的:「目前在中國的銀行,都只是一些總行設在英國或印度的銀行的分行,它們成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經營這些國家與中國間的外匯業務;對於已經發展的範圍廣、種類多的香港本地貿易就難以應付了。因此,有必要設立一個在中國多數主要城市都有分行的,殖民地自己的銀行」。

與此同時,時任香港總督的羅便臣(第五任總督,也是史上最年輕的香港總督),正打算把促進金融業的發展作為他任期內的一項重要職責。香港雖然已經有多家總行設在英國和印度的銀行進駐,但如果能有一家總行設在本地的銀行,則不僅可以適應急速增長的貿易需求,而且可以為港督殖民政府的公用事業出力。

三任香港總督羅便臣

經歷兩次鴉片戰爭之後,上海已經取代廣州成為中國新的經濟中心。上海位於亞洲第一大河長江的入海口處,而且是中國北洋和南洋的天然地理分界線。從這裡沿長江直上可達四川重慶,沿海路可南下港粵,北上遼東京畿,東達日本,它是巨大的長江流域和華中區貿易的集中地,又是整個東亞的分配要地。

西方列強早已將上海視為侵略中國的橋頭堡,貿易往來也是日益頻繁。正是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一家成立於中國的銀行已經呼之欲出了。

1864年初,一位叫做托馬斯·蘇石蘭(SirThomasSutherland)的英國人正乘坐大英輪船公司的「馬尼拉」號輪船,從香港駛往中國東南沿海的廈門、福州、汕頭。蘇石蘭的身份是大英輪船公司在香港的代理人。乘船航行速度之慢,讓旅途生活百無聊賴。恰好船上陳列著好多本《布萊克伍德雜誌》(Blackwood"sMagazine),上面一些關於銀行業的介紹,深深吸引了蘇石蘭。

幾個月以後,在與「渥太華」號郵輪的伊斯特利船長交談中,蘇石蘭得到一個重要信息,一些在孟買的商人成立一家「中國皇家銀行」,在印度招股2/3後,打算在中國招募餘下的股份。時間就是金錢,在當晚蘇石蘭就寫出了滙豐銀行成立的計劃書。第二天,他拿著這份計劃書找到了香港著名律師波拉德,在波拉德的公關下,除怡和洋行外的香港著名商行(寶順、瓊記、大英、沙遜,德國禪臣等英、美、法、德共十四家洋行)都在計劃書上簽字,成為銀行臨時委員會的成員。

滙豐銀行的這些發起人,無一例外都是在中國有著長期的活動,這也體現了19世紀6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入侵中國的新特點。在滙豐銀行的發起書上有這樣一段文字:

「在過去幾年中,香港以及中國和日本通商口岸的內外貿易增加得這樣迅速,使人們感到新增銀行業務,已刻不容緩。

······目前在中國的外國銀行,只是總行在英國或印度的分支機構,它們的目的,局限於本國和中國之間的匯兌活動,很難滿足本地貿易的需要,而這種貿易和過去幾年比較,已經變得這樣的廣泛和複雜。滙豐銀行就是要彌補這個缺陷。它在這個殖民地上所要取得的地位,實際上猶如印度管區銀行在印度或者澳大利亞銀行在澳洲所處的地位。因此,預料這個企業的成功,這是完全有根據的。

中國境內其他外商興辦的本地企業興隆旺盛的情形,清晰的表明這些公司已經獲得了最優厚的利潤,它們擁有本地利益集團的業主和股東,它們的支持,構成了獲利的一個主要因素」。

事實上,資金雄厚的怡和洋行一直是滙豐銀行最想拉攏的對象。但是怡和與寶順之間的恩恩怨怨,讓它不願與寶順為伍贊助滙豐銀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怡和洋行掌握了當時利潤十分巨大的遠東國際匯兌業務,進入上海後,怡和洋行的銀行部門包辦了上海大部分的匯兌業務,滙豐銀行的成立正是和怡和來爭奪這塊肥肉,怡和豈肯放棄,因此拒絕加入滙豐。

位於外灘27號的怡和洋行大樓

滙豐銀行額定資本為500萬銀元,分四萬股,每股125元。1864年7月開始招股,不到半年的時間,股款已經募足。1864年8月6日,滙豐銀行召開了臨時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根據蘇石蘭的提議,臨時委員會的主席由寶順洋行的孔萊擔任。1865年初,銀行完成了籌備工作。3月2日,臨時委員會改組為董事局。1865年3月3日,滙豐銀行(HSBC,Hongkong&ShanghaiBankingCorporation)正式開業,總部位於香港島皇后大道中1號。

香港島皇后大道中1號的滙豐總行

一個月之後,有著獨立管理委員會的上海分行正式對外營業。1866年8月14日,正式取得了英國政府頒發的營業執照。香港行和上海行分別掌控著中國境內外的業務活動,直到1868年,上海的獨立管理委員會消失。

1890年之前的在華國外銀行中,總行都在本國,銀行資本一般都以本國貨幣為單位,只有滙豐銀行是惟一的一個總行設在中國、資本也以在中國通行的銀元為單位的外國銀行。

滙豐的成立,實際上是將所有列名參加發起的洋行的金融業務合併成一家專業的金融機構,結束了由這些商業機構兼營金融業務的時代。這些洋行既是滙豐的發起人,又是它的客戶,彼此親密無間,默契合作。

滙豐銀行的全名本是香港上海銀行有限公司,那麼「滙豐」二字從何而來呢?原來,滙豐取自「匯款豐裕」的意思,當時滙豐銀行以國際匯兌業務為主業,所以起名「滙豐」寓意匯兌業務昌盛繁榮,也算是投中國人所好。1881年,曾國藩之子曾紀澤為該行鈔票題詞,其中有「滙豐」兩字。從此,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便都稱之為滙豐銀行。然而,滙豐銀行的英文縮寫HSBC,仍然是香港上海銀行有限公司的縮寫(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曾紀澤

滙豐銀行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1866年的全球金融恐慌。19世紀60年代,由於美國內戰的爆發,美國棉花的出口受阻,這使用慣了美棉的英國紡織業主們轉向印度購買棉花。印棉價格一夜之間暴漲,

在孟買和加爾各答的棉花市場中,到處是英國投機商浮動的身影。棉業的投機帶動了金融投機,一些金庫中空空如也的「皮包銀行」紛紛成立。但是,短時間的金融泡沫隨著美國內戰結束而破裂。倫敦首當其衝,很多的銀行、貼現公司倒閉,這股風潮迅速席捲到了遠東地區,印度和上海的銀行業重新洗牌,滙豐就是經受住這場金融風暴生存下來的銀行之一。

作為一家新成立的銀行,滙豐給遠東的金融市場帶來了新的氣象。它一改過去只注重國際匯兌而忽視存款的風氣,上上下下齊抓存款,而且細大不捐。滙豐開業後,就開始積極爭取發行鈔票的權力。到19世紀70年代,發鈔權進一步擴大,僅以1874年2月對上海四大發鈔銀行(滙豐、麥加利、有利、麗如)的統計為例,在實發的350萬元鈔票中,滙豐佔了51%之多。

通過吸收存款和發行鈔票這兩項舉措,滙豐手中握有巨額的流資,家底的殷實,讓滙豐有了更大的能力去參與中國的政治經濟生活。發起人蘇石蘭在回到英國時,已經成為大英輪船公司的總經理,而後還擔任了董事會主席,還兼任蘇伊士運河公司的董事,成為英國海上航運業的領袖人物。

滙豐的早期發展遠非一帆風順,19世紀70年代,歐洲大陸爆發了普法戰爭,中國的絲茶出口量銳減,中國國內連遭旱澇災害,進口需求也是大大降低。對外貿易一度限於停滯。而滙豐的一些投資活動,受到經濟蕭條的影響成了甩不掉的大包袱。1874年,滙豐的股價大幅下跌,年終不但沒有分紅,反而將歷年積攢下的100萬準備金全部透支。1875年,主要發起人瓊記洋行的破產,使滙豐更加步履維艱。

1877年,36歲的傑克遜成為滙豐總經理,這是滙豐發展歷史上最大的轉折點。傑克遜1841年出生在英國阿爾馬郡,青年時代就投身於銀行業,最初在愛爾蘭銀行中擔任很不起眼的小職員。1864年,加入阿加剌銀行,並派往香港。1866年8月,加盟滙豐,並出任上海分行的會計師,1868年主理漢口滙豐的事務,之後又被派往日本橫濱擔任分行經理。傑克遜年輕敢幹,使滙豐在日本的業務蒸蒸日上。1874年,他返回香港,出任副總經理。而後,臨危受命,出任總經理。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國際貿易形式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中國的經濟日益被捲入世界經濟體系中。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大大縮短了歐亞之間二度貿易航程,倫敦和上海之間開通的電報讓訊息的傳遞可以實現朝發夕至,英國商人在本土就可輕易控制在上海的貿易局面。這樣,訂貨貿易取代了延續近一個世紀的自存自銷的貿易形式。中國貿易逆差的擴大,成為外國銀行掌握中國拆息行市的一個基本條件。19世紀70年代開始,外國銀行對中國錢莊形成了比較經常的拆放關係。傑克遜正是從這一業務入手,迅速扭轉了滙豐的頹勢。

19世紀50年代,因太平天國阻隔了中國南北金融流通,清政府籌餉困難,遂開始向列強舉債。滙豐的第一筆政治借款,是1874年提供的福建台防借款,這也是清政府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借款。而在左宗棠西征阿古柏叛亂中,滙豐銀行又先後三次向其提供借款。由於大量的借款,加深了清政府對滙豐銀行的依賴。隨後的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清政府更是向滙豐大量舉借外債。民國初年袁世凱對「五國銀行團」的善後大借款,每年也是由各地匯入滙豐銀行等五家銀行。

傑克遜上台後,極力改善滙豐銀行與怡和洋行之間的關係。1877年,兩家最有實力的英資財團終於聯手,怡和洋行的大班凱瑟克加入了滙豐董事局。1895年,怡和與滙豐簽訂協議,雙方同意在各國爭奪中國市場的新階段中,採取一種穩定但仍然不帶有契約性的合作方針。

雙方更為緊密的合作是在1898年共同組建了「中英銀公司」,怡和的代表是凱瑟克,滙豐的代表是倫敦分行經理嘉莫倫。這個公司後來改組為「中華鐵路有限公司」,專門針對中國進行築路借款,怡和洋行負責承包修建鐵路、供應機車及鐵路附屬設施,財務上由滙豐銀行負責。相繼對滬寧、廣九、滬杭甬、粵漢、京贛、以及津浦南段等鐵路借款。

通過這些借款,英國控制了這些鐵路沿線的大部分地區,操縱了這些地區的原材料和礦產資源。進入20世紀後,滙豐銀行的實業放款已經廣泛延伸到了麵粉、機械、皮革、化學、五金等眾多工業部門。

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滙豐銀行還掌管了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賬戶,其存款包括辦公費用、罰款和沒收款項、船舶噸位稅、以及各種手續費和其他特殊款項。滙豐銀行從1916年起,取得了代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收存保管中國內債的權利,中國政府要想使用抵債後的鹽稅、關稅必須要經過它的同意。滙豐在推動中國與國際銀行團的合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英國外交大臣曾表示:「滙豐銀行是第一個進入這個領域的銀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目前的國際合作,因此必須對滙豐銀行所取得的特殊地位予以重視」。

在19世紀80年代之前,滙豐吸收的華人存款,大多集中在商界。從80年代之後,滙豐開始將吸收存款的潛在客戶定位在了中國社會的兩極。

一方面伸向那些豪紳大吏,從晚清的王公大臣,民國後的軍閥官員,爭先恐後地把貪污贓款和剋扣來的軍餉存入信譽很好的滙豐銀行。

另一方面,伸向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百姓。1881年4月19日,滙豐在上海成立了儲蓄部,接受的存款從最低1元起,年利率為3.5%。儲蓄業務的開辦讓百姓得到了實惠,也進一步擴大了滙豐的影響力。

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滙豐銀行的業務迅速膨脹,在中國的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設立了營業場所。繼1865年,在大陸的第一家分行在上海成立後,1866年,滙豐銀行在漢口、福州、寧波、汕頭設立代理處。隨後,滙豐銀行又陸續在多個城市設立分行,分別是1873年在廈門,1876年在煙台,1879年在九江,1880年在北海和廣州,1881年在天津,1889年在北京,1892年在營口(牛庄),1894年在鎮江。

進入20世紀後,滙豐銀行又陸續於1912年在青島,1915年在哈爾濱,1917年在瀋陽(奉天),1922年在大連設立了分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時任經理摩爾斯多次與英國駐重慶大使館聯繫,商議在渝開設分行的事宜,1943年在重慶設立了分行,業務主要是給英國政府軍事代表和文官代表開立存款帳戶。

重慶分行雖然業務一般,但對於滙豐意義重大,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延續了滙豐的香火,摩爾斯已經著眼於戰後的復業。抗日戰爭後,滙豐經過判斷時局,又在南京買了大塊地皮,準備建立分行,扶植蔣介石政府,但尚未建設,南京就解放了。

截止到1932年,滙豐銀行的存款餘額高達9.3億港幣,接近中國各行存款數量的一半。當年中國採取銀本位制,金銀兌換率變動極大,滙豐銀行設有電報間,每日從世界各大都市拍來行情密報,消息異常靈通。經理清早到行,先到電報間查閱密電,了解世界各地會對行情,再根據上海市場的需要,於每個營業日的上午九點半掛出當日的外匯牌價,成為黃金買賣和一些進出口貨物行市的依據。

1935年以後,外匯牌價名義上由國民政府的中央銀行掛牌公布,但實際上仍受滙豐銀行的支配和操縱。至此,滙豐銀行的勢力達到了一個巔峰,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中國的財政總管。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滙豐銀行在華的業務一落千丈。香港總行被日本橫濱正金銀行接管,1943年1月13日,英國樞密院下令滙豐總行遷設倫敦。

總結滙豐銀行誕生至此的發展歷程,滙豐和當時在華擁有特殊地位的英國官方勢力緊密結合起來,很快成為「大中華」地區金融資本之霸主,並成為大英帝國插在清朝身上吸血的管道,對於英國從中國進行金融掠奪,中國逐漸陷入積貧積弱的深淵,立下了永載史冊的「汗馬功勞」。

中國的第一條鐵路——淞滬鐵路,融資機構是滙豐;第一次運用近代化後勤體制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左宗棠遠征新疆,其「大總管」胡雪岩雖出身中國舊銀號,但籌措資金的最大頭卻來自滙豐;「同治中興」、籌辦洋務、建設北洋艦隊、籌措甲午戰爭軍費,同樣少不了滙豐的影子;辛丑條約清廷向八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白銀,托收銀行的第一家就是滙豐;辛丑後清廷力圖重振,向英、德、法、俄四國大舉借債,承辦行是滙豐;清朝覆滅,民國「善後大借款」,承辦行同樣是滙豐。

自咸豐三年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中國總稅務司一直由英國人把持,滙豐成了總稅務司的「御用銀行」,並藉此自民國五年(1916年)起獲得首存保管全部中國內債的權利,僅此一項就足以笑傲同儕,旱澇保收了。當時上海大型企業中最有效益的是英資企業,其中三大洋行(怡和、太古、沙遜)和四大托拉斯(頤中、亞細亞、卜內門、中國肥皂)都是滙豐的「老關係戶」,彼此互相依存,共同支撐在中國的市場壟斷地位。

由於地位特殊,財源滾滾,滙豐的地下金庫里存滿了黃金、白銀,每天早上9點半滙豐掛出的外匯牌價,是全中國各種金融、投機和大宗商品市場的基準價格。民國二十一年是中國所謂「黃金十年」的頂點,這一年滙豐在華存款餘額高達9.3億港元,佔全中國當時所有商業銀行存款餘額總數的近50%,可謂威風十足。

綜上所述,在當時,中國的金融中心在上海,上海的金融中心在滙豐。滙豐銀行樹立起了外資銀行在近代中國的一面旗幟,是當之無愧的金融帝國。

著名經濟史學家汪敬虞在其所著《19世紀外國在華金融活動中的銀行與洋行》中提到,「19世紀外國在華金融活動的形勢,可以用兩句話加以概括,一是在整個外國的金融活動中,英國居於主導的地位;一是在英國的金融活動中,滙豐銀行居於主導的地位」。當時的上海英文報紙為它捧場道:「在東方的全體企業中,無論在發展的速度方面、在成就的可靠方面、在基礎的穩固方面、在前景的美妙方面,很少有幾家能趕上滙豐銀行。」「它的成功,在銀行史上是空前的。」

二戰結束後,各地在華分行復業,但此時的世界格局中,英國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滙豐曾經的輝煌也是一去不復返了。新中國成立後,滙豐在中國的許多分行先後停業,只有上海、天津、北京、汕頭等繼續營業,但業務實際已經限於停頓。最終,滙豐銀行與新中國政府達成協議,將全部資產、房產轉交中國政府。

滙豐上海分行舊址:

1865年4月,滙豐銀行上海分行成立。上海開埠後,外灘的土地變得寸土寸金,滙豐銀行只能租用今外灘中山東一路19號的匯中飯店作為營業用房,規模並不大。1874年,因業務量增大,原有樓房已滿足不了銀行的需求,滙豐以6萬兩銀元的價格購買了位於海關南側,今中山東一路12號(與福州路交口處)原西人俱樂部的草坪和空地,不久就建造了一座三層的樓房。

建築高二層,一層的入口建有半圓弧形門廊,有四根愛奧尼克柱支撐,二層有寬大的陽台,可供休憩和商談。二層窗戶上方排列著三角形和半圓形的山花,窗樘的造型帶有明顯的英倫痕迹。在19世紀70年代的外灘,滙豐銀行算得上是一座精美的建築。19世紀末,為了擴大使用面積,滙豐銀行對入口處做了一些改動,把圓形的門面改成了矩形,上方的陽檯面積也進一步擴大。

進入20世紀,滙豐銀行已經在舊中國金融領域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上海分行作為滙豐在大陸的管轄行,是資金調度的樞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彰顯自身的實力,滙豐銀行早就有對原建築進行翻建的打算,但由於一戰的原因,計劃暫時中止。直到1921年,工程才得以恢復。

滙豐銀行買下了南邊的外灘10號美豐銀行,外灘11號的別發洋行的地皮,拆除了自己的建築,共斥資1000萬元(相當於當時外灘所有建築物造價總和的一半以上),在原址上興建了一座七層高雄踞上海灘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大樓。

這座建築由公和洋行的設計師凱德納設計,德羅洋行承建,佔地9438平米,建築面積23415平米,歷時兩年時間完工。1923年落成時,被英國人自誇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華貴的建築」,它也是外灘第一座由正統歐洲設計師所設計的建築。

6月23日的落成典禮上,上海各界知名人士均來道賀,包括當時控制上海華界的軍閥何豐林。該行總董藍恩在典禮上,發表了一篇侮辱中國的演說:

「深信中國將來有希望,商務必發達。今日中國政治及社會情形雖多可悲,致受外人之干涉,倘至必要時,則外國雖以武力為後盾亦無不可。蓋非此不足以恢復中國之秩序,且為大多數受害之中國人所歡迎。鄙人深信今日可憾之情形,惟有各國可救濟」。

過了不到一百年,中英之間的關係幾乎顛倒過來:一個年邁的老佛爺,一個等不到繼位的太子,一個瞻前顧後的(前)中堂,一支衰敗的海軍,一個沒落的帝國,外有列強虎視眈眈,內有亂黨伺機分裂。一百年前說的是是大清,如今則是大英。

在今天的上海外灘,滙豐銀行大樓依然是佔地最多、門面最寬、氣勢最壯觀的建築。仍然值得好好參觀一下,當年鼎盛的大英帝國在中國留下的建築珍品。

建築比例嚴整,中央對稱,採用縱橫三段式的建築形式。建築由位於中央的穹頂統率整體,巨大的穹頂是鋼結構的,所用材料是從英國定製的。穹頂上下兩層,四面均有券門,並以柱式及山牆裝飾,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

建築橫向的三部分,兩端採用「實」的處理,中段採用「虛」的處理,由六根巨大的科林斯巨柱貫通三層,中間的柱子是雙柱排列。縱向的三部分,下面的入口由三座恢弘的石砌拱門組成,六扇大門精緻莊重,門廳是八角形,中間有三個銅鑄轉門。

門口蹲著兩隻雄獅,開口吼叫的那隻叫做「史蒂芬」,是為了紀念曾經的滙豐經理史蒂芬,另一隻閉口的名為「施迪」,是為了紀念時任上海分行的經理施迪。據說滙豐為了顯示其獨一無二性,在英國鑄就後就毀掉了模具。滙豐還仿製了另外兩對,分別於1935年安放在香港皇后大道1號滙豐大樓前,2001年安放在倫敦滙豐總部大樓門前。上海的這對銅獅現收藏於上海歷史博物館。

大樓底層和二層由銀行使用,上面四層出租給其他洋行使用,頂部有一座二層高小塔樓,是會議室、餐廳、休息室。大樓內有兩個營業廳,一個在地層中央,高二層,這是專門接待外國人的營業廳。底層西南角有一個小營業廳,是專為華人使用。

建築內部的處理採用古典主義風格,裝飾極盡奢華,大廳內的柱子、護壁、地坪、台階都採用大理石貼面,屋頂部是藻井式天花板。大廳牆沿及暗角都裝有暖氣設備和冷排風系統,使用的設備居遠東銀行界之冠。

法國盧浮宮藝術總監曾稱:「目前世界上僅發現了6根直徑1米,高6米的完整大理石柱,2根在盧浮宮,其餘4根支撐著滙豐銀行底層的天棚」。

建築穹頂的下方和立柱之間裝飾以三組壁畫,是滙豐銀行大樓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位於穹頂中心的是太陽神圖案,象徵著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外圈第二層是12星座圖,個個風格獨具,形態鮮活,環繞著太陽在宇宙間運行,第三層是滙豐銀行各分行所在地的城市: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曼谷、東京、加爾各答。圖案分別以各處分行的建築物為背景,並分別以自由女神等8位天神為象徵,展示了滙豐銀行在全球的業務發展與資本擴張。上海的畫面背景是滙豐和海關大樓,主體是航海女神,還有象徵長江和海洋女神的上海商旗。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侵佔上海租界,滙豐銀行被日軍接管。抗日戰爭結束後,又重新復業。新中國成立後至改革開放前,滙豐銀行遷到圓明園路蘭心大樓內辦公,成為經營中國政府指定的外匯業務的銀行之一。現在,滙豐銀行上海分行的行址遷到浦東大道一號。除二戰中,暫停在滬業務外,滙豐在上海的歷史已經有150餘年。

滙豐銀行原址大樓在新中國成立後兩次易主。1955年,上海市政府遷入辦公,這座建築一度被稱為市府大樓。在政府使用的時間裡,許多人認為壁畫覺得不符合政府形象,要將其毀掉。這時,有人提議那樣太費事情,不如拿東西擋上,於是,就用石膏把它覆蓋起來。1995年市政府從這裡遷出。

1997年,通過置換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遷入這裡辦公。浦發向英國有關方面索取了當年的資料,在回傳的內容中,驚奇的發現了這些壁畫。於是,在進行裝修的時候,小心翼翼地拆開了那封閉了幾十年的石膏外殼,「世紀壁畫」重見天日,當時稱為轟動上海灘一時的大事。如今,上海滙豐銀行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TAG:銀行 | 中國 | 金融 | 英國 | 滙豐銀行 | 中國金融 | 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