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大意(第11集/文字)凈空法師主講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大智度論大意 (第十一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11
請掀開經本《大智度論》第十一卷:
在這一卷當中,一開端是介紹舍利弗尊者的因緣,也就是關於舍利弗的一段故事。舍利弗尊者在世尊的會下是智慧第一的大弟子,在一般經典裡面所列的上首大眾之中差不多都有他,這與目犍連兩位是齊名的,一個代表的是智慧,一個代表的是神通。舍利弗就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代表神通第一,凡是經典裡面有他們的名字在,那一部經典就代表著有智慧與神通。他的因緣公案在這裡面有不少頁,相當長,諸位自己可以去看。我們只將裡面重要的部分提出來給諸位說說。第五頁:
【答曰。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須菩提於弟子中。得無諍三昧最第一。無諍三昧相。常觀眾生不令心惱。多行憐愍。諸菩薩者。弘大誓願以度眾生。憐愍相同。】
在這段裡面,這是假設有人問,提出一個問題。在佛法裡面舍利弗是表智慧第一,可是須菩提也表智慧,表法用一個人就夠了,何必要用兩個?《金剛經》的當機者就是須菩提,《楞嚴經》六位上首的表法裡面也有須菩提。在這地方給我們解釋得很清楚,須菩提著重在『無諍三昧』,這在《金剛經》裡面也說得相當詳細,他也代表智慧,但是著重在無諍三昧。無諍三昧是個什麼樣子?這裡就說出『無諍三昧相』,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從哪裡學起?『常觀眾生不令心惱』,惱就是心裡生煩惱,常常觀察一切眾生,就是跟一切眾生往來的時候,不要叫眾生生煩惱心,這是無諍三昧之相。『多行憐愍』,對眾生有平等普遍的憐憫心,眾生於世出世間一切事理迷惑顛倒,造業受報,苦不堪言。一個悟了道的人對於眾生沒有不起憐憫心的,沒有不生愛護心的,解救眾生的苦惱都來不及了,怎麼可以再叫眾生生煩惱?這是無諍三昧之相,也是無諍三昧的修法。
『諸菩薩者』,從初發心到等覺,這是講諸菩薩,他們的弘大誓願是以度眾生為終極目標。我們講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以第一願為主,「眾生無邊誓願度」。怎麼度法?佛法是以完善的教學令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是屬於教學的工作,離苦得樂是教育的成果,是採取這樣的方法。一切的苦都是從迷來的,迷信還是苦,可以說迷信是一切苦的根源。唯有大智慧才能夠破除迷信,所以這部書叫《大智度論》,唯有大智才能度迷惑,才能度迷信,才能夠度苦海。諸菩薩要完成這個願,換句話說,無諍三昧是必須要修學的。在世尊的弟子當中,須菩提尊者給我們做了一個示範,也可以說是專修無諍三昧的一個老師,他教給我們就是要教無諍三昧。第七面:
【須菩提觀諸法空。是為見佛法身。得真供養。供養中最。非以致敬生身為供養也。】
這是講到我們修供養。佛在經裡面提示我們,真正的供養是要親證法身、一般禪家所說的明心見性,這是真正的供養;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說,一心不亂是真供養,這是我們必須記住。並不是此地講的『致敬生身』,生身是佛他在的時候的身體,釋迦牟尼佛活在世間的時候,你一天對他磕三千個頭也不是恭敬供養。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一天拜他三千拜都不叫做恭敬供養,何況現在泥塑木雕的像擺在這裡,你一天給他磕三千個頭,那怎麼能叫恭敬供養?諸位要好好想想這個道理,成佛,成佛是幹什麼的?成了佛不是坐在那個地方天天叫人家磕頭來拜我的,那個成佛也很難過。成佛是成就圓滿的智慧德能,而後為一切眾生造福。佛教教育最高的目標就是教人明心見性,你明心見性了,諸佛菩薩教學這個願望就圓滿,這叫做真供養。其餘我們常講的財供養、法供養、恭敬供養,所有一切供養都是向證得法身這個方向走,一切的供養都是為眾生做為明心見性的增上緣而已。諸位要能夠認清這個目標、這樣一個方向,你在佛門裡才談得上修供養。供養是很重要的一個修行方法,在十大願王裡面廣修供養,你要是不知道這個方向,你的路就走錯了,供養的時候絕不是供養佛,是供養魔,妖魔鬼怪去了。自己要向佛道上走,佛道是覺道,是大智大覺的道路上走,然後才能看清楚別人是不是也在大智大覺的道路上走。我們所修種種供養是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幫助自己行菩提道,也接引眾生都歸入菩提道,這就叫做真供養。這是我們必須要明了、要記住、要修學的。
這一段都是在舍利弗的因緣裡面。在第十一面論文解釋「一切種智」,一切種智這名詞也是個很普通的佛學名相,我們常常會看到,也常常會提到。究竟怎樣講法,此地有個解釋。在第十二面解釋「一切法」。第十三面倒數第三行以下這是解釋一般的疑問。第十四面有兩句我稍微提一提,這是與我們修學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尤其是在我們現前的階段。十四頁:
【是菩薩發大心。普為一切眾生求大智慧。】
由此可知,菩薩發心求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如來果地上圓滿的智慧,菩薩求一切種智目的不是為個人,目的是為一切眾生,這才叫做菩薩的大心大願。我們現在學佛是障礙重重,每天不能說不用功、不能說不精進,天天都在干,好像行解相應、讀誦受持我們都從來沒有間斷過,自己為什麼不開悟?愈學愈迷惑,愈行愈顛倒,這個原因在哪裡?經論要是讀多了,我們應該能夠覺察得到,我們的原因,沒有真正想著「普為一切眾生」,我們的修學都是為自己,哪裡想到成就別人、能夠幫別人的忙?沒有想到,因此我們每天所乾的與佛法根本不相應。如果心量還是這麼小,再搞上三百年也不能入門,也跟現在沒有什麼兩樣,這是我們要牢牢記住的。
好,我們念念當中是為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又不接受、又不肯學,怎麼辦?那是緣的事情。哪一種緣?增上緣。沒有增上緣不要緊,我們的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決定不能中斷,我念念都有這個心,都有普度一切眾生的心,都有幫助一切眾生的心。一切眾生他迷惑顛倒不能接受,那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對自己來講,圓滿功德,天天開智慧,天天有入處。並不是說有這個機會我們度眾生,自己才能覺悟、才能入道,沒有這個機會就不能了,不是如此。所以大乘佛法裡面常講,「發意圓成,圓滿功德」,發心圓滿了,功德就圓滿,做與不做都圓滿。他不是不做,他是沒有機會,念念都在心,所以他的功德是圓滿的。如果只發心沒有意思去做,有這個機會自己還要推三推四不肯去做,那他這個功德是不圓滿的,那個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發心是念念都想做,沒有機會他功德還是圓滿的。我們一定要發圓滿的菩薩心,我們有多少力量做多少,有多少緣分做多少,絕不可叫它一天空過,這樣才相應,才能入道。:
【複次。若不以理求一切法。則不可得。若以理求之。則無不得。】
這就是我們佛門裡面常說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但是求要如理,如理如法的求沒有不得的,如果不依理不依法去求,則不可得。所以在佛門裡面,你看有很多人求願,有人得了,有人得不到。如理如法的求,決定可以得到,這是我們不用懷疑的。因此你要有求、你要有願,你先要明理。道理不懂得、方法不懂得,看到別人求到了,你去求求不到,那是我們自己不如法、不明理。西方極樂世界萬修萬人去,只要你懂得理論、懂得方法,依照理論方法去修學,決定不落空,決定有成就。你要是不明理、不懂方法,看到別人拿著念珠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你也是依樣畫葫蘆,也在那裡阿彌陀佛,人家念了兩年去了,你念了一輩子去不了。所以只模仿別人的那個樣子不行,一定要懂理論、懂方法,世出世間無論你求什麼,沒有求不到的。
諸位一定很關心,到底怎麼個求法?我們現在心裡要求的太多了,你好好的去念《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是一部最簡單、最扼要的修學有求必應的方法,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貴得富貴、求長壽得長壽、求兒女得兒女,沒有求不到的。其他的經論當然比較深,那是一部最淺顯的書,它是如理如法。我們學佛的同修們最好是從《了凡四訓》下手,以這個為基礎。《了凡四訓》是講道理的,講理論、講方法,可是功夫是用在《感應篇》,《了凡四訓》所修的功過格就是在《感應篇》。功過格好像我們這裡有一本書叫《德育古鑒》就是功過格,它的名稱不叫功過格,叫《德育古鑒》,那裡面就是《感應篇》功過格。裡面有許多小故事,在佛門裡稱做公案,就是過去人他們所修的有些感應的事迹。雖然是文言文,但是都是很短篇的,並不難讀,那是一部非常好的書。我們在早些年曾經翻印一次,沒有多久都送完了,最近我們又翻印了一次,現在這個書我們這裡還有。
《大論》裡面也說了,在第十五頁一直到十七頁的末了,論的末了是釋迦牟尼佛教舍利弗尊者觀鴿的因緣,這裡頭有一段故事,在第十五頁倒數第五行最後兩個字開始,一直到這一篇的結束。這段公案所顯示的實在是講人身難得,尤其是得人身之後,再要得一個聰明利根那尤其是難。雖然是難,你要是如理如法也就不難,不懂得理論與方法確實是難。我們應該仔細的去看它。向下有相當長的一段經文,一直到第十八卷末了,這是講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諸位常常到講台上講六度總是感覺到很苦,上了台沒話好說,你看看這地方太豐富了,要照這個論來講六度,你要是一句一句細細講,一年都講不完,這裡面的意思太豐富了。
十七面倒數第四行大字,就是標題「釋初品中檀波羅蜜義」,檀是梵語檀那的簡稱,翻成中國意思就是布施。我們在此地也不能夠按照論文一句一句給諸位解釋,也是在這裡面提出重要的部分來給諸位做簡略的介紹。請看二十一面:
【問曰。云何名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能具足六波羅蜜。答曰。如是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空非實。非我非無我。非生滅非不生滅。如是住甚深般若波羅蜜中。於般若波羅蜜相亦不取。是名不住法住。若取般若波羅蜜相。是為住法住。】
我特別提出這句,這句裡面頂重要的一點啟示就是教我們要不住相。六度裡面是以般若波羅蜜為主,這就是如理,前面五度是屬於事相,是如法。如法不如理不叫做度,不叫做波羅蜜,波羅蜜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就是度的意思,這個度也當作圓滿講,毫無欠缺,圓圓滿滿。假如沒有理論做依據,我們單從事相上修,這功德不圓滿,不圓滿就不能叫波羅蜜。我們單單在事相上修有沒有好處?有好處,佛法裡面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修的善事當然有善報,不如理的,理是什麼?理就是般若波羅蜜。我們修布施,布施裡面沒有高度的智慧,雖修布施,他的果報是在人天,得人天富貴福報,不能超越三界,不能夠了生死證菩提。如果我們修布施,這種功德要能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布施裡面一定要合理,就是與般若波羅蜜要相應。般若波羅蜜表現在哪裡?表現在前五度上,前五度是事,在事裡面行理、理裡面行事,所以說離開前面五度就沒有般若波羅蜜。離開般若波羅蜜,前面五種是世間的善行,不叫做波羅蜜。這地方告訴我們很重要,般若波羅蜜也不能住,就是不能取、不能著相。如果一有取著,這個般若波羅蜜也就變質,也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這個到以後還有很詳細的討論,這個文非常之長,在這地方特別提醒我們應當要注意的。
在底下一段,二十二面倒數第四行,解釋「初品中贊檀波羅蜜義」,這就解釋布施度的意義。我們懂得布施的意義,才肯發心修布施,不懂意思要叫人布施很難。可是菩薩法給諸位說,我們平常講八萬四千法門,四弘誓願裡面說「法門無量誓願學」,那個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可以歸納成一個總綱領,這個總綱領就叫布施,布施的妙意真正是不可思議,布施的功德無量無邊。實在說,人家曉得布施是一樁好事,這是一般人都知道。布施是好事,好在什麼地方,一般人就說不上來。究竟有多麼好?給諸位說,等覺菩薩都說不出來,這真正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我們初學佛的時候,對佛法當然是非常的嚮往、非常的羨慕。我在民國四十二年第一次去拜訪章嘉大師,見面第一句話我就請教他,我說佛法有這麼好,有沒有什麼方法叫我們直截了當一下就入進去?不要拐彎抹腳,太麻煩了。我這問題提出之後,章嘉大師在那邊跟我面對面靜坐,坐了二十分鐘,他眼睛看著我看了二十分鐘一句話都不說。然後才慢吞吞的說,有,「看得破,放得下」,給我講了六個字。我沒有他那個定功,我聽了之後立刻就再追問下去,從哪裡下手?看得破、放得下從哪裡下手?大概又過了十多分鐘,才告訴我兩個字「布施」。我第一次跟他見面的時候大概在那邊坐了一個多小時,談了二、三句話。送我出來的時候,笑瞇瞇告訴我,「今天我教你六個字,你回去做六年」。諸位你想想如果你要碰到這個老師,給你講六個字,你回家去布施,布施六年去,你干不幹?你不幹就不得受用。我那時候也是迷迷糊糊,對佛教道理不甚懂得,他教我做,我回去就做,就認真的去做了六年。
六年布施到什麼程度?布施到身上乾乾淨淨,只有兩套換洗衣服跟一個棉被,其餘都沒有,都布施光了。有沒有好處?有好處,有感應現前,差不多什麼事情好像能夠預先知道。你要不做那怎麼行!要認真的去做。這是我頭一次接觸到佛法,我這個因緣很殊勝,遇到這位大師,第一次見面就這樣教給我。以後再讀些大經大論,愈覺得這個老人家講的話有道理,真是開門見山、一針見血,我們修學少走了好多的冤枉路,不肯干不行!這段就是說明布施度的功德利益,世間人知道的確實不多,所以行之不力。二十二頁倒數第二行:
【檀有種種利益。】
從這地方起,一直到二十三頁倒數第五行的最後一個字,這九行文是應該要背誦的,實在講從這以下一共有三十行文,要能全背當然最好,不能全背你就背前面的九行文。向下六度裡面,說實在話,需要背的文字是相當之多,不背不能明其義。這對我們實際上修行有很大的幫助,這裡我不必解釋了,重要的地方我給諸位念幾句。二十四面:
【複次。大慧之人。有心之士。乃能覺悟。知身如幻。財不可保。萬物無常。唯福可恃。將人出苦。津通大道。】
這幾句話就是教我們要行布施修福,福是靠得住的,其他的都靠不住。
【生死輪迴。往來五道。無親可恃。唯有布施。】
『五道』就是六道,他把阿修羅道合在天道裡面。六道輪迴裡面沒有可以依靠的,能夠依靠的就是修布施。布施的人有福,布施的人這種福報具體的說明,前面九行我沒有念,前面九行諸位自己去背,在二十五頁第二行:
【布施之德。富貴歡樂。持戒之人。得生天上。禪智心凈。無所染著。得涅槃道。布施之福。是涅槃道之資糧也。】
這幾句話意思都非常的明了。我們要想求涅槃之道,換句話說,涅槃道上的資糧不可不具足,沒有福的人不能夠有任何成就。諸位還得要仔細的想一想,這個福絕不是指世間的富貴,世間人所謂「貴為天子,富有四海」,那不是真正的福報,那是有限短暫的福報,彈指就過去了,所謂是世間有漏的福報,不是真福。這種福報是念念增長、天天增長,所以是稱性的,才叫做檀波羅蜜。
檀波羅蜜怎麼修法?要以大心去修,要以無諍三昧心去修,要以真正懂得如何利益一切眾生去修。利益一切眾生,不是叫眾生得衣食、得財富,叫眾生得一切物質上的享受,那是枝末不是主;而是要叫眾生開智慧、破迷惑,叫眾生個個人把心胸打開,能夠包容天地,能夠舍自己,這就是布施,而為一切眾生去造真正的幸福。所以他是以智慧為基礎,不是感情作用的。前面講菩薩憐憫,是憐憫眾生迷惑顛倒,而不是著重在果報上。眾生畏果,菩薩畏因,果報縱然受一期,是有限的、很短暫,苦不了多久,問題在因上,如果他覺悟了,這苦很快就可以離開;他要是再迷惑下去,那就麻煩大了,他這個苦報是一期比一期嚴重多了。
底下要講布施的形相,二十五面第四行,「釋初品中檀相義」。這一段說明布施的形相意義,重要的是教我們要學清凈的布施,要學如法的布施,要我們離開不凈的布施。為什麼?不凈的布施,不凈就是帶著迷惑的布施,凡是沒有依般若波羅蜜的布施都叫不凈施,諸位要記住,這個境界相當的高。換句話說,我們還沒有大徹大悟,我們的布施都不凈。為什麼?我們的布施都帶有私心,都帶有自己的慾望,縱然說我這個布施是為成佛,也不行,你還有成佛這個私心在,你能成得了佛嗎?成不了。為什麼成不了?你這心裡有佛就是障礙。心裏面乾乾淨淨就自然成佛,心裡有個佛反而障礙了成佛。所以布施要以清凈心、要以智慧之心、要以救護眾生之心來修。
怎樣叫做凈、怎樣叫做不凈,這段裡面都有詳細的說明。在二十七面,一共有八行半文說明清凈布施的功德。如果諸位真正想學,這八行半也應該要把它背起來,因為你能夠背誦,在日常修學當中才能夠提得起觀照功夫,依教奉行。
【當布施時。諸煩惱薄故。能助涅槃。】
這句話是總說。
【於所施物中不惜故除慳。】
『惜』就是吝惜,沒有吝惜,所以慳煩惱斷掉了。
【敬念受者故除嫉妒。】
接受布施的人,縱然他是貧窮下賤之人,我們布施給他,對他要存敬重之心,為什麼?斷我們自己嫉妒煩惱。
【直心布施故除諂曲。一心施故除掉。深思惟施故除悔。觀受者功德故除不恭敬。自攝心故除不慚。知人好功德故除不愧。不著財物故除愛。慈愍受者故除瞋。恭敬受者故除憍慢。知行善法故除無明。信有果報故除邪見。知決定有報故除疑。如是等種種不善諸煩惱。布施時悉皆薄。】
漸漸的薄,薄到最後就可以斷。
【種種善法悉皆得。布施時六根清凈。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內心清凈。觀果報功德故信心生。身心柔軟故喜樂生。喜樂生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實智慧生。】
這就是般若智慧現前。
【如是等諸善法悉皆得。】
這些都希望諸位要把它念得很熟,最好是能夠背過,我們才曉得怎樣修。修布施那個功德實在無量無邊,這地方只舉幾個例子而已。確實能夠斷煩惱、生智慧,所以不明理、不如法的布施,布施之後生煩惱。何以說布施生煩惱?我布施了,聽說佛門裡常講舍一得萬報,我今天布施一塊錢,天天在等著一萬塊錢什麼時候掉下來,天天念著我這個萬報沒有來,煩惱就生了,「我吃了虧,你看我一塊錢丟掉了,被佛菩薩欺騙了,起怨恨心,就遭無量的罪過。接著底下這個文是講施心能夠等似八正道,這段諸位自己去看。二十八頁:
【複次。有人布施。是三十二相因緣。】
前面我們是在《華嚴經疏論纂要》,引用清涼《疏》裡面說三十二相的業因,現在《大智度論》裡面我們又讀到布施是三十二相的因緣。我們要如理如法的修布施,才能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好相難得,看不厭,我到台灣只看到一個人的相好,看不厭,章嘉大師。今天這裡掛了一張照片,你們看看,真正是看不厭,相貌實在是好。這也是多生多劫修來的,章嘉大師是真正的愛人,是想成就人,可是人家不親近他,有什麼辦法?無可奈何。有一次他給我講的時候也感慨萬千:我一點架子都沒有,什麼人來見我,隨時來見我,我都會見他,有些人誤會了,認為好像我架子很大,一般人見不到,不是這樣的。可是外面確實認為章嘉大師架子太大了,不容易見到他,實際上人家不是如此。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我要不是遇到他,不會學佛,就是他這個老人太慈悲了。自從認識他之後,他就規定每個禮拜天要到他那裡去見一次面,我跟他三年,不管有沒有事,禮拜天一定要去。如果有個一次、兩次沒有去,他就會派人來找我,「是不是生病了?怎麼樣?你怎麼沒有來?」搞得不去也不行。那時候我對佛教還沒有太大的信仰,我覺得這個老人真慈悲,所以他講的話我都相信,我都能夠去照做。在三十面第三行後半以下這一大段文,諸位把它看一看,不會背沒有關係。這底下是總論布施果報不虛,決定是真實的,頂重要的是我們要深信不疑,然後我們依照這個理論與方法來修學。第三十二面:
【複次。有世間檀。有出世間檀。有聖人所稱譽檀。有聖人所不稱譽檀。有佛菩薩檀。有聲聞檀。】
『檀』就是指布施,這段以下是給我們說明布施有種種,此地也只是提出綱領。世間布施也是無量無邊,出世間布施也是無量無邊,舉幾個綱領來說,布施種類是很複雜的,並不很單純。這裡它幾個大綱,就是大的區別,我們要分得清楚,哪些是我們應當努力去修學的,哪些是我們應該要避免的。譬如佛菩薩所稱讚的,我們應當要學;佛菩薩所不稱嘆的,我們就應當要避免。在現前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譬如以善心成就人的學業、成就人的事業,他這個學業與事業都是屬於正法,我們布施他、幫助他,這是諸佛菩薩所讚歎的;如果那個人是作小偷、作強盜,他沒有交通工具、沒有手槍,你也去布施他,這就是幫人做壞事,那是諸佛聖賢不會讚歎的。所以於他自己、於社會大眾有利益的,我們就要做。
利益裡面說起來都相當不簡單,為什麼?有真有假,所以在《了凡四訓》裡面講善與惡有提出十大綱領,就是十種揀別,有真有妄,有些似是而非,當中還有變的,最初發心是真心,到後來變質了,變成虛偽的、變成假的。最初像慈善公益事業,這個確實有,辦孤兒院最初發心是真心,是想救濟貧苦,孤兒院一辦成之後,到處外面捐的錢多的時候,自己家裡發大財了,「捐來的一百萬用在孤兒上用十萬就可以,我很對得起他了,另外九十萬我自己要享受」,變質了。當初是菩薩,到最後變成羅剎,這事可怕極了。所以像這些我們都要辨別,初發心真是成佛有餘,就是眾生這個心沒有名聞利養在的時候都是菩薩心、都是善心,那個名聞利養一擺在前面,自己就迷惑,不知不覺就墮落了。這種情形不但是現在,自古以來就有,所以你要是沒有智慧去揀別,他從前做的是善事,以後變了質,你還去布施他、幫助他,那就遭了、壞了。所以最初佛菩薩讚歎他,後來佛菩薩也不讚歎了,這些我們都應該要曉得。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佛菩薩檀』就是大乘布施,『聲聞檀』是小乘布施,當然大小乘布施我們都應當要修學,可是我們學大乘佛法,我們要偏重在大乘上。可是遇到小乘的境界,遇到小乘布施緣,我們不能不做,「他是小乘我不布施」,這也不可以。無惡不作的壞人他餓著肚子沒飯吃,「這個壞蛋我不給你」,那也不可以。對於惡人怎樣?他急需要的我們要供養他、要布施他,不要布施得多,布施多他做壞事,「你吃飽穿暖就夠了,不能給你多」。對真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布施給他多,多多益善,為什麼?他多了能做大善事,能夠利益廣大的眾生。這就是布施心要平等,布施的心要清凈,布施是對事不對人,這才是諸佛菩薩之所讚歎。在三十四面有幾句話是勉勵我們的:
【人命逝速。疾於電滅。人身無常。眾苦之藪。以是之故。應行布施。】
這就是教我們要了解事實的真相,不要迷戀自己的身心,要知道自己現在有健康的身體、有富足的生活,正是我們培福的好機緣。這個機緣要是過去了,以後再得到這個機會不容易。第三十六面有幾句話很重要,這等於是這段的結論,如果不看前面,不知道它前因後果,我們在此地由於時間的關係,只能夠略略的提一提:
【此諸婆羅門皆出家持戒。清凈入道。何以乃言無有福田。凈居天言。是菩薩為佛道故布施。今此諸人皆是邪見。是故我言無有福田。】
布施種福要曉得,他的福報修得再多再大,如果他知見不正,不是真正的福田,這是我們要記住。由此可知,真正福田是正知正見。正知正見也有等級的分別,我們從最低的來看起,以人天的知見,是在孝親尊師、五戒十善、慈悲喜舍,他要真正是這樣的見解,也是這樣的做人處事,那他是人天真正的福田,我們在他那裡學修布施供養,可以得人天的福報。佛菩薩的正知正見是三學、三慧、四弘誓願、普度眾生,這是諸佛菩薩的正知正見,他的見解與他的行持完全能夠相應,這是佛法的福田,我們在他那裡種一點點福,一定有收穫,所謂功不唐捐。如果不是這樣的存心、不是這樣的修為,他就不是真正佛法的福田。像這些裡面的揀別在《大論》裡面都很詳細,都教給我們。在第三十九頁給我們解釋內施與外施,實在就是這段經文可以合《華嚴經.第六迴向品》參考來讀。「第六迴向」如果諸位要是讀的話,先看《華嚴經》的科判表解,你把第六迴向章找出來,那裡面舉的有六十種布施,內施、外施、財施、法施說得非常的清楚,一共舉六十種例子。從四十一面以後這是解釋法布施,布施功德裡面是以法布施為最,就是為第一。我們在四十一面也念幾段:
【問曰。如提婆達。呵多等。亦以三藏、四藏、聲聞法、摩訶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獄。是事云何。】
這是講法布施。提婆達多也是相當了不起的人,也是通達三藏十二部,平常也講經說法,以法布施,可是他墮地獄了。這裡問,這是為什麼?
【答曰。提婆達邪見罪多。呵多妄語罪多。非是為道清凈法施。但求名利恭敬供養。噁心罪故。提婆達生入地獄。】
他是生身陷入地獄。
【呵多死墮惡道。】
這地方我也不必詳細解釋,諸位好好念念。天天說法布施,知見要是不正還是墮落。千萬不要說,「我們是法師,天天講經說法利益眾生,我還有什麼罪業?西方極樂去不了,來生人天福報總有吧?」其實不然,我們講堂成立的時候,最初講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現在他們同學們練習講,還在講。你看看講到安世高那段公案,安世高的同學在生的時候是三藏法師,明經好施,只是有一點瞋恚的習氣。在當時出家人是托缽,三衣一缽,沒有任何積蓄,他天天辛苦為法奔忙,教化眾生。每天到外面托缽,不一定天天都托到滿缽、菜飯都是很適合自己口味的。有的時候托缽菜飯不好,冷飯剩的菜,心裏面就不太高興,「我一天到晚為大家,他給我的什麼!」心裏面就這麼一念不高興,結果墮到畜生道里蛇身。安世高得道,他們是同學,去救度他。所以,自己為法、為眾生,稍稍有一點不如意心裡不高興,都要落在惡道。
今天我們弘法利生,這裡不如意、那個信徒沒有送錢來幫忙我、這個又跟我過不去了,你心裡要是一念瞋恨心,將來都是地獄果報。你做一輩子大法師弘法利生,我相信你也比不了安世高的同學,你也比不上提婆達多。你看看他們的果報、他們的樣子,我們將來果報比他們更慘!這是心裡有罪,邪見罪多,不是真心的,為名聞利養,為貪圖別人恭敬,為了自己私人的目標,不惜用任何手段。我們曉得要真正有悲心,看到這些人造作罪業,就是阿鼻地獄已經挂號註冊了,拉都拉不回來,你說可憐不可憐!所以此地講菩薩悲憫一切眾生,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經論裡面講得都非常清楚,千萬不要粗心大意就這麼看過去,以為這不見得是實在的,到以後你自己墮落受苦了,你不要冤枉佛菩薩預先沒告訴你,老早就告訴你了。在這一面最後一行,這是講成就施行的幾句話:
【譬如財施。不以善心。不名福德。法施亦爾。不以凈心善思。則非法施。】
財布施、法布施,一定要以清凈心。
後面有一段公案在四十二面,這段公案是講法布施,花果之報。前面一段是講花報,到第四十三面後面偈頌,倒數第二行起一共有兩首,以及四十四面有十首,都是講果報。特別要緊的就是四十四面這十首頌,最好能夠把它背起來:
【贊佛諸功德。令一切普聞。以此果報故。而得大名譽。】
一直到這一面的終了。
在第四十五頁,從第三行以下這是比較,就是財布施跟法布施功德的較量:
【財施、法施。何等為勝。】
底下我也不必說了。諸位也曉得一般經裡面講法布施的功德是最勝,財布施必須要能夠幫助法布施,輔助法布施,這個財布施的功德跟法布施就相等。如果單單財施,財施裡面與法是離開的,不是合一的,這個財布施的功德就小。如果是與法布施合成一體的,財施就是法施,功德都是稱性,都是無量無邊的。今天我們就介紹這一卷。
推薦閱讀:
※文字再美也終歸只是文字…
※我的文字情-許青松【情感美文】
※文字碎想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447集文字版
※你是不是也會想「接下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