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靈也需要環保

心理健康是快樂之源

身處現代社會的人們,我們一面在熱烈的追求無比豐富的物質娛樂生活;一面也在「享受」著各種繁文褥節的壓力,人們的身心狀況與科技水平愈來愈呈現出極大的反差,名目繁多的「文明病」正悄然侵擾著人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實在令人堪憂。 人的「身」(身體)和「心」(心理)是緊密互動的感官元素,因而身心的健康水平是互為因果的關係。壓力專家研究發現:在所有導致人們心理壓力的因素中,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則是最大的「壓力源」。可以說,人際之間的摩擦、衝突及一切不和諧的因素都可能對我們產生程度不同的心理壓力甚至是心理創傷。當這些壓力或創傷發生時,怎樣學習有效的自我減壓、療愈創傷,為心靈鬆綁,重返積極快樂的生活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只有我們的「心」健康了,才能擁有健康的人際、家庭和事業,那樣,我們的未來才真的不是夢!所以,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環保」。

心靈環保「三步曲」

保持心理健康的過程分三個步驟,稱之為「三步曲。」一步曲:允許(PERMISSION): 在日常的生活里,我們會發生很多在人際之間與自我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衝突發生時,我們經常陷入悔恨、自責或是指責他人及環境的痛苦的深淵中不能自拔,這些思想、行為及言語釀成的結果是傷害性的,要麼是傷及對方、毀壞一段關係,要麼是傷到自己,造成自我的疏離,讓自己愈來愈不喜歡自己。以上二種情形均會發展成自我的「心理傷害」。 以心理學的角度看,對「受傷」的解釋是,客體(他)未能滿足主體(我)的需要而形成傷害。未能滿足「我」的需要有多種原因,可能是我沒有表達需求或表達的不明確;或是對方沒有能力滿足;也可能是對方沒有正確理解我的需要等等。 無論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心理壓力或傷害,首先需要我們以全然接納、允許的心態來面對,具體方法是:㈠、了解自己(對方)行為背後的正面動機;㈡、理解自己(對方)生命成長的背景與歷程。 舉例來講,同事小張的母親特別愛嘮叨,每年春節他一回到家,從踏入家門那一刻起到離開家門最後一刻止,始終對他嘮叨不停,可謂喋喋不休,從家務到街坊,從頭到腳,從菜園到麥田,一個不落的如數家珍,真讓他意亂心煩,卻苦笑不得。就在他心情煩躁的時候,他突然看到他母親的手腕有些畸形,一問她,才知道是上山打豬菜路滑翻滾到山溝里,手摔折了留下的後遺症,怕兒子操心,所以一直瞞著在外工作的小張。校長聽完母親的話,心裡不是滋味,剛才的煩躁不安立馬煙消雲散。他又想起前年他在外地工作,過年沒回老家,母親前里迢迢來看他,為了省車費,坐了一夜的硬座車,還用茶筒裝了50個雞蛋和一隻活鴨,等到下車時腳腫得已走不成路……再又想到母親在娘家排行老二,上有大姨讀書,下有四個兄妹要她照顧,她很小就學會做飯、幹活、帶孩子,吃夠了太多的苦與難,操夠了太多的心!此刻,他又看到母親日漸蒼老的容顏,斑白的鬢角,受傷的雙手,他已潸然淚下。他心想,全世界有誰能像母親一樣,無論他年齡大小,位階高低,是否貧富,都一樣無條件的愛我!想到這,他的胸口一陣陣暖意湧起。有母親的孩子真好!此時,他已對母親的嘮叨不再煩惱了,因為他感受到的嘮叨都是愛!在他的心裡,深刻的「允許」已經發生了。 上述的小張在與母親的互動中,成功的運用了「允許」來轉換自己的心境:他由開始對母親嘮叨的「煩躁」中感受到母親的辛苦、愛及幸福,讓母子關係更融洽,也讓自己的心情更好。 需要特彆強調,這裡談的「允許」是「用心」 的接納,而非指頭腦的「應該如此」。「應該如此」是用意志強加於情感上的壓力,會形成心理的壓抑,這樣的「允許」只會有暫時的效果,卻又在「允許」的同時壓抑了一份不滿和情緒,長期而言,即會造成對心理的負面影響。

二步曲:保護(PROTECTION): 在我們對自己進行了深層的「允許」之後,第二個對心理健康的步驟即是「保護」。 「保護」又有兩層內涵:㈠是釋放負面情緒;㈡尋求正面支持。 這裡首先須澄清一個概念,即負面情緒未必是不好的。其實,情緒本身是中立的,無所謂好壞對錯。通常,被我們認為是「負面的情緒」的緣由,是指我此時的情緒反應與因現有的身份、所處的環境或工作角色發生衝突,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比如,一個女孩在單位上受了委屈,她必須先壓抑內心的情感,如果她當即哭大鬧,會影響她在單位里的職業形象,對其發展是不利的。 「釋放負面情緒」是指在情緒發生的當下,對所經驗的情緒感覺(如委屈、憤怒、難過、悲傷等),選擇一個安全的環境,將其宣洩出來,而宣洩環境的安全是至關重要的。1、運動式的釋放。只要不傷及自己或誤傷他人的情況下,在如無人的曠野、海邊、大草原、山頂、空曠的操場,或家裡的浴池、衛生間等不影響到他人的地方,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如瘋狂的吶喊、狂舞、打假人、放飛鏢等,來釋放心理的壓力及情緒,但要在在過程里保持心靈的覺察(即我明白此時的心理感覺是什麼)。2、獨處式的釋放。每晚給自己一段安靜的不被打擾的時間(可事先和家人約定,關閉電話),至少一個小時,敞開心門,讓自己在一天里經歷的所有情緒、感覺完全呈現出來,期間,頭腦里放掉所有的分析、判斷、推理,任情感肆意流淌,待情緒釋放完畢,再試著將這些情感用「我感覺……」的句式表達出來。當你愈能細膩的了解自己的感覺與感受,你便能知道那些感覺背後的需要是什麼,而你也將逐漸學會和自己相處,溫柔的對待自己,於是乎善待自己就不是一句空話了。3、明確自我需要。在釋放完所有的情緒之後,我們就可有意識的採取行動,為自己的需要負起責任。其實,心理上的需要大體上有被了解、被尊重、被關懷、被需要、被讚美、被幫助等。人的每一種情緒反應下隱藏的是心理的需求未被滿足。如我們因被誤解而傷心難過時,其實我們需要的是被了解和被接納;當我們因被忽略而沮喪時,我們需要的是被重視和被關懷。4、尋求心理支持。在清晰了這份需要、這份感覺後,我們就有可能去滿足這些需要。在生命里,能滿足我們需要的人,其份量也是不盡相同的。假如你很在乎你的愛人的認可,可能對方的一句話對你來講,都會超過一個外人的一百句。對於你所重視的人而言,他的一舉手、一抬足、一眨眼、一微笑都顯得是如此的舉足重輕、不同凡響!5、勇敢的冒險。經歷了成長之後的你,愈加敏銳的知道自己內心的需求,事實上,懂得了解自己的需要和有能力滿足自己的需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這時,你去向身邊的人表達你的需要,需要冒相當的危險,可能對方會滿足你的需要,也可能還會帶給你更大的挫敗感,原因很簡單,你成長了,改變了,不等於身邊的人也進步了,也許他們還在原地踏步,而過去你們之間長期形成的互動模式與習慣,還依舊存在,這就需要你對身邊的人給予更多的耐心、時間和空間。為了常保心靈健康,需要你去學會營建生活中的「支持網」。可通過參加課程或各種聚會,擴大交際圈,尋找一些「知音」,可以「談心」的朋友,彼此相互分享、學習成長。

三步曲:建立親密關係(POTENCEY): 心靈環保的第三步是提升自己的「能力」,這裡的「能力」所指不是一般意義上做事的「技巧」,而是指一些重要的「生命品質」,是我們生命成長到一定階段後水到渠成、自然而為之的「心靈狀態」。 具體來說,就是創造親密關係的能力,提升心與心之間交會的能力。為了保持心理的健康與豐盈,我們需要學習並提升這種能力。因為只有親密關係才是滿足我們心理成長、滋養生命的最佳營養,除它別無選擇。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大多數人卻從來不會、不具備培養親密關係的能力,不是我們不重視它,實在是很少有人教過我們這種能力。我們所指的「親密關係」不僅是狹隘的兩性親密關係,而是你生活中重要的人際關係,如親子關係、戀愛(婚姻)關係、朋友關係等,凡是具真實、真誠之特質的人際關係都可稱為親密關係的範疇。當然,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當數親子關係與戀愛(婚姻)關係了。培養或創造一種親密關係,需要提升的有四項基本能力,即覺察、同理、表達、信賴。這四項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擁有的,只能在不停的練習中提高,甚至是在犯錯中得以進步的。1、覺察力。覺察是建立親密關係最重要的能力,即是對你自己內在情感及需要的發生、變化有清晰的認識。覺察是了解自我的利器,親密關係重在心靈之間的交融,不了解自我的感覺和需要,無從談起與人的交流。2、表達力。在親密關係的相處中,清晰的表達自我的需要及感覺是必須的,你無法完整的表達自己,可能會讓別人無法清楚的了解你,這樣誤會、隔膜即會產生,而影響關係的品質。3、同理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對自己的覺察有多深,即對對別人的了解和理解就有多深。同理力不同於同情心,同情心是失去自我立場的對別人情感的關注;而同理力則既能感受別人的需要,但又不失去自我的能力。同理力搭起了人際交流的一座心橋。4、信賴力。前面三項能力的心理基礎是你對對方的信賴程度,你愈能信任對方,對方也愈能體諒你的需求,即使你們之間出現了小小不快,也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得以化解。而且,在你與人際交流的每個環節,信賴力都在潛移默化的發揮作用,影響關係的深淺。 總之,心靈的健康有賴於親密關係的維繫與支持,當我們有勇氣、有能力建立自己生活的支持系統時,我們將是健康的、豐富的,也必將是快樂的!

推薦閱讀:

.[轉] 續辰談了業:佛光加持,磁場改變,附體離身,身心靈提升……
空間——人的心靈
文字,斑斕了心靈
思念,心靈的一幅美麗畫卷
心靈的尋求

TAG: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