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民居看——老北京的名人故居
竺可楨故居。如今這裡是國管局的招待所。看了20年門的齊老說,竺老去世後,郁文搬了進來。他指著門前兩棵碗口粗的丁香樹:春天三四月份,一進大院門,你就能聞到從這裡飄出去的香味。為了防潮,一層的地板距底下空著近1米,下面住著老鼠、黃鼠狼、蜈蚣和蠍子,但沒見過蛇。
僧格林沁府,位於炒豆衚衕73、75、77號。1825年,科爾沁索郡王病亡,無子,道光讓僧格林沁做索養子,襲郡王。僧因抗太平天國有功,咸豐五年進封親王,世襲罔替。1860年,他抗擊英法聯軍,1865年被捻軍圍殲。光緒年間,清廷在今地安門東大街47號為他修祠。
歐陽予倩故居,位於張自忠5號。1949年,歐陽予倩從香港回到北京,遷居至此直到1962年去世。他擔任首任院長的中央戲劇學院就在附近的南鑼鼓巷,而好友郭沫若、田漢、老舍也住附近,故經常在此聚會。夏衍說:中國話劇有三位傑出的開山祖,這就是歐陽予倩、洪深和田漢。
固倫和敬公主府,位於張自忠路7號。和敬公主(1731~1792)是乾隆第三女,是乾隆十個女兒中活的最長的,17歲下嫁輔國公蒙古族科爾沁部的色布騰巴勒珠兒,乾隆賜此第。 此處東面為多羅貝勒裴蘇府,再往東是和親王弘晝府。
弘晝府,位於張自忠路3號。原是康熙帝九子允禟的府第。1733年,雍正帝封他的第五子弘晝為和親王,賜此宅。1906年,清廷拆除全部原建築,興建了現在還能看到的大樓,歸陸軍部和海軍部使用。袁世凱1912年將總統府和國務院設於此地,1924年作為段祺瑞執政府。
榮祿府西洋樓,位於菊兒衚衕7號。1836年,榮祿出生於菊兒衚衕,當時他們家很大,3號院是祠堂,5號院是住宅,7號院是花園。後來,榮祿遷至東廠衚衕居住,此宅被分割出售,現已面目全非。西洋樓是榮祿府主要建築之一,曾作過阿富汗大使館,現在出租給了童趣出版社。
寧郡王府,位於東單北大街北極閣三條。允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電影《雍正王朝》中俠肝義膽的「十三爺」,他也是雍正最為親任的兄弟。雍正八年,允祥病故,皇帝封允祥的第四子弘皎為寧郡王,建府於此。現被國家話劇院、話劇藝術研究會等單位佔用。
吳佩孚故居,位於什錦花園衚衕23號。此宅原為北洋政府行政長官薛之珩的公館,經張學良出資修葺後,吳佩孚於1932年入住,在此辦公會客,直到1939年去世。當時門牌號為11號,後人稱之為「吳公館」。現為東城區城市管理監督中心辦公用房,廣亮大門已被磚石水泥填實。
大公主府,位於北京中醫醫院。建於乾隆二年,原是康熙第24子允祕的王府。同治八年(1869),賜給比同治大一歲的榮安固倫公主(咸豐長女)作為府邸。1873年,18歲的榮安公主下嫁,第二年去世。此宅後(時間不詳)轉賜給恭親王的長女榮壽固倫公主,故稱大公主府。
貝勒載濤府,位於山老衚衕。載濤是奕譞的第七子,與光緒同父異母,1902年過繼給鍾郡王奕詥為嗣,襲貝勒,後加郡王銜,入住後海柳蔭街的濤貝勒府。1929年,載濤迫於生計,賣掉貝勒府,在寬街山老衚衕購置了小宅院。如今,只能從這些硬山頂的民居里想像他當年的生活了。
索綽絡·寶鋆宅,位於大佛寺東街9、11、15號。據《道咸以來朝野雜記》載:「寶文靖公鋆第,在東城大佛寺東街路西,即南兵馬司拐彎處。屋宇院落雖多,而不統一,蓋集之久而成者。」南部隔小巷為鎮國公溥芸府。若不是雀替和彩繪殘跡,很難相信這裡曾經住過朝廷重臣。
半畝園,清初兵部尚書賈漢復(明將,降清)的宅園,位於東城黃米衚衕5、7、9號。網上查資料,都說半畝園是李漁所建,但也有資料如《李漁與北京園林》一文,說這是後人附會到李漁名下的。李漁生平兩絕技,一是辨審音樂,一是造園。可見,訛傳是有原因的。
循郡王府。位於東城區方家衚衕13號、15號,北牆外是國子監街。乾隆第三子永璋26歲就去世,被追封為循郡王,而他唯一的孩子尚未取名便夭折。於是奉旨過繼成親王的第二子綿懿為嗣,此宅就是綿懿的貝勒府。透過這垂花門,可以看到院里經冬不凋的竹子,透出幾分高雅和幽靜。
承恩公志鈞宅,位於大佛寺東街2、4、6號。門口設上下馬石一對。現為北京醫院期刊編輯部。和門衛打聲招呼後,可以進去快速簡單參觀。《道咸以來朝野雜記》:「(傅恆之侄)明瑞之第,在安定門大街南兵馬司路北,共分三大宅。明之子或是孫,工部尚書博啟圖,襲公爵。博之子景壽,尚宣宗六公主,俗稱此宅為六額駙府。景(壽)之季子志鈞,襲承恩公」。
貝子弘旿府,位於大取燈衚衕9號 。康熙第二十四子允祕第二子弘旿的居所,後慈禧將此宅賜予榮壽固倫公主做婚房,故又稱格格府。民國時為北平研究院的一部分。門口上下馬石和石獅子各一對。東城區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以前是飯店,進去主要就是喝湯。現飯店搬走了,閑置。《嘯亭續錄》:貝子宏旿宅在取燈衚衕。謹案:貝子善書畫,自署瑤華道人,其宅後為恭勤貝勒宏明所居。貝勒【宏明】聖祖孫,恂勤郡王允禵之子,今輔國公載森其後人也。
格格府(貝子弘旿府)有三進,後院內有北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西牆外是一片爬山虎和竹林。
賽金花故居。賽金花是清末北京花街柳巷八大胡同(百順衚衕、胭脂衚衕、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衚衕、王廣福斜街、朱家衚衕、李紗帽衚衕)中最有名的一個。劉半農評道:「中國有兩個'寶貝',慈禧與賽金花,一個在朝,一個在野;一個賣國,一個賣身;一個可恨,一個可憐。」
李蓮英宅院,位於海淀區彩和坊路24號的潮江春會所內。李蓮英在北京有無數房產,比如頤和園內的永壽齋就說李蓮英曾居住過。
什剎海的西側。原是和紳的花園,和紳被炒家後,一度沒落。後成為恭親王奕訴的草料場和馬廄。民國時,恭親王后代把王府和花園賣給輔仁大學,把此處賣給達仁堂樂家藥鋪。宋慶齡曾在此住過。1963年郭沫若從西四搬到這裡住直到1978年去世。
什剎海西面的恭王府,據說是中西合璧的王府典型,一直沒進去看過。乾隆時,和紳住在這裡。嘉慶時,乾隆的第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及其後代住這裡。咸豐時,內務府收回給恭親王奕訴(鬼子六)成了宅子的主人。慶僖親王的墳墓現在昌平白羊城,去白羊溝時莫錯過。
濤貝勒府。位於西城區柳蔭街。原是康熙十五子允禑的王府。1902年,醇賢親王奕譞的七子載濤,過繼給鍾郡王奕詥為嗣,承襲貝勒爵,入住這裡。1929年,載濤迫於生計,賣掉了這個貝勒府,在寬街山老衚衕購置了小宅院。
蔡元培故居,位於東堂子衚衕75號。眾所周知,生於浙江紹興的蔡元培是北京大學校長,但少有人知蔡元培在北京並沒有購置房產,而是租住。他擔任校長期間就租在這裡。可以想像他上班時的路線:出門後沿東單北大街,向北到東四南大街,折向西到五四大街的老北京大學(馬神廟)。
趙家樓曹汝霖住宅。1919年的五四運動,我們通常認為北京大學是帶頭大哥,實際上,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北京師範大學前身)更為激進,第一個打開曹汝霖大門,第一個點燃趙家樓烈火的壯士便是該校數理部的學生匡互生。
朱啟鈐故居,位於趙堂子衚衕3號。朱啟鈐的一生非常豐富。他生於清朝末年,曾為光緒年間的舉人,後又在北洋政府任官多年,最後又為共產黨效勞。不過最大的亮點莫過於1930年創建了中國營造學社,自任社長,和梁思成、劉敦楨等一起從事古建築研究,並做出巨大貢獻。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我曾於2009年參加了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保護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交流會」,方才知道這兩位大建築家的故居已經被開發商拆掉了一半,如果不是新華社記者王軍老師的揭露和報道,老房子恐怕早就不在了。
鄭王府,位於大木倉衚衕35號。清朝初年有八大鐵帽子王,這便是其中之一濟爾哈朗的王府,一看氣派的大門就可猜一二。初建時還因為建築規格逾制被罰款。道光第八子鍾郡王奕詥曾居此,不久即逝。現被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佔用。 八大鐵帽子王:禮親王代善(太祖子)、睿親王多爾袞(太祖子)、豫親王多鐸(太祖子)、鄭親王濟爾哈朗(太祖侄)、肅親王豪格(太宗長子)、庄親王碩塞(太宗子)、克勤郡王岳托(代善子)、順承郡王薩哈璘(代善子)。 整個清代共有十二家鐵帽子王,這八個鐵帽子王是清初的時候冊封的,都是開國功臣,立下不世戰功。清中後期時,又由於政治鬥爭被重用冊封的有四位鐵帽子王 和碩怡親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 和碩恭親王:奕訢,道光帝六子 和碩醇親王:奕譞,道光帝七子 和碩慶親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綿性長子 和碩是滿語「一方,一角」的意思,表示這些鐵帽子王都是一方之王。
段祺瑞宅。段祺瑞(1865~1936)是安徽合肥人,是北洋軍閥皖系首領。曾在山東威海武備學堂任教,後追隨袁世凱。袁世凱死後,為國務總理。段雖然以鎮壓「三一八」慘案而聞名,但聽說段知道慘案發生後,趕赴現場,長跪不起,請求贖罪,並從此開始終生吃素。
侯寶林故居,位於東四頭條19號院。侯寶林(1917~1993)是中國著名的相聲大師和表演藝術家。從1987年到1993年,侯寶林就是在這條衚衕里度過了他最後6年的時光。2008年11月正式開放。
醇親王府,位於中央音樂學院院內。奕譞是道光的第七子,俗稱七王,初封郡王,後進親王。同治駕崩後,七王的二子即皇帝位,年號光緒。此王府為皇帝出生之地,作為「潛龍邸」,就不能住人了。於是在什剎海後海邊修建醇親王府(俗稱北府、攝政王府)。此府便稱南府或老府。
祖大壽住宅。祖大壽是明末將領,崇禎15年(1642年)降清,1644年崇禎皇帝在煤山自殺。同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祖大壽隨清兵入京後,曾在此居住。這是北京最古老的學校之一。老舍曾在此就讀。地址:西城區富國街3號,北京市第三中學。
張學良宅邸。這是一座大型四合院,大門象眼上有石刻,墀頭和影壁上皆有精緻的磚雕。東院有三卷勾連搭的敞廳,北京現存較少。在民國時期曾一度為張學良的宅邸。地址:西城區翠花街5號。
齊白石故居。西城區辟才衚衕和太平橋大街的十字路口是繁華的商業區,這座四合院孤獨地被四周的高樓大廈包圍。齊白石從50歲一直到逝世前,都居住在此。此外,東城區雨兒衚衕現在也保留了老人短暫住過的四合院。齊白石的墓在海淀魏公村的小區里。
馬福祥住宅。原為國民政府委員、蒙藏委員會委員長馬福祥(1876~1932)的住宅。由正房、耳房、廂房、後罩房組成,院內環以游廊,花園內疊石為山,下有山洞,上有爬山游廊、綉樓及八角亭相連。地址:西四北三條11號。
程硯秋故居,位於西四北三條39號。程硯秋(1904~1958),滿族正黃旗人,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和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並稱為「四大名旦」。曾擔任過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1937年遷入這個住宅直到他逝世。現為程氏後人居住。程硯秋曾在什錦花園衚衕住過。
孚王府(怡親王府)。中軸線共5進院落,照片上是第三進。這是北京現存少數較完整的王府之一,府內的石獅子比天安門前的還要高。雍正8年,該府給了第2代怡親王弘曉。同治3年,此府被賜予道光皇帝第9子孚郡王,成為孚王府,俗稱「九爺府」。地址:朝陽門內大街137號。
左宗棠故居。此宅原為清雍正年間總管內務府大臣德保宅第。光緒七年(1881年),左宗棠入京當軍機大臣,兼管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就曾居住在此。現為中國京安進出口公司。地址:東城區西堂子衚衕25號。
葉聖陶故居。原為清內務府掌管帘子庫的官員的住宅。如意門一間,墀頭上磚雕精細完好。據說內有兩株海棠樹。地址:東城區東四八條71號。
沙千里故居。沙千里是抗日救亡運動的七君子之一。南京國民政府曾逮捕了他們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領導人7人(沈鈞儒、王造時、李公僕、沙千里、章乃器、鄒韜奮、史良),稱為「七君子事件」。七七事變後,國民黨被迫釋放他們其人。地址:東四六條55號。
馬輝堂花園,位於魏家衚衕18號。馬輝堂是清末營造家,其先祖在明代營造過皇宮,興建過承德避暑山莊。馬輝堂曾修建過頤和園。此宅建於1920年,馬輝堂親自設計。東為住宅,西為花園。吳佩孚和戴笠曾在這裡居住過(什錦花園衚衕19、23號是吳和戴的舊居,應是一處)。
梁啟超故居。百度說,由於為了解決職工住房問題,老房子進行了改、擴建工程,而住戶見縫插針地自建房屋,使得昔日的庭院、花園蕩然無存。梁啟超1912年(民國元年)入住這裡,1929年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他的墓在香山植物園卧佛寺邊。地址:東城區北溝沿衚衕23號。
老舍故居。1949年,被稱為「人民藝術家」的老舍從美國返回北京,用版稅換成100匹布,買下了這一處院子。他和夫人胡絜青在院子里種上兩顆柿子樹,稱之為「丹柿小院」。老舍在此寫下了《龍鬚溝》《茶館》等作品。地址:燈市口西街豐富衚衕19號。註:塑像邊的樹即柿樹。
俊啟宅。清光緒年間內務大臣俊啟的宅第。後被查抄,賜予慈禧太后的弟弟照祥居住。東部是住宅,西北部為花園。該宅是北京現存少有的大型四合院組群。地址:東城區東黃城根南街32號。看這樣子真讓人心酸,你看到院子里的假山了么? 查抄是因為李蓮英很妒嫉他就老是敲詐他的錢財,後來實在受不了了沒有給那麼多,李就跟慈禧說這個院子有個小樓能看見宮裡,大逆不道,就把人家給抄了侵吞了房產
戴笠故居。清代晚期建築,傳說是馬輝堂花園的正房和書房。廣亮大門,八字牆。網友燕巧兒說,此宅原為洪維國房(偽滿洲國財務次長)所有,他作為漢奸被捕前,為開托罪行,送國民黨軍統特務頭子戴笠這處房子。現為民居。地址:什錦花園19號院。
崇禮住宅。崇禮是清光緒年間的大學士,姓姜,一般人以為姓蔣,叫他蔣四爺。此人無所作為,但因為受慈禧的眷顧而官運亨通,時人譏其「庸人多福」。因為在任時大肆搜刮,建此大院,是除王府外官僚住宅中的佼佼者。可惜,此宅建成不久,八國聯軍侵華,房子被占,後轉手多次。
毛澤東舊居之一,湖南會館。會館是為客居外地的同鄉人提供住宿、聯絡和聚會的場所。1918年毛澤東首次入京就住在這裡。1919年,毛澤東二次入京,他帶領湖南驅逐軍閥張敬堯代表團到京,先住在福佑寺,搬出來後住在這裡,並召開了千人參加的「湖南各界驅逐張敬堯大會」。
紹興會館,魯迅故居之一。1912年5月,31歲的魯迅首次來到北京,住在這裡,一住7年多。當時,魯迅在教育部工作,周日還偶爾去附近的琉璃廠淘舊書和古碑拓本。一日,老朋友錢玄同來到這裡,勸他做點文章。於是在《新青年》發表了《狂人日記》《孔乙己》和《葯》。
譚嗣同故居,瀏陽會館。譚嗣同,湖南瀏陽人。在京期間,他在這裡寫下很多詩文、信札,和康有為所住的南海會館僅有一街之隔。1889年9月24日,也就是康有為故居被搜後的第3天,譚嗣同決議以死殉國,坐等在這裡,被捕。4天後,戊戌六君子在距離此處不遠的菜市口被處決。
康有為故居。1882年康有為來京應順天鄉試到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一直住在這裡。1895年中日簽下《馬關條約》,康有為連夜起草萬言書,連同18省前來應試的舉人集會,發起公車上書。1898年9月21日,300名禁軍包圍了這裡準備逮捕康,但他已經潛逃。
陳獨秀舊居。1917年,陳獨秀被蔡元培舉薦為北大文科學長,在此後的兩年,陳獨秀就「蝸居」於此,而他主編的《新青年》編輯部也隨之搬到家中。北大紅樓距此居大約12分鐘步行路程。今日,該四合院內正中搭建了一小屋,故擁擠得轉不過身來。地址:北池子街箭桿衚衕20號。
和嘉公主府後殿。和嘉公主是乾隆的第四個女兒。1898年,光緒在康有為和梁啟超等維新派的推動下,實行變法,其中一個舉措就是開辦京師大學堂。這原先的公主府第就被用作主管全國教育的中央衙署。民國之後,改為北京大學。北大數學系樓的主樓就東臨這面闊五間的公主後寢殿。
毛澤東的老師楊昌濟故居。1918年楊昌濟受北大校長蔡元培之邀,從湖南遷到北京,聘任北大教授。當時北大在紅樓的位置,這個家在鐘樓邊,距離紅樓約20分鐘的步行路程。毛澤東來北京時,曾住在這裡一段時間,並和楊昌濟的女兒楊開慧結下了友誼。地址:豆腐池衚衕15號。
馮玉祥故居。愛國將領、民革創始人之一馮玉祥曾兩度在慈善寺隱居。慈善寺有北京最大的石佛頭,凝灰岩組成(火山灰凝固而成)。來慈善寺一定要去附近的雙泉寺以及萬善橋看看。
固倫和敬公主府,位於張自忠路7號。和敬公主(1731~1792)是乾隆第三女,是乾隆十個女兒中活的最長的,17歲下嫁輔國公蒙古族科爾沁部的色布騰巴勒珠兒,乾隆賜此第。
徐悲鴻紀念館,位於新街口北大街53號。1953年,徐悲鴻逝世,徐夫人廖靜文將位於東城區東受祿街16號的故居捐給國家。1954年,以故居為基礎的「徐悲鴻紀念館」成立。1966年,因建地鐵,紀念館被迫拆除。1973年,此新館開建,最終於1983年會開放。
郭守敬紀念館,位於西海北面的匯通祠內。元朝建北京城,首先要解決水源問題,郭守敬引鳳凰山白浮泉到翁山泊(頤和園昆明湖),再疏浚舊渠,將水導入西直門,匯入積水潭。出萬寧橋,最終和大運河相連,解決了京城和大運河的漕運問題。
醇親王北府,俗稱北府。醇親王奕譞的二子光緒登基後,原來的府邸(南府)就不能住人了,於是在什剎海邊修建了這個王府。光緒十六年,奕譞的五子載灃承襲醇親王,任攝政王,其長子溥儀就出生在這裡。光緒駕崩後,溥儀即位,此府作為潛龍邸又不能住人了。南北醇親王府由此而得。醇親王府實為兩座,一座為北府,一座為南府。南府現為中央音樂學院。而坐落於西城區後海北沿的醇親王北府布局廣闊,可分為兩大部分,西部是王府花園(即現在的宋慶齡故居),東部則是王府本身。。。 聾啞學校是哪裡?
宋慶齡故居,位於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原為醇親王府(北府)的花園。1949年,宋慶齡應中共中央邀請,從上海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從此定居北京,1963年遷居於此,此後一直在這裡工作生活了18年,直至1981年5月29日逝世。
曹雪芹紀念館,位於北京植物園內。據說曹雪芹曾居住在這裡,而距離此處不遠的櫻桃溝里的一塊巨石——元寶石則是賈寶玉的原型,是《紅樓夢》的靈感。真的嗎?
南鑼鼓巷周邊的名人故居
文煜宅,位於南鑼鼓巷邊上的帽兒衚衕7-13號。這是清末大學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園,五院並聯,文煜覺得其中的花園部分最可人意,故命名為「可園」。可園被認為是晚清北京私家園林中最有藝術價值的花園。
文天祥祠,位於東城區府學衚衕63號。1279年,南宋政權被消滅,文天祥兵敗被俘,被囚於北京兵馬司土牢中,四年後被殺害。明洪武九年,修建祠堂,萬曆年間祠堂遷到此處。現院內有一棵棗樹,棗樹老了,還打著吊瓶。
婉容後邸,位於帽兒衚衕35、37號。末代皇帝宣統的皇后婉容的娘家。
田漢故居,位於細管衚衕9號。1953年,中國戲劇家協會遵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為田漢購置了此宅,田漢在里院的書房前面種了一架葡萄,在葡萄架邊種上絲瓜、扁豆。1966年,田漢被隔離審查;1968年,田漢被迫害致死。之後,此宅成為中國戲劇家協會的職工宿舍。
齊白石故居,位於南鑼鼓巷雨兒衚衕13號。原是清內務府一總管大臣的私宅。解放後,文化部買下來,由齊白石居住。但住了沒多久,他就搬到西城區辟才衚衕,辟才衚衕的故居還在
梅蘭芳紀念館,位於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1951年,梅蘭芳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他全家從上海遷回北京,定居這裡,直至去世。
茅盾故居,位於後圓恩寺衚衕13號。茅盾解放後一開始住在東四頭條203號文化部宿舍,1974年搬到這裡,直到1981年病逝。現對外開放。
蔣介石行轅,位於後圓恩寺衚衕7號。原為清慶親王奕劻的次子府。1945年後,成為蔣介石的行轅,蔣在北平行轅有兩次重大活動:一是1945年12月來平,以「抗戰領袖」身份慰問北方同胞;二是1948年9月來北平,應付遼瀋戰役。現歸友好賓館使用。
紀曉嵐故居,位於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號。紀曉嵐從11~39歲,48~82歲,前後60多年在此居住。門前有紫藤,院內有海棠。晉陽飯莊緊挨著。
寧郡王府,東單北極閣三條,現被國家話劇院佔用。
桂公府,朝陽門內芳嘉園,現在改成飯館了……
白橋大街本家潤園C區內,袁崇煥祠
帽兒衚衕,斑駁的舊宅院門,是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
推薦閱讀:
※兩百年客家民居傳承良善賢孝家風
※如何看待王澍在洞橋鎮文村所主持設計的農居群落?
※中國最具鄉土風情的傳統民居:客家圍龍屋
※山西民居:建築材料的種類和來源
※傳統民居建築保留在當下城市中,有必要經過翻修後重生與利用嗎?其利與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