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宗七經詞句註解索引 七劃之二

禪宗七經詞句註解索引 七劃之二

佛母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六第四十四章

十方諸佛從此流出,所以稱為佛母。

佛地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四第四章之一

菩薩十地不分次第,地地都是如來地,任擇一地入手都可修得佛地境界。如果不自覺向內觀照,不離心意意識,永遠不會懂得什麼是「如」,不見如來。如果離心離想,圓明寂照,任何地都如實見,如實知,都是如來地,都是佛地,自己便是如來佛。

佛舍利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四第七章之二

佛滅度後火化餘下的佛牙、佛骨、及結晶物,稱為佛舍利。

伽藍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付囑品第十之六

即佛寺,亦泛指一切修禪的場所。

伽陵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一第一章

伽陵是一種仙鳥,聲音和雅。

身相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如理實見分第五

身相包括色身相和識身相。色身指人的軀體,包括身體的結構、長相和儀態;識身指各人的思想認識。

唐僧宗泐、如[王*巳]註解:有相者應身也,無相者法身也。法身是體,應身是用。若知用從體起,體即是法身,所以無相。

身口意三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六第四十六章

有十惡業:身業,殺生、偷盜、邪淫;口業,妄語、兩舌(搬弄是非)、惡口、綺語(嘩眾取寵、宣染風流等無益戲言);意業,貪慾、嗔恚、邪見。

身口意善

於禪宗七經出處: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第九第三十七章

這裡指身口意善三業。十善業中的不殺、不盜、不淫是身善業,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是口善業,不貪、不恚、不痴是意善業。

身後捨生趣生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三第五章

波斯匿王是世間王,仰慕佛法,他的思想境界,不離欲界,與會中已離三界的大比丘、大菩薩不是同一水平。他聞法後所得的解,仍然有很多印度古神教觀念的成分。他認為向佛供養,雖求不得肉身不死,也可以死後轉生,所以自信身後捨生趣生。

身清凈故多身清凈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既於自身證得自性清凈,可見一切眾生亦同清凈。

身心語言皆悉斷滅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金剛藏何以復有無明

此是沈空、滯寂、灰身、滅智。以有思惟之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以輪迴心生輪迴見,怎能入如來大寂滅海?隨意世尊說要先斷無始輪迴這個根本。

身心皆為掛礙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威德自在有何方便漸次

色身無常,根塵無常,身與六識,悉皆是妄。執著身心,認為是我,我執不除,二皆掛礙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威德自在有何方便漸次由慧發生,六根不動,六塵不染,名為永滅。

身心安居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圓覺如何安立道場

身即五識,依色根所發。心即意識,以五識取塵,意識分別,熏動心海,波浪從生。故不得安。今意無分別,五不妄緣,識浪永寂,與體一如。故名安居。身安故即成所作智,心安故則妙觀察智。

猶如迷人四方易處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文殊師利因地如何發心

如迷路人,不辨東南西北,凡夫不能正確認識世間事物,更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修禪人不能了知禪中幻相,皆由自心妄想所生,從而認賊作父,執妄成真。

含吐十虛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六第十六章之二

含為收,吐為放。十方界萬物萬象,能盡收於一心,覺性識性能放至十方,遍覽萬物萬象。

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白話解十二立名付囑護法

大海有無量之水,飲之則量腹少多。圓覺有無邊法門,受之則隨器頓漸。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莊嚴凈土分第十

菩薩不是不生心,只是不生妄心,而生清凈心;不生妄識,而生般若智。無所住,離一切相,才是清凈心,才有可能生般若智。

身。

應化非真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金剛經》的宗旨,是破除二乘人對有為法的執著,讓修行者出離二乘的局限,向最上乘,向無上菩提。如幻三摩提起幻觀幻,即是有為法,能即幻離幻,便入無為境界。但又不能立一個「無為」的相。離一切相,不是無相,在如幻三摩提中,一切幻相,都和夢境差不多。所以說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所有幻相都是前塵影事在心中的反映,是在至靜狀態中潛意識活動形成的景象。佛對已得阿羅漢道的弟子說《金剛經》,說的是最上乘修行法,不要從《金剛經》中摘取隻言片語,硬套世間事,曲解佛意。

棄愛樂舍還滋愛本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彌勒何得永斷輪迴

愛惡愛善,俱未免苦。棄彼愛心,樂修舍法。修習四禪八定,若無樂舍之心,仍是貪愛,還滋愛本。

棄捨一切有為眾生事故,佛種則應斷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四第四章

佛法來自世間,如果沒有世間煩惱,何以有滅除煩惱的佛法?所以說煩惱是佛種,世間有為法是佛種。意識滅,入無為階段,若以此為涅槃,則不可能再發菩提心,就說是斷了佛種。

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相常住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八第五十四章

棄分段生,指已斷分段生死。頓希變易,錯認不思議變易生死為聖境界。細相即不離無明引起的微細惑。細相常住,這相當於聲聞須陀洹、斯陀含的境界。

沙門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一第二章之三

楞嚴經卷第十二第三十五章

凡是出家修行的人,都稱為沙門。

究竟無我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可歸納為人無我和法無我。

《楞伽經》卷一說:什麼是人無我?離我我所,離諸客塵,不染不著。了知自心現的器界識身,都是因緣轉生的妄想。去除了自我偏執,就確立了人無我觀。

什麼是法無我?佛說的一切法,都是順眾生希望心的方便法門。不為名相束縛,不為法縛,就確立了法無我觀。

破了二種我執,不要又生出無我相。(「我相」虛妄,何來「無我相」)?這才是究竟無我。

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七第五十章

此處所說補特伽羅指修行境界的各種人,隨所到境界分別入其中七趣。

證大圓覺妙莊嚴城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彌勒何得永斷輪迴

障盡,則行住坐卧,一切時中,無非解脫。願滿,則觸目對境,一切諸法,無非圓覺。

識心都滅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七第五十章

這裡說的識心,指除藏識以外的其餘七識。《楞伽經》說,意識滅,則七識都滅。不動意念,不起妄想,便說是意識滅。

靈光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機緣品第七之五

眾生本具的佛性,清凈無染,靈靈昭昭,常放光明。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威德自在有何方便漸次

即此所起之幻,心不攀緣起念,任其自生自滅,自心不生不滅。無須離幻,而幻自除。

即彼凈解為自障礙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清凈慧為何凡聖有別

粗念既盡,得少輕安。於彼凈時,心生愛著。於凈起解,名為凈解。繫心在凈,故成障礙。非外塵礙,說名自礙。

即名如來出現於世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圓覺如何安立道場

今三觀既修,則萬行已圓。入如來地,親見如來,名為如來出世。

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二第三章之四

梵文Buddha,音譯佛陀,略稱為佛,意譯覺者,是有最正確的宇宙觀人生觀,並能指引眾生圓滿覺悟的大聖人。凡夫和聖人本無分別,迷時是凡夫,覺悟則成佛。如果心在虛空,那麼心和身不同一體,覺知的心是一佛,覺知的身又是一佛,便一身成了兩佛。

即心即佛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機緣品第七之二

即心即佛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觀點。惠能大師緊緊抓住這個觀點,整部《壇經》都貫穿著這一條主線。大師從三個方面闡述即心即佛:

一、前一個心念不留心上,不作追憶,不做聯想,即是於念離念,無所住而生其心,無生也就無滅,這就是無念、無住。這樣的清凈心、清凈本性就是佛。

二、人的心念,人死了便絕了,人不死,心念是不絕的,有心念,便見諸法相。能善觀察、善分別諸法相,於相離相,不著於相,即是無相;能離一切相,我空,人空,但又不著空,心就與佛同等。

三、用般若智觀照自心自性,內外明徹,於一切時、一切處,定慧等持,自性無痴無亂,心就與佛同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善現起請分第二

楞伽經卷第一第九章

阿耨多羅三藐三,意為無上正確;用般若智慧觀照禪中的玄妙境界,從而凈化心靈,建立無分別智,得諸法實相,這樣的殊勝境界,稱為菩提,意譯覺悟,又譯智慧,又譯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譯為無上正等正覺,簡譯為無上菩提、無上覺、無上道。

阿斯陀求長命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二十第五十六章之二

阿斯陀,意為長壽仙。這裡說的求長壽,指希冀禪境中的勝相長住不壞。

阿若多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二第四章之三

意譯知解,是佛賜給憍陳那的法號。

阿顛迦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一第三十三章

梵文Atyantika的音譯,意為無善心,畢竟不能成佛。

阿羅漢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一相無相分第九

阿羅漢是梵文音譯,意譯殺賊、不生、應供。《西遊記》第十四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這六賊名字是: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身本憂、意見欲,正是六根六情。阿羅漢已殺盡六賊,所以名為殺賊;阿羅漢不生煩惱(還未離微細煩惱),所以又名不生;阿羅漢是聲聞最高果位,所以又名應供。

阿羅漢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二第七章

阿羅漢有三種含義:一、殺賊,二、不生,三、應供。殺賊取殺盡煩惱賊之意,不生指不生妄識,應供意為應當受到人天供養。

阿僧祗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數量詞。1045,1後面帶45個0,為一阿僧祗。一般翻譯為無數時。

阿僧祇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有兩解。一、數量詞。10451後面帶45個0,為一阿僧祗。二、華嚴經論多用十大數:阿僧祇、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也。阿僧祇排在十大數之首位。

阿僧祇

於禪宗七經出處:維摩詰經不思議品第六第二十六章

阿僧祇是一個很大的計數單位,等於1045。

阿摩勒果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四第五章之二

又譯庵羅果,這種果子通體透明,里里外外都看得真切。

阿闍黎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一第一章

漢名軌範師,能指導弟子、糾正弟子行為的教師。

阿迦膩吒天

於禪宗七經出處:維摩詰經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即色界最高的色究竟天。

阿那含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一相無相分第九

阿那含是梵文音譯,意譯不還,又譯不來。意思是不退轉,相當於色界四禪天中不還天的境界。


推薦閱讀:

簡論六祖壇經的無相懺悔 ——兼談唐代禪宗懺法體系的形成
禪宗心法
慧能大師為什麼成為禪宗六祖?-今日頭條
如理實見分第五
禪門葛藤(一)

TAG:禪宗 |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