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思想的燈火照見改革前路(縱橫)

思想的燈火照見改革前路(縱橫)《 人民日報 》( 2015年02月09日 05 版)

  已經逝去的2014年,既不平凡也令人難忘。伴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脈動,學術思想在觀點交流中蓬勃發育、精彩紛呈。

  本期縱橫,我們摘編《人民論壇》雜誌2015年1月(下)評選出的「2014年度最具價值」觀點,出自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和學者。

  見解獨到、富有新意的觀點,無不來自於對偉大改革實踐的觀察。這些思想燈火,照亮了改革前路,也為中國未來提供更多有益啟迪。

   ——編者

       

劉世錦:要讓質量來決定速度

  我國正處在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換的過程中,增長速度和增長質量的關係尤為重要。現實中,有些地方雖然GDP增速不低,但主要上的是大項目,吸收當地就業甚少,老百姓得到的實惠不多,資金槓桿加長、風險加大,甚至還可能加劇生態環境破壞。而有些地方增速較前些年有所降低,但就業、企業效益、財政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風險控制、環境保護等方面情況不錯,有的指標還逆勢而上。如何保持增長速度與質量的協調,是增長階段轉換期始終面臨的重要挑戰。質量決定速度,速度服從質量。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稻葵:經濟最大的網是政府

  新常態下中國的大國發展路徑如何才能成功?最關鍵的是政府這張網。互聯網20年前被引進到中國,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但不要忘記,除了互聯網之外,中國經濟最大的一張網是政府這張網。這張網如果不改善自己的運作效率,如果不跟上形勢,那麼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增長不可能順利。要想提高這張網的效率,政府必須在很多領域退出。比退出還難的是,政府如何在日益複雜的經濟環境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作者為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俞可平:治理是「用」而非「體」

  國家治理現代化是個總命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體現了制度建構的兩個核心內容,即制度設計和制度執行。在政治學界,國家治理現代化一直是這些年的熱門話題。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大都跟國家治理現代化相關,比如現在老百姓最頭疼的環境污染,還有教育、醫療、治安等等。這些問題就是治理的問題。如果把所有的治理問題上升為體制的問題,就會給我們自己造成很大的被動。治理,更多的是工具理性,不是價值理性;用傳統的術語來講,是「用」而不是「體」。

  (作者為中央編譯局副局長

周其仁:釐清「政商關係」邊界

  政商關係是我們面臨的最重大挑戰。這一波反腐,老百姓評價挺好,更重要的是把反腐變成一套體制、一種文化。無數人討論市場應該幹什麼,政府應該幹什麼,其實政府和市場不是兩個東西,是一個東西。問題就在,市場當中的政府,權力的邊界怎麼劃。政府不夠強,誰都不聽他的,沒有政府界定產權、定分止爭,這個市場就垮台。可是政府真要很強,誰管得了政府呢?這就是市場里政府的麻煩。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

張宇:牢牢堅守「憲法經濟觀」

  與西方國家憲法相比,我國憲法包含著部分獨有內容——由總綱所規定的經濟制度和經濟建設的方向與原則。這些規範作為經濟建設的最高依據,反映了國民經濟的社會主義性質及制度特色、制度要求,構成了中國模式的「憲法經濟觀」。貫徹「憲法經濟觀」,最主要的是必須一手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以國有經濟為主導,不搞私有化,不搞兩極分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另一手堅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重回「一大二公」的老路,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張江:虛無歷史就是虛無價值

  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作為一種文化情緒,逐漸擴散到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分支。在文學領域表現尤甚。創作上,肆意篡改歷史、臆造歷史;批評方面,放棄對文本真實性的堅守;文學史寫作,則將歷史上的經典作家作品驅逐出去。凡此種種,都對歷史本身構成了瓦解和傷害。這種歷史虛無主義趨向,又與文化上的消費主義和解構主義等西方後現代思潮匯合,構成更強大的衝擊力和顛覆力。文學「虛無」歷史,更大的危害是對價值的虛無,本質上就是「虛無」價值。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李強:防範貧富差距兩種極端

  在貧富差距問題上要防止兩種極端。第一種極端是,少數人壟斷財富,造成極大的社會不公。多種社會調查顯示,我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係數屬於很高的不平等程度。第二種極端是民粹主義的社會風險。我國社會結構的特徵是底層群體太大,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產生民粹主義。要高度警惕民粹主義對中國可能造成的風險與危害。以上兩種極端互相關聯,越是貧富分化嚴重,民粹主義就越有市場,就越容易激化社會矛盾,從而造成惡性循環。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張頤武:以鄉賢文化滋養價值觀

  鄉賢文化是中國農耕文化的產物,屬於士階層文化在中國鄉土的一種表現形式。傳統社會中,士階層是社會的實際管理者,也是社會文化精神的倡導者。他們出門為官,回鄉之後就是士紳,起著維護本地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古代,中國的行政只管到縣一級,縣以下的鄉村治理就要靠士紳來維繫,他們是文明的傳承者和價值觀的守護者,是傳統社會裡的鄉賢。鄉賢文化就是維繫龐大中國社會正常運轉幾千年的基層力量。

  (作者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房寧:封閉體制束縛智庫發展

  我們的科研機構,科研體制,對智庫的發展不利。首先,我們的工作人員都是操作工人。現在有很多分門別類的專家,但能夠面對完整問題的專家少了;國家需要一種前瞻性、戰略性、整體性的研究規劃時,這樣一種體制培養出來的人是不適合的。第二,現在絕大多數所謂的智庫都是大鍋飯,智庫人員沒有競爭壓力,進到體制里來就可以生存。第三,現在是兩張皮,還沿襲過去的科研評價體制,圈子是封閉的,質量由自己評;但是自己評價自己不重要,服務對象評才重要。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


推薦閱讀:

辨證唯物認識論難以超越的思想悖論
第320期·【史學研究】社會思想的民間形態及其闡釋理路—以喪俗儀式「叫夜」的文化闡釋為例
格非:世人對馬爾克斯的文學思想誤會重重
如何評價分析哲學在美歐學界的強勢地位?
什麼是消極主義與悲觀主義有什麼區別?

TAG:思想 | 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