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總編薦書 | 文釗:2016我的閱讀

台灣學者呂世浩是教人讀史的。聽他的課,總是被他問:在歷史的那一刻,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辦?當你合上書,想像自己是那時那刻的古人,面對人生的重要抉擇,你要怎麼做?然後,請打開書看他是怎麼做的,就此比較得失。思辨的讀史,我們所獲並非一般的故事或史實,這裡面有見識。在歷史的跌宕起伏中,於人性的幽暗與光亮處,見到人生的智慧。

有時候,即使是一種假設,回到歷史也會讓人心驚。比如在1930年代的德國,當萬字臂章放在面前的時候,你要怎樣?如若敢於公開表態「絕不」,或許就會被送入集中營;如果於集體狂歡中強迫自己不舉起手臂行納粹禮,也許馬上被當做異類。當然,也許你會坦然地佩戴上它,血脈賁張,揮動手臂與眾人一起高呼。這正是賽巴斯提安·哈夫納無法言說的恐懼與痛苦吧。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將我們的視線帶入二戰前的德國。這本書的副標題——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說明這是一部個人歷史,但作者本人無疑是一個敏銳的社會觀察家。即使我們曾經讀到過關於那段歷史的隻言片語,作者冷靜而清醒地描述與刻畫,現在讀來仍然令人不寒而慄。作者的兒子後來說,這本書「以目擊者報道的方式,回到了一個問題:當初怎麼會演變成那種局面?」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像哈夫納那樣,在佩戴上象徵納粹的萬字臂章時,不斷地在內心追問:「我」而今安在?這本書中有作者對於民族主義、集體意識的深刻反思。哈夫納最終選擇逃離,他於1938年移居英國。

歷史的真相是,身在局中的人,往往並無察覺,甚至會覺得那些變化是合乎情理勢所必然的。即使後來幡然醒悟的那些人,那時那刻也常常是最熱切的歡呼者。而清醒地窺見現實底色的那些人,要麼混入人流讓自己跟別人一樣,要麼學會保全自己,遠遠地走開。

哈夫納寫下這一切,也只是在離開故國之後。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只寫到1933年。這本書被德國媒體列為學生必讀的50本書之一,與《浮士德》、《少年維特的煩惱》並列。

這是我喜歡的那一類書,關心每一個特定時代里個體的命運和選擇,不管是大人物或是小人物。也許我只是太過好奇,喜歡問後來怎樣,然後又怎樣?有一類作者總是能夠讓我得償所願。

很早看《珍珠港》那部電影的時候,轟炸東京只是一個片段,讀《轟炸東京》這本書,就發現這裡面有太多的故事,在所有英雄主義的傳奇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不知道為何,在我的閱讀經歷中,始終追問和被追問的都是遠離我們生活的另外一群人。好吧,我得承認,我又喪心病狂地收了一堆有關二戰的書,除了美英盟軍的西線,這一年著重看了東線戰場,就是蘇德戰場。比如《斯大林格勒1942》,坦白說關於東線,我的記憶大部分來自前蘇聯的幾部影片,《解放》、《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等。這些書,尤其是英國人、德國人的作品,給了我一個不同的視角。

回到現實,不得不承認我們已經身處智能時代。是的,我說的就是吳軍的那本《智能時代》。我想這類書帶給人的不僅僅是觀念的衝擊。我們已經身處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時代,也許作者更重要的觀察是,每一次技術革命都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需要經過大約半個世紀乃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消化掉,一開始享受到變革紅利的,只是一小部分經濟體和一小部分人——確切地說,只有2%的人可以控制未來。

吳軍給出了一個可能殘酷但卻現實的結論:在歷次技術革命中,一個人、一家企業,甚至一個國家,可以選擇的道路只有兩條:要麼進入前2%的行列,要麼被淘汰。吳軍是自然語言處理和搜索專家,也是風險投資人。他是我喜歡的那類作者。看似深奧的科學與技術在他那裡都是非常有趣而貼地氣的。他娓娓道來如數家珍,我們也就津津有味地讀下去。看得出,他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很多話題本來就是他的專業領域,但他顯然是克制的,既保持了科學家的嚴謹,又懂得如何與大眾溝通。

有些事情需要回頭來看。尤其是當歷史正在發生的時候,我們沒有能力深入其中。事過境遷,親歷者的講述就值得重視,但這種講述,總是帶有鮮明的個性,因而也不乏主觀色彩。伯南克《行動的勇氣》就是這樣一本書,但這並不妨礙它是一部精彩的回憶錄和具有親和力的金融學和決策學教科書。

伯南克2006年被任命為美聯儲主席,第二年次貸危機爆發,進而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美國是風暴源頭和中心。可以說他經歷了整個危機應對和處理的全過程,並是決策圈中最具有影響力的那一位。

這本書有內幕——美聯儲是如何與財政部等機構一起聯手應對危機的,包括一系列決策的邏輯,比如為何放棄了雷曼卻又救助了AIG;有思考——一個經濟學家對於危機產生根源的剖析和危機過後的反思;還有完整的經濟思想——作為研究大蕭條聞名的學者,他這本書時時處處布滿了學術氣息,但依然通俗易懂,很照顧普通讀者。

書名「行動的勇氣」或許正是一種辯護——因為對美聯儲在危機中的表現和危機應對的質疑,即使在伯南克卸任後也從未止息。就我視野所及,把這幾年出版的類似書籍擺在一起,比如格林斯潘的《動蕩的世界》、鮑爾森的《峭壁邊緣》、蓋特納的《壓力測試》,等等,伯南克的這一本算是最精彩的。

就我的讀書體驗,「知」的體系是建立「識」的基礎。好書是能夠幫助你知曉一般,但也可以引導你增進見識,幫助你從書中走出來。比如說寶萬之爭,它引發了對於公司和公司治理的激烈討論。張維迎的《理解公司》一書,應該可以幫助我們比較全面地理解公司所有權和治理結構問題。

張維迎說,他是以自己有關公司治理的理論視角整合了現有公司治理的經濟學文獻,在公司治理層面他提供的是「企業家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型」。這意味著就理論體系而言,這本書提供的知識是系統的,涉及公司治理問題的方方面面。但作者從來都是「有野心」的學者,他關注的是中國問題,討論的是中國方向。張維迎的思維框架以企業家為中心很容易理解,因為他相信企業家才是增長的國王,他的觀點一以貫之。

這本書放在「寶萬之爭」和中國公司控制權市場的背景下研讀,結合過去一年來的論爭,還是頗有滋味的。再考慮到作者1997年就著手寫這本書,初版是在2005年,想必值得思慮之處更多吧。雖然現實而論,他的很多論斷仍然是具有爭議性的,比如他否定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堅持股東利益最大化,等等。

如果用一本書了解管理理論的發展,應該是這本《管理百年》。一本老書,海爾的張瑞敏很多次在他的演講中提到這本書。書的封面上那句話:管理上沒有最終的答案,只有永恆的追問,幾乎成為他在管理實踐中的座右銘。這本書的作者斯圖爾特·克雷納曾經是一個商業記者,也是著名的商業史學家,他創辦了全球首個管理思想家排行榜THINKERS50。

這本書介紹了自1900年到2000年間,管理學思想的演進和迭代。很可惜,這一部百年變遷史沒有中國人什麼事,中國企業成長史也是學習管理的歷史。但是未來呢?中國企業可以貢獻什麼?或許我們應抱有更大的期望。按照張瑞敏的說法,互聯網時代的管理理論是空白,全球處在同一起跑線上。順便說一句,這本書細微處的編排用心而有趣,比如說正文之外,每一個10年,會列出道瓊斯工業指數構成公司、哈佛商業評論的5篇熱門文章,以及管理百年年表——究竟哪些事情應該被過去100年記錄在案,在翻看這一頁前不妨想想看,給出答案不容易。


推薦閱讀:

6本書助你融會貫通家庭教育丨拆書家薦書
彭強牧師2017年度薦書集錦
從爵本位到官本位(增補本) | 薦書
其實,你和雷軍之間只差了···
談薦書

TAG:閱讀 | 薦書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