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選明日迎終極對決 誰來彌合「兩個法國」?
圖為法國大選候選人馬克龍(左)和勒龐。原標題:「非常」選舉迎來「終極對決」誰來彌合「兩個法國」?(環球熱點)《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7年05月06日第06 版)希望「變革」的法國國民究竟將迎來怎樣一種變革?答案即將揭曉。5月7日,法國總統選舉將舉行第二輪投票,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和極右翼候選人勒龐迎來「終極對決」,得票最多者當選法國新任總統,入主愛麗舍宮。「今年幾乎沒有其他任何一場選舉比法國大選更為重要。」德國《明鏡》周刊這樣評價,並且認為本屆法國大選已遠遠超出「未來幾年誰來決定法國政策」的範疇,將決定整個歐盟的未來。現在,整個歐洲都在屏息等待這場「非常」選舉的最終結果以及隨之而來的挑戰。「非體制」內候選人的角逐雖然法國大選最終結果尚未出爐,但一個事實已基本明確——法國政壇傳統格局已被重塑。在7日即將開啟的第二輪總統選舉投票中,法國左翼社會黨與右翼共和黨等傳統政黨50年來首次「集體缺席」。在4月23日舉行的首輪投票中,中間派「前進」運動候選人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和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瑪麗娜·勒龐得票位列前兩名,使第二輪投票成為兩名「非體制」內候選人的角逐。「對法國的傳統主流政黨來說,這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在美國《紐約時報》看來,馬克龍和勒龐,一個是「政治新手」,另一個則是「極右翼狂熱分子」。在法國的選舉可能也決定著歐盟未來的關鍵時刻,馬克龍和勒龐在決勝局中的較量讓法國走上了一條前途未卜的道路。最後關頭,兩名候選人再次發力。當地時間5月3日,在第二輪投票之前的關鍵時刻,馬克龍和勒龐舉行了一場電視辯論,再次力陳各自政治綱領。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這場長達160分鐘的電視辯論涉及經濟、稅收、就業、養老等法國國民關心的眾多話題,也圍繞歐盟、安全、反恐等地區性議題針鋒相對。雙方唇槍舌劍,馬克龍直指勒龐的競選戰略「充滿騙術」,勒龐則諷刺馬克龍是「舊體系的寵兒」。正如這場辯論的主持人在場面膠著時所說,馬克龍和勒龐展示的是兩種無法調和的政治前景。「他們幾乎每條政綱都是相互對立的。」法國《世界報》直言,二人之爭就是「兩個法國之爭」:主張自由、支持全球化的馬克龍,代表開放、前進、革新的法國;反移民、反歐盟、反全球化的勒龐,代表保守、鎖國、民族主義的法國。不過,也有觀察者注意到,或許是為迎合選民而奮力一搏,兩名候選人近來在此前立場截然相反的歐盟、歐元等問題上,表態出現一些微妙變化。1日,馬克龍對BBC稱,自己是「挺歐派」,但也不得不面對法國民眾對歐盟失去耐心以及歐盟因機能失調已不再可持續的事實。勒龐則在其一直堅持的退出歐元區的問題上立場有所軟化。路透社稱,在公布的新文件中,勒龐將「棄用歐元」排除在優先任務之外。面臨政治天花板的極右翼無論是堅持立場,抑或調整策略,馬克龍和勒龐的根本意圖都是贏下選舉。而在英國《金融時報》看來,鑒於候選人勢均力敵,這將是50年來最難預測的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中,幾名候選人十分接近的得票率就印證了這點。不過,隨著最終一輪投票的臨近,局勢似乎逐漸趨於明朗。「目前看來,馬克龍的勝算更大一些。」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邢瑞磊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雖然勒龐近期做出一些改變,比如辭去「國民陣線」主席一職,以此表明自己想要團結所有法國人民的「深切信念」,但已有的民調結果和主流輿論更為傾向她的對手。根據民調機構Elabe的最新數據,馬克龍支持率高達63%,遠超勒龐。在剛剛結束的那場至關重要的電視辯論中,馬克龍也佔據上風,擁有高達64%的支持率。「哪怕是在正式結果公布前,政治建制派還在團結一致地支持馬克龍,警告民眾注意勒龐的『國民陣線』獲勝會帶來的危險。」《紐約時報》稱。5月2日,法國總理卡澤納夫就在左翼報紙《解放報》刊文,警告歐盟無法經受極右翼反歐候選人勒龐當選總統帶來的衝擊,明確號召選民支持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在此之前,法國總統奧朗德也發出過類似呼籲。「雖然法國民眾對過去所謂的左翼和右翼輪流執政的傳統政治體制已表現出不滿,但當真正面臨是否需要選出一名極左或極右的領導者,作為一名『理性』的選民,必然會重新思考這是否真能代表他們的利益。」邢瑞磊指出,在第一輪投票過後,落選的菲永、梅朗雄等人呼籲支持者轉投馬克龍,也表明勒龐代表的極右翼雖然具有一定影響力,但仍局限在現有的制度框架之內,它將在一定時間內發酵,但其發酵的空間受到限制。美國沃克斯網站也刊文稱,此前的奧地利大選、荷蘭大選以及德國的民調已經顯示,歐洲極右翼勢力的表現遠沒達到許多人的預期,它們面臨著政治天花板:雖然支持者可能立場堅定,但是多數歐洲人還是不願意接受其觀點——至少眼下如此。當然,誰都不敢保證已經多次讓人跌破眼鏡的國際政壇,不會再現一隻「黑天鵝」。西班牙《國家報》日前就刊文稱,勒龐的巨大潛力仍然不容忽視,因為首輪投票結果已經凸顯了法國過去幾十年間日益加深的斷層,這讓「國民陣線」的對手不能再輕視它。德國《明鏡》周刊也直言,兩大傳統政黨候選人在首輪選舉中就被淘汰,「不久前還被認為難以想像的事情」真的發生了,這足以讓現在就認為第二輪選舉只是水到渠成的人引起注意。「多速歐洲」將成未來趨勢更多分析認為,真正令人擔心的不是法國大選結果,而是大選已經暴露無遺的法國乃至整個歐盟面臨的困境。西班牙《國家報》認為,此次大選凸顯出法國在地理、社會經濟和意識形態上的新斷層越發深重,相互角力的不再是左翼和右翼,而是歐洲主義和主權主義、自由派和保護主義者、改革派和民粹主義者。因此,無論誰最終勝出,都必須面對如何管理漸行漸遠的「兩個法國」的難題。而勒龐及其代表的極右翼勢力的異軍突起,更讓人看到民粹主義快速上升的勢頭。「這種現象的背後有經濟不振、難民問題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而同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推波助瀾,那就是功能性議題開始向政治性議題轉化。」邢瑞磊指出,這種變化不僅出現在法國,而且在歐洲一體化的過程中尤為突出。比如,農業、電信、經濟、難民等重要議題實際屬於功能性的社會議題,但當被利益集團或是候選人拿到歐盟以及歐洲一體化的大語境下討論時,它們同時還涉及國家主權等問題,就易變成一個政治議題,進而提高大眾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接下來,如何將政治議題放在可控範圍之內,法國下一任總統必須重視並嘗試解決。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陳志敏也向媒體表示,法國內部的分歧和政治的激化已經成為一個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選出一個總統、議會並不解決問題,未來更重要的是關注法國內部社會、經濟改革的發展趨勢。而對於歐盟來說,最大的擔憂莫過於本就步履艱難的一體化進程是否可能再次受挫。邢瑞磊認為,即便是「反歐派」勒龐上台,相比立即帶領法國「脫歐」,她更有可能的選擇是先觀望一陣英國與歐盟正在進行的「脫歐」談判取得怎樣結果。「歐洲一體化應該還會繼續向前,但『多速歐洲』的趨勢或許不太容易改變了。」邢瑞磊指出,無論法國大選結果如何,歐洲一體化的發展理念都將從過去強調的更快、更深入向更公平、更合理轉變。
推薦閱讀:
※唱國際歌 穿中山裝 為什麼法國會有濃郁的社會主義情結?
※法國攝影家馬克呂布病逝 他拍出了別開生面的中國
※在一整面牆上寫滿我愛你|有種不經意間的浪漫叫巴黎
※晝顏妻的來源竟是她!整個法國都服氣的女人...
※手把手教你三天拿到法國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