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佛教里的「大師」、「和尚」等不是隨便稱謂的

凈空法師:佛教里的「大師」、「和尚」等不是隨便稱謂的

來源:凈土釋疑網關鍵字:大師,和尚,稱謂,比丘戒,三壇大戒,弘一法師,戒律發布日期:2012-12-04 16:45:13

摘自凈空法師《凈土大經科注》第43集 2012年11月30日講於香港

  貪嗔痴從哪裡斷?要從它核心的部分斷。我們知道,這佛告訴我們,「貪」煩惱的核心就是情執,這個東西最嚴重;「嗔」煩惱的核心就是傲慢,所以傲慢是俱生煩惱,他不是學的,生生世世自自然然產生的,就第七識的末那,嗔恨的核心是傲慢;「愚痴」的核心是懷疑。所以經上常講五毒,這講我們心,就是「貪、嗔、痴、慢、疑」,這根本煩惱。《百法明門》講根本煩惱六個,前面五個就是貪嗔痴慢疑,後面是「惡見」,錯誤的見解,那是「思惑」。把「思惑」作為一個,第六個煩惱,根本煩惱。從根本煩惱衍生出隨煩惱,隨煩惱有二十個。這是佛法裡面講的心理學,比世間心理學講得詳細,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搞清楚的。

  那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斷煩惱?還是「唯心所現」。我們要用真心,真心是什麼?阿彌陀佛就是真心。心裏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妄想、雜念都把它清除掉,清除得乾乾淨淨,就是一尊阿彌陀佛。口裡頭念阿彌陀佛;心裡頭想阿彌陀佛;身體拜阿彌陀佛。身、語、意三業通通皈依阿彌陀佛,問題就解決了。我們念念之中都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什麼災難都能化解。我們對這個要有信心,一點都不能夠懷疑。一懷疑,這功德就沒有了。所以破壞我們功德,確實最大的就是懷疑。古人有個比喻說「疑心生暗鬼」,這是比喻說的,說明懷疑對我們自己傷害是多麼嚴重。那麼今天學佛的人,幾個人不懷疑?為什麼會懷疑?從小就養成懷疑這個的習氣。

  我在美國居住的時候,不是看到外國人,看到我們中國人,小朋友上幼稚園念書,就五、六歲,爸爸媽媽就教他:不管什麼人你都不要相信。他就教他懷疑,怕人家騙他,對什麼人都不能相信。這個話在中國舊社會裡頭聽不到,我們從小父母沒這樣教過我們,教我們對大人都相信,大人的話要聽、要相信,大人比我們見識廣、經驗多,大人都會保護小孩、都會愛小朋友,怎麼會欺騙小朋友呢?哪有這個道理?

  現在的小孩,父母都教他競爭,不能落在人後面,一定要站在人前面。這個教育不好!競爭這個心深深在小孩腦海裡頭,會影響他一輩子。競爭提升就是鬥爭,鬥爭提升就是打仗,不是好事!從小不教他愛心,這是錯誤的引導。從小就紮根,一生改不過來。將來在社會上,無論他從事哪個行業,他都競爭。他不知道命裡頭沒有,爭也爭不到,能爭到的都是命里有的,那又何苦去爭呢?真正懂得因果、懂得命運的人不爭。《了凡四訓》是一部好書,認真去讀他幾十遍,你就明白了;兩三遍、五六遍不行,沒入進去。我在年輕的時候,二十四五歲,朱鏡宙老居士送這本書給我。我那個時候沒學佛,不知道佛是什麼,以為佛是迷信,不願意碰它。這本書好,講因果、講命運。老居士送這本書,我好像是在兩個月當中看了三十遍。它文字不多,印象非常深刻。知道競爭是個錯誤觀念,是錯誤的手段,應該行善積德,這能改造命運。

  了凡先生十五歲遇到一個算命先生,非常高明,給他算流年,一生的流年。他壽命只有五十三歲,他那年十五歲,從十五歲一直排到五十三歲。算命先生告訴他,五十三歲那一年,他在做官,在四川一個小縣裡面做知縣,他說你要請假回老家,壽終正寢,他都得記住。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二十年,每一年所排的一點不錯。讀書人參加考試,考第幾名,準確;那個時候考取秀才,國家就給一份俸祿,那個時候是送米,大概有八九十擔米,你這一年生活就沒問題了,吃不完的可以賣。每一年有多少,也給你算得很清楚,沒有絲毫差誤。所以他完全相信,什麼妄念都沒有了。遇到雲谷禪師,雲谷禪師告訴他,命運可以改。他從來沒想到,命運怎麼可以改。命運是你前生造的,因註定在今生,如果你今生能夠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就超過了。他明白這個道理,真干。這個心一發,第二年參加考試,那就跟原來算的不對了,算命先生算他考第三名,他考了第一名,幾個月的時間就變了。這就是此地所說的「唯心所現」。國家給他的俸祿也增長了。命裡頭沒有舉人、沒有進士,這古人講的功名,現在人講的學位。最高的學位是進士,第二個學位是舉人,他只有第三個,秀才。他就發心求,努力斷惡修善、改邪歸正,天天懺悔,天天用功過格記載。每天改過,記下來,每一天做好事記下來,天天記,月月來作比較,常年有進步。他去參加考試,兩個都考取了,舉人考取了,進士也考取了。做官不像算命先生跟他說的,官的職位都很小。他也是做縣長,但是是個很大的縣,寶坻知縣。寶坻縣是歸皇上管的,不歸省管,歸皇上管,這個地位就高了。壽命五十三歲,他沒有求延壽,他活到七十四歲走的,多活了二十一年。命裡頭沒有兒子,他求兒子,真的得了一個好兒子,兒子給他生了十個孫子,這個家以後就非常興旺了。一直到現在,家庭還是很興旺。他的後人跟我有聯繫,沒見過面,跟我通過電話。很難得!所以理由就是「唯心所現」。我們的心要好,心不能邪、不能歪了,不可以有偏心,不可以有邪念;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與性德相應。

  佛給我們制定的戒律是性德;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的也是性德。在中國千萬年,世世代代都遵守「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不多,就這幾樣。只要認真做,你會一帆風順,你會有求必應。佛法裡面也很簡單,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凈業三福」,無論修哪個法門,無論是哪個宗派,都要遵守這個原則。違背這個原則就不是佛教;假佛教,不是真佛教。因為佛自己說得很清楚,這個三條是「三世諸佛,正業凈因」。「三世」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菩薩修行成佛一定要遵守這三條。

  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第一條;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是總原則,違背這個不是佛弟子,假的,不是真的。具體佛給我們定的規矩,「三皈」、「五戒」、「十善」,出家的「沙彌律儀」,有比丘戒,有菩薩戒。

  比丘戒,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中國從南宋之後就沒有真正比丘了。所以他老人家受比丘戒之後,就三壇大戒,受戒之後,他把比丘戒就退了。一生,他受的是菩薩戒沙彌。所以在很多著作上,他也是這樣題「菩薩戒沙彌」。因為菩薩戒跟沙彌戒,沒有比丘授,自己發願,在佛菩薩形象面前受,都能夠得戒。只有比丘戒不可以,至少要五個真正比丘給你授戒,你才能得戒。

  那麼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南宋之後一個也沒有。所以我們就知道,比丘戒沒有了。那現在「三壇大戒」還是要受,受一個形式,叫「名字比丘」。自己心裡一定知道,叫「名字比丘」,不是真的。如果以為自己是真的比丘,這叫「增上慢」、「大妄語」。你不知道沒有關係,是誤會,罪輕;如果知道,自稱為比丘,那就是「大妄語」。「大妄語」的罪很重。所以蕅益大師自稱菩薩沙彌。他的弟子成實法師,蕅益大師的著作是他整理,把它印出來流通。成實不敢稱沙彌,他怎麼稱呢?出家優婆塞。謙虛啊!是真的,不是假的。

  近代弘一大師,這是佛教很著名的一位法師,在家是才子、是藝術家:出家之後研究戒律,大概在最近一百年,沒有人超過他。他戒律的著作很多,他也是自稱出家優婆塞,這都是真正明白人,了解事實真相的人。所以我們的身份,稱「法師」可以,居士可以稱「法師」;稱「和尚」也可以,居士可以稱「和尚」。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人家稱他「和尚」。送他的書畫,上面題字「雪廬大和尚」,可以稱。「和尚」是梵語,音譯的,翻成中文是什麼意思呢?親教師。他親自教導你,是你的授業的老師,學生稱他為「和尚」。如果是學校的老師,他沒有上我的課,那我們就沒這關係,我們稱他為「老師」,稱他為「先生」,稱他為「教授。」他直接上過我的課的,這是「親教師」。沒有上過我的課的,只有一個人稱「親教師」——校長。校長雖然沒有上過你的課,但是你整個教學的策劃,經過他的,他決定的,聘請老師代替他上課。所以教育成功、失敗,責任在校長,不在教員。教員是負責執行的,全盤策劃是校長的事情,所以校長稱「和尚」。一個寺廟裡頭只有方丈、主持稱「和尚」,別的人不能稱「和尚」。所以道場只有一個和尚。現在一看到出家人全是和尚,這個稱呼就搞亂了。「和尚」在出家人是最尊貴的稱呼,哪有個個都當「和尚」?所以現在一般稱「法師」,這個可以。真正有德行、有學問的,稱「阿闍黎」。雖然他沒有教過我,他的德行可以教我,他的戒律、威儀可以做我的榜樣,這叫阿闍黎。阿闍黎翻成中國意思稱軌範師,「軌」是軌道,「范」是模範。就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榜樣,我應該向他學習,這阿闍黎,不一定教過我的;和尚一定是直接教我的。所以這些稱呼也不能搞錯。別人稱我們如果有錯誤、不恰當,要跟他講清楚,特別是現在講稱「大師」。「大師」不能稱,「大師」是佛,成佛才能稱「大師」,不成佛不能稱「大師」。你看看翻經的「三藏法師」,說明他通達三藏,經、律、論三藏他都通,三藏法師,不能稱大師,沒有稱「大師」的。佛在經典上只有稱「佛」、稱「如來」,這大師。但是凈土宗祖師都稱大師,這意思什麼?跟佛沒有兩樣。為什麼?大師教人,教的這些學生,決定這一生成佛。等於什麼?菩薩!不是一生成佛不行。那麼凈土宗的這些老師,教你念佛往生,你真正往生了,那就是「大師」。所以這個很特別,凈土宗祖師稱「大師」,這很特別。確確實實他這個方法是教你一生成佛,是這個原因,不是別的。你禪、密、教,你有沒有把握教他一生成佛?沒有這個把握不行,不能稱「大師」。古時候對於稱呼很講究,不能稱錯了,稱錯了失禮;現在沒有了。現在小孩叫父母都叫名字,連姓帶名一起叫的,跟外國人學。自己的文化沒有了,完全學別人的,這個錯了!我們自己有好東西,不輸給外國人,應當要發揚光大。所以「唯心所現」這一句非常重要,一切法通通是「唯心所現」。我們的心好,境界就好、身體就好,雖然共業不好,別業好。好到相當的程度,不但轉自己的共業,也能轉臨近人的共業,就是距離在附近的。那換句話說,這一個地區沒有災難。全在功夫淺深,功夫淺深就是用心的淺深。菩提心自受用叫深心。我們的心真誠,真誠夠不夠深廣?又深又廣,那個力量就非常大了。深心,,我們這部經的題目「清靜、平等、覺」,這就是真心,這就是自受用的菩提心

相關文章

凈空法師:搞企業的人把中國傳統「家」的精神恢復下來,中國還可以出現千年盛世
凈空法師:回歸前曾告訴同修們,中國統治香港絕對不會輸給英國人
《群書治要360》注音圖片連載(三十二)
通知:本網站正在系統升級、增加伺服器服務範圍,近段下載不太流暢,特此告知
唐山企業家論壇演講DVD鏡像下載
凈空法師:人沒有成就,兩個樹神成就了。人不如鬼!
推薦一部優秀圖書——《女人如水:劉芳幸福人生演講錄》
凈空老法師講《凈土大經解演義》MP3、WMA格式壓縮文件下載
凈空法師:麗江仲巴活佛送我一部藏密專修凈土法門的經典
聲明:本網站從不在淘寶網結緣《播經供養不同維次空間眾生》光碟

推薦閱讀:

菩薩戒正說 (上)第八講 悟顯法師 講述
廣超法師中觀講座
教觀綱宗科釋 序二(靈岩山佛學院上道下安老法師講述,來定法師整理)
當參法師開示阿彌陀佛真實義
凈空法師法語:起心動念,無不是罪

TAG:佛教 | 凈空法師 | 大師 | 法師 | 稱謂 | 凈空 | 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