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玄義 (第九集) 1989/11 新加坡 檔名:02-004-0009
無量壽經玄義 (第九集) 1989/11 新加坡 檔名:
諸位同修,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三面第六行,看第五大科,「所被根機」,看這一科。這科主要的要跟我們說明,這個法門什麼樣的根機能夠接受,當然這是我們非常關心的大事。法門雖然好,如果我們不能接受,那也是枉然。我們曉得佛教裡面宗派很多,法門更多,經論上常講八萬四千法門,這個數字是確實的,不是誇張的數字。八萬四千法門,諸位可以在佛學大字典上看到,在許多大經大論裡面也能夠看到。即使四弘誓願裡面所講的「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無量也是真實的,也不是誇張的。
宗派法門雖然多,不見得都能適合於我們修學,這一點是必須要知道的。我們修學也不需要看別人學什麼法門,我們要跟他一起去學,這種心態是很危險的。好像生病吃藥一樣,他生病吃那個葯好了,我有病趕緊把他那個葯拿來吃一吃,他吃的那個葯對症,是對症下藥,藥到病除,病吃好了;如果我們害的病跟他不相同,吃他那個葯不但不能好,恐怕一吃就吃死了。佛法的法門也是如此,法門要不對根性,我們的法身慧命就斷送了,比吃錯藥還要危險。吃錯藥縱然死了,這是身命,四十九天又投胎了,如果到人間來他又來了,這還不算是很大的損失;法身慧命要斷送掉,這個損失太大太大了。明白這個事實,我們對於抉擇法門,就是決定、選擇法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今天這一大段就要給我們討論這個問題,請看經文:
【疏鈔雲,前三非器,謂無信者,無願者,無行者。反是皆器。】
器就是根器,在佛門也稱為法器,就是有能力、有資格接受佛陀教育的,我們才稱他為器。凈宗法門哪些人不是器?也就是說他沒有資格學?蓮池大師在《疏鈔》裡面給我們指出三種人,第一種人,他不信,這個沒法子;他不相信,這個法門再殊勝、再好,他也沒有緣分。第二種人,他信是相信了,西方極樂世界很好,他不想去,他對於這個世界還留戀,甚至於還說西方極樂世界不如天堂,這樣的人也沒有辦法修學這個法門。第三種人是不肯念阿彌陀佛,這確實有,真的我遇到有些人他不願意念阿彌陀佛,好像念阿彌陀佛他感覺得很恐怖。這種恐怖我們也不難想像,他不明了事實真相,聽到真的有恐怖。
這就是最近幾百年來,這個毛病時間不短,就是誤會的時間不短,大概總在明朝末年以後,可能到明朝中葉以後,總有五、六百年了。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經》,都變成送終之句,死人了,替死人念的。所以,一聽到念阿彌陀佛,要死人了,這個多恐怖!這是社會上習俗如此。所以,聽到阿彌陀佛害怕,聽到阿彌陀佛就像見到鬼一樣,生起恐怖之心。所以他不願意聽,也不願意念,這樣的人也沒有法子修學這個法門。
蓮池大師底下這一句說得好,『反是皆器』,反是翻過來。能信、能願、肯念佛的統統都是這個法門的學人,都有資格、都有能力修學這個法門,也必定都有成就。我們看底下的解釋:
【信謂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
這幾句話簡單、明了,把凈宗「信」之一字說得十分的透徹,可見得這個信不是迷信。要信眾生是我們自己,佛是阿彌陀佛,我們跟阿彌陀佛是一個體性。在前面講一經體性的時候跟諸位報告過了,本經是以實相為體,實相就是真如本性。我們的身心、世界,乃至於諸佛剎土,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是一體的,不二就是一體,也就是一般所講「自性彌陀,唯心凈土」。
『是心是佛』,這個心是真心;佛這個字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大智大覺。我們的真心就是大智大覺,所以真心就是佛,佛就是真心。我們成佛,佛怎麼成法?實在講明心見性就叫做成佛,我們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完全顯示出來。正如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講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完全開化顯示出來,這就是佛。這一句是從理上說的,從理上講,一切眾生本來都是佛。
天台大師講佛,講六種佛,六種佛裡面第一種講「理即佛」,是心是佛就是理即佛。理上講我們都是佛,可是事上說,我們現在是生死凡夫,苦惱無盡。理上是佛有什麼用?還是一樣要搞輪迴,一樣要墮三途。理上雖是佛,卻得不到佛的大用,所以一定要修行,這就是講修德。上一句是性德,真如本性本來具足的,現在要靠修,如果沒有修德,雖然有性德,性德不起作用。『是心作佛』這就是修德,特別是在凈土宗,凈土宗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是心作佛。念一聲阿彌陀佛,一聲作佛,念念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念作佛,這個不得了。
諸位不要看到我們每天念的時間不長,正是因為你念的時間不長,所以你作了幾分鐘的佛,又退回去當凡夫了,你佛沒作成功。如果你念念不間斷,念上個三年、五年,那你準定成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這就是講進得少退得多,一天二十四小時,你們幾個小時作佛,幾個小時作凡夫?不作佛就作凡夫!大家算算這個帳,還是作佛的時間太短,作凡夫的時間太長。這是我們念佛為什麼不得力,原因就在此地。
這個道理明白了,所以才說『眾生念佛,定得往生』。此地講的眾生是包括九法界,上面到等覺菩薩,下面到地獄眾生,只要有緣分遇到這個法門,聽到這個開示,他真正肯信、肯發願、肯念佛,沒有一個不往生的,定得往生。『究竟成佛』,這是果報,圓滿的果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一生當中決定成佛,不要等到第二生。所以這個法門自古以來稱作當生成就的法門,這是一生成就。這是講信。
【願謂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如子憶母,必欲往生。】
有些同修來告訴我,他的願發不起來,不知道怎樣發願,信是相信了,不曉得怎麼樣發願。這個地方蓮池大師告訴我們,『願』就是心愿,就是你心裏面的希望,心裏面的希求,這就是願。念佛人心求什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這個願望、這個希求,除此之外我都不求。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不攀緣,攀緣就是有所希求,因為對世間法要有所希求,決定障礙往生。因為對世間法有所貪戀,到臨終佛來接引你,你還放不下,佛不會再等你,你放不下,佛就去了,這個緣又斷掉了。所以願生的這個心要非常的懇切,這是講發願。
這個地方採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的意思來勸我們發願。第一要知道這個世間很苦,在這個世間做人更苦,這是要覺悟的。這個世間無常,諸位不要看年輕,轉眼就變成老人。我在民國三十八年到台灣,那個時候二十三歲,一轉眼你看六十三了。想到那個時候的事情就像是昨天的事情,這一轉眼就四十年了,光陰太快了。人命無常,國土危脆,要警覺得到。舊金山大地震我想你們也都知道,隔兩天那邊同修給我打電話,他說:我現在真正懂得《八大人覺經》裡面所講的「人命無常,國土危脆」,我現在真正懂得了。我說你怎麼懂得?他說地震不過是幾秒鐘,把許多人的生命財產統統改變了。危脆,實在是危脆,幾秒鐘,多少人的一生統統改觀了!所以要有高度的警覺,這個世界不好,要有這個念頭,離開這個世界,捨棄這個世界,這是『厭離娑婆』。
再發一個心,『欣慕極樂』,你讀這個經本,我在上次跟你們講過,這經本是什麼?就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帶來的家書,
【行謂從願起行。】
有了願望一定要去實行。經上告訴我們,怎樣才能往生?一定要執持名號,這個念力不可思議。從理論上說,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從一切眾生心想而成的。真是心裡想什麼它就變什麼,是心想而成的。所以,我們今天展開經本,依照經本上所講的,我們想極樂世界,我們想阿彌陀佛,想久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現在我們眼前。
【一向專念,無有間斷。】
一向專念,就重要!無有間斷,前面跟諸位說過,念佛要訣是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
【以上三事,號為資糧,信願行三,缺一不可。】
『以上三事』,就是信、願、行這三條,『號為資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要靠這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能往生,三個條件我們統統要具足。資糧是過去古時候出門去旅行,不但身上要帶點錢,還要帶乾糧。因為古時候旅館、旅店很少,飯館也很少,所以出門要帶乾糧。資就是錢財,糧就是糧食,這個註解是古人作的,不像現在,現在出門帶錢就夠了,吃住非常方便。經上常常講的三資糧,要曉得它指什麼,它是什麼意思。再看底下一段:
【凈土法門,奇特殊妙,當機之說,亦有三例。】
殊是特殊,殊勝微妙。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一點,這是古大德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見仁見智不相同。第一:
【上輩往生,唯是菩薩。唐善導大師以前之古德。】
他們的主張,他們的看法。
【多認為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從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絕分。】
這是凡夫做不到的,這是善導大師以前的凈宗大德有這麼一個看法。善導大師的說法跟古人就不一樣了。諸位翻過經本看二十四面:
【本為凡夫,兼為聖人。善導大師四帖疏,破前說曰,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幹大小聖也。又雲,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又雲,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大師之說,上契聖心,下洽群機,實大有功於凈土,故中日諸師,多承此說。】
這一段文非常重要,是在《觀無量壽經四帖疏》裡面,《觀無量壽經四帖疏》是善導大師作的,就是《觀經》的註解。善導大師的看法跟古德顯然不一樣。可是我們要曉得,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善導大師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親自說明,這是我們應當要相信的。他說得好!他說這十六觀法,十六觀法是講觀想念佛,四種念佛之一。說觀想念佛,說一個也就包括其餘念佛的方法,因為持名念佛是在第十六觀,當然包括在其中,不能說持名念佛是例外的,那個講法就錯了。
這個法門是『但為常沒凡夫』,「沒」是墮落,墮落在三惡道,佛是為了救度這些眾生的。『不幹大小聖』,小聖是阿羅漢、辟支佛,大聖是菩薩,這個法門於他們不相干,這是專為六道凡夫而說的。善導大師給我們講,我們應當要放心;換句話說,上上品我們有沒有分?有分!因為這是專門為我們說的,上上品也有分。這九品從哪裡來的?大師說得好,五濁惡世『但以遇緣有異』,這樣才有九品差別,這句話就更重要了。可見得九品實在講還不是在功夫的淺深,真的是遇緣不相同。譬如說有人一生念佛,遇到的緣不殊勝,對於凈宗的教義未能透徹理解,他也念佛往生,這個往生品位就不高。有些遇緣殊勝,像我們今天遇的緣是第一殊勝,說老實話,取上上品往生絕不過分。為什麼?理論、方法、境界知道得太清楚了,依教奉行哪有不證果的道理!這個緣太殊勝了。
過去的念佛人,一生當中能夠念到九種不同的《無量壽經》真正是希有,太少了!你要不信,你去問問念佛人,《無量壽經》你看過幾種本子,你就會發現。我們今天的緣殊勝,《凈土五經讀本》,九種本子統統印在一起,放在你手上全都看到了,你看這緣多勝!過去要聽講經也不是容易事情,現在縱然事情忙,住的地方遠,住的偏僻,現在有錄音帶可以流通,這個在過去沒有這樣的勝緣。何況近代的印刷術發達,經本的成本低廉,可以大量流通,這些都是現代人的緣比從前人殊勝。那麼品位,現代人如果認真努力絕對不會在古人之下。
往生是有兩種不同的方式,這是諸位也要記住的。第一種就是一生修持,積功累德而往生的,我們今天走的是這條路。第二種人是一生造作罪業,臨命終時才聞到佛法,十念往生的。十念往生那是懺悔往生的,臨終的時候真正懺悔。臨命終時,十念或一念懺悔往生,我們要問,他能生到多高的品位?這個很難講,要看他懺悔的力量,他是靠懺悔。像《觀無量壽經》裡面阿闍世王,阿闍世王實在講五逆十惡造盡了。他受了提婆達多的挑唆,奪取他父親的王位,害父親,把自己的母親軟禁起來,殺父害母;破壞釋迦牟尼佛的僧團,破和合僧;殺害阿羅漢,五逆十惡罪造盡了,他的果報在阿鼻地獄。可是我們在經上,念《阿闍世王經》,釋迦牟尼佛講阿闍世王這一段公案。阿闍世王到臨終才悔悟,才真正覺悟、悔改,懺悔。他懺悔的心非常的真實,非常之懇切,他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居然是上品中生。
所以,我們對於造罪業的人不能瞧不起他,他不回頭果報很凄慘,他一回頭,那不是一般人能夠跟他相比的。我們中國俗話也說「浪子回頭金不換」,那是真正回過頭來,那是道道地地的好人,絕對不是壞人;壞人回過頭來,是道地的好人。所以,他是用懺悔的力量,提升到上品中生這麼高的品位,有些人一生積功累德還沒有他的品位高。這是兩種往生的情形,我們要注意。
由此可知,念佛懺除業障非常重要。懺除業障要發真實心,勇猛回頭,所謂回頭是岸。從迷惑顛倒回頭,從一切罪業裡面回過頭來,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樣往生決定是上輩往生,上三品的往生。這是他老人家把九品差別的原因告訴我們。
又說『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這句話說得就更明白。什麼人最適合修學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我們曉得,是十方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它所攝之機是一切善惡、大小、凡夫、愚人,愚痴之人,這是他教化的對象,這實在是非常之難得。所以,
【專接上根,旁及中下。】
這句話怎麼講?蓮池大師在《疏鈔》裡頭說:
【疏鈔曰,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
明是說明。我們初信佛的人、初學佛的人,把他歸納一下,有四種不同的根機。大家仔細看看我們是屬於哪一種的。
【以禮懺滅罪被初機。】
天天去拜懺,天天去做法會,這是初機。實在講在台灣、在海外,我們看到這種情形太普遍了,古人講這是初機。初機喜歡搞這個,做法會、拜懺,搞這個。
【以修習止觀被中機。】
止觀就是修禪定,禪的意思翻成中國叫做靜慮,靜就是止,慮就是觀,所以教下稱為止觀,宗門稱為禪定。這是中機。
【以求生凈土被上機。】
這是講專接上根,上根就是指具足信、願、行三資糧的這一類眾生。這一類眾生一天到晚專門念阿彌陀佛的,這才叫上機。參禪的是中機,天天做法會的、拜懺的,那是下等根機。我們再看底下說:
【初謂業障眾生。】
業障很重的。
【中謂凡夫二乘。】。
凡夫修禪、修止觀的,二乘也是如此,聲聞、緣覺。
【是知凈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
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真的確實是大乘菩薩之所修,為什麼?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華嚴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十地是從初地到等覺,一共十一個位次,始是初地菩薩,終是等覺菩薩。這十一位菩薩統統修念佛法門。你想想看,念佛真是大菩薩所修的。
【又要解謂持名,法門深妙。】
就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深妙!
【破盡一切戲論。】
什麼叫戲論?談玄說妙統統叫戲論。真正明白這一句阿彌陀佛,真正明了這一句阿彌陀佛,你就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法統統是戲論,這一部《大藏經》是一大堆的廢紙,沒用處,才知道這句名號之可貴。所以,千經萬論烘托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而已。才知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為什麼?就是為了要我們真正覺悟、真正明了,這一句佛號是成佛之因,念佛成佛,都是為了這個。蕅益大師給我們道出來。
【斬盡一切意見。】
這兩句話前一句是對教下講,講經說法都是戲論,後一句是對禪宗講的。意思就是說,這句佛號超越了宗門、教下。
【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
什麼樣的人物才能夠懂得佛的意思,對於佛一代的教學真正透徹的了解?大師說了四個人,馬鳴菩薩、龍樹菩薩,這是印度的,都是圓教初住以上的大菩薩,他們念佛往生凈土。尤其是龍樹菩薩,對於大乘教的興起有無量的功德。他是大乘八大宗的祖師,八大宗都是從他傳下來的,所以他是八宗共祖,這個了不起!連密宗他都是祖師,密宗就是他傳的,是龍樹菩薩開鐵塔,遇到了金剛薩埵菩薩,也就是金剛手菩薩。在上次跟諸位介紹過,金剛手菩薩就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所以密宗的祖師就是普賢菩薩。是金剛手菩薩把密法傳給龍樹,龍樹才傳到我們人間來,密宗是這麼來的。所以,龍樹是顯密八大宗的祖師!
他的歸宿也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意義就很深了。龍樹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換句話說,他的含義就是顯密八大宗統統都歸到凈土,不就這個意思!他是八大宗的共祖,所以他往生跟別人往生代表的意義是不相同的。
智者、永明,這是我們中國的法師,智者是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大師。日本人對於智者敬佩得五體投地,一直到今天還是如此,提到智者大師沒有不尊敬的。永明是禪宗裡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回過頭來專修凈土,專弘凈土,這位大師實在他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所以在中國歷史上,阿彌陀佛化身有三個,我們都知道得很清楚。第一個是善導,第二個是永明延壽,第三個是豐乾和尚,就是國清寺的寒山、拾得、豐干;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阿彌陀佛是豐干。這三個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都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像他們這些人物才能夠『徹底荷擔得去』,就是我們常講直下承當。
【因持名一法,乃至圓至頓,無上法門。】
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圓是圓滿,一絲毫欠缺都沒有,這叫至圓,圓到極處。頓是快速,頓到了極處,至圓至頓。沒有比這個更上的,不但釋迦牟尼佛沒有比這更上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講經說法,開顯無量法門,也沒有比這個更上的。
【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曰深妙。】
絕對不是凡夫,不但是凡夫,連等覺菩薩都不行,都沒有法子完全理解,何況是凡夫?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雖然難信它很容易修,難信易行。
【但驀直念去。】
驀直是一直,你一直念下去,這句名號你只要一直念下去。
【不假方便。】
方便是講其他的法門,不須要再用別的法門。現在有人所謂的要「禪凈雙修」,還有所謂「禪密凈三修」,搞這些名堂。禪凈雙修是永明延壽大師提出來的,他老人家說「有禪有凈土,猶如帶角虎」。永明是我們凈土宗六祖,凈土宗的第六代祖師,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你要聽了這個話,我們是不是還得要修參參禪?禪凈雙修這才是帶角虎!你要單單看到這句話,望文生義,永明延壽大師看到都會流眼淚,為什麼?你把他意思錯解了。
永明大師在世的時候,當時禪風極盛,一般參禪的人都輕視凈土。所以,永明大師要弘揚凈土,怎麼辦?先去學禪,而且在禪裡頭有特殊的成就,這才回來再修凈土,大家不敢瞧不起他,不敢輕視他。為什麼?你們修的那套,我已經成功了,我今天再來提倡念佛法門,大家對他沒話說。他這兩句話就是勸那些參禪人說的。你要是跟他講禪不好,參禪的人太多了,群起而攻之,你沒法子,不能應付。所以對他讚歎,但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些人縱然參一生也不會成就,最後還是要搞六道輪迴。大師發大慈悲心,勸這些參禪的人回頭修凈土,才說「有禪有凈土,猶如帶角虎」。用這個方法把參禪的人誘到凈土門裡面來,是這麼個意思。
所以,你看到他這兩句話,你要仔細看清楚他對什麼人說的;不是對念佛人說的,是對參禪人說的。對念佛的人,你這一句佛號老實念下去,決定不要加上禪觀,不要加這個,這就對了,專!一向專念。你看《楞嚴經》上也說得很好,「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那是大勢至菩薩說的,單單念這句阿彌陀佛,什麼法門都不要,真正是方便到了極處。
【不落思量。】
不要去打妄想,也不要分別、也不要執著,就是一直念下去。
【直起直用。】
直是決定沒有委曲婉轉,所以它快速。
【自得心開。】
心開就是明心見性,開悟,真正開悟,大徹大悟。
【當下破盡戲論,盪除一切計度分別。】
這兩句跟前面那句的意思相同,前面一個是對教下,後面一個是對宗門的,完全超越了。
【是能直下承當者,肉身大士也。】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我們,我們能不能直下承當?你要直下承當,這是蕅益大師讚歎你的,你是什麼人?肉身菩薩,不是普通菩薩,大士!大士就是像觀世音、彌勒菩薩,這樣的人才能稱大士。所以,只要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你就是肉身大士,誰不尊敬你!一個真正念佛之人,十方諸佛護念,一切龍天擁護,功德不可思議。
【要解雲,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這一句是梵語,如果把它翻成中國意思,就是釋迦牟尼佛得道成佛的方法。釋迦牟尼佛怎麼得道的?怎麼成佛的?念這一聲阿彌陀佛成佛的,念這一聲阿彌陀佛得道的,念這一聲阿彌陀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有幾個人知道?蕅益大師這個話不是隨便說的,這句話就出在《彌陀經》上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
【今以此果覺全體。】
毫無保留。
【授與濁惡眾生。】
五濁惡世的眾生就是指我們這批人,釋迦牟尼佛把他自己果地上修行的方法傳授給我們。
【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這是如來境界,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因果統統都是的。九法界的眾生如果不得如來威神加持,你沒法子了解。所以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醒諸位同修,我們今天展開經卷能夠說出一點,諸位聽了能夠懂得一些,全靠諸佛如來威神加持;如果不蒙諸佛如來威神加持,我們說不出來,你聽了也不會懂。所以這個道場是諸佛菩薩加持,我們每個人都是蒙佛加持,都是蒙佛光注照,才有能力理解,才能夠信受,才會好好的去念這句佛號,這是我們一定要珍惜的。
【可見念佛法門,實是無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當也。】
大師所說的上根,就是像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的,這是上根,他們能承當。如果我們也能夠像古來這些大德,一接觸我們就相信,我們真的發願,這句阿彌陀佛一天到晚不間斷,你們諸位想想,你的確是肉身大士,一點不假。你跟馬鳴、龍樹、智者、永明沒有什麼差別,他們一天到晚這句阿彌陀佛掛在口邊,念念相繼,我們也能做到,就與這些大菩薩沒有差別。所以應當直下承當。
【疏鈔雲,故知念佛,菩薩之父。】
這是比喻,佛法裡面常常用般若比喻菩薩之母,念佛比喻菩薩之父。
【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終不離念佛。】
這一句是《華嚴經》上的,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
【何得初心自足,不願往生。】
這是蓮池大師對後人責備的話。怎麼可以你初發心自己就滿足了,不想求願往生!不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換句話說,準定輪迴,沒法子。只要六道輪迴,換句話說,三惡道的時間必定是非常的長遠,沒有不墮三惡道的。不信凈土,毀謗凈土,這個罪過大了,太大了,這都是三惡道的業因。
【可見凈土法門,正契菩薩之機。】
諸位一定要記住,誰是菩薩?我是菩薩,這直下承當。你憑什麼資格當菩薩?我憑相信這個經,我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就是菩薩。受了菩薩戒未必是菩薩,信、願、持名是真菩薩,不是假菩薩;受了菩薩戒,不求往生的,是假菩薩,不是真菩薩,這個大家要知道。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你們大家想想看,還沒去我們已經就做了真正的菩薩,就是肉身大士。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那個世界是平等世界,純一菩薩法界。現在我們還沒去已經就是菩薩,到那邊當然是菩薩。
【蓋此法門,乃彌陀住真實慧,從真實之際之所開化顯示,故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圓融具德,超情離見,舉體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故不可思議也。】
這也真是蒙佛威神加持,我們才能體會到一些事實的真相。這個法門是本師阿彌陀佛所建立的,彌陀住真實慧,因此我們能信、能願、能行,這三個能就是住真實慧。你要沒有真實的智慧,你決定不會相信,你決定不會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能信、能願是真實智慧。所以,蕅益大師說「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這是住真實慧。在西方極樂世界,師徒都是住真實慧,老師阿彌陀佛住真實慧,每個往生的人能信、能願,也是住真實慧。『從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真如本性,這個法門是從真如本性裡面開顯出來的。所以九界眾生都不能夠徹底的明了,太深了、太妙了。所以『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因為成了佛,斷盡無明,真心完全顯露,這才明了,對於這個事實真相才徹底明了。
『彌陀一乘願海』,阿彌陀佛度眾生是名副其實的一乘,因為他沒有方便,他是純一菩薩,那個裡面沒有六道、沒有十法界。一乘就是一佛乘,像《法華經》上所說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二是大乘、小乘,三是聲聞、緣覺、菩薩,沒有,統統沒有,唯有一乘法,西方極樂世界唯有一乘法。『六字洪名』就是名號上再加上「南無」,這成為六字洪名。『圓融具德』,德是性德,所以這一句名號就是性德的名號,念這句名號就能夠把性德顯示出來。經上講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用什麼方法?就是用這句名號。這個法門是『超情離見』,情是情識,就是分別、計度,計是計劃,度是度量;離見,見是見解。超情離見就是通常講的不可思議,沒法子想像的。『舉體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這跟《華嚴》完全相同,《華嚴》是一真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如此,『故不可思議也』。
【行人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如來從真實慧中,開演此法門者,欲惠眾生真實之利也,故此法門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現在、當來,一切凡、愚、濁惡眾生,悉登彼岸。】
這段開示很要緊,為什麼?如果我們能夠明白了,你的信心就圓滿具足,不再懷疑。『行人』是念佛的人,對於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無上甚深微妙法在開經偈裡面,是武則天讚歎《大方廣佛華嚴經》的一句話。那時《華嚴經》翻譯成功了,她做皇帝,先送給她看,她在封面上題了四句偈,開經偈,武則天題的,是讚歎《華嚴經》的。本經乃是中本《華嚴》,所以用讚歎《華嚴經》的話來讚歎《無量壽經》是絕對不過分的。這個法門是無上甚深微妙法,因為《華嚴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能夠有一點點信心,我們世間人肉眼凡夫沒瞧得起你,諸佛菩薩看重了你,為什麼?這人有大善根,上根。前面講的這個法門是專接上根,上根就是對於這個法門有信心、有願心、肯念佛的人,這個人就是上根。
『如來從真實慧中,開演此法門者,欲惠眾生真實之利』,可以說無量無邊的法門,只有這個法門對眾生是真實的利益。為什麼?其他的法門,你雖然學了,你一生不能成佛,你還要經過多生多劫的修行才能成就,所以那個利益不是圓滿真實。唯獨這個法門能夠教你一生圓滿成佛,所以這個法門是真實之利,一切法門當中,真實之利只有這一門。這樣的法門一定要包括幾個特性,才能夠真正利益一切眾生,下面就說出它的特性。
它的特性一定是非常的方便,也就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修學。從前黃念
【大願之核心乃第十八願,然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實由於彌陀究竟成就之最極方便處,正是本經中如來定慧究暢無極處。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視之,而輕此法門乎。】
十八願就是講十念必生。很多學佛的人,他對於凈宗沒有認真去研究過,所以瞧不起這個法門。我們修學這個法門的人他也瞧不起,我們要跟他講這個法門,他更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現在海內外對凈土的輕慢就是如此,實在是不容易。我在海外弘揚凈土,是得力於過去幾十年當中弘揚大經。我到美國前三年沒有講凈土,前三年講禪,我講《金剛經》、講《六祖壇經》,講唯識、講《法華》、講禪宗語錄,我講這些。他們都喜歡,一窩蜂都學,我也會講。在現代這個時代講《華嚴經》的人少了,我是講過《華嚴經》的,所以大家不敢輕視。
我還有一塊招牌,很硬的,《阿彌陀經疏鈔》。我在講第二遍的時候,留下一套全套的錄音帶,三百三十五個。所以在海外,我一講《彌陀經》我講過一遍三百三十五個帶子,他都呆了。所以對於我講凈土法門,他們不敢發一個問題,問都不敢問。不容易!在國外講凈土很難!這些都是他們輕視凈土,翻翻《彌陀經》好像是個小故事一樣,這有什麼了不起!幾分鐘就看完了。我說幾分鐘是看完了,我講的時候講那麼久,一天聽一個半鐘點,你還得聽一年。現在我講第三遍,第三遍決定超過四百個小時,比第二遍講得詳細。所以《彌陀經》不能小看,一天講兩個鐘點可以講一年,一部《阿彌陀經》。
這是阿彌陀佛究竟成就的最極方便處,十念必生。為什麼十念必生?這裡頭的道理太深了,這是本經所講的「如來定慧,究暢無極」,這是個證明。十方世界十念往生的人給本經證明了這句話,如來的定、如來的智慧究竟、通暢到了無極,到了頂點。所以末後這一句話勸我們,千萬不要認為這個法門容易,易行,你就疏忽了,就輕慢了,這是很大的錯誤。不知道這個法門之理論甚深。
我記得我第一遍講《阿彌陀經疏鈔》的時候,那時候我自己沒有道場,借別人道場講的,總共講了四年圓滿。不是每天講,一個禮拜是兩次、三次,講了四年圓滿。在圓滿的時候我告訴大家,我的能力不大,但是對於《彌陀經疏鈔》我還可以用一倍的時間講,就是八年,怕大家沒有耐心聽。咱們過去抗戰是八年,我這一部《彌陀經》講八年,怕大家沒有耐心聽。不容易!實在不容易。所以《阿彌陀經》你就曉得不是簡單的事情,現在多少人看輕,愚痴、狂妄!
【疏鈔雲,但持佛名,必生彼國,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贊或毀,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
蓮池大師這一段話說得非常之好,我們聽了這段開示,就曉得如何「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我們就曉得應該怎麼樣做法。他老人家講『但持佛名』,只要念一聲阿彌陀佛,這個人必定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必定生不一定是這一生生,或者是多生多劫以後,他一定會生的,只要他有這個緣分,念了一聲阿彌陀佛。『或高或下』,這是講品位的高下。『或聖或凡』,地上菩薩是聖人,地前是凡夫,我們常講三賢十聖,證了初地以上是聖人。經上常念「菩薩摩訶薩」,摩訶薩就是十聖,地上菩薩;地前稱菩薩,地上稱摩訶薩,大菩薩。或聖或凡。
『乃至或信或疑』,這不要緊,懷疑也沒關係,總而言之,這句佛號他聽進去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入了他耳根里去,就行了,種子就種下去了;信也好,不信也好,種子統統種下了。或者是讚歎,或者是毀謗,都不要怕,怕的是他一生當中無緣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是很可憐的人。聽到、見到毀謗,不怕,毀謗當然有罪,有罪他要墮落,他要受罪。罪受完之後,他將來再出頭又遇到這個法門,他前世有善根,善根成熟了,他就會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去。
我們常講給人種善根,善根怎麼種?就是把這句佛號讓他看到,讓他聽到。所以我們印了許多小張的「南無阿彌陀佛」贈送給諸位。在台灣,貼「阿彌陀佛」佛號、菩薩名號,到處都可以貼,警察都不干涉的。貼這個,警察來了:你貼什麼?「貼南無阿彌陀佛」。警察都讚歎:好,貼得好!在外國不行,你亂貼這個東西要被罰款的。在外國怎麼辦?在外國,自己住家的地方是自己的範圍,別人不能干涉的,那我們在門上、窗子上都貼上。汽車前後都貼上,車子是自己的,警察不能干涉。你開到停車場停著,許多人看一下,「南無阿彌陀佛」,他也念一句,行了,這個種子種下去了。所以在國外,我們用英文拼出南無阿彌陀佛,外國人很好奇,問你貼這個幹什麼?我們告訴他,貼這個保平安,決定不會出車禍,「那你也給我一張」,他就拿去了。我們車上準備很多,我們就送給他。貼這個是保平安的,不會出車禍的,也不要跟他講其他,講其他他也不懂,這樣就好了。這就是蓮池大師所講的,普遍為一切眾生種下阿彌陀佛的種子。
新加坡的都市我看到很整潔,像外國一樣,恐怕也不能隨便貼。但是你們的車上貼了,好!你要曉得車上貼了,無形當中度多少眾生!還有你們的家庭里,家庭中的窗戶,對外面的都可以貼,外頭的人看看,他都念一句。你們開店,店裡最好也貼,明顯的地方貼個一、兩張,凡是主顧來買東西先念一聲阿彌陀佛,你看都度了他,這叫普度眾生。你們自己要會做,要常常存這個心,利益一切眾生,把這個法門普遍的弘揚。底下說,『知有彼佛,便成善根』,我們給人種善根用這個方法,叫他們知道有阿彌陀佛。『多劫多生,俱蒙解脫』,必定有一天因緣成熟,這個善根成熟,他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求生凈土。
【至於當世,何人當機。】
當世是講我們現在。什麼人是這個法門當機者?也就是最適合修學這個法門的人。
【則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上智下愚,久修初習。】
久修是老修行,不管你過去修什麼法門,老修行;初習是才發心的,才入佛門的。
【宿根利鈍。】
也不論過去的根性,有利、有鈍。
【善惡差別。】
統統可以不論。
【只要於此法門,能生實信。】
實信是真正的信仰,真正相信。
【因信發願。】
因為我們信,所以我們就嚮往西方極樂世界,巴不得趕快到西方極樂世界,趕快見阿彌陀佛。要有這種信願,有這個心,有這麼個願望。
【從願起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是之人,正是當機。】
『起行』就是二六時中念念相繼,不要把這句佛號斷了。初學的時候容易斷,所以要用方法來提醒。譬如我們家裡供佛像,供佛像就是提醒,見到佛像就想到念阿彌陀佛;手上帶念珠,念珠也是提醒,一看到念珠就想到念佛。念珠有二種作用,一個是提醒你,另外一個是計數用的,不計數是提醒自己。現在還有一個好東西,隨身聽,那是最好的方法,很時髦的。年輕人帶兩個小耳機,隨身聽的,我們也帶上,這說明我們學佛也滿時髦的。他要來聽聽,我們就讓他聽,他一聽,阿彌陀佛的種子就種下去了。
你們如果上班工作也帶個隨身聽,你們的同事、朋友也一定會問,你這是什麼東西?你說你聽聽看!聽聽看,那彌陀的種子就種下去了;又可以提醒自己,又為別人種善根,自他兩利,所以這個好。最好的,如果你家庭里沒有妨礙,佛號二十四小時不要中斷,這是最好的。上次我也跟諸位說過,我們學佛的人要節儉,但是對於買隨身聽不要節儉,用壞了馬上就換一個。當然最好的方法,像我們在美國,是買三台機器讓它輪流,這樣佛號不間斷,機器使用的壽命會長。
最近台灣有個新的機器發展出來,是個小小的隨身聽,裡面沒有錄音帶,是個電子的軟體裝在裡面。這個比錄音機要好得太多,因為它不會有故障,它沒有磁頭不會磨損,日夜二十四小時念,聲音非常之好,能夠保持原狀。這個機器是剛剛發展,我們希望它將來能大量的流通,非常理想,真正念佛人有這麼個助念器就太好了,非常之方便。『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是之人,正是當機』,這樣的人就正是本經的當機者。請看底下經文,第六段「藏教所攝」。藏就是《大藏經》,三藏經典。教是講佛說法的體裁,有十二分教,就是十二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一切經教。
【凡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
體究就是深入研究,這部經在三藏裡面屬於哪一藏?釋迦牟尼佛什麼時候說的?
【判屬何教,知此,則有助於理解全經。】
這是說明為什麼要有藏教所設的科目,它的作用在此地。
【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有二。】
藏就是包含蘊積的意思。有兩大類,第一是講:
【三藏,一契經,二律,三論,本經屬經藏。】
就是經、律、論三藏,在三藏裡面本經屬於經藏。它不是律,不是論。另外一類是:
【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
這就是我們中國人通常講的大乘與小乘,聲聞是小乘,菩薩是大乘。
【本經廣演大乘。】
廣是廣泛,演是演說,廣演大乘。
【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凈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
這是我們展開經卷處處都能看得到的。這個經不是小乘經,沒有小乘的思想,純屬大乘。下面再講:
【說時有五。】
這是講釋迦牟尼佛講經可以把它分成五個階段,這就是五時說法。
【華嚴時,最初三七日說。】
所以現在小乘人,像泰國、錫蘭的小乘,不承認有大乘佛法,他們有個論調說大乘非佛說。小乘人很固執,譬如說《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初成道的時候,在定中說的,我們一般人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哪裡曉得他在那裡說《華嚴經》!這是凡夫、二乘如聾如盲,不知道,一點都不知道。參與這個法會的都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才有能力入釋迦牟尼佛的定中,聽釋迦牟尼佛演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這部經說完之後,我們人間沒消息,完全不知道。大龍菩薩把佛講的經就收藏到龍宮裡面,一直到龍樹菩薩出生的時候。
龍樹菩薩非常聰明,智慧高,很短的時間他就把世間典籍統統念完了。這一念完,自己貢高我慢,自己覺得了不起,世界上讀書之多,學問的淵博,除我一個人沒有第二人,傲慢心生起來。大龍菩薩,這是大菩薩照顧小菩薩,像《金剛經》上所講的,如來護念諸菩薩。大菩薩會照顧小菩薩,看到小菩薩現在快要發狂了,趕緊化現把他接引到龍宮。龍宮裡面藏書非常豐富,到龍宮一看《大方廣佛華嚴經》,龍樹菩薩貢高我慢馬上就沒有了。為什麼?一看到這部大經,自己念得太少了,太可憐了,不值得驕傲。
這部經佛說了多少?龍樹菩薩告訴我們,它的原文是「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佛法講分量多少是用「偈」來做單位,就是四句是一偈。多少偈?十個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微塵,沒法子計算!「一四天下微塵品」,一四天下,像我們講一個太陽系,這個太陽系裡面所有的星球磨成微塵,一粒微塵算一品,那麼多品。這樣才把龍樹菩薩降伏了。可是龍樹菩薩也很了不起,希望把這個經流通到我們這個世界。但是看這麼大的分量,閻浮提眾生沒有能力能夠學習,但是它還有中本,中本一看還是太多,再看下本,下本就是《華嚴經》的綱要,《華嚴經》的綱目、提要,他說這個可以。這個多少?一共有十萬偈,也就是全經有四十萬句,這可以帶回到世間。他就把下本《華嚴》帶回來,我們這個世界才有《華嚴經》,《華嚴經》是這麼來的。
《華嚴經》傳到中國,實際上只有龍樹菩薩帶出來的那個經本的一半。因為這個經本太大,古時候都是寫在貝葉(貝多羅樹葉),這個東西容易散失、容易丟掉。所以傳到中國來的經本是不完全的本子,是個殘缺的本子。三次傳到中國來,我們統統翻譯了。所以,現在中文的《華嚴經》只有原文的一半,我們稱它作略本《華嚴》。這是如來『最初三七日』所說的。第二:
【阿含時,次十二年說。】
這個小乘人承認,因為這十二年佛講的是《阿含經》,對小乘人說的。第三:
【方等時。】
方等是大乘,方是方便,等是等於佛的境界,所以這不是小乘法。
【次八年說,廣演四教,均被眾機。】
這是天台家判的四教,藏、通、別、圓,方等時候統統普遍都說。第四是:
【般若時,次二十二年說。】
總共有二十二年,從這個地方看,我們曉得佛法是以般若為主。般若講經時間最長,佛說法四十九年當中有二十二年講般若。最後是:
【法華涅盤時,後八年說法華,一日一夜說涅盤。】
《法華經》講了八年,《涅盤經》是一天一夜,就是佛入圓寂的前一天,一天一夜所說的。這是說到說法有五時。本經在什麼時候?
【說此法時,在第三方等時。】
本經屬於方等部,應該是在第三時說的。但是諸位要曉得:
【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
這個經,凈土宗的教義,佛可以說除了「阿含」之外,其餘四個時期都有說。你看在《華嚴》,最初說的,《華嚴》末後一卷,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時有凈土,方等更不必說,般若、法華,《法華經》上也勸我們往生凈土。所以,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出世,自始而終常常說的。何況《無量壽經》被古人所證明它是多次宣說,所以不能夠說它在某個時期。但是就形式上來看,凈土三經都是列在方等,這是我們應該要知道的。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擴展A中的新加坡漢字?
※綜合來看,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和在香港工作生活,哪個更好?
※新加坡稅制之個人所得稅簡介
※新加坡下月起對華開放十年多次簽證
※董建華談政改:香港已跑輸給新加坡 等不起也輸不起
TAG: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