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中醫院

淺 論 肝 為 剛 臟 體 陰 用 陽 ————慢性乙肝中醫治療用藥探討


發布時間: 2005-06-25 16:51:17 被閱覽數: 1858 次 來源: 林楊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動滾屏(右鍵暫停)

[提要]從肝的功能特點及慢性乙型肝炎的中醫病因病機,探討慢性乙型肝炎中醫中藥用藥特點。[關鍵詞]肝陰陽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以其較高的發病率和較差的治癒率,引起了醫學界普遍的關注,實踐證明,中醫學為此抹上了些許亮光,不斷探討慢性乙肝的中醫治療用藥,勢在必行。《素問靈蘭秘典》曰:「肝者,將軍之官」,其性剛,體陰用陽,表現為「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體陰用陽概括了其藏血與主疏泄的辯證關係,肝藏血則能主疏泄,肝失藏血之功,肝陰血受損,必致肝失疏泄,陰損而陽無用。肝性剛,需陰血以柔,方可陰平陽秘,在治療肝病之時必須注意:肝為剛臟,用藥宜柔不宜剛,辛溫香燥太過,必損其肝陰,傷其藏血之功,時時顧護肝之陰血,為肝病用藥基本原則之一。慢性乙型肝炎,不論從臨床表現或是從病位上看,都屬中醫肝病范籌,有「黃疸、脅痛、虛勞」等等之別,臨床上發現持續轉氨酶高水平超過四十五天以上者,急性肝炎表面抗原陽性十二周上,E抗原陽性八—十周以上不轉陰者,就可能發展為慢性乙肝。急性乙肝慢性化的發生率國外報道為5%—10%,國內報道為18.7%—30.2%,而乙肝慢性化的因素據報道與以下幾方面有關:(1)最初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齡。資料顯示新生兒感染乙肝病毒後,若不作預防接種,約90%—95%要成為慢性乙肝攜帶者。(2)急性期隱匿起病的無黃疸型肝炎患者比急性黃疸肝炎患者容易發展為慢性,與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和休息有一定的關係。(3)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腎移植、腫瘤、白血病、愛滋病、血透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後常易演變為慢性肝炎。(4)既往有其他肝炎或肝病者,再感染乙肝病毒不僅容易急轉慢,而且預後較差。(5)其他因素如勞累過度、酒、性生活過度、吸毒、應用損害肝臟的藥物、營養不良、有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嚴重感染或懷孕、濫用藥品等均可由急性轉為慢性。綜上可見:新生兒感染者,其體為稚陰稚陽之體;免疫功能低下者,臨床常辨證為正氣不足、氣陰兩虛;有其他肝病得不到及時治療休息者、酒、性生活過度、營養不良、懷孕、濫用藥物者,皆為久病或勞欲過度、或先天不足、後天失養致精血虧損、肝陰不足。慢性乙肝不論其遷延型或活動型,其臨床表現可謂林林種種,各種辨證分型亦應運而生,但在病因病機上常呈現實(濕熱)—虛(氣陰)—瘀(氣血)的病機轉化過程,虛實夾雜、本虛標實為慢性肝炎的基本特點。據報道:氣虛、陰虛、氣陰兩虛常為乙肝慢性化的基本病因病機。怎樣恢復肝之柔和之體、還其條達之性?怎樣使肝之陰血充沛、還其疏泄之功?怎樣補其氣陰之虛以御邪實?是下筆用藥必須思考的問題。過用川芎、香附、柴胡、元胡之類以期達疏肝之功,往往適得其反更傷肝陰,難復條達之性;過用生地、熟地、枸杞等補益陰血之品,常血凝氣滯、濕邪中生;單清熱解毒除濕、不解肝之陰陽特性,亦往往無功而返。肝為剛臟,體陰用陽,須順其性、察其陰陽,還肝之柔克肝之剛,顧護陰血,輕疏肝性,補虛防淤,固本祛邪,勿太過與不及,為慢性肝炎中醫用藥之道。觀《名醫類案》、《續名醫類案》不乏了解補肝用藥之妙。明清以前的補肝法:這個時期的補肝用藥具有明顯的斷承性,用藥的奇妙性和組方的創見性。這個時期有兩書中所能看到的醫案,基本上是符合《內經》治肝三法的。《千金》補肝湯的酸甘以補肝體,辛甘以補肝用,概括了當時的補肝用藥。其特點是用藥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明代的補肝法:此期的補肝用藥是以薜立齋、謬希雍為代表的,薜立齋是祖國醫學肝病理論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在肝脾、腎之臟想互為用的關係之中創立了自己的補肝法,其精髓就是:見肝之病,顧腎實脾。謬希雍倡導欲遂肝之性,當以甘緩之,他的理論和用藥組方,如集靈膏,對於後世補肝法的形成有著重大的影響。清代初期的補肝法:高鼓峰創滋腎生肝散,滋腎清肝散兩 對名方;馬元僅提出「養肝之肝可以安土」,「養肝之陰使不誅於腎」的觀點,標誌著補肝法有僅在葯、在方、在案,而且在理論上已經成熟起來了。魏玉橫、王孟英先生的補肝法:魏玉橫先生在多年的醫學實踐中認識到:肝為內傷之本,獨創峻養肝腎之劑一 湯、一貫煎,發展了歷代醫家的補肝理論,提出:肝病既可傳脾,又可傳胃,以薜立齋鼓峰之法既防肝病傳脾,又可養肝顧腎;以謬希雍、沽潭之法既可潤胃養金,又可滋水生木,王孟英在繼承薜、魏二人補肝用藥的同時,巧妙地避開了「升柴」劫陰之弊,防止了地黃泥膈之患。從而使補肝用藥更加完善。總之,在《名醫類案》、《續名醫類案》兩書中,江篁南父子、魏玉橫、王孟英四位先生繼承了《內》、《難》、《金匱》的補肝法,匯粹了孫思邈等醫家補肝用藥之妙,為我們揭示了:肝藏血而寄相火,體陰用陽,全賴腎水以涵之,肺金清肅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宮脾胃之氣以培之,微佐辛疏以暢達之,使剛勁之質,得為柔和之體,這一補肝用藥的大法。現代醫學,為中醫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現代科技的運用,選撥出了不少具有調控免疫作用的中藥,為慢性肝炎的中醫治療用藥,可以說找到了一些捷徑,如具提高免疫細胞功能的党參、人蔘、刺五加、黃芪、靈芝、枸杞、桑寄生、女貞子、仙靈脾;具有β細胞功能的兔絲子、黃精、鎖陽等;可提高免疫球蛋白的元參、天冬、麥冬、沙參、鱉甲;可提高白細胞介素活性的黃芪、柴胡;具有抑制免疫作用的生地、黃芩、甘草;可抑制免疫複合物的赤勺、丹皮、生地等,大多具有益氣養陰活血之功,現代醫學和中醫學在此彷彿有些不謀而合。運用現代的檢測手段、按照中醫辨證用藥原則、體察肝之陰陽特性,治療慢性乙肝,曙光在前。  

推薦閱讀:

南充的哥 每年撿現金超過百萬元
大特務楊進興女兒隱身南充

TAG:醫院 | 中醫 | 南充 | 中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