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孩子「吃飯難」?每個孩子都該享受吃飯

每個孩子都該享受吃飯2013-10-25 作者:三川玲孩子吃飯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孩子享受吃飯這件事兒么?這是一篇所有媽媽對待「孩子吃飯難」都該看的文章。

每個孩子都該享受吃飯

這篇文章的作者李叢是深圳一位正面管教講師,也是《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一書的主要撰稿作者。跟她交往快一年,看了她寫的很多教育文章,非常佩服她的獨立思考能力,深圳的媽媽如果要學習正面管教,報李叢的課也是非常好的選擇,不信你看看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是我最欣賞的那類文章。第一、素養積累。作為一位專門給媽媽上課的講師,關於孩子吃飯這件事,李叢看過很多書和文章,學習過很多方法;第二、盡信書不如無書,在眾多方法之下,李叢懂得通過實踐去總結哪個是適合自己的孩子威威的,這一點是媽媽們最應該學習的;第三、李叢最後得到的結論具有普適性,不但適用於她自己的孩子、她自己的家庭,也適用於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那是因為李叢找到了所有問題的底部:理解和快樂。理解孩子(還有老人)的真正需要,懂得讓孩子放鬆和快樂,這是解決吃飯以及所有問題的總原則。

我在微信和微博上不太喜歡轉一些沒有「底部」的方法,比如「爸爸愛女兒的50條」、「家長耽誤孩子一生的100個錯誤舉動」之類,即便這些做法是正確的。缺乏了「底部」的支撐,這些方法記不住用不了;而且,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方法也不可能一樣,「底部」可以帶給媽媽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而方法條不能。這就是所謂的「存大道廢小術」。

關於吃飯問題,有兩本書是站在理解和快樂的「大道」立場上的。

一本是給孩子看的,就是英國的凱斯·格雷的《吃掉你的豌豆》,繪本中的母親幾乎要給出全世界小孩都想要的獎品,就為了讓小女孩吃下豌豆。小女孩寧願捨棄那麼多快樂,也不吃豌豆,那麼,媽媽應該給孩子快樂,而不是豌豆,不是嗎?這本書在2001年打敗了《哈利波特》,榮獲該年度的「兒童圖書獎」,這個每年由兩萬名英國兒童票選決定的獎項除了證明這本書的確深獲童心。

一本是給媽媽看的,德國心理學碩士及行為治療師安妮特和兒科醫生哈特穆特的著作《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書的「底部」是這一句話:每個孩子在個人能量需求上的差異很大,他們與生俱來的最真實純正的內在調節系統會完美地指導他們直接照自己的能量需求而吃。然後,此書有很多基於此底部的方法。

吃飯戰爭

2012年5月,我作為一名焦慮不已的媽媽,開始學習正面管教。那時候威威不到兩歲,幾乎每頓飯都是一場戰爭--吃飯時,威威必須老老實實坐在他的餐椅上。同時,我聽奶奶指揮:「你喂飯,我喂菜!」。奶奶在左邊喂一口菜,媽媽在右邊喂一口飯。威威夾在中間,嘴巴緊緊閉著,一會頭扭到左邊,一會頭扭到右邊,避開送到的嘴邊的任何東西!一頓飯下來,他吃進嘴裡的屈指可數。奶奶和媽媽也很累!而且,在威威沒有吃完之前,我幾乎吃不到一點東西。一頓飯喂下來,我常常累得一口都不想吃。

這樣的情形,幾乎每頓飯都會發生。一到吃飯時間,我的心就會緊張的像上緊了發條,不停在揣測:這頓飯威威會不會順利張口啊?今天能吃幾口啊?看到他吃了幾口,就會稍微放鬆點。要是孩子一口不吃,我的心情就會擰巴成一團,但卻毫無辦法。

我曾決心改變這樣的狀況,買來了十幾本「寶寶食譜」,還有教導「如何讓孩子好好吃飯」之類的書。用過各種溫柔的辦法,結果他還是不吃!

我也用過懲罰--「你不吃就是你不餓,在規定的時間內不吃完,就收走!」結果到了晚上,威威餓的哇哇大哭,我不給他吃東西,他哭了一個小時,居然累到睡著了!那一刻,我又心疼又痛苦,覺得自己就像個後媽。

這種痛苦和糾結,促使我到處尋找方法,最終,走進了正面管教家長課堂。

原來吃飯是痛苦

正面管教家長課堂有個父母幫助父母環節,那是我第一次在課堂上做角色扮演。我演威威,Elly和另一個學員演「威威奶奶」和「威威媽媽」(也就是我)。當「我」被兩個大人夾在中間,完全動彈不得,一邊伸過來一隻手,被逼迫著吃飯、吃菜,「我」的感覺壞極了!緊張、壓抑、痛苦、無力。「我」的本能反應,就是緊緊閉著嘴巴,扭著頭,一口都不想吃!

天哪!角色扮演讓我一下子理解了我的孩子,原來對威威來說,每次吃飯都是這麼痛苦的一件事兒!大人的緊張和壓抑完完全全傳導給了孩子!

吃飯本來應該是一件輕鬆、幸福、開心的事兒,吃飯本來應該是享受美食,享受和全家人在一起的溫馨氛圍。但由於大人的緊張和焦慮,孩子完全感受不到吃飯的樂趣,孩子又如何愛上吃飯呢?

每個孩子都該享受吃飯

我的第一步嘗試,是放鬆自己的心態。

在飯桌上,我不再盯著威威到底吃了幾口飯,幾口菜,而是把權利交給他,告訴他:「媽媽相信你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你想吃什麼菜,可以告訴媽媽,媽媽夾給你。」當然,這並不容易。一開始的時候,我嘴上不說,但是心裡還是會衡量——「這頓飯他吃了多少口,到底吃沒吃飽?」但我知道,這只是第一步,我需要的不是一步到位,而是Babystep,一次進步一點點。

同時,我也學會了照顧好自己。以前,我都是先照顧孩子吃飯,他不吃完,我幾乎吃不上飯,常常把自己累得半死,喂完他,我就不想吃了。現在,我會讓他吃他的,我吃我的,他需要我幫助,我就幫助,他不需要,我就照顧好自己。這樣他也輕鬆,我也輕鬆。

中國人非常講究吃飯,飯桌常常是一家人交流與增進感情的場所,溫馨、和諧。但現在大部分家庭,孩子成了一家人的中心,孩子感受到關注的同時,也增添了很多的壓力。我跟老公改變了做法,吃飯時不再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成年人之間更多的情感交流。當吃飯的氛圍發生了變化,散發出輕鬆、快樂的能量,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被吸引過來了——沒有人會拒絕家庭的溫暖氣氛!

當我們開始真正享受吃飯,不僅僅是享受美食,還有吃飯時的愉快心情,孩子也會學會享受吃飯這件事兒!

自己吃VS老人喂

二歲八個月的時候,威威在老家住了四個月的時間。我辭掉工作去奶奶家接威威時,發現他又不會自己吃飯了,吃飯都是奶奶喂。

我糾結要不要像奶奶那樣喂飯。奶奶也覺得不高興--媽媽一來,威威就不好好吃飯了--眼看著寶貝孫子原本胖乎乎的小臉兒,一天天消瘦下去,奶奶無比心疼。

而且,原本威威不抗拒奶奶喂飯,但媽媽來了,威威很清楚媽媽的做飯和想法,跟奶奶完全相反,他也感到了困惑、不安和不知所措!反而引發了更糟糕的狀況——威威開始抗拒奶奶喂飯,怎麼哄都不肯吃,同時也不自己吃!

這時的我,已經是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我開始意識到我和奶奶的不同:我的想法——「孩子應該自己吃,他自己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想吃,所以不用喂,餓了自然就吃了。」奶奶的想法——「孩子自己吃,會吃不飽,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吃多少,所以必須得喂他,還得把碗里所有的飯都吃完了才不會餓著。」我倆不同的想法,導致了不同的行為,同時也導致了衝突。

我開始思考,我的想法真的是100%正確的么?奶奶的想法真的是100%錯誤的么?當然不是!從奶奶的角度想,她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確的,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Belief!每個人的Belief都是主觀的,沒有對錯。

那奶奶又是基於什麼,產生這樣的想法呢?——因為愛,因為對孫子發自內心的愛和關心!

想到這一層,我釋然了,被奶奶喂飯真的是那麼天大的不可接受的一件事兒么?奶奶想喂當然可以喂,這是她愛的方式,她不會、也不知道,還有其他的方式。

那我該做什麼?我需要跟威威好好談談。

於是,我找了個時間,問威威:「奶奶喂你吃飯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威威說:「開心!」

我吃了一驚!我以為孩子不喜歡被喂飯,完全沒有想到他的感覺是「開心」?!

「為什麼?」我脫口而出。

「因為奶奶很愛我。」

我們總是急於改變老一輩跟我們不同的做法,擔心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但孩子真的會受那麼大的影響么?孩子先感受到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愛。愛,不會傷害孩子!真正讓孩子困惑、甚至不知所措的,是當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對一件事的看法不一致時,所表現出來的相互的不諒解,不尊重,這才對孩子有弊無利。

老一輩的愛,我現在看到了。

我停止了對奶奶不同做法的干涉,從心裡感激她對威威的愛和照顧。也清楚了自己的定位,現在在奶奶家,以奶奶的做法為主導,這並不會對我的孩子造成什麼本質的影響。

很快,威威不再抗拒奶奶喂飯,這種吃飯戰爭,也消失了。

重新開始習慣更好

回到深圳,威威開始還是帶著老家的習慣,希望我喂他,不喂就不吃。我並不著急糾正他,而是選擇相信:他可以慢慢學會照顧好自己。

每次吃飯,我都確保給他提供足夠豐富的菜品,這是當媽的責任。但我並不強迫他吃多少,而是告訴他:「威威,吃飯是你自己的事兒,媽媽相信你可以照顧好你自己,所有的菜你都可以吃,如果你覺得自己吃飽了,就可以不吃,媽媽會讓你離開飯桌。」

一開始,威威會自己戳吧幾口,然後,還是習慣性的讓我喂。沒問題,他需要我喂的時候,我會喂他,不批評、不指責、也不說教。只要他說:「媽媽,我吃飽啦。」不管他吃了多少,有沒有吃完全部的飯,我都按照我的承諾,讓他離開飯桌,也不提醒「你不吃飯會餓哦,餓了就沒吃的了哦!」

開始的幾天,他小心翼翼的測試我,有時隨便吃了幾口,就說自己吃飽了,然後就下去玩了,發現我真的不教訓他,也不強迫他。過了一會兒,又說自己餓了。

我也很淡然,餓了就吃,我提供飯,也提供一些麵包、水果之類的,他真的餓了可以吃的東西。

「吃飯的時候沒吃飽,飯後就不能給任何東西」這是很多育兒書上提供的方法,但我沒有使用。我不用「不能吃飯」來懲罰孩子,而是讓孩子學會感受自己的身體,身體是有自己的規律的。

這個方法,從表面難以察覺,因為它是「不說、不做」的方法。讓這個方法有效的,也是最關鍵的,是我的新態度——平和、堅定、自然、輕鬆的態度,「帶著愛放手」的態度。

在平和、堅定、自然、輕鬆的態度下,我的具體做法很簡單。每頓飯提供足夠的菜和飯,我的責任是「提供」。吃和不吃,是孩子的權力。我不再催他吃飯,也不強迫他吃飯。開飯後,準備好孩子的碗筷,跟大人一起吃。他吃他的,我吃我的,我會跟爸爸聊天,他也會參與其中,每頓飯的氛圍輕鬆愉快,每個人都享受這樣的家庭時光。只要他說吃飽了,就可以不吃,我不會問他「你是真的吃飽么?」也不會計較他到底吃了多少,有可能他中午吃的多,晚上吃的少,也有可能昨天吃的多,今天吃的少。他的身體會告訴他,自己應該吃多少。

同時,所有的勞動,我們都共同參與,威威會跟我一起買菜,做飯時幫我淘米或者洗菜,開飯前幫忙把碗筷擺好,自己爬到餐椅上去,吃完飯幫忙擦桌子和洗碗......他不再是一個需要別人圍著他轉的「中心」,而真正成為了家裡的一份子,可以做出自己積極貢獻的一份子!

回到深圳三個星期的時間,威威不僅不需要我餵了,還可以自己用筷子吃完一大碗麵條,有時一頓飯吃的比我還多!以前挑食,所有的青菜剁的再碎,他都會一點一星的挑出來,扔在桌子上不吃,現在可以大口大口吃整棵的上海青,幾乎什麼菜都吃。兩歲八個月上小班,老師第一天就告訴我,威威是小班的小朋友吃飯最好的那個,不僅吃的最快,而且從來都不剩飯,吃完飯還能喝完一碗湯,老師從來都沒有因為威威吃飯而發過愁。

我把威威自己拿著筷子吃麵條的畫面拍成了視頻,給爺爺奶奶發了過去,爺爺奶奶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當看到威威每頓飯都自己大口大口的很享受的吃飯,爺爺奶奶發自內心的笑了,「很放心,很開心,再沒有比自己孫子大口吃飯更開心的事了!」

這個過程漫長又艱辛,但是很值得。我看得到,因為我的改變,威威不再為別人吃飯,而是發展出了自律:知道吃飯是自己的事兒,不依賴他人;更能在這麼小的年紀,理解了:獨立、照顧好自己。他不為了別人而吃飯--這是他一輩子的財富。


推薦閱讀:

離大自然更近一點,享受家居中的山水畫之美
做一個享受光陰的人,將心安放塵世煙火中
好享受啊, 這是哪裡, 大家一起去
孤獨,是一種享受
享受幸福婚姻的四類女人

TAG:孩子 | 吃飯 | 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