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情商以及情商的意義。

情商通常是指情緒商數,簡稱EQ,

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從最簡單的層次上下定義,

情商是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這種情緒智力是由五種特徵構成:

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

以及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

情商(非智力因素),

是一個人成人、成才、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在無數成功者的案例中可以發現,

他們具有一些共同的非智力因素特徵,

如清醒的自我認識、穩定的情緒和不屈不撓的勇氣……

在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

一個人成功的80%在於情商,智商只佔20%。

卡耐基也曾說過,一個成功的管理者,

專業知識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際能力卻佔85%。

放眼現實世界,我們確實可以感受到:

成功的管理者或企業家,

都具有很高的情商(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杜克大學的巴勃教授說過:

「如果一個人在智和社會情感兩方面都很出色,

那麼他想不成功都很困難。」(水到渠成,自然成就你)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

雖然智力因素作為操作系統,

每時每刻都起著一定的作用,

但非智力因素即情商,

往往在關鍵時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一當十)。

高情商的人能將自己有限的天賦發揮到極致,

羅斯福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羅斯福「智力一般,但極具人格魅力」。

他之所以能當上美國總統,帶領美國走出經濟蕭條,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真正的贏家,

這與他積極樂觀的性格有著極大的關係。

他真誠、堅強、富於人情味。

在羅斯福走向成功的過程中,

情感因素起到了非常典型的作用。

情商中的各項能力

在他身上體現得近乎完美(不可挑剔)。

高情商從何而來?是天生的嗎?

智商與遺傳有很大關係,

但情商主要是經過後天培養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3-12歲是情商培養的關鍵期。

情商教育能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心理學家們在跟蹤調查後發現,

凡是關鍵期受過正規情商培養的兒童,

在學習成績、人際關係及未來的工作表現和婚姻情況等,

均優於未受過專門培養的兒童(往往有付出就有得益)。

情商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形成樂觀自信的性格品質。

一個樂觀自信的孩子,會不怕失敗、富有創造力,

這是獲取成功和幸福的能力。

如果能成功培養孩子情商中的某一些能力,

其他能力也會像滾雪球,越來越大,不斷累積。

越早提高孩子的情商,

越有助於孩子在同伴關係中處於領導地位,

形成孩子的領導氣質,

並為其在將來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培養良好過硬的素質。

這個課程還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掌握以後需要的知識和能力。

積極傾聽、解決問題、自理能力等等這些情商技能,

是品學兼優的孩子必須具備的素質。

心理學家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也表明:

人在一生中能否成功、快樂,

主要取決於其情商的高低。

當代學生情商水平的現狀:

協作精神較差,缺乏團隊精神;

心理素質差,缺乏心理承受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差,缺乏社會適應能力;

道德倫理觀念差,缺乏責任感;

主自立意識強,但缺乏自理自律能力。

情商低的表現:

說話做事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不懂別人的拒絕,聽不出別人話里的意思;

不懂別人的欲言又止;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氣急敗壞,歇斯底里;

過度依賴他人,沒有自我;

過於敏感,怕被傷害;

也是最嚴重的,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自己做事的目的和想要的結果不統一,也就是常說的好心辦壞事。

低情商的三大危害:

低情商影響社交能力,會導致生活不幸福。

低情商者通常很弱的社交能力,

不會「說」也不會「聽」,內向消極、不善解人意。

因為無法了解別人的真正想法,

他們很難讓別人產生認同感(思想難以統一)。

另外,低情商者總是喜歡我行我素,幾乎沒有合作意識,

不懂得照顧別人的心情和面子,

所以常常會和別人產生摩擦。

這無疑會影響到他的人際關係。

低情商者的人際關係大多不盡如人意,

要麼不懂得同別人交流,

要麼在和別人在交流時矛盾四起。

生活中沒有什麼朋友,

他們自然會感到無聊空虛。

這樣的人能體會到快樂嗎?不可以。

假如一個人不能很好地適應周圍環境,

不善於把握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也處理不好人際關係,

那他在生活中會遇到來自自己和他人的多方面阻礙,

甚至會舉步維艱、寸步難移。

低情商會剝奪自己人生中的許多幸福,

所以,我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情商,

讓自己的幸福感更給力。

低情商者很難成功。

低情商的人不僅無法主宰自己的情緒,

還無法做一個成功的人士。

他們太看重外界的評價,以致於失去了自己,

甚至忘記了自己的目的。

這類人通常無法專註地做好一件事,

成功也就遙遙無期。

20世紀60年代早期,

美國有一位天資聰穎、才華出眾的人,

他曾經還擔任過大學校長。

他自認為資歷很高、博學多識,

於是信心十足地去參加美國某州的議會議員選舉(競選)。

然而,在選舉的中期,

某報紙刊登了一個很小的謠言,

謠言說,在三四年前舉行的一次教育大會中,

這個大學校長跟一位年輕女教師「有那麼一點曖昧的行為」。

當看到這則謠言時,

作為候選人的校長憤怒出離,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以致於在以後的每一次競選演講時,

他都而極力澄清事實,以證明自己的清白(與謠言所說無關係)。

實際上,很多選民根本不知道這件事,

大家都是在他一遍遍的解釋中聽到的,

結果是越抹越黑,難於說清「事實」。

有些選民開始反問:

「如果你真的沒有做,為什麼要百般地為自己辯解(解釋)?」

聽到質疑聲,大學校長更加憤怒,

他更加氣急敗壞、聲嘶力竭地在公眾場合予以譴責,

企圖洗白自己。

沒想到,他的做法令人們更加相信謠言的真實。

令他絕望的是,

他的太太也開始質疑他的誠信,並提出離婚。

最後,他一敗塗地。

低情商者容易犯下大錯。

低情商者的心態總是消極的,他們的內心非常敏感、脆弱,

生活中的一點不順都可能成為引爆壞情緒的引子。

產生壞情緒後,

他們又不善於調節,不懂得向積極的方向引導自己,

任由壞情緒肆意蔓延,將自己的理智吞沒,

甚至連犯下抱憾終身的錯誤也不知悔改(不知錯在哪裡)。

還記得佛羅里達州的「傑森刺殺老師」事件嗎?

傑森的智商很高,就讀於佛羅里達州中學,

他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準備報考哈佛大學醫學院(想出人頭地)。

然而,在一次物理考試中,傑森居然只得了80分,

他認為這項成績會影響他的前途(出息),

並因此對給他分數的大衛老師懷恨在心(咬牙切齒)。

終於,在一次實驗課上,他將尖刀刺入了老師的頸部里。

那些對自己情緒控制能力很差的人,

就算受過高等教育,

仍然有犯下大錯的可能(有犯大錯的空間餘地)。

受到一點小挫折就喪失理智,

恰恰反映了一個人的情商低。

由此可見,低情商除了會危害到自身外,

還有可能會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害人害己)。

如何進行情商教育?

從娃娃抓起。

兒童情教育要在孩子3-13歲開始,

這個年齡段是孩子的一個塑造期。

兒童的情商教育分為:

兒童自信力、兒童社交力、兒童適應力、兒童情緒力。

提高兒童自信力的具體方法如下:

要相信孩子,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3~4歲時,讓孩子逐步學會自己吃飯、穿衣、鞋襪、入廁,

以及飯前便後洗手、收拾玩具……

在5~6歲時,可以進一步讓孩子自己盥洗、洗襪子……

既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又可以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多給孩子正面的常識、鼓勵。

哲人詹姆士說過:

「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而賞識、讚揚、鼓勵正是肯定一個人(特別是兒童)的具體表現,

是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所必需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

例如表現對孩子的信心,多豎拇指。

接納孩子的原貌,期望也要符合實際。

要盡量接納孩子原來的面貌,

不要把他塑造成你所希望的樣子;

不僅要接受他的優點,也要接受他的缺點。

不要時常對孩子做出負面的評論,

這樣會使孩子誤以為自己的能力不好,而自暴自棄。

鼓勵他勇於嘗試,勇敢地面對失敗、面對挫折。

最重要的是讓他懂得:

「自信力」並非是父母或別人給他的,

而是靠自身給力。

兒童社交力表現分為以下幾種:

害羞、膽小、拘謹,迴避人群與團體(活動);

缺少同伴支持,朋友較少,與同伴關係不好,

遇到人際壓力事件不知如何處理;

擅長與人溝通協商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缺乏交往技巧,對爭取機會表現消極;

無法很好地理解別人的意圖,做事不合時宜,

「不懂事」、不會表達關懷、「常惹事兒」。

提高兒童社交力的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家庭環境。

家長要儘可能做孩子的朋友,

培養他敢說話、愛說話的性格;

家庭大事,儘可能讓孩子參與討論,

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問題。

應當從孩子的正當權益和今後發展考慮,

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建議)。

這樣利於孩子樹立信心,

大膽而正確地與人交往,

品嘗與人交往的各種滋味,

了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正確認知自己)。

其次,教給孩子交往的方法。

交往能力是孩子與他人,

尤其是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獲得的一種能力。

所以想要讓孩子獲得交往能力,

家長首先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串門,

或者邀請一些小朋友來家裡。

當交往的機會到來時,

家長要學會藏在孩子的身後,

要教給孩子與他人交流的用語,

如:「謝謝」、「不客氣」、「對不起」、「沒關係」,

還有「請坐」、「您好」、「可以嗎?」「、「玩具借給你」……

這些神奇的話,使孩子在交往中待人熱情、主動,

逐步學會與人交往(交際)。

第三,創造機會增加孩子交往能力。

安排孩子和不同層次年齡段的小朋友交往(交際)。

如,和同年齡的孩子玩,

可以學會與同伴相溝通和配合的技能;

與比自己大的孩子交往,他們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

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學會解決問題;

與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活動,

他們又會變成活動的帶頭人,

鍛煉他們怎樣說服下級,取得他們信任自己。

在日常交往中也要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如,在商場,讓孩子試著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在馬路上,讓孩子有禮貌地向別人問路;

在家裡,讓孩子幫助奶奶洗菜、掃地;

做客時,讓孩子與不同的親戚朋友交流、玩耍等等。

此外,大聲地讚美孩子的積極交往。

讚美如同陽光。

面對孩子的積極交往行為,

我們要充滿激情,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如果能夠加上肢體語言就更棒了,

親一親,摸一摸,拍拍肩膀,擁抱一下,豎起大拇指……

只有這樣,才會讓孩子明白什麼行為是對的,

並不斷加以鞏固和延續。

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

家長一定要多關心孩子的身心發展,多與孩子交流溝通,

多為孩子創設與人交流的機會(機遇),

並向孩子傳授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與技巧能力,

多鼓勵、多激勵孩子,逐步消除孩子交往的恐懼心理。

這樣,會更大的提高與發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從另一角度說,幫助孩子發展管理好負面情緒,

也能提高孩子的情商水平。

在焦慮、煩躁時,學會冷靜,管控好負面情緒,

而靜坐冥想,也能降低焦慮,強化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鼓勵孩子培養健康的興趣和嗜好,也可以幫助他們排解壓力。

作者:追夢一往無前

2018年3月15日


推薦閱讀:

媽媽們的凌晨: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我又睡不著了
告訴孩子的幾件事
在車上給孩子安裝安全座椅是什麼體驗?
如何成功地輔導孩子念書〈上〉
為什麼會讓孩子有焦慮感

TAG:孩子 | 情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