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儀:中國孝文化的現代理念

劉鳳儀:中國孝文化的現代理念

發布時間:2010-07-15 來源:荊楚網

我國的孝文化,屬倫理學、道德哲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同我國的其他文化現象一樣,是通過民族形式發生和發展的,它在歷史上對維繫家庭和睦、社會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研討這個問題更有現實意義,它將有利於應對步入老齡化時代帶來的挑戰,響應世界老齡大會倡導的「積極老齡化」,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國富民強、幸福安康的現代老齡國家。

孝順觀的時代基因

孝文化是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發展形成的,是中國社會在家族中子女對待父母的行為道德的文化現象。我國古代許多思想家的許多論說,不斷發展了這一傳統文化。春秋時代的孔丘,在道德哲學方面,堅持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強調「禮治」;戰國的墨翟提出「兼愛」的主張;孟柯在這方面提出了「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就有仁、義、禮、智等道德觀念,是主觀唯心的思想體系;荀況則批判了孔孟唯心守舊思想,針對孟子的「性善論」,提出「性惡論」,認為人由壞變好是教育的結果。這些古代思想家的理論是非拋開不講,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產生在封建的農業經濟社會的思想家,在倫理學的論爭中,發展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孝文化。

孝文化作為社會的意識形態,在各個時代中發展,也正是各個時代進步和發展的反映。因此說,各個時代孝文化的社會現象,都帶著各個時代的基因,逐步形成和發展到今天的孝文化。

孝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今天,現代人對「孝順」的認識如何呢?我在周圍的人群中,以「何謂孝」為題,作了個調查,結果發現有不同歷史經歷,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具有代表性的說法有四種:

其一是「奉養說」。比較多的人認為,是否贍養和侍奉父母,是區分孝與不孝的標準,能使父母生活好,身體好,就算盡到了孝心。也有的認為,老人不缺錢,只有侍奉好就可以了。

其二是「順從說」。老年人們認為,「孝」就是對老人的尊敬,老人說什麼、要什麼、幹什麼,順從就行了,「孝順」、「孝順」,順就是孝。也有的人認為,父母是家庭的權威,說了算的人,服從父母是子女孝順的表現。

其三是「哄逗說」。一些中年人說,老年人就是「老小孩」,就得像哄逗孩子一樣,把老人哄好了,相安無事,家庭也就祥和了。

其四是「真愛說」。這是一些年輕人,特別是那些姑娘們認為「孝」就是愛,對父母的理解和真愛,是在情感上與父母的高度融洽,很有點浪漫勁。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由於城市老年人多數有養老金待遇,生活上不成問題,渴望精神上的慰藉,所以,人們對「孝」的認識,也有些變化,淡化了經濟方面的要求,而在感情上的意義得到了強化。但是,鄉村有所不同,仍然要靠子女勞動奉養老人。

通過調查,我認為「孝」應該是以感情為基礎的,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並把兩個方面很好地結合統一起來,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和應盡的社會義務。「孝」的概念應該是全面的、完整的規範子女在家族中,對待父母的行為道德,單一用「孝順」或者「奉養」等作為區別孝與不孝的標準,是不對的。這種道德規範,當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將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不斷地改變人們的敬老、養老的觀念和方式,使孝文化的發展,更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代際關係的互動與和諧

孝文化中的代際關係,指的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也只是指子女與父母之間的倫理道德行為問題。它與社會上談的代溝不同,那種代溝是對行為方式、時尚觀念、人生價值而言,是個性人群對年齡心態、時尚感觸的不同。

在代際間的活動中,子女盡孝的日常方式,應該是自然的、平常的,真心實意的。子女與父母住同一個城市的,子女要常回家看看;不住同一地方的,經常打電話、寫信、寄照片,多進行情況、感情、意見的交流。父母的生日和結婚紀念日,要慶賀紀念;逢年過節要探望問安;冷熱換季要詢問溫暖和叮囑防病。老年人雖然不缺衣少食,適當時機給老人買點日常用品,他們會很欣慰,還可能在老友中宣揚子女的孝心,更有利於父母與子女的相處。報紙一則報道說,有的年輕人雇請家政嫂幫助父母做家務,也是表達孝心的一種方式。對沒有經濟能力的父母,子女應該全力贍養,盡到奉養老人的責任。

子女對父母孝心的表達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父母不能單方面的要求子女孝敬,也應該很好地理解子女、關愛子女、幫助子女。雙方要在情感上和行為上達到良好的互動與和諧。在相處中如何做到既能互動,又能和諧,起碼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講原則。父母不能無原則地要求子女,子女也不能無原則地順從父母,孝道首先是人道,都應該遵循做人做事的準則,不做違法缺德的事。在處理日常生活事務中,不能離開政治責任、敬業精神;不能離開道德準則,更不能離開法紀規章,盡孝不能無原則地順從,對子女也不能無原則地支持和袒護。要以身作則,又要正確地要求對方。《瀟湘日報》日前報道,有三姐妹聯合招夫,條件是能幫助父親還債七萬元。這種自辱人格的盡孝,是不可取的。

二是要平等。在實際生活中,在態度、人格、利益、權利等方面,都應該平等相處。關係不和諧,家庭不和睦,多數情況是不能平等待人、平等相處。傳統孝順觀中,父母是家庭的權威,子女要絕對服從的觀念作法,應當破除。遇到問題時,應平等協商,產生共識,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子女有不同意見,要用委婉的方式表達,不要生頂硬撞不給父母情面。父母也應有願意聽取子女意見的態度,雙方都能保持或調整好心態去對待問題,家庭自然和睦。

三是能寬容。子女與父母不是一代人,在思維、情感、行為等方面都有差異,有時會出現一些磨擦和矛盾。當遇到不愉快的時候,子女應該理解父母多年形成的思想觀念,加上少了養育兒孫的天倫之樂,而產生的寂寞、空虛、孤獨感;父母也要理解子女工作勞累、孩子費心的辛苦和無奈。不是原則問題,雙方都不要計較,作子女的讓讓步,有時用「陰奉陽違「的辦法,也能化解矛盾。作父母的不要過分強調自己的意見,更不要過多的責怪和壓服子女。子女與父母能做到相互理解、寬容和體諒,做到心平氣順,就能較好地維繫和諧相處的關係。

孝文化的發展變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與孝文化有直接關係的,有四個方面發生了變化:

首先是老年人口增加的變化。我國實施計劃生育,特別是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後,兩個青年奉養四位老人,撫育一個孩子的狀況,越來越多,子女侍奉父母已力不從心。還有種情況,就是「丁克」家庭的增加,據一份調查,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消費先導城市,在女性15歲至59歲居民中,有20%的人贊成「即使結婚,也不要孩子」的觀點,這將更會增加老年人口的比例。

其次是戶型縮小的變化。過去的三世、四世同堂少了,特別是城市人們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增強,子女和父母都希望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分開住的情況非常普遍,大家庭瓦解,小家庭成了新潮。重慶一份調查說,有半數以上的老年人想單獨生活。

再其次以上兩方面的變化,使得奉養老年人的方式也有了變化。子女不能親自侍奉父母,居家養老有了困難,把老人「托」給誰的問題提了出來。於是,社區養老、社會養老應運而生。社會服務機構擴大,服務項目增加。敬老院、托老院、老年公寓相應建立,逐步改變著子女奉養老人和父母養老的方式。

最後又由於奉養方式的變化,自然會影響父母的養老觀念。去年國際老齡協會,提出21世紀全球養老新觀念是:從滿足物質需求向滿足精神需求方向發展;從經驗養生向科學養生髮展;從追求生活質量向追求生命質量轉化;從安身立命之本向情感心理依託轉變。這些內容與我們國家老年人的觀念轉變相差不多。城市裡多數子女願意聽從父母的意見,希望他們去社區服務站活動,居住老年公寓,參與學習或工作,奉獻社會,過愉快幸福的晚年生活。但有少數子女怕承擔「不孝」的名聲,有心理障礙,不願意父母離家去社會養老。

正因為以上四個方面的變化,使這個子女與父母之間的倫理道德問題,衝擊了傳統「孝文化」的觀念和模式,從家庭或家族中,步入了社會,成了社會性的問題。這大概是中華民族孝文化,在有史以來的發展過程中,一大變化時期了。


推薦閱讀:

官本位與民本位是根本對立的兩種治國理念
體會「物極必反」的教拳理念
有哪些經典的畫餅(思想、理論)一直用來阻止人走向成功?
美媒:俄軍對中國無人機無興趣 作戰理念需追趕中國
加菲貓的「怪」理念

TAG:中國 | 文化 | 理念 | 現代 | 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