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奧斯卡往事丨導言(三)

作者 王雲

生長於彩雲之南春城昆明,現就職於八閩榕城省屬國企。少年時痴迷武俠小說,鍾情香港電影,然而走出校門後為了謀生四海漂泊,直到而立成家,工作穩定,方能重拾舊時所好,市井淘碟,陋室賞片,逐漸修成迷影一枚。近年來憂心國產電影之泥沙俱下良莠不齊,於是認真研究好萊塢電影,希望發現其獨領風騷之秘。今略有心得,希望在拍電影網與影迷朋友共享。以文交友,不亦快哉。

前文回顧:導言(一)(二)

(二)先鋒電影運動:

電影誕生之後的10-20年,表現手法主要是盧米埃爾兄弟的「紀錄世界的窗口」、梅里愛的舞台戲劇及格里菲斯文學改編或歷史奇觀作品。一戰結束後,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極大變化,宗教、哲學、人文、藝術等領域均出現了一系列全新思潮,電影作為一門新興藝術自然很快與之融合併在歐洲掀起一場先鋒電影運動。美國則依託好萊塢開啟了電影工業化的進程,藝術上繼承發揚格里菲斯蒙太奇技巧,發展出以戲劇敘事為核心的各種類型影片。

先鋒電影運動提倡把電影作為獨立藝術形式與其它可視藝術分離開來,在新的美學高度上創造所謂的「純電影」。先鋒電影作品從電影影像本體出發,嘗試挖掘電影的各種可能;先鋒電影人受尼采、弗洛伊德等現代哲學、心理學影響,強調作品應表現創作者的思想感情與內心世界,反對以好萊塢為代表的戲劇電影表現形式,反對以敘事作為電影首要因素,推崇反情節、反戲劇、多主觀表達、多藝術形式的純粹電影。

先鋒電影運動不是單一的藝術流派,這個主要由詩人、作家、音樂家、畫家等藝術家構成的電影人群體從作品的形式出發,以表現自我為目的,開展了一系列電影創作的實驗與探索。他們的作品對提高電影藝術品位、豐富電影表現形式以及推動現代電影理論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先鋒電影運動中出現過許多相互聯繫但又風格不同的流派,其中對後來電影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的有:德國表現主義、法國印象主義與超現實主義、蘇聯蒙太奇學派以及瑞典古典學派等。

德國表現主義

德國表現主義最初是20世紀初流行於德奧、北歐等地的一種繪畫流派。1910-1920年,德國一批電影人將表現主義原則運用於電影創作上,強調電影是抒發個人情感、表現自我意識的工具,主張以誇張怪誕的影像表現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表現主義作品重視寫意,畫面一般充滿扭曲瘋狂的離奇景象和黑暗壓抑的哥特風格,布景、服裝、化妝均力求獨特、富有寓意;主題通常關乎恐怖、幻想、犯罪等內容,帶有強烈的悲觀主義和宿命色彩。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海報

羅伯特.維內(1880-1938)執導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被公認為表現主義開山之作。有「德國電影之父」美譽的維內出生於波蘭的布雷斯勞,父親是位宮廷演員。維內在德國斯圖加特長大,後來前往柏林和維也納學習法律。1912年,維內開始擔任電影編劇和導演,作品中常常出現超自然現象、催眠術和幻境等題材。

1919年,維內執導了由奧地利著名電影人卡爾.梅耶編劇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掀起德國表現主義風潮。該片起始於青年男子弗蘭西斯的第一人稱敘述:在他生活的小鎮上來了一位卡里加里博士,他能通過催眠夢遊者預測他人的未來。弗蘭西斯的好友阿蘭首先進行試驗,他的問題是「我能活多久?」夢遊者回答說他活不過明天清晨。結果當天夜晚阿蘭真的遇害。憤怒的弗蘭西斯發誓查出真相,他跟蹤卡里加里博士來到了一家精神病院,最終發現院長竟然就是卡里加里。

這部充滿懸疑、驚悚元素的影片上映後震動世界影壇,片中由赫爾曼.沃姆等表現主義畫家設計的光怪陸離布景,維里.哈邁斯特利用特殊透鏡和異常角度拍攝的扭曲變形畫面,維爾內.克勞斯、康拉德.維迪特誇張怪誕的精彩表演都使作品充滿了無法言喻的象徵意義。而影片第一人稱敘事手法和「開放式結局」也堪稱影史上最早的實驗。本片在歐洲各國連續放映多年仍然觀者如潮,維內因此名聲大噪,克勞斯、維迪特也都成為默片時代專門扮演恐怖人物的著名影星。不過,這部表現主義經典同時也因其離經叛道、晦澀難解引起諸多爭議,著名電影理論家愛森斯坦甚至稱該片為「野蠻人的嘉年華,對人類藝術的摧殘」。

納粹上台後,身為猶太人的維內被迫流亡英國,不久逝世於巴黎。其代表作還有《奧拉克之手》(康拉德.維迪特主演,講述一位失去雙手的鋼琴家在嫁接上罪犯的雙手之後發生的故事)等著名影片。

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還包括:弗里德里希.茂瑙、弗里茨.朗、保羅.萊尼、保羅.威格納、喬治.派伯斯特等(茂瑙與朗的相關作品將在正文中詳細介紹)。

相關鏈接----

哥特風格

哥特(Goth)原意為哥特人,是古羅馬時期對生活在萊茵河流域的日耳曼人等北方民族的統稱。哥特風格則指一種特殊的藝術風格,主要特徵表現為高聳、陰森、詭異、神秘、恐怖等。哥特風格被廣泛運用在建築、雕塑、繪畫、文學等領域。而哥特風格電影代表性元素包括吸血鬼、蝙蝠、烏鴉、黑貓、陰森古堡、廢棄莊園等。

第一部哥特電影是瑞典導演克里斯滕森1921年拍攝的《歷代的巫術》,在這部作品裡異教、死亡、巫術等陰暗元素首次成為影片的主題。但更具影響力的哥特電影卻是次年德國著名導演茂瑙的《諾斯費拉圖》,該片是最早的關於吸血鬼德古拉的影片。這個歐洲民間傳說中的恐怖怪物被搬上銀幕後名聲大噪,之後德古拉成為世界電影長盛不衰的題材。30年代好萊塢環球電影公司拍攝的恐怖片如《弗蘭克斯坦》、《木乃伊》、《隱身人》、《豹人》、《與殭屍同行》等均具備哥特風格,哥特電影也幾乎成為恐怖影片的代名詞。50-60年代,英國漢默公司(1935年由製片人威廉.漢默、發行商恩里克.卡雷拉斯共同創建的英國電影公司,該公司以拍攝低成本恐怖影片名噪一時,70年代後在好萊塢更為血腥殘忍恐怖作品衝擊下陷入衰落)出品了一系列充滿哥特氣質的恐怖片。80年代,哥特風格影片成為商業電影主流之一。代表作包括弗蘭西斯.科波拉《驚情四百年》、蒂姆.波頓《蝙蝠俠1、2》、《理髮師陶德》、《剪刀手愛德華》、《斷頭谷》、《殭屍新娘》、尼爾.喬丹《夜訪吸血鬼》、倫.懷斯曼《黑夜傳說》系列等。

保羅.萊尼(Paul Leni,1885-1929 )

德國著名導演。出生於斯圖加特,早年學習繪畫, 1913年以美工師身份進入影壇,之後開始從事導演並憑藉《睡美人》(1917)、《蠟像陳列館》(1924)等享譽歐洲影壇,後者被認為是表現主義電影最後一部代表作。1925年,保羅應邀前往好萊塢,他把表現主義手法與偵探片曲折離奇的情節相結合,拍攝了《貓和金絲雀》、《笑面人》等影片大獲成功。可惜有聲影片出現之前,萊尼便以44歲英年早逝。

保羅.威格納(Paul Wegener,1874-1948)

德國著名演員、導演。早年從事舞台劇表演,1915年根據猶太宗教傳說自編自導自演了充滿神秘恐怖元素的影片《泥人哥連》廣受好評,之後他相繼推出《泥人哥連與跳舞女郎 》(1917)、《泥人哥連出世記》(1920)等作品,創造出泥人哥連這一堪比科學怪人、木乃伊的銀幕經典恐怖形象。1927年,威格納前往好萊塢發展但未獲得認可,納粹上台後他回國繼續從事戲劇、電影表演,戰後不久以74歲去世。

喬治.威廉.派伯斯特(Georg Wilhelm Pabst ,1885-1967)

德國著名導演。早年從事舞台劇表演,1921年進入電影界開始導演生涯。1925年,派伯斯特憑藉影片《沒有歡樂的街》一舉成名,該片以冷靜客觀的手法展現出20年代德國民眾的疾苦,尚未成名的葛麗泰.嘉寶在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31年,派伯斯特推出其代表作《三便士歌劇》,該片改編自德國著名劇作家布萊希特同名音樂劇,作品以其布景簡潔抽象、台詞充滿哲理成為表現主義經典。納粹上台後,派伯斯特輾轉歐洲、好萊塢等地拍攝了《堂吉訶德》、《潘朵拉的魔盒》等影史佳作。二戰後,他回到聯邦德國繼續從事導演工作,1948年以影片《審判》(描寫19世紀發生在奧地利的一樁種族主義事件)贏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殊榮。50年代他還創作了《7月20日》、《最後的行動》等著名的反納粹影片。1967年,派伯斯特以82歲高齡去世。

貝爾托.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

德國著名劇作家、詩人、戲劇理論家,他創建了關於戲劇表演的布萊希特間離理論,提倡演員表演、觀眾欣賞應與劇中角色保持距離以達到自省、批判等有別於傳統戲劇的藝術效果。該理論對現代戲劇與電影表演產生了深遠影響。代表劇作有《夜半鼓聲》、《一個體面的婚禮》、《理髮店的秘密》、《快樂結局》等。

法國印象主義

法國印象主義,是指20年代出現在法國的一批受印象派繪畫(該流派強調對光線與色彩的感知與運用)技法影響的電影人及作品。印象主義淡化電影的敘事功能,放大電影如夢似幻的特質,提倡「以光線作為導演的畫筆、用眼睛去聽」,作品通常以視覺韻律抒情達意,以影像畫面表現內心,尤其注重表現夢境與潛意識;同時,印象主義在攝影技巧上強調作者主觀感受,常運用「畫家視點」進行主觀攝影、特技攝影來突出影像的藝術感染力。印象主義以提升法國電影藝術品位為己任,作品大都與好萊塢影片對立。但他們的電影試驗未能得到製片廠的支持,1924年以其旗幟人物路易.德呂克去世而宣告結束。

路易.德呂克

德呂克堪稱影史上最早的職業影評人、電影俱樂部創建人。德呂克出生於法國多爾多涅省,父親是名藥劑師。1903年,德呂克進入巴黎查理曼公立學校學習古典藝術理論,畢業後成為一名記者,主要撰寫文學評論、詩歌和小說。一戰期間,德呂克愛上了多才多藝的電影演員愛娃.弗蘭西斯並與之結婚,隨後在妻子的影響下迷上電影。1917年,德呂克進入世界最早的電影雜誌之一《Le Film》成為主編,該雜誌創始人亨利.貝爾熱是法國第一位將大仲馬小說《三個火槍手》搬上銀幕的導演。當時的電影雜誌基本上都由電影工業行會主辦,一般知識分子對其嗤之以鼻。但德呂克憑藉其優美流暢的文筆撰寫出一系列膾炙人口的電影評論改變了這一狀況,《Le Film》很快成為巴黎赫赫有名的刊物,而電影也逐漸上升為高雅藝術被大眾所接受。1919年,德呂克離開《Le Film》自立門戶,5年時間裡他創辦了5份電影雜誌、同時撰寫7個專欄、發表了兩千多篇影評、自編自導了7部電影,但這種近乎瘋狂的工作方式也使德呂克殫精竭慮以44歲英年早逝。

德呂克與他的童年夥伴萊昂.摩西納克(最早提出蒙太奇說法的影評家)、里喬托.卡努杜(最早提齣電影是第七藝術的影評家)等被公認為電影史上最早的專業影評人和電影活動家。他們不僅撰寫了大量影評文章,為研究早期電影提供了珍貴的資料,還對發現、傳播、交流電影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巴黎最具影響力的影評人,德呂克開創了電影評論先河,創造出一系列沿用至今的電影語彙如導演、電影人、上鏡頭等。而通過德呂克等人的努力,電影在法國民眾心目中的藝術地位得以提升,電影人著作權得以保護,電影產業也因與影迷良性互動而迅猛發展。從1916年法國第一家電影院巴黎奧尼亞-百代電影院創建開始,到1919年法國已經有電影院1,600家,而當時的音樂歌舞廳不過200家。電影終於在其誕生20年後成為法國人熱衷的娛樂活動與藝術享受。

德呂克本來是最早向法國觀眾推薦卓別林、格里菲斯作品的影評人,但隨著好萊塢電影霸佔法國市場(1921年,好萊塢影片佔法國電影市場的69%,法國本土電影僅佔17%),他又旗幟鮮明地支持本土電影。1919年,德呂克在巴黎創辦了法蘭西電影俱樂部,不僅吸引許多法國電影人加盟開啟了印象主義影片試驗,還掀起法國第一次迷影運動(迷影即狂熱的影迷,法國作為電影的誕生地具備濃厚的電影氛圍,該國第二次迷影運動催生了著名的新浪潮)支持本土電影。他創建的電影俱樂部後來成為法國規模最大的電影俱樂部聯盟。

《狂熱》海報

德呂克導演作品數量很少,代表作《狂熱》(一部攝影手法獨特的40分鐘短片)還明顯受到他試圖抵制的好萊塢電影影響。不過在他的帶動影響下,一批以畫家、詩人為主的創作團體推出了一系列印象主義佳作對世界電影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1937年,法國電影協會設立了路易.德呂克獎,專門用以表彰國內優秀原創作品。而德呂克從影迷到影評人再到導演的經歷也被其後輩特呂弗、戈達爾、馬勒、夏布洛爾等人沿襲繼承並發揚光大。

印象主義代表人物還有謝爾曼.杜拉克、阿貝爾.岡斯、馬塞爾.萊皮埃等。

相關鏈接----

上鏡頭(Photogenie)

1919年由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德呂克提出的電影專業用語,由照相(photo)和神采(genie)兩片語合而成。該詞簡單地說就是電影表現的影像應具備藝術性才堪稱「上鏡頭」。

阿貝爾.岡斯(Abel Gance,1889-1981)

法國著名詩人、哲學家、電影導演及演員,默片時代最偉大的導演之一。

出生於法國巴黎,青年時期熱愛哲學並研讀了大量哲學著作。1911年岡斯加入百代公司從事電影編劇和演員工作。1919年,岡斯執導處女作《我控訴》(一部極具想像力的反戰影片)大獲好評;1922年,岡斯推出時長9小時、充滿古希臘悲劇色彩的愛情倫理片《車輪》成為印象主義代表作;之後,岡斯耗時四年完成影史經典《拿破崙》,該片的三折畫面創舉令世界影壇為之震驚。1954年,岡斯榮獲法國電影的最高榮譽-凱撒獎終身成就獎。岡斯的電影生涯一直持續到70年代,其導演代表作還有《失樂園》、《慾望之塔》、《奧斯特里茨戰役》等。除了拍攝電影,岡斯還先後出版了《畫面的時代到來了》、《稜鏡》等著名電影理論專作。

馬塞爾.萊皮埃(MarcelL』Herbier,1890-1979)

法國著名導演、編劇、製片人和電影教育家。

出生於法國巴黎,青年時從事過詩歌與戲劇創作。一戰期間,萊皮埃進入法國陸軍攝影部門工作,退伍後成為電影編劇、導演和製片人。代表作有《黃金國》、《金錢》等。《黃金國》講述16世紀西班牙一支由農民、紳土、貴族和僱傭兵組成的隊伍遠征美洲尋找黃金的故事。片中畫面精緻典雅宛如一幅幅印象派繪畫。《金錢》改編自法國著名作家愛彌兒.左拉同名小說,真實紀錄了19世紀貪婪墮落的資本主義社會風貌。萊皮埃作品通常都是形式大於內容,片中豪華的服裝布景、新奇的視覺形象、罕見的抽象造型均美輪美奐但卻與作品主題毫無關聯。也許這就是印象主義影片的精髓。此外,萊皮埃1940年創立巴黎高等電影學校並擔任校長長達25年,該校培養出了路易.馬勒、阿倫.雷乃、沃爾克.施隆多夫等眾多歐洲電影大師。

法國超現實主義

是指20年代出現在法國的一批運用文學上超現實主義創作方法進行電影創作的電影人及作品。超現實主義的精髓是超越以理性為主導的現實生活,尋求人類精神的徹底解放。超現實主義作品完全摒棄敘事,主張「無主題、無意識、無邏輯」即興創作,通常大量使用蒙太奇等技術手段將影片畫面超常規、不合邏輯地組合,從而表現出各種荒誕離奇的無理性行為和充滿隱喻的主觀意象。觀眾在欣賞此類作品時須用心靈去感受而不必徒勞地猜測影片的主題。

西班牙電影大師路易斯.布努埃爾堪稱超現實主義電影旗幟。布努埃爾出生於西班牙阿拉貢省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家庭。阿拉貢的民俗異常神秘,布努艾爾的四個妹妹都在此地選擇以宗教儀式自殺,這對布努埃爾的一生影響極大。1916年,16歲的布努艾爾來到馬德里著名的「教育自由團體學生公寓」,和後來的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成為了室友,後者也成為他藝術風格形成的關鍵人物。1920年,布努埃爾與達利創辦了西班牙第一個電影俱樂部。1924年,布努埃爾與達利一起前往巴黎進入由著名詩人導演讓.愛浦斯坦(著有《向電影致敬》等專著,導演代表作《忠實的心》、《三面鏡》等)創辦的電影學校進修。

《一條安達盧狗》海報

1928年,布努艾爾與達利合作拍攝了處女作《一條安達盧狗》,這部時長僅24分鐘的晦澀短片與安達盧或狗均沒有絲毫關係,影片運用一系列象徵與隱喻畫面表達了20年代青年對社會現實的苦悶壓抑和無政府主義式的反抗,並通過蒙太奇技巧追求無意識「自動書寫」風格,片中剃刀割裂眼球的畫面被稱為「影史上最殘酷的鏡頭」。影片上映之後驚世駭俗,成為非理性、反邏輯的超現實主義影片扛鼎之作。

《無糧之地》微信

1930年,布努艾爾完成其第二部電影《黃金時代》,但該片因對宗教進行了辛辣嘲諷導致作品被禁。同年,布努艾爾拍攝了《無糧之地》,以紀錄片的形式表達了他對貧窮苦難社會問題的關注。30-40年代,布努艾爾輾轉歐洲與墨西哥之間拍攝了一些商業影片但大都反響平平。1950年,布努艾爾憑藉《被遺忘的人》榮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殊榮,這部充滿暴力與新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使他終於跨入了世界電影大師之列。

60-70年代,布努艾爾先後拍攝了「宗教三部曲」(《維里迪安娜》、《納薩林》、《沙漠中的西蒙》)和「女性三部曲」(《特里絲丹娜》、《女僕日記》、《白晝美人》),這些作品將現實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完美結合,被公認為影史經典。1972年,布努埃爾憑藉《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以及戛納金棕櫚大獎。1983年,布努艾爾以83歲高齡在墨西哥去世。代表作還有《毀滅天使》、《朦朧的慾望》、《自由的幻影》等。

布努艾爾一生拍攝了32部影片,其中10多部因主題叛逆、手法前衛而被禁,他也成為電影史上被禁作品最多的導演。同時,布努埃爾還是西班牙電影的象徵,著名導演卡洛斯.紹拉、佩德羅.阿莫多瓦等都繼承、發揚了他以荒誕離奇針砭時弊的藝術風格。

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還有謝爾曼.杜拉克、讓.谷克多等。

相關鏈接----

謝爾曼.杜拉克(Germain Dulac,1882-1942)

法國著名女導演,印象主義與超現實主義代表人物。

出生於法國施奈德爾,父親是位騎兵上校。1905年,杜拉克嫁給了工程師兼小說家路易斯.杜拉克,之後在丈夫的影響下成為一名激進的女權主義者。1915年,杜拉克與丈夫一起組建了一家小型電影公司,成為繼愛麗絲.居伊之後著名的女性電影人。

20年代,杜拉克憑藉《西班牙的節日》(路易.德呂克編劇,講述兩個男人被一個女人玩弄得神魂顛倒,最後相互殘殺致死的故事)和《微笑的柏戴夫人》(講述一個對生活感到厭煩的女人計劃謀殺丈夫以擺脫令人窒息婚姻的故事)成為法國印象主義的幹將。1926年,杜拉克拍攝了影史上首部超現實主義影片《貝殼與僧侶》,作品運用一系列緩慢冗長的慢鏡頭來表現一個性無能牧師的奇異幻想世界。這部飽含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的作品因其有損神職人員形象被禁止上映,直至60年代才得以與觀眾見面。此外,杜拉克還嘗試過按音樂規則來拍攝電影,不過有聲電影的出現結束了她的創新實驗,之後她只拍攝了一些新聞短片就退出了電影圈。

讓.谷克多(Jean Cocteau,1889-1963)

法國著名詩人、劇作家,超現實主義電影代表人物。

出生於法國巴黎,自幼熱愛戲劇與文學。1919年,谷克多加入了俄國芭蕾舞團創始人塞爾吉.迪亞吉列夫(1872-1929,20世紀初歐洲先鋒藝術先驅)在巴黎創建的藝術沙龍,期間結識了普魯斯特、紀德、斯特拉文斯基、畢加索等著名藝術家,並在20年代風起雲湧的歐洲先鋒藝術運動中發表了兩本詩集、創作了一部先鋒芭蕾舞劇(《遊行》,該劇因畢加索設計的超現實主義風格舞台布景名噪一時)、編排了法國著名作曲家米約等6人的現場音樂會、編輯出版了數期反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分支,以無意義的DADA為名)雜誌,獲得了巴黎先鋒藝術圈的高度認可。

公開自己是同性戀的谷克多1918年與年僅15歲的法國天才作家雷蒙.拉迪蓋(1903-1923,代表作《肉體的惡魔》多次被搬上銀幕)彼此相愛,但5年後拉迪蓋罹患傷寒英年早逝令谷克多痛不欲生染上鴉片煙癮。1924年,谷克多在療養院戒毒期間創作出充滿奇幻色彩的舞台劇《奧菲斯》引起轟動,劇中對死亡的迷戀幾乎貫穿了他之後所有的藝術作品。1929年,谷克多推出其電影處女作《詩人之血》,這部畫面血腥殘酷、主題飽含詩意的作品被公認為超現實主義經典,該片與路易斯.布努埃爾引發轟動之作《一條安達盧狗》齊名,後來被電影人戲稱為「又一條安達盧狗」。

《詩人之血》海報

30年代谷克多致力於詩歌、文學、戲劇創作,直到1946年才與法國著名導演雷內.克萊芒合作拍攝了其第二部電影《美女與野獸》,該片根據18世紀法國著名女作家珍妮.博蒙特經典童話改編,上映後憑藉恐怖神秘氛圍大受觀眾好評,後來被迪斯尼公司翻拍成動畫片也風靡一時,而片中男主角讓.馬萊也成為谷克多終生伴侶。50年代,谷克多根據自己創作的舞台劇拍攝了《奧菲斯》、《奧菲斯的遺囑》兩部影片,作品以濃郁的詩意風格與《詩人之血》並稱「谷克多詩人三部曲」。1954年,谷克多入選法蘭西文學院院士。1963年,這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在巴黎去世,享年74歲。此外,谷克多曾擔任過三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委員會名譽會長,戛納電影節如今專門設有「讓.谷克多大廳」以表示對這位卓越電影人的崇高敬意。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

法國著名作家,代表作《追憶逝水流年》是舉世公認的意識流文學典範。

安德烈.紀德(Andre Gide1869-1951):法國著名作家,195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田園交響曲》、《偽幣製造者》等。而他還是著名的保護同性戀權益運動代表人物。

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指揮家和鋼琴家,西方現代派音樂代表人物之一。知名作品有《火鳥》組曲、芭蕾舞劇《春之祭》等。

帕布洛.畢加索(1881-1973)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畫家,現代繪畫藝術奠基人。出生於西班牙、成名於法國、足跡遍布歐美的畢加索以其畫風多變、畫作繁多著稱。創作生涯超過70年、作品多達37,000幅的畢加索是有史以來第一位畫作被盧浮宮收藏的在世畫家,代表作有《我的美人》、《彈曼陀林的姑娘》、《格爾尼卡》等。

畢加索的繪畫生涯璀璨輝煌,但個人生活卻飽受爭議。兩度結婚、有過五名眾所周知情人的他曾導致2位深愛他的女人自殺,2位情人老死精神病院。而他更與無數年輕女模有染,其痴迷少女程度與卓別林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眾多子女也因種種原因與其關係緊張、疏於往來。1973年,92歲高齡的畢加索於戛納去世,而關於其畫作歸屬之爭也就此展開、持續至今。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車震先鋒到環保大叔 小李子22年奧斯卡之路
科比奧斯卡,庫里哈登詹姆斯發來賀電
一篇文章帶你了解德國SDJ桌游大獎全部9個提名遊戲
不出意外,她就是明年的奧斯卡影后。
聆聽85屆奧斯卡The?85th?Annual?Academy?Awards

TAG:奧斯卡 | 往事 |